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史课件04C.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06682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5.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文化史课件04C.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中外文化史课件04C.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中外文化史课件04C.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中外文化史课件04C.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中外文化史课件04C.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文化史课件04C.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文化史课件04C.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印度古典文化,印度古典文化,古典文化典籍 印度神话与婆罗门教 瓦尔那与卡斯特制度 佛教的产生 佛教的教义 佛教的发展 印度古典文学 印度的造型艺术 种姓制度在现代 传统文化在现代,印度古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史诗罗摩衍那是一部宗教经典,颂扬天神罗摩降世除恶扬善的功行及其所树立的伦理道德的典范。罗摩是真理和正义的化身,哈奴曼心中则唯有罗摩,为其而生,为其而死,是罗摩的虔诚信徒和奴仆。从结识罗摩起,因其无限虔诚,就得到罗摩的信任,先派他去楞伽岛给他的爱妻悉多传递信息,后在战争中冲锋陷阵,火烧楞伽岛,成为勇猛大将军。 纪念罗摩除魔“十胜节”的民间舞台演出中,特别突出哈奴曼的朴实忠厚、尊守纲常、敬仰

2、罗摩、无限虔诚的圣者形象。 哈奴曼也成为神灵,受到膜拜。哈奴曼神庙、神龛在印度各地比比皆是。,印度古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在德里大学中文系的一次中印文化讨论会上,有人提出了孙悟空与哈奴曼的“血缘”关系,当即有人反驳说:孙悟空像个“泼皮”,绝不能与哈奴曼相提并论。一个是神,一个是妖,这说明印度人也发现了他们之间的巨大差异。 孙悟空与哈奴曼之间的巨大差异,恰好证明中国古代没有把哈奴曼的形象照搬或哪怕是部分地移植过来,没有受到罗摩衍那的直接影响。罗摩衍那和罗摩功行之湖译成汉语,更多为人所知,不过是近年的事。 佛教与印度教确有相互排斥的一面。佛教传入中国,就把“外道”印度教排斥在了国门之外。,印度古

3、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古代印度人在戏剧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首陀罗迦的十幕剧小泥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珍品,大约创作于公元2-3世纪。该剧以穷婆罗门商人善施与首陀罗妓女春军的爱情故事和牧人阿哩耶迦领导的人民起义为线索,批判了不合理的种姓制度,反映了当时城市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据小泥车序幕介绍,首陀罗迦是一位国王,学问渊博,武艺高强,一百岁时自焚而死。但首陀罗迦只是印度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国王,迄今未被历史证实。因此,可能是小泥车作者为便于自己作品流传而假托首陀罗迦的名字。这个名字与低级种姓称谓首陀罗有关,也可能暗示作者本人是个出身低微的人。,印度古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

4、,约生活在公元4-5世纪的迦梨陀婆是古印度最杰出的诗人和剧作家,他的七幕剧沙恭达罗是闻名世界的不朽之作。该剧主要描述了国王豆扇陀和净修女沙恭达罗恋爱以及团圆的故事,其剧情生动曲折,风格自然淳朴,具有浪漫色彩与现实因素相结合的特点。后来,它被译成英、法、德等多种文字,并被搬上了不少国家的舞台,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评价。作者也因此被称为“印度的莎士比亚”。,印度古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Abhijnashkuntala (Of akuntal who is recognized by a token) is a well-known Sanskrit play by Klidsa (between 1

5、st century BCE and 4th century CE). The play was the first Indian drama to be translated into a Western language, by Sir William Jones in 1789. In the next 100 years, there were at least 46 translations in 12 European languages.,印度古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Visvamitra is addressed as maharsis by Brahma and other

6、gods alarmed by his austerities,印度古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Vishvamitra and Menaka,印度古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Birth of Shakuntal - Vishwmitra rejects the child,印度古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Dushyant & Shakuntala,印度古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Shakuntala Looking Back to Glimpse Dushyanta,印度古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Shakuntala despondent,印度古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Shakuntala write

7、s to Dushyanta,印度古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Durvasa curses Shakuntala Bharata (Sarvadamana), painting by Raja Ravi Varma,印度古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Bharata (Sarvadamana), painting by Raja Ravi Varma,印度古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Raja Ravi Varma (1848 - 1906),印度古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古代印度的艺术以建筑、雕刻与绘画最为突出,这些艺术形式都与宗教尤其是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阿育王在位时,在各地建立了30余根大石柱,柱身

