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精神药品说明书.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28594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4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精神药品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常用精神药品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常用精神药品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常用精神药品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常用精神药品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精神药品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精神药品说明书.doc(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舒必利注射液【药理毒理】本品属苯甲酰胺类抗精神病药,作用特点是选择性阻断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DA2)受体,对其他递质受体影响较小,抗胆碱作用较轻,无明显镇静和抗兴奋躁动作用,本品还具有强止吐和抑制胃液分泌作用。【药代动力学】动物实验示本品可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脐血循环。本品主要经肾脏排泄。可从母乳中排出。【适应症】用于精神分裂症单纯型、偏执型、紧张型、及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孤僻、退缩、淡漠症状。对抑郁症状有一定疗效。其他用途有止呕。【用法用量】治疗精神分裂症,肌内注射:一次100mg,一日2次。静脉滴注:对木僵、违拗病人可用本品100200mg稀释于250500ml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滴注,

2、一日1次,可逐渐增量至一日300600mg,一日量不超过800mg。滴注时间不少于4小时。6岁以上儿童按成人剂量换算,应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不良反应】1常见有失眠、早醒、头痛、烦躁、乏力、食欲不振等。可出现口干、视物模糊、心动过速、排尿困难与便秘等抗胆碱能不良反应。2剂量大于一日600mg时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如震颤、僵直、流涎、运动迟缓、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3较多引起血浆中泌乳素浓度增加,可能有关的症状为:溢乳、男子女性化乳房、月经失调、闭经、体重增加。4可出现心电图异常和肝功能损害。5少数患者可发生兴奋、激动、睡眠障碍或血压升高。6长期大量用药可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7可引起注

3、射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禁忌】嗜铬细胞瘤、高血压患者、严重心血管疾病和严重肝病患、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注意事项】1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心率失常、心肌梗死、传导异常)应慎用。2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应停用所有的抗精神病药。3出现过敏性皮疹及恶性症状群应立即停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4基底神经节病变,帕金森综合征,严重中枢神经抑制状态者慎用。5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6癫痫患者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期间应停止哺乳。【儿童用药】慎用。【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应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药物相互作用】除氯氮平外,几乎所有抗精神病药和中枢抑制药如与本品合用,均可增加中枢

4、抑制,应充分注意。【药物过量】中毒症状:1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严重意识障碍,从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到昏睡,最后进入昏迷。检查时可发现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同时伴有中枢性体温过低。2心血管系统症状:体位性低血压、心率加快、脉细数、偶见心律不齐,严重时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3血液系统症状:中性粒细胞减少、过敏性紫癜。处理:输液并依病情给予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规格】2ml:100mg。氟哌啶醇注射液说明书【药理毒理】本品属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作用与其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并可促进脑内多巴胺的转化有关,有很好的抗幻觉妄想和抗兴奋躁动作用,阻断锥体外系多巴胺的作用较强,镇吐作用亦较强,但镇静、阻断a

5、-肾上腺素受体及胆碱受体作用较弱。【药代动力学】 注射1020分钟血药浓度达峰值。经肝代谢,活性代谢物为还原氟哌啶醇。大约15%由胆汁排出,其余由肾排出。【适应症】 用于急、慢性各型精神分裂症、躁狂症。肌内注射本品可迅速控制兴奋躁动、敌对情绪和攻击行为。也可用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老年性精神障碍。【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常用于兴奋躁动和精神运动性兴奋,成人剂量一次510mg,一日23次,安静后改为口服。静脉滴注:1030mg加入250500ml葡萄糖注射液内静脉滴注。【不良反应】 1、锥体外系反应较重且常见,急性肌张力障碍在儿童和青少年更易发生,出现明显的扭转痉挛,吞咽困难,静坐不能及类帕金森病

6、。2、长期大量使用可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3、可出现口干、视物模糊、乏力、便秘、出汗等。4、可引起血浆中泌乳素浓度增加,可能有关的症状为:溢乳、男子女性化乳房、月经失调、闭经。5、少数病人可能引起抑郁反应。6、偶见过敏性皮疹、粒细胞减少及恶性综合征。 7、可引起注射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禁忌症】 基底神经节病变、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严重中枢神经抑制状态者、骨髓抑制、青光眼、重征肌无力及对本品过敏者。【注意事项】 下列情况时慎用:心脏病尤其是心绞痛、药物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抑制、癫痫、肝功能损害、青光眼、甲亢或毒性甲状腺肿、肺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尿潴留。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与白细胞计数。用药期间

