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遗传与进化.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28804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遗传与进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必修3遗传与进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必修3遗传与进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必修3遗传与进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必修3遗传与进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3遗传与进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遗传与进化.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遗传与进化教学指导意见浙科版该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一、课标内容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二、教学要求第一节 分离定律基本要求1概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分离假设的验证。能依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能运用推理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能依据实验结果作出支持或否定假设的判断,接受“实践是检验真理

2、的惟一标准”的唯物主义认识论。2举例说明有关的遗传学术语和显性相对性。3通过分析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加深对“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唯物辩证思想的认识。4应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5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与结果,讨论孟德尔遗传实验中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感悟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巧妙设计,初步学会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归纳、比较、分析实验数据,逐步养成科学探究的思维品质。发展要求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说明课外读:“孟德尔生平简介”、“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和小资料:“配子形成时发生基因分离的直接证据”,只作为背景材料供学生阅读

3、,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的内容。第二节 自由组合定律基本要求1概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2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3活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尝试单因子杂交实验的设计,感悟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发展要求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说明1建议活动:“模拟两对相对性状测交的实验”不作要求。2小资料:“实践中的自由组合定律”和课外读:“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只作为背景材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的内容。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共计7课时)第一节 分离定律3课时第二节 自由组合定律3课

4、时(含活动)复习与小结1课时2教法建议(1)第一节分离定律的教学重点: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显性相对性。本节课的内容是按科学史的发展线索来安排的,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减数分裂的知识,认知上有一定的难度。通过科学史的学习,学会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论方法,能深刻体会到孟德尔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去分析和推理,通过背景材料,熟悉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通过讨论,明白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

5、分析图解及相关概念,理解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及其结果。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讨论,突破显性相对性这一难点。(2)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的教学重点是: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教学难点是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活动对学生理解掌握孟德尔定律有重要意义,能帮助学生理解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要相互分离,雌雄配子受精时是随机结合的。在已掌握的分离定律知识基础上,可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涉及到的二对性状分别拆开,一对一地进行分析,得出他们之间的相关性,从数学角度分析并得出(9:3:3:1)是(3:1)2的展开式。由此推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也是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结果。

6、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减数分裂,不知道同源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情况,要理解好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有相当的难度,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尽量直观地展示多对遗传因子之间的自由组合的行为,并让学生充分讨论,理解孟德尔假说的意义,也为下章学习减数分裂打好一定的知识基础。四、活动建议“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活动分为两部分,一是关于分离定律的模拟验证,让学生通过模拟活动认识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要相互分离,雌雄配子受精时是随机结合的。二是关于自由组合定律的模拟验证,通过模拟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两对性状杂交实验中各代配子类型、基因型以及表现型的比例。首先要做好物质上的准备,即按班级人数分成4人一组,每组准备大信封4个,标有黄

7、Y、绿y、圆R、皱r的卡片纸各20张。其次是统计需要一定的样本数量,加大样本数量的方法,一是同一小组模拟活动中重复“产生配子”、“配子结合”至少10次以上,二是在各组重复10次的基因上计算全班的各种数目之和。在记录结果时要仔细认真,要保证统计的有序性与正确性。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一、课标内容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4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5概述伴性遗传。二、教学要求第一节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基本要求1简述染色体形态、结构。2概述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认识到减数分裂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3概述精子、卵细胞的

8、产生和受精作用。4通过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学习模型这一科学的研究方法,认识到事物都是处于四维的时空关系中。发展要求1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2阐明减数分裂的意义。说明1活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作为课外活动,由学生自行完成。2小资料:“多胞胎之迷”,只作为背景材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的内容。第二节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基本要求1说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领悟学说的提出要有充分的实验证据,要有质疑、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精神与态度。2能用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解释孟德尔定律。发展要求说明课外读:“连锁和互换定律”不作要求。第三节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基本要求1举例说出染色体组型的

9、概念。2辩别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3举例说明XY型性别决定,能用简洁的符号清晰地表示遗传图谱。4举例说明伴性遗传的特点,能运用遗传知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能听取他人的意见,并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解释或预测进行辩护,或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发展要求分析人类常见的伴性遗传。说明1“ZW型性别决定”不作要求。2活动:“分析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只作课堂资料分析。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共计7课时)第一节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3课时第二节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课时第三节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2课时复习与小结1课时2教法建议(1)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的教学重点是:染色体与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

