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与利社会行为.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21371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78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助人与利社会行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助人与利社会行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助人与利社会行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助人与利社会行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助人与利社会行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助人与利社会行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助人与利社会行为.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助人與利社會行為,社會心理學(13) 陳舜文 清華大學通識教育,要點 探討助人的動機與論點 影響助人行為的因素 如何增進助人行為,助人的基本動機: 為什麼幫助別人? 利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 任何以增進他人利益為目標的行為。 利他主義(altruism) 助人者自身並無獲益甚至需付出代價時,仍願意幫助他人的意念。利他主義者幫助他人,並非考慮對自己的助益,甚至可能因此付出一些代價。 人有可能為了利他而助人嗎? 抑或幫助他人時仍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利己)?,助人的動機形式,助人的基本動機 利己(egoistic)的觀點 助人最終是為了增進自己的利益。 演化心理學(Evolu

2、tion psychology) 依據天擇原理,根據長期演化而來的遺傳因素,解釋社會行為與心理現象。 Darwin察覺演化論的潛在問題:如果生存目的是為了確保個體生存,何以人們會付出代價助人? 助人而使自己付出代價甚至陷入危險者,其產生的後代應比自私者少。反過來說,長久下來,與自私行為有關的基因應更可能傳遞到後代。 但為何現實中有許多生物會犧牲自己幫助他人?,助人的動機形式,演化心理學 以社會性昆蟲為例 一窩蜜蜂是由一隻母王蜂與數以千計的工蜂來共同撫育下一代。母王蜂只負責生產,而養育後代所需的勤奮工作,她都沒做!工蜂是不會生育的雌蜂,她們一輩子沒有任何後代,卻忙碌一生為母王蜂撫育後代。 那麼像

3、工蜂這種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行為,是如何傳給下一代?,助人的動機形式,演化心理學 親屬選擇(kin selection) 對於與自己血緣有關者有利的行為,就容易在演化上留存下來。關鍵在於能夠在後代留存多少自己的基因。 整體適宜性(inclusive fitness):個體在後代中傳播自身基因的能力。 能提高整體適宜性的行為較可能留傳下來,但這不只是通過自身繁殖,若幫助基因相似的親族生存,亦可提高自身基因留存的可能性。,助人的動機形式,演化心理學 親屬選擇(kin selection) 對整體適宜性有利的基因與行為,較可能留下來,繼續繁衍延續。 表面上看來,工蜂沒有後代。不過,工蜂與母王蜂其實是

4、姊妹;所以工蜂所撫育的其實是她的甥女,有血緣關係,亦即帶有相同基因。 對蜜蜂而言,要靠自己養活自己的親生後代是很困難的事,若幫助甥女存活,也可以間接延續自己的基因。因此演化出分工合作的親族社會制度,整窩蜜蜂都在為自己的基因努力。,助人的動機形式,演化心理學 對個體而言,行為是一種支出和成本,下一代相同基因的總和是一種獲利。成本總是有限的,以同樣的成本得到較多利益的行為,就較易在演化上留下來。 將演化邏輯推論到人類:如果在養兩個自己的孩子與養兩個弟弟的孩子做抉擇,由於付出相同,但所得到的利益卻相差一半。換言之,在可能環境下,養兩個自己孩子的整體適宜性較高,這樣的行為便較易在演化上留下來。 你同意

5、上述觀點嗎?,助人的動機形式,演化心理學 現實生活中人們仍可能幫助陌生人,演化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因為演化發展出互惠規範(norm of reciprocity):人們在幫助他人時,會預期未來可能得到對方幫助。 許多生物都可見到互惠行為。 觀察七千多次黑猩猩的互動發現:普遍而言,黑猩猩A幫黑猩猩B梳毛之後,B更會和A分享食物或幫忙梳毛。而且在B提供互惠之前,A不會和他分享食物 (de Waal, 2003) 。,助人的動機形式,助人的基本動機 利己的觀點之二 社會交易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 人在與他人交往時,基本動機是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酬賞。成本和酬賞不一定是具體有

6、價物,可包括任何導致快樂或不快的事物。 針對助人行為,社會交易論的基本預設:人只有當酬賞或利益高於成本或損失時,才可能幫助他人。 亦強調利己的因素,但不一定與演化遺傳有關。,助人的動機形式,社會交易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 幫助他人可以得到哪些好處? 預期他人可能會回報幫助我們。 (互惠規範或相信好心有好報) 獲得社會讚賞,或增加正向自我概念。 看見別人受苦時,心情會受到影響,幫助受苦者是為了減輕自己的痛苦感受。,助人的動機形式,助人的基本動機 利他(altruistic)的觀點 此觀點認為人們仍然可能為了增進他人的利益而助人,甚至可能犧牲自己的利益,而並非只考慮自