7、不宜驾驶车辆、操作机械或高空作业。注射液颜色变深或沉淀时禁止使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期间应停止哺乳。【儿童用药】 慎用。【老年患者用药】 慎用,酌情减少用量。【药物相互作用】1、本品与乙醇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合用,中枢抑制作用增强。2、本品与苯丙胺合用,可降低后者的作用。3、本品与巴比妥或其它抗惊厥药合用时:可改变癫痫的发作形式;不能使抗惊厥药增效。4、本品与抗高血压药物合用时,可产生严重低血压。5、本品与抗胆碱药物合用时,有可能使眼压增高。6、本品与肾上腺素合用,由于阻断了受体,使受体的活动占优势,可导致血压下降。7、本品与锂盐合用时,需注意观察神经毒性与

8、脑损伤。8、本品与甲基多巴合用,可产生意识障碍、思维迟缓、定向障碍。9、本品与卡马西平合用可使本品的血药浓度降低,效应减弱。【药物过量】中毒症状: 可见高热、心电图异常、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处理: 本品无特效拮抗剂,发现超剂量症状时应采取对症及支持疗法。【规格】 1ml:5mg氯丙嗪注射液 【药理毒理】 本品为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其作用机制主要与其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及中脑皮层通路的多巴胺受体(DA2)有关。对多巴胺(DA1)受体、5-羟色胺受体、 M-型乙酰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均有阻断作用,作用广泛。此外,本品小剂量时可抑制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的多巴胺受体,大剂量时直接抑制呕吐中枢,产生

9、强大的镇吐作用。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降低,体温可随外环境变化而改变,其阻断外周-肾上腺素受体作用,使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对内分泌系统也有一定影响。 【药代动力学】 注射给药生物利用度比口服高34倍,血浆蛋白结合率在90%以上,易于透过血-脑屏障,颅内药物浓度高45倍。在肝脏代谢,主要以代谢物形式从尿和粪便中排出。 【适应症】1、对兴奋躁动、幻觉妄想、思维障碍及行为紊乱等阳性症状有较好的疗效。用于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2、止呕,各种原因所致的呕吐或顽固性呃逆。 【用法用量】用于精神分裂症或躁狂症,肌内注射:一次2550mg,一日2次,待患者合作后改为口服。静脉滴注:从小

10、剂量开始,2550mg稀释于500ml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滴注,一日1次,每隔12日缓慢增加2550mg,治疗剂量一日100200mg。不宜静脉推注。 【不良反应】1、常见口干、上腹不适、食欲缺乏、乏力及嗜睡。 2、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心悸或心电图改变。 3、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如震颤、僵直、流涎、运动迟缓、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 4、长期大量用药可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 5、可引起血浆中泌乳素浓度增加,可能有关的症状为:溢乳、男子女性化乳房、月经失调、闭经。 6、可引起注射局部红肿、疼痛、硬结。 7、可引起中毒性肝损害或阻塞性黄疸。 8、少见骨髓抑制。 9、偶可引起癫痫、过敏性皮疹

11、或剥脱性皮炎及恶性综合征。 【禁忌症】基底神经节病变、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骨髓抑制、青光眼、昏迷及对吩噻嗪类药过敏者。 【注意事项】 1、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心衰、心肌梗死、传导异常)慎用。 2、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应停用所有的抗精神病药。 3、出现过敏性皮疹及恶性综合征应立即停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4、用药后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应卧床,血压过低可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禁用肾上腺素。 5、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 6、癫痫患者慎用。 7、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与白细胞计数。 8、对晕动症引起的呕吐效果差。 9、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操作机械或高空作业。 10、本品颜色变深或有沉淀时禁止使用。 11、本

12、品不宜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应稀释后缓慢注射。 12、不适用于有意识障碍的精神异常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期间停止哺乳。 【儿童用药】 慎用。 【老年患者用药】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1、本品与乙醇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性抑制药合用时中枢抑制作用加强。 2、本品与抗高血压药合用易致体位性低血压。 3、本品与舒托必利合用,有发生室性心律紊乱的危险,严重者可致尖端扭转心律失常。 4、本品与阿托品类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加强。 5、本品与碳酸锂合用,可引起血锂浓度增高。 6、抗酸剂可以降低本品的吸收,苯巴比妥可加快其排泄,因而减弱其抗精神病作用。 7、本品与单

