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综合复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08934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29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综合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综合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综合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综合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综合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综合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综合复习.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近现代史 综合复习,主讲内容,一、试卷题目类型 二、复习重点内容(题目) 三、模拟题型(两套),试卷题目类型,试卷共计分两大类: A卷:六大题型 第一,单项选择题目,共计10分; 第二,填空题,共计20分; 第三,辨别分析题,10分; 第四,简答题,24分; 第五,材料分析题,15分; 第六,论述题,21分。,试卷题目类型,试卷共计分两大类: B卷:五大题型 第一,单项选择题目; 第二,填空题; 第三,简答题; 第四,材料分析题; 第五,论述题。,重点题目(内容),专题一 近代列强的侵华 1、1840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

2、夺、文化渗透),要求学生能列举史实说明 3、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4、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专题一 近代列强的侵华,专题一 近代列强的侵华 一、1840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见教材P11或综合思考题P1) 需讲内容: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划分为 1840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为中国近代史(在这110年里,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以后(1949年10月到现在)为中国现代史。 二、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同时要求学生能列举史实说明(见教材P2030) 需讲内容:资本帝

3、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从1840年到1919年的80年间,资本-帝国主义先后在中国发动了多次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专题一 近代列强的侵华,(1)5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1840年到1842年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56年到1860年英国和法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83年到1885年法国发动的侵略中国和越南的中法战争、1894年到1895年日本发动的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战争、1900年到1901年英、法、德、意大利、俄、美、日、奥匈帝国等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三次

4、武装入侵 1871年沙俄侵入新疆伊犁, 1874年日本进攻台湾南部的军事侵略, 1903年到1904年英军入侵西藏。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到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专题一 近代列强的侵华,最为臭名昭著的有三大惨案: 第一大惨案是:1894年日军制造的旅顺大屠杀惨案,这一次惨案,日军在四天之内,屠杀中国的居民两万人; 第二大惨案是: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屠杀义和团民和平民的惨案,这一次惨案的数字目前没有准确的统计,估计也不可能有准确的数字,但据史料记载,仅在北京的

5、张王府一处,就枪杀义和团民和居民1700多人; 第三大惨案:1900年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制造的江东64人惨案,这一次惨案沙俄军烧光了中国的村庄,杀死和烧死了中国的居民,把中国的居民赶于黑龙江活活的淹死。,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从1840年到1919年,最主要的有7个: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者就强迫清朝地方政府交纳广州赎城费600万元(银元)。其后,更通过南京条约攫取赔款2 100万元(银元)。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从清政府那里勒索了1600万两白银的赔款,这1600万两白银

6、的赔款,相当于当时中国中央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当时清政府财政收入每年4000万两银子); 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从中国勒索了赔款2亿3千150万两的白银,这相当于当时中国中央财政3年收入的总和。 1901年辛丑条约,勒索的赔款,历史上叫做“庚子赔款”,总额是4亿5000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中国中央财政4-5年的总和。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近10亿两之巨。,专题一 近代列强的侵华,(二)政治控制 为了统治中国,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代理工具。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扶植、收买代理人。 (三)经济掠夺。1、

7、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四)文化渗透。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专题一 近代列强的侵华,三、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见教材P38) 讲课内容: 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其内容除包括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以外,还有总结鸦片战争经验教训。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专题二 农民阶级的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1、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

8、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2、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3、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4、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5、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专题二 农民阶级的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四、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见教材P42)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的土地分配原则和方法、产品分配原则和方法各是什么? 土地分配的原则和方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实行绝对平均分配的政策。 产品分配的原则和方法:实行圣库制度,实行绝对平均的产品分配制度。 这项制度要达到的目的是建立“四有二

9、无”(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的。因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小生产者。,专题二 农民阶级的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五、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见教材P43) 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由香港来到天京,被洪秀全封为干王,总理朝政。洪仁玕提出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1、主要内容如下:(1)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设法用人”;尊重民意,“上下情通”;强调官员由中央选拔,禁止任用亲信,并学习西方,制订法律、制度。(2)经济方面

