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增养殖学考试资料1.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19023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贝类增养殖学考试资料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贝类增养殖学考试资料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贝类增养殖学考试资料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贝类增养殖学考试资料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贝类增养殖学考试资料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贝类增养殖学考试资料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贝类增养殖学考试资料1.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1、 栉孔扇贝的海上过度:稚贝在室内经过1015天的生长(壳长不超过1mm),然后移到海上继续培育,直到培育成壳高0.5-1cm的商品苗的过程称为海上过渡(一个来月时间)。2、 蚶豆培育:指将刚出库的人工培育稚贝或采捕到的壳长23mm大小的稚贝俗称蚶砂,经56个月养殖,壳如绿豆,规格为400010000粒/千克;或者经约1年养殖,壳长达到12cm的过程。也称中间培育。3、本鳃:水生贝类用鳃呼吸,鳃是由外套腔内的皮肤扩张形成的,又被称为“本鳃”。4、蛎苗抑制:就是根据牡蛎营固着生活并经常露空的生态特点,每天使蛎苗露空一定时间,使其处于最低生活限度的状态下,抑制其生长,锻炼牡蛎苗对环境

2、的适应能力,从而培育为优质牡蛎,下海养殖后生长速度快,可缩短养殖周期。5、单体牡蛎:自然海区的牡蛎是聚群在一起营固着生活的,所谓单体牡蛎,是指牡蛎不固着、单独的个体就能正常生活。6、壳顶幼虫:直线铰合部开始向背部隆起,改变原来直线形态。后期幼体壳顶突出明显,足开始长出,成棒状,尚欠伸缩活动能力。鳃开始出现,但纤毛未摆动,面盘仍很发达。足丝腺、组神经节和眼点逐渐形成,但此时足丝腺不具备分泌足丝的机能。7、生物学最小型:生物学最小型是指第一次性腺成熟时的最小个体大小。8、生长限度:贝类随着生长,个体达到某些限度后就不再继续生长,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大小和体形,这一限度称为贝类的生长限度。9、贝类的性成

3、熟年龄:是指性腺初次发育成熟时的年龄。10、阶段生长型:是指一年生贝类在某阶段内快速生长,其贝壳的生长基本上是在第一年内完成,以后贝壳几乎不再继续生长。11、出柱率:贝类如扇贝的闭壳肌湿重(或干重)占鲜贝湿重的百分比衡量闭壳肌的肥瘦程度,称为出柱率。12、赶堆:一个潮水退潮时,把苗埕四周的蛤苗往中央空地集中,称做“赶堆”。13、生长线:贝类贝壳上的生长线是它生长周期的标志,称年轮。年轮可以作为鉴别年龄的根据。14、贝类的露空时间:贝类这离开水后能维持生命活动的时间,称为“露空时间”。15、扇贝的串耳吊养:又称耳吊法养殖。该法是在壳高3厘米左右扇贝的前耳钻2毫米的洞穴,利用直径07-08毫米尼龙

4、线或3 5单丝的聚乙烯线穿扇贝前耳,再系于主干绳上垂养。二、填空题1、腹足类的运动器官是: 足2、牡蛎养成阶段的直接养殖方法:投石养殖、桥石养殖、立桩养殖、插竹养殖、栅架垂式养殖3、我国主要的扇贝养殖品种有哪些: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海湾扇贝、虾夷扇贝;前两种是我国的固有物种,后两种为引进品种。4、我国传统的四大养殖贝类是:牡蛎、缢蛏、蚶和蛤仔。5、肺螺亚纲无:本鳃 ,以 “肺” 呼吸。多栖息于陆地或淡水中。6、脐 是螺轴旋转时在基部遗留下来的小窝,如 扁玉螺 ;有些种类由于内唇向外卷转,在基部形成 假脐 ,如 红螺 。7、单体牡蛎的形成有哪些方法:肾上腺素(EP)和去甲肾上腺素(NE)处理