13、胺氧化酶抑制剂及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时,两者的抗胆碱作用加强,不良反应加重。 【药物过量】 中毒症状: 1、表情淡漠、烦燥不安、吵闹不停、昏睡,严重时可出现昏迷。 2、严重锥体外系反应。 3、心血管系统:心悸,四肢发冷,血压下降,直立性低血压,持续性低血压休克,并可导致房室传导阻滞及室性早搏甚至心跳骤停。处理: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注射液,促进利尿,排泄毒物,但输液不宜过多,以防心力衰竭和肺水肿。依病情给予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 氯丙嗪片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吸收好,13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本品有“首过”效应。血浆蛋白结合率90%以上。易透过血-脑屏障,颅内药物浓度高45倍。在肝脏代谢,主要以代谢物形

14、式从尿和粪便中排出。半衰期(t1/2)为1236小时。 【用法用量】 口服 用于精神分裂症或躁狂症,从小剂量开始,一次2550mg,一日23 次,每隔23日缓慢逐渐递增至一次2550mg,治疗剂量一日400600mg。用于其他精神病,剂量应偏小。体弱者剂量应偏小,应缓慢加量。用于止呕,一次 12.525mg,一日23次。 【药物过量】中毒症状: 1、 表情淡漠、烦燥不安、吵闹不停、昏睡,严重时可出现昏迷。 2、严重锥体外系反应。 3、心血管系统:心悸,四肢发冷,血压下降,直立性低血压,持续性低血压休克,并可导致房室传导阻滞及室性早搏甚至心跳骤停。处理: 1、超剂量时,立即刺激咽部,催吐。在6小

15、时内须用1:5000高锰酸钾液或温开水洗胃,本品易溶于水,而且能抑制胃肠蠕动,故必须反复用温水洗胃,直至胃内回流液澄清为止。因本品镇吐作用强,故用催吐药效果不好。 2、注射高渗葡萄糖液注射液,促进利尿,排泄毒物,但输液不宜过多,以防心力衰竭和肺水肿。 3、依病情给予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 再普乐【药理毒理】药物治疗学归类:奥氮平属种抗精神病药。作为抗精神病药,奥氮平作用于多种受体系统进而显示出广泛的药理学活性。在临床前的研究中,奥氮平表现出与下列受体的亲和性:(Ki:10%)临床试验中与奥氮平使用有关的很常见的不良反应只有瞌睡和体重增加。体重增加与治疗前的体重指数(BMI)较低和治疗起始剂量等于

16、或大于15毫克有关。在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的临床试验中发现有步态异常。常见(110%)临床试验中与奥氮平使用有关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食欲增强、水肿、体位性低血压、以及轻度而短暂的抗胆碱能作用包括便秘和口干。可以观察到一过性无症状性肝脏转氨酶ALT、AST的增高,尤其是在治疗早期(参见注意事项)。基础非-禁食血糖水平7.8mmol/l的患者在临床使用奥氮平时,也偶见非-禁食血糖水平11mmol/l(提示有糖尿病)和非-禁食血糖水平8.9mmol/l但是11 mmol/l(提示有高血糖)的情况。据极少数自发报告,高血糖和有糖尿病史的患者会偶见酮症酸中毒或昏迷,有时可能致命(详见注意事项)。

17、少见症状(发生率0.11%)据报告,使用奥氮平罕见的症状为:光敏反应、伴有或不伴有低血压的心动过缓以及晕厥等症状。罕见症状(发生率为0.1%)据报告,使用奥氮平罕见的症状为:皮疹、肝炎和阴茎异常勃起等症状。另外,在使用奥氮平时,极少数患者出现抽搐。据报告,这些病例中绝大多数存在有抽搐既往史或抽搐高危因素。其他发现:有时血浆催乳素水平会升高,但相关的临床表现(例如:男性乳房发育、泌乳和乳房增大)很罕见。多数患者无需停药而催乳素也会降低到正常范围。已经有与奥氮平治疗有关的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NMS)的罕见病例报导(参见注意事项)。有极少数病例观察到磷酸肌酸激酶水平的升高。偶见血液学的改变,如:白

