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题辑要.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98129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2.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专题辑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中国古代史专题辑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中国古代史专题辑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中国古代史专题辑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中国古代史专题辑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专题辑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专题辑要.ppt(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专题辑要,古代政治制度 古代经济发展 古代民族关系 古代对外关系 古代政治思想,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问题,一、国家形态的演变 二、集权体制的发展 三、选官制度的沿革,从“多元一体”到“封邦建国” 从“诸侯割据”到“专制帝国”,一、国家形态的演变,从“多元一体”到“封邦建国”,学界认为:远古时期国家是一种松散的联合体和王国与邦国并存的“多元”架构。国王成为“天下共主”至少是到公元前11世纪以后才逐渐成熟的。,(1)我国大致何时进入出现了早起国家?提出这种判断有何历史根据? (2)为什么说,我国早期的国家形态是一种松散的“多元”架构?,从“多元一体”到“封邦建国”,(3)公元前11世纪以

2、后,国王成为“天下共主”的国家形态是如何逐渐成熟的? (4)在你看来,这种国家形态有何突出特点?存在哪些隐患?,从“诸侯割据”到“专制帝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后的500年间,中国社会在动荡中实现着社会转型。就国家形态而言,也是一个“除旧立新”的蜕变期。,(1)概述这500年间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并简要加以说明。 (2)指出国家形态“除旧立新”的演绎路径。,从“诸侯割据”到“专制帝国”,(3)“天下共主”的封建国家形态被肢解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4)在500年的分裂中,存在着哪些统一的因素?为什么秦国能够最终肩负起统一大业? (5)秦朝是怎样构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帝国的?,皇

3、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 思想的控制 选官的途径,二、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与发展,秦汉首创与巩固 隋唐创新与完善 宋元调整与重构 明清强化与僵化,领域,变化,中央集权制度的纵向发展,秦朝首创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西汉在汉承秦制中调整巩固 隋唐体制新格局与科举考试 宋代的重文轻武和文官体制 元朝中书省和行中书省制度 明朝六部、内阁和法外政治 清朝的军机处与皇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四大焦点,1、皇权与相权 2、中央与地方 3、思想的控制 4、官员的选拔,皇权与相权(10分),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

4、国军政要务。,(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6分),(2)从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4分),(1)答案1: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内阁制度或内阁。(6分) (2)答案1:归纳出两种方式、准确指出其作用。(4分)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形成相互牵制。 答案2:归纳出两种方式,但对作用的描述只是题干的同义反复。(2分)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加强皇帝权力;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削弱相权。,中央与地方,商周以来,历代中央政府为了维护疆域的统一,强化专制主义的集权体制,都十分重视对于地方的有

5、效驾驭和控制。但是,一种秩序的建构往往又潜藏着新的危机。从历史上看,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几乎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事实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就是在这种动态的博弈中逐渐完善的。,(1)下图是以长安为都的几个早期王朝“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过程。,请根据示例完成空格内容,(2)西汉初期,困扰中央有效驾驭地方的隐患是如何形成的?后来又是如何加以消除的? (3)公元初年后的600余年间,影响中央政府对地方统治的毒瘤是什么?它又是怎产生并不断恶化的? (4)宋太祖赵匡胤以武人的身份,通过军事政变崛起后,为什么会建立文官体制?,基于历史教训的政治选择 唐中期以来的节度使 唐末年藩镇割据局面 五代藩镇的用兵自重

6、 五代禁军将领篡皇位,宋太祖在政治、军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5)北宋时期,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新的举措?如何评价这些新举措?,(1) “杯酒释兵权” 961年,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兵权,枢密院主军事、三衙统兵,皇帝总揽兵权;枢密使由文官担任。,(2)“内重外轻”的方针 将强壮士兵编入禁军,地方则留老弱者充任厢军和乡兵。 通过“更戍法”轮流变换驻地,防止将领分立割据、对抗中央。,(3) “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 中央政府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正副枢密使以及地方要员大都由文人担任,形成了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为

