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史.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06767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PPT 页数:369 大小:4.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新闻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9页
中外新闻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9页
中外新闻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9页
中外新闻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9页
中外新闻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新闻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新闻史.ppt(3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绪 论,一、中国新闻史的分期 1、从唐朝开元年间到19世纪20年代,为古代报纸发展时期。朝廷官报、非法民报(小报)、合法京报 2、从19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初,为在华外报的发展垄断期。 3、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世纪10年代中期,为国人自办近代报刊的高潮期。,4、从1915年到1927年,为中国现代新闻事业发展的黄金期; 5、从1927年到1949年,为两极对立新闻事业即共产党与国民党新闻事业格局的形成与演变时期。,二、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特点,1、从性质上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应政治需要而产生、政治家办报) 2、业务上重视政论。 3、管理体制上机关报是新闻媒介的主体 4、从沿革上看,有一

2、个“在华外报的发展和垄断时期”。,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一、朝廷官报 (一)朝廷官报是封建帝国集权政治的需要 (二)朝廷官报的历史沿革 1、朝廷官报产生于唐代(“报状”、“报”) (1)中央朝廷编发的公报性质的官报 (2)藩镇驻京机构编发的情报性质的官报,2、朝廷官报发展于宋代 (1)进奏院在宋代的质变 (2)从“进奏院状”到“朝报” 3、朝廷官报延伸于明清 (1)明代的官报“邸报”、“邸钞” (2)清代的官报:内部发行的官报与公开发行的官报,(三)朝廷官报的编发与管理 1、朝廷官报的编发 2、朝廷对官报的管理 (1)首先是加强对发报内容的管理 (2)建立审查制度 (3)建立传报制度,二

3、、非法民报小报,(一)小报的历史沿革 小报产生于北宋 小报盛行于南宋 小报隐现于明清,1、小报有一支专业的采编队伍 2、有较为丰富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3、小报传播迅速,时效性快 4、小报的编发者以赢利为目的 5、小报具有一定的表达舆论的作用 6、自产生后屡遭政府的查禁,(二)小报的主要特征,(三)小报的意义,1、打破了官报对信息的封锁,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信息要求 2、打破了官报仅仅作为宣传品的用途而走入市场,显示了报纸的商品属性,以及由商品性所带来的报纸上的业务特征。 3、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民意,三、合法民报京报,(一)京报是报房和朝廷结合的产物 (二)京报产生于明代后期 (三)京报

4、发展于清代 (四)京报的特征: 1、内容是官报的翻版 2、形式比较完备 3、报房自主经营管理,四、中国封建时代为什么 不能产生近代的新闻事业,1、封建专制政治 2、封建小农经济,第二章 列强入侵与在华外报,第一节 概论 一、在华外报的出现 1815年8月,马礼逊、米怜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二、在华外报的发展 1、鸦片战争前在海外和沿海一带秘密办报 2、鸦片战争后从沿海到内地扩展,第二节 鸦片战争前在华外报的出现,一、传教士和教会的办报活动 (一)马礼逊、米怜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1、性质和内容 2、形式 3、办报技巧 注重研究读者对象心理特点,选择读者易于接受的宣传形式,以提高宣传效果 注重文章短

5、小、通俗,(二)郭士立与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 西方传教士在中国本土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1833年12月,发表于本报的新闻纸略论是我国第一篇新闻学论文 1、重视言论 2、新闻成为必备的一栏,主要刊登政治新闻,社会新闻开始出现,二、商人和政客的办报活动,(一)蜜蜂华报和澳门的葡文报刊 蜜蜂华报是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刊 (二)广州纪录报和广州的英文报刊,课外思考题:,作为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之一,中国近代报刊为何最早由外国人创办?国人为何不能首先创办? 外国列强既然把在中国办报作为侵华政策和殖民活动的一部分,为何不直接派报人来华办报,却派遣传教士来?,第三节 鸦片战争后在华外报网的形成,一、捷

6、足先登的教会报刊 (一)概说 (二)万国公报的创办及其影响 在教会报刊中,历史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万国公报,原名教会新报,周刊,1868年9月5日在上海创刊,主办者是美国传教士林乐知,1874年9月改名为万国公报,至1883年7月休刊,1889年复刊为广学会的机关报 万国公报的主办者:林乐知、丁韪良、李提摩太等 万国公报对中国的影响,二、变本加厉的外文报刊,(一)概说 字林西报的创办及其影响 1850年8月3日创刊于上海,初名北华捷报周刊,1864年改名为字林西报,日刊,属英商字林洋行,1951年停刊,前后共101年,三、后来居上的外商中文报刊 以1872年创办的申报为界,前