18、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禁忌症】奥氮平禁用于已知对该产品的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奥氮平禁用于已知有窄角性青光眼危险的患者。【注意事项】罕有高血糖的报道,在有糖尿病史的患者会罕见酮症酸中毒或昏迷,亦有数例死亡病例报道。某些病例报道有既往的体重增加,这可能是一种促发因素,建议对糖尿病人和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进行适当的临床监查。合并症:离体实验证明奥氮平具有抗胆碱能活性,但临床试验中发生的与抗胆碱作用相关的事件很低。然而,奥氮平治疗有合并疾病的患者临床经验有限,建议奥氮平慎用于前列腺肥大或麻痹性肠梗阻以及相关病症的患者。在治疗精神病的过程中,患者临床状况的好转可能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星期。在此期间应密切

19、监护患者。乳糖:奥氮平片剂中含有乳糖。患者服药期间常会出现短暂的无症状性的肝脏转氨酶ALT、AST升高,尤其是治疗早期。因此ALT和/或AST升高的患者、有肝功能损害症状或体征的患者、已表现出局限性肝脏功能减退的患者以及已使用潜在肝毒性药物治疗的患者应慎用奥氮平。治疗期间如出现ALT和/或AST升高,应注意观察并考虑酌减用药量。在业以诊断有肝炎的情况下,应该中断奥氮平治疗。与其他神经阻滞剂类似,奥氮平慎用于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计数减低的患者,有药物所致的骨髓抑制/毒性作用病史的患者,合并疾病、放疗或化疗导致骨髓抑制的患者以及嗜酸细胞增多症或骨髓增生症的患者。32名有与氯氮平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

20、少或粒细胞缺乏病史的患者在奥氮平治疗后未发生中性粒细胞减低。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NMS):NMS是一种与抗精神病药物有关的潜在致死性的疾病。用奥氮平治疗的患者罕有NMS的报导。NMS的临床特征是高热、肌强直、意识改变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脉搏和血压不规则、心动过速、大汗以及心脏节律紊乱)。附加症状还包括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肌红蛋白尿(横纹肌溶解)以及急性肾衰。如果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示NMS,或表现为不能解释的高热而不伴有NMS的其他临床特征,那么所有的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均应停用。奥氮平慎用于有惊厥发作史和有惊厥阈值降低因素的患者。目前奥氮平引起惊厥的报道很少,这些病例绝大多数报告有惊厥史和

21、惊厥危险因素。迟发性运动障碍:在为期一年或更短的对照研究中,奥氮平治疗中发生的运动障碍较少,且有统计学显著性。但长期用药会使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危险性增加。因此,若用奥氮平治疗的患者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症状和体征,应考虑减少用药量或停药。停止治疗后这些症状可能会出现一过性恶化甚或加重。考虑到奥氮平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作用,与其他中枢活性药物合用时或用于饮酒患者时应慎重。由于离体奥氮平表现出多巴胺拮抗作用,故可能拮抗直接或间接的多巴胺激动剂的作用。奥氮平治疗老年患者的临床实验中,偶有体位性低血压的报道。与其他抗精神病药一样,用奥氮平治疗65岁以上的患者时建议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临床试验中,持续性QT

22、间期延长与奥氮平无关。1685名研究对象中只有8名出现QTc间期延长,可能具有多种偶然性。但与其他抗精神病药一样,奥氮平与其他已知可以延长QTc间期的药物合用时要谨慎,尤其是在老年患者。由于奥氮平可能导致瞌睡,患者在操作危险性机械包括机动车时应格外小心。【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对妊娠期妇女还没有足够的对照试验研究。已经怀孕或奥氮平治疗期间准备怀孕患者,要通知医生。由于经验有限,只有当可能的获益大于对胎儿的潜在危险时方能使用本药。哺乳:大鼠哺乳期间,奥氮平可经乳汁分泌。但尚不知奥氮平是否可经人的乳汁分泌。如果患者服用奥氮平,建议不要哺乳。【儿童用药】 尚无在18周岁以下人群的研究情况。【老