5、法、颗粒固着基采苗法、先固着后脱基法 (化学法、物理法、)8、如何计算螺层数目:从壳口开始向上数缝合线的数目,然后加1,所得结果就是螺层的数目。9、贝壳的运动是通过 闭壳肌 和 韧带 来进行的。10、贝类的食性有哪几种:滤食性、草食性、肉食性、杂食性11、按国际珍珠市场珍珠种类可分为哪几种:白色珍珠、黑色珍珠、彩色珍珠12、贝类分为哪七个纲:无板纲、单板纲、多板纲、双壳纲(瓣鳃纲)、掘足纲、腹足纲、头足纲13、腹足类贝壳的前、后、左、右方位是如何确定的:动物行动时的姿态来确定14、牡蛎的半人工采苗的采苗器:石头采苗器、竹子采苗器、蛎壳采苗器、水泥制件采苗器15、目前主要的养殖贻贝有哪三种:紫贻

6、贝、翡翠贻贝、厚壳贻贝16、蚶科贝类主要养殖的有哪三种:泥蚶、魁蚶、毛蚶17、日本学者把鲍在岩礁上栖息部位分为五种类型:洞穴型、棚型、凹面型、石下型、露天型。18、缢蛏性成熟时,精巢稍带 乳白色 ,卵巢则为 淡黄色 。19、我国养殖的蛤仔主要是:菲律宾蛤仔20、鲍鱼的壳称“石决明”21、贝类养殖场址的选择应从哪些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贝类的生物学、生态学、地理位置、水质条件 及 社会环境22、蚶隶属于 瓣鳃 纲, 翼型 亚纲, 蚶 目, 蚶 科。 23、缢蛏的分类地位: 瓣鳃 纲, 异齿亚 纲, 帘蛤 目, 竹蛏 科。24、中间育成又称 贝苗暂养 ,它是指将壳高 0.5-1cm 商品苗育成壳高 2

7、3cm 左右的幼贝的过程。25、牡蛎的养殖方法有哪几种:(直接养成 与 分苗养成两种)投石养殖法、桥式养成法、插竹养成法、立石养殖法、垂下养殖法26、改进扇贝养殖技术提高产量的方法有哪些:扇贝与海藻套养、 扇贝与对虾混养、扇贝与海参混养、 扇贝与海藻轮养27、单板纲中称为“活化石”的是 新碟贝 。28、海若螺的足特化成 鳍 或 翼 。29、贝类的卵生繁殖包括 直接繁殖 和 交配后繁殖 。30、贝类的生长可分为两种类型,即 终身生长型 和 阶段生长型 。31、杂色鲍产卵生物学最小型是 35毫米 。32、广东、广西和海南的长肋日月贝和美丽日本日月贝闭壳肌加工制成的干制品,称为“ 带子 ”。33、蛤

8、仔苗采收方法有 干潮采苗、浅水采苗法 和 深水采苗 等。34、贻贝产卵期的确定有活体 性腺检查 和 测定干品率 两种方法。35、缢蛏养成播苗方式有 抛播 和 撒播 的方式。 36、我国目前养殖泥蚶的方法,大体可分为二种方式: 平滩养成 和 蓄水养成37、最大的天然海水珍珠是 圣珠 。38、文蛤的增养殖有:封滩增殖 和 移植养殖 39、成鲍主要摄食 褐藻类 。40、外套膜肌包括 环走肌 和 水管肌 。三、判断题1、一般说来生活在潮间带和沿岸性的贝类多系广温性,生活在外海区和只分布于热带、寒带性的贝类多系狭温性。( 对 )2、贝壳横纹肌专司贝壳关闭运动,能快速的把贝壳合起来,不过不能长久。( 错

9、)3、成鲍主要摄食红藻类( 错 )4、杂色鲍产卵生物学最小型是18cm( 错 )5、单板纲中称为活化石的是角贝。( 错 )6、最大的天然淡水珍珠是圣珠。( 对 )7、牡蛎、贻贝等的性别不稳定,具有性转化现象。( 对 )8、大珠母贝 又名 黑蝶贝( 错 )9、褶牡蛎、长牡蛎(太平洋牡蛎)等的繁殖方式卵生型( 对 )10、密鳞牡蛎、食用牡蛎和希腊牡蛎等的繁殖方式是幼生型( 对 )11、许多淡水腹足类是人体或家畜寄生虫的中间宿主。( 对 )12、瓣鳃纲贝类发育过程中都经历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 对 )13、雌雄同体的种类往往容易发生自体受精。( 错 )14、头足纲在发生过程中有幼虫期。( 错 )

