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顾路中学肖喜平《小巷深处》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690523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顾路中学肖喜平《小巷深处》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顾路中学肖喜平《小巷深处》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顾路中学肖喜平《小巷深处》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顾路中学肖喜平《小巷深处》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顾路中学肖喜平《小巷深处》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巷深处教学设计上海市顾路中学 肖喜平教学目标1、 圈划、朗读、品悟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词句。2、 体会盲母对养女的伟大深沉的爱,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说明:散文中人物的情感往往通过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词句传递出来,因此,选择了“引导学生品悟这些语言”进行教学设计。写母爱的文章很多,而这篇文章叙述的是一对特殊的母女,盲母对养女的无私付出尤为感人至深,通过阅读体悟,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伟大深沉的母爱的理解。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心理转型期中,急需通过一种心理的“剥离”来完成自我的成长。因此,他们反叛,对父母的关爱不太理解,甚至根本感受不到。通过引导学生品读蕴含着深沉无私的母爱的语言,来体会文中特殊的母

2、爱并培养感恩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对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2.难点:体会母爱的伟大深沉,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说明:这一教学重点的确立,主要是培养学生朗读、圈划批注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及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感悟,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 散文是作者个性化情感的记录,所以学生体验有难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诱发情感 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结合最让你感动的母爱的事例)可以用“母爱是什么”的诗意化的句子表达出来。过渡:母爱如淡淡的风,浓浓的酒,今天我们就走进小巷深处来认识这样一对特殊的母女,来感受一份特殊的母爱。学生思

3、考并尝试用诗意化的语言表达出对母爱的理解。如:母爱是滋养生命甘甜的乳汁。 母爱是连夜整理的沉甸甸的书包。了解学生对母爱的认知的情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看课文听配乐朗读录音,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和情感。1、 简要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 说说听完后对这种母爱的感受。学生听课文录音,熟悉文章内容。初步体验这对特殊的母女之情。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初步感知母爱的无私。品读感悟体会情感.1、 品读第3、4、6、8、11、14、26、27段(1)圈出写盲母的关键字词,并就自己最感动的地方做批注,试着有感情的朗读出来。(2)学生朗读并交流,点评。(3)老师范读。(4)学生齐读。 学法指导:在阅读的过程

4、中,可以抓住那些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如人物刻画的细节、副词和形容词、修辞、高频词等),从而体会人物的情感。品读后概括,主旨提升:通过( ),表现了( )。2、盲母对养女的爱是如此的深沉而伟大,那么作为养女的我是怎样回报母亲的这份爱的?请圈出文中的有表现力的字词,理清我的情感变化。明确:由相依为命到“我”厌恶逃避养母和家庭,到最后“我”幡然悔悟回归母亲身边,表达了“我”对自己虚荣心的反省,对养母养育之恩的深深的感激和歉意。 重点品读结尾三段,(1)创造情境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2)第28段中的五个“长长的”怎么理解?明确:长长的可理解为“深深的”、“无限的”。1、学生精读课文的感人细节,圈划出关键

5、字词、句,个性化解读。(倾囊安家:第三段,“拆”、“搬”、“所有的积蓄”、“真正拥有一个家”改变性格:第四段“骂”、“从未这样泼过”苦心经营:第六段“雕像”、“古铜”、“最毒”、“血汗”以我为傲:第八段“高兴得落了泪”、“珍藏”、“广告宣传”选择隐忍:第十一、十四段“依旧满面春风”、“深深的落寞”、“暗淡”、“点了点头”、“顺手取过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轻轻推开”默默守候:第二十六、二十七段“倚”、“凌乱而花白的”“苍老的”“深凹的”“如枯竹似的”“又光又亮的竹棒”“央”、“摸”、“交”)学生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自己的品读后对母爱的理解。2、学生根据文中的一些关键词来感受我的情感

6、变化。通过圈划批注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通过词句的揣摩进一步认识母爱的深沉与无私。深入品读后提炼出对母爱的理解。散文要关注作者的心灵。评价体验展开讨论:同学们,文中的我曾经因为虚荣和无知而嫌弃那么爱自己的养母的做法,你是否赞同呢?你对自己的父母有没有过类似的心理情感的变化呢?学生的情感由文中的“我”转到自己,自我反省,从而使认识得到提升。从作品中体悟对社会、人生的有益的启示,读出自己。学会要感恩。思维拓展,深化主题1、文章明明是写母爱,但标题却是“小巷深处”,我想听听同学们的想法?点拨:小巷是作者寄托情感的具体形象,对这些形象的描写,其实就是情感的形象抒发,这是抒情散文的常见的写法,文中的青

7、石板、竹棒等物都是同理。小结:同学们,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最崇高、最美好的。母爱像阳光一样,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你细心感受,你不难发现你生活在母爱之中,请珍惜这份浓浓的亲情吧!学生讨论。主题:小巷深处寄深情理解什么是情感的形象抒发。指引让学生用心去感受最细微处的母爱,珍惜亲情。布置作业请你将母亲为你所做的最让你感动的生活细节用几句话写出来。要求:写作时要运用一点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同时学以致用,学习通过在记事中运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句。思路点拨 文章可以从最后一段”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这一句话中“回来”是什么意思入手,在文中联系上下文具体指什么”回来”了,从而引导学生理清文中“我”对母亲的思想感情经历过怎样变化的并思考变化的原因.然后通过细节描写的品读,感受母亲是怎样对待我的无知的,从而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语句,揣摩母亲深挚的爱和我的忏悔之情,这不失为找准突破口,高效阅读的一种方法。练习举隅1、 从文中摘取一些自认为绝妙的语句2、回家后,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表达对他们的深深的爱意。并把事情的经过描写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