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杨建英.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25376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杨建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8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杨建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8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杨建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8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杨建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8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杨建英.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杨建英.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杨建英.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打洛镇中学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2013、2、13地点八年级会议室教研组数学组备课课题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发酵技术第一节(20.1):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年级八年级主备人杨健英成员课型新课课时1教材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关于身边的发酵技术教材安排了多个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如制酸奶、酿米酒、蒸馒头、作泡菜、制作沼气发酵装置等。学生不仅对本节课内容感到新颖、好奇,而且还会对制作发酵食品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前面已经学习了微生物的种类和与人类的关系,如何进一步认识利用微生物而开发的生物技术产品,体会生物科学知识和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

2、发展中的应用价值是本节教学的关键。这节虽然知识结构并不复杂,但从科学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角度看,内容和形式不容忽视,因为它为提高同学的实践能力、体验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和机会。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目标: 1、尝试制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的发酵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2、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情感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理

3、解。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发酵过程的控制(环境因素对产品的影响)。教学方法讲授探究法相结合。教学用具备课组成员建议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把准备好的面包、馒头、酸奶、酱油、米酒、米醋、甜面酱拿出来,这些东西你们吃过吗?它们的生产与哪一类生物技术有关?学生踊跃回答:这些食品的制作与微生物的发酵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补充引导:在很久以前,人们发现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并把这种现象称为发酵。

4、刚才大家看到的那些食品都是通过发酵原理制成的。下面我们通过酿制酒酿的实验来讨论分析一下发酵产生的原因和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二、新课教学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利用微生物的发酵技术造福于人类的历史非常悠远。在我国的漫长历史中,酒文化源远流长。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诗句都与酒有关。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借问酒家何处有,路人遥指杏花村”,现在众所周知的国宴用酒“茅台”更是享誉五湖四海。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利用发酵技术进行大规模酿酒。同学们想不想弄清楚酒是如何酿制出来的?今天我就给同学们介绍一下酿酒的过程:酒酿制作: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实验。制法:1、将糯米先用水淘干净,直到水

5、清为止。再用水浸泡约8h,以糯米没有硬心为度,捞出沥干。2、将泡好沥干的糯米上屉蒸熟,再用凉开水冲一两遍,降温至3035,沥干抖散待用。3、将待用的糯米摊开,撒上酒药粉拌匀,盛入洗净的容器内抹平,并在中间做成一圆柱形窝形。盖严后用棉被包裹,放在约25左右的环境中发酵。经40h左右即成酒酿。教师揭示酿酒的原理:发酵技术。1、发酵的原因:是由微生物引起的。2、什么叫发酵技术?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来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酒是酵母菌发酵的产物,果酒是乳酸菌发酵的产物。现在我们尝试地来做一次酿酒师,在酿制前老师给大家一些友情提示:(1)各种器具在使用前必须

6、认真清洁,防止污染;(2)酒曲碾碎必须均匀地搅拌在糯米中;(3)温度应保持在25。指导学生观察教材P4图201部分发酵产品,并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观看制作沼气发酵装置。简介发酵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化工产品:酒精、柠檬酸、乳酸、香料等医药产品:抗生素、维生素食品和饮料:酱制品、酒类、饮料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1、发酵现象产生的原因;2、什么是发酵技术;3、发酵技术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练习设计评价检测: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中的自我评价练习板书设计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1、 发酵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微生物引起的2、 什么是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来

7、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3、 发酵技术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化工产品:酒精、柠檬酸、乳酸、香料等医药产品:抗生素、维生素食品和饮料:酱制品、酒类、饮料反思教研组长(签名) 打洛镇中学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备课时间2013、2、13地点八年级会议室教研组数学组备课课题第二节(20.2):食品保存年级八年级主备人杨健英成员课型新课课时1教材分析本章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内容主要涉及的是身边的发酵技术和工业化的发酵产品。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2、尝试食物保存的一般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收集资料。2、培养