7、己是否得利。 關鍵在於是否產生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 理解與關懷他人的認知與情緒狀態。 認知成分:從對方的觀點看事情 情緒成分:感同身受的感覺、想要關懷對方,助人的動機形式,同理心利他假說(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 雖然我們可能因利己心理而救人,但只要對於需要幫助的人具有同理心,就可以產生利他動機與行為。,提供幫助 (無法避開時),避開,降低自己的難過,利己,自己感到難過,否,提供幫助,降低他人的難過,利他,同理心關懷,是,知覺到有人需要幫助,行為傾向,滿足動機的方式,主要 動機形式,情緒反應,可採取對方的觀點,助人的動機形式,替代電擊實驗(Bast

8、on et al., 1981) 參與者來到實驗室,工作是觀看其他參與者(實驗同謀某甲)進行實驗。 接著某甲在實驗過程中受到隨機電擊,被電擊數次之後,某甲表示他從小害怕電擊,不過仍想完成實驗。 實驗者試探詢問參與者是否願意代替某甲完成實驗? 實驗分組 高同理心組:事前告知參與者,某甲和他在許多方面很相像。 低同理心組:事前告知參與者,某甲和他很不相像。 易避開組:事前告知參與者,中途休息時可退出離開。 不易避開組:事前告知參與者,必須一直在實驗室。,助人的動機形式,替代電擊實驗(續),助人比例,低同理心,不易避開,易避開,高同理心,結果顯示,同理心高時,無論是否容易避開,大多數人們都願意提供幫

9、助。 但同理心低時,在易避開情境中,很少人給予幫助。,助人的動機形式,分享筆記實驗(Baston, 1982) 是否願意借筆記給一位車禍受傷無法上課的同班同學。 高同理心組:請盡量想像對方的感受與生活 低同理心組:不必在乎對方感受 易避開組:被告知不會與對方見面 不易避開組:被告知對方下週會回來上課,助人的動機形式,同理心的相關研究 動物行為研究的發現 黑猩猩也會表現出似乎帶有同理心的行為,例如兩隻黑猩猩打架結束之後,圍觀的黑猩猩常會擁抱落敗者,似乎在安慰他。,助人的動機形式,同理心的相關研究 發展心理學對兒童的研究發現 四歲左右的兒童,可以從他人的角度思考事情。並且可從他人的行為意圖來判斷後

10、果責任。 自閉症兒童常見的症狀之一為缺乏揣度他人心智的能力,亦即無法體察他人的感覺和想法,不瞭解他人說話或行動背後的意圖。,助人的動機形式,同理心的相關研究 腦神經研究:鏡像神經元 (mirror neurons),讓志願受試者聞噁心難聞的氣味,引發厭惡的感覺,另外讓他們看別人嗅聞表現出厭惡感的影片,兩者會活化腦部相近區域。下圖紅線標示處,是由實際經驗厭惡所活化的神經群;黃線標示處,則是觀看厭惡表情所活化的區域。,助人的動機形式,利他與利己究竟孰是孰非? 利他觀點的研究是強調利他動機可能存在,但並非指所有助人行為都完全出自利他動機。 即使有利他動機,也不保證必然出現助人行為(可能因代價極高等原

11、因而未伸出援手)。 當助人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時,利己動機較能使人持續。例如長期協助慢性疾病患者之志工,若有自我取向動機(學習個人技能),會比純粹利他動機者作得還久(Omoto & Snyder, 1995)。 換個角度想,視人如己時,他人的需求正如自己的一樣,利己與利他動機的區別也似乎不存在了。,助人的動機形式,影響助人行為的因素 是否有些人較樂於助人? 利他人格(altruistic personality) 一種人格特質,帶有高度利他人格特質者在各種情況中都樂意幫助他人。 然而許多研究顯示,只靠人格特徵不易預測個人在不同情境中的助人行為。即使是利他人格測驗得分較高者,並不一定比得分低者更

12、會助人。大部分研究顯示,情境因素比個人變項更能預測人們的助人行為。 換言之,僅只注意人格因素仍不夠,還需探討情境因素。,影響助人的因素,心情對助人的影響 處於心情好的情境中,是否較願意助人? 好心情效果(good mood effect) 香味與換錢實驗(Baron, 1997) 在街上找兩個地點,一個地點有香味,另一個地點沒有特別氣味。除此之外,這兩個地點的條件都要差不多。分別在這兩地請求路人幫忙換零錢。 結果願意換錢的人數比例: 香味芬芳地點59%;一般氣味地點19% 後續研究顯示:撿到錢、收到禮物、考試成績好、聽到好聽音樂、想起快樂的事等,都可產生好心情效果。 好心情可促進的助人行為包括