10、:主张发展生产,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银行、邮政业;仿造火车、轮船、铁路、公路;保护私人自由投资,“准富人请人雇工”;奖励发明创造等(3)思想文化方面:主张设学馆、医院,设立新闻官、新闻馆;提倡近代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禁止封建迷信;废除买卖人口和奴婢制度等。(4)外交方面:主张平等往来,鼓励与各国通商; 2、评价: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专题二 农民阶级的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六、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见教材P44) 天京变乱主要内容: 洪秀全入主天王府后,

11、深居简出,生活奢靡,大权交由杨秀清掌握。1856年,太平军先后击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杨秀清居功自傲,逼封万岁。洪秀全遂密诏韦昌辉、秦日纲,诛杀杨秀清及其家人、部属2万多。洪秀全在石达开起兵威胁下,杀韦昌辉,以石达开主政。但旋又对石达开心存疑忌,多方牵制,致石达开于次年带兵20万出走,与洪秀全分裂。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专题二 农民阶级的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七、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见教材P45或综合思考题P3) 失败原因 (1)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2)缺乏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和战

12、略上的失误,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3)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4)太平天国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历史教训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农民阶级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任;同时也说明,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专题三 封建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要求学生能列举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如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2、洋务事业的三个方面: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要求学生能列举具体史实说明这三个方面 3、洋务派的思想核心是“

1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标是“自强”、“求富”。 4、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中日甲午海战 5、洋务运动的破产原因,专题三 封建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八、洋务运动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要求学生能列举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如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这部分人就是当时清政府内当权的洋务派,他们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所从事的洋务,史称洋务

14、运动。所谓“洋务”,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以及有按照“洋法”操练军队、学习外洋科学、使用机器、开矿办厂等对外关系与外洋往来的事物有关的一切事情。,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二)代表人物 1、奕欣(18331898年)。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1851年(咸丰元年)封为恭亲王。支持地方实力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开展洋务活动,成为清廷中枢主持洋务的首脑人物。 2、曾国藩(18111872年),湖南湘乡人,出身于地主家庭。他举办洋务,建立新式军火工业,制造武器,武装湘军。 3、李鸿章(18231901年),清末大臣,洋务派地方代表。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

15、的卖国贼之一。 4、左宗棠 (18121885年),清末大臣,洋务派地方代表。1881年升军机大臣,调两江总督。1884年中法战争中是主战派。他创办的福州船政局。 张之洞(18371909年)(今河北南皮)人。他于1889年任湖广总督,在湖北建成湖北织布局,汉阳炼铁厂,汉阳兵工厂等,成为与李鸿章齐名的洋务要人,洋务运动的内容,九、洋务事业的三个方面: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要求学生能列举具体史实说明这三个方面(见教材P47) 涉及内容 1、中国第一条铁路诞生。洋务运动的内容很庞杂,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而以“自强”为名,兴办军事工业并围绕军事工业开办其他

16、企业,建立新式武器装备的陆海军,是其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的内容,2、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设的制造近代武器的军事工业, 3、江南制造总局。又称江南制造局,1865年由李鸿章在上海创办。4、福州部政局。福州船政局,是清政府经营的设备最齐全的新式造船厂。1866年由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 5、汉阳铁厂。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后, 1893年汉阳铁厂基本完工, 6、轮船招商局。简称“招商局”。中国最早设立的轮船航运企业。1872年李鸿章招商筹办。7、同文馆。 1861年奕欣奏请设立外语学校,培养外语人才和外交人才。1862年8月,同治帝正式批准成立“京师同文馆”。,专题三 封建地主阶级

17、的洋务运动,十、洋务派的思想核心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标是“自强”、“求富”。 十一、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主要是中日甲午海战的失败和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和原因(见教材P49) 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第一,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 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专

18、题四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探索戊戌变法,1、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三个焦点问题 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专题四 戊戌变法,十二、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三个焦点问题(见教材P62) 戊戌变法又名百日维新、戊戌维新、维新变法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

19、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维新变法政治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专题四 戊戌变法,十三、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见教材P53或综合思考题目P4) 变法意义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