8、学生的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的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2、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物。【教学难点】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用具备课组成员建议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远古社会的人们每天都三餐不济,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类不仅吃饱了,而且还有了剩余。这样人们就得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将剩余的食物保存好?二、新课讲解师:食物为何要保存?生:因为不保存会腐败变质(学生纷纷发言)。师:食物变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生:是微生物(学生纷纷发言,猜测原因)。师:很好,食物变质主要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下面我们来看看科学家

9、是如何来验证这个事实的:这是巴斯德所做的实验:A B让学生观察并对比。建议学生从颜色、浑浊程度、气味等方面比较,小组讨论并总结学生总结:B中的肉汤颜色更深,浑浊度更高,酸臭味更浓,所以暴露在空气中的肉汤确实比封闭的更容易腐败。师:这是为什么呢?生:因为是敞口的,微生物更容易侵入。学生提问:老师,为什么家里用盐腌过的肉就不容易腐败呢?师:用盐腌过的肉水分已脱干,一般干燥的食物比潮湿的食物不易腐败,因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必须要有水的存在。下面请哪位同学总结一下食物腐败的原因与食物保存的原理。生:食物腐败的原因是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所引起的。食物保存的原理是要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多媒体演示食物腐败的

10、原因: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所引起的。食物保存的原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保存食物,课前要求大家调查的生活中常用的食物保存方法,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与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并发言生:盐渍、放冰箱里、晒干、风干,能够帮助我们延长食物储存时间。正是由于采用了适当的方法,我们才能够吃到新鲜的食品。师:出示一些有关食物保存的图片;播放几种保存方法的动画。教师总结除了这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物保存方法外,还有一些现代的食品保存方法。传统的方法: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的方法: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布置课后探究活动:收获大批蔬菜时,一

11、般要采用储藏或加工成食品的方法来保存,探究当地的一种蔬菜的保存方法。小结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练习设计评价检测: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中的自我评价练习板书设计1、 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所引起的2、食物保存的原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3、尝试食物保存的一般方法:传统保存方法: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保存方法: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反思教研组长(签名) 打洛镇中学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备课时间2013、2、13地点八年级会议室教研组数学组备课课题第21章:现代生物技术第一节(21.1):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年级八年级主备人杨健英成员课型新课课时1教材分

12、析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既是对第二十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的延续,同时又是对它的升华;突出了教材注意密切联系技术与社会,而且注重知识的现代化的特点,使内容充满了21世纪的时代气息。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的应用。2、举例说出克隆技术的应用。3、关注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4、区分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能力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2、让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情感目标: 1、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精神。2、能正确理解对待现代生物技术产物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基因工程及转

13、基因技术的应用。2、细胞工程及克隆技术的应用。【教学难点】1、转基因抗虫烟草培育过程。2、多利羊的克隆过程。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用具备课组成员建议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我们进入21世纪,生物种类的发现与研究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研究生物的技术更是日新月异,通过阅读课文与生活经验,你知道的生物技术都有什么?生:回答(发酵工程、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师:你们回答的都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现代生物技术。二、讲授新课1、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师:通过课文,我们知道了“基因工程”及“转基因技术”这两个名词,那它们代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它们离我们的生活远不远?生:不远,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转基

14、因食品。师:请同学们根据以下讲解,回答:“什么是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师:讲解“巨型小鼠”产生的原因。师:讲解:转基因抗虫烟草培育过程。提示:(1)什么是基因?(2)猜测什么是转基因?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总结。生:基因工程是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方法,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移花接木”式改造的重组技术。转基因技术将人工分离,修饰过的基因(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动植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的基因组中,并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由于外源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性状的可遗传的变化。这种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设计思想师生互动,总结基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师:除了转基因食品外,你们还知道什么