10、15、雌雄异体的瓣鳃类从外形上就可区别。( 错 )16、贝类的内脏团都是左右对称的。( 错 )17、贝壳表面的生长线,反映了外套膜在有些时候停止了贝壳的分泌,这主要是由自身生理因素及环境因素造成的。( 对 )18、贝类可供人类食用,但也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或接触中毒。( 对 )19、泥螺为雌雄同体贝类。( 对 )20、新碟贝在分类上属于腹足纲。( 错 )21、外套膜生理功能是保护器官和分泌贝壳。( 对 )22、大多数腹足类是用次生鳃(二次性鳃)进行呼吸。( 错 )23、瓣鳃类的足位于身体的腹侧,通常侧扁呈斧状,所以又称为腹足类( 错 )24、头足类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直接发生,无变态。( 对 )2

11、5、牡蛎、贻贝等的性别稳定,无性转化现象。( 错 )26、雌雄同体的个体,一般为异体受精,但密磷牡蛎能自体受精。( 对 )27、贝类的生长限度是各种贝类自身遗传基因表达与调控的结果,与环境条件无关。( 对 )28、肥满度的计算公式是干肉重量除以干贝壳重量乘以100%。( 对 )29、太平洋牡蛎由美国引进已分布于南北沿海。( 错 )30、牡蛎群聚的习性给高密度养殖提供了可能。( 对 )31、许多淡水腹足类是人体或家畜寄生虫的中间宿主。( 对 )32、瓣鳃纲贝类发育过程中都经历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 对 )33、雌雄同体的种类往往容易发生自体受精。( 错 )34、头足纲在发生过程中有幼虫期。(

12、 错 )35、雌雄异体的瓣鳃类从外形上就可区别。( 错 )36、贝类的内脏团都是左右对称的。( 错 )37、贝壳表面的生长线,反映了外套膜在有些时候停止了贝壳的分泌,这主要是由自身生理因素及环境因素造成的。( 对 )38、贝类可供人类食用,但也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或接触中毒。( 对 )39、泥螺为雌雄同体贝类。( 对 )40、新碟贝在分类上属于腹足纲。( 错 )四、简答1、贝类育苗中如何选幼?胚胎发育到D形(直线铰合幼虫)当天就要用筛绢将上层健壮幼体选出,移到培育池培育,池底发育缓慢的幼体和死卵弃出。步骤:(1)选幼前1-2小时停止搅拌池水;(2)用JP120筛绢制成孵游生物网拖选幼虫,(D幼 红

13、色)拖一次停0.5h-1h,再拖一次。(3)网箱浓缩幼虫虹吸到离池底10cm停止。(4)用网箱将池底按出(剩余池水)用过滤水冲洗,倒入塑料桶幼体自然上浮,下沉分层2、串耳吊养扇贝有何优、缺点? 优点:串耳吊养生产成本低,抗风浪性好。扇贝滤食较好,所以生长速度快。缺点:这种方法扇贝脱落率较高,操作费工,杂藻及其他生物易大量附着,清除工作较难进行。3、什么是文蛤的“跑流”?文蛤海区养成中应采取什么防逃措施?文蛤具有随着生长,由中潮区向低潮区或潮下带移动的习性,群众称为“跑流”。防逃措施:一)文蛤的移动方式文蛤具有随着生长,由中潮区向低潮区或潮下带移动的习性,群众称为“跑流”。跑流的文蛤壳长一般在1

14、.5cm以上,以35cm的文蛤移动性最强,5cm以上的文蛤移动性较差。防止文蛤迁移的主要措施:1、选择优良的养殖场地,使之不迁移或少迁移。2、设置防逃设施(二)设置防逃设施:1、)拉绳:以“井”字型拉线,线距滩面35cm。 2、)拦网 ;3、)插树枝 在埕地外离围埕2-3m的滩上密插红树枝或小竹枝。4)、挖沟 在埕地外围挖一条宽1m,深30-40cm的防逃沟。4、皱纹盘鲍全人工育苗场址、设施设备的特殊要求? 建设贝类育苗场,海域环境喝地理位置的选择十分重要,但是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场址的选择应从贝类的生物学、生态学以及地理位置、水质条件、社会环境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既要考虑工程技术的可行性,

