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及其观点.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02432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9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及其观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及其观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及其观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及其观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及其观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及其观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及其观点.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Translation,中国当代翻译家及其理论 邓苡希、陆玲玲、齐鹏飞 2013年10月8日,当代翻译(新中国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初期:环境特殊、“一边倒” 苏联著作 “文革”时期:翻译、出版领域, 基本上成为一片荒漠 改革开放以来:翻译 出版事业蓬勃发展,形 成中国翻译史上又一次(第四次)翻译高潮。,当代几位知名的翻译家,茅盾 :意境说 傅雷 :重神似不重形论 钱钟书 :化境论 王佐良:新时期翻译观 杨宪益:忠实通顺、直译意译相结合,直译为主 许渊冲 :新译论,矛盾,。,矛盾 文学家、翻译家、 新文学运动的先驱 译作:在家里、日落、 社会柱石等大量的苏联 和欧洲文学翻译的作品涉及23个国家

2、 的40位作家。,(一)“神韵说” 注重在译文中传达原作的精神了,主张在必要时舍“形”取“神”,这是在用文学创作“如实、生动地再现现实生活”的原则要求翻译。 (二)艺术创造性翻译(意境论) “艺术创造性翻译”思想是对茅盾翻译实践的最高经验总结,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这一思想把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作为翻译的根本任务。 (三)提倡直译 重新阐释了他对翻译中“直译”与“意译”关系这一古老命题的理解。茅盾的直译很独特,不同于单纯强调语言形式等忠于原作的传统“直译”,茅盾将直译解释为再现原作的风格,这是 一种对原作更深层次的忠实。,例1:We great you, great king,Morus! 我皇

3、万岁,伟大的摩罗斯皇帝 例2:It was winter-time; the air was cold, the wind was sharp, but within the colsed doors it was warm and comfortable ,and within the colsed door lay the flower;it lay in ;the bulb under the snowcovered earth. ? 是冬天哪; 天气冷,风是尖溜溜的;可是屋子里关得紧儿的,是暖和的,那雪球花儿呢,这时也躺在尾子里; 在雪泥土下面的那个 球根儿里。,傅雷(19081966

4、)法语翻译 译作:高老头、欧也妮 葛朗台 约翰 克里斯朵夫等。 在论文学翻译书中他说: (一)事先阅读原著,不厌求详。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决不动笔,是为译事基本法门。理解化为我有,吃透原文方能进行再创作 蚕吐丝 (二)翻译中美学观里神与形的和谐,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理想的译文 “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三)强调译文 “气息贯通文脉贯通”。傅雷认为,如果意脉不贯,“句句断,节节断,”支离破碎,全篇真的就会变成一个徒具形式而拼凑内容的“散”文了。 例: Mettre qqn. au bord du tombeau 直译:这种痛苦的病将我置于坟墓的边缘 在规范化汉语中

5、,这样的句子读起来不通顺 傅雷译文:这种痛苦的病,有时候几乎把我命都送掉,钱钟书 (19101998) 学贯中西的大学者,“文化昆仑”, 名震国际的大智者。他精熟于英、 法、拉丁、德、意等国文字与学术 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篇、 七缀集等 (一)提出化境说: 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他又指出,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二)两种翻译方法。 一种尽量欧化尽可能让外国作家安居不动,而引导我国读者走向他们那里去 另一种尽量汉化,

6、尽可能让我国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外国作家走向咱们这儿来。 例1:吃一堑,长一智” A fall into the pit,Again in your wit 例2:所以,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The door, as a symbol of desires, allows one to pursue; the window, as a symbol of enjoyment, allows one to occupy.,中国史上空前绝后的翻译家 杨宪益1915年-2009年,史记、红楼梦、离骚、资治通鉴 翻译作品遍及中国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各个门类 被

7、誉为“翻译了整个中国的人”。,翻译理论,(一)忠实通顺。首先要忠实于原作者的思想感情,其次尽可能的通顺。通顺辅助下的忠实才是真正的忠实,才真正的具有文学价值。一味地追寻一方就会使文章似鸟折断了翅膀一样。 例1:那一年我才三岁,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 The year I was three, I remember being told, a scabby monk came to our house and wanted to take me away to be a nun. My parents wouldnt hear of it 杨宪益夫妇简单地调整了一下语序,重置主语

8、, 以便能使句子的结构顺序 符合英语语言的要求, 做到通顺。但是从句子的外在形式和语义上却是和 原句完全对等的, 做到了忠实。,(二)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杨氏夫妇为了保存原作风姿, 尽可能 地传达中国语言和社会文化, 主要采用了直译的 翻译手法。 例1:远水解不了近渴。 Distant water cant quench a present thirst 例2:孩子们都长的这么大了, “没吃过猪 肉, 也看见过猪跑”。 The boys grown up now. Hes old enough to have seen a pig run.,王佐良 (1916-1995)(诗

9、译) 代表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翻译思想的主流。 译作:彭斯诗选、英国诗文选译集、苏格兰诗选等 (一)关于“忠实”。译文应忠实于原作的“灵魂”,“风貌和精神”,是“整个概念”,“整片情感”,“整个作品的意境、气氛和效果”,“通篇的神似”,“全局在胸”, 最终的目的“应使整个译文在总体效果上与原文一致”。 (二)翻译也是一种创作活动。但译者的创造性不同于作者的创造性。这种“创造” 思想应该是受原作制约的再创造。,(三)提倡将文体学和翻译研究结合起来。 指出译者不仅应传达字面意义,还要传达内涵情感等方面的意义;开我国英语文体学研究之先河; (四)为读者着想。 吸引心目中预定的读者,译者应该为读

10、者着想,读者对译文的要求是可靠、可读 (五)反对在译文中滥用成语。,A Red,Red Rose 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 by Robert Burns 王佐良 译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my dear, 纵使大海干涸水流尽, 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 太阳将岩石烧作灰尘,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 , my dear, 亲爱的,我永远爱你, While 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 只要我一息犹存。,许渊冲(1921-)他的译诗融意美、音美和形美为一体, 在实践中实施自己的

11、三美主张。 译作: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等 (一)“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是译诗的本体论。 意美不仅要表达原作的字间之意,还要传达原作的言外之意; 音美即重视原文的音韵和节奏; 形美就是要再现原作的长短、对仗、重复等形式方面的特征。 (二)“三化论“(深化、等化、浅化)是译诗的方法论。分别利用加词、换词和减词等方法,通过意译来努力达到神似的境界。 (三)三之:知之、好之、乐之。是译诗的目的论,(四)他还指出无论直译和意译,都把忠实于原文内容放在第一位。 当译文能以相同的形式表达跟原文相同内容时,可以直译;当译文不能以相同的形式表达跟原文相同的内容时,一般意译。 例1:六宫粉黛无颜色 she outshone in the six palaces the fairest face 把六宫粉黛变成六宫中最美丽的女子 例2: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Of fathers and mothers who would rather give birth to a fair maiden than to any son on earth. 不是would rather give birth to a girl翻译深层含义。,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