15、转基因生物?生:介绍其他的转基因动、植物。师:应用转基因技术构建的生物称为转基因生物,包括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微生物。转基因食品就是用转基因生物生产和加工的食品。师:教科书除了介绍了基因工程外,还介绍了一种现在经常说到的工程技术是什么?生: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师:下面我们来共同了解什么是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2、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生:阅读教材P12P15。生:讨论“什么是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师:讲解“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学生总结:(1)细胞工程是指在细胞水平上,有计划地改造细胞的遗传结构,培育人类所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2)克隆就是不经过受精作用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一般是指通过无性繁

16、殖形成后代。师: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与阅读,我们已经知道了细胞工程与克隆技术。那你们除了知道有克隆羊以外,还知道其他的克隆生物吗?生:回答。师:我们学习了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你们能找出它们的区别吗?生:讨论,总结。师:(1)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的DNA定向改造。(2)细胞工程是根据细胞全能性的原理,在细胞水平上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技术科学。3、辩论:多利羊的诞生对人类社会产生什么影响?提示:()分成两组,有正反面观点;()利用查找的资料做论据;()我们是否应该无条件的开发与利用这些现代生物技术?小结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练习设计三、课堂评价1、产生克隆羊多利

17、的融合细胞的细胞核来自()。A、乳腺细胞B、神经细胞C、生殖细胞D、其他细胞2、我国已经培育出“青虫不吃的青菜”。你能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设计这种青菜的培育过程吗?四、知识回顾1、举例说明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2、举例说明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板书设计第一节(21.1):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基因工程:是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方法,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移花接木”式改造的重组技术。转基因技术:将人工分离,修饰过的基因(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动植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的基因组中,并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由于外源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性状的可遗传的变化。这种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细胞工程:是指在细胞水平上,有计划

18、地改造细胞的遗传结构,培育人类所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克隆:就是不经过受精作用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一般是指通过无性繁殖形成后代。反思教研组长(签名) 打洛镇中学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备课时间2013、2、15地点八年级会议室教研组数学组备课课题第二节(21.2):关注生物技术年级八年级主备人杨健英成员课型新课课时1教材分析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一直是个存在争议的话题,也是个发展性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并形成正确的认识,而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学生。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先充分说出自己的认识;新课程强调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习惯,所以通过生

19、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去伪存真,是这节课应该采取的措施。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技术在工业、农业、环境保护、医药等领域的作用。2、掌握调查报告的书写方法。能力目标: 1、学习调查方法,掌握调查技巧。 2、通过辩论,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情感目标: 1、通过对生物技术引起的社会伦理问题的探讨形成正确的伦理观。2、养成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习惯,认同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3、在辩论中学会倾听、尊重和赞同,提高个人修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生物技术在工业、农业、环境保护、医药等领域的作用。2、学习调查方法,学会书写调查报告。3、伦理观、价值观的形成。【教学难点】1

20、、调查方法与技巧的掌握。 2、伦理观、价值观的形成。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用具光盘备课组成员建议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播放一段转基因生物培育过程的视频,引出生物技术话题。二、新课教学活动一:关注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益处播放生物技术在工业、农业、环境保护、医药等领域应用的视频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生物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益。活动二:关注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设计一个辩论活动,辩题一:正方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的都是利益。反方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的不都是利益。辩题二:正方只要技术上可行,克隆技术可以应用于所有生物,包括人类。反方虽然技术上可行,克隆技术

21、也不能应用于人的克隆。让学生选择自己的立场观点,持共同观点的学生组成一个辩论团,正反双方进行辩论。辩论前教师要提出辩论活动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特别要强调辩论过程中的语言文明和修养风度。教师在辩论过程中要充当裁判的角色,引导学生的辩论朝正确的方向发展,让每个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都有收获。最后教师总结:科学技术往往是一把双刃剑,生物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带来了一些显在的或潜在的威胁和社会伦理问题。科学技术本身没有善恶之分,就看它被人怎样利用。如将生物技术用于工业、农业、环境保护、医药等领域,就将为人类带来福祉。反之将生物技术应用于战争,就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怎样应用生物技术,

