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99116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68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土地制度:10土地兼并;09宋代赋税制度 的结构反映的问题 2、手工业的发展;10汉代的耕作方式;11宋 代瓷器;11宋代用煤。 3、商业的发展:11清代商邦、会馆 4、资本主义萌芽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10明代贸易政策,古代中国的经济概述,本专题主要内容是古代经济结构的发展演变,涉及 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领域,我们既要看到古代经济 的辉煌成就,又要看到其中蕴涵导致中国由先进变为落 后的消极因素;注意古代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发展的 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 农业是最基本的经济形态,在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一、概说: (1)经济结构的概念:

2、 即指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经济制度,也就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以 为主, 为辅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古代中国经济的特点: 特点 发展轨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农业、手工业先进、商业繁盛,从长期领先世界到走向落后,教材结构,专题线索,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一)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基本内容:,“五谷”: 一种指稻、黍、稷、麦、菽; 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六畜”:马、牛、羊、猪、狗、鸡”被称为“,1、基础知识梳理,刀耕火种,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开始),铁犁牛耕,石器、木器 耒耜、火耕

3、,少量青铜 农具,铁制农具、 牛耕,都江堰 郑国渠,风力水车,氏族土地 公有制,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 有制确立,北魏到唐前 期均田制,地主、农民 土地私有制,集体耕作,集体耕作 为主,家庭为单位个体经营为主,家庭为单位个体经营为主,翻车、立井水 车、高转筒车,水转翻车,曲辕犁,灵渠,高转筒车,耦犁 (二牛抬扛),风力水车,水转翻车,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的精耕细作的农业;,以家庭为单位,个体小农户经营为主(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主土地私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 为稳定小农,大都采

4、取了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重农抑商,(2)从农业生产技术看:,(3)从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看:,(4)从土地制度看:,(6)从国家政策看:,(1)从行业结构看:,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小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5)从赋税制度看:,3、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政治: 经济:,长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局面的实现; 新的社会制度或是经济制度的确立; 统治政策的调整(包括发展经济的奖励措施) ;,生产工具的改进; 农耕技术的改进和农作物的推广; 水利工程的兴修和灌溉工具的改进。,民族融合的加强和对外关系的发展;,继承前代的经济成果,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迁移)等。,民族

5、 对外,人,基础,4、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困难原因,小农经济自身弱点(分散性、封闭性、落后 性、脆弱性),历代政治、经济制度及其政策: 制度:君主专制;地主土地私有制。 政策:急政暴赋;土地兼并。,自然环境: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多灾害。,根本原因:君主专制制度和地主土地所有制,多战乱的社会环境,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5、小农经济,(2)特点:,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封闭性:,农业和手工业结合,自给自足,交换少,落后性:,容易满足现状,缺少进取心长期以来没

6、有革命性的进步,(1)含义,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 特别是封建王朝政策的影响。,积极作用 1、经济: 2、政治: 3、思想文化 价值观念: 4、文明:,(3)、评价:小农经济的历史价值和局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精耕细作的农业,推动了古代农业经济的发 展,为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发 展提供了基础。,是历代统治的财政经济基础,其有序平稳发 展是盛世、治世出现的经济基础。,推动了古代中国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 技及社会价值观念等独具特色的发展。,经济: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局限

7、:,政治:是专制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阻碍了近代民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总之:小农经济在古代社会后期,阻碍了中国文明向近代转型。,6、中国传统农业科技的主要特点,精耕细作,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概念:,(1)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不畏艰险,探索自然规律的优秀精神,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体现了“天、地、人”三者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对当今可持续发展观的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3)现代科学、现代装备和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相结合,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

8、路。,2、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小农经济的弱点对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分散性,落后性,保守性,封闭性,脆弱性,国家分裂,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政治上容易导致阶级矛盾,农民起义;经济上难以扩大再生产,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利于技术的更新,导致中国的农业到明清时期没有突破,社会稳定,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但也导致农民目光狭隘,自私自利,在近代不能领导中国反封反侵略革命斗争的胜利,(二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基本内容:,1、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2、古代中国主要手工业部门 纺织业 冶金业 陶瓷业 3、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手工业概念,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 规模工

9、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后分离。,经营方式: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 呈两头粗,中间细分布。,生产方式:自给自足为主,属于自然经济。 经济形态,经营方式,管理,产品去向,性质和特点,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民间私人自主经营,农户的副业,官府专用、皇帝私用,政府垄断;自给 自足;占有绝 对强势。,民间消费品,商品生产性质; 发展艰难,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自给自足;数量多,范围广; 发展艰难。,1、经营方式,萌芽,新石器时代,陶纺轮、骨梭、骨针、骨锥,发展表现,麻、葛;家蚕丝:山西夏县西阴村、浙江吴兴钱山漾村,时期,发展阶段/特点,商代,相当重

