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胃肠炎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27675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性胃肠炎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传染性胃肠炎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传染性胃肠炎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传染性胃肠炎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传染性胃肠炎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性胃肠炎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性胃肠炎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传染性胃肠炎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TGE)指的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肠道疾病,以引起两周龄以下仔猪呕吐、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通常100%)为特征。虽然不同年龄的猪对这种病毒均易感,但5周龄以上猪的死亡率则很低。Doyle和Hutchings(1946)于1945年首次报道在美国发生了本病。尽管TGE在此之前就已存在,但美国对其也是逐渐认识的。据报道,TGE于1956年发生在日本(Sasahara等,1958)、1957年发生在英国(Goodwin和Jennings,1958)。从那时起,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该病发生的报道。 猪群在产仔期间发生TGE,其损失最大而诊断亦最容易。相反,如该

2、病发生于育成猪、育肥猪或成年猪时,由于临床症状轻微,一般只有数天厌食或腹泻,常常得不到确诊。由于存在 这些未被诊断的感染猪,所以,血清学调查则较能准确的显示TGEV流行情况。各类调查表明,在欧洲和北美洲有19%54%抽检猪群TGEV抗体阳性(Gagnon等,1974;Toma等,1978;Egan等,198 2)。在美国阳性率亦达36%(USDA APHIS VS 1992)。最近,在欧洲许多国家,几乎100%猪群TGEV抗体阳性,这种状况的产生是由于在1984年被发现,并迅速蔓延全欧洲的TGE病毒的变异株-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所致(Brown和Cartwright,1986;Pens

3、aert等,1986;Pensaert,1989,Pensaert和Cox,1989;Laude等,1993;Pensaert等,1993)。正如早期研究表明,TGE造成巨大经济损失(Pritchard,1982,1987;Mousing等,1988)。但在北美,它对经济的影响仍然严重,在欧洲,由于呼吸道病毒(PRCV)的流行,TGE呈下降的趋势(Pansaert和Cox,1989;Laude等,1993)。 在猪群密集的北美地区,TGE仍被认为是仔猪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养猪者对此病极为忧虑,因为新生仔猪死亡率高;没有有效而实用的治疗方法;尤其在冬天和初春,为防止该病毒入侵猪群,要求采取

4、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可买到的商品疫苗产力不高(Bohl等,1975;Moxley和Olson,1989a;Saif和Theil,1990)。 病原学 Doyle和Hutchings(1946)描述了TGE感染性因子的可滤过性,这是有关该病毒病原学的最早报道,TGE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Cavanagh等,1995)。大小、形状和形态发生TGEV有囊膜,形态多样,电镜感染观察全病毒直径为60160 nm(图241)(Okaniwa等,1968;Phillip等,1971;Saif等,1977;Granzow等,1981)。它有一层棒状表面纤突,长1225 nm,间隔较宽。 冠状病毒的形态

5、发生已有论述(Siddell等,1983)。TGEV抗原在感染后早至45 h用免疫荧光(IF)于细胞浆中可以检测到(Pensaert等,1970a)。病毒的成熟发生于细胞浆中,通过内质网出芽,常在细胞浆的空泡中观察到病毒粒子(直径6590 nm)(Thake 1968;Pensaert等,1970b;Wagner等,1973),病毒从感染细胞排出后常见其排列于宿主细胞膜上,TGEV糖蛋白已在被感染的猪睾丸细胞表面所证实(Laviada等,1990)。生物学特性病毒冷冻贮存非常稳定,但在室温或室温以上不很稳定。据报道,来自患猪肠组织中的病毒于-20存放618个月未见滴度下降(Young等,195

6、5,Haelterman和Hutchings,1956)。相反,来自患猪肠组织中病毒,在21时干燥、腐败状况下,则很不稳定,3天后接种猪4头,只有两头发病;10天后接种,未检测到病毒(Bay等,1952)置于37,每24 h病毒滴度下降一个log10(Young等,1955)。细胞培养病毒分别存放于-20、-40、-80,365天后滴度 无明显下降,而存放于37 4天,感染性全部消失(Harada等,1968)。病毒若以液浆状态保存,其感染性可保持:58周以上;202周;35则仅24 h(Haas等,1995)。 病毒对光很敏感。Haelterman(1963)报道,将含有105感染剂量(PI