13、:慈善捐款、幫忙撿東西或找東西、捐血、幫同學做事等。,影響助人的因素,心情對助人的影響 為何心情好時較願意作善事? 可以維持好心情 助人為快樂之本與快樂為助人之本 好心情時,較容易以正向態度看待他人 看到有人跌倒 心情好 ”他是不小心的,幫他一下好了” 心情普通 ”他真笨,根本不想幫他” 然而若幫助需付出的代價太高,則即使心情好也可能不會作。,影響助人的因素,心情壞時就完全不願意作好事嗎? 負面情緒消除假說(negative-state relief hypothesis) 為了消除自己的難過與不安,也可能幫助他人,尤其是為了消除自己的罪惡感。 罪惡感(guilt):認為自己違反了內在道德規範

14、而產生的負面感受。 在教堂門口,向進出教堂的人慈善募款,發現人們在告解前比告解後更願意捐錢(Harris et al., 1975)。 從社會交易論來看,消除罪惡感也是一種好處。,影響助人的因素,旁觀者對助人行為的影響 目睹急難事件的人愈多,愈可能有人伸出援手嗎? 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 緊急事件的目擊者愈多,每個人願意伸出援手的意願就愈低。,影響助人的因素,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 癲癇呼救實驗(Darley & Latane, 1968) 參與者被帶領通過長廊,進入隔離的實驗室。然後使用對講機,與另一人或一群人聊生活問題。每人聽似輪流發言,但其

15、實每組都只有參與者是真的在發言,其他發言都是預錄的錄音。 發言過程中,參與者會聽到某一發言者提及自己患有癲癇,接著不久聽到他的哽咽與呼叫聲(都是預錄錄音)。 觀察參與者是否會離開實驗室幫忙或找人求救?隔多久時間才行動?或是坐而不管?,影響助人的因素,癲癇呼救實驗(續) (p.480),影響助人的因素,癲癇呼救實驗(續) Latane和Darley認為,未提供救助的參與者的個性並非比出面救助者更冷漠。事實上,當研究者事後進入房間時,這些參與者都相當緊張,並詢問是否已有人提供幫助。顯示他們心中有所掙扎,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作些什麼。 換言之,旁觀者在緊急事件中是否會出面援助,至少部分取決於他們如何知

16、覺情境,以及周遭是否有其他人。 Latane和Darley提出旁觀者決策歷程模式,分析緊急事件中旁觀者提供救助的歷程。,影響助人的因素,旁觀者決策歷程:援助五步驟(Darley & Latane, 1970) 步驟一:注意到事件 注意到發生了特殊事件。 若分心便可能未注意。 神學院學生助人實驗(Darley & Latane, 1973) 請一群神學院學生至另一棟大樓發表簡短演講。一些學生被告知他們已經遲到;另一些被告知時間還很充裕。 一半學生被安排的演講主題是如何救助窮困的索馬利亞人,另一半是關於自己喜歡的工作性質。 所有學生經過樓下時,都會經過一個倒在路邊咳嗽的男子。實驗觀察的是:有多少學

17、生會停下來幫助他? 結果:趕時間者10%、不趕時間者63%。演講題目沒有影響、個人的宗教虔誠度也沒有影響。,影響助人的因素,旁觀者決策歷程:援助五步驟 步驟一:注意到事件 步驟二:詮釋理解 將事件視為是緊急意外 若情境意義模糊不清楚,則可能不採取行動。 人眾無知現象(pluralistic ignorance) 因為每個旁觀者看起來都面無表情,毫不擔憂,致使大家都以為沒有發生嚴重問題。 暴力事件中,若認為攻擊者認識被害者,人們較可能不介入。 實驗顯示,當旁觀者看到一名男性攻擊女性時,若以為兩人是夫妻,比以為兩人互不認識,伸出援手者的比例約為1:3 (Shotland & Straw, 1976

18、)。,影響助人的因素,旁觀者決策歷程:援助五步驟 步驟一:注意到事件 步驟二:詮釋理解 步驟三:承擔責任 個人願意擔負起援救責任 責任分散現象(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當目擊者人數增加,每個旁觀者的助人責任感就隨之減少。 現實環境中,處於匿名狀態通常容易出現責任分散現象。 某些社會角色可以增加個人責任感,例如醫師、警察等職業。,影響助人的因素,旁觀者決策歷程:援助五步驟 步驟一:注意到事件 步驟二:詮釋理解 步驟三:承擔責任 步驟四:決定如何救助 覺得自己有能力時,會設法給予直接救助,或亦可設法呼救,提供間接救助。 然而若覺得自己毫無辦法幫忙,則可能放棄救助。

