2019年经典结构的欣赏(教案)精品教育.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674545 上传时间:2019-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经典结构的欣赏(教案)精品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经典结构的欣赏(教案)精品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经典结构的欣赏(教案)精品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经典结构的欣赏(教案)精品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经典结构的欣赏(教案)精品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经典结构的欣赏(教案)精品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经典结构的欣赏(教案)精品教育.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技术与设计2 第一单元 结构与设计 第四节 经典结构的欣赏第一单元 结构与设计第四节 经典结构的欣赏南宁市第一中学 王冈 陈栋 林明翰一、教学内容分析:经典结构的欣赏是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 第一单元第四节(苏教版)的内容。教材对本单元总的设计思路是“认识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欣赏结构”。通过研读课标,我们知道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经典结构的欣赏过程,不仅能分别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的设计案例,同时对学生们在设计作品时形成技术和文化并重的思路施加影响。本节教材通过对赵州桥、飞檐、斗拱、蛋形椅、补充案例的欣赏,试图引导学生赏析经典结构案例中具有的技术特点和

2、人文含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形成新的设计思路。赵州桥、飞檐、斗拱是中国古代技术与艺术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飞檐是中国古建筑代表性标志之一,而斗拱更是世界独有的建筑结构。但教材对这些案例的介绍颇为简单,学生仅仅通过阅读课文,很难对赵州桥、飞檐、斗拱有深入的了解。需要教师在授课时拓展很多内容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三个案例。考虑到增加内容后一个课时无法完成对四个案例的介绍,而飞檐和斗拱又是有紧密联系的,因此将飞檐斗拱放在同一节课完成,赵州桥和蛋形椅安排学生课后阅读。课时安排:1课时。二、学情分析:当前学生具有以下特点:1. 学生通过前三节内容的学习,对结构有一定的了解;2. 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阅

3、历,对艺术的欣赏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3. 当前中国充斥着大量现代化建筑,风格以现代风格和欧美风格为多,缺乏中国文化的元素,这种现象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得他们会忽略中国古建筑的魅力;4. 当前社会中一直有人有意无意的贬低中国古代建筑技术,认为不如欧洲同时代的技术,这种看法在网络中颇为流行,也在影响着学生。针对学生的现状,本节课不宜采用简单常规的教学方式,即用照片、视频展示一下飞檐斗拱。而应该着重挖掘飞檐斗拱的技术特点与文化的内涵。飞檐有排泄雨水效果好、采光良好、檐下活动空间大等特点,是人机关系良好的典型代表,同时又是非常优秀的建筑外观修饰手法,能有效提升建筑的视觉效果,

4、给人以灵动的,飞跃的,甚至有了灵魂的感觉,这是其它风格的建筑物很难具备的。斗拱是飞檐存在的物质基础,具有良好的承重能力和抗震能力,也是极富观赏性的建筑结构,是中国独有的建筑承重结构。因此在授课时应从两者的特点入手,增加实验探究活动,结合照片、动画等内容,让学生通过讨论、实验探究、师生互动、观看动画、结构的赏析等环节,进行积极思考,加深对飞檐斗拱的认识,形成欣赏角度,提高对中国文化兴趣和理解,以丰富学生的设计内涵。三、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飞檐斗拱技术功能和艺术价值;(2)能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经典结构的成因,并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评价经典结构设计的案例。2.过程与方法: 经历案例分

5、析和探究讨论的过程,理解飞檐斗拱技术功能和艺术价值,并总结出欣赏经典结构的角度。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经典结构的欣赏,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与艺术素养,拓展学生对设计的理解,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四、教学策略:让观察学生不同的案例,包括知名的和有震撼力的,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实验探究、讨论的活动,使学生了解飞檐斗拱的技术特性,感受其艺术魅力,并总结出欣赏经典结构的要点。五、教学准备:1.有飞檐的中国代表性古建筑照片和身边有飞檐的建筑照片(南宁一中感恩亭);2.经历地震而不毁、有斗拱的中国代表性古建筑照片和斗拱局部照片3.斗拱组装动画4.欧洲经典哥特式古建筑照片;5.飞檐模型(教师事先制