7、D)猪粪便样品放在阳光下6 h内病毒被灭活。Cartwright等(1965)还报道了将一细胞病变毒株放于实验台上、暴露于紫外灯下的光敏作用。化学稳定性方面TGEV可被003%福尔马林、1%Lysovat(苯酚和醛)、001%丙内酯、次氯酸钠、氢氧化钠、碘、季胺盐化合物、醚和氯仿灭活(Harada等,1968;Nakao等,1978;Brown 1981;Van Cott等,1993)。 如报道的其它肠道病毒那样,TGEV野毒株可抵抗胰酶,在猪胆汁中比较稳定,在pH3条件下稳定(Harada等,1968;Moscari 1980a;Laude等,1981)。由于这些特性,病毒在胃和小肠中能够存

8、活。弱毒株和野毒株在这些特性上不同,但大部分研究报告都未能阐明TGEV对这些不同处理的敏感性和在细胞培养代次,或病毒毒力强弱之间的相关性(Furunchi等,1975;Hess和Bachmann,1976;Moscari,1980a;Laude等,1981)。 分子学特性 TGEV和缺失变异株PRCV都是囊膜病毒,它们含有一个大的、多腺甘酸、单链、正股基因组RNA(genomic RNA of positivesense polarity)。基因结构,复制过程以及病毒蛋白的表达都与其它冠状病毒类似(Laude等,1990,1993;Enjuanes和Van der Zeijst,1995),T

9、GEV的基因组RNA具有传染性,Purdue115病毒株是由28 579个核甘酸组成(Kapke和Brian,1986;Rasschaert和Laude,1987;Rasschaert等,1987;Eleouet等,1995)。 TGEV的蔗糖浮密度为118120 g/ml(Brian等,1980;Jimenez等,1986),病毒囊膜中的磷脂和糖脂是由宿主细胞诱导产生的,所以,囊膜的构成依赖于宿主细胞(Pike和Garwes,1977)。 完整的TGE病毒包含四种结构蛋白:一个大的表面糖蛋白(Spike或S);一个小的蛋白(SM),一个完整的膜糖蛋白(M),以及一个核壳蛋白(N)(Garwe

10、s和Pocock,1975;Spaan等,1988;Godet等,1992)。蛋白N(47 kD)与TGEV的RNA结合形成一个螺旋状核糖蛋白复合物,这种结构与蛋白M形成一个球状亚病毒的内部核心(Risco等,1996)。这个2936 kD糖蛋白M,通过34跨越膜的部分牢固地镶嵌于病毒的包膜内,并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出现(Risco等,1995);一是,蛋白M的N末端是病毒包膜外部,而C末端在膜的内部;二是分子的两个端都在病毒粒子的外部。上述两种形式中,亲水性的N末端与可接受一个糖基的位点决定干扰素的产生(Charley和Laude,1988)。M蛋白突出的N末端和C末端上的抗原位点能结合补体依赖

11、的中和单克隆抗体(MABs)(Woods等,1988;Laude等,1992;Risco等,1995)。S糖蛋白作为一个完整的复合体在电镜下观察像&34;皇冠&34;状(图241)。S糖蛋白(170220 kD)的机能作用,包括病毒中和(依赖补体),病毒吸附于细胞,膜的融合以及血细胞凝集等。Garwes等(1978/1979)已经证明,钝化后的S糖蛋白,能诱导产生TGEV的中和抗体,该抗体能中和繁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病毒(Nguyen等,1986;Sune等1990)。氨肽酶N和在ST细胞及猪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一种200 kD表面蛋白,已被证明是病毒受体(Delmas等,1992;Weingar

12、tl和Derbyshire,1994)。氨肽酶受体结合部和S蛋白上主要中和位置(SiteA)都在同一范围内(Godet等,1994)。用唾液酶处理TGEV可增强其细胞凝集活力(Noda等,1987;Schultze等,1996),这种凝集活性位于TGEVS蛋白N末端部位,而PRCVS蛋白正缺少这一部位,因此,根据有无细胞凝集现象出现,可区别PRCV和TGEV毒株(Schultze等,1996)。已用TGEV弱毒株(Jimenez等,1986;Laude等,1986;Correa等,1990;Delmas等,1990)和强毒株(Welch和Saif,1988;Zhu等,1990;Simkins等