7、一阶段以上海新报为代表,后一阶段以申报为代表 (二)上海新报的创办 上海新报1861年11月创刊西方传教士为主笔,(二)申报的创办与竞争,申报原来的全称是申江新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申报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家商业性报纸。 英商美查与早期申报,申报的改革,1、在办报理念上,美查把申报当作一个企业来经营 2、聘请中国文人担任主笔,美查一般不干涉编务 3、改革报纸言论,重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4、增加新闻量,显现出报纸的专业精神 5、重视文艺稿件和广告。,(三)新闻报的创办及其与申报的竞争 新闻报创办于1893年2月17日 新闻报以经济新闻为重点,第四节 对在华外报的文化评价,一、在华外报

8、是“基督教东来”结果 1、基督教的内在理念 2、基督教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二、在华外报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渠道 (一)将西方文明传入中国,开阔国人的眼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二)将西方近代报刊观念和技术传入中国,促进国人办报的开始 1、西方报刊的观念 2、西方报纸的形式 3、西方新闻采访业务 4、印刷设备与技术 5、新闻事业管理方式,第三章:中国资产阶级形成与国人办报发轫,第一节 概论 一、国人办报的发轫是中国资产阶级的需要 二、中国国人办报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政治 经济 1、寻求官方庇护 2、迁入租界出版 3、办“洋旗报”,第二节 早期办报思想的孕育,一、魏源“夷情备采”译报思想的提出 (一)林

9、则徐与澳门新闻纸 (二)魏源“夷情备采”译报思想的提出 “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知己知彼,可款可战,匪证奚方,孰医瞑眩,述夷情备采第十五”,林则徐(1785-1850),魏源(1794-1857),林则徐、魏源虽然没有提出明确的办报主张,他们的澳门新闻纸、海国图志等都不能算报纸,但是作为近代中国人首次重视翻译外报,却成为中国新闻思想史上的最初环节 林则徐的澳门新闻纸开了中国人为了解西方情况而大办报纸的风气之先,林则徐的思想经魏源概括提倡,以及后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发展,便发育成了近代中国维新派变法思潮的理论胞胎,从而导致戊戌变法时期近代中国第一次办报高潮

10、的出现。,二、洪仁玕对太平天国新闻事业的构想 (一)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二)资政新篇中关于新闻事业的构想 1、他把报纸看作是维系中央政权、加强太平天国集权统一领导的工具 2、他把报纸看作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手段 3、他认为报纸有教育民众、移风易俗的作用,可以改变社会风气 4、他认为报纸有监察政治的作用,实际上包含对地方政权和官吏执行监督的责任,以利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三)对洪仁玕新闻事业构想的评价 1、重视舆论监督是洪氏新闻事业构想的核心 2、洪氏新闻思想的立足点是巩固太平天国的中央集权统治 3、从林则徐翻译外报直到王韬办报这一段时间内,构成了从地主阶级革新派与资产阶级改良派之间的中间环节。使近

11、代报刊思想史的最初链条中,形成一个逐步递进的阶梯,这个意义决不可低估。,三、陈炽、郑观应对报纸的认识 (一)陈炽及其对报纸的认识 陈炽认为报纸是国家兴盛的武器 陈炽提倡国人办报 (二)郑观应及其对报纸的认识 1、郑观应认为,封建专制下只能听到君主一个人的声音,君主立宪制可以听到臣民的意见,而报纸是“通民隐、达民情”的有力工具。,郑观应(1842-1922),2、郑观应认为报业是西方发达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枢纽,他满怀热情地介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新闻纸盛行情况。(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印数庞大、政府支持) 3、郑观应认为,允许自由地创办各种报纸,是中国变法自强的一个重要方面,4、郑观应强调国人办报,

12、运用报纸这个有力武器去反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维护民族尊严 5、郑观应还就新闻文体、文风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浅近、实事求是) 6、郑观应还论及了关于报律方面的问题,第三节 国人在内地创办的第一批近代报纸,一、汉口:昭文新报的创办与夭折 二、上海:汇报提心吊胆,新报官商合办 三、广州:述报出版尚可,广报终被查封。,第四节 王韬开中国报刊政论的先声,一、从上海到香港 二、创办第一张以政论为主的报纸循环日报 (一)循环日报的创办 循环日报创刊于1874年1月5日,是中国报刊史上第一张以政论为主的报纸,也是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宣传他们政治主张的重要阵地。 循环日报的宗旨是“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 (二

