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专科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27448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专科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组织行为学》专科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组织行为学》专科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组织行为学》专科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组织行为学》专科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专科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专科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参考答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组织行为学(专科)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P72. 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特有的、经常性的、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3. 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包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个人对群体,群体对个人、群体对群体的知觉,以及个人间,群体间关系的知觉,简而言之,社会知觉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4.气质: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同一般所谓的“脾气”、“秉性”相近。它在人参与的不同活动中有近似的表现,而

2、不依赖于活动的内容、动机和目的。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神经过程可分为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5.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6. 激励:指的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目标行为的驱动力,它对行为起着激发、加强和推动的作用。7.工作团队:工作团队是由少数为达到共同目标具有互补技能和整套工作指标及方法并共同承担责任的人组成的人群集合。8. 群体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它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不成文的。规范起着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9.社会助长作用:社会助长作用是指当他人在场或与

3、他人一起活动时,个体行为效率有提高的倾向。也就是说,在做某一项工作时,个体和别人一起做往往做得又快又好,比一个人单独做时效率高。10.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是指由于某些自然或社会原因而使得其权利处于不利地位的特定群体。那些基本权利受到了损害的群体,就是弱势群体。11. 领导: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的过程。这个领导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所处环境这三个因素所组成的复合函数12.职权:职权是指管理职位所固有的发布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的一种权力。职权是古典学者的一大信条:它被视为是把组织紧密结合起来的粘结剂。职权可以向下委让给下属管理人员,授予他们一定的权

4、力,同时规定他们在限定的范围内行使这种权力。13.权威:14. 领导效能:领导者在实施领导过程中的行为能力、工作状态和工作结果,即实现领导目标的领导能力和所获得的领导效率与领导效益的系统综合。15. 领导决策: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为了解决重大的现实问题,通过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和技术,从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选择其中一个最佳方案,以此实现领导目标的活动过程。16. 组织发展:组织发展包括了建立在人本主义的民主价值观基础上的有计划变革的干预措施的总和,它寻求的是增进组织的有效性和员工的幸福。组织发展重视人员和组织的成长、合作与参与过程以及质询精神。17. 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

5、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18. 工作设计: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而采取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19.组织变革:组织变革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最初仅是在一般意义上对组织某些部分或某些方面进行变革和修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组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在已发展到对全部组织进行有计划、系统的、长远的变革和开发,并形成了一整套开发和变革的战略、措施和方法,成为组织行为学的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20.工作生活质量:工作生活质量的概念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最初仅仅把它看成是促进职工个人的工作满意感和心理健康的措施,

6、以后从另一角度认为它是改进工作、提高生产率的特殊技术,或者把它看成为一个思想运动。它既是一种关于人与组织关系的指导方针和管理哲学,又是一种工作方法和措施。它是由工会和管理部门共同合作,以改善职工生活福利和工作环境、增进参与决策为手段,达到提高生产率和职工满意感的目的的一项根本措施。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人员的顺从程度标志对组织进行分类的是( A )。 A 艾桑尼 B 霍桑 C 布劳 D 帕森斯2、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是( D )。 A 人的行为 B 组织行为 C 群体行为 D 组织中人的行为3、事物在幅度、强度和程度上的变化是指( B )。 A 关系 B 变量 C 目标 D 模型4、一个人经

7、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是( B )。 A 气质 B 个性 C 能力 D 性格 5、用注意到的特征代表其整体的性质,这是( D ) A 知觉防御 B 近因效应 C 定型效应 D 晕轮效应6、具有人际知觉的管理者,一般会倾向于采用( D )的管理方式。A 自我实现 B 应变 C 责任制 D 人群关系7、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B )。 A 自我 B 本我 C 超我 D 忘我 8、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和个性起决定作用的个性理论是( C )。 A 特质论 B 心理动力论 C 社会学习论 D 个性类型论9、下列中属于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划分的性格类型是( B

