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文学.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90471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PPT 页数:150 大小:5.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世纪西方文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20世纪西方文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20世纪西方文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20世纪西方文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0页
20世纪西方文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世纪西方文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世纪西方文学.ppt(1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世纪西方文学,Western Literature of 20th,20世纪西方文学 制作:陈世旺,Western Literature of 20th flaccus工作室,第一章 导 论,第二章 20世纪现实主义: 揭露的痛苦与快感,第三章 现代主义: 性、荒诞与死亡,第一章 导 论,一、外国文学的基本概念 二、西方文学的历史源渊,一 外国文学的基本概念,1、外国文学的分类 西方文学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亚非文学 “东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有地理的、政治的、文化的等不同层面的含义,通常指亚非。 2、欧美文学的分期 古代文学(古希腊、罗马文学)中世纪文学(476年1640年)文艺复兴时

2、期文学(人文主义)17世纪文学(古典主义)18世纪文学(启蒙主义)19世纪初期文学(浪漫主义)19世纪中期文学(批判现实主义)19世纪后期文学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二 西方文学的历史渊源,希腊、罗马的古代传统;以基督教为代表的中世纪传统。 (一)文学题材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古希腊罗马文学、中世纪文学为西方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武库”和“土壤”,为后世西方文学的代表作家直接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莎士比亚、密尔顿、莫里哀、歌德、拜伦、狄更斯、托尔斯泰等作家,曾大量地在古代神话、史诗、喜剧以及历史传纪中

3、借用有关题材,而希腊神话更是西方作家反复运用和不断挖掘的意象 1、爱尔兰“意识流”作家乔伊斯的名作尤利西斯,全书共18章,与荷马史诗奥德修纪各章对应; 2、近现代一些有影响的西方作家,热衷于从圣经中寻找题材,构思作品。,(1)人文主义的先驱但丁,大量引用圣经典故,作为创作题材。据统计,莎士比亚每部戏剧引用圣经典故平均达14次; (2)密尔顿的三部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均取材于圣经故事; (3)现代作家如王尔德、奥尼尔和福克纳,都频频从圣经中汲取题材,进行创作。 作品的题材往往是通过一定的文学样式来表现的。就文学体裁而言,古代和中世纪文学早就为西方近代作家所常用的一些基本文学形式奠定了

4、基础。古希腊、罗马的悲剧、喜剧,中世纪的“道德剧”、“傻子剧”、“笑剧”等形式,给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等戏剧大师的创作以深远的影响。,(二)思想价值 从思想价值取向上看,西方文学是古代及中世纪文学中的人道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西方文学思潮纷繁复杂,人道主义精神却一以贯之。人道主义有世俗的人道主义和基督教的人道主义之分。世俗的人道主义即非宗教的人道主义,起源于希腊。构成希腊文明的重要方面之一的希腊文学可以说是关于人的文学。希腊神话写的是“神”,但却是高度“价格化”的具有人类的生存欲求和思想感情。希腊神话充满了追求光明、酷爱生活、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传统,其歌颂的英雄

5、都是群体中最勇敢的人。因此,希腊神话实际上就是一部丰富多彩的“人话”。如阿喀琉斯、哈姆莱特巨人传.18世纪的启蒙主义为反对封建专政,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战斗口号,实质上是把世俗的人道主义当作全人类的奋斗目标,现代的萨特就提出:“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在人被严重异化的当代西方社会里,世俗的人道主义仍不失为一面战斗的旗帜,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基督教的人道主义,作为宗教的人道主义,来自远古的希伯莱。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经,继承和发展了希伯莱文化,其核心是“基督教人道主义”。中世纪教会文学所宣扬的“忍让”、“宽恕”、“博爱”等思想,开创了近代西方文学“基督教人道主义”的先河。如雨果、托尔斯

6、泰(“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人类之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呼吁人们忍受苦难,在痛苦中求得灵魂净化,在宗教中寻求解脱;现代主义经典作家艾略特信奉僧侣主义,认为宗教应成为人类文化的中心。 (三)美学理论 任何一种西方文学思潮,都有各自的美学主张和理论纲领,众说纷纭,名目繁多,但在美学的基本问题艺术与现实关系上,却一直是围绕着“表现说”与“摹仿说”而不断地演变着的。,1、“表现说” 萌芽于柏拉图的“灵感说”和“迷狂说”。柏拉图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式(Idea)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文艺归根结底源于“理式”,并且诗人在创作中为了接近最高的“理念”,往往要处于“迷狂”状态,“