23、年患者用药】通常不必降低初始剂量(5毫克/天),但对65岁以上老年人,若有临床指征,仍应考虑减少初始剂量。【药物相互作用】潜在的影响奥氮平的其他药物:单次服用抗酸剂(铝、镁)或西米替丁不影响奥氮平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但合用活性炭可使奥氮平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减低5060%。氟西汀(60毫克单次服用或60毫克/日连用8天)导致奥氮平最大浓度增加16%,奥氮平清除率平均降低16%。影响的幅度与个体间的总体变异程度相比很小,因此并不需要常规调整药物剂量。同时吸烟(非吸烟者与吸烟者相比,奥氮平的清除率下降33%,消除相末端半衰期延长21%)或服用卡马西平(服用卡马西平后奥氮平的清除率增加44%,终点消除半衰

24、期加快22%)可能诱导奥氮平的代谢。吸烟和卡马西平治疗诱导P450-1A2的活性。氟伏沙明是一种P450-1A2抑制剂,可以显著地抑制奥氮平的代谢。给予氟伏沙明后,不吸烟女性奥氮平的Cmax平均增加54%,而吸烟男性则平均增加77%。两者奥氮平的AUC值分别平均增加52%和108%。因此对于正在使用氟伏沙明或其它P450-1A2抑制剂(例如:环丙沙星和酮康唑)的患者,应考虑降低奥氮平的初始剂量。而对开始使用P450-1A2抑制剂的患者,奥氮平的用量也应适当减少。奥氮平对其他药物的潜在影响:在单次用药的临床试验中,奥氮平不抑制丙咪嗪和去甲丙咪嗪(P450-2D6或P450-3A/1A2),华法令

25、(P450-2C9),茶碱(P450-1A2)或安定(P450-3A4和P450-2C19)。与锂盐或比哌立登合用时没有相互作用。用核素标记的色素酶检验离体奥氮平的抑制代谢活性,发现奥氮平的抑制常数为3A4(491M)、2C9(751M)、1A2(36M)、2C19(920M)、2D6(89M),而奥氮平的血浆浓度只有约0.2M。因此,奥氮平对P450系统的抑制最高不会超过0.7%。这些发现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药物过量】症状和体征 奥氮平过量时,最常见的症状(发生率10%)包括心动过速、激越/攻击行为、构音障碍、各种锥体外系症状以及觉醒水平的降低(由镇静直至昏迷)。奥氮平过量的其它重要表现还

26、包括谵妄、痉挛、昏迷、可疑的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呼吸抑制、呼吸急促、高血压或低血压、心律不齐(过量时发生率小于2%)和心肺功能抑制等。迄今报告的奥氮平最低致死剂量为450mg,但是也有报告服用奥氮平剂量超过1500mg而仍能幸免遇难。使用奥氮平过量时的处理方法目前,还没有特异的奥氮平解毒剂。不应采用催吐方法。可采用常规的药物过量处理方法(例如洗胃,服用活性炭)。当给予活性炭制剂后,奥氮平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会降低50-60%。同时应根据临床表现对重要器官功能进行监测和治疗,包括处理低血压、循环衰竭和维持呼吸功能。不要使用肾上腺素、多巴胺或其它具有b受体激动活性的拟交感制剂,因为b受体激动剂会加重

27、低血压症状。需要监测心血管功能以观察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应对患者进行密切连续地监测直至恢复正常。维思通【药理毒理】1.药理作用利培酮是一种选择性的单胺能拮抗剂,对5HT2受体、D2受体、a1、及a2受体和H1受体亲和力高。对其它受体亦有拮抗作用,但较弱。对5HT1c,5HT1D和5HT1A低到中度的亲和力,对D1及氟哌啶醇敏感的a受体亲和力弱,对M受体或1及2受体没有亲和力作用。与其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一样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机制尚不清楚。据认为其治疗作用是对D2受体及5HT2受体拮抗联合效应的结果。对D2及5HT2以外其它受体的拮抗作用可能与利培酮的其它作用有关。2.毒理作用遗传毒性:A

28、mes逆向突变试验、小鼠淋巴细胞畸变试验、体外大鼠肝细胞DNA修复试验、小鼠体内微核试验、果蝇性别相关隐性致死试验、人淋巴细胞或中国仓鼠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均未发现利培酮有潜在致突变性。生殖毒性:在Wistar大鼠的生殖毒性研究中,利培酮0.165mg/kg(以mg/m2计,为人最大推荐剂量的0.164.9倍,人用最大推荐剂量为10mg/日,见用法用量部分)降低交配次数,但不影响生育力。该影响只发生在雌性大鼠上,在只给予雄性大鼠药物处理的一般生殖毒性试验中未观察到交配行为受影响。Beagte犬的亚慢性研究中,利培酮剂量为0.135mg/kg(以mg/m2计,为人最大推荐剂量的1.016.2倍)时