13、)亲理编务十年,撰写政论十年,王韬(1828-1897),三、首创中国报刊政论文体 1、及时论述时政 2、广泛的政治内容 3、系统的中心思想 4、战斗的政论文风,四、王韬的办报思想,“韬虽身在南天,而心乎北阙,每思熟刺外事,宣扬国威。日报立言,义切尊王,纪事载笔,情殷敌忾,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区区素志,如是而已。” 1、王韬所谓立言,就是主张报纸要议论时政,使“民隐得以上达”。 2、王韬主张“君民共主”,他的新闻思想认为办报应该“义切尊王”,希望报纸能达到“君惠得以下逮”的目的。,3、王韬所谓“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就是希望办报既能抵御外国侵略,又能向西方学习。 4、王韬认为,报纸的文

14、风应该自抒胸臆,辞达而已。,第五节 对国人创办的第一批近代报纸的评析,1、压力强大 2、政治色彩的浓烈,第四章 维新运动与政治家办报开端,一、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随着维新运动的兴起而兴起 二、“设报达聪”是维新运动的基本方式 以1896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1、中外纪闻、强学报 2、长沙湘学报、湘报;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澳门知新报,第一节 康有为的办报活动与办报思想,康有为(18581927),一、筹备、创办中外纪闻和强学报 中外纪闻是维新派在国内出版的第一家政治报纸,1895年8月17日由康有为在北京创刊,初名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同年强学会成立后,中外纪闻为其机关报,为中国政党

15、报纸的萌芽。 内容为上谕、外电、各报选录、译报、评论等。 二、“设报达聪”思想的提出。,第二节 梁启超维新时期办报活动与思想,一、梁启超生平简介 二、梁启超维新时期的报刊活动 (一)参与筹办时务报 时务报于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旬刊,书本式,是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中最有影响的一家报纸,主编是梁启超,经理是汪康年,(二)主持时务报编务 变法通议 (三)遥领知新报 三、时务文体 第一,“纵笔所至,略不检束。” 第二,“务为平易畅达。” 第三,“文条明晰”,逻辑性强 第四,“笔锋常带感情”。,编务内容上切中时弊有感而发;形式上有较大自由,通俗易晓;语言上杂采新事物之新名词术语乃至民间口语入文,

16、远较古文活泼丰富,风格上具有民族特点,显示了开阔的气概和雄浑的力量。,四、“耳目喉舌论”的提出 (一)“耳目喉舌论”的提出 论报馆有意于国事: “无耳目、无喉舌,是曰废疾。今夫万国并立,犹比邻也。齐州以内,犹同室也。比邻之事而吾不知,甚乃同室所为不相闻问,则有耳目而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之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谓也。”,(二)“耳目喉舌”论的主要内涵 1、当时的问题壅塞:上下不通;内外不通 2、作用是“去塞求通” 3、报纸的内容: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艺要书。 4、大兴报纸,使国人都有合适的报纸

17、阅读。,(三)对梁启超维新时期办报思想的评析,1895到1899年间,梁启超的办报思想是希望通过办报“去塞求通”。 这里所说的“通”,主要含义是指事物达到上下内外之间的沟通、联系、和谐和统一。实际上也是一种理想社会的描绘,它是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憧憬。 它一方面表达了开始由地主阶级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代表人物,要求向西方学习,改变闭关自守的状况,迅速实现救亡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急于冲破封建专制罗网的束缚,谋求发展自己,幻想挤进国家政权的迫切心情。,梁启超的办报 主张,是过去办报思想的积累,是对19世纪下半叶以来国人进步办报思想的大成。,第四节 严复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

18、,复,严复(18541921),一、严复与国闻报、国闻汇编,(一)创办国闻报 开民智、厚民力、明民德 国闻报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华北地区唯一的报纸,也是维新党人创办的第一份日报。 上谕、外电、政论、新闻,(二)创办并主编国闻汇编,严复认为只有“求通”、“开民智”国家才能富强 1、严复认为,应该通过办报来开民智,“一曰通上下之情,一曰通中外之故。” 2、严复认为,要开民智,就要兴办不同类型的报刊,分别各种不同的读者对象,进行不同的宣传教育,而着眼点尤其在于士大夫知识分子。 3、严复认为,翻译外报,引进外来的先进思想,是开民智的主要方法。,第四节 唐、谭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一、唐才常与湘学报 二、