10、要,妇功是”国有六职“之一。,汉代,相当发达,品种花色多,成品精美, 远销地中海地区:素纱单衣、起绒锦,(1)纺织业,周代,祭祀蚕神; 设置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玉蚕,2、古代中国主要手工业部门,宋代,更大发展,明代,新发展,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有新的提高。,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唐代中 期以后,繁荣,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规模;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发展表现,时期,发展阶段/特点,元代,棉纺织业发展,黄道婆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创造了新式纺车,推广传授之具和织造技术,(1)纺织业,发展表现,时期,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 晚期,早期铜器,小件工

11、具或生活用具, 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商周时代,青铜器铸造 的繁荣时期,商:分布范围广, 生产规模大;(代表) 西周:工艺水平高, 多作礼器之用。,(2)冶金业,青铜-美金;铁-恶金,汉代,冶铁技术发展,推行铁业官营制度。 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供风形式有革命性变化: 自然人力皮囊畜力鼓风水力鼓风,春秋晚期,块炼铁 生铁 炼钢和淬火工艺发展。,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发展表现,时期,发展阶段,战国时期,铁器大量出土,南北朝,北宋,灌钢法,明确记载以煤作燃料冶铁,冶铁技术发展,铁器开始使用,(2)冶金业,发展表现,时期,原始时代,彩陶: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代表); 瓷器釉陶/原始青瓷。,商代中期

12、到东汉晚期,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唐代,“唐三彩”,青瓷器,东汉末,瓷器:独立的生产部门。 越青邢白;江西景德镇 四川大邑白瓷 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3)陶瓷业,陶器:,发展表现,时期,唐宋以来,瓷窑遍布各地,瓷器各具风格,清代,粉彩瓷器工艺发明; 烧制技术水平登峰造极。,元代以来,青花瓷走向成熟,(3)陶瓷业,3、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1、经济形态:,2、经营方式:,3、发展状况:,4、历史地位:,5、发展影响:,自给自足为主。属于自然经济。,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古代中国手工业分布广,规模大,分工细,产品种类多,生产技术先进且长期领先于世界,明清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13、,手工业始终为农业文明经济的发展服务而处于从属地位,整个生产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产品远销欧亚地区,广受赞誉,传播中国文化 ; 体现了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留下了 丰富的宝贵的遗产。,我国的手工业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处于先进地位,在近代却没有在本土内产生近代工业化大生产,反而落后于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4、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政治: 经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政治保障;,统治者重视与推动,官营手工业发达;,农业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为其发展提供了原料。,古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劳动人民的积极创造和聪明智慧;,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

14、,科技:,人:,农业动力革新的要求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5、在近代没有在本土内产生近代工业化大生产,反而落后于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因:,政治制度: 国家政策: (经济、 对外),日趋腐朽的专制制度是阻碍中国手工业生产难以突破;,重农抑商政策,压制了手工业发展;,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失去了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文化的条件,失去了海外市场,影响了手工工场发展。,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农民贫困,导致国内市场狭小,制约了手工工场发展。,文化政策:,文化专制政策压制了中国人的创造力。,思想观念:,重农轻商的陈旧观念,使得地主、商人的钱财多用来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生产的扩大,根本原因:日益落后的君主

15、专制主义社会制度。,(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基本内容:,1、了解古代商业的出现; 2、概述“市”在历代的发展和 商业都会崛起的史实; 3、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征。 4、认识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1、古代商业活动的发展概况,(1)、原始社会:原始商业产生,(2)、商朝: 商业初步发展。,(3)、西周:可以看到流通的骨贝、铜贝,(4)、春秋战国:出现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5)、汉代:商运活跃,富商大贾周流天下,(6)、唐代:商旅往来频繁,7、宋元:远行贩运;海外商运发展迅速。,8、明清:会馆;商帮。,从概况看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 特点.,特点:古代商业经济历史悠久,持续发展

16、; 城乡商业活动活跃;交易物品多;商业活动 遍及海内外等。,2、古代“市”的发展,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 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后“城”、“市”结 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 市联系在一起。 城市是商业活动的主要场所,它的繁荣与否 代表了商业发展的水平。,古代中国“市”的发展一览表,有法律规定;规范,控制。,专门管理机构,严格管理。,草市形成,行政管理。,草市作用十分显著;夜市比较繁荣。,突破了时空限制;商业街形成;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草市具备较完备的饮食服务。,都市中商业区相当繁华。,3、古代商业都会的崛起,战国时期:有城市出现商业集中

17、的趋势。,王莽新朝:五都、全国商业中心的形成,唐朝:长安、洛阳、广陵(扬州),宋朝:汴京,清朝:苏州、盛泽、四大名镇(汉口、佛山 景德镇、朱仙镇),汉代:都市因商业的集中而繁荣。,(1)表现,根据商业都会的特点,分析古代商业都会兴起的条件。,(2)中国古代商业都会形成的条件,政治:,全国或地方的政治中心 往往也是商业中心,经济:,农业经济发达地区; 本身或附近是手工业中心;,其他:,交通便利或本身是交通枢纽; (陆路、水路、海路),主要内容:,1、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 2、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3、体会当今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4、树立农工商协调发展的科学