29、,精子活力及浓度下降,相同剂量下血清睾酮水平剂量相关性降低。停药后,血清睾丸水平及精子参数可部分恢复,但仍处于低水平。大鼠或犬均没有观察到无影响剂量。在SD及Wistar大鼠和新西兰家兔上进行了利培酮剂量分别为0.6310mg/kg,0.315mg/kg(以mg/m2计,分别为人最大推荐剂量的0.66倍和0.46倍)的致畸作用研究。与对照组比较,未观察到畸形发生率增加。剂量在0.165mg/kg(以mg/m2计,分别为人最大推荐剂量的0.164.9倍)时,大鼠哺乳期前4天幼仔死亡增加。尚不知这些死亡是由于对胎仔或幼仔的直接作用,还是对母鼠的影响造成。没有观察到引发大鼠幼仔死亡率增加的无影响剂量

30、。一项围产期生殖毒性研究中,2.5mg/kg(以mg/m2计,人最大推荐剂量的2.4倍)时,大鼠幼仔死产增加。在一项大鼠交叉抚养研究中,对胎仔或幼仔的毒性作用表现为出生时活幼仔数减少、死幼仔数增加、与母鼠给药量相关的幼仔出生体重降低。此外,还有与母鼠给药量相关的幼仔出生的第一天死亡增加,无论幼仔是否交叉抚养。利培酮对母体行为可能有损害,由对照动物生产而由给药母鼠抚养幼仔的体重增加量和生存率降低(哺乳第14天)。这些作用均在5mg/kg(以mg/m2计,人最大推荐剂量的4.9倍)剂量组中观察到。利培酮可通过胎盘转运至大鼠幼仔体内。致癌性:小鼠、大鼠掺食法分别给予利培酮0.63、2.5和10mg/

31、kg(以mg/m2计,分别为人最大推荐剂量的3.8、15、60倍,小鼠以mg/m2计,分别为人最大推荐剂量的0.3、1.2、4.9倍,大鼠以mg/m2计,分别为人最大推荐剂量的0.6、2.4、9.8倍),给药周期分别为18个月和25个月。雄性小鼠未达最大耐受剂量。结果显示,垂体腺瘤、内分泌性胰腺腺瘤和乳腺腺癌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增加。抗精神药物可使啮齿类动物催乳素水平长期升高。在利培酮致癌性试验中没有测定催乳素水平,但在亚慢性毒性研究中的测定结果显示,与致癌性试验中相同的利培酮剂量可使小鼠和大鼠的催乳素水平升高5到6倍。其它抗精神病药物长期给药时,在啮齿类动物中发现乳腺、垂体及胰腺肿瘤发生增

32、加,并认为是由催乳素介导。在啮齿类动物上催乳素介导的内分泌肿瘤的发生与人用风险的相关性尚不清楚。【药代动力学】 利培酮经口服后可被完全吸收,并在12小时内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其吸收不受食物影响,因此可以单独服用或与食物同服。在体内,利培酮经CYP2D6代谢成9-羟基利培酮,后者与利培酮有相似的药理作用。利培酮与9-羟基利培酮共同构成本品抗精神病有效成份,利培酮在体内的另外一个代谢途径为N-脱烃作用。利培酮的消除半衰期为3小时左右,9-羟基利培酮及其它活性代谢物消除半衰期均为24小时。大多数病人在1天内达到利培酮的稳态,经过45天达到9-羟基利培酮的稳态,在治疗剂量范围内,利培酮的血药浓度与给药剂

33、量成正比。用药一周后,70%的药物经尿液排泄,14%的药物经粪便排出,经尿排泄的部分中,3545%为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其余为非活性代谢物。一项单剂量研究显示,老年患者和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本品活性成份的血浆浓度较高,活性成份的清除率在老年患者体内降低30%,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体内降低60%。利培酮血浆浓度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正常,但是血浆中利培酮未结合部分平均增加约35%。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及其它活性代谢物在儿童体内的药代动力与成人相似。【适应症】1.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以及其它各种精神性状态的明显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敌视、怀疑)和明显的阴性症状(如反映迟钝、情绪淡漠