8、 )。 A 意志型 B 内倾型 C 独立型 D 理性型10、人在同一时间之内,会有多种的需要和动机。这是哪一种人性假设?( D )A 经济人 B社会人 C 自我实现人 D 复杂人11、人们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 )。A 需要 B 动机 C 意识 D 激励12、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 D )。 A 惩罚 B 正强化 C 自然消退 D 消极强化13、某人对完成某项任务的把握很大,因此他对干这项工作的积极性( C )。 A 很高 B 很低 C 可能高可能低 D 不高也不低14、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

9、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 B )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A 同质群体 B 异质群体 C 混合群体 D 简单群体15、传递信息速度最快的沟通网络是( A )。A 链式 B 轮式 C 圆周式 D 全通道式16、按照归因理论,属于外因的是( C )。A 能力 B 责任感 C 时间 D 动机17、“乡村俱乐部式的管理”是哪种领导方式?( B )A 1.1 B 1.9 C 5.5 D 9.918、管理方格图中,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是( D )。A 贫乏型 B 任务第一型 C 俱乐部型 D 团队式19、对下属采取信任的态度,并与他们共同制定计划、设置目标、改进和检查工作,这种领导风格属于什

10、么类型?( D )A 专权独裁式 B 温和独裁式 C 协商式 D 参与式20、领导的连续流理论是( B )提出的。A.勒温 B.坦南鲍母和施密特 C.利克特 D.豪斯21、“途径-目标”理论是( B )提出的。A 菲德勒 B 豪斯 C 布莱克 D 耶顿22、在领导活动的三要素中,( A )是最为关键的因素。A 领导者 B 被领导者 C 环境 D 职权23、下列中属于任务结构的是( A )。A 奖酬方式 B 组织文化 C 人际关系 D 奖酬制度24、在PM型领导模式中,P型是( A )。A 目标达成型 B 团体维持型 C 两者兼备型 D 两者兼弱型25、属于权威的是( A )。A 模范权 B 奖

11、赏权 C 合法权 D 惩罚权26、艾桑尼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 C )。 A 社会功能 B 成员受益程度 C 对成员的控制方式 D 成员人数27、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 ( C )。 A 330人 B 301000人 C 100045000人 D 45000人以上28、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 ( A )。 A 人际关系 B 协作愿望 C 共同目标 D 信息沟通29、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 ( A )。 A 调查反馈、群体建议、咨询活动 B 群体建议、激励 C 调查反馈、咨询活动 D 咨询活动、激励 30、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 A )。A 工

12、作再设计 B 目标管理 C 建立社会技术系统 D 建立规章制度31、组织变革大致涉及哪些方面? ( D )。 A.组织的人员、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 B.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组织职能 C 组织的结构、组织的任务技术、组织职能、组织环境 D 组织的环境、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组织的人员 32、要帮助领导者对组织的一切“变化”做出有效管理的设计理论是( D )。A 分化整合组织结构 B 项目组织设计 C 矩阵式组织设计 D 自由型组织结构33、传统派组织概念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C )的观点,他认为组织是社会总体的一部分。A 勒温 B 皮尔尼克 C 法约尔 D 阿希34、不能

13、用现成的规范和程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需要专业管理人员对环境有深入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知识。这类环境是( D )。A.简单-静态环境 B.复杂-静态环境 C.简单-动态环境 D 复杂-动态环境35、以下不是合理的组织目标的特征是( A )。A 可操作性 B 适应性 C 参与性 D 多向性三、多项选择题:1、按照国内学术的观点,组织可分为( ABCDE )。A. 经济组织 B. 政治组织C. 文化组织 D. 群众组织 E. 宗教组织 F. 公益组织2、布劳以组织内人员受惠程度对组织进行分类,包括了以下类型( ABCD )。A 互利组织 B 服务组织 C 企业组织 D 公益组织3、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