7、了便于官员的调谴撤换,宋朝实行官、治、差遣相分离的制度。,(4) 完善科举,严格考试 分级考试:解试、省试和殿试。 严格考试:设“弥缝”、“誊录”,保证公正和公平。 方式改革:宋中期后,废除单纯背诵的考试内容(“贴经”)不以诗赋的优劣取士,增加策论,考核对儒家经典理解和社会事务分析能力。,反思:“重文轻武”的国策,基于对历史教训总结的政治选择 有效防止了军人擅权和地方割据 强化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文化发展 冗官、冗兵造成严重的财政危机 文人掌兵和内重外轻的军事隐患 边疆危机和军事失败的岁币负担,社会稳定,积贫积弱,(6) 13世纪以来,随着疆域的不断拓展,历代中央政府

8、通过哪些举措或斗争以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的?,(7)综观古代历史,概括导致地方割据乃至国家分裂诸种因素。 (8)纵观古代历史,归纳中央政府维护专制帝国大一统的三种方式并加以简要评价。,从世卿世禄到军功爵制 从察举制度到九品中正 从科举制度到八股取士,三、选官制度的沿革,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秦两汉以来:选拔官员主要采用推举的方式。 西汉“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即可担任官职。郡县也建立地方学校,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管理的后备人选。由于经学的研习、传授为学者的入仕开辟了通途,因此通经致用成为文人学士的普遍追求。 推举人和被推举人间结成特殊的施恩、报恩关系,地方门阀凭借这种联系扩

9、展自己势力,对统一王朝构成潜在威胁。,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魏晋南北朝,采用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则使门阀世族凭借显赫的声望把持选举大权,庶族子弟多遭排斥。 隋唐以来:通过科举制选拔官员。 隋朝开创,唐朝逐渐健全。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常设的为明经、进士两科。其中进士科尤受重视,考取难度也最大。,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科举取士依据成绩,普通人原则上皆可赴京应试,扩大了统治基础。人才选拔、官员任用权利收归中央后,科举入士子成为“天子门生”,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地方离心因素逐渐消解,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隋唐科举制的实行是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均差产生了深远

10、影响。,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宋朝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分级考试:解试、省试和殿试。 严格考试:弥缝、誊录,保证公正和公平。 方式改革:宋中期后,废除单纯背诵的考试内容(“贴经”)不以诗赋的优劣取士,增加策论考试,以考核士子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对社会事务的分析能力。,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两宋通过改革而逐渐完善的科举制,不仅为宋朝选拔了大量的文官人才,也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清朝和清朝前期的八股取士 清末除八股和废科举的改革,儒学复兴与理学构建,东汉魏晋以降,儒学第一次遭遇异域文化的重大挑战。宋人范育描述说:“自孔孟没,学绝道丧千有余年,处士横议,异端间作,若浮

11、屠、老子之书,天下共传,与六经并传。”(范育正蒙序)以“分文析字,烦言琐辞”为务的汉学,显然不足以抵挡佛学的弥漫。于是,复兴原始儒学那种“包举宇内,囊括天下”的开放精神,便成为宋人的使命。 (1)为何出现“自东汉魏晋以降,儒学第一次遭遇异域文化的重大挑战”局面?,(2)在复兴儒学探索中,朱熹是如何实践“包举宇内,囊括天下”精神的并发展儒家思想的? (3)宋明理学把中国文化重伦理的传统精神推向了极至,强调“立志”、“修身”以达到“内圣”人格,对此你有何评论?,政治统一与文化整合,国家的统一,使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加快。整合后的一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推动政治统一。两汉学术思想变迁,大

12、致可分三个时期:(见右图),(1)此前秦王朝统治的理论体系和文化措施如何?,(2)请结合所学知识,就图中所表达的两汉学术思想变迁的路径加以简要输理。 (3)简要分析西汉中期文化政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先秦时代: 青铜时代和铁器牛耕 井田制和私田的出现 两汉时代: 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 土地兼并和豪强庄园,分裂时期: 区域经济的发展 江南经济的开发,北方曹操招募流民屯田并命令军队军屯,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蜀汉诸葛亮兴修水利、开展屯田;推动煮盐、织锦;开发西南经济。 孙吴发展水稻、丝织、制瓷、造船技术;东南山越与汉族同居共耕。,江浙、湘赣、巴蜀三大农业经济区;

