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浅谈低年级数学“激趣”教学精品教育.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674704 上传时间:2019-05-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浅谈低年级数学“激趣”教学精品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浅谈低年级数学“激趣”教学精品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浅谈低年级数学“激趣”教学精品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浅谈低年级数学“激趣”教学精品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浅谈低年级数学“激趣”教学精品教育.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低年级数学“激趣”教学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有的才刚刚走进课堂.好动,坐不住,静不下来是他们的天性.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觉得首先是要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激趣”的问题上多下些功夫。那么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我是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的,1、故事激趣。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饶有趣味的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

2、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活动中。我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这一内容时,是这样导入的:星期天,一位同学和妈妈上山采磨茹,它们采呀采,快到中午的时候已经采了一大堆了。妈妈说:“孩子,妈妈歇一会儿,你数数我们今天采了多少朵磨茹?”这时我就让同学给这一位同学出出主意,怎样数又快又不易数错?学生气氛活跃,各抒己见,在争论中优化数法,引出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3、游戏激趣小学生很爱游戏活动。为了避免单一的计算和简单的重复,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寓教于趣,以趣促思,以思发散,并且注重全体参与。如开火车、摘苹果、小动物找家、插红旗比赛等,都是较好的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

3、如在教完元、角、分的认识之后,我设一“柜台”,上面放着许多标有价格的商品,让学生来“买”,学生情绪高涨,百买不厌,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达到了课虽尽而余趣犹存的效果。4、游戏激趣。教师通过创设一些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可以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和积极的心态下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延长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又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亲身经历探究知识和巩固知识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数学的魅力。我在教学“5以内数的组成”时,创设游戏,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小棒的游戏,想不想做?准备5根小棒,看谁动作又快又好。把5根小棒分成两堆,看谁的方法多。同学都行动了起来,争着摆。这样就水到渠成的就学习了

4、数的组成。5、儿歌激趣。我认为在数学活动的众多形式中,儿歌是一种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对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4的乘法口诀”这一内容后,引导学生编儿歌:一只蛤蟆4条腿,“扑咚扑咚”跳下水;两只蛤蟆8条腿,“扑咚扑咚”跳下水学生在欢快的儿歌声中很快记住了4的乘法口诀。6、操作激趣教学单凭老师讲,学生只通过一种感官来进行学习,就容易感到疲劳、厌倦,听不进、记不住,效果就差。而通过多种感官,发挥学生好动的特点和长处,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学生积极性就高,教学效果就好,动手操作不但可以使学生在感性到理性之间架起桥梁,而且适应了学生好动的特

5、点,使他们学有兴趣。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将自己准备好的小棒,一根一根地数(1100),每数10根扎一捆;再一捆一捆地数(数10捆)。然后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5个十和3个一是多少?等等,同学们摆着、数着、想着、说着,教师再用记数器进行演示,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实现。7、谜语激趣教学中如能紧密结合教材,运用谜语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例如,我在教学镜面对称时,首先让学生猜这样一个谜语:“你哭她也哭,你笑他也笑,你问他是谁,他说你知道。”学生很快猜出是镜子又如我在讲“钟表认识”时,首先让学生猜这样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却能告诉我们,什

6、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然后又根据书本四幅插图,编出一个小朋友是如何爱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故事。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认识了钟表,同时又及时地向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学生学习情绪也自然高涨。8、巧妙提问激趣教学是艺术性的劳动,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恰当的姿势和手势、巧妙地设计各种启发式的问题,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意自己的数学语言,无论在复习旧知导入新知时,还是进行新课时,或是巩固新知时,都应注意巧妙地设计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讲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先和学生进行求相同加数的和的加法计算比赛,从而提出老师我为什么一下子能算出结果?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什么方法计算要简便?当学生认识到用乘法计算简便后,我又提出23读作什么?它表示什么?34读作什么?表示什么,乘号前面的数是什么数?乘号后面的数是什么数?结果叫什么?通过层层设问,就能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很多,我们要从低年级数学教学开始,运用多种方法,把各种激趣艺术巧妙地加以提炼、糅合,才能营造出一种积极融洽、高涨热烈的氛围,才能掀起一波又一波课堂教学的高潮,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从小就喜欢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