34、及社交淡漠、少语)。也可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如:抑郁、负罪感、焦虑)。对于急性期治疗有效的患者,在维持期治疗中,本品可继续发挥其临床疗效。2.可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发作,其表现为情绪高涨、夸大或易激惹、自我评价过高、睡眠要求减少、语速加快、思维奔逸、注意力分散或判断力低下(包括紊乱或过激行为)。【用法用量】1.精神分裂症 由使用其它抗精神病药改用本品者:开始使用时,应渐停原先使用的抗精神病药。若病人原来使用的是长效抗精神病药,则可用本品治疗来替代下一疗程的用药。已用的抗帕金森氏综合征的药是否需要继续则应定期地进行重新评定。成人:每日1次或每日2次。起始剂量1mg,在1周左右的

35、时间内逐渐将剂量加大到每日24mg,第2周内可逐渐加量到每日46mg。此后,可维持此剂量不变,或根据个人情况进一步调整。一般情况下,最适剂量为每日26mg。每日剂量不超过10mg。2.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发作推荐起始剂量每日1次、每次1mg2mg,剂量可根据个体需要进行调整。剂量增加的幅度为每日1mg2mg,剂量增加至少隔日或间隔更多天数进行。大多数患者的理想剂量为每日26mg。在所有的对症治疗期间,应不断地对是否需要继续使用本品进行评价。3.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肾功能损害患者清除抗精神病药物的能力低于健康成人,肝功能损害患者血浆中游离利培酮的浓度有所增加。无论何种适应症,肾功能损害患者或肝功

36、能损害患者的起始及维持剂量应减半,剂量调整应减缓。此类患者在使用本品时应慎重。【不良反应】广泛的临床使用经验(包括长疗程应用)显示,本品耐受性良好。在许多病例中,很难将其不良事件与基础疾病的症状相区别。在本品的使用中报告的不良事件如下:常见不良事件:失眠、焦虑、激越、头痛。儿童与青少年镇静反应多于成人,但均为轻度及一过性的。较少见的不良事件:嗜睡、疲劳、头晕、注意力下降,便秘、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痛、视物模糊、阴茎异常勃起、勃起困难、射精无力、性淡漠、尿失禁、鼻炎、皮疹以及其它过敏反映。与其它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相比,本品较少引起锥体外系症状。但在一些病例中也出现过以下锥体外系症状,如:震颤、

37、僵直、流涎、运动迟缓、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这些症状通常较轻,如需要,可通过降低剂量或给予抗帕金森氏症的药物消除。偶有(体位性)低血压、(反射性)心动过速或高血压症状的报告。有轻度中性粒细胞和/或血小板计数下降的个例报告和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一样,可能引起与剂量相关的血浆催乳素水平的增加,其相关症状为:溢乳、男子女性型乳房、月经失调、闭经。也曾有体重增加、水肿和肝酶水平升高的报告。曾有脑血管方面不良事件的报告,包括脑血管意外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罕见高血糖及原有糖尿病加重的报告。和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一样,在精神病患者中偶有下述报告:由于烦渴或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症(SIADH)引起的水中毒、运动

38、迟缓、精神阻滞剂恶性综合症、体温失调和抽搐。【禁忌】已知对本品过敏的患者禁用。【注意事项】1.由于本品具有受体阻断作用,可能会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尤其是在治疗初期的剂量调整阶段。对于已知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心衰、心肌梗塞、传导异常、脱水、血容量降低或脑血管疾病)应慎用本品,剂量应按推荐剂量逐渐增加(见用法用量),如发生血压过低现象,应考虑减少剂量。2.同其它所有具有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性质的药物相似,本品也可能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其特征为有节律的非自主运动,主要见于舌及面部。有报告表明,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是迟发性运动障碍发展的风险因素,而与其它传统抗精神病药相比,本品较少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因

39、此,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相比,本品引发迟发性运动障碍的风险较低。如果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症状,应考虑停用所有的抗精神病药。3.已有报告指出,服用传统的抗精神病药可能出现恶性综合症,奇特征为高热、肌肉僵直、颤抖、意识障碍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升高,还可能出现肌红蛋白尿症 (横纹肌溶解症)和急性肾衰。此时应停用包括本品在内的所有抗精神病药物。4.对于路易氏小体性痴呆或帕金森氏病患者,在处方抗精神病药(包括本品)时,应权衡利弊,这类药物可能增加恶性综合征的风险。同时以上人群对抗精神病药物的敏感度增加,除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外还会出现混乱、迟钝、体位不稳而经常跌倒。5.罕见高血糖及原有糖尿病加重的报告。糖尿