13、兴修水利、推广犁耕、引进新作物; 丝织、冶铸、造船、漆器十分发达; 城市商业繁荣,海外贸易有所发展;,隋唐时代:,经济的繁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对外贸易,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唐朝西部疆域拓展超过汉朝,安西与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事务,并驻军防守,交通更加安全顺畅。西域及大食、波斯、天竺诸国商贾、僧侣和使节络绎不绝、往来于途。 唐都长安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城内寓居和滞留的外域人士数量众多。有东市、西市两个商业区,西市周围聚居着大批西域胡商。,唐都长安,宋元时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经济中心的南移 海上丝路的开辟 元朝大都的昌盛 对外贸易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商品经济发展,国

14、内外贸易和城镇商业的活跃;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水田农具改进、耕作技术成熟、稻麦轮作推广;玗田、沙田和梯田的开辟;水稻跃居粮食作物首位,“苏湖熟,天下足”;棉花、茶叶、桑蚕业等经济作物中心由北方移到南方。 纺织、制瓷和造船发达。杭州、苏州、成都等地设有官办丝织作坊,江浙还出现了私人作坊(“机户”);棉纺织工具的改进;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东南沿海城市的造船业十分发达,造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海上丝路,西夏的兴起,通过西域的商陆受阻;商业繁荣和经济重心南移;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造船业的发展。(原因) 南宋时,广州、明州、泉州是三大外贸港;官府在

15、港口设立使舶司,管理贸易事务,征收商税;使舶司所在港口设有“番坊”和“番市”。 贸易商品以香料、丝织品和瓷器为大宗“海上丝绸之路”或“香料之路”。从泉州出发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和阿拉伯,不仅使宋朝政府获得了巨额的财政收入,也给通商各国的文明进程增添了活力。,明清时代:,经济的恢复与繁荣 南方出现双季稻;引进番薯、玉米等解决缺粮问题;经济作物商品化产。 潮州丝、松江布行销内外。全国大小城市和市镇中,普遍开设手工业作坊,各类产品更加丰富。 南京、广州、佛山、厦门等地发展迅速。长江沿岸出现许多商业集散地,汉口为“船码头”,镇江为“银码头”、无锡威“布码头”。北京成为全国贸易中心。,明

16、清的“朝贡贸易”和“闭关锁国” 朱元璋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片板不许入海”,严禁民间从事海外贸易。外贸唯一合法途径是官方控制垄断的“朝贡贸易”。 明朝规定外国供使来华朝贡,除携带供品外,准许附带商品货物进行贸易。附带货物由供使携至京师,在指定地点开市数日,在官方监督进行交易。海外供舶来华的供期、供道、船舶数量和朝贡人数等,明朝政府都有具体规定。 清朝实行闭关政策。(关注原因和影响),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 从中原地区到周边开发 从北方重心到重心南移 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生产 从丝绸之路到海上丝路 从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经济中心变化的规律性特征,与分裂割据密切相关 与人群前夕同

17、步运动 与政治中心相伴相随,内陆到沿海,西部到东部,北部到南部,关注宋元以来中国出现的商品经济现象,分析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何以出现迟滞现象?,专题三、民族关系和边疆问题,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匈奴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 隋唐时期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两宋时期各民族政权的关系 元朝的民族融合与民族分化 清朝初反分裂促统一的斗争,据史籍记载匈奴人“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 他们穿皮衣,食畜肉,住穹庐;戴耳环,留发辫,在面部刺花纹为装饰;善骑射,兵民合一,平时放牧,战时出征。 (1)根据材料,请简要概括古代匈奴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社会组织形态。 草原游牧民族,逐水草而不断迁

18、徙;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社会。 (2)简要叙述中国古代早期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之间的发生冲突与交融。,东周至秦: 万里长城、讨伐匈奴 两汉时期: 和亲政策、三次战争、丝绸之路、西域都护 魏晋时期: 五胡内迁、民族杂居、相互融合,蒙古统治时期,大量中国科技传播,包括火药、丝绸、印刷等。中国炮兵曾去过波斯;中国医生曾在伊儿汗朝廷工作;中国艺术家曾对波斯微型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图为元火器复制品:刻着“声震九天,射穿百孔”、“神飞”等铭文。,(1)根据材料,提取重要信息,并完成由此而引申的结论。,信息:中国炮兵去过波斯;蒙古西征用到火铳。结论:中国三大发明的西传。 信息:中国医生在伊儿汗朝廷工作和中