20、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专题五辛亥革命,1、了解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相关文章,如: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 2、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其机关报为民报,同盟会的纲领为三民主义。 3、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三大焦点问题 4、武昌起义的导火索:保路风潮,武昌起义的时间:1911年10月10日 5、中华民国成立时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 6、中华民国临时约

21、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7、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8、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专题五辛亥革命,十四、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十五、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三大焦点问题(见教材P62)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各自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 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 3要不要社会革命。,十六、武昌起义的导火索:保路风潮,武昌起义的时间是否1911年10月份10日、中华民国成立

22、时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 十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十八、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见教材P67或综合思考题P5) 它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

23、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辛亥革命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革命政府还大力整顿社会秩序,提倡社会新风,扫除旧时代的“风俗之害”。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十九、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见教材P72或综合思考题P6)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 从客观上说,辛亥革命发生于帝国主义时代,而帝国主义是决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使自己

24、失去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1/4的剥削、奴役的对象和市场的。因此,它们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财政等各种手段来破坏、干涉中国革命,扶植并支持它们的代理人袁世凯夺取政权。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从主观方面来说,这场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同盟会内部的组织比较松懈,派系纷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尽管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

25、的先驱者的业绩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专题六 新革命道路,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和科学(“德先生”“赛先生”) 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如陈独秀、蔡元培、鲁迅、胡适等 4、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1919年5月,五四运动导火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5、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6、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要求学生能举出史实 7、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时间是1921年7月 8、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9、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出现了新面貌的表现 10、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成

26、功召开,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革命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1、大革命失败的主客观原因 12、国民党如何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 13、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 14、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解决了军事和组织问题,专题六 新革命道路,二十、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二十一、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和科学(“德先生”“赛先生”) 二十二、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1919年5月,五四运动导火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十三、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见教材P104),专题六 新革命道路,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是: 第一, 五四运动

27、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第二, 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这样,五四运动就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正因为五四运动具备了上述新的历史特点,它也就成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二十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要求学生能举出史实(见教材P110) 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是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建立的。 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

28、“首次决议,推陈独秀为书记,函约各地社会主义分子组织支部”。11月,创办共产党。这标志着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旗帜在中国大地上树立起来了。 1920年10月,李大钊、张国焘等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从1920年秋至1921年春,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汉,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王烬美、邓恩铭等在济南,谭平山、谭植棠等在广州,都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在日本、法国留学的中国先进分子,也成立了共产主义组织。,二十五、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时间是1921年7月。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见教材P114)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

29、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是在斗争中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 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者、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强的革命性。 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二十六、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出现了新面貌的表现(见教材P115或综合思考题目P8)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

30、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 第三,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二十七、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革命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二十八、大革命失败的主客观原因(见教材P121)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是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伸出的千百只手拉进反革命营垒里去了。从主观方面来说,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

31、的错误,放弃了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使那次革命遭到了失败。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时期。它没有经验,缺乏深刻的革命认识,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二十九、遵义会议(见教材P136) 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又称红一方面军)8.6万人撤离根据地,向西突围转移,开始长征。长征初期,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等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在强渡湘江之后,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锐减到3万多人。严酷的事实教育了广大的共产党员和红军官兵,他们开始产生对错误领导的怀疑、不满。转而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这样,当中央

32、红军根据毛泽东的提议,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并在占领黔北重镇遵义之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同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会后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分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博古任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并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

33、军的军事行动。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遵义会议,从而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从幼年达到了成熟,从失败走向胜利,从完全听命于共产国际走向根据中国实际独立决定重大问题。,专题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日本对外扩张的具体政策是“大陆政策” 2、日本企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开始: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3、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1937年7月7日

34、卢沟桥事变 4、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要求学生能列举史实 5、西安事变时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与1936年12月12日发动兵谏,扣留了蒋介石 6、八路军总指挥为朱德,下辖三个师:第一一五师、第一二零师、第一二九师;新四军军长为叶挺 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8、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组织了的大战役有: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 9、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系统地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10、抗日根据地的各方面建设 11、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 1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3、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专题七 中