7、诗人是一种轻飘的长着羽翼的神明的东西,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 柏拉图的这一学说,经过罗马时期文艺理论家朗吉驽斯和中世纪的新柏拉图主义普洛丁等人的充实和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影响,与18世纪末兴起的表现理论一拍即合。,2、“摹仿说” 该学说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亚氏摈弃了他的老师柏拉图的“理念”论,强调艺术摹仿现实的真实性。“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在亚氏的“摹仿论”基础上又提出了“镜子说”,把文艺直喻为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如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四)创作方法 从创作方

8、法方面考察,纵观西方文学思潮的发展,体现出两种基本的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参考书目: 1、西方文学思潮概论,王秋荣,陈伯通主编,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年; 2、外国文学争鸣述评,黎跃进,曾思艺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三、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特征,1、文学活动和文学作品表现出了原有的看待世界与人之间关系视点的根本转变; 中西文化间的两种思维进路:和合学说与二元分立 “人本主义”含义的变化 2、由热衷于对社会的批判转向对自我深层意识的探讨,即强调对所谓人的真正本质的挖掘; 异化感日趋严重 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越来越深 力图展示人类共同的命运,挖掘人类共同的本质,要做整个人类

9、的代言人,二、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特征,3、表现人独特的生存境遇 传统的观念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现代人则发现他们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一个矛盾的境遇:一方面是物质资料日益丰富,另一方面却是传统的价值观念及首先风尚的日趋衰落。 人变成了非人人的主体性丧失和人自己创造的物质文明成了人的对立面,二、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特征,4、20世纪西方文学是对西方近现代理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反拨,表现出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不满与反抗,其中凝结着现代人对自身的价值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何谓“理性”? 尼采:“上帝死了!” 20世纪作家们对“理性”的矛盾态度,四、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主题,1、表现了对世界荒诞现实的

10、认识和对暴力世界的恐惧与厌恶,深刻揭示了西方社会以“荒诞”和“混乱”为特征的历史文化本质,形成了对人所生存的世界境况的独特理解; 苏联文学 欧美现实主义 欧美现代主义,四、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主题,2、强调人的自我意识、力图揭示在荒诞的境遇中人的本质特征和真实所在; “物”的世界对人的本性的压迫和戕害: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劳伦斯恋爱中的女人、卡夫卡的系列小说 生存本身就毫无价值、危机意识 他们的作品中,没有理想国,没有具体济世方案的提出,只是关注个人的社会归属和自我价值的存亡。,四、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主题,3、在揭示世界荒诞和内心荒诞状况的同时,还对这一境遇下人的精神风貌进行了探索,

11、从而在人与物对峙的特殊境况中完成对人的现代理解; 作家们的真实目的其实是要指出现代社会的病状,以引起人们对出了问题的社会的注意。 他们对荒诞社会的态度是拒斥的,对使人成为非人的世界是痛恨的,对人内心世界的混乱是极度恐惧的,在他们强烈的嘲弄人、反讽人的背后,我们又会发现背后隐含着探索现代人的出路、展示荒诞境遇下现代人格的深意。,第二章 现实主义文学: 揭露的痛苦与快感,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主要作家,第一节 概述,一、历史背景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2、从4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相互对峙的世界新格局; 3、在意识形态领域,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广泛深入的传播,

12、另一方面,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社会哲学思潮异常活跃。,三、各国基本情况,一)英国 1、肖伯纳 著名戏剧家,主要作品有鳏夫的房屋、华伦夫人的职业。 2、约翰高尔斯华绥是传统色彩较浓的英国著名作家。他一生写作了大量的小说与戏剧,而以描写福赛特家族几代人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比重最大,成就最高。它包括三部小说和两部插曲:有产业的人、一个福尔赛人的暮秋、进退维谷、觉醒和出租。,高尔斯华绥,肖伯纳,3、劳伦斯(详解) 4、毛姆 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毛姆早年的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对资本主义展开了批判。但作家又认为,生活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一个人只有摆脱欲望的驱使,放弃理想的追求,才能获得自由。这一思

13、想在他的代表作月亮和六便士里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二)法国 1、罗曼罗兰 他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大师,他在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的政治腐败和文化堕落的过程中,表现了对自由、民主、正义的强烈追求和献身精神。代表作是约翰克里斯朵夫,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理性崇拜的崩溃,1、理性的形成过程及其在西方世界的地位; 2、“最后的骑士”的沮丧,莫里亚克 他的小说大都以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为题材,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 主要作品有献给麻风病人的吻、爱的荒漠、苔蕾丝德斯盖鲁和蝮蛇结。,(三)德国,1、亨利希曼 他的小说以揭露批判德国垄断资本主义和法西斯主义而享有盛誉,他为此受到希特勒政权的迫害,长期流亡国外 主