8、刻有他的诏谕铭文,弘扬佛法并宣扬自己的功德。其中最著名的是鹿野苑(相传为释逝牟尼最初说法之地)的石柱,其上为刻有四法轮和象、马、牛、狮的圆形浮雕饰带。,Sarnath (鹿野苑) Lion Capital,印度国徽,印度古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The Edicts of Ashoka: a collection of 33 inscriptions on the Pillars of Ashoka, as well as boulders and cave walls.,印度古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毗舍离的阿育王石柱,印度古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毗舍离的地理位置,毗舍离的阿育王石柱柱头,

9、印度古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Ashokas Edict at Gujarra,印度古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Mauryan Statuette, 2C BC,Ashokas pillar at Lumbini, where Siddhartha Gautama was born,印度古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The first five disciples of the Buddha at Sarnath,印度古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橙色象征勇敢和自我牺牲精神,也是教士法衣的颜色,舍身为国的英雄们的颜色;白色象征纯洁的真理;绿色表示信心,代表人类生命所依存的生产力。 法轮是印度孔雀王朝阿育

10、王时代佛教圣地石柱柱头的狮首图案之一,对于印度人而言,它是神圣之轮、真理之轮、向着进步转动之轮,永远轮回苍穹之轮。,印度的国旗,印度古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转轮王拥有七宝(轮、象、马、珠、女、居士、主兵臣),具足四德(长寿、无疾病、容貌出色、宝藏丰富),统一须弥四洲,以正法御世,其国土丰饶,人民和乐。 转轮圣王出现之说盛行于释尊时代,诸经论将佛陀与之比拟之处甚多。,The Ashoka Chakra, the wheel of Righteousness (Dharma) as depicted on Indias national flag,印度古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阿旃陀石窟,印度古

11、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Lord Buddha in preaching pose flanked by Bodhisattvas,印度古典文化,文学艺术的繁荣,公主与仆人,印度古典文化,种姓制度在现代,甘地争取印度独立的条件之一,就是要废除种姓制度。印度宪法明文规定:废除不可接触制并禁止以任何方式行使之。但至今仍有不少人对贱民存有偏见,而逼使这些人前往外国谋生。 原因:印度的国家权力较弱,政府在经济和政治上做的努力在农村的成效不大。 印度教的纯洁与污秽观念使许多贱民深信自己目前悲惨的处境是自己前世作恶太多所致,他们认为是自己在偿还前世的罪恶。出于这种思想,贱民们逆来顺受惯了,只会寄希望于来世

12、。(一种“虚假意识”,使之将高度的不公平视为合理,从而甘心接受),印度古典文化,种姓制度在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世袭的规定有所松动,高种姓的人因为贫困可以去从事农耕和经商等低种姓的职业,但低种姓的人不能从事高种姓的职业。各种姓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在社会分化加剧和杂婚难以避免的情况下,出现了允许“顺婚”(高种姓男子娶低种姓女子)的变通办法,但禁止相反的“逆婚”。,印度古典文化,种姓制度在现代,在印度独立之前,贱民完全没有机会接受任何教育。即使现在,贱民在街上也不可以穿着鞋子,在任何地方也必须站立,即使周围有很多空的座位。曾有这样的报道:有人因为航班上有贱民而拒绝登机,导致飞机延迟起飞。 例外

13、:安倍德卡尔出身贱民。但他在争取到教育机会后,到国外留学,后成功考取大律师执照,最后成为印度宪法之父。,印度古典文化,种姓制度在现代,安倍德卡尔(Bhimrao Ramji Ambedkar)属贱民种姓中的上层“马哈尔”,为印度建国初期的司法部长。1956年,他在印度的那格普尔率领40万贱民由印度教改皈佛教。早在1935年,他就曾向所有的不可接触者大声疾呼:“与印度教断绝关系,改信其他宗教。但在此过程中,务必小心的选择新信仰,确保能无条件的给你们平等的待遇、身份和机会。”并声明“虽然我生而死个印度教徒,但我死时绝对不会是印度教徒。”,印度古典文化,种姓制度在现代,佛教与印度教同源,但主张“众生

