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课题1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689499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课题1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课题1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课题1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课题1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课题1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课题1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课题1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课 型】新授课【课 时】共两课时,此为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知识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过程与方法: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分析归纳

2、、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设计实验验证得到相关实验结论;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认识微粒的特点。培养对实验设计,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能力。【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教学方法】实验启发式【教学用具】实验仪器:试管若干,锥形瓶,橡胶塞,100mL烧杯若干,1000ml烧杯一个, 500ml烧杯一个,酸式滴定管一个,注射器若干实验药品:氨水,酚酞溶液,红墨水,冷水,热水,乒乓

3、球若干,黑豆,水,无水酒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程导入】1、 “江南桂花香”歌曲【衔接】伴着这首轻快地歌曲:江南桂花香,即将开始今天的课程了,在这之前,先来看一段广告视频。2、“酒香四溢”的广告视频【过渡】古语有云:“酒香不怕巷子深”、“云中十里桂花香”,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可以闻到酒香四溢和江南桂花呢?【学生】-【衔接】这节课,我们就来从化学的角度解释这个现象。【板书】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本P48)【过渡】事实上,这些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物理课上,我们已经学过,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例如,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则是由

4、铁原子直接构成等。【过渡】老师这里,给大家呈现了几种分子和原子的图像,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例如图1(苯分子),是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而图2(硅原子)是硅原子的图像,并且通过技术手段移动原子形成不同的汉字“中国”,也可以用原子写出不同的图案。既然分子和原子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那就充分说明: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我们凭空想象的?【学生】真实存在的【教师】以分子为例,分子是真实存在的【板书】一、分子是真实存在的聆听,观看边观看、边思考,感知分子和原子的真实存在,初步形成微观粒子的概念用歌曲和视频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已有知识,树立学生信心,激发学生

5、兴趣,进而推进新课程开展从实物图像中感知分子、原子的存在,促成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培养良好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抽象能力【过渡】但是,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看到了水,有没有看到水分子?看到了酒精,有没有看到酒精分子? 【学生】没有看到分子【提问】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分子很小【提问】小到什么程度呢?【学生】肉眼看不到【教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听听水分子自己是怎么说的!【材料】嗨!大家好!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为310-26Kg,每一滴水中大约含有我们水分子1.671021个。我们这么小,你们人类用肉眼当然看不到啦。我想请大家大胆的猜测一下,如果一个人每秒钟数一个

6、水分子,数完这一滴水需要多长时间呢?【学生】猜测【答案】大约53万亿年。你们人类一辈子,不吃不喝不睡,都数不完这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呢!【教师】听完水分子的自述,我们可以得到分子的第一个特点: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板书】二、分子的特点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提问】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那么原子呢?【学生】也很小思考,从具体的数字中感知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用真实数据,给学生以直观形象,加深学生的恩子和原子质量小,体积小的认识,为微粒性做铺垫【小结】分子和原子小到我们用肉眼观察不到,所以我们把它们都称为微观粒子。所以也可以说,物质是由这些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构成的。 【提问】但是老师有一个问题:这

7、些微观粒子,我们看不到,摸不到,却可以闻得到香味,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猜想【教师】这些有香味的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它们好像不自觉的跑到我们的鼻子里了。可见,分子是不是静止不动的?【学生】不是。是不断运动的【衔接】接下来做个实验来验证: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多媒体展示】向一只盛有蒸馏水的小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现象:看到酚酞溶液不变色-证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为红色 用小试管取少量浓氨水,并滴加几滴酚酞指示剂,观察现象现象:看到酚酞溶液变红了-证明:氨水可以使酚酞变为红色 在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浓氨水,把盛有酚酞溶液的小试管慢慢的放入锥形瓶中,盖上橡胶塞,观察现象。现象:酚

8、酞溶液变为红色(ppt展示)【提问】是谁使酚酞溶液变红了?【学生】氨水【提问】氨水和酚酞并没有接触,为什么会使它变为红色? 【学生】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教师】氨水是由分子构成的,而氨分子在不断运动,之所以酚酞溶液变红,是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使其变红了;【板书】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视频】二氧化氮气体的扩散【过渡】二氧化氮充满集气瓶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运动的速度比较缓慢,我们能不能设法改变分子运动的速度呢?也就是说,分子运动的快慢,受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学生】猜想:温度、压强【过渡】我们来验证其中的一个:温度【教师】老师这里给同学们准备了两只烧杯,红墨水,冷水,热水,利