19、国艺术家对波斯绘画的影响。结论: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信息:火铳复制品上的文字。结论: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火器威力巨大。,蒙古人西征,(2)你认为,蒙古人的征服对于世界文明而言,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野蛮屠杀,破坏经济,造成动荡 链接欧亚,促进交流,扩大联系,(3)在中国古代史上,元帝国有哪些突出特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辽阔,是横跨欧亚的国际性帝国。,(4)针对上述特征,元朝在统治政策上有哪些重要的举措?,推动民族融和,实行民族分化;(史实) 取法中央集权,强化地方管辖;(史实) 沟通欧亚交通,促进中外交流。(史实),元朝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个疆域空

20、前辽阔的大国;一个横跨欧亚的国际性帝国。 推动民族融和,实行民族分化 取法中央集权,强化地方管辖 沟通欧亚交通,促进中外交流,元朝的统治与行省制度,元朝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国;一个横跨欧亚的国际性帝国。 推动民族融和 实行民族分化,采纳汉法,提倡文治 恢复农耕,促进融和,按民族划分等级 实行不平等管辖,蒙古 色目 汉人 男人,元朝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国;一个横跨欧亚的国际性帝国。,取法中央集权 强化地方管辖,中书省(下设六部) 枢密院(全国军事) 御史台(全国检察),古代行政制度大变革,管理西藏的宣政院,管理台湾的澎湖巡检

21、司,行 中 书 省,元朝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国;一个横跨欧亚的国际性帝国。,沟通欧亚交通,促进中外交流,六胜塔,马可孛罗,元大都,漕运,海运航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华文明史是在统一观念主导下实现和维护中华民族大融合、大一统的历史。秦统一后的2200年间,中国统一或基本统一时间占2/3以上,每一次民族对峙、国家分裂后,最终仍是民族大融合与新的大统一国家出现。中国战争史的主流是谋求统一的战争。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保持发展上的连续性,为世界上所仅见,就在于文化认同与国家统一相辅相成。 瞭望新闻周刊,(1)根据材料,中国历史发展主流及这一主流形成的内在因素何在

22、? 大统一和大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形成因素:文化认同和国家统一的理念。,(2)“每一次民族对峙、国家分裂后,最终仍是民族大融合与新的大统一国家出现”。请列举相关史实说明。 魏晋南北朝:内迁与杂居;共同开发边地;孝文帝的汉化政策等。两宋时期:榷场合互市;辽、夏、金学习汉制和文字等。,(3)从历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问题上的举措来看,大致可以归纳为那些主要途径?请简要加以说明。 战争(汉与匈奴、唐与突厥、宋与辽夏金等);和亲(汉与匈奴、唐与土蕃等);机构(西域都护、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伊犁将军等);互市(丝绸之路、榷场等);共治(宣政院、驻藏大臣等)。,(4)概述康、雍、乾在维护多

23、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 采取军事行政措施,加强对边疆及地方的控制,如平定噶尔丹叛乱,统一天山北路等。派兵收复台湾,设置台湾府等。 反击外来侵略,维护领土主权。如组织雅克萨克萨自卫反击战,签订尼布楚条约。加强对西藏的治理,如派出驻藏大臣等。,台湾、西藏、新疆,台湾元朝的澎湖巡检司;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初年进兵台湾,设台湾府。 西藏唐朝与吐蕃政权的和亲;元朝的宣政院;清朝的驻藏大臣和金瓶掣签制度。 新疆西汉张骞出使和西域都护;汉唐丝绸之路;唐朝的安西和北庭都护府;清朝平并准噶尔叛乱设伊犁将军。,专题四: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汉唐之际的丝绸之路 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 明清时期的禁海