13、,1992,1993)生产单克隆抗体,并用其鉴定TGEV蛋白种类和找出诱导抗体的抗原位点。在S蛋白上的中和因子,大量存在于PRCV和TGEV毒株(Jimenez等,1986;Laude等,1986;Garwes等,1987;Welch和Saif,1988;Sanchez等,1990;Simkins等,1992,1993)。用中和单克隆抗体在S蛋白标定抗原位点显示有四种不同抗原位点(A、B、C、D),其中,通过强力中和单克隆抗体确认A、B为主要的免疫抗原决定簇(Garwes等,1987;Simkins等,1992,1993;Correa等,1990;Delmas等,1990;Gebauer等,1

14、991),而其它位点(D、C)也能诱导中和抗体(Laude等,1986,Posthumus等,1990),四个主要抗原位点的每一个位置被标在S糖蛋白的主要结构上。从氨基末端开始,Madrid Groug将这些位点定为C、B、D和A(Correa等,1990),而Paris Group则定为D、C和A、B(Delmas等,1990)。Paris的D、C和A、B位点(除特殊说明外,本章使用该名称)与Madrid位点B、D和A分别相互重迭。用抗TGEV单克隆抗体的变异株,确认了A位点上的三个亚位点Aa、Ab、Ac(Correa等,1990)。 抗原及基因关系 已知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只有一种血清型(K

15、emeny,1976)。病毒中和(VN)试验不能区分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与从肠道分离出的TGEV毒株(Pensaert,1989;Pensaert和Cox,1989),但可用阻断ELISA试验(参照以下诊断部分)或通过PRCV的S基因大量缺失,导致其S蛋白(170190 kD)小于TGEV的S蛋白(220 kD)这一特性来区分。七种冠状病毒的抗原性或基因序列有相关性(Enjuanes和Van der Zeijst,1995;Siddell,1995),它们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狗冠状病毒(CCV)、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猫肠道冠状病毒

16、(FEC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人类冠状病毒(HCV 229 E)。根据病毒中和(VN)免疫荧光(IF)交叉反应以及用单克隆抗体与蛋白S,N或M进行鉴定,在这7种病毒中,只有TGEV,PRCV,CCV,FIPV和FECV具有抗原相关性(Pedersan等,1978;Reynolds等,1980;Woods,1982;Enjuanes和Van der Zeijst,1995)。所有这些相关性抗原位点共同存在于S蛋白上亚抗原位点AC上(Enjuanes和Van der Zeijst,1995)。另外,用放射免疫沉淀、免疫印迹和ELISA方法证明了TGEV、CCV和FIPV病毒蛋白S、M

17、和N之间有交叉反应,说明这几种病毒其实是同一始祖病毒的变异株(Horzinek等,1982)用多因子血清做免疫印迹试验,也观察到在TGEV和PRCV的结构蛋白S、M及N之间有类似交叉反应(Callebaut等,1988)。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另一种与TGEV相似的猪冠状病毒,此病仅在欧洲和亚洲有记载,对美国成年猪的一次血清抽样调查中,尚未测出PEDV抗(DeBouck等,1982;LJSaif和MBPensaert未出版资料,1990)。有报道称,有人用PEDV,FIPV,CCV,TGEV和被称为水貂冠状病毒的N蛋白做免疫印迹交叉反应(Yaling等,1988;Have等,1992

18、),用多因子血清和单克隆抗体等其它血清学试验都未测出在FEDV和TGEV相关冠状病毒之间有抗原交叉反应(Pensaert和DeBouck,1978;Callebaut等,1988;Enjuanes和Van der Zeijst,1995),另一种猪冠状病毒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与冠状病毒组I无抗原相关性(Enjuanes和Van der Zeijst,1995;Siddell,1995)。虽然,TGEV,CCV和FIPV有抗原相关性,Reynolds等(1980)认为,通过双向中和试验,TGEV和CCV在血清学上是有区别的(用自然感染动物血清)。另外,体外生物学特性差别也已查出,TGEV和CCV均

19、可生长于狗肾细胞(Welter 1965;Reynolds等1980),也可生长于猫传代细胞(Woods,1982),CCV和FIPV均不能生长于猪睾丸细胞(ST)或猪甲状腺细胞上,而TGEV的分离物则可在这两种细胞上生长(Reynolds等,1980)。 TGEV,CCV和FIPV也存在体内生物学特性差别,它们对新仔猪致病性不同(Binn等,1974;Woods和Pedersen,1979)。FIPV毒力与TGEV相似,引起腹泻和肠道病变,CCV感染后无临床症状,只有轻微的绒毛萎缩,用猪抗TGEV荧光抗体做IF试验表明,在TGEV和FIPV感染猪肠绒毛细胞中可见荧光,但在CCV感染猪荧光主要