14、 ABCD )。 A.边缘性 B综合性 C.两重性 D实用性4、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方法有( ABCE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E.个案研究法5、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 ABD )。A 管理的两重性 B.人的两重性 C.组织的两重性 D.多学科性 E.多层次性6、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 AC )。A.个人主观内在因素 B.心理因素 C.客观外在环境因素 D.生理因素 E.人群团体因素7、人的行为特征有( ABCDE )。A 自发的 B 有原因的 C 有目的的 D 持久性的 E 可改变的8、麦克利兰的激励需求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 AD )。(还与归属需要)A成就需

15、要 B生存需要 C.安全需要 D. 权力需要 E. 社交需要 9、弱势群体包括( ABCD )。A贫困者群体 B失业者群体C城市边缘群体 D少数人的特定群体10、确定“群体”的标准应包括( ABCDE )。 A. 认同感 B.成员的彼此依存 C.共同的行为规范 D.共同利益 E.两人(或以上)的集合体11、按照谈判双方的得益情况,可分为( AD )。A 分配谈判 B 横向谈判 C 纵向谈判 D 综合谈判12、鲍莫尔认为企业领导人应具有的条件是( ABDE )。 A 合作精神 B 决策能力 C 领导能力 D 敢于创新 E 尊重他人13、领导效能考评的指标包括( ABCD )。A用人效能 B决策办

16、事效能 C时间效能 D整体贡献效能14、领导规范模式(领导参与理论)提出了选择领导方式的原则是( ACDE )。 A信息的原则 B.不接受型原则 C. 冲突的原则 D合理的原则 E目标合适的原则15、霍定的三维理论把领导方式分为四种,即( ABCD )。A密切者 B.分立者 C尽职者 D整合者16、菲德勒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是( ABC )。 A.职位权力 B任务结构 C.上下级的关系 D个性结构 E.环境结构 三、判断改错题:1、态度具有两极性和直接性的特征。( 对 )2、“先入为主”是晕轮效应。( 错 ) 改:“先入为主”是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3、群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

17、基础和出发点。( 错)改: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4、自我知觉只有主观性,不具备客观性。(错)改:自我知觉只有主观性,又具备客观性。5、关于人性的假设中,X理论是错的,Y理论是对的。( 错)改:关于人性的假设中,X理论和Y理论要针对具体情况而提出,不能说那种对或错。6、影响人的个性形成的因素中,家庭影响、文化传统影响和社会阶级、阶层影响都属于后天因素。 (对) 7、在调动内在潜力去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激励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 )8、群体规模越大,工作绩效越高。 ( 错 )改:群体规模越大,并不代表工作绩效越高。9、下岗者、失业者属于社会性弱势群体。 ( 对 ) 10、根

18、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五个需要可以同时对个人产生激励作用。 ( 错 )改: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五个需要中只有在满足人的优势需要才能对个人产生激励作用。11、研究人的需要的内容及如何据此推动人的行为的激励理论,叫过程型激励理论。 ( 对 )12、集体都能比个人做出更好的决策。 ( 错 )改:集体不一定比个人做出更好的决策。13、社会中的个体总是存在于一个群体中的。 ( 对 )14、人们加入群体是要完成某项任务。 ( 错 )改:人们加入群体是有着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15、现代特性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特性和品质是先天遗传的,是不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培养的。(错 )改:现代特性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特

19、性和品质是先天遗传的,是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培养的。16、在紧急的情况下,民主的领导方式最有效。(错)改:在紧急的情况下,独裁的领导方式最有效。17、领导决策就是“拍板”。 (错 )改:从狭义讲领导决策就是“拍板”。18、领导者的权力主要来自于职权。(错 )改:领导者的权力主要来自于职权和权威。19、要确定哪种决策方式更有效,取决于衡量决策效果的不同标准。( 对 )20、组织只是群体的总称,它不是管理的一种职能。(对)改:组织不是群体的总称,它不是管理的一种职能。21、当今世界大部分社会组织采用的组织形式是层级制。(错) 改: 当今世界大部分社会组织采用的组织形式是非层级制22、组织图通过描述组

