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682199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年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 旬阳城关小学教师 刘家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懂得土地能从贫瘠变得肥沃,是由于父亲的劳动,是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理解“父亲的菜园”来之不易和其象征意义。教法、学法为了达成上述的教学目标,本课选择的基本教法是“着眼课题、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导读解疑、语思统一”的导学式教学法。在操作过程中采用“读、疑、思、划”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质疑课题,着眼课题理解课文内容的思维习惯,培养

2、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语感。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亲情导入,质疑课题1. 同学们见过菜地吗?菜地:院子里的小块平地可以开垦成,田里的又大又平,分成一畦一畦的。可是有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民,为家人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菜园(板书课题:父亲的菜园)读题。2、学生课件观看父亲在山坡上开辟的菜园,再读课题,质疑。3、梳理问题: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设计意图用亲切自然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有水到渠成之妙。推测课题,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由课题这个文眼作为这节课的教学切入点。二、读通课文 ,整体感知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请教学习工具或老师)(疑难

3、字词课件屏幕呈示)在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样的语段画出来,多读几遍。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反馈朗读划出的句子,注意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品读课文,探究原因(探究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1、细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要求:圈画批注。2、讨论感悟重点词句,感受父亲的勤劳、坚忍不拔、对土地的热爱,带着感受朗读课文。重点研读:(1) “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荒!”(勤劳)(2)“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勤劳、吃苦) (3) “父亲没有气馁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坚忍不拔

4、) (4)当我问能否长出豌豆,父亲“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对土地的信赖) (5) “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对土地的保护、热爱) (6)拾粪肥田。“有时候我在山坡上放牛,尿憋急了,父亲也要我跑到菜地里去撒。”(为了肥土、对土地的热爱)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可归纳说: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作为菜园的基地。当暴雨冲走泥土后,父亲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块新菜园。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豌豆翻进土里,精心侍候,使土地变得肥沃,让全家人拥有了一

5、个四季常青的菜园。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抓住问题来阅读思考和感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把学生相对分散的思维集中起来,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情感。 四、深读课文,体会精神(深入体会课文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1、思考、交流:父亲的菜园收获的是什么?收获的仅仅是四季的蔬菜吗?“我”收获了什么?你呢?(收获的是一种人生精神:坚毅、勤劳、不畏艰辛、坚忍不拔、热爱土地、热爱劳动)你此时心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付出辛苦,遇到困难、挫折不气馁,永远保持自信,什么事情都能做成。)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中描写父亲言行,体现不畏艰辛、坚忍不拔的句子。(课件呈示)3、带着对父亲的敬佩之情再读课题。五、板书设计 *父亲的菜园坚毅荒凉的山坡没有气馁一块碧绿的翡翠信心十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