22、将是每个现代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当然即使人们应用生物技术的初衷是好的,某些生物技术也存在着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这些问题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物技术的成熟继续被人们关注,人们会不断尝试着回答这些问题,如果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在这些领域里展示你的才华,将来解决这些难题的重任就落在你们的肩上了!小结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练习设计活动三:自我评价,盘点收获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经过讨论共同完成教材p17的思考题,并在全班交流。然后完成下面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注:在你选择的“优、良、可”栏中画“”。学生自我评价后教师再进行激励性评价。板书设计第二节(21.2):关注生物技术一:关注生物技术给人类带

23、来的益处:二:关注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反思教研组长(签名) 打洛镇中学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备课时间2013、2、15地点八年级会议室教研组数学组备课课题第22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节(22.1)生物的分类年级八年级主备人杨健英成员课型新课课时1教材分析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经过漫长的演化孕育了生命,从冰封的北极雪原到炎热的赤道,从喜马拉雅山之巅到大西洋的深层海底,地球上到处充满着生命,展示着生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可是至少 400 万种的生物,如果不将它们加以分类,人类就无法研究它们并加以利用,所以说本节课很关键,只有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及比较抽象的分类等级,才能为以后

24、了解各种生物的特点打下坚定基础。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3、描述种的定义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判断能力。 2、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3、 通过探究生物分类方法、分类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 情感目标:通过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增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同学们保护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

25、用具备课组成员建议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经过漫长的演化孕育了生命。从冰封的北极雪原到炎热的赤道丛林,从喜马拉雅山之巅到大西洋的深层海底,地球上到处充满着生命,展示着生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师: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现存的生物估计至少有400万种,已经绝灭的种类更多,那么我们将如何来识别、利用和保护它们呢?生:对生物进行分类。师:你们说得很对。这一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生物的分类”。在生物分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生物间的“异”来加以区分,根据生物间的“同”来加以合并。在这一节里我们要学习的目标是:二、新课讲解生物的分类师:我们先看两张图片。昆虫标本师: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

26、要对昆虫进行标号,目的是什么。生:便于识别和分类。师:那么,分类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一、生物分类的依据”生:对生物进行分类的目的是有利于人们认识和研究它们。观察:教科书上的生物的类群师:根据教科书上的图,说出生物应该分为几个类群。生:植物、动物、微生物。师:根据教科书上的图,说说生物学家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生: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亲疏远近的关系等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类群。例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师:很好,谁还有不同意见?生:有,生物分为五界系统(已看过阅读),包括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界

27、、植物界、动物界。师:让我们看一段文字和图片。课外阅读“生物的分类”师:归纳生物分类的依据等。“五界系统”是一种分类学说,现在还有人认为应该在五界系统的基础上,再加上“病毒界”,成为“六界系统”。将来如果有同学感兴趣可以参与生物分类的研究。讨论:生物分类等级分人小组进行讨论:()猫、虎、豹、狼、狗五种动物间有什么共同特征?()根据相似程度的不同,它们分为几大类?()图示中的分类等级如何准确地表述?()尝试根据图示给五种动物报“户口”。()完成人、猩猩分类等级的表述。()描述种的概念、种的基本特征。()根据分类单位中的相互关系,对它们间的亲缘关系加以区别。师:哪一个小组讨论好了?请谈谈你们的看法

28、。生:(一组)我回答前三个问题,行吗?(教师:好的)答:这五种动物外表很相似,它们都喜欢食肉,都属于食肉目。根据相似程度的不同分为三大类(猫、豹、犬属)。图示中分为七个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师:你回答的很正确,谁来给图中五种动物报“户口”?(生:笑)。生:(二组)我来回答。猫为哺乳纲、食肉目、猫科、猫属;豹、虎为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豹属;狗、狼为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师:谁来报人和猩猩的“户口”?生:(摇头)不知道。师:哺乳纲、灵长目、类人猿科。生:我来回答第6个问题。种,又叫物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特征有三: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在

