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一节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15499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第一节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六章第一节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六章第一节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六章第一节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章第一节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第一节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邗江区蒋王中学高二生物教学案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一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主备人:邱雪松20062学习目标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能体会格里菲思、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等科学家的实验思路,理解从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基本方法;领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学习重点、难点1格里菲思、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等科学家的实验思路学习过程一、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将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说明。2将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说明 。3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

2、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说明。4将R型的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并在小鼠体内检测出活的S型细菌。说明。上述实验说明。(二)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1从S型活细菌提取得到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2将上述提取得到的DNA加入已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出现了有毒性的活的S型细菌菌落和无毒性的活的R型细菌菌落。将上述提取得到的蛋白质或多糖加入已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只出现了无毒性的活的R型细菌菌落。将上述提取得到的DNA先与DNA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已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

3、后,在培养基上只出现了无毒性的活的R型细菌菌落。 通过上述实验,艾弗里与他的同事得出了的结论。(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T2噬菌体的特点T2噬菌体是由 和 这两种化合物组成。硫元素仅存在于 分子中,99%的磷都存在于分子中。2制备含放射性同位素T2噬菌体的方法首先用含放射性同位素(如32P)的培养基培养 ,然后再用上述细菌培养,就可得到含放射性元素(如DNA分子中含32P)的T2噬菌体。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实验过程及结果:搅拌、离心上清液,放射性很高沉淀物,放射性很低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与末标记的细菌混合 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与末标记的细菌混合搅拌、离心上清液,放射性很低沉淀物,放射性很

4、高该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和分离。上清液中主要含有 ,沉淀物中主要含有 。用35S标记的一组实验,主要在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同位素,而用32P标记的一组实验,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同位素。这一结果说明。此实验中释放的大量T2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却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这一结果说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二、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有些病毒不含DNA,只含有蛋白质和RNA,它们的遗传物质是 ,如 。三、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因为只有少数生物(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所以说。疑难点拨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说明了DNA

5、是遗传物质吗?答:没有。因肺炎双球菌实验所用实验材料都是活的细菌或杀死的细菌,没有单独地直接观察DNA的作用,因此此实验不能表明DNA是遗传物质,只能表明S型细菌中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吗?答:没有。因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注入到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分子,蛋白质外壳附着在细菌的表面,没有进入到细菌细胞内,因此在细菌细胞内,是噬菌体的DNA进行自我复制,指导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合成,然后组装成噬菌体;没有直接观察到噬菌体蛋白质的作用。因此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表明DNA是遗传物质,没有表明蛋白质不是遗

6、传物质。精典例题例1 (2004年陕西卷)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够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巩固练习1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能在死亡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 有毒R型 无毒R型 有毒S型 无毒S型A B C D2科学家通过实验,研究控制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下

7、面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将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正常;将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实验结论:S型细菌有毒,R型细菌无毒 B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活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实验结论:R型细菌有毒 C从S型活菌中提取出蛋白质、多糖和DNA,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RNA是遗传物质 D用15N和32P这两种同位素标记烟草花叶病毒,然后侵染烟草叶片。通过示踪观察可以得出: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

8、、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S型活细菌出现的是4用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然后去侵染没有标记的细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蛋白质分子应含有的P、S元素是A31P、32P与32S B31P、32P与35S C31P、32P与32S、35S D 32P与32S 、35S 5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应该是A.部分噬菌体DNA B.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C.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 D.全部子代噬菌体DNAABCD甲病毒丙病毒乙病毒图1926如图192,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人工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

9、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就是A、B、C、D中的 9小白兔生物体内不同的组织细胞中所含的DNA和RNA是 A. DNA相同,RNA也相同 B. DNA相同,RNA不相同C. DNA不相同,RNA相同 D. DNA不相同,RNA也不相同102003年上半年我国部分省市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现已查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一种新的冠状病毒(SARS病毒)感染引起的。SARS病毒属RNA病毒,与DNA病毒比较复制时出现的错误率较高,万分之一的碱基会发生错误,这就告诉我们该病毒有非常多变的特性。在测定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的碱基排列顺序时,因测定遗传物质的碱基序列排序必须使用DNA,研究人员必须首先将冠状病毒的RNA转换成DNA。加拿大分子生物学家维克托林博士说:“RNA的稳定性要差许多,处理起来也难得多。把它转换成DNA花去了差不多4天时间。” 请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与人的遗传物质相比,它特有的碱基是 。在人体内合成子代SARS病毒蛋白质的原料来自于 ,是以 的信使RNA作模板合成的。SARS病毒的基因突变与一般生物的基因突变相比,它具有 特点。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是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