14、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臣仆穷人首脑,它们合称帝国三部曲,全面描写了帝国主义时代德国社会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 2、雷马克 作者对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祸害有着惨痛的切身感受,他的作品大都描写德国人民在两次战争中所经历的厄运。 代表作有西线无战事、生死存亡的年代、凯旋门、里斯本之夜。,(四)美国 1、德莱塞(详解) 2、海明威(详解) 3、斯坦培克 他的作品主要描写生活在资本主义重压下的工农大众的悲惨境遇和他们的反抗斗争。 主要作品有胜负未决的战争、人鼠之间、罐头街工厂、珍珠,代表作是愤怒的葡萄,斯坦培克,“葡萄”的象征意义,“葡萄”是小说中众多象征表现手法中最为新颖精妙的一个,它从多个层次上表现出其内

15、含的象征意义。首先,在即将举家迁往加州谋生的俄州破产农民的心目中,“葡萄”显然象征着他们去加州谋生的希望和开拓新生活的梦想,也是他们千里迢迢、艰苦中跋涉的原动力。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葡萄”又象征着这些贫苦农民日益增强的反抗压迫的愤怒之情。随着这些贫苦农民逐步认识到加州残酷的现实,希望最终破灭,这也就是所谓“美国梦”的破灭。书名的象征深刻地表现出小说的主题和要旨:与代表少数剥削阶级的政府的冷醋、麻木,剥削者为谋私利而采取毫无人性的残酷行为相比,诸如觉悟、仁爱、公平对待等人类基本美德显得更加重要、美好。,4、塞林格,父亲是一名犹太商人,15岁被送入一所军事学校学习,此期间开始写小说。1915年出版

16、麦田里的守望者,名声大躁。 塞林格的声誉与日俱增,但他本人的生活却越来越故作神秘,行为越来越怪僻。隐居、铁丝网、报警器。 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霍尔顿的荒诞的言行,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真实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实质。,5、凯鲁亚克,“垮掉”一词最先就由他使用。 代表作在路上,只花了三个星期匆匆写成。作者用一卷白纸塞入打字机,不假思索地进行自发地创作,把他的流浪生活以及和同伙的谈话记录下来。金斯堡的嚎叫 主题,厄普代克在演讲 6、厄普代克 “兔子三部曲”: 兔子,跑吧、 兔子回家、 兔子富了 美国评论界认为这部小说 反映了70年代的信仰危机。,(五)俄苏文

17、学,I、“白银时代”文学 (1)何为“白银时代”? (2)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3)主要作家 象征主义:索洛维约夫、梅列日科夫斯基、吉皮乌斯、索洛古勃、勃留索夫、别雷、巴尔蒙特、勃洛克 阿克梅派:古米廖夫、阿赫玛托娃、曼德施坦姆 未来主义:谢维里亚宁、马雅可夫斯基 意象派:叶赛宁、 (4)多舛的命运 (5)关于“白银时代”文学内涵的争议,II、苏联文学,1、十月革命到50年代初的苏联文学 (1)富尔曼诺夫恰巴耶夫 (2)波波夫 铁流 (3)法捷耶夫 毁灭、青年近卫军 (4)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5)布尔加科夫 大师与玛格丽特,(6)高尔基 母亲、海燕之歌、“自传体三部曲”

18、(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重新评价高尔基,按照传统的观点,他是一 充满革命激情的无产阶级革 命作家。 许多不解的历史空白。,2、苏联当代文学 2、“白银时代”文学,4、帕斯捷尔纳克 (1)生平与创作 参教材P121 (2)日瓦戈医生 A、故事情节 B、主题思想的争论 “反思说”:第一,反思时代;第二,反思命运 “挽歌说” 帕斯捷尔纳克与高行健,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封面,(六)欧洲其他作家,1、茨威格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以其独特的人物传记和中短篇小说在欧美各国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的小说长于心理描写,精于灵魂开掘,人物性格极为鲜明生动。主要作品有马来狂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

19、小时、看不见的珍藏、象棋的故事。 其中一个女人的来信通过书信的形式,倾诉一位多情女子对一名薄情男子如醉如痴的爱情。1948年深冬,一个男子在41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厚厚的信,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说的是一个缠绵的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对此一无所知。故事始自18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刹那,两人有短暂的结合,而后她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坚贞不渝、慷慨奉献以及内心的极端痛苦、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叹绝!短暂的结合:男人的一夜,女人的一生,2、昆德拉:精神世界的漂泊者,有个捷克人,申请移民签证,官员问