24、政策 汉唐时期儒家文明圈 宋元时期的文化传播 明清时期的文化互动,经济交流,文化交流,关注古代史上反对外来侵略, 维护国家统一的史实。,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了人们的眼界,也制约着人们的足迹。但是,自古以来,一条横亘欧亚的通道,却在很大程度上连接着大河农耕文明、草原游牧文明和海洋工商文明三大区域。 (1)这条通道是怎样开辟的?请从地图上标注出在这条东西交通线上最重要的三个节点,并说明理由。,(2)公元8世纪后的大约300年间,通过这条商路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十分繁盛。请分析说明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唐朝繁荣、阿拉伯统一、欧洲经济恢复。 唐朝西部疆域拓展,安西与北庭都护府管辖当

25、地事务,驻军防守,交通安全顺畅。 粟特人是沟通东西经济文化的重要媒介。 (3)列举当时反映当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源源运往西方,中国特有工艺技术与思想文化随之向西传播。 西方物品及艺术、科学、宗教也由此输入中国。佛教传入中国经历了一个中国化过程,唐代形成多个佛教宗派。中国化的佛教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丝绸之路东端的唐都长安,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城内寓居和滞留的各类外域人士,数量众多。长安的西市周围聚居着大批西域胡商。,(4)从11世纪到15世纪,这条连接东西的商道逐渐没落以至中断。从历史上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何在? 从国内看:西夏兴起,通过

26、西域的商陆受阻;商业繁荣和经济重心南移,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 从国外看:奥斯曼土耳其兴起阻断交通和十字军东征造成动荡。,上(宋高宗)谕大臣又日:“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指海外商人)肯来,动得百十万缗(货币单位),皆宽民力也。” 国朝(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艘),舶长日大班,次日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怀远驿旁建屋居番人制也。 摘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市舶司;十三行。 南宋外贸税收丰厚,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之一,

27、可减轻百姓负担。 清朝前期对外贸易因受到严格限制而渐趋萎缩;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历史的轨迹并非都是线性逻辑延伸! 宋元时期的“市舶之利”,并没有得以持续发展。漫长的海岸线最终却成了阻隔中国走向世界的天然屏障。 15世纪东西交通阻塞,但是,一个“多元相关”的整体却越来越清晰了。而中国这个曾经开放的东方大国,却几乎成为了“孤岛”! (1)如何解释“漫长的海岸线最终却成了阻隔中国走向世界的天然屏障”的?,(2)结合历史概括指出16世纪前后,促使东西方“海外交通”理念产生反差的原因。 (3)两种不同的“海外交通”理念和选择,各自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与后果?,关于英文称中国为“CHINA”的来历,流行

28、说法源于瓷器,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也有人认为,“CHINA”一词与秦朝有关,英文中“秦”的翻译是“CHIN”。还有人把“CHINA”与丝绸挂钩,法文中“丝”拼写为“CHINE”,与英文“CHINA”发音、拼写接近。而古代日本在提到中国概念时,则称中国为“汉土”或“唐土”。,分析英文“CHINA”一词的三种说法和日本古代称中国为“汉土”或“唐土”的历史文化原因。,中国古代丝织业和制瓷业很发达,中国通过“丝绸之路”输往西方的主要是丝绸和瓷器,所以西方称呼中国为“瓷器”之国和“丝绸”之国。 古代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盛汉强唐的中华文明影响了日本和欧洲,故用“秦”、“汉”、“唐”代

29、指中国。(如提到汉代、唐代发达的对外水陆交通和开明积极的对外交往,或者汉代、唐代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科技文化亦可。),专题五:中国古代思想史,西周的礼乐文化 东周的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的流变 儒学文化的传播,一、西周的礼乐文化,一、西周的礼乐文化,周公制礼作乐制,将礼的规范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显示贵贱、尊卑、长幼、亲疏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 周公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团结。 礼乐相辅相成。周公把礼从神事转到人事,把遵礼视为统治者“德治”的内容。 这套“敬天保民”的思想,对后世儒家学说和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问鼎中原,二、东周的百家争鸣,1、时代背景: 社会

30、动荡:礼崩乐坏、王室衰微、诸侯混战。 社会转型:从封建体制向统一集权帝国转型。 社会变革:为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开展变法。 “士”开始活跃。他们从不同角度和立场,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百家争鸣局面。,二、东周的百家争鸣,2、主要流派: 孔子提出“礼”和“仁”,最高目标为造就理想人格,以伦理道德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孟子主张“仁政”;荀子则熔礼、法于一炉。 法家提倡“法治”、功利和集权,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其提倡专制独裁、严刑峻法等,消极面也十分明显。 道家以老子为祖。对现实政治持否定态度,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关于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