15、又要兼顾当前与未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除此之外,选择育苗场还应该满足一下条件:1、水质好,无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的海区。场址应远离造纸厂、农药厂、化工厂、码头等有污染水排出的工厂,并避开产生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物质的工业企业。2、无浮泥,混浊度较小,透明度大。3、盐度要适宜,场址尽量选在背风处,水温较高,取水点风浪要小。4、场区应有充足的淡水水源,总硬度要低,以免锅炉用水处理困难。5、场址尽可能靠近养成场。此外,还应考虑电源,交通条件,尽量不用或少用自备发电设备,以降低造价及生产费用。育苗室、饵料培养室,要注意采光和通风。沉淀池或砂滤池要站在地势较高处。锅炉房应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水泵房应

16、建在场区附近,以便与管理。变配电室要建在场的一角,应备小型发电机附属场房及设施配比要合理。5、贝类催产的方法(一)、自然排放法:通过人工精心蓄养、培育,保持良好水质,以优质饵料促使亲贝性腺发育,充分成熟。利用倒池或换新水的方法,使亲贝排放精卵。 (二)物理方法1、变温刺激升温刺激 一般是将成熟亲贝移至比其生活时水温高35的环境中,即可引起产卵排精。许多贝类人工育苗多用此法。此法效果良好,使用简便,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升降温刺激 有些种类单独用升温刺激难以引起产卵,必须经低温与高温多次反复刺激才能引起产卵。例如将生活于21左右的魁蚶,放在165低温海水中保持20小时,再升温刺激,温度提高到212

17、7之间,可达到产卵排精目的。文蛤、鲍鱼有时也需要多次反复变温刺激才能产卵排精。2、流水刺激 充分成熟的个体,经流水刺激1 2小时停止冲水后,潜伏期只有1020分(少者只有051分钟)便可排放精卵,若流水刺激不灵可先行阴于刺激半小时后,再行流水刺激,一般能收到一定效果。3、阴干刺激 将亲贝放在阴凉处阴干半小时以上再入正常海水中,便可引起贻贝、扇贝等贝类产卵放精。4、改变比重 利用降低海水比重方法,可以诱导牡蛎、滩涂贝类等多种贝类排放精卵。5、电刺激 用2030v的交流电刺激贻贝515分钟以上也曾经诱导产卵排精。6、紫外线照射海水诱导产卵 7、超声波诱导 亦有利用超声波促使贻贝和鲍产卵。据实验,亲

18、贝放入水中后,通过超声波使水呈微细气泡,10分钟后,取出超声波发生器,贻贝很快产卵。(三)化学方法1、注射化学药物 注射NH4OH海水溶液可以引起一些贝类产卵,例如用0205毫升的2NH4OH海水溶液注射到泥蚶卵巢或足的基部内,可引起产卵。NH4OH应用范围很广,对牡蛎、四角蛤蜊、日本棱蛤均能见效,也有采取05mKCl、K4SO4或KOH溶液24毫升注射到贻贝、菲律宾蛤仔、文蛤、中国蛤蜊等软体或肌肉内,使组织和肌肉发生收缩,促使雌雄亲贝产卵排精。此外15氯仿,8乙醚亦可达排放目的。2、改变海水酸碱性 利用NH4OH将海水pH提高,诱导亲贝排放精卵。NH4OH是一种弱碱性碱类,在水中分解后能放出

19、NH4+,使pH值升高,它可以穿过亲贝的细胞膜使细胞呈碱性,起促进生殖细胞提前成熟,并能脱离亲贝生殖腺的作用,有人用1N浓度的NH4H溶液加入海水中,分别使pH值上升到872990范围内,对蛤蜊和中国蛤蜊进行浸泡处理后约1030分钟则行产卵放精。文蛤等经过氨水浸泡后,pH适当提高,也可引起产卵排精。3、氨水可以活化精子 如果排放出来精子不活泼,或者解剖法获得的精子不活泼可用氨水活化。(四)生物方法1、异性产物 同种异性产物往往会引起亲贝产卵或排精。例如用稀释的精液或生殖腺提取液加到同种雌性外套腔中,便可刺激雌贝产卵。2、食母生溶液 食母生海水溶液诱导亲贝排放精卵,有的采用625ppm浓度的食母