20、织结构、职权和联系网络,可以准确表示出组织的全部关系。( 对)23、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组织结构模式。 ( 对 ) 24、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的信念、价值观、组织精神等。 ( 对 ) 25、能否合理设置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成熟程度和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对 ) 26、克服组织变革的阻力,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对 ) 27、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必然提高劳动生产率。 ( 对 )四、简答题1. 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是什么?答: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其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人的行为也不例外。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我们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去寻找原因。影响人的行为的个人主观内在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文化

21、因素、经济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的客观外在环境因素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因素、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2. 工作满意度是指什么?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是什么关系?答:工作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作绩效的高低。一般来说,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的知觉、判断、学习、工作的忍耐力等能发挥积极的影响,从而提高工作绩效,因此积极的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之间有着一致性的关系;但消极的工作态度也可能引发积极的工作行为,如想获得较高的报酬等,从而也可以提高工作绩效。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后据研究表明,因为人的复杂性和需要的多面性,两者之间并没有一致的关系。3.什么是气质?简述气质差异的作用?答: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22、同一般所谓的“脾气”、“秉性”相近。它在人参与的不同活动中有近似的表现,而不依赖于活动的内容、动机和目的。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神经过程可分为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气质差异表现为气质类型及其行为特征的差异。1、应用的范围。各种类型的气质往往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如果人们能够从事较适合其气质特征的工作,则能扩大气质类型积极的一面,而缩小消极的一面。这样就能更好发挥人们的积极作用,从而保证工作的安全和效率的提高。因此,应当应用气质的差异,妥善地安排人们的工作。可以从人机关系、人际关系、思想教育等方面考虑应用气质差异。此外,要选拔和培训某些特殊专业的人员,也必须运用气质差异,以

23、提高培训效果。4. 如何运用个性理论来提高管理水平?答: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是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个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其一,个性倾向性,包括兴趣、爱好、态度、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其二,个性非倾向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能力和性格。任何一个个性理论对于一个组织有没有实际应用价值,主要看它能否说明、预测和控制个人的行为和绩效。实践证明,个性对于人的工作成就、健康状况和管理水平都有重大的影响作用。我们应当正确地运用个性理论,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成就、健康状况和管理水平。为了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必须人尽

24、其才,必须学习伟人和改革者的个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改造自己的个性性格。5.运用几种对人性的假设来研究人性与组织管理的关系,应注意哪些方面?答:人性假设理论: 经济人:认为人天性懒惰,没有责任心。人的行为全是为了满足私利,工作就是为了经济报酬。基于这种人性假设形成的管理思想,认为要用强制、惩罚的方法迫使人们工作,或者用物质利益刺激人工作。(参见:X理论)社会人:强调人是社会性动物,认为人在重视物质利益的同时,也重视人际关系。基于这种人性假设形成的管理思想认为管理要以人为中心,重视工作环境中人际关系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参见:人际关系学说)自我实现人:认为人的本性中就有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完善、尽

25、已所能追求更高成就。工作对于人,本来是如同休息、娱乐一样自然的事,人并非天性不喜欢工作,只是要看工作条件。人在做自己愿做的事情时,会主动承担责任。基于这种人性假设形成的管理思想,是把工作本身变成人发挥才能的条件。(参见:Y理论)复杂人:认为人的需要和动机是多种多样、随时变化的。由于人的复杂性,单一的人性假设不能全面、完整地解释人的行为,反映人的本性,应该把人看成是复杂人。这种人性假设实际上是运用权变思想把前几种人性假设综合了。基于这种假设形成的管理思想就是权变理论。( 参见:超Y理论)对人性理论的分析和运用要注意的问题:1、结合实际情况,是指运用人性理论要注意:(1)结合国情;(2)结合企业实