19、南学会与湘报,唐才常(18671900),三、谭嗣同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谭嗣同(1865-1898),1、谭嗣同从挽救民族危亡的大局出发,主张办报求新。 2、谭嗣同突出的办报思想,是把报纸看作是“民口”、“民史” 3、谭嗣同盛称维新变法以来所出现的“报章文体范围最广泛、内容最丰富的文体。”(报章文体说(1)强调报章文体必须在社会上有实际运用的价值。 (2)强调报章文体必须具有自由的形式。 (3)力图寻找到一种具体的自由形式,作为理想的报章文体,要言之,即“骈散合一”。,四、对谭嗣同办报思想的评析,1、谭嗣同的办报主张具有激进的维新派思想特色,主要表现在政治倾向上,谭嗣同在宣传资产阶级民权时,

20、突出了人的“个性”解放,曲折地喊出了“言论自由”的资产阶级口号。 2、谭嗣同的办报主张是长期积累的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一次大爆发,但是其思想还是没有完全走出历史循环论的封建主义圈子。 3、谭嗣同的办报主张合理地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但又夸大了这种作用,表现了他在哲学上的唯心论色彩。,第五节 卓越的报刊事业家汪康年,一、汪康年的报刊活动 (一)汪康年与时务报、时务日报 (二)汪康年与昌言报、中外日报 (三)汪康年与京报、刍言报,二、汪康年对报刊业务改革的贡献,1、首设专电 2、版面改革的举措 (1)分栏、短行排列 (2)在首页上设目录 3、经营改革的举措(两面印刷),第五章 革命改良双重奏与国人

21、办报的第二次高潮,第一节 概论 一、第二次办报高潮是革命、改良双重奏产物 二、方兴未艾的改良派报刊活动 保皇会及清议报、新民丛报、时报 三、风起云涌的革命派报刊活动 1、第一个阶段从1900年到1904年,以中国日报、苏报为代表 (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国内革命党人的活动;揭露清政府的腐败卖国的罪行;对保皇势力的批判。),2、第二个阶段从1905年到1907年,以民报为代表 3、第三个阶段从1908年到1911年,以“竖三民”、大江报为代表,第二节 梁启超戊戌政变后的 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一、梁启超戊戌政变后的报刊活动 (一)梁启超与清议报 (二)梁启超与新民丛报、新小说 1903年12月,梁启

22、超从美洲考察回到日本后的变化。,二、梁启超戊戌政变后的报刊思想,(一)1899年至1903年梁启超办报思想产生的历史原因 1、反清思想渐趋激烈,逐渐向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靠拢。 2、抛弃公羊三世说,要求思想独立 3、在思想上较多地接受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由一个封建士大夫维新派人士转变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 4、汲取了西方资产阶级新闻理论和总结了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人士的办报经验。,(二)报纸性质职能说 1、公开承认报纸的政党的性质 2、报纸的主要职能是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 (三)宣传方法论 1、浸润的宣传方法 2、激烈的宣传方法 (四)报纸改革的主张 1、报纸的评价标准:宗旨定而高;思想新

23、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2、对评论和新闻报道的要求 时报发刊词 评论:公、要、周、适 新闻报道:博、速、确、直、正 3、报纸要配合政治形势,配合现实斗争;强调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与真实性;政论文体改革有时评、短评;语言更加浅显,第三节 改良派其他的报刊活动,一、改良派在美洲、南洋的报刊活动 1、旧金山文兴日报、大同日报 2、檀香山新中国报 3、新加坡天南新报、南洋总汇报 二、改良派在港澳及内地的报刊活动 (一)改良派在港澳的报刊活动,1、华字日报、知新报 (二)改良派在内地的报刊活动 1、时报 时报的业务改革:首创时评专栏;标题和主眼处加标加点,务求醒目;首创对开版式 (三)改良派外的其他

24、报刊 大公报英华 1902年6月17日创刊于天津 京话日报彭翼仲 1904年8月16日创刊于北京,(五)梁启超的舆论观,1、舆论定义:“多数人意见之公表于外者也”。舆论就是社会生活中代表多数人公开发表并为多数人认可的意见和看法。 2、梁启超认为舆论是至高无上的,是一种“社会制裁之力”。“舆论者,天地间最大之势力,未有能御之者也”。,3、梁启超认为舆论可以分为消极舆论和积极舆论,积极舆论应具备五个条件:常识;真诚;直道;公心;节制。 4、梁启超认为报馆是舆论机关 (六)梁启超的“言论独立”观,(七)维新报刊的进步作用,1、向读者进行了近代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读者抵御外辱、奋发图强的爱国