6、作,按学习小组数量准备)、托盘、染色的沙子、尺子;6.可拼装的飞檐模型(网购,按学习小组数量准备);7.建筑构件出挑长度状况演示实验装置,包括:固定在木凳上的长木条,用于斜撑的短木条,两本书;8.ppt课件。六、教学过程概述: 1.由哥特式建筑的风格特点引出飞檐,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出飞檐的艺术特点和对建筑的装饰效果,再用模拟实验探究出飞檐的技术优点。 2.由经历地震而不毁的中国代表性古建筑案例引出斗拱,通过动画了解斗拱,通过组装斗拱模型进一步了解斗拱结构,并探究斗拱抗震的机理。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引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引入 上节课我们完成了纸桥的承重测试,成绩还不错,很多小组的作品具备

7、了承载一个人重量的能力,很厉害。我发现很多小组的作品也做了一些外观装饰,但不少装饰构件在测试时却被你们撕掉了,为什么?结构的功能与外观能否有机的结合?我们如何欣赏结构设计作品?这是本节课想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回顾上节内容,并引发思考。引入新课飞檐的引入提问:什么是“经典”?明确:经过时间考验,具有代表性、典范性的作品。 PPT展示英国哥特式教堂照片。提问:这是哪里的建筑?明确:英国萨默塞特教堂,经典的哥特式风格建筑提问:为什么同学们能认出这是哥特式建筑物,它有什么特点?明确: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PPT展示南宁一中感恩亭提问:这是什么风格的建筑?提问:你们为什么认为它是中国风格的建筑物?PP

8、T展示岳阳楼照片提问:岳阳楼有什么特点?PPT展示黄鹤楼照片提问:黄鹤楼又有什么特点?明确:它们都有弯曲上翘的屋檐,也就是飞檐。思考回答回答 回答回答回答回答回答为本课案例下定义通过哥特式建筑到带飞檐的中国古建筑,逐步引入飞檐,并为展示斗拱优点埋下伏笔飞檐艺术性优点PPT展示都江堰南桥夜景照片提问:都江堰南桥尽管有了现代化的灯光装饰,但仍然有着浓郁的中国风格,既然飞檐被广泛的用在中国古建筑上,那么从外观看,它有什么优点?或者说,在上世纪六七十的方方正正的旧楼上加入飞檐,你们觉得怎样?明确:飞檐能给人灵动的,飞跃的,甚至有了灵魂的感觉,这是其它风格的建筑物很难具备的。学生讨论回答让学生总结对飞檐

9、外观的感受飞檐的技术性优点问题:飞檐在技术上有什么优点?学生实验:安排学生利用沙子和飞檐模型做排泄雨水的模拟实验。明确:飞檐能让雨水远离房屋地基,有助于保护房子。说明:水具有表面张力,因此沙子只能模拟大雨的情形。PPT民居飞檐图片明确:飞檐结构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室内采光。同时,飞檐下有宽阔的活动场地,在下雨和大太阳情况下可以在飞檐下活动。飞檐有非常良好的人机关系。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再挑一名学生回答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到飞檐的技术优点,并培养学生验证问题的习惯总结飞檐的技术优点故宫飞檐与走兽PPT故宫太和殿照片提问:在故宫的宫殿里,大规模的使用飞檐,但我们会发现这些飞檐的上翘的弧度比较小?明确