20、生海水溶液浸泡翡翠贻贝2小时开始放精,继之雌贝产卵。3、激素 某些动物神经节悬浮液作诱导可引起贝类产卵排精,而且还发现甲状腺、胸腺等输出物或蔗糖以及石莼、礁膜等藻类提取液均对亲贝有不同程度的诱导作用。6、稚贝出池时应注意的问题?A、稚贝出池离水要缓慢,离水后不要再进入水中。B、稚贝离水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稚贝离池严禁直射光照射、淋雨水,操作要轻。C、稚贝运输过程中不要被风吹干,池底幼体要用网箱接出7、 简述瓣鳃纲贝壳前后方位的辨别的方法.首先是确定前后方位,而后再辨别左右和背腹。辨别前后方位时可观察: (1)壳顶尖端所向的通常为前方;(2)由壳顶至贝壳两侧距离短的一端通常为前端; (3)有外韧带

21、的一端为后端; (4)有外套窦的一端为后端; (5)具有1个闭壳肌的种类,闭壳肌痕所在的一侧为后端。贝壳的前、后方向决定后,以手执贝壳,使壳顶向上,壳前端向前,壳后端向观察者,则左边的贝壳为左壳,右边的贝壳为右壳,壳顶所在面为背方,相对面为腹方。贝壳的测量标准:由壳顶至腹缘的距离为壳高。由前端至后端的距离为壳长。左右两壳面问最大伪距离为壳宽。有些瓣鳃类如贻贝等,贝壳较尖的一端为壳顶,它的口接近这个部位,故又把壳顶称为“前端”,相对的一端称“后端”,前端至后端最大的距离为壳长。靠近鳃的一方称“腹面”,相对的一方称“背面”,背、腹最大的距离为壳高,左、右西壳间最大的距离为壳宽8、 举例说明贝类的生

22、活类型答:贝类的生活类型可分为五大类: 一、游泳生活型:这类贝类一般具有发达的游泳能力,其代表类型主要是一些头足类动物,但章鱼除外。 二、浮游生活型:这类特点为身体较轻可漂浮于水面或者悬浮于水中。代表贝类有贝类的单轮幼虫和面盘幼虫,他们依靠纤毛环或面盘的作用使身体在水中悬浮;腹足类中的特殊类群包括异足类、贝壳异足类和裸体异足类他们可以制造浮囊或者发生分化,形成类似翅膀的侧足或像鱼鳍一样,使其能漂浮;鹦鹉螺;在深海中生活的某些头足类; 三、底栖生活型: 1、底上生活型:即贝类只生活在基质上有三种类型: 匍匐生活型:这种类型的贝类多在岩石、石块、泥或沙滩以及海藻等基质表面做匍匐式爬行,大部分为腹足

23、类和多板类,如各种海螺和石鳖。 固着生活型:此类型主要包括双壳类中的牡蛎科、海菊蛤科、猿头蛤科和襞蛤以及腹足中的陀螺科。 附着生活型:贻贝、扇贝、合浦珠母贝等双壳贝类 2、底内生活型:大多为双壳类,埋栖在基质内部也叫埋栖生活型,如泥蚶、缢蛏等 四、凿穴生活型:穿凿岩石、珊瑚或其它动物壳的种类如住石蛤、光石蛏;穿凿木材的种类:如船蛆 五、寄生与共生和群聚型:砗磲与虫黄藻共生;群聚型有贻贝、牡蛎等;寄生型有内寄蛤、内寄螺等。 (其代表种类埋栖型 固着型 附着型 匍匐型 浮游型 游泳生活型 凿穴型 寄生与共生型)9、简述贝类繁殖的调查方法1、肉眼观察性腺发育状况 可根据性腺饱满程度覆盖内脏囊的面积,

24、确定贝类的繁殖期。 2、显微镜检查精卵成熟度 用滴管吸取生殖腺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繁殖期的精子极为活跃或活动能力强,呈波浪式运动;成熟的卵子在水滴中很快呈圆球形或椭圆形,多数贝类卵子的胚泡已经消失。3指数法 可分为生殖腺指数和肥满度两种方法。生殖腺指数适用于鲍科、扇贝科等可单独测量生殖腺的种类。如:扇贝的生殖腺指数=生殖腺湿重/软体部湿重100%扇贝繁殖时的生殖腺指数:栉孔扇贝为12%-16%,海湾扇贝为15%20%,而虾夷扇贝为25%35%。4根据海区浮游生物幼虫推算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贝类的半人工采苗,在海区拖网取样并正确鉴别贝类浮游幼虫种类的基础上,根据幼虫的个体大小和生长速度,推算