20、: “你打算去哪里?” “哪儿都行。” 官员给了他一个地球仪: ”自己挑吧!“ 他看了看,慢慢转了转, 对官员说:“你还有没有别的地球仪?”,(1)生平 参P80 (2)创作 笑话、为了告别的聚会、笑忘录 代表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参教材。该书已被改编为影片布拉格的春天。,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法文版,通过剖析捷克事变、柬埔寨战争批判了政治、强权和媚俗;通过剖析托马斯和特丽莎、弗兰茨和萨宾娜的爱情生活说明“误解小词典”是人与人交往中永恒的障碍。从而阐释了当代社会政治与性两方面的堕落,以及由此带来的生命的失重状态。 一般认为,性与政治是当代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小说的两大主题。更具体地说,昆德

21、拉写的其实是性与政治两方面的堕落。性的堕落意味着个体情感行为的失落,政治的堕落意味着群体社会行为的失落。而生命则往返于这两种失落之间,形成了难以承受的失重状态。这就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所展现给我们的人的生存状态。,第二节 主要作家,一、劳伦斯 (一)生平与创作 1、父母失和 母亲畸形的爱,致使作家人格发展的失衡;两次恋爱,为自己的创作提供了素材与动力;与自己的老师的夫人一见钟情,双双私奔。 2、白孔雀显示了文明与自然对立的倾向; 逾矩的罪人表现了现代家庭中两性关系的紧张;,儿子与情人的双重主题:A、与弗洛伊德学说相契合的心理探索,即“俄狄浦斯情结;B、社会批判主题 虹 恋爱中的女人,一纸现代人

22、类罪恶的判决书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饱受争议。,知识点:俄狄浦斯情结,劳伦斯,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插图,(二)虹 1、情节结构 反映了现代人的困惑、苦闷、挣扎和憧憬,表达了人们打碎枷锁、实现新生的强烈愿望。 三代人:汤姆布兰文、丽迪亚赞赏 安娜、威尔批判 厄秀拉、斯克里本斯基理想的化身 2、艺术特点 (1)由“外”向“内”的转化 (2)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的结合 (3)景物描写,(三)关于劳伦斯创作的总体评价 1、批判 “禁书”、“淫书” “误入歧途的才子”, 高尔斯华绥、艾略特 劳伦斯本人也抱怨地说300年内没有人会理解他的作品。 2、研究热潮 李维斯的评论巨著小说家DH劳伦斯认为,劳伦斯长期得不到

23、承认,是“英国文学史上很不光彩的一页”,并对艾略特进行了反驳。 穆尔,3、主要观点 (1)社会历史批评家 赞扬劳氏作品中的社会批判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 (2)心理分析批评家 视其作品为弗洛伊德学说的图解; (3)存在主义批评家 “自我”意识的扩张 (4)女权主义批评家 批评劳伦斯宣扬“男性崇拜”,是一位男子沙文主义 (5)国内学者一致认同的观点:,A、劳伦斯认为,性是人的本质,工业文明最大的罪恶是压抑了性,性的解放是人的解放。因此,性是他的独特视角,是他的武器,是他的哲学; B、实质上,劳伦斯从两性关系的考察出发,提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人的对立与冲突,深刻地展现了现代人悲剧性的生存状况,表达了

24、对充满自然精神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C、所以,尽管劳伦斯的小说中对性有片面夸大、矫枉过正的弊病,但总体上来说,他对两性关系的描写是严肃的,是直接为小说的主题服务的。,二、德莱塞,(一)生平 (二)创作 嘉莉妹妹、珍妮姑娘、美国的悲剧、欲望三部曲、“天才”、堡垒,德莱塞,嘉莉妹妹封面,(三)嘉莉妹妹,1、故事情节 2、思想价值 (1)是对美国传统价值观念的一次严重挑战; (2)是对男权主义的一次解构; (3)对消费主义的倡导。,三、海明威:当代的西西弗斯西西弗斯希腊神话,与俄狄浦斯王类似,是科林斯的建立者和国王。一度绑架死神,让世间没有死亡。最后触犯了众神,被惩罚去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推石头诸神认

25、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西的生命就在这件无效又无望的劳作当中慢慢消耗殆尽。我想真正的救赎,并不是厮杀后的胜利,而是能在苦难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西弗斯的石头,是悲惨的源泉,也是重获幸福的踏板。,一)生平与创作传奇的一生:参加两次世界大战,十几次受伤;在我们的时代里,主题是“在我们的时代里”,并没有真正的和平与幸福,只有暴力与死亡,人们牌一种恐惧、迷惘、被伤害的状态之中; 太阳照样升起,提示战争给人生理上、心理上的创伤,具有一定的反战色彩。“迷惘的一代”之由来; 永别了,武器,强烈地谴责战争; 丧钟为谁而鸣 二战后,海明威由反战的主题转向了日常生活,代表作有过河

