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第一节叶思璐.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00417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四第一节叶思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专题四第一节叶思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专题四第一节叶思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专题四第一节叶思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专题四第一节叶思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四第一节叶思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四第一节叶思璐.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2,新中国的成立,1、条件:,七届二中全会,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能,军事条件: 理论条件: 组织条件:,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基本胜利),2、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3、意义:,3,1,4,3,5,2,结束了三座大山,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建立了新的国家政权。,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是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4,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请问:这样的情形最早会出现在哪一年?,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1953年,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意义:a.人大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 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宪法作为根本 大法,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法律保障。 b.宣告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大会职权的任 务结束。,区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最高权力机关,根本政治制度,行使权利的人,7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会议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为了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共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人民政协需要继续存在和发展。它符合宪法规定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的精神。”,中华人民政治协商章程,思考: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信息?,政协存在的目的,政协的性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正式确立: 发展:,1949年,第一次全国政协

4、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1954年,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政协会议,确立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56年,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82年,又确立了“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 原因:,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历史: 地理: 现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团

5、结、平等、共同发展,1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过程:,1、1949年,共同纲领,初步形成,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3、据宪法依据,逐步成立了民族区域自治机构,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内蒙古自治区1947,西藏自治区1965,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3,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12,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1、1949年,共同纲领,初步形成,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3、据宪法依据,逐步成立了民族区域自治机构,少

6、数民族: 国家:,13,一次大典: 二部法律: 三大制度: 四次会议:,本课总结:,开国大典 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共七届二全会、人民代表大会、 一届政协、二届政协,14,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时间: 地址: 内容: 意义:,1949年3月,河北平山县西柏坡,A、工作重心转移:由农村转向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确定基本政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 C、确定总任务: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为党的工作作了理论指导,在思想上为党在全国的胜利做好了充分的

7、准备(理论条件),15,第一届政协会议,时间: 地点: 参与者: 内容: 意义:,1949年9月,北平,A、讨论国名、国旗、国徽、国歌等问题, 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 B、通过共同纲领; 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政协会议组织法 C、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组织条件。,中共中央机关、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16,共同纲领,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 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民主) 第二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统一的军队,即

8、人民解放军和人民公安部队。(军事) 第二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经济) 第五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外交) ,归纳一下,共同纲领涉及了什么内容?,内容:1、规定了国家的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规定了国家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临时宪法,1949年10月1日,共同纲领被定为我国的施政纲领。,1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 原则: 意义:,1、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 2、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确定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它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权利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权力机关及其他国家机关实行原则:民主集中制,18,分析临时约法和宪法的根本不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人民民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