25、亲贝已经产卵的大体日期。5组织切片法 这种方法根据性腺发育过程中的组织学特点,不仅可以确定贝类的繁殖季节,而且是研究贝类性腺发育规律的一种常用方法。10、简述育苗土池的设计原则1、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及海域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2、根据投资方的资金情况,尽力做到便于生产管理,配套设施齐全,投产后可稳定运行。3、可实现一池多用。可进行综合利用,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4、给排水系统中应采用潮差蓄水池净化海水,实现半封闭或全封闭供水,以减少发病率。5、采用新技术改良生态水环境 11、简述蛤苗运输时注意事项.应取当日的苗。起运前应洗净蛤苗中掺杂的泥砂杂质。运苗应选择北风天。由于北风天气寒冷,可以提高蛤苗

26、的成活率。南风气温高,运输历时30小时以上,会造成蛤苗的死亡。木帆船运输要注意风力、风向,以免顶风行驶或大风影响,耽误时间,造成苗种死亡。 运输前应了解养殖区潮汐情况,以便及时播种,提高成活率。低潮区养殖场所,应在大潮起苗以免埕地不能露出或露出时间甚短,影响播种,造成损失。 运输时,不论车、船都要加篷加盖,避免日晒雨淋造成损失。但船舱、车厢不应关紧盖密,否则,会影响空气流通,使蛤苗窒息。 如中苗和白苗同船运输,中苗应装在上层。白苗个体小,装在上层紧密相靠,底层密不通风,若中苗在下层会被窒息死亡。12、什么是缢蛏的“进埕附着”?缢蛏海区采苗为什么要进行平畦操作?如何进行附苗的平畦预报?概括贝类海

27、区采苗的操作流程。在附苗前12天进行平畦(平畦是将苗埕表面土壤压实、抹光,使埕面光滑、稳定,有利于蛏苗的附着生长。平畦预报方法: 根据缢蛏繁殖规律和蛏苗喜欢附着在新土上的习性,准确地掌握蛏苗进埕附着日期,及时进行平畦采苗,是提高附苗量的关键。亲蛏精卵排放检查:繁殖季节开始,定时、定点、定量取样观察亲蛏生殖腺排放情况。在通常情况下,第一、第二次产卵前,几乎100的亲蛏生殖腺完全处于丰满的状态,一旦发现其生殖腺突然变瘦时,即产卵了。 幼虫的发育与数量变动规律的观察:在发现亲蛏产卵第二天,每天在满潮时定点、定量用浮游生物网过滤表层海水,观察浮游幼虫发育及数量变动。 稚贝附着情况的观察:当发现浮游幼虫

28、大量减少时,每天定点、定量刮土观察稚贝附着情况。也可以用筛绢布做的附苗器放在苗埕上,经一潮水后将筛绢布上的稚贝洗出,鉴别,定量,测定大小。 发出平畦预报:根据以上掌握的情况,结合海况及气象因子,参考历年经验,进行苗情分析,发出预报。 三:多次平畦 为增加附苗量,可进行多次平畦(一般58次),即在附苗的半个月时间内,每隔1天,在潮水刚退出涂面时,用推棍在塘内涂面上轻轻地往返推2次,划破表土,使涂面保持湿润,有利于涨潮时潮水进塘后缢蛏苗的停留附着。多次平畦,比一次平畦的附苗量要高出1倍多。但要注意,沙质苗埕不宜推广多次平畦。贝类海区采苗的操作流程(一)采苗海区的选择 要求风量小,潮流通畅,并有经常

29、性的回旋流存在,蜉蝣幼虫可在该海区停留一段时间;附近海区具有一定的亲贝资源,可提供足够的蜉蝣幼虫,水质优良,可提供良好的附着与生存环境。(二)采苗器才 1、采苗筏 2、采苗器 采苗袋、采苗板、贝壳串、棕网采苗器、草绳球采苗器 (三)采苗水层 采集器的垂挂水深要根据采集贝类的种类及海区的不同而异,扇贝一般在5-10m的水层进行采集,而牡蛎常在潮下带的浅水区和潮间带采集。13、试述皱纹盘鲍的养殖原理与养殖技术一、亲鲍的选择与促熟培育1、亲鲍的选择 采苗用的亲鲍应选择健壮肥满、活力强、无损伤的34龄个体,个体大小在7585厘米左右。2、亲鲍促熟培育的意义 为了满足幼鲍饵料的需要和延长越冬前的生长期,