19、,影響助人的因素,旁觀者決策歷程:援助五步驟 步驟一:注意到事件 步驟二:詮釋理解 步驟三:承擔責任 步驟四:決定如何救助 步驟五:做出救助行動 群眾抑制(audience inhibition):害怕自己在大眾面前出糗,可能放棄救助 成本利益考量:認為付出代價太高,而不願救助 以上每一步驟都可能因故受阻,使人最終未能伸出援手。,影響助人的因素,助人有性別差異嗎? 某甲奮勇跳下河流拯救失足落水的孩童 某乙每天陪肢體障礙的鄰居孩童去上學 你認為上面兩件助人行為中,某甲與某乙的性別較可能為男性或女性? 男性助人者的理想典型(刻板印象):英勇騎士 緊急危難中救助陌生人、有旁觀者、受助者多為女性。 女

20、性助人者的理想典型(刻板印象):慈愛照顧 需長期花費心神照顧、非緊急狀況、無旁觀者、受助者為較親近者。,影響助人的因素,助人有城鄉差異嗎? 都市人比鄉村人冷漠嗎? 這可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個性或情境因素? 人格差異的觀點:都市人個性冷漠;小鎮居民則具有樂於幫助陌生人的個性。 都市過度負荷假說(urban-overload hypothesis) (Milgram, 1970) 都市人之所以冷漠,乃因都市生活容易使人因為資訊過多而封閉自己,並非都市居民個性如此。 換言之,這是環境因素使然,並非人格因素。都市居民到了鄉間也會樂於助人,鄉村居民來到都市也會變得冷漠。,影響助人的因素,居民流動性 長

21、期住在相同地方的人,比較可能參與社區利他活動。(都市的居民流動性高,故助人行為低) Milgram的遺失信件實驗法 將一些信件貼好郵票,放在郵筒附近,看看有多少人會幫忙丟進郵筒。 你可以依研究目的,改變收信人單位或性別等變項,也可以將信放在不同地點(城市或鄉村)。最後寄回的地址都一樣,便可以進行統計。,影響助人的因素,助人行為有文化差異嗎? 個人主義文化比集體主義文化還冷漠或熱心? 一般而言,所有文化中,人們都比較願意幫助內團體成員(自己人),而較少幫助外團體(外人)。 內團體(in group):個人所認同,覺得自己屬於其中一份子的團體。 外團體(out group):個人認同以外的團體。

22、集體主義文化中,內團體與外團體的區分通常比個人主義文化還明顯,人們也更重視內團體的需求。相較於個人主義文化,集體主義文化中的人更可能去幫助內團體,而且更不會去幫助外團體成員。,影響助人的因素,全球助人行為實驗(Levine et al., 2001) (p.473) 在全球23個城市(包括台北)進行實驗。實驗者假裝腳受傷、在某路人旁掉筆或雜誌,或是扮演盲人過馬路,觀察對方是否幫忙。,影響助人的因素,全球助人行為實驗(續),影響助人的因素,如何增進助人行為? 同理對方 人不見得總是希望被人幫助,如果接受幫助反而顯得自己很差勁,便可能保持沈默而不求助,即使這樣作會導致其失敗。 因此,助人的目的應是

23、鼓勵對方,強調我們對他的關心,而非凸顯我們的能力或技術,否則可能反使對方感到自尊受威脅,甚至變得自暴自棄。 許多情況下最佳方式是採取間接幫助,聯絡專業人員協助。例如,見人受傷,聯絡專業醫護人員處理;郊區看到他人車子拋錨,聯絡拖吊人員;即使受過CPR訓練,施救前也要先打119。,增進助人行為,如何增進助人行為? 發生急難事件時,以視線、手指或直接請求他人幫助,能有效減少責任分散的效果。 心肺復甦救生課中,除了學習急救技術之外,還要學會如何控制急難現場。 例如,遇到有人溺水時,要學習在現場指派他人負責特定任務,包括打電話叫救護車、拿取救生設備等。 這種控制現場的方式,能夠幫助旁觀者介入救助,避免旁觀者效應。,增進助人行為,如何增進助人行為? 透過學習,瞭解阻礙助人的情境因素,也有助於克服這些障礙。 隨機請一些同學聆聽旁觀者效應助人行為研究的演講。 兩週後,請這些同學與另一些未聽過演講的同學再來,途中安排一名路倒者與其他旁觀者。 觀察兩組同學的助人行為反應。 結果未聽演講的同學,停下幫助的比例為 25%。 聽過演講的同學則有 43% 停下來幫助。,增進助人行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