20、位于肠腺细胞。急性感染狗所携带的CCV已被证明可感染仔猪,并产生CCV和TGEV血清中和抗体(Woods和Wesley,1992)。不过,实验感染FIPV的仔猪和怀孕母猪不产生TGEV中和抗体,但能对TGEV的感染有免疫作用(Woods和Pedersen,1979)。 分子探针和单克隆抗体也被用来检测和鉴别这些有抗原相关性的冠状病毒。S糖蛋白基因决定了宿主的种类,其N末端的300个氨基酸差别最大,与TGEV相比较,CCV和FIPV则更为相似(Jacobs等,1987;Wesseling等,1994)。基于上述差别,从TGEV的S基因衍生而来的DNA探针,在严格条件下,可与TGEV的RNA反应,

21、而不能与CCV或FIPV的RNA反应。cDNA探针或RTPCR(反转录PCR)技术都被用于区分美国PRCV毒株和TGEV毒株(Bae等,1990;Vaughn等,1994;Jackwood等,1995)。用特异性抗TGEV糖蛋白S单克隆抗体也可能区分TGEV相关的冠状病毒。但其不能与PRCV,FIPV或CCV反应(Laude等,1998;Callebaut等,1989;Sanchei等,1990;Simkins等,1992)。 PRCV毒株分离于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期间已被鉴定,部分已做了核酸序列分析(Rasschaert等,1990;Wesley 等,1991b;Britton等,1991

22、;Vaughn等,1995)。在TGEV和PRCV之间,两者的全部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序列有96%的同源性,这证明PRCV是由TGEV进化而来的,但它是通过一系列独立的因素发生所造成的。在PRCV基因中,有两种特性值得注意:在近S基因N末端有大量缺失(621681核苷酸),从而形成一个较小的蛋白体;不同缺失部位常随之消除S基因开放阅读框架的下游。这种遗传变化,可导致PRCV组织亲嗜性的变换。从序列资料看,明显同源性发生于3个基因上,它们编译了TGEV相关病毒(TGEV,PRCV,CCV,FECV,FIPV)的三种主要结构蛋白,而这些病毒与HCV229E和FEDV之间也存在同源性(Enjuanes和

23、Van der Zeijst,1995),因此,序列资料所显示的上述后两种毒株与TGEV相关病毒之间有着基因关系,但它们用血清学分析尚未被证明(Enjuanes和Van der Zeijst,1995;Siddell,1995)。 已报道了一种变换了表现型小蚀斑(SP)TGEV变异株(Woods,1978;Woods等,1981)。尽管SP变异株的S基因与野毒TGEV相似,大缺失(462核苷酸)出现在SP病毒基因组S基因的下游(Wesley等,1990a),这种缺失消除了可能被编译病毒蛋白的开放阅读框架(ORF),同时也消除了第二个可能的病毒蛋白N末端部分的开放框架(ORF)。多次细胞传代病毒

24、株Nouzilly,是一种具有SP表现型的减弱TGEV毒株,正缺少这两种开放阅读框(ORF)(Britton等,1994)。由此推测,致病性发生改变的SP病毒Nouzilly病毒和PRCV病毒是由于基因缺失所造成的。 流行病学 有关TGE的流行病学已有过论述(Haelterman,1962;Ferris,1973;Toma等,1978;Wood,1979;Pritchard,1982,1987)。对一个猪场来说,可将TGE归纳为两种流行形式:流行性和地方流行性。另外,若感染了TGEV的变异株PRCV,则会出现不同的模式,从而使TGE流行病学的研究复杂化(Pensaert,1989;Pensae

25、rt和Cox,1989)。 流行性TGE流行性TGE指该病于一个全部或大多数猪都易感的猪场发生。当TGEV侵入这类猪场时,TGEV常常很快感染所有年龄的猪,尤其是在冬天。大多数猪发生不同程度的厌食、呕吐和腹泻。 哺乳仔猪发病严重,迅速脱水,23周龄以下猪死亡率很高,但随年龄增长死亡率逐渐下降。哺乳母猪常发病,表现厌食和无乳,从而进一步导致仔猪死亡率上升。因为在美国没有类似疾病报道,所以,病史和严重的临床症状有助于对TGE的诊断。然而,在欧洲FED有相似的临床症状(Pensaert和DeBouck,1978),PRCV在欧洲的出现,大大降低了TGE发病率和严重程度(Pensaert和Cox198