14、平等” 公元12世纪左右,佛教在印度几乎已经消失,反而在东亚和东南亚得以兴盛。到了19世纪,佛教在印度复兴,不过此时的佛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佛教了,它更是迎合了现实的需要,对传统佛教的某些教义作了实用主义的再阐释。安倍德卡尔在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时曾师从杜威,实用主义对他的影响很深刻。他在选择佛教时,言论讲述中贯穿了实用主义的思想。,印度古典文化,种姓制度在现代,安倍德卡尔的父母都是虔诚的伽比尔教徒,从小他生长的环境都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气息。他虽反对不可接触制,但又深爱印度的传统文化。他曾经考虑带领不可接触者改信锡克教,“若不可接触者改信伊斯兰或基督教,他们不仅离开印度教,也离开了印度文化”。在他

15、看来,改信锡克教(受伊斯兰教一定的影响而形成的印度教的一个教派)也是在反对种姓制的前提下很好的维护了印度的本土文化,也很好的保留了作为一个印度人的认同。对于外来的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他怕改信的人多了会侵蚀印度的传统文化。,印度古典文化,种姓制度在现代,1956年10月13日的记者会上,安倍德卡尔表示,他会选择伤害印文化度最小的作法,皈依佛法是他予国家的最大的利益,因为佛教是婆罗多文化的一部分。他会小心的执行改宗运动,尽可能不伤害这块土地上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印度古典文化,种姓制度在现代,伽比尔(Kabr,1440-1518),中世纪印度教虔诚派运动领袖,著名诗人。生于贝拿勒斯,是一个未婚婆罗门种

16、姓女子的弃儿,被一位穆斯林织布工收养并抚育成人,以织布为生。他是当时虔诚派著名领袖罗摩难陀(13601450)的弟子,晚年在北印度各地游说,宣传自己的宗教改革思想。伽比尔的宗教哲学是印度教的吠檀多不二论(见吠檀多派)与伊斯兰教苏菲派一神论的综合。宣称宇宙万物的最高本体是一种无形式、无属性的纯粹实在,称之为“梵”、“罗摩”或“安拉”。他反对教派的对立,号召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在共同信仰和兄弟情谊中团结起来;批判印度教的种姓歧视现象,主张在神面前人人平等,宣传用“普遍之爱”去消除种姓压迫。,印度古典文化,传统文化在现代,种姓制的社会后果 1.缺乏社会流动 2.造成社会的封闭性,维护了社会的不公 3

17、.给社会的整合带来困难,不利于资源集中和政府的集中管理 这些都给社会的现代化(包括现代国家、现代军队的建立)带来很多困难。,印度古典文化,传统文化在现代,从快速工业化的需要来看,印度的传统文化显然是起了阻碍的作用。但快速工业化是福是祸本身不是很明确,这样看印度的传统文化也许又有其下面的意义: 1.有利于人口众多条件下的生态环境保护 2.保持了自己的民族认同 3.社会、经济的发展能较稳步地进行,不易出现大规模的灾难,印度古典文化,传统文化在现代,阿玛蒂亚森(AmartyaSen):大面积的饥荒不会出现在印度这样政府权力不集中的社会。,印度古典文化,传统文化在现代,森为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

18、者,在社会选择、福利分配和贫困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在西方引起了一场经济学革命。他提出经济学要关注现实的人且要以人为本,应该用自由与生活质量而非GDP来衡量经济的发展。,印度古典文化,印度的知识分子,一位律师的肖像 这是当地的一位名律师,政府高官、商贾大亨都认识他。他的日子本来可以过得很滋润,但他却总在辛苦奔波,努力想为在全球化冲击下日益贫苦的下层民众多做点事,使他们不那么贫困。 他组织了一些生活相对优裕的城市中产阶级,利用周末去乡下为农民提供技术辅导、教育培训、法律咨询、医疗服务等等。这一切都是免费的,还得自己带干粮,但他们长期如此,可以说乐此不疲,从好些年前一直坚持到现在。,印度古典文化,印