26、际情况; (3)结合管理对象(个人)的实际情况。2、运用人性理论应注意的问题:(1)多数人的需要层次较低,但整体上,需要的层次在提高;(2)员工对组织的态度是可以转变的。这正是管理者的任务之一;(3)要注意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统一;(4)管理工作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6、简述团队建设的方法答:团队建设的方法有四种:(1)人际交往法(2)角色界定法(3)价值观法(4)社会认同法7. 结合实际谈谈公平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答:公平理论提示管理者: 1、重视了解员工的公平感。公平是组织中客观存在的现象。公平理论要求组织以尽可能公平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员工,给予他们公正的报酬、待遇。让员工心中感受到组织

27、对他们的真正公平。2、建立公平的奖惩制度。员工心中的不公平感有时是因为组织没有合理的奖惩员工,当组织中不良的现象和行为较多时,就会使员工产生不公平感。管理者应从组织的全局来给予员工报酬,激励员工。3、实行量化管理,增加公开性。如果组织在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上实行一定程度的量化管理,提高工作的公开性,员工就会对结果心服口服。4、综合设计,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在组织中做到绝对的公平是不可 能的。但组织可以从自身最重要的战略需要出发来建立制度,并采取适当的平衡和补偿的措施,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加强沟通,做到相对的公平。并把公平建立在组织的发展上8. 简述群体规模与工作效率的关系。答:任何工作都有一个最佳的

28、工作人数,当群体规模是这个最佳值时,工作效率最高;在这个最佳值附近作微小的变动,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也不大 ;但如果变动的范围超过一定的“度”,工作效率就会大幅下降。不同的工作任务、不同的工种、不同的工作熟练水平和机械化程度等因素,都决定着不同的群体应有最佳人数、不同的上限和下限。 因此,群体规模的确定应有一定的原则。首先,根据工作性质确定能保证完成一般工作的人数的下限;其次,确定群体规模的最适当人数,这个人数能保证达到工作的最佳效率;最后,群体人数的上限也确定为这个值。如果超过了上限,工作效率会下降9. 简述工作团队与群体的差异。答:工作团队与群体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存在差异: (1)共享领导权。团

29、队中领导的角色是共享的;群体往往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心领导。 (2)责任的承担。团队中个人可承担责任,也可共同承担责任;群体则以个人承担责任为主。 (3)目标。团队的工作有具体的目标;群体的目标常与组织的使命相同。 (4)工作产品。团队提供集体化的工作产品;群体提供个人的工作产品。 (5)沟通。团队鼓励开放式讨论和积极解决问题的聚会;群体强调会议的效率。 (6)有效性。团队中,直接评估集体的工作产品来衡量工作的成绩;群体是间接地通过对他人的影响来衡量。10. 人际交往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改善人际交往?答:人际交往应遵循以下原则: (1)平等原则; (2)互利原则,这里的互利包括物质互利、精神互利、

30、物质精神互利三个方面的内容; (3)信用原则; (4)相容原则。在组织中,改善人际关系必须从领导和群众两个方面人手。组织的领导者、管理者应主动引导群体内的人际关系朝积极的方向发展,包括创造有利的群体环境和交往气氛,促进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交往;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制定必要的措施;搞好民主管理,改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和训练群体成员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做过细的思想工作理顺人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等。群体成员应自觉地加强修养,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重视性格锻练;加强自我意识;提高人际交往的技巧等。11. 集体决策与个体决策相比,有哪些特点?答:(1)从决策的速度看

31、:集体决策没有个体决策快; (2)从决策的正确性看:集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效果好; (3)从决策的创新性看:集体决策比个体决策差; (4)从决策的冒险性看:集体决策的成员特别是领导富于冒险性的话,决策会趋于冒险性;反之则相反。个体决策则视决策人的个性、经历而异。 集体决策与个体决策相比各有特点,对不同的问题或任务,两种方式各有所长。3.领导效能考评的指标有哪些?答:(1)用人效能 (2)决策办事效能 (3)时间效能 (4)组织的整体贡献效能12. 简述管理方格图理论的主要内容。答:1、管理方格图是张9等分的方格图,横坐标表示领导者对生产的关心程度,纵坐标表示领导者对人的关心程度。在评价领导者时,根