26、9;Brown和Paton,1991;Laude等,1993;Pensaert等,1993)。 地方流行性TGE 地方流行性TGE指本病和本病毒在一个猪场持续存在,这是由于不断地或经常地受到易感染猪的影响,易感猪感染后造成本病长期存在。地方流行TGE局限经常有仔猪出生的血清学阳性猪(Stepanek等,1979)或不断增加易感猪到曾经暴发TGE猪群中。这种情况下,TGEV在成年猪,尤其新进入猪场的猪中传染较慢(Morin等,1978,1983;Pritchard,1987)。育种母猪免疫后在哺乳期间通过初乳和常乳将抗体转移给仔猪,使仔猪获得不同程序的被动免疫。通常母猪不发病。在这些猪群中,断奶

27、后614天猪中出现温和TGEV所引起的腹泻。当病毒感染力超过猪的被动免疫力时,猪将受到临床感染。发生这种情况的年龄反映与猪场的管理体制和母猪免疫水平有关。死亡率常低于10%20%,这取决于受感染年龄和从免疫母猪获得的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哺乳仔猪或刚断奶猪的地方流行性TGE可能难以诊断,而且必须与发生于仔猪的其它常见类型地方流行性腹泻,如轮状病毒腹泻和大肠杆菌病区别。只要易感猪或不全免疫猪接触于TGEV,地方性流行性TGE就将在猪场中持续存在。 包括免疫母猪在内的猪群,均可复发或再感染TGEV,而导致不断地排出病原(Pritchard,1987)。这种情况常发生在美国或其他国家养猪业较集中的地区。

28、每一年的冬天,猪群重新感染,特别在架子猪或育肥猪中尤其常见。夏天和秋天期间终止,这些上个冬天感染的猪又变成了易感猪。如果TGEV被带入产仔房,哺乳猪和断奶猪发生的TGE与上述流行相似,因为通常母猪已获得免疫。TGEV是来源于猪本身携带的病毒重新被激活,还是从猪群以外其它途径传入,尚不清楚。 猪呼吸冠状病毒 PRCV是从屠宰猪血清调查及世界贸易检查中发现的。1984年,在比利时首次分离出PRCV,一种非肠道致病性冠状病毒(Pensaret等,1986)。1989年,在美国意外地发现有两个猪群的血清呈TGEV阳性,而它们既没有进行TGEV免疫注射,亦未发现任何TGE的临床症状(Hill等,1990

29、;Wesley等,1990b)。PRCV是TGEV的一个变异株,它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Pensaert,1989;Pensaert和Cox,1989;Paul等,1994)。攻毒试验后,PRCV只感染小肠中少数未确定的几种细胞,因此,猪粪便中携带的病毒是有限的或不可能测出(O&39;Toole等,1989;Cox等,1990a,b;Van Cott等,1993,1994;Brim等,1994,1995)。被PRCV感染的猪所产生的抗体,能中和TGEV病毒。 猪群的密度,猪场之间的距离及季节皆会影响PRCV的流行病学。PRCV通过空气或互相接触而感染所有年龄的猪。在高密度饲养地区,

30、PRCV能传播到几公里以外的邻近猪场去(Pensaert和Cox,1989),另外随邻近猪群规模的扩大,这些猪场被感染的危险增加(Henningsen等,1989)。PRCV是呈亚临床感染,而在西欧许多国家迅速广泛传播(Brown和Cartwright,1986;Jestin等,1987;Lange等,1988;Henningsen等,1989;Pensaert,1989;Van Nieuwstadt和Pol,1989;Laude等,1993;Martin,1994),甚至传播到以前未曾发现TGEV的欧洲国家(Pensaert,1989),类似这种快速、广泛传播的PRCV尚未在美国检测到(US

31、DA APHIS VS,1992), 不过,1995年,血清抽样调查表明,在衣阿华(Iowa)州的许多无临床症状的猪群中,PRCV抗体呈阳性(Wesley等,1997)。 在欧洲许多猪群中,PRCV已经呈地方流行(Pensaert,1989;Lanza等,1993;Laude等,1993;Pensaert等,1993)。在母源抗体下降以后,病毒在2026周龄前的猪群中循环感染(Pensaert等,1993)。引进不同来源,并将PRCV血清学阳性和血清学阴性猪混合饲养,在短时间内,绝大多数混合猪群中的猪,血清学阳、阴性发生了转换(Van Reeth和Pensaert,1994a)。用PRCV试验