26、入林和老人与海,海明威,1953年于非洲,海明威在1941年二战中,海明威在西班牙与斗牛士合影,(二)太阳照样升起: 生命死了,爱情还活着,1、故事情节 2、(1)“上帝没有了” (2)悲剧的原因表面上来自性 (3)实质上是社会的悲剧 1、内容 桑地亚哥 (三)老人与海 2、“硬汉子形象”:世界不是为弱者准备的,(三)海明威的艺术特点,1、创作思想上,他以完全不同的态度对待战争; 2、首倡“迷惘的一代”; 3、电报式文体; 4、冰山原则 5、象征的手法,(四)肖洛霍夫1、生平与创作顿河故事一个人的遭遇被开垦的处女地 2、静静的顿河一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顿河哥萨克人的生活和斗争表现

27、苏维埃政权在哥萨克地区建立和巩固的艰苦过程及其强大生命力,揭示一切反动落后势力必然失败灭亡的命运葛利高里的徘徊动摇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个人的主观原因葛利高里出身于中农家庭,就其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来说,既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其政治特点是左右摇摆。葛利高里作为一个哥萨克军官,他的左右摇摆则以更加特殊的形式表现出来。中农的私有观念和哥萨克军官的特权思想,在他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之间横着一条深沟,使他把苏维埃政权看成异己的政权;而劳动者的朴素感情和平等意识又使他同白匪军格格不入。他本能地从自己的阶级利益出发,企图寻找一条超越革命与反革命的中间道路;落后愚昧的哥萨克传统生活习惯和中农的小生产方式造成

28、他目光短浅,政治幼稚,使他在激烈的阶级搏斗中分不清是非善恶,他怀着哥萨克军人的雇佣思想时而为苏维埃政权服务时而为反动势力效劳。,他以资产阶级庸人观点看待你死我活的阶级搏斗,把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看成毫无意义的仇杀,既无法理解革命政权对反动势力的无情镇压,也厌恶反动势力对革命战士的野蛮摧残,他天真地认为革命和反革命可以“和平共处”;哥萨克军官的狂妄自信、粗野任性和冒险精神使他在动荡的年代不甘寂寞,顽固拒绝接受生活的真理,直到碰得头破血流才肯罢休。葛的艺术形象真实概括了哥萨克中农的本质特征,同时具独特个性,它在特定的历史年代和社会环境中有着深刻的典型意义。作家对他偏爱也明显。作家虽然否定葛利高里的道

29、路,却赞赏他英勇豪放的性格、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正直善良的人性,对他坎坷一生的悲剧结局寄予深切同情。甚至把葛参加反革命叛乱的主要原因归咎于苏维埃政权对他的不公正态度,从而为葛利高里的反动立场开脱。相比作家对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一些偏激情绪和过火行为多加指责,这暴露作家本人的哥萨克偏见。,静静的顿河封面,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插图,被开垦的处女地封面,(3)人物形象 A、葛利高里是传统哥萨克英雄,他的勇敢、骄傲、任性、富于激情、富于荣誉感,他的传奇式爱情,都是哥萨克性格的典型体现; B、葛利高里既不是死硬的反革命分子,也不是坚定的革命派,而是动摇于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复杂人物;小说通过葛利高里的悲剧,指

30、出了哥萨克应当走什么样道路,不应当走什么样道路,这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C、葛利高里作为生命个体,有着美好的个性,他的向往和探索体现了人的价值和意义。作为文化载体,他不由自主地带上了哥萨克文化的优缺点。而从人类文明的发展看,自从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它总在两种力量的搏斗中而发展的,这种发展必须付出代价。人类既不愿意残杀,但又不得不残杀,这是人类在现代文明中所面临的两难境地和必然的命运。因此,葛利高里的悲剧,也是人类的悲剧,它提示了人类生存的严酷事实。,第三章 现代主义文学: 性、荒诞与死亡,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象征主义文学 第三节 表现主义文学 第四节 意识流小说 第五节 存在主义文学 第六节

31、荒诞派戏剧 第七节 黑色幽默 第八节 女性主义文学 第九节 现代主义文学总论 第十章 结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及人格三层次说对20世纪诸多流派有重大影响,尼采宣布”上帝死了”,标志着20世纪信仰的失落,一、历史背景 1、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社会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主义文明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然而,与这一过程相伴随的,却是人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第一节 概 述,第三次现代化大浪潮(1945-1991)“现代化以及追求现代性的热望,或许是当代最普遍和最显著的特征。” 现代化:抗拒与变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全球现代化的第三次大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持续三十年的资本