40、病患者及糖尿病高危人群服用本品时应进行适当的临床监测。6.传统的抗精神病药会降低癫痫的发作阈值,故癫痫患者应慎用本品。7.服用本品的患者应避免进食过多,应为本品可能引起体重增加。8.对于老年人患者、肝功能损害患者、肾功能损害患者或老年痴呆患者推荐的特殊剂量,参见用法用量部分。9.在对老年痴呆患者(平均年龄85岁,范围73-97岁)进行的安慰剂对照研究中,发现利培酮组脑血管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高,包括脑血管意外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该研究还发现,利培酮与呋塞米同时使用时,死亡率高于单独使用利培酮或呋塞米的患者,分别为7.3%(平均年龄89岁,范围75-97岁)、3.1%(平均年龄84岁,范围70

41、-96岁)和4.1%(平均年龄80岁,范围67-90岁)。在4项临床试验中的2项观察到了合用呋塞米和本品的患者死亡率增加的现象。尽管尚未找到明确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来解释这一现象,并且患者的死亡原因也不相同,但对老年患者合并给予利培酮和呋塞米时需谨慎评估风险利益。在服用利培酮并合用其它利尿剂的患者中,并未出现以上死亡率增加的现象。由于脱水是老年痴呆患者很重要的致死因素,所以应尽量避免脱水的发生。10.本品对需要警觉性的活动有所影响。因此,在了解到患者对本品的敏感性前,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应驾驶汽车或操作机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怀孕妇女服用本品是否安全尚不明确。动物试验表明:利培酮对生殖无直接

42、的毒性,只观察到一些间接的催乳素及中枢神经系统介导的效应。本品无制畸作用。对于孕妇,应权衡利弊决定是否服用本品。动物试验表明,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会经动物乳汁排出。同时,人体试验也已证明本品会经母乳排出,因此,服用本品的妇女不应哺乳。【儿童用药】对于精神分裂症,目前尚缺乏15岁以下儿童的足够的临床经验。对于品行障碍和其它行为紊乱,目前尚缺乏5岁以下儿童的足够的临床经验。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发作,目前尚缺乏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的足够的临床经验。【老年患者用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建议起始剂量为每次0.5mg、每日2次,剂量可根据个体需要进行调整。剂量增加的幅度可为每次0.5mg、每日2次,直至一

43、次12mg、每日2次。老年人对利培酮的耐受性良好。【药物相互作用】1.尚未系统评估本品与其它药物合用的风险,鉴于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在与其它作用于中枢系统的药物合用时应慎重。2.本品可拮抗左旋多巴及其它多巴胺激动剂的作用。3.卡马西平及其它的肝酶诱导剂会降低本品活性成份的血浆浓度,一旦停止使用卡马西平或其它肝酶诱导剂,则应重新确定使用本品的剂量,必要时可减量。4.酚噻嗪类抗精神病药、三环抗抑郁药和一些-阻断剂会增加本品的血药浓度,但不增加其抗精神病活性成份的血药浓度。阿米替林不影响利培酮或其抗精神病活性成份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可增加利培酮的生物利用度,但对其抗精神病活性成

44、份的影响很小。氟西汀和帕罗西汀(CYP2D6抑制剂)可增加本品的血药浓度,但对其抗精神病活性成份血药浓度的影响较小。当开始或停止与氟西汀或帕罗西汀合用时,医生应重新确定本品的剂量。红霉素(CYP3A4抑制剂)不影响利培酮或其抗精神病活性成份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胆碱脂酶抑制剂加兰他敏和多奈哌齐对利培酮或其抗精神病活性成份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影响。5.当和其它高度蛋白结合的药物一起服用时,不存在有临床意义的血浆蛋白的相互置换。6.本品对锂、丙戊酸钠或地高辛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影响。7.有关老年痴呆患者合用呋塞米治疗死亡率增加的内容参见【注意事项】部分。8.食物不影响本品的吸收。【药物过量】出现急性过量症状时,应考虑是否有其它药物合用引起的因素。一般来说,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