30、提高越冬成活率,采用升温蓄养亲鲍,使之早产卵,早育苗,是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3、促熟蓄养开始时间 因此,当蓄养水温18一20时,使有效积温达1000,需要时间约3个月,所以亲鲍促熟蓄养需在采苗前3个月开始。4蓄养密度 通常以4080个/m3或者254kg/m3左右比较适宜。培育密度过大有时能影响亲鲍的生殖腺发育,甚至还可能导致死亡率增高。5、培育水温 一般都采取20恒温培育。6、给水量 为节省能源,国内的促熟培育大多采用换水培育法2,日换水量一般都控制在 全量的50%100%。7、饵料 促熟培育期饵料以鲜海带或裙带菜效果最好,日给饵量为亲鲍体重的20%30%。投喂时间为每天傍晚,次日晨

31、清除残饵。8、充气 充气有助于增加水中的溶氧,促使水体流动,避免亲鲍集聚造成局部的缺氧。但充气量过大不仅能影响亲胞的活动与摄食,过强的水流和气泡扰动还可能刺激其排放精卵。9、光照 暗光或全黑暗状态有利于鲍的活动及摄食,对生殖腺发育是有益的。二、人工诱导采卵(一)、诱导刺激方法1、紫外线照射海水法 2、活性炭处理海水法 3、过氧化氢法 4、阴干刺激或自然排放也可以奏效。(二)、采卵 一般在夜间进行(202法可任意时间进行),在傍晚将挑选好的亲鲍置于阴处进行三、人工授精 1、精、卵的活力及其保持时间 精子和卵一旦排至水中,其活力将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下降。皱纹盘鲍的卵排出体外后,在22.726.2水

32、温下1h10min内授精,受精率可达96以上,时间再延长,受精率急剧下降。育苗生长中受精时间最好控制在1h之内,水温高时间还应适当缩短 2、精子密度 授精时的精子密度不仅关系倒卵的受精率高低,还关系倒卵的孵化率和畸形率。生产上人工授精的精子密度多控制在20万40万个/ml,精子的密度过大,会导致卵膜被破坏,幼体发育畸形。3、洗卵 受精后30一50分钟左右,当卵子全部下沉,即可将中、上层的清水轻轻换出35左右,然后注入新鲜的或经紫外线照射过的海水。洗卵约30一40分钟进行一次,一般需经68次洗卵,最后一次洗卵需在担轮幼虫上浮之前进行完毕,洗卵水温要稳定在17以上。受精卵发生期间对海水盐度适应范围

33、较窄,盐度应保持在31.833.4。四、受精卵孵化与浮游幼体培育(一)受精卵孵化1、孵化密度 以1020个/ml比较适宜。2、上浮时间 在20的水温下皱纹盘鲍卵由受精至孵化上浮大约需要13h,水温低则时间延长。3、孵化水温 以1820最为适宜4、选育 鲍的浮游幼体选育大多采用虹吸法,将水槽上层健壮幼体虹吸至另一个培育水槽内进行培育,弃掉孵化水槽底部的幼体以及未孵化的卵。(二)浮游幼体培育1、培育密度 控制在110个/ml范围,用小型容器培育时密度可梢大些,用大型水槽或水池时密度要小些2、培育水温以1820最为适宜,过低导致幼体发育不良3、换水量 换水量的确定主要应根据幼体培育密度和培育水温。五

34、、匍匐幼体的采集与管理1、幼体的变态时间 由于所培育的幼体其发育不可能完全同步,因此在育苗过程中浮游幼体从开始附着到全部都完成变态大约需要23d。2、采集密度 生产性育苗中,匍匐幼体的采集密度一般都控制在0102个/cm2。3、采苗板的投放(1)采苗板的选择 采苗板亦称饵料板。为了增加面积,有利于稚鲍和硅藻的附着与培养,应选择无毒而且透明或白色的聚乙烯薄膜、高压聚乙烯平板或玻璃钢片,为了增加采苗面积,还可带有波纹,制成波纹板。(2)采苗板的投放和作用 按每平方米池底面积计,采苗面积应不小于2030平方米,过少会影响幼虫的附着数量,降低单位面积出苗率,过多因光线穿透力弱,影响底栖硅藻的繁殖和生长