32、主义发展危机,带动了巨大的需求,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为新的发展道路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迅速升级,另一方面工业化和现代化以更快的速度向全球扩散,现代化成为第三世界各国共同的明确的追求和政府的目标。 新的物质基础是石油能源和核能、人工合成材料和微电子技术。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新的物质和制度基础上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活动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生产的高科技化、专业化与多样化的程度大大提高,形成以资本密集、技术密集、资源浪费、劳力节省、高额大众消费和福利主义为特征的发达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但是,第三世界在启动工业化和现代经济增长之后困难重重,不断遭遇挫折和停滞,发达和欠发达之间

33、的国际发展差距在总体上进一步拉大。,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核武器有多恐怖,2、从哲学思想上看,流行于本世纪的西方各种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以及现代心理学,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为其提供了从世界观到创作方法的理论根据;,第一,世界最内在的本质和核心是“自在之物”意志,而外部世界是人的自我的产物,是一种表象; 第二,意志是一种盲目的、非理性的本能冲动,是不可认识的力量,外在世界是由它决定的,因此也是非理性的、不可知的; 第三,人生受意志的驱使,只是一个欲望永远无法满足的追求过程,所以人生“实际上是一场悲剧”,人生就是痛苦。,1)叔本华:人生就是痛苦,(2)尼采:“上帝死了!”,第一,他

34、继承了叔本华的唯意志论,但又激烈批判其悲观主义,进一步提出“权力意志论”学说; 第二,他认为权力是生命意志的最高目标,宇宙的内在动力就是权力意志,而它又是无目的性的 第三,生命的本能是利己的,人生就是强弱权力意志的较量过程.征服异己,使之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工具,这是生命的原则。 第四,人类文明处于没落之中,必须要由拥有最高权力意志和天才的“超人”来拯救 第五,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号召打碎偶像,破坏陈腐的传统.,3柏格森:生命是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第一,世界的本质是超越于物质和精神之外的“生命冲动”,它是宇宙的动力和主宰,世间万物都是它的表现形式; 第二,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绵延”,生命冲动是

35、一个永不停息的流程,但它不能靠理性来认识,只能通过直觉来把握; 第三,这种直觉与经验无关,超越于感性与理性之外,是一种神秘而不可知的能力; 第四,人的意识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不是物理时间的简单替代过程,而是“过去”绵延进“现在”,“现在”又绵延至“未来”。,(4)萨特:存在就是虚无,第一,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 第二,世界是荒诞的,人对自己的处境难以理解,因此,存在就是虚无,就是孤独、不安、痛苦; 第三,然而人是自由的,人必须行动,行动即选择,人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5)弗洛伊德:人是性的奴隶,第一,人格结构三层次说 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第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本我、自我和超我

36、,第二节 象征主义文学,一、发展概况 (一)前期象征主义 19世纪后半期,一些资产阶级作家对资本主义社会不满而又无力反抗,对无产阶级革命不理解而又无比恐惧,于是对现实感到幻灭,对前途丧失信心,从而产生了苦闷、彷徨、悲观颓废的思想情绪,即所谓“世纪末”情绪。 象征主义四五十年代在法国出现,80年代让莫瑞亚斯发表象征主义宣言,标志着象征主义文学的产生。,象征主义文学反对描写客观世界,把客观世界视为主观世界的“象征”,主张诗歌应当表现超现实的“理想世界”。 因此,象征主义采用象征、暗示、启发等手法暗示作品的主题和事物的发展,因而形象半明半暗、充满神秘主义色彩。 代表作家:美国的爱伦坡,法国的波德莱尔

37、、马拉美、魏尔兰、兰波,比利时的梅特林克,俄国的梅烈日科夫斯基、巴尔蒙特。,(二)后期象征主义,1、代表作家 爱尔兰诗人叶芝,法国诗人瓦雷里,德国诗人里尔克,美国诗人庞德,英国诗人艾略特 2、艺术特征 (1)强调世界是人的心灵的象征; (2)强调“感应”和“通感”; (3)在艺术上,广泛使用象征、暗示、隐喻等方法,表现自然现象和自我之间的相通。,二、荒原:死亡的象征,1、精神背景 从19世纪中叶的波德莱尔、爱伦坡开始,西方艺术家对近代资产阶级理性精神的怀疑,历经本世纪初的后期象征主义、意象派、表现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未来主义等流派的冲击,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形成了一个高潮。战争的灾难