25、觉醒 2、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近代科学文化的启蒙教育。 3、冲破了封建统治者对报刊言论出版的禁限,推动了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打破了外人报刊的垄断。,第四节 革命派的报刊活动,一、革命派早期的宣传活动孙中山、陈少白与中国日报的创办 1、孙中山与陈少白简介 孙中山办报动力; 陈少白的优势所在; 2、中国日报的创办 1900年1月5日,香港士丹利街24号创刊,兴中会的第一个机关报,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第一份报纸,3、中国日报的宣传内容,创刊半年里,虽然表现了高度的爱国思想,但向清廷开炮的火药味并不浓,但六个月后,发生明显变化,反帝反封建内容增多: 报道国内革命党人和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

26、报道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政府官员的卖国罪行; 呼吁反帝救亡和对保皇势力展开论战,4、中国日报的编排改革和杂俎副刊 横排短行,二、苏报与“苏报案”,1、苏报的创刊及性质的转变 1896年6月26日创刊于上海,胡璋以妻子名义注册,因格调低俗,卖给具有改良主义思想倾向的陈范,1903年,深受革命思想影响的陈范聘请章士钊担任主笔,该报性质遂发生转变。 2、章太炎、邹容与“苏报案”,三、同盟会的成立与民报,1、同盟会的成立与民报的创刊 1905年8月20日,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11月26日,该会的第一个大型机关报民报在当地创刊;主编分别有胡汉民、章太炎、张继、陶成章等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把同盟会

27、纲领概括成三民主义,成为民报主要的宣传内容,2、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 始于1904年4月 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 要不要推翻清政府,实行反清的民族革命 要不要实行民主革命,建立共和政体; 要不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民生主义及土地国有,四、1907年后革命派的报刊活动,(一)于右任与神州日报、“竖三民”(“上海四报”) 1、于右任简介 2、神州日报的创办及宣传 1907年4月2日创刊,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出版的第一家大型日报,前后历时80天,3、“竖三民”的创办及宣传 1909年5月15日创刊民呼日报,与神州日报相比,有几点变化: 主笔阵容更强大; 特别重视漫画作用; 抨击官僚、揭露罪恶更

28、直接更有力 因得罪官僚而导致“民呼报案”,9月8日被逐出英租界,共出版92天,1909年10月3日民吁日报创刊,与民呼日报相比的变化: 于右任不亲自出面,以减少麻烦; 将报道和评论重点从抨击国内时政转到国际问题上来,加强对帝国主义侵华阴谋的揭露 11月19日,因得罪日本政府而被判决“该报永远停止出版”,前后共48天,1910年10月11日,重阳节,民立报在上海法租界创刊出版,突出特点是“直言革命”;另一特点就是继承中国日报传统,既是报馆,又是革命派的联络指挥机构 创刊不久发行达2万份,不仅是于右任四份报纸中最高的,也是当时国内发行量最高的一份日报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于右任逃亡日本;

29、9乐日,该报停刊,共1036期,东方杂志,1904年创刊于上海,商务印书馆主办,是一份大型文摘月刊,1911年后发展成为综合性杂志 京话日报,1904年8月在北京创刊,是爱国知识分子彭翼仲为“开民智”而创办的,1906年因得罪权贵被借故查封。 上述报刊都不赞成或反对革命,对民主革命有阻碍作用,但它们对清政权腐败现象的揭露,对爱国御侮和社会改革的宣传,客观上助长了要求变革的舆论,它们对于宪政和民权的鼓吹,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对提高国民素质有一定积极意义。,(四)革命派的报刊思想,1、高度评价报纸的政治斗争工具的作用,把报纸视为政治斗争的锐利武器 2、承认报刊的党派性,主张利用报刊宣传报

30、刊革命的纲领、主张。 3、认为报纸是国民的代表,特别是平民的代表。 4、重视报刊制造舆论的功能。,(五)革命派报刊思想的局限性,1、以先知先觉者自居,对宣传民众工作做得不够 2、利用报刊制造舆论,甚至不惜制造假新闻,编造舆论,五、清政府的新闻立法,1906年颁布了大清印刷物专律、报章应守规则 1908年颁布了大清报律。大清报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法,清政府所以制定报律,主要目的是约束限制出版自由,故条文苛刻,受到报界的一致反对。,第六章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1911年“辛亥”革命1915年新文化运动)大事记: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 袁世凯篡权(1912年2月15日