35、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三十、日本企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开始: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三十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三十二、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组织了的大战役有(综合思考题目P10):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三十三、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系统地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见教材P151) 1938年5、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系统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毛泽东指出,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

36、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毛泽东还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也将是最困难的时期,然而它是转变的枢纽。”这是中国抗日战争能否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只要坚持持久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将在这个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三十四、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见教材P166) 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

37、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人民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范例。,三十五、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见教材P167)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

38、的重要的思想保证。 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 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第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专题八 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1、内战全面爆发的标志:1946年底,国民党军进攻中原解放区 2、战略决战阶段三大战役为:辽沈、淮海、平津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所起的作用:临时宪法的作用 4、人民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39、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5、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6、1949年至1952年期间,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开始实行的三方面表现 7、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8、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 9、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方针是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和平赎买政策 10、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间: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 完成标志着社会主意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全面的确立 11、文化大革命十年是指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专题八 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三十六、内战全面爆发的标志:1946年底,国民党军进攻中原解放区 三十七、战略决战阶段三大战役为:辽沈、淮海、平津 三十八、人

40、民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专题八 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三十九、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见教材P191)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坚持“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四十、1949年至1952年期间,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开始实行的三方面表现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二是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三是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四十

41、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见教材P217)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专题八 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十二、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方针是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和平赎买政策 四十三、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间: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全面的确立 四十四、文化大革命十年是指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专题九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其主题报告为邓小平作的解放思想,实事

42、求是,团结一切向前看 2、1979年,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的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3、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是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4、“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内容 5、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的时间是1992年 6、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断的是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的讲话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 8、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四十五、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其主题报告为邓小平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切向前看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华主席

43、主持会议。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会议重点 1、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方针。 2、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口号。 3、伟大的转变(突出贡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由(1)闭关锁国向改革开放转变;(2)由贫穷落后向强盛富裕转变;(3)由随意人制向民主法制转变;(4)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专题九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四十六、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是1981年6月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四十七、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的时间是1992年 1992年1至2月,邓小平

44、在南方视察中,多次发表重要谈话。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等重要观点,计划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四十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见教材P290和P292) 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系统阐过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胡锦涛在2003.10

45、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010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模拟试卷四,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将其符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工

46、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 】 A纺织业 B冶铁业 C采掘业 D机器制造业,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 【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此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是【 】 A十款天条 B天朝田亩制度 C劝世良言 D资政新篇,4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的是【 】 A鸦片战争失败 B中法战争失败 C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D八国联军分华战争失败 5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 】 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农民阶级 6保路

47、风潮中,运动最强烈的省份是【】 A湖北 B湖南 C广东 D四川 7 1917年8月,国会非常会议在_召开。【 】 A上海 B北京 C南京 D广州,8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B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D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9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大会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国民党一大 D中共三大 10.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大力推行【】 A民团制度 B特务制度 C保甲制度 D文化专制主义 11点燃“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的是【】 A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B湘赣根据地的创建 C湘鄂西根据地的创建 D陕甘宁根

48、据地的创建 12.遵义会议召开于【】 A.1934年10月 B1935年1月 C1935年2月 D1935年4月,13. 1940年,投降日本,建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是【】 A.汪精卫 B段祺瑞 C胡汉民 D石友三 14. 发起第三次长沙会战,连续挫败日军进攻的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是【】 A陈诚 B李宗仁 C顾祝同 D薛岳 15.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日基本主张的会议是【】 A陕北洛川会议 B中共七大 C淞沪会议 D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 16.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正式确定的战略方针是【】 A“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B“向南发展,向北防御” C“向东发展,向西防御” D“

49、向西发展,向东防御” 17.“一二一”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 A“反对内战,争取自由” B抗议“驻华美军暴行” C“反饥饿、反内战” D“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18.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平津战役开始 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 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淮海战役结束 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A B C D 19.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 A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 C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 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0.提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任务的会议是中共【】 A七届三中全会 B七届四中全会 C七届五中全会 D八大 2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所包含的两个阶段是【】 A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