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名着的选择与阅读.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07449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典名着的选择与阅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国经典名着的选择与阅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国经典名着的选择与阅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国经典名着的选择与阅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国经典名着的选择与阅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经典名着的选择与阅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典名着的选择与阅读.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经典名著的选择与阅读,王余光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2008-11-18,本讲参考书,1中国读书大辞典,王余光、徐雁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初版。 2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王余光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初版。 3中国读者理想藏书,王余光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4名著的阅读,王余光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 5读书随记,王余光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一、推荐书目,1,早期推荐书目 早在唐代,推荐书目就很受青年士子们的欢迎。现在我们见到的最早推荐书目被后人称为“唐末士子读书目”(敦煌遗书伯2171号)。 到了元代初年,学者程端礼(127

2、11345)把朱熹以来在书院、私塾教育中所创造的经验加以总结和发展,写成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三卷。元朝国子监曾将该书颁布郡县官学,成为学子读书的准绳,及至明清,读书目对书院及读书人也有一定的影响。,一、推荐书目,明末陆世仪在他的思辨录中,曾为青少年开列了一个阅读书目,反对把精力全放在科举考试上,强调经世致用。 清,龙启瑞与道光年间撰经籍举要,为学子开列经史子集四部典籍要目。 光绪初年,张之洞因诸生“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相问,根据当时情况,挑选两千二百余种图书,编成书目答问一书,以指示诸生治学门径。此书提倡经世致用之学,问世后很有影响。以上书目在科举时代都发生过广泛的影响,然而,随着时代的推

3、移,科举的废弃和知识的更新,这些书目的影响和作用愈来愈小。,一、推荐书目,2,20世纪以来的推荐书目 (1)胡梁之争 1923年梁启超的国学入门书目 胡适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一、推荐书目,1926年,目录学家汪辟疆列举了国学基本书135种,并认为其中的30种为国学的纲领书。抗战期间,汪辟疆提出大学中文系学生应选读的20种书。不久后,他又提出国学的“最切要”的源头书10。 四十年代,钱穆在西南联大为学生开列了一个文史书目举要,1973年出版中国史学名著。晚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的讲座中又提出7部书是“中国人所人人必须的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一、推荐书目,于此前

4、后,朱自清出版经典常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传统的重要典籍,以求能启发读者对传统经典的阅读兴趣。这本小册子后来多次重印,具有广泛的影响。 1947年,张舜徽先生在兰州大学为学生开列初学求书简目,此后又出版了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中国古代史籍举要,并主编中国史学名著解题,向学生推介一些常见的史学要籍。,一、推荐书目,五十年代,北京图书馆曾推出中国古代重要著作选目,这个书目是经过郭沫若、俞平伯、何其芳等人审订过的。既然称为“古代重要著作”,却不收周易、论语等书。 八十年代,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中国历代经典宝库,其青少年版选收古籍45种。 蔡尚思: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40种书。,一、推荐书目,到九十年

5、代, 武汉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百部名著导读, 北京大学的学生应读选读书目, 清华大学的学生应读书目(人文部分)。 这些书目中都包含了相当一部分的中国传统经典,但在选目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二、名著的选择,根据上述书目所收传统经典,大致可分为八类: (1)四书五经 (2)前四史与资治通鉴 (3)先秦诸子 (4)其他子部书 (5)唐宋诗文 (6)其他诗文 (7)古典小说 (8)其他,二、名著的选择,(1)四书五经,各目均有收录,其中诗经、论语二书收录次数最多。自汉以来,两千余年间,这些书对中国政界、学界,都有重大影响。近50年内,据不完全统计,论语一书出版的汉文各种版本有135种,孟子出版的

6、汉文各种版本有117种,诗经出版的各种汉文版本由97种。,二、名著的选择,(2)前四史与资治通鉴,除胡目外,各目均有收录,其中史记与资治通鉴二书收录次数最多。在传统史籍中,史记、汉书与资治通鉴最受重视,近50年内,据不完全统计,史记的汉文版本达76种之多。,二、名著的选择,(3)先秦诸子,各目均有收录,其中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孙子兵法诸家收录次数最多。近50年内,据不完全统计,以上各书出版的汉文各种版本分别为123种、65种、32种、75种、65种。,二、名著的选择,(4)在其他子部书中,被各目收录较多的书是:论衡、坛经、颜氏家训、明夷待访录。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被蔡尚思与三家大学书目收录

7、,可见此书受当前学界重视。,二、名著的选择,(5)唐宋诗文,各目均有收录。1949年以前各目多收个人文集,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苏轼等人。1949年以后各目多收选本,如三家大学书目均收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反映了大众读书的一个基本倾向。,二、名著的选择,(6)其他诗文,以楚辞、文选、陶渊明集、世说新语收录次数最多,宋代以后的诗文被推荐的较少。楚辞作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差不多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近50年内,据不完全统计,楚辞的汉文版本达98种之多。,二、名著的选择,(7)古典小说,1949年以前,除胡目之外,其他书目均不收录。1949年以后,大多数书目都推荐了古典小说,古典小说的