31、) 革命党人的“二次革命”(1913年7月9月) 北洋军阀的分裂割据(1916年元月袁世凯复辟) 孙中山领导的反袁运动 黎元洪、段祺瑞“府院之争”、张勋复辟丑剧 护国运动,第一节 民国初年报业状况,报界概况:混乱无序 新闻业务:由政论向新闻演变,一、民初报业的短暂繁荣,1、表现: 从类别来说,有党人报、政府机关报、社会群团报和私营报,内容广,门类全 从数量来看,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家猛增到500家,总发行量达到4200万份,均创历史新高; 从地域上看,遍布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南北中各大城市和浙江、湖南、四川等省份。,2、原因: (1)新政权给予报人和报纸充分的言论自由; (

32、2)各地军政当局对新闻事业的重视; (3)政党、民间社团蜂起,且纷纷办报,二、政党报纸的兴衰变化,1、两大政党系统的形成 同盟会国民党系统 共和党进步党系统 2、政党报的堕落: 沦为党同伐异的工具,三、袁世凯对报业的摧残,1、创办御用报纸; 薛大可和亚细亚日报; 2、垄断收买报纸和报人; 3、以法律条文限制言论和出版自由; 1914年两部法律:报纸条例 出版法 4、用暴力压制和迫害异己报纸和报人; “癸丑报灾”:到1913年底,全国只剩下139家 从1912年4月到1916年6月,全国报纸有71家被封,新闻工作者60人被捕,其中24人被杀害,四、军阀统治下的畸形报业,1、无志文人卖身投靠 2、

33、无聊文人以无聊文字充塞报纸版面 鸳鸯蝴蝶派 3、“三无”小报充数报坛 “有报无社,有社无报,有报无人”,五、中国报刊业务上的显著变化:由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演变,1、中国报刊政论时代的主要表现: 充分发挥报刊政论的作用 政治家办报 2、演变的表现: 重视新闻采访、新闻报道、新闻通讯 一批名记者脱颖而出 3、演变的原因 政党报的堕落与袁世凯对报界的摧残,第二节 报界奇才黄远生,一、生平简介,两件富有传奇色彩的事件; 矛盾的人生,性格的缺陷导致政治上的迷失,二、远生遗著与“远生通讯”,“新闻通讯文体的开拓者” 1、远生通讯的特点 形式上: 将文学手法引进新闻写作; 将政论手法引进新闻写作; 将多种写

34、作形式引入新闻写作; 漫谈式;问答式;日记式;穿插图表,远生通讯,黄远生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以新闻采访和新闻通讯写作而负有盛名的新闻记者,他的文章庄谐并进,幽隐毕达,发人深省,创造一种新的报刊文体新闻通讯,由于这种文体始于1912年初以“远生”署名的申报上的“北京”通讯。故称“远生通讯”,其特点:落笔政坛要事,文章视野开阔;既真实可信,又形象生动,内容上的特点: 重大政治新闻; 读者想知而未知的新闻,2、黄远生的新闻思想,为“主持公理,指斥时弊”而办报; 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真实、全面; 记者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基本功训练,做到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走;耳朵能听;手能写”,三、对黄远生的评价

35、,1、巨星闪烁:“报界奇才”留下宝贵的新闻财富 2、悲剧人生:政治上的迷失难以成就完美报人,第三节 近代中国一代名记者邵飘萍,一、邵飘萍生平,(1886-1926),原名镜青,后改名振青,字飘萍,浙江金华人 新闻活动丰富:“余百无一嗜,惟对新闻事业乃有非常趣味,愿终身以之” 编辑、主编、新闻记者、社长; 办报,办通讯社; 从事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 1926年被杀害,年仅41岁。,二、邵飘萍的新闻思想,1923年:实际应用新闻学、新闻学总论 (1)新闻事业是“社会公共机关”“国民舆论代表”; (2)记者是“社会之公人”,新闻事业是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外的第三种因素; (3)报纸的第一任务是提