32、感染猪只表明,病毒在鼻分泌液中存留时间不到两周(Onn等,1989;Wesley等,1990b;Bourgueil等,1992;Van Cott等,1993;Brim等,1994),尚无证据说明PRCV是通过粪便口腔传染。1993年,Pensaert报告,封闭种猪场的猪在断奶以后,即使还存在母源抗体的情况下,亦很快被感染,这说明,PRCV通常感染新断奶仔猪而持续存在于猪群中。PRCV可一年四季存在于猪群中或者春夏二季临时消失,在寒冷的月份里又会出现于猪群中(Pensaert等,1993)。在感染高峰时,往往无临床症状,却与欧洲的雨雾季节一致(Laude等,1993)。在欧洲,用阻断ELISA做

33、TGEV血清流行性调查时,发现了PRCV的广泛传播(Brown和Paton,1991;Lanza等,1993;Pensaert等,1993)。据报道,在分别来自西班牙(Lanza等,1993)和英国(Brown和Paton,1991)育种母猪血清样品中,TGEV阳性检出率为零或非常低(06%),而从比利时屠宰场160头母猪血清也只有76%TGEV阳性率。因此,在欧洲,TGEV感染的流行已经减少,但在此期间PRCV却传播开来。 传播和贮主 TGE的主要流行特点之一是呈季节性,即在冬天,通常从11月中旬到翌年4月中旬,对这种季节性发病有数种解释。Haelterman(1962)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病毒

34、的特征,因为此病毒冷冻时相当稳定,但置于较高温度或阳光下就比较敏感。这就使病毒冬季在猪场间传播有较大的可能性,尤其是附着于无生命的物体上,如在运输饲料和运输动物期间。已观察到如使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或上下波动,则肥育猪易于出现TGE临床症状(Shimizu等,1978;Shimizu和Shimizu,1979a),由于呈腹泻状态导致本病在冬季传播。 在两个流行季节期间,什么是TGEV的宿主呢?Haelterman(1962年)认为至少有三种宿主:病毒扩散呈亚临床症状的猪场;除猪以外的宿主;带毒猪。对本病持续存在最令人信服的解释是,它以地方性流行方式存在于肥育猪(Morin等,1978)或不断有仔猪

35、出生的猪场中。这些在温暖的数月中可以构成本病持续存在的疫源,在冬季则传播病毒。已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如夏季,TGEV感染在生长期猪群中传播很慢,所以,这种观点变得可信(Maes和Haelterman,1979)。TGEV存在于猪以外的宿主也有证据,猫、狗和狐狸已被认为是TGEV从一个猪群传播到另一个猪群的可能带毒者,因为在不同的时间,它们通过粪便排出病毒(Haelterman 1962;McClurkin等,1970),虽然,猫、狗对TGEV感染无临床症状(除重复感染狗外Klemm和Ristic,1976)且不产生抗TGEV抗体,但其所排出的病毒则能感染猪(Haelterman,1962;Reyn

36、olds和Garwes,1979)。 冬天在猪饲养区,大量集中的燕八哥可能为TGEV机械地从一个农场传播到另一个农场提供了一条途径。Pilchard(1965)报道给燕八哥口服TGEV 32 h后,仍能从粪便中检测到TGEV。室内苍蝇(Musca domestica)也被认为是TGEV传播的可能媒介,有人从地方流行性猪场中苍蝇体内检测到TGEV抗原,而且试验感染苍蝇排毒能持续3天(Gough和Jorgenson,1983)。 与TGEV传播有关的第三种可能是感染猪排出活毒时间的长短和带毒猪的作用。只有一篇报道称(Lee等,1954)在自然条件下,粪便排毒比通常报道的2周长得多(Pensaert

37、等,1970a),至于呼吸道排毒,感染后11天仍可从鼻棉拭中检测到病毒(Kemeny等,1975),然而从肺匀浆中检出病毒可持续至感染后104天(Underdahl等,1975)。在TGE急性期(Kemeny等,1975;Kemeny和Woods,1977)给泌乳母猪乳房内接种TGEV后(Saif和Bohl,1983)都可从感染母猪奶中发现TGEV。最近的研究证明,TGEV抗原存在于乳腺组织中,这说明病毒可在泌乳母猪乳腺中增殖。如这篇研究报告所表明的那样,病毒通过乳汁传给仔猪可以部分地说明在一窝仔猪间迅速传播的原因。 尽管在肠道和呼吸道感染后104天仍可检出病毒,但不清楚这些病毒是否能以活毒形