8、影响与日俱增。,二、名著的选择,据一次对北京市民的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32份)结果表明:对被调查者影响最大的中外书籍,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分别排名第一、第二、第五、第十,足可表明四大古典小说的影响力。近50年内,据不完全统计,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出版的汉文各种版本分别为83种、87种、62种、113种。,二、名著的选择,(8)其他书籍,以说文解字、左传二书收录次数较多。1949年以前,各书目重视推荐说文解字,因而,朱自清的经典常谈第一篇即为说文解字。 1949年以后,这种治学传统的影响逐渐消失,说文解字不再受推荐者重视了。左传一书一直有着持久与广泛的影响。近50年间

9、,据不完全统计,该书出版的汉文各种版本有75种之多。,二、名著的选择,从总的方面来看,二十世纪传统经典的基本阅读倾向是:从艰深到浅显,从文言到白话,从原本到节本,从专集到选本,体现了传统经典阅读大众化的发展方向。,二、名著的选择,1,中国学者与作家推荐的中国著作,排在前十名的是: 诗经 史记 庄子 老子 论语 孟子 韩非子 楚辞 左传 荀子,二、名著的选择,这十种书都是公元前的著作,最晚成书的史记距今也有2000余年了。这或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读书人的一种珍古典重基础的心理。长期以来,中国学人强调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以上这些著作,真正是中国学术之源。同时,正如韩国学者韩仁熙、李东哲所说,这些

10、“古典名著,都反映出古代生活与文明,并历代而下,不断被加入新的阐释和理解,其影响一直延伸到今天,而许多求知活动所涉及的领域正是依靠这些阐释和理解建构起来的”。,二、名著的选择,2,就被推荐的外国著作来看,排在前十名的是: 莎士比亚作品 圣经 对话录(柏拉图) 荷马史诗 物种起源(达尔文) 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马克吐温) 红与黑(司汤达) 草叶集(惠特曼) 神曲(但丁),二、名著的选择,以上十种除物种起源外,都可以被看成是文学作品。在我们收集的这80种推荐书目中,54种中国书目共推荐外国著作800种;26种外国书目,若除去汉学家鲁惟一的中国古代典籍导读,其余25种只推荐了中

11、国著作2种(老子与论语)。对于外国名著,中国推荐者与外国推荐者有不同的看法。,二、名著的选择,中国推荐者眼中的外国名著,排在前十名的是: 莎士比亚作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红与黑(司汤达) 神曲(但丁) 对话录(柏拉图) 荷马史诗 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社会契约论(卢梭)、 浮士德(歌德) 高老头(巴尔扎克),二、名著的选择,外国推荐者眼中的外国名著,排在前十名的是: 圣经 莎士比亚作品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马克吐温) 对话录(柏拉图) 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 白鲸(麦尔维尔) 草叶集(惠特曼) 物种起源(达尔文) 荷马史诗 随笔集(蒙田),二、名著的选择,以上两个目录,除莎士比

12、亚作品与对话录两种相同外,其余8种都不同。中国推荐的十本书中没有美国人的书,外国推荐的十本书中有3本美国人作品。对法国人,中国推荐者更喜欢司汤达与巴尔扎克,外国推荐者则更喜欢蒙田。同是俄苏作家,中国推荐者欣赏奥斯特洛夫斯基,而外国推荐者则更看重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三、传统名著的生命力,据最近的调查:731%的家长和867%的教师认为背诵古典诗文能弘扬传统文化;887%的家长和967%的教师认为对孩子的修养和人格发育有好处;942%的家长和100%的教师认为对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好处 。,三、传统名著的生命力,1923年,梁启超在撰写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的同时,还写了一篇治国学杂话

13、的文章。在这里,梁氏就为什么要阅读传统经典,提出了两层意见: 一是,作为中国学人,就有必要读一些中国传统经典。二是不仅需要阅读必要的经典,对那些“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和“有益身心的格言”,还需要熟读成诵。,三、传统名著的生命力,在美国,习读经典名著,特别是习读传统经典,同样是受人关注的话题。早在20世纪初,哥伦比亚大学就创设了“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两门本科生的必修课。前者致力于提供一个欧洲文学名著的标准选目,后者提供一个哲学和社会理论名著选目。这两个目录包含了大量的西方传统经典。40年代,美国许多大学开设了这类课程。虽然在近数十年间,对这类课有不断的争议,但直到今天,有一些大学仍继续开设,如哥伦比亚大学与芝加哥大学。,三、传统名著的生命力,今天,我们阅读,阅读传统经典,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也是为了一个悠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或许是寻求一个完善、独立的自我与品格的最好途径。,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