10、:与皇帝的形象有关。提问:在太和殿飞檐的屋脊上有一些小突起,这是什么?PPT太和殿走兽特写(侧面)PPT太和殿走兽特写(正面)明确:在倾斜的檐脊处要封脊瓦,容易下滑,过去需要用铁钉加固,为掩饰铁钉和防腐,于是在铁钉上加饰了一系列的小兽形象,起到美化建筑的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屋檐部位不再需要加铁钉,但走兽的形象却保留下来,成为建筑等级的标志和建筑装饰构件。它们有保护住宅和人的寓意。学生讨论回答学生讨论回答进一步加强理解飞檐修饰建筑的艺术功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观察细节,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修建飞檐的难度PPT故宫中和殿正面照片提问:中和殿的飞檐出挑超过5m,这里有什么技术难题?PPT德国科

11、隆大教堂照片提问:科隆大教堂修建了600年,主要的建筑材料是石头。但我们看到,它几乎没有屋檐,为什么以石头为材料的建筑物很少有屋檐?有什么技术难度?演示实验建筑构件出挑长度状况演示实验用木凳和固定在木凳上的长木条分别代表立柱和支撑瓦片的椽,在椽上放一本书,观察椽的形变情况。提问:椽发生形变,如何加强?用短木条做斜撑,顶住椽提问:这样的加强结构我们在做纸桥时都用过,但外观怎么样?在椽上再增加一本书,观察到立柱歪倒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明确:修建出挑过长的建筑构件,有强度问题、抗震强度问题、重心问题、美观问题。修建出挑很长的飞檐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回答为引出斗拱

12、埋下伏笔中国抗震古木建筑展示PPT容县真武阁真武阁修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已有四百多年,经历了五次大地震三次强台风而不毁。PPT蓟县观音阁观音阁修建于辽代(公元984年),已有1千多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木建筑,经历1976年唐山大地震不毁。提问中国古木建筑抗震的机理是什么?学生思考感受中国古建筑的奇迹,逐步引出斗拱的功能斗拱介绍PPT中国古木建筑结构示意图我们先来了解中国古木建筑的结构:立柱、梁、枋、檩等构件组成了稳固的框架结构,支撑瓦片的是椽,在屋檐处的椽和立柱之间是一种中国特有的建筑结构斗拱。中国古木建筑的特点是“墙倒屋不倒”,就是墙不作为承重墙,只是分割空间,遇到地震时,墙可

13、能倒下,但房屋的主结构,包括屋顶都不会损毁,只要把墙重新砌好就行了。提问:但屋顶不会损毁的原因是什么?明确:斗拱PPT故宫飞檐下的斗拱特写斗拱在西周时期就有雏型出现,到西汉有了基本结构,到唐宋时期发展到了巅峰。PPT现代仿古木建筑的斗拱特写PPT宋代斗拱模型特写动画:斗拱结构演示PPT榫卯结构示意图斗拱用榫卯的方式连接,通过层层叠加、逐步外扩,最终伸展出很大的结构,能很好的承受飞檐的出挑。正是有了斗拱,飞檐才有了存在的物质基础。同时斗拱也有非常美观的效果,比起刚才我做实验用的斜撑,那是天与地的区别。学生实验:拆卸、组装斗拱模型的实验提问:斗拱是如何抗震的?明确:斗拱的制作材料是木头,具有一定的

14、弹性,同时斗拱各部件之间采用榫卯连接,连接处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不是完全的刚性连接,因此地震时,斗拱通过弹性形变和摩擦,能有效的消耗地震能量,保护房屋不受损。PPT斗拱的作用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独步于世界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PPT应县木塔应县木塔距今近千年的历史,塔上共有斗拱54种,值得大家去参观游览。学生思考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并讨论斗拱抗震机理请学生回答逐步了解斗拱的作用了解斗拱的结构和功能总结提问:我们欣赏经典的结构,应当从哪些方面去欣赏?PPT赏析结构设计作品的角度明确:应从技术和艺术的角度去欣赏学生回答由学生总结出观赏的角度课后作业阅读课本关于赵州桥、蛋形椅的内容,上网观看飞檐斗拱照片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