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685456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年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清平乐 村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三个生字,理解由三个生字组成的词语。3借助朗读、想象,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说一说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写下来。教学重难点:结合诗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朗读、想象,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一、古诗引导,感知宋词。1、请学生背诵描写农村生活的古诗。2、屏幕出 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3、师小结:这些都是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句。古往今来,许多的文人墨客留恋于农村,寄情于田园,各自用诗表达对农

2、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词,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4、板书:清平乐 村居。“乐”这个字读yu,齐读课题。二、初读古词,感受词韵。1、自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注意里面的三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2、指名读,读准字音。(1)、出示:翁媪(wng o),锄(ch)豆、莲蓬(lin png)指名读,齐读。(2)描红。(3)出示:剥(bo):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例如:皮。花生。(b ):掠夺,多用于复合词和成语中。例如:剥削 ,生吞活剥。强调:溪头卧剥(bo)莲蓬。(4)谁连起来读读整首词?3、指名读,读出节奏。(1)不仅要读准,还要读出节奏,谁来,看能不能读得有板有眼。(2)

3、指名读,教师强调节奏。(3)出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4)根据节奏指名再来读,齐读。三、品读品析,感悟词境。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创作了这首词。1、请同学们选取课文中描写的一个情景,结合课文的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仿佛看到什么,

4、听到什么写出来,或者选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大家交流。2、交流。评价。3、小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一样。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欢、而且非常的热爱、向往、羡慕。4.指名同学反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告诉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融入到词中,就读出了词的韵味。5.指导学生读。6.师配乐范读,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读。四、想象画面,感悟词情。1、过渡(播放音乐):温暖的阳光散下一片散金碎玉,即使矮小的茅草房也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金碧辉煌了。清澈的小溪的四周是嫩绿的小草探着脑袋,醇

5、香的酒让两位老人更加的陶醉,大儿子的锄头下是一片绿油油的豆苗,他们似乎都能看到儿子辛苦劳作后的硕果累累了。二儿子正细致地编织鸡笼,竹条在二儿子手中穿梭,很快一个精致耐用的鸡笼就出现了。两位老人正低声的谈话,一抬头,他们的笑意更浓了,原来呀最疼爱的小儿子正卧躺在小溪边,顽皮地剥开莲蓬。同学们,在此情此景你们陶醉了吗?这样的和谐的生活不仅仅让我们陶醉,对于戎马半生的辛弃疾来说,正是他愿意以身殉国换来的这样的安定生活啊,他多么希望被践踏敌人脚下的人民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啊!于是,他带着渴望带着希冀写下了这首词。2、齐读3、这么美的环境,这么融洽的家庭生活,多想时间停这一刻。五、 总结强化,拓展延伸。1.背诵清贫乐 村居.2.课后搜集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