38、无疑是对近代理性精神的致命一击,加速了“近代人”的衰亡。1922年问世的长诗荒原,即是对战后欧洲社会图景的象征主义描绘。 当社会出现信仰上的“断裂带”时,往往产生“荒原文学”。,2、诗歌内容,全诗的“题词”就画龙点睛地提到“死亡”这个主题。 (1)第一章死者葬仪,标题来自英国教会的出葬仪式,暗指生活于现代社会的人们与死人无异。 (2)第二章对弈,内容上指英国剧作家密德尔顿的女人谨防女人,通过贵妇人的无聊生活与酒吧间庸俗小市民的对话,继续深化“虽生犹死”的主题。,荒原封面,( 3)第三章火戒,标题出自佛教教义。它有双重含义:一是指人应对圣洁的生活,不能引情欲之火烧身;二是指火之焚烧亦能使不洁者净

39、化,在死亡中再生。 (4)第四章水淹之死,指泛滥的情欲之水。 (5)第五章雷霆的话,充分展开了探索的主题。 荒原是表现现代西方人精神崩溃的史诗,它 高度概括了一战后的西方社会生活,浸透了诗人的忧虑和绝望。“荒原”的意象既是西方文明没落的象征,也是现代社会的缩影。诗人在此触及到20世纪西方世界的一个根本问题:在一个丧失了价值标准的社会里,人的生存意义必然要受到怀疑,人的出路也必然成为一个难以探索的困惑谜题。,3、艺术成就,(1)此诗在现代题材的表面结构下,隐含着一个对应的神话结构; (2)大量地使用典故; (3)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非个人化”的创作主张,即诗人不直接在作品中直露自己的思想感情;

40、(4)在部分章节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技巧,表现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乃至一闪念的潜意识。,4、神曲与荒原,浓厚的宗教意识;试图指出他们所处的时代图景并为人们指出拯救的道路; 艺术形式上一个是严整和明晰的,“三”“三位一体”;模糊而混乱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恶欲横流,善良死亡;引导人们走向“乐园”耶路撒冷,无家可归;个人完美,死亡意识。,第三节 表现主义文学,一、概况 1、“表现主义”一词的由来。 2、表现主义文学的理论纲领:“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主张文学不应再现客观现实,而应表现人的主观精神和内在激情,表现作家透过表象所把握到的事物的本质,因而对事物外在形态的精确描绘毫无意义。 3、代表作家:

41、(1)诗歌:奥地利的格奥尔格特拉克尔、弗朗茨韦尔弗,德国的海姆、贝恩,(2)戏剧:瑞典的斯特林堡、凯泽、托勒尔,美国的的奥尼尔、赖斯; (3)小说:奥地利的卡夫卡,二、艺术特征,1、反对再现,注重表现; 2、突破表象,直接表现本质; 3、表现抽象的本质和理念精神; 4、寓言故事与变形手法。,三、卡夫卡:人怎样变成虫,(一)生平 参西方文学P411 奥登,内向直觉型的性格,暴君型的父亲,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安德尔的评述,三次订婚但最终一人走过一生,(二)创作,1、短篇小说 分为四类: 1)揭示社会现实的荒诞、非理性,人的自我存在的痛苦和原罪感(?); 判决、乡村医生 2)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在重

42、重压迫下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以致“异化”的现象; 变形记、饥饿艺术家 3)描写资本主义社会里,中小资产阶级人物找不到出路的孤独、苦闷情结和无能为力的恐惧感;,老光棍布鲁姆费尔德、致科学院的报告、地洞 (4)揭露反动统治阶级的罪恶,反对异族侵略,在某些方面还反映了对祖国、民族的失望情绪。 在流放地、中国长城建造时、往事一页、女歌手约瑟芬,或者耗子似的民族 2、长篇小说 美国、诉讼、城堡,城堡封面,(三)人和命运:远古时代的主题重新奏响,“人与命运”是古希腊文学不朽的主题; 经过两千多年的挣扎和奋斗,经过在漫长而痛苦的歧路上的探索,到18世纪,西方人认为自己凭藉着理性的力量已经可以摆脱命运的支配而走

43、向自由;但到本世纪初,仿佛从云端一下子跌入深渊,而且带着比远古时代更加浓重的悲哀和绝望。 1、判决 2、在流放地 3、地洞 4、老光棍布鲁姆费尔德,(四)殉身者怎样沦落为无人理睬的戏子,饥饿艺术家,社会崇高精神的化身;殉身精神的泯灭就意味着人都变成了狼和羊,社会变为狼吃羊的社会。 饥饿艺术家在冷落中的死亡,意味着一个高尚时代的终结,由人的动物本能统治的时代开始。,(五)变形记1915 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作品之一,1、格里高尔在荒诞的、不合逻辑的世界里描绘“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及其逼真的细节”,这正是著名小说家卡夫卡的天赋之所在。2、现象实质是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异化现象;3、写作手法:审美情感的移