38、式从体内排出并导致新的感染。在已暴发TGE后的35个月,分别向该场增加易感猪,经血清学测定没有感染发生(Derbyshire等,1969)。用PRCV通过鼻腔试验感染猪10天后仍带毒(Onno等,1989;Wesley等,1990b),不过还不清楚的是,需要多少时间,PRCV康复后的猪仍会传播。携带TGEV或PRCV病毒猪,其长期传播作用仍待进一步探讨 临床症状 流行性TGE仔猪的典型症状是短暂的呕吐,伴有或继而水样,通常黄色腹泻,体重迅速下降,脱水以及2周龄以下猪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仔猪严重腹泻并在粪便中经常含有小的未消化的凝乳块,粪便气味恶臭。临床症状的轻重、发病持续期长短和死亡率与猪的

39、年龄呈负相关,大部分不足7日龄仔猪出现症状后27天死亡。大部分3周龄以上哺乳猪将存活,但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体质虚弱。 生长期猪和育肥猪及母猪,其临床症状常只限于厌食和腹泻1至数天,偶尔伴有呕吐。极少数死亡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如应激或混合感染引起的,后者常发生于断奶仔猪。不过Bachmann等(1972)报道,德国一群26个月龄猪死亡率在25%30%。某些泌乳母猪发病严重,体温升高,无乳、呕吐、厌食和腹泻,这些严重症状可能由于它们与受感染仔猪密切接触而受到病毒的严重感染或由于荷尔蒙变化而引起,后者影响易感性。相反,与感染仔猪无接触的母猪通常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或无症状。 潜伏期短,(通常为18 h72

40、 h,感染一般很快地传遍整个猪群,所以,大部分猪23天受到感染,而这种情况,在冬季比夏季更容易发生(Maes和Haelterman,1979)。 地方流行性TGE 地方流行性TGE如在流行病学一节中讨论的那样,最可能发生在不断有仔猪出生的大猪场。感染猪的临床症状与同龄易感猪相似但较轻微,死亡率低,尤其是将猪放置在温暖环境。哺乳仔猪的临床症状可能与&34;白痢&34;相似,后者最常由轮状病毒引起(Bohl等,1978)。在某些猪场,受管理情况制约,地方流行性TGE主要发生于断奶猪,而且可能与大肠杆菌、球虫或轮状病毒感染混淆(Morin等,1983;Pritchard,1987)。猪呼吸道冠状病毒

41、PRCV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取决于不同的PRCV毒株,据推测,产生这种现象与由于轻度的基因缺失的不同有关。另外,猪群感染其它呼吸道病毒尤其感染PRRSV,也可改变其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临床症状。基本上呼吸疾病的症状决定于多种因素,包括环境、季节、管理、病毒量的多少以及其它细菌和病毒在猪群中的感染状况(Van ReethPensaert,1994a,b)。 许多欧洲和美洲的PRCV毒株常呈亚临床感染。通过组织学检查,有轻微的间质性肺炎发生(Van Reeth和Pensaert,1992;Laude等,1993;Enjuanes和Van der Zeijst,1995)。试验感染育肥猪时,只有短

42、时间的体重下降。与对照猪比较,46日龄的试验感染PRCV猪只有体增重率下降情况(Vannier,1990;Lanza等,1992;Van Reeth等,1996;Wesley和Woods,1996)。 一项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北美PRCV毒株,其发病机理亦有差别(Halbur等,1994)。AR310和LEPP,都是S基因缺失的PRCV分离毒,它们在感染猪410天都能产生中度的呼吸道疾病,而同时感染第三美国毒株(1984)的猪却只产生轻微的呼吸道疾病。不过,如果病毒感染量较低,即使在无特定病原猪群中感染AR310,也无临床症状产生(Halbour等,1993)。用分离自加拿大魁北克的

43、PRCV(IQ90)1085TCID50感染1周龄猪,可引起严重肺炎,其死亡率达60%。值得注意的是,同窝仔猪通过接触感染PRCV,估计其感染的病毒量较小,它们的临床症状仅有呼吸加快和发热(Jabrane等,1994)。通过试验感染PRCV后所见到的临床症状可能与病毒感染量,感染猪的年龄以及接种技术有关,同时,猪群的健康状况及治疗对所得的研究结果也有影响(Vannier,1990)。 PRCV除了单独感染外,也能与其它呼吸道病毒或致病微生物共同感染猪。这种情况常发生在将不同来源猪重新组合的保育舍或育成、育肥舍(Van Reeth和Pensaert,1994a),调查发现,所谓&34;双重&34

