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动态变化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18960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补体动态变化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补体动态变化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补体动态变化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补体动态变化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免疫组合检验补体C3、C4的临床意义相似,增高常见于某些急性炎症或者传染病早期,如风湿热急性期、心肌炎、心肌梗死、关节炎等;降低常见于:补体合成能力下降,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补体消耗或者丢失过多,如活动性红斑狼疮、急性肾小球肾炎早期及晚期、基底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冷球蛋白血症、严重类风湿关节炎、大面积烧伤等补体合成原料不足,如儿童营养不良性疾病先天性补体缺乏。血清C3含量增高:见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病综合症、慢性肾炎、肿瘤、感染、溃疡性结肠炎、组织损伤期及糖尿病等。血清C3含量降低: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毒性感染、狼疮性症候群、肝硬化、肝炎等。正常参考

2、值:0.8-1.85g/L血清C4含量增高:C4含量升高常见于风湿热的急性期、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心肌梗塞、Reiter综合征和各种类型的多关节炎等;血清C4含量降低:则常见于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SLE活动期、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IgA肾病、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早期等。正常参考值:0.10-0.40g/L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检测 (1)IgG增高:IgG增高是再次免疫应签的标志。常见于各种慢性感染、慢性肝病、胶原血管病、淋巴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单纯性IgG增高主要见于免疫增殖性疾病,如IgG型分泌型多

3、发性骨髓瘤等。(2)IgG降低:见于各种先天性和获得性体液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重链病、轻链病、肾病综合征、病毒感染及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还可见于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肌营养不良也可有血IgG浓度降低。正常参考值:7.0-16.0g/L.免疫球蛋白IgA检测临床意义: (1)IgA增高:见于IgA型多发性骨髓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湿疹和肾脏疾病等;在中毒性肝损伤时,IgA浓度与炎症程度相关。(2)IgA降低:见于反复呼吸道感染、非IgA型多发性骨髓瘤、重链病、轻链病、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肌营养不良)等。

4、正常参考值:0.7-4.0g/L.免疫球蛋白IgM检测临床意义: (1)IgM增高:见于初期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由于IgM是初次免疫应签中的Ig,因此单纯IgM增加常提示为病原体引起的原发性感染。宫内感染可能引起IgM浓度急剧升高,若脐血中IgM0.2g/L时,表示有宫内感染。此外,在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明,IgM呈单克隆性明显增高。(2)IgM降低:见于IgG型重链病、IgA型多发性骨髓瘤、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免疫抑制剂疗法后、淋巴系统肿瘤、肾病综合征及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肌营养不良)等。正常参考值:0.4-2.3g/L.标本采集:红盖管抽血5ml注意事项:1、乳糜血溶血、黄疸血对结果有影响;2、抽血后2小时之内送检;3、空腹。开单(计费)方式:免疫球蛋白组合 (在生化室检查)-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