44、入与间离 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它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孤独感与陌生感,即人与人之间,竞争激化、感情淡化、关系恶化,也就是说这种关系既荒谬又难以沟通。推销员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甲虫,尽管它还有人的情感与心理,但虫的外形使他逐渐化为异类,变形后被世界遗弃是他的心境极度悲凉。三次努力试图与亲人以及外界交流失败后,等待他的只有死亡。由此看来他的变形折射了西方人当时真实的生存状态。卡夫卡通过小说并不只是单纯阐述事实,而是抗除这个世界,追寻人类人性的完善。,主人公变成甲虫后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是小说的主体。小说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手法,去表现人物的心理

45、活动。他不断地回忆、联想过去和今后的事情,不时由于恐惧焦虑、痛苦和绝望而产生幻想、幻觉,并且在自由联想中经常出现时空倒错、逻辑混乱、思维跳跃等,具有一定的意识流特征。 在资本主义社会,在机器生产和生存竞争的高压下,人被异化为非人,人的本性失落,甚至走向反面,人接受不了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容纳不了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也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的异化,人性异化,人际关系异化。在金钱和私利面前,小说表现了两种异化:格里高尔的异化,人变成甲虫,本性也变了,从挣钱还清父债、争取独立自由变为安于甲虫生活的自轻自贱;以妹妹为代表的亲人异化,亲情变成仇情,善良变成冷酷。小说正是通过表现人的异化来反映资本主义制度摧

46、残人性的社会本质。 荒诞、变形和写实的艺术手法 哪些变形 生理上的变形/家人情感心理的变化/社会人际关系的变形/写作表达技巧的变形,(六)城堡的多重解读表现主义经典,1、故事情节 城堡虽近在咫尺,但费尽周折,不惜勾引城堡官员克拉姆的情妇却怎么也进不去。奔波得筋疲力竭,至死也未能进入城堡。的失败在于城堡当局惊人的官僚作风和森严的等级制度,也在于周围人的冷漠。他周围的人没有一个向他伸出过援助之手,也没有表示过任何同情心。既然如此微小的目标都难于达到,那么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从这个角度看来,卡夫卡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刻的揭露。 2、理解这部小说的关键:为什么K千方百计地试图进

47、入城堡?城堡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它有着什么样的象征性内涵?小说的主题又是什么? (1)神学(2)心理学 (3)存在主义 (4)社会学,讨 论 题,1、以卡夫卡的小说为例,谈谈你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解; 通过变形凸显陌生感和疏离感 通过漫画手法凸显非人化和机械化 卡夫卡发现,现代人普遍丧失了主体性和主动性,人们被各种异己力量所驱使,试图去达到某种连自己都不太清楚的目的。生命是孤独的,生存是粘滞的,想要反抗也是徒劳的,荒诞的存在最终导致人的变形乃至毁灭。荒诞之于卡夫卡,首先是一种审美体验,是一种对世界的态度,是对事物本质的艺术化的领悟。卡夫卡的荒诞艺术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它既关乎作品内容,又是具体的

48、审美表达方式。卡夫卡运用梦幻笔法和寓言模式,通过悖谬的情节逻辑和怪诞的艺术构思,形象地演绎出现代人类荒诞的生存境况,真实地表现了现代人的荒诞本质。 2、卡夫卡城堡中的城堡的象征意义是什么?,第四节 意识流小说 一、概述 (一)哲学心理学背景 1、柏格森的直觉主义 他承认进化是被科学证明的事实,但非机械论的,整个进化过程是“生命冲动”的绵延。他是倡导过程哲学的第一人,反对静止价值,而主张动态价值(如移动、改变和进化)。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二)“意识流”一词的概念 首先由詹姆斯提出,柏格森也有相似的论述; 意识流文学的基本主张; 意识流文学的技巧: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时空跳跃、旁白等。,(三)代表作家,1、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 2、乔伊斯,尤利西斯 3、伍尔芙,斑点 4、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二、福克纳,(一)生平与创作 “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士兵的报酬、在我弥留之际、八月之光、喧哗与骚动、押沙龙,押沙龙!,(二)喧哗与骚动女仆迪尔西 故事情节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老康普生手游好闲、嗜酒贪杯,其妻自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