32、据其对生产的关心程度和对职工的关心程度,在图上寻找交叉点,这个交点就是领导者的领导倾向。2、提出了五种领导方式:贫乏型的管理、任务第一型的管理、俱乐部型的管理、团队型的管理、中间型管理。其中团队型的管理被认为是最有效的。3、管理方格图早识别和区分管理作风方面是一个有用的工具,但它并没有指出形成领导方式的原因,因此还必须考虑对领导者行为有影响的情景因素。13. 组织对领导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要求领导者及时为组织成员指明目标,并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协调一致;2、要求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所发布的命令要一致;3、要求领导者加强直接管理;4、要求领导者加强组织内外信息沟通,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5

33、、要求领导者掌握激励理论,运用适宜的激励措施和方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6、要求领导者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领导方法。14.简述领导的作用答:领导是组织的核心,领导的主要作用就是:指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协作。15、简述组织发展可以采取的战略措施。答:为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可以采取的战略措施有: (1)激发组织的创新。 所有的创新都包含着变革,但并不是所有的变革都涉及到创新。组织中的创新范围很广,可以是很小的改进,也可以是重大的突破。善于激发创新的组织,往往都有鼓励尝试、赞赏错误的精神,并积极开展员工的培训和开发,是鼓励个人成为变革者的组织。 (2)发展的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

34、组织发展重视人员和组织的成长、合作与参与过程及质询精神。组织的发展活动具备了尊重人、信任和支持、权力均等指导思想。 (3)危机管理与风险管理。 组织应具备危机管理的能力,尽可能以最少的资源解决最大的危机。组织要提高对危机或风险的防范能力,对于“例行问题”和“非例行问题”都要有处理的智慧。 (4)知识管理。组织要高度重视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善于运用信息网络,把握世界范围内的新知识、新动向。重视员工知识素质的提高和潜在能力的开发,还应重视“外脑”的作用。 (5)工作生活质量。 (6)创建学习型组织。16. 怎样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工作压力?答:1、压力产生的后果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更多的是表现在消极

35、方面。(1)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在低压力的情况下,没有挑战性,工作绩效没有达到最好水平;在中等压力的情况下,有助于刺激机体,增强机体的反应能力,就能改善工作绩效。对任何工作来说,都存在一个最优的压力水平,过了这个水平工作绩效会变坏。(2)压力与工作要求高低成正比,与控制能力成反比。(3)压力的消极作用集中体现在对健康和工作绩效的损害方面。过度的压力会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受损。如果压力过小或过大,也会对工作绩效带来损害。2、对付压力的方法主要有:(1)通过组织途径来改变行为方式以减轻和抵消压力。(2)通过个人途径来减轻和抵消压力。17. 组织结构合理化的主要标志。答:1、组织目标设置的合理性和适宜

36、性。2、组织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合理性。3、组织权责体系的合理界定与授权行为的合理性。4、组织结构的功能优化。18. 学习型组织的标准是什么?答:判断一个组织是不是学习型组织,有四条标准:1、人们能不能检验自己的经验。2、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3、组织成员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4、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19.组织文化包括哪些主要内容?有何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答:组织文化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价值观念、组织信念、组织目标、职业道德、组织情感等要素。一个好的组织文化会起到五个方面的作用:1、好的组织文化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动力。2、是企业长盛不衰的重要条件。3、是管理的灵魂和最高目标。

37、4、是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科学管理三者相结合的新路子。5、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个主要因素。20. 如何提高组织对危机的免疫力?答:要提高组织对危机的免疫力,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 (1)强化全员特别是组织主要管理者的危机意识。 (2)加强信用管理,树立组织在公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3)加强公共关系管理,持之以恒。 (4)强化组织团队精神,努力争取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 (5)提高主要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强化他们对组织的责任心。五、论述题:1、请阐述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意义。答:1、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管理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经验管理