9、用这些简单的仪器和用品,老师请同学们帮我来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快慢是否有影响。【学生实验】将等量的红墨水,同时分别滴加在盛有等体积的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如果在水中扩散的速率不同,证明有影响。如果在热水中扩散的快,则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用实验自己来进行验证。【现象】红墨水在水中逐渐扩散,并且墨水在冷水中扩散的比较慢,而在热水中扩散的快一些【视频】墨水扩散【提问】通过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呢?【总结】墨水会扩散,是因为墨水中的分子运动到了水中,在热水中扩散的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延伸

10、】当然,风力、压强等也会影响分子运动的快慢【小试牛刀】你能从微观角度,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是为什么吗?1、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怎么不见了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洗干净的衣服,在阳光直射的地方比潮湿阴暗的地方干的更快?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思考观察实验现象,分子得出实验结论分析、设计实验证明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思考、完成练习认识物质的微粒性通过身边常见的现象,与分子产生联系,给学生直观感觉用实验验证分子的运动特点,将微观与宏观想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逐步分子设计验证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学习能力巩固强化【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衔接】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来和老师做一道算术题

11、:1+1=?【学生】2【教师】但是,看完接下来的这个小实验,你或许会对自己的算术能力产生怀疑了。【提出问题】如果混合:25ml水+25mL酒精= ?【提出猜想】猜想一:小于50; 猜想二:等于50ml; 猜想三:大于50ml;【演示实验】动手验证(酸式滴定管)【结论】小于50ml【讨论】为什么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会50ml?【学生讨论】【衔接】或许后面的这个实验会对你有所帮助。【演示实验】用1000ml烧杯取800ml乒乓球,再向烧杯中缓慢倒入400ml黑豆,观察现象。【现象】黑豆慢慢进入了乒乓球的间隔中,体积小于1200ml。【提问】乒乓球和黑豆混合,总体积却小于1200ml,这是因为黑豆进入

12、了乒乓球的间隔中了。你能不能从刚才的宏观现象中受到启发?【学生推理】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两者体积之和,原因:分子间也存在间隔【板书】3、分子间有间隔【提问】不同状态的物质,分子间间隔又是否相同呢?【学生】不相同【过渡】我们可以通过压缩不同状态的物质产生的变化来进行探究【铺垫】实验之前,首先来看这样一幅微观示意图:(气体压缩前后分子间隔的变化),当我们在压缩气体时,压缩前后有没有变化:分子间间隔变小了。相比较而言,分子间间隔越大,越容易被压缩;反过来,越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间隔越大。有了这个认识以后,我们再来进行实验。【学生实验】我们可以用注射器来压缩气体(空气)和液体(水)【实验

13、】压缩等体积的空气和水:1、先取出注射器,抽动活塞,收集5ml空气,将针头插入橡胶塞中,用力推压,观察现象。2、再取出注射器,抽动活塞,收集5ml水,将针头插入橡胶塞中,用力推压,观察现象。【现象】空气容易被压缩,而水较难压缩【思考】这个现象能说明什么结论呢?【学生讨论】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液体较小。【展示】分子间隔微观示意图 【总结】一般情况下,固态物质分子间间隔较小,液态相对较大,而气态物质分子间间隔最大【结论】物质的三态变化,物质从固态-液态-气态,分子间间隔逐渐增大。【活学活用】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1、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2、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14、升华体积变大 设计完成实验从宏观牵引到微观,帮助学生理解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给出猜想,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实验探究流程探究不同状态的物质分子间间隔是否相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并从微观角度,认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形成知识的相关性,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巩固强化【衔接】接下来,老师来考考大家,在生活中,二氧化碳一般有哪些用途?氧气呢?【学生】灭火 供给呼吸 【提问】这些用途利用的是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学生】化学性质【提问】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吗?【学生】不相同【提问】他们分别是由什么微观粒子构成的?【学生】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而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15、总结】可见,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吗?【学生】不同【总结】也就是说,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相同【板书】4、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析为第二课时:分子和原子概念教学做铺垫【总结】学完本课你应该知道什么?【课堂练习】一、某同学在课后做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块糖,立即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水平线,过一会发现糖块溶解,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通过这一现象,你推测分子具有哪些性质?二、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一滴水中有数以亿计的水分子 (2)物体受热膨胀三、选择题1、(2011四川雅安)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分子( ) A、水沸腾后水

16、分子变大了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变大 D、分子间间隔变大 2、(2010广东揭阳) “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地震中,广东消防官兵为营救埋在地下的幸存者,还用了许多搜救犬,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寻找幸存者。从微观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是因为(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D、分子间有间隔3、(2012宁夏)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地运动 C、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变化 D、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4、(2012北京)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气体的( ) A、分子的间隔增大 B、分子的质量增大 C、分子的体积增大 D、分子的个数增多复习主要内容,加深印象,巩固强化【板书设计】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分子是真实存在的二、分子的特点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3、分子间有间隔4、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