19、度的知识分子,他每天带我们坐一部印度产的摇摇晃晃的小轿车(印度基本上没有外国车)在椰子树遮天蔽日的乡间小路转来转去。冒着炎热,满头大汗,我们去看他们帮助组织的妇女自助小组如何自制肥皂、纺纱或做手工艺品,还有他们组织的妇女培训班,他们提供资金的幼儿园与小学校等等。他忙前忙后,介绍、致欢迎词、发表讲话、讨论、交流。我想这肯定会影响他打官司赚钱,但他不在乎。他在乎的是乡下的工作又有了什么进展,虽然那都是他业余的志愿工作。,印度古典文化,印度的知识分子,一位大学教授 这是一位名牌大学的退休教授,早年的美国博士。他退休后没有在大城市里安度晚年,而是跑到偏远的穷乡僻壤,在荒山野岭建了一个农村综合研究院。这

20、个研究院的目的,是研究对农民有用的实用技术,并将其传授给周边乡镇的农民们。他们定期举办青年农民培训班,提供教室宿舍,让他们象学生一样来这里学习、练习。我们去研究院时,正有一群青年男、女农民在学习如何建合理利用沼气的厕所、厨房,他们在一个示范厕所前,围绕着老师,睁大眼睛,安静地听课,眸子里闪烁着明亮的光。我们走过去,他们对这位教授都纷纷行礼致意。,印度古典文化,印度的知识分子,研究院不大,但院子竟应有尽有:有各种蔬菜的种子基地,有鱼苗培育池,还有纺织、制皂教室,甚至还有种鸡、种猪场。可以说,这小小的研究院是一个真正的农业大学,而且学员是真正的农民。 研究院的老师们全都来自城市,都是自愿来这里教学

21、、工作的。一些是退休的教授、专家,一些是年轻的学者、博士,其中有大学校长、系主任。他们放弃优厚的待遇与高薪,离开繁华都市,来到偏僻的荒山上。他们在这里工作完全是义务性的,类似志愿服务。几乎是免费上课,只有一点少得可怜的生活费。但很多人在这里一呆就是好几年。他们自己动手盖房子、种蔬菜、养鱼和养鸡,过着与现代生活完全隔绝的生活,但他们很认真地手把手地教那些来参加培训的农民。,印度古典文化,印度的知识分子,这样的知识分子在印度不是特例,而是有一大片,一大群。他们都属于一个叫“民众科学运动”(Peoples Science Movement)。该运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是一些科普作家想在民众中

22、普及科学知识,并以此来破除印度民间普遍的迷信风气与等级制度。他们先是用本地语言(印度方言繁多)在各地报刊上写科普文章,后来又自己办科普杂志,出版科普著作。最后,他们干脆成立一个科普作家论坛,有组织地开展工作。他们的行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很快便成为全国性的运动。,印度古典文化,印度的知识分子,Kerala Sastra Sahitya Parishad (KSSP) is a Peoples Science Movement of Kerala, India. At the time of its founding in 1962 it was a 40-member group con

23、sisting of science writers and teachers with interest in science from a social perspective. Over the past four decades it has grown into a mass movement with a membership over 40,000, distributed in more than two thousand units spread all over Kerala.,印度古典文化,印度的知识分子,随着民众科学运动声势越来越浩大,他们也不再限于科普工作,而是积极地

24、介入诸如乡村改革、妇女解放、环境保护、反全球化及政府选举,成为一支影响力越来越强的社会力量。其中,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的民众科学运动工作又开展得最好,主要是因为当地执政的左翼联盟将民众科学运动纳入政府计划,有意识、有步骤、有组织地在全邦推广这一运动,从最基层的乡镇开始,将全邦的社会力量都调动起来了。而这又吸引了全国范围内有革新意识的知识分子。喀拉拉邦成为民众科学运动的一个中心,数以十万计的热血青年、社会志愿者奔赴乡村、田野、深山和学校,为底层百姓义务服务,无私奉献。,印度古典文化,印度的知识分子,印度教的教义把人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头二十五年是青年学习阶段,接着二十五年是家庭阶段,再接着二十五年是放弃物欲,反馈社会,最后二十五年是与世无争,在山中修行,独善其身。 印度宗教中有对享乐的贬斥,对吃苦修行的强调,对奉献的高度赞誉,使印度知识分子大都看轻身外之物,不注重物质享受,甚至一夜之间就决定把终身积攒的财富全部贡献出来,用来造福社会。此外,甘地在印度知识分子中的影响是超乎我们中国知识分子想象的。在印度,甘地几乎是神,是偶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