29、自然条件下通过同种生物的有性生殖可以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在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反之,相似程度越小,则亲缘关系越远。小结教师小结:生物分类系统的主要级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基本单元,界是最大单元。随着生物科学研究的进展,分类层次不断增加,单元上下可以附加次生单位,如总纲(超纲)、亚纲、次纲等。练习设计评价检测: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中的自我评价练习板书设计第一节(22.1)生物的分类1、 分类依据:2、 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反思教研组长(签名) 打洛镇中学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备课时间2013、2、17地点八年

30、级会议室教研组数学组备课课题第二节(22.2):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年级八年级主备人杨健英成员课型新课课时1教材分析植物界是学生学习分类知识后接触到的第一个生物类群,也是学生感性认识最丰富的部分。通过本节课让学生形成一个基本观点:植物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朋友,懂得保护我国的珍稀植物,增强热爱大自然、爱护植物的情感。深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及特征。2举例说出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3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具有动手操作的能力。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 1培

31、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2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2举例说出植物与人类的关系。3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教学难点】1说出植物主要类群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2说出植物各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3探究水生植物对水生环境的适应。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用具备课组成员建议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先展示几种常见的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思考问题:(1)你认识图片中的哪些植物?比较它们的形态和生活环境,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你还收集到哪些植物图片?(学生上前展示图片)学生经小组讨论,达成共识:植物形形色色,

32、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各异,植物世界五彩缤纷,绚丽多彩。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活动一:藻类植物(1)创设情境:一个学生出示一个水已经变绿的鱼缸,然后提出问题:如果养鱼缸长时间不换,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什么原因?引起其他学生们的议论,有的说是鱼排出的粪便染绿的。有的猜水中生有绿色植物。有的说是因为水中生有大量的藻类植物(2)实验:观察池塘水中的藻类植物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书上P25的步骤进行探究活动,思考问题:A 你所观察到的藻类植物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的?B 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吗?C 它们的形态结构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D 对于藻类植物你还想知道什么?活动二:苔藓植物

33、和蕨类植物(1)生活环境:根据平日的观察,想一想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教师趁此机会用课件来展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它们二者有相似之处,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2)形态结构:实验:观察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及其生活习性首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书上P26的步骤进行,观察图片。学生:思考:A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吗?B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植株高矮一样吗?C 描述它们的主要特征及其生活环境。活动: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来进行。苔藓植物:具有矮小的茎、叶,没有根,茎、叶中没有疏导组织;蕨类植物不但具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

34、茎、叶中还具有机械组织和疏导组织,因此能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活动三:教师:在初一的时候,我们曾经学习过有关绿色开花植物的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学生:思考问题:1绿色开花植物具有哪些器官?2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方式很特殊,称为什么?3绿色开花植物又被称为什么植物?为什么?教师:讲解“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生殖过程”。学生:结合手中的实物“松树的球果”进行观察。通过课前的实地考察和课上的观察,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进行对比,找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都属于种子植物。但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着。(教师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

35、一类比较高等的植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举例说出自己知道的几种裸子植物的名称,展示课前收集到的相关图片。通过成果展示和资源共享,学生知道,我国的裸子植物资源丰富,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活动四:探究水生被子植物对水生环境的适应步骤:(1)展示:几种水生被子植物及其生活环境。(2)学生6人一组,尝试提出有关水生被子植物适应水生生活的问题(先猜测)。(3)根据自己的猜测,作出相应的假设。(4)利用推荐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作出的假设。(5)得出结论,小组之间进行交流。(6)小组内讨论:水生被子植物是如何适应水生生活的。最后全班交流。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环境中的被

36、子植物有其特定的适应方式:生活在陆地上的,根系发达。生活在水中的,体内通常有气道,以运输氧气,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借助水的流动为其传播果实和种子。活动四: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课前查找的资料,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来讨论“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活动五:关注我国的珍惜植物教师:展示几幅我国珍惜植物的图片.师生:共同来关注这些稀有资源。小结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练习设计4、课内评价:(1)学生独立完成P32的自我评价1 2 3,然后组内互评。(2)小组讨论“思维拓展”部分1,最后全班互评。(3)讨论:“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台痕上阶绿,草