38、科学管理 现代管理 2、有利于知人善任、科学用人。3、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4、有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5、有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2、如何提高激励的有效性?答:只有掌握有效激励的原则,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才能达到激励的最佳效果。(一)激励的手段和方法 根据积极性的运动规律,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的基本途径是,激发和满足正当、合理的需要,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创造一个良好的富有激励性的环境。对此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实现。实践中常用的手段和方法有: 1、目标激励。 2、工作激励。 3、持股激励。 4、荣誉激励。 5、榜样激励。 6、组

39、织文化激励。7、危机激励。 在工商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中,有着多种多样的激励方式,管理者可以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激励方式,以达到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的目的。 (二)有效激励应遵循的原则 运用各种激励理论来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是各级领导者的重要职责,也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必要前提。为使激励取得效果,在激励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按需激励原则。2、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原则。 3、奖惩相结合原则。4、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5、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原则。6、严格管理与思想工作相结合原则1. 菲德勒认为影响领导工作的因素是什么?答:菲德勒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三个基

40、本方面是:职位权力、任务结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1)职位权力指的是与领导者职位相关联的正式职权,以及领导者从上级和整个组织各方面所取得的支持程度;(2)任务结构是指任务的明确程度和人们对这些任务的负责程度。(3)菲德勒认为,上下级关系对领导者来说是最重要的。3、如何使领导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答:领导决策的科学化: (1)注意区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2)注意决策的目的、条件和标准。(3)注意依靠充分的情报资料和科学的决策方法。(4)建立和健全科学决策的支持系统。 领导决策的民主化: 要确保领导决策的民主化,就要吸收下级参与决策,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使决策的质量和实施速度得到改

41、善。(1)让员工真正参与到决策中来,让员工将其精神与感情灌注到各种环境中,使其为达成群体目标而贡献才智并分担责任。(2)实行参与要考虑好先决条件,如对象、时机、环境等,要因地制宜。(3)要善于鼓励员工参与决策。主要方法有:民主讨论、听取意见、合理化建议、越级参与、职工代表大会。4、试分析组织变革的阻力和克服阻力的对策。答:(一)组织变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于以下方面: 1来自观念的阻力 2来自地位的阻力 3来自经济的阻力 4来自习惯的阻力 5来自社会方面的阻力 (二)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措施主要有: 1教育。注意在变革以前作好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经过充分的讨论和沟通,使干部、职工认识组织发展和变革的基

42、本目标和需要,作好心理准备。2参与。让职工群众有机会参与组织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使他们对变革有发言权。这样就能大大提高职工的积极性,使变革措施既深人人心,又为人接受。同时,可以集思广益,使组织发展方案更符合组织各级部门的实际需要。参与活动应该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促进与支持。许多情况下,组织发展和变革在心理上、技能上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帮助他们适应这些要求,就能够有效地克服可能产生的抵触与阻力。4奖惩。 鼓励先进、教育后进,这也是克服组织发展和变革中阻力的一条有效途径。5利用群体动力。组织发展和变革并不是少数几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群体和组织的共同任务。

43、积极地利用群体动力,将有利于克服组织发展和变革中可能出现的阻力。6力场分析。力场分析的方法是勒温提出的。在贯彻变革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阻力,可以用力场分析的方法去分析组织中支持变革和反对变革的所有因素,采用图示方法进行排队、分析,比较其强弱,然后采取措施。通过增强支持因素和削弱反对因素的办法,推行变革。六、案例分析题:案例一:新春伊始,是许多企业回顾成绩.展望未来的时候,尤其是那些效益好的企业,更要在此时表彰一番以鼓舞士气。然而在连续几年保持高速发展的古井酒厂,此时却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该厂发展中的五大失误等重要文件,并要求各单位结合本部门实际,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找出本单位和个人工作中的不足与失误,制定措施加以改进,掀起了一个以“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