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监测》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20457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日咳监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百日咳监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百日咳监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百日咳监测》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百日咳监测》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日咳监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日咳监测》PPT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百日咳,概 述,病原菌 百日咳杆菌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传染性极强 婴幼儿更易感,密切接触者发病率高达80。 临床表现 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痉咳终止时出现鸡鸣样吸气吼声 病程 可长达3个月 易合并肺炎及脑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流行状况,在百日咳菌苗广泛应用之前,百日咳是影响儿童健康和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后,百日咳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近年维持在1/10万以下。 但由于人口流动等原因,近年百日咳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百日咳也仍是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健康的疾病。,河南省百日咳的流行状况,19632002年的40年间,河南省共报告百日咳病例306

2、5075例,死亡572例。 19631978,除1967年外,其他年份发病率均超过100/10万,最高达847.05/10万,平均293.47/10万。 随着DPT免疫覆盖率的提高,百日咳发病率显著降低,目前维持在1.0/10万以下。,1 WHO/V&B/03.01 2 陈敏,徐冰,谢广中。无细胞百日咳疫苗与百日咳预防。中国疫苗和免疫。2008;14(1):67-70,百日咳主要感染5岁以下儿童 目前每年仍有5千万儿童患百日咳 导致30万病例死亡1 在工业化国家,百日咳的致死率很低 (1/1 000)2 而在发展中国家,婴儿和1-4岁儿童的平均致死率分别为3.9%和1%2,百日咳仍是未免疫或未

3、完成基础免疫的 婴幼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百日咳多为无症状感染,无症状感染者是有症状感染者的4-22倍 无症状感染者可以传递给婴幼儿和其他易感人群,Cherry JD. Epidemiology of Pertussis. Pediatr Infect Dis J 2006;25: 361362,无症状感染者,有症状 感染者,婴幼儿和其他易感人群,目前的百日咳已大多不再表现为典型的百日咳症状:如症状较轻,痉咳不明显,最易误诊为支气管炎等疾病 出生后接种过百白破疫苗的年长儿童感染百日咳杆菌后,症状不典型,但慢性咳嗽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杨永弘。百日咳与慢性咳嗽。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12

4、):712-714,目前百日咳多数症状不典型,van Boven M, Ferguson NM, van Rie A. Unveiling the burden of pertussis. Trends Microbiol. 2004 Mar;12(3):116-9,报告的感染病例,有症状的未报告感染病例,无症状的感染,PCR、血清学等检测方法,目前报告的百日咳病例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报告的百日咳感染只代表了冰山一角。新的诊断方法和监测系统的改良能帮助我们了解百日咳真实的感染水平,但是可靠的隐性感染数据仍然很少。,百日咳的发病率可能被严重低估!,全国多家医院前瞻性研究结果(2008-2009

5、年),6-8y 8-10y 10-12y 12y,不同年龄组慢性咳嗽儿童百日咳患病率,6岁、持续咳嗽2周以上儿童百日咳的总患病率:11.3%,上海儿科医院就诊百日咳病例推算,上海儿科医院每天约有20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就诊,其中因慢性咳嗽就诊的约10(200例),其中百日咳例数约为20多例(按照前面所讲的11.3%比例计算),一年内百日咳病例约为7000多例,图 河南省近20年百日咳报告病例数,1 张文宏。全球百日咳状况以及免疫策略进展。中国疫苗和免疫。2009;15(5):467-472 2 Cherry JD. Epidemiology of Pertussis. Pediatr Infe

6、ct Dis J 2006;25: 361362,百日咳是被严重低估的疾病,很多没症状,有症状又不典型,去医院看病又被误诊,检查又被实验室漏诊,百日咳疾病负担被低估小咳嗽,大麻烦,直接损害:并发症,间接损害:过度使用抗生素,分泌物阻塞支气管: 肺气肿3 完全阻塞: 肺不张3 肺泡破解: 气胸3 支气管粘膜及肺间质破坏:支气管扩张3,长期咳嗽引起继发性病毒或细菌混合感染 肺炎3,滥用抗生素还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 神经系统毒性:青霉素、氨基糖苷类等4 肾毒性:第1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等4 肝毒性:链霉素、四环素、喹诺酮类等4-5,抗生素的发现是20世纪医学领域中的重大事件,而滥用抗生素引起的细菌

7、耐药已日趋严重1 ,当孩子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时,可能已没有合适、有效的抗生素可选择了,1.陆权。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一个迫切需要重视的问题。临床儿科杂志。2001;19(6):325-327 2 .Le J, Nguyen T, Law AV, et al.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mong children over a 10-year period. Pediatrics. 2006 Aug;118(2):555-62 3.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2版)(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P450 4杨晓凤、刘文林、胡晓红。浅谈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

