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特质.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03802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4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的特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文化的特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文化的特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文化的特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文化的特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的特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的特质.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國文化的特質,一 文化的意義及兩種文化的研究進路,英國人類學家泰勒(Tylor)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 一書對文化下的定義: 所謂文化或文明,在廣泛的民族志的意義上來說,是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慣及其他人作為社會成員而獲得的所有能力和習性的複合的整體。,藉此可分析文化一詞的三個主要涵義: 人文性(人) i.e.人之所以為人的本性。用哲學的名稱來說,即人的本質 (essence),即人之所以異於其他事物的特質。 社會性(社會成員) 文化只屬於人類社群的、而非個人的產物。 整體性(複合的整體) 文化不是簡單的、孤立的成分的雜亂的堆砌,而是眾成分的統一的整體(in

2、tergal whole)。 從知識的角度來說,文化是宗教、哲學、藝術、科學、政治、法律、經濟、歷史、教育等統一體。i.e.文化是一切人類知識的集合。,文化研究(文化學)可大分為二種: 文化社會學文化人類學 著重文化現象 著重從科學的角度來討論文化問題 講求實證 文化哲學 著重文化精神原理 著重從哲學的角度來討論文化問題 講求理性的徹底反省 本課程從文化哲學的角度講現代中國文化的主要問題。,二 中國文化的特質,從文化哲學的角度來看中國文化的特質: (1)內容重價值 (理想) 的主體i.e.生命 (2)方法重直覺的方法i.e.非分析的方法 相對而言,西方文化的特質為: (1)內容重經驗 (現實)

3、 的客體對象i.e.自然 (2)方法重科學的方法i.e.分析的方法,I 內容重價值(理想)的主體,主體的意義 主:主宰義i.e.能自我主宰自己的活動者 體:實體義i.e.能獨立自存的東西真實的東西 主體的境界: 經驗主體形軀主體i.e.人的生理機能,e.g.食色等 情意主體i.e.人的心理機能, e.g.喜怒哀樂等 認知主體i.e.人的認知機能, e.g.聞見等 價值主體人的價值實踐的機能,如道德實踐的機能(求善的機能)、藝術的機能(求美的機能)及宗教和哲學的機能(求真的機能)。,中國文化重在講價值主體(尤其重在講道德主體),西方文化重在講客體或經驗主體(尤其重在講認知主體)。 中西文化所重主

4、體涵義的具體說明:文學、戲劇中的主要人物,II 方法重非分析(直覺)的方法,中西文化從思想方法的角度來說,有以下的不同: 西方重分析的方法(analytical method) 特點: 1.合乎經驗原則及邏輯法則,可為感官所把握及理智(理性知性思辯理性)所理解的知識方法。 2.具主客對立的方式。 可再區分為: 經驗分析合乎經驗原則,可為感官所把握者。 邏輯分析合乎邏輯原則,可為理智所理解者。,經驗原則凡經驗地可證明為真或假的語句才有認知意義。 若經驗地不可證明為真或為假的語句則無意義 邏輯原則基本的邏輯原則即傳統邏輯所謂的思想三律,此三律可綜合為思想二分法或即肯定否定對偶性原則i.e.對於事物作出判斷時,只能作出或者肯定,或者否定的態度,不可同時肯定、同時否定。 主客對立認知主體與認知客體對象的對立情況。 分析的方法較適合於建立經驗科學的知識,i.e.數學、邏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以客體經驗主體為研究對象,中國重非分析的直覺的方法(non-analytical method / intuitive method) 特點: 1.超越經驗原則及邏輯原則,可為智慧(直覺理性實踐理性智的直覺)所把握的知識方法。 2.超越主客對立的方式。 非分析的方法較適合於建立價值的知識,i.e.宗教、道德倫理、藝術、哲學等,以價值主體為研究對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