31、证法思想,对后世哲学影响深远。,二、东周的百家争鸣,3、历史地位: 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学术思想史上最为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三、儒家思想的流变,儒家学说创立于春秋战国 孔孟之道 儒家思想发展于两汉时期 汉代经学 儒家思想完善于宋明时代 程朱理学 时代变化与儒学内容及其地位变化间的关系,时代特征(春秋时期) 动荡转型士人 儒学因特殊时代而产生 儒家在乱世求治的过程中应运而生。春秋时期,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针对礼崩乐坏、动荡纷争的现状,提出一系列治国救世的主张。,1、孔孟之道,礼:重建周礼,遵循宗法,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言行,“复礼”的关

32、键在于“仁”。 仁:最高道德准则.就是“爱人”,为“仁”之本应从最亲近的血缘关系入手由近及远,推而广之。实现社会安定与人际关系和谐。 义:判断事物的价值标准,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就是“义”。,1、孔孟之道孔子思想核心,孟子 “性善”:儒家道德准则仁、义、礼、智的基础。 “民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仁政”:“仁政”学说,是希望统治者以民为本。 荀子 “性恶论”:注重外在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对人的制约作用, “礼法论”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1、孔孟之道孟子与荀子(战国),汉初的“无为”武帝的“有为” 社会治理 政治需求 社会隐患 时代契机 汉武帝继位后锐

33、意进取,经营开拓,需要积极有为学说为其治国安邦提供理论依据,成为儒学地位迅速上升的契机。 董仲舒兼采阴阳五行学说,糅合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2、汉代经学时代特征与儒学改造,“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思想。天是万物主宰,天子秉承天意治理人世;天又对天子进行监督考察,通过祥瑞和灾异予以褒奖或谴责。 “三纲五常”和伦理道德的准则。认为君臣、父子夫妻的等级差别出于天的安排;仁、义、礼、智、信是为人处事永恒的道德准则。 儒学在各家学说中获得“独尊”地位,成为统治者极力推崇的官方意识形态。儒家典籍被称为“经”,解释和阐发儒家经典成为专门的学问,称为“经学”。,2、汉代经学思想的流变与地位的提升,“五经

34、博士”:设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专事儒经的研究与传授。 兴办学校:在长安兴办太学,完成学业考试合格即可担任官职。郡县建立地方学校,以培养管理的后备人选。 通经致用:经学研习、传授为学者的入仕开辟了通途,因此通经致用成为文人学士的普遍追求。 儒学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广泛而深远。,2、汉代经学儒学的推广与经学的传授,汉末的社会动荡 军阀割据和连年战乱 国家分裂和集权瓦解 本土宗教道教的盛行 外来宗教佛教的传入 唐中期来的时变 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变化,使经学不符合时代的认识水平,也不适应现实需要,儒家极力维护的社会等级秩序以及相应的伦理纲常遭到巨大冲击。,3、程朱

35、理学时代的变迁与儒学的危机,儒家学说官学地位 失去了政权的保障,乱世中对于来似的 追求与信仰的变化,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 在排拒佛、道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南宋朱熹为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发扬“二程”之学基础上,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3、程朱理学时变和危机下的思想再造,理学体系的核心是天理论,关键是天理与人伦的沟通; 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人世间的伦理纲常为其具体体现; 人性似明珠,与天理一致,为后天欲望所蒙蔽,要“明天理,灭人欲”。,3

36、、程朱理学时变和危机下的思想再造,内容的兼容性 地位的至上性 思辨的哲学性 修身的内在性 理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将外在社会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追求。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途径和“正心诚意”的修身公式,要求人们通过一步步的体验、领悟,逐渐达到道德与天理一致的最高境界。 理学后经历代统治者推崇成为居于正统官方哲学和维护君主专制的思想工具。,3、程朱理学特点与影响,辐射东亚儒家文化圈 秦汉以来,中国文化先后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 19世纪以前的越南、朝鲜、日本以儒学为官学,效仿中国进行制度改革,以儒学为主要内容设中央和地方学校,仿效