36、供新闻 (4)建立民主思想的新闻法规以保护新闻自由,三、邵飘萍的采访艺术,1、随时处于角色之中 2、广泛交游,不惜小费 3、千方百计,随机应变 4、掌握心理,把握战机,第四节 民初的新闻记者群及其代表人物,一、徐凌霄 徐彬彬 通讯 二、林白水 三、刘少少,四、报纸副刊的发展与文艺小报的泛滥,1、报纸副刊的发展 鸳鸯蝴蝶派 2、文艺小报的泛滥 晶报新世界报金刚钻福尔摩斯等,第七章 新文化运动与启蒙报刊,起止时间:1915年1921年,第一节 概说,一、国内外政治形势 国际政治: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芬兰、匈牙利无产阶级革命,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中国政治变化:无产阶级逐渐登上政治舞台;涌现了一大批具

37、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爆发了五四运动。,二、报刊传播活动的鲜明特征,1、报刊大发展 南北齐驱并起,出现革命报刊中心: 北京:陈独秀新青年;李大钊每周评论 天津:周恩来、邓颖超天津学生联合会报、觉悟 上海:新青年创刊,共产党月刊,劳动界、上海学生联合会日报、平民 长沙:毛泽东湘江评论 武汉:恽代英学生周刊 各地普及程度:河南,陕西,山西,甘肃,广西,2、报刊宣传思想大转变, 报刊内容发生变化,政论文章唱主角; 报刊成为新旧思想论战的阵地; 有识之士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蔡元培、徐宝璜、邵飘萍),3、报刊工作大改革时期,广泛采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 副刊改革 普遍设置国

38、外特派员 报纸编排形式有了改进 恢复政论传统,第二节 陈独秀与新青年,一、陈独秀的报刊活动 二、新青年的创办 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1916年改名为新青年,陈独秀创办并主编,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分期:19151920上半年为启蒙刊物;1920下半年1926共产党机关刊物,三、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1、提出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 2、广泛介绍西学,反对封建迷信; 3、倡导“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四、陈独秀民主科学的办报态度, 1、民主科学办报态度的表现 以“兼容并包”方针组成同人编辑部 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新文化 确立以“自由讨论”、“各抒己

39、见”为原则编发稿件; 李大钊、胡适“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提倡以充分说理的精神撰写稿件 2、对民主科学办报态度的评价: 否定了封建专制主义; 促进西方先进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引入; 推动了启蒙报刊的健康发展,第三节 每周评论的创办与报刊新阵线的形成,一、李大钊的报刊活动 二、每周评论的创刊 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李大钊创办于北京,1919年8月31日被北洋军阀查禁,共37期 三、每周评论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1.与新青年互相配合,彼此补充,把反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与反封建军阀的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新进展。 2.报刊新阵线的形成,毛泽东与湘江评论, 毛泽东早期的报刊活动:

40、向新青年投稿; 主编湘江评论 (1919年创刊于长沙)和新湖南周刊; 毛泽东早期的报刊思想 报纸的作用在于传播最新思想,推动群众运动; 报纸应该有战斗风格,周恩来与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周恩来早期的报刊活动 南开时期:敬业会刊,校风编委 五四时期: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觉悟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1919年7月创刊,是天津学生联合会的机关报 旅欧时期:益世报特约记者,旅欧通讯,周恩来早期的办报思想,报纸是表达心声的工具; 报纸的第一原则是“考之以真实”; 新闻要讲究时效性,四、思想领域的报刊论战,1.新旧思潮的报刊论战 林琴南与“荆生事件” 2.西来思潮的三次论战 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社会主义的论战 马

41、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第四节 新文化运动带来的报刊业务 改革和新闻学教育与研究,(一)报刊业务改革: 1.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在报刊上广泛应用; 2.副刊改革:四大副刊出现 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 北京晨报副刊晨报副镌 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北京京报副刊京报副刊,副刊大王孙伏园,一生从事副刊编辑和平民教育 1.关于副刊的任务: 大报改革的先驱; 为大报作学术上的解释; 一百种杂志的替代 供人娱乐 2.关于副刊的内容: 日常的、有趣的、平易的内容 文学艺术 日报副刊应有短评,3.报刊文体创新 政论文的创新 新闻通讯的改革:“小通讯” 报刊杂文的产生,二、中国新闻学教育与研究,(一)中国新闻学研究

42、与教育的拓荒者蔡元培 1、1916年任北大校长 2、1918年在北大政治系开设新闻学课程,聘任徐宝璜任教 3、1918年10月14日,成立北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任会长,聘徐、邵为导师 (二)新闻学研究:专著的出版 徐宝璜新闻学,第八章 大革命推动新闻事业黄金发展,起止时间:1921年7月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新文化运动的洗礼,新闻事业获得长足发展,迎来“黄金时代”,表现在: 无产阶级报刊脱颖而出; 革命报刊有了新发展和新变化; 私营企业性大报进一步发展; 广播事业诞生通讯事业获得发展; 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进一步发展,第一节 无产阶级和共产党报刊诞生,一、新青年改组