44、;感染比单独感染严重。当试验感染PRCV 2天后,再感染流感病毒或猪伪狂犬病毒,明显增加其呼吸症状的严重程度(Van Reeth和Pensaert,1994b;1996)。用PRCV再感染被PRRSV感染的猪,可延长由于呼吸病所引起的发热时间,并降低增重率(Van Reeth等,1996)。由于多种呼吸道病毒和细菌广泛存在于猪群中,它们与PRCV混合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而这种发病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发病机理 对TGE的发病机理已做过论述(Hooper和Haelterman,1966;Moon,1978;Shepherd等,1979)。 发病早期可描述如下:TGEV被吞咽后,首先感染

45、小肠粘膜,并由于功能上皮细胞迅速大量脱落,而引起肠绒毛萎缩。 病毒在肠道的增殖无论是口腔还是鼻腔途径感染,病毒都被吞咽进入消化道,它能抵抗低pH和蛋白水解酶而保持活性直至与高度易感的小肠上皮细胞接触。大量此类细胞感染,其功能迅速遭破坏或改变,导致小肠内的酶活性明显降低,扰乱消化和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电解质,引起急性吸收不良综合征(Moon,1978),Hooper和Haelterman(1966)认为感染猪不能水解乳糖,也可能不能消化其它营养物质,导致对小猪至关重要的营养物质的明显缺乏,而且他们认为,未消化乳糖存在于肠道内,使渗透压升高,导致体液滞留甚至从身体组织内吸收体液,进而导致腹泻和脱水。

46、 TGEV感染猪引起腹泻的其它机制包括空肠钠运输的改变和血管外蛋白质丢失(Prochazka等,1975),前者引起肠道内电解质和水积聚(Butler等,1974)。如Cornelius等(1968)认为的那样,死亡的最终原因可能是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以及由于高血钾而引起的心功能异常。空肠绒毛明显变短或萎缩(图243),回肠稍轻微,但十二指肠近端通常不变(Hooper和Haellerman,1966)。新生仔猪比3周龄猪的病毒增殖多,且绒毛萎缩严重(Moon等,1973;Norman等,1973),说明新生猪对TGEV更易感。对这种临床发病抵抗力与年龄因素相关的机制解释如下:第一,大龄猪受感染的

47、绒毛上皮细胞可很快被游走的利贝昆(Lieberkhn)滤泡上皮细胞所取代,可部分地说明其死亡率比新生猪低的原因。Moon(1978)报道,3周龄猪小肠内正常更换绒毛细胞的速度比新生仔猪快3倍。据报道,这些新绒毛细胞可抵抗TGEV感染(Pensaert等,1970b;Shepherd等,1979),这可能是由于免疫应答、干扰素(LaBonnardiere和Laude,1981)或这些新生细胞不能支持病毒生长;第二,TGEV在新生猪绒毛吸收细胞的尖端小血管系统积聚增殖,而3周龄以上猪缺少这个系统(Wagner等,1973);第三,病毒剂量在感染中可能起主要作用。Witte和Walther(1976

48、)证明感染市售猪(约6月龄)所需TGEV剂量比感染2日龄仔猪所需要剂量大10 000倍。然而,对于以下情况,TGE临床症状也会更严重:饲喂缺锌饲料(Whitenack等,1978);贫血(Ackerman等,1972);低温环境或室温波动大(Shimizu等,1978);注射合成皮质类固醇、地塞米松(Shimizu和Shimizu,1979a),关于最后两项,认为其机制是干扰了局部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的早期活动(Shimizu和Shimizu,1979a)。 TGEV细胞培养弱毒株不能感染前段小肠上皮细胞,这可能说明了为什么这类弱毒株引起腹泻不像强毒株那样严重(Frederick等,1976;Hess等,1977;Furuuchi等,1979;Pensaert,1979),而且TGEV细胞培养致弱程度与小肠感染程度呈负相关(Hess等,1977)。 TGEV细胞培养弱毒株与致弱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无菌猪比分别单独感染引起更为严重的疾病(Underdahl等,1972),已有报道,TGEV和大肠杆菌或猪轮状病毒混合感染(Hornich等,1977;Theil等,19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