37、中国科举制度。 三国至今仍然保留了许多与中国相似的社会礼仪和风俗习惯。,4、儒家文化传播辐射东亚、远播西方,远播西方传教士介绍东学 16世纪罗明坚、利玛窦等人将大学、孟子部分译文介绍给西方; 17世纪,金尼阁对“五经”作部分翻译;康熙年间巴黎出版中国哲学家孔子; 18世纪,大量儒学译本及相关介绍流入西方。 16世纪后,部分西欧思想家推崇儒学,启蒙思想家则对儒家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4、儒家文化的传播辐射东亚、远播西方,西学传入:明末清初,耶稣会士带来西方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六卷)成为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利玛窦在华期间曾绘制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38、。 早期“西学东渐”,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不少中国人藉此开阔了眼界,窥见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和思想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此地埋藏甲骨,前三十余年已发现,不自今日始也。谓某年某姓犁田,忽有数骨片随土翻起,视之,上有刻画,土人因目之为龙骨,携以示药铺某年有东估(山东商人范寿轩者至(河南安阳)小屯遂悉购之后村人得骨,均以售范,范亦仅售与王文敏公(王懿荣),他人无知者。 罗振玉1911年日记涣洛访古游记,材料二: 光绪戊戌年(1898年),丹徒刘鹗,客游京师,寓福山王懿荣私第。文敏

39、(指王懿荣)病服药用龟板,购自菜市口达仁堂。铁云见龟板有契刻篆文,以示文敏,相与惊讶。文敏故治金文,知为古物。至药肆询其来历,言河南汤阴安阳,此殷虚甲骨文字发现之原由也。 华北画刊第89期(中华民国20年7月5日)星期日第4版,材料三:在1899年以前,小屯的人用甲骨当药材,名为龙骨。最初发现的甲骨,都经过潍县范氏的手,范氏知道最详按范氏1914年所言:1899,有学者名王懿荣,到北京某药店买龙骨,得了一块有字的龟板,见字和金文相似,就问来源,并许再得了有字的龙骨,他要价每字银一两,回家研究所得。王廉生(王懿荣)是研究甲骨的第一人。 1933年(加拿大人)明义士甲骨研究 材料四:余也宝此殷契近

40、六十年。(王襄的孙子王翁如附注:“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作者购藏殷契起至乙未(1955年)写本文时止近六十年了。”) 王襄1955年簠室殷契序,材料五: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冬十月,山东潍县古董商人范寿轩来天津售古器物到父亲家,谈到河南汤阴出骨版(即甲骨)事,当时,名书法家孟广慧在座,他意为古简,促其诣车访求。翌年秋,范携甲骨来,孟和父亲皆寒素,仅于所见十百数中获得一二,意谓不负所见,藉兹考古而已。” 王臣儒1983记父亲王襄二三事,(1)有些学者认为是王懿荣最早开始研究甲骨文,有些学者则认为第一个研究者应该是王襄。你的赞同哪一种看法?请写出理由,并指出另一种看法的合理之处。

41、答案:王懿荣:相关记录时间较早(1分)相关记录人都与他没有直接关系(1分)加拿大人明义士提供了关键人物范寿轩的证词(1分)王襄本人的回忆没有提供明确时间(1分)与王襄有关的记录都来自他本人的亲属,有袒护的可能(1分) 王襄:因为与他有关的记录都来自他的儿孙,有很大的可能是听他本人所说(1分)与王懿荣有关的记录者都不是现场的证人(1分)范寿轩的证词并未排除曾另外卖甲骨给王襄的可能(1分) (2)如果要就“甲骨文的第一个研究者”这一课题做进一步求证,你能设想怎样的证据才能消除争论呢?请列举一项。(1分) 答案:范寿轩或其他亲历者更明确的证词,王懿荣或王襄本人的原始记录。,如按新题型,设问如下: (