8、与合理应用。中国医药指南。2009;7(14):78-79 5 陈新谦主编。新编药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P104,病原体,百日咳杆菌(Bordetella pertussis) 属于格兰氏阴性菌 生物特性 抵抗力极弱 对紫外线的抵抗力很弱 55、30分钟即可被杀死 在0-10 存活时间可以很久 培养要求较高 B-G培养基,百日咳杆菌的感染过程,临床症状,三阶段疾病过程,0,2,4,6,8,10,12,卡他期 约持续1-2周,痉咳期 约持续1-6周,恢复期 约持续数周至数月,传染力强 疾病发作不明显 症状:类似感冒 (如:鼻炎、打喷嚏、 微燒、轻微咳嗽等),发作逐渐减少且较不严重 症状

9、:可能继续咳嗽 2-3周后痊愈,卡他期后1-2 周开始 症状:变成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末伴特殊的鸡鸣样吸气声,持续1-2个月或更长,周数,流行特征(1),百日咳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是百日咳的传染源。 百日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百日咳传染性很强,二代罹患率在敏感儿童中很高 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我国百日咳发病高峰在57月份。,流行特征(2),百日咳的流行有周期性,每34年发生1次流行,每次流行持续12年。 在未实施疫苗接种前,百日咳主要发生在5岁儿童 实施疫苗接种后,成人和青少年发病构成比上升。 目前我国百日咳病例仍主要发生在15岁以下儿童,7岁的病例占80左右。,百日咳可引起婴幼儿严重的并发症,1

10、. CDC Pink Book. 2005:75-88 2.Pertussis vaccines-WHO position paper.Weekly Epidemiol Rec 2005;80(4):31-9.,百日咳的并发症最常见于婴幼儿,并发症有1,2 : 中耳炎 继发性呼吸道感染(肺炎)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从惊厥到弥散性脑损害) 眼部、鼻部等部位出血 百日咳的死亡率为0.2%1 小于6个月的婴儿的病死率可高达901,诊断,鼻咽培养 较繁琐 抗体 IgA or IgM , IgG (抗-PT) 100 EU/mL 成人或儿童急性感染 抗原直接染色检定 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培养和 PCR低 不

11、建议使用 PCR 可检测 10 个菌体 逐渐成为诊断主要根据,百日咳诊断:时序,咳嗽,3 周,4 周,培养 和 PCR,PCR and血清学检验,血清学检验,改变中的百日咳流行病学,广泛疫苗接种 缺乏自然感染追加 疫苗保护力逐渐消失 (一般至 12 岁) 到青少年或成人时被感染 不易诊断,无 咳嗽 及 淋巴细胞增多 传染给家中儿童和老人 指示病例 疫苗接种不完全者,百日咳疫苗保护效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Jenkinson D. Dur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pertussis vaccine: evidence from a 10 year community s

12、tudy. BMJ 1988;296:6124.,1-7岁儿童百日咳疫苗的保护效力,一项历经10年的研究,评估了婴幼儿初免百白破疫苗后的保护力 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百日咳保护效力逐渐下降 百日咳的免疫保护不是终身的,青少年和成人百日咳发病率升高,1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Pertussis - United States, 19972000.MMWR.2002;51(04):73-6 2 Halperin SA. Canadian experience with implementation of an ace

13、llular pertussis vaccine booster-dose program in adolescents: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Pediatr Infect Dis J 2005;24(Suppl 6):S141S146. 3 RKI, 2000 4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国立感染症情报。百日咳,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年,0岁,1岁,2-3岁,4-5岁,6-7岁,8-9岁,10-11岁,15-19岁,20岁以上,日本20002008年百日咳发病年龄分布4,澳大

14、利亚1990-2006年百日咳发病例数3,美国百日咳发病例数2,近年来,全球百日咳发病率出现了明显上升的趋势,尤其在疫苗覆盖率较高的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荷兰、英国、美国等。当前将这种现象称为百日咳的再现(Reemergence of pertussis)1,百日咳的再现,1 van Boven M, Ferguson NM, van Rie A. Unveiling the burden of pertussis. Trends Microbiol. 2004 Mar;12(3):116-9 2 Broder KR, Cortese MM, Iskander JK, et al

15、Preventing Tetanus, Diphtheria, and Pertussis Among Adolescents: Use of Tetanus Toxoid, Reduced Diphtheria Toxoid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Vaccines. MMWR. 2006;55(RR-3):1-42 3 WHO Vaccine-preventable diseases: monitoring system, 2008 global summary. WHO/IVB/2008,1种疾病,2种模式,3.0亿,1,2,3,4,1 WHO Vaccine-p

16、reventable diseases: monitoring system, 2008 global summary. WHO/IVB/2008 2 http:/ 3 Recommended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Immunization Schedule - United States, 2006.MMWR.2006; 54(52):Q1-Q4 4 Recommended Adult Immunization Schedule - United States, October 2006-September 2007.MMWR.2006; 55(40):Q1-Q4,通过成功的免疫接种已明显降低百日咳发病率的国家,在初免后间隔16年作加强接种是合理的。是否需要再作加强接种取决于流行病学状况,应由各国儿童免疫规划加以确定。,- WHO 关于百日咳疫苗的意见书,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