37、色入帘青”。这三句诗词中分别涉及到了哪几种植物?板书设计第二节(22.2):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藻类植物的特征: 裸子植物的特征:代表种类: 代表种类:苔藓植物的特征: 种子植物的特征:代表种类: 代表种类:蕨类植物的特征: 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代表种类: 反思教研组长(签名) 打洛镇中学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备课时间2013、2、17地点八年级会议室教研组数学组备课课题第三节(22.3):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年级八年级主备人杨健英成员课型新课课时2教材分析本节课从同学们熟悉的动物入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分析动物的特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延伸了教学内容。在动物与人的关系调查中,使学生

38、认识到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概述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2、举例说出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能够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4、关注我国的珍稀动物。能力目标: 2、通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分析思考能力。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信息处理、概述总结和表达交流能力。4、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情感目标: 1、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主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2、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3、使学

39、生学会观察、学会合作、学会倾听,乐于讨论,从而体验与人交流合作的快乐。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概述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区别。2、举例说出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3、举例说出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1、探究不同土壤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2、学会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调查活动的组织、开展与落实。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用具备课组成员建议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精美的动物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一上课就融入学

40、习和探究的氛围中。然后教师顺势抛出本节课题:在人类文明的演化过程中,动物给人类很大的帮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去了解它们、关心它们。二、新课教学教师活动:展示一组动物的图片,看看同学们认识哪些可爱的动物,每个同学将知道的动物写在纸上,并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式将它们分类,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小组得第一。学生活动:积极收集信息,及时记录。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几种分类方法:1、按身体背部有无脊椎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2、按生活环境分:水生动物、陆生动物和空中动物。3、按运动方式分:爬行动物、飞行动物等。教师活动:对同学们积极思考给予鼓励与肯定,然后抓住契机,及时给学生引导:生物

41、圈中生物到底怎么分呢?看来分类标准不同,分出的种类也不同,那么科学家根据什么特征来分类的呢?根据有无脊椎把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三、探究展示教师活动:课前老师已经带领各小组长,选取不同生境的土壤,对土壤中的各种土壤动物进行分类,来探究不同土壤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通过观察、探究不同土壤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请把写出的实验报告与大家交流,汇报探究结果。学生活动:发言人展示小组自拍的各种不同土壤中发现的无脊椎动物的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以表格的形式展示探究结果:活动得出结论:(1)动物生活在适宜自己生活的环境中。(2)动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也说明生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师活动:点评各小组在活

42、动中的表现。四、接触新识教师活动:无脊椎动物种类繁多,数量较大,大多个体较小,结构简单,分布很广,与人类关系密切,占动物种数的95%以上。根据无脊椎动物的一些特征,又可以把它分为不同类群,今天我们主要学习无脊椎动物中比较高等的类群: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1、出示三组图片:(1)环节动物:蚯蚓、蚂蟥、沙蚕(2)软体动物:珍珠贝、蜗牛、枪乌贼(3)节肢动物;河蟹、蜘蛛、蝴蝶、螳螂、蝗虫、蜈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三组图片,分别说出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在外部形态上有什么特点?生活环境如何?2、然后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总结:(1)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生活在水中、陆地)。(2)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大多有贝壳(生活在水中、陆地)。(3)节肢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头部有眼、触角、口等器官(生活在水中、陆地和空中)。五、思维训练教师活动:我们以螯虾为例,来看看节肢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播放螯虾的形态及在水中运动的视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列问题:(1)螯虾身体的头胸部和腹部有哪些器官?分别有什么功能?(2)螯虾有哪几种运动方式:这些运动方式分别与螯虾的哪些器官有关?3、小组讨论总结:爬行用步足,游泳用游泳足。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