43、和共产党月刊 1、1920年5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首先成立;9月,新青年由民主主义性质刊物改组为中共上海发起组领导的社会主义刊物 2、1920年11月,中共上海发起组创办了半公开的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李达主编。,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报刊,一、蔡和森与向导周报 1、蔡和森(185) 2、向导周报 中共中央第一份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首任主编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 主要宣传内容:通过报道和评论反映和指导斗争 二、新青年季刊和前锋月刊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与向导配合。前锋重视调查研究,着重对中国革命的一些专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新青年季刊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三、恽

44、代英、萧楚女与中国青年,1、创刊: 1923年10月在上海创刊,1927年10月停刊,主编是恽代英, 2、江城双杰恽代英和萧楚女 3、中国青年主要宣传内容: 引导青年正确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 报道评述国内政治时事; 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各种侵蚀青年的反动错误思想。 特点:服务于青年,适合青年的需要,真实生动,有益有味。,四、工人报刊,1、劳动周刊,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党领导下第一张全国性工人报纸,1921年8月20日创刊 2、工人周刊:“北京劳动界的一颗明星”,1921年7月,1922年改为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的机关报 3、真报:湖北省工团联合会机关报,1922年10月10日创刊于汉

45、口,第二节 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家瞿秋白,一、瞿秋白的新闻活动经历,共分五个时期: 1、(1919-1920)创办启蒙报刊时期。 新社会旬刊、人道 2、(1920、10-1923、1)苏俄采访时期,晨报和时事新报特约记者,采写大量苏俄通讯,另有饿乡记程、赤都心史、俄国文学史俄罗斯革命论,3、(19231927)中共中央机关报创始时期编辑向导,筹办新青年,主编前锋,创办热血日报 4、(19271933)中共党的地下报刊活动时期。将向导改为布尔什维克、红旗日报、实话五日刊 5、(19341935)中央苏区报刊活动时期。红色中华社长兼主编,二、瞿秋白对中共党报理论的贡献,第一,党报必须具有指导性

46、,主张“以党报的社论为代表中央政治局在政治上的分析与策略上的指导” 第二,党报也必须有具体性。要理论联系实际,反映一切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第三,党报必须具有最强烈的群众性。尽可能通俗化,群众喜欢看,看得懂,才能深入人心 第四,党报必须设立工农通讯员,建立群众发行网。,第三节 国共合作时期的新闻事业,一、共产党报刊的新发展 五卅运动与热血日报 1925年6月4日创刊,迄今能看到的中共中央出版的第一家日报,主编瞿秋白 二、国民党报刊的新变化 民国日报1924年10月创刊于广州; 政治周报1925年12月5日创刊与广州,影响最大; 中央日报1927年3月22日创刊于汉口,国民党中央及武汉国民政府的机

47、关报(中央副刊) 三、军队报刊的出现 中国军人和军人日报,第四节 私营企业性报纸的进一步发展,一、申报、新闻报及上海企业性报纸的发展 (一)申报、新闻报的发展 1909年席子佩买下申报,产权回归国人,1912年转入史量才手中,他爱报如命,经营有方,使申报大有进展 新闻报在汪汉溪父子手中一直处于发展趋势,两报在20年代迅速发展,原因除了继续以办企业的方式加强管理外,还有: 其一,施行“无偏无党”、“经济独立”的办报方针 其二,更新设备,采用先进技术。 表现是印刷设备的更新和通讯设备技术条件的先进,(二)上海其他企业性报纸的发展,时报1904年狄楚青创办于上海,印刷质量领先; 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专任的外勤记者,首创专栏新闻; 晶报1919年创刊,初为神州日报的副刊,后独立,主要靠发行收入 商报1921年创刊,汤节之创办,主笔陈布雷的评论,二、世界日报及北京企业性报纸的发展,(一)成舍我与“世界报系”的创办 1、成舍我生平 原名成勋,“舍我”是笔名,袭用孟子上“舍我其谁” 之意(18981991)著名的报人、社会活动家和新闻教育家。,子女竟秀,长女成之凡,音乐家,画家 ,曾三次参加法国总统大选; 次女成幼殊, 中共党员,我国资深职业外交官; 长男成思危,工商管理硕士,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