18、发展观。,三、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重农抑商政策,1、定义:,强调要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又可称为“重本弃末”、“强本弱末”、“重本抑末”。,由商鞅变法明确规定重农抑商原则,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该政策。,2、实施原因:,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维护专制主义 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政治文化:重农可安定人心,端正民心民志。,政治:巩固君主的统治,维护政治的稳定, 保障国家的安全。,3、在历代表现:,(1)重农:,奖励农耕,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兴修水利,(2)抑商:,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西汉至唐代,实行商人应入市籍不得为官的制度,

19、 商人实际没有取得自由民的平等地位。,加强对工商业的严格管理:秦、汉、唐、明清 发展官营工商业,实行专卖制度; 对私营工商业,加重赋税征收,实行“海禁”政策。,(一)重农抑商政策,4、影响:,(1)积极,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国家的经济基础; 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定。,(2)消极,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 式的萌芽,也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尤其到了传统社会 后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其他:不利于古代农工商经济的和谐发展;

20、 不利于中国文明的持续发展。,(一)重农抑商政策,(二)“海禁”政策,(3)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使中国失去了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文化的条件,失去了海外市场,逐渐落后于西。,(2)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抑制商品经济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4、影响:,(1)对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安定社会秩序起了一定作用。,3、原因:,1、主要内容:,自然经济,专制统治的产物,2、实施:,明朝;清朝,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三)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国家政策:,高额地租吸收商业资本买田置地,影响资本积累;政府设立重重关卡,征收重税。

21、,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农民遭受剥削极 端贫困无力购买商品国内市场狭小, 政府闭关锁国政策,国外市场无法开拓。,国家重农抑商,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无自由劳动力。,传统观念影响技术革新慢; 政府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推行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根本原因?,(四)、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差异,1、从出现的原因看: (1)经济基础: 中国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下,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根深蒂固,农民极端贫困,国内市场狭小;传统的消费观念使官僚、地主、商人将钱财用于买田置地,影响了手工业的发展。 而西方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下,封建关系相对松散,便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上层建筑: 中国历代

22、封建王朝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严重束缚了工商业的发展。 西方统治者则利用王权的力量极力推行重商主义,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外政策: 明清时期,中国统治者越来越走向闭关锁国;而西方已将“目标指向世界”。 中国中央集权越强大,对资本主义萌芽阻碍越大;西方专制王权越强大,就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2、从具体表现看: (1)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出现在江南地区的个别生产部门,基本上没有渗入到农村,引起自然经济的解体。 (2)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在16世纪有了长足发展,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已成为这些国家社会生产的普遍现象。,3、从影响看: (1)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对中国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一

23、定促进作用,但由于资本主义萌芽没有成长为社会生产的普遍现象,也就没有引起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多大变化,没有促成社会的转型。 (2)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极大地促进了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和经济的进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导致了西欧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使欧洲由封建社会开始了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典型例题】1、(2010山东胶州高三检测)右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从图中我们能读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 牛耕在当时得到了推广 铸铁业是当时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东汉绘画技术高超 东汉精耕细作技术得到提高 A B C D,解析

24、:D,解答本题注意把握题中图片信息:图中信息反映的是东汉时期的二牛抬杠式耕作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到正确答案为D项。,【高考真题】2、(2010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图1 图2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解析:B,从“二牛抬杠”到曲辕犁,很明显是犁耕技术的进步,选B。,【典型例题】(2010山东济南高三一模)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他的田庄( ) 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 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C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解

25、析:C,衣、饭、菜,甚至连药都自给自足,显然属于自然经济。,【典型例题】(2010南京高三三模)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 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 解析:C,小农经济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人们终生劳动,才能勉强维持保暖。,货 币 的 发 展 情 况,天然贝壳(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朝时),货 币 形 态,人造贝币(骨贝、铜贝),各诸侯国铸币材质以青铜为主,也有黄金、白银;外形多样,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

26、半两钱”)奠定以后2000多年中国铜钱的基本形制,铜钱(发行量日益增大),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四川),纸币流通空前兴盛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纯纸币流通的政权,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初:为行钞法而禁止使用金银、铜钱(行纸币)。继:废行纸币。终:钱银并行),秦,春秋战国,原始社会,商 周,唐 宋,朝 代,北 宋,元 朝,明,以理财为主,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富国之法,为了改变积贫的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巩固封建统治,强兵之法,维护了地方安定;确保了兵源和提高战斗力,提高武器质量和产量,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提高战斗力;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加强了军队战斗力,内 容,官马由农户保养,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由固定将官带军队,农户十家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1、改变积弱的局 面 2、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3、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取士之法,内容,废明经诸科,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重编教科书,优秀学生可直接为官。设武学、医学、律学等专门学校,提拔有志于改革的官员,目的,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造舆论,1、培养和选拔具有经纶济世之志和真才实学的人才 2、为变法制造舆论 3、使许多低级官吏和下层士大夫得到发挥才干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