42、1)上述材料记载了什么事件?该事件发生于何时?(4分) 上述材料记载了甲骨文的发现。(准确的说应该是文字研究意义上的发现,不然的话发现者就是农民,但是学生答到发现即可给分)。事件应发生于1898或1899年 (2)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中哪些有争议的细节?(6分) 主要涉及究竟谁是第一个文字研究意义上的发现者?最初辨认出甲骨文发生在何时? (3)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判断这些“有争议细节”的历史真相。(20分) 18分样卷: 上述材料聚焦于究竟是谁最早辨认出了甲骨文这一问题。有些学者认为王懿荣是最早的研究者,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应该是王襄。罗振玉、华北画报、明义士均持第一种看法,而王翁如、王臣儒则

43、持第二种看法。他们都提到了关键人物范寿轩,也都提到了甲骨文出土于河南,也提出了各自的见证人,华北画刊提到了丹徒人刘鹗、而王臣儒提到了著名书法家孟广慧。 他们的证言作为证据均有可信之处: 首先,双方均提出了十分清楚的细节,华北画报中甚至指出了出售甲骨给王懿荣的药店的名称,而明义士则叙述了范寿轩的甲骨售价:“每字银一两”;而王臣儒的叙述中也具体说明了当时“十百数中获得一二”。 其次,从各自说法的来源上也各有可信之处:支持王懿荣的学者中,明义士提出了关键人物范寿轩的证言,而支持王襄一方的,其证言很,可能来自王襄本人。 第三,证明王懿荣发现甲骨的材料时间较早,距离这一事件的发生时间相对较近。 但是,双

44、方各自的证据又有不充分之处: 从证人来看,记载王懿荣最早开始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都不是现场的证人,而重要的现场证人范寿轩的证词又是出自于明义士的转述,其效力大打折扣。他们的记录虽然较早,但也与当时相隔二、三十年,并不是第一手的现场记录。可是王襄本人的直接的证词却又含糊不清,只说“余也宝此殷契近六十年”,提供了清晰时间的证人又都是王襄的儿孙,有很大的袒护的可能。另外,明义士转述的范寿轩证词却也并未排除曾另外将甲骨卖给王襄的可能。 但总的说来,王懿荣最先辨识研究甲骨的说法还是要略可靠一些。 首先,王翁如和王臣儒对时间的描述是矛盾的。王翁如称获得甲骨的时间是1898年,而王臣儒则说是1899年(翌年即为

45、第二年)。 其次,王襄“寒素”,而王懿荣则能够出得起“每字银一两”的高价,从常理上说,很难想象作为古董商人的范寿轩会先去拜访基本买不起多少古董的王襄。 故从以上情况来看,比较大的可能是王懿荣于1899年最先辨识出甲骨文,购得于古董商人范寿轩。且根据罗振玉、明义士的说法,甲骨应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而王襄最先得甲骨一事既不可靠,其子转述范寿轩称得自河南淮阴一说可信度就极低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

46、典食货 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荀子议兵,(1)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 “诱”因: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受诱”因:“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结果: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 (2)分析材料二所说历史现象的原因。 原因: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专心应敌于外。,探索历史的奥秘,材料一 自周衰,戎狄错居泾渭之北。及秦始皇攘却戎狄,筑长城,界中国,然西不过临洮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

47、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西域传 材料二 1934年,中瑞西北考察团在罗布淖尔孔雀河下游发掘小河五号墓地(四千年前),采集到近500粒白色小珠,科学家检测,小珠所用的材料是产于我国东南沿海的海菊贝壳,。20世纪70年代,在河南安阳殷墟发掘的妇好(商王武丁之妻)墓中,出土玉器共756件。经过其中约300件玉器进行分析,大部分属于青玉,白玉较少,青白玉、黄玉、墨玉更少。这几种玉料大体上都是新疆玉,其中三件小型玉雕的材质被鉴定为新疆和田羊脂玉。 摘自苗普生主编新疆史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张骞始开西域只之迹”的观点。 根据材料一,西域地区与中原地区直接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始于张骞

48、;材料二表明西域地区与祖国内地某种形式的经济文化联系在张骞之前就已存在。 (2)材料一为古籍文献资料,材料二出自考古材料。如何认识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之间的关系? 考古资料可以印证、丰富、改变人们从古籍文献中已获得的认识。,阅读分析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鲁)肃对(孙权)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三国志鲁肃传 材料二 (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曹)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