35、。采苗板除了提供鲍幼虫的“附着”场所外,更重要的是提供幼虫、稚鲍的饵料。因此,应在采卵前1一2个月,在采苗板上接种底栖硅藻,并加入营养盐,使其繁殖、生长。(3)采苗前的准备工作 采苗之前采苗板和采苗池要进行处理。(4)、采苗 因幼虫具有趋光性,为使采苗板上的幼虫“附着”均匀,应适当减弱光线。并采用倒置采苗架方法,使幼虫上下“附着”均匀,采苗池的水温应在18以上,为了促进幼虫“附着”变态和稚鲍生长,可以向池内施加2PPM的GABA(一氨基丁酸)作为诱导剂,以达到快速、同步“附着”的目的。 ”4、培育管理(1)、换水 换水时,在出水口需用筛绢拦阻,以防幼虫流失。每天换水至少2次,每次换水12左右,

36、(2)、水温和盐度 水温应保持在18一20,盐度保持在27以上。水温:不低于18。18 20 最适宜; 控光:15002500勒克斯。 倒池:每周1次。 清除敌害;补充饵料:施肥;投喂扁藻,裙带菜、海带孢子,长至2mm以后,可投喂海带、裙带菜粉末饲料;倒板。六、稚幼鲍的培育(一)前期培育 本培育阶段可将幼体培育至壳长27mm的稚贝1、培育密度 每片采苗板上匍匐幼体数量最好不超过200300个,过密则应及早进行疏散2、光照 培育池的光照强度控制在15003000lx。3、培育水温 最好控制在1520。水温低则硅藻生长缓慢,高则加速老化。4、给水量 采用静水培育时日换水12次,每次1/2至全量;采

37、用流水培育时日给水量不低于培育水体的3倍5、施肥 一般采苗后半个月,随着幼虫的生长,采苗器上的底栖硅藻将逐渐减少,甚至发白,需在育苗池中适当加营养盐(:P:一5:0.1:0.1)使底栖硅藻连续生长、繁殖,以保证在采苗后1个月左右内稚鲍摄食需要。6敌害的清除 鲍育苗池中的敌害生物主要是挠足类,可用2ppm敌百虫毒杀。7、日常管理 除换水外,还应在早上、中午定时测量水温,如果水温超过25可增加换水次数或加大换水量。定时测量育苗池水的P值、溶解氧、海水盐度等,观测幼虫、稚鲍的生长,通过测量壳长判断生长是否正常。(附着后第一周,日增长1520微米,以后增至5060微米,210毫米时为100150微米)

38、。培育中,注意池壁水线以上是否有稚鲍,若发现应及时刷入池内,防止干死。(二)后期培育 本培育阶段大致上可以将幼鲍培育至1020mm。1、培育密度 进入网箱平面饲养的稚鲍,壳长一般在3一5毫米的效果较好。 2、投饵量 每天的投饵量可为稚鲍体重的47。3、给水量 剥离后,饵料改为合成饵料,容易引起水质败坏,因此必须加大流水量。有条件可采用24小时流水,以保持水质新鲜。 4、适时疏散培育密度 应根据稚鲍的生长情况进行12次密度疏散,并且结合疏散进行分级筛选,将大小个体分开饲育,可加速稚鲍的生长,减少死亡。5、 饲养期的管理 网箱水平面饲养阶段,因投喂人工合成饵料,保持水质清洁是主要问题,每天早晨应抖

39、动波纹板和网箱,把网箱内的残饵漏入池底,每2一3天清底1次。6、稚鲍剥离 壳长25毫米左右的稚鲍便可以开始剥离。(1)、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剥离 每次操作不要超过30分钟,否则稚鲍不易复苏。(2)、酒精麻醉剥离 用医疗消毒的95浓度的酒精,配制成2一3的酒精溶液,将饵料板浸入其中,具体操作方法与上法相同。(3)、一420麻醉剥离 (4)、水冲击剥离 七、底栖硅藻的培养底栖硅藻是鲍的幼虫和稚鲍的主要饵料,能否满足幼虫和稚鲍的摄饵需要,决定着人工育苗的成败。底栖硅藻是一种附着性的单细胞藻类,因此,必须以透光性较好的薄板(或薄膜)等作附着基。1、藻种的选择 选用当时当地繁殖生长的适宜底栖硅藻作藻种,一般可选择小型的舟形藻、菱形藻和新月藻等。2、接种与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