10、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精子、卵细胞的形成以及受精作用的过程。教学难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中,关键是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和数目的变化。可在已有知识(如有丝分裂)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境,结合实例探讨有性生殖过程中亲子代的染色体数目变化。由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学生的认知有一定的困难,可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展示变化的过程,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结合教科书中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图解,通过讨论列出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征,明确减数分裂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如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等。关于受精作用内容的教学,可从染色体数目在前后代

11、体细胞中的恒定性引入,说明受精作用的过程与实质。其中配子形成的多样性可由生物的多样性引出,并结合减数分裂过程,讨论配子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为了突破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这个教学难点,可进行识图与作图,明确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变化,也可以绘制出一张综合性的曲线图,包含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等现象。(2)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教学重点是: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孟德尔规律的细胞学解释。教学难点是孟德尔规律的细胞学解释。本节课涉及的内容比较抽象,需要学生具备充分的想象力与逻辑推理能力,难度较大。为了能更好地突破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可采取设问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明白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

12、特定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再用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对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进行解释,形成正确的遗传学观点。(3)第三节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教学重点是人类的伴性遗传。教学难点是人类的伴性遗传。伴性遗传的许多例子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利用实例和遗传学图谱,分析人类的的常见的伴性遗传现象,归纳伴性遗传的特点。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一、课标内容1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4概述DNA分子的复制。5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6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二、教学要求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基本要求1概述噬

13、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体会实验方法与技术的多样性。2概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感悟实验的严密性和逻辑的严谨性。3简述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认同模型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4阅读经典实验研究的资料,感悟科学家实验设计的优美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感受科学家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执着与奉献精神,增强热爱生命科学,学习生命科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展要求说明1小资料:“DNA是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和课外读:“核酸的发现和研究”,只作为背景材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的内容。2活动:“资料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作课堂资料分析。第二节 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基本要求1简述核酸的分子组

14、成。2概述DNA分子结构及其特点,认识到多学科合作研究的重要性。3活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学会并运用建构模型的科学方法,感悟DNA双螺旋结构对称、简洁、和谐的科学美。4通过阅读“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感悟科学家综合运用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科学方法的过程。发展要求说明1课外读:“DNA与RNA的化学成分比较”,作课堂资料分析。2课外读:“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只作为背景材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的内容。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传递基本要求1概述DNA分子的复制。2通过“探究DNA的复制过程”的资料分析,感悟科学实验中蕴含的理性精神与求真意识、批

15、判精神与创新意识,逐步领悟科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要求说明1活动:“探究DNA的复制过程”只作课堂资料分析。2小资料:“DNA半保留复制的观察”不作要求。第四节 遗传信息的表达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基本要求1列举DNA的功能。2比较DNA与RNA的异同。3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4说明遗传密码和中心法则,养成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发展要求比较复制、转录、翻译。说明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不要求记忆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共计8课时)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2课时第二节 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2课时(含活动1课时)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传递DNA复制1课时第四节 遗传信息的表达RNA和蛋白质的

16、合成2课时复习与小结1课时2教法建议(1)第一节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教学重点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教学难点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采用多媒体手段,设计问题串组织探究性学习,通过分析两个实验,认识到:这两个实验虽然采用的实验对象不同,方法不同,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但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从而认同获得科学结论的基本方法是实证的方法,并领悟科学的过程和方法,理解科学家实验设计思路的关键是把DNA与蛋白质区分开,单独地去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通过分析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只有RNA的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2

17、)第二节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的教学重点是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教学难点是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分析。利用课外读:“DNA与RNA的化学成分比较”分析DNA的化学组成特点;利用多媒体手段和DNA的双螺旋结构教学模型对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进行观察、讨论和分析;并让学生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理解。(3)第三节遗传信息的传递DNA复制的教学重点是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教学难点是DNA分子复制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DNA的复制过程”资料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问题串思考DNA复制的条件、过程、特点。(4)第四节遗传信息的表达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的

18、教学重点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教学难点是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动画或教材中插图呈现转录、复制过程,设计问题串进行讨论,理解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四、活动建议“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教学中,建议先熟悉制作模型用的各种零件所代表的物质,再开始动手制作模型,体验制作过程,最终达到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的目的。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一、课标内容1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2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3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4搜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5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二、教学要求第一节 生物变异的来源基本要求1举例说出基因重组的来

19、源。2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感悟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举例说明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认同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认同遗传与变异是对立统一的关系。4举例说出染色体组的概念。发展要求说明1活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不作要求。2关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染色体片断的交换,产生基因重组”不作拓展。第二节 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基本要求1简述杂交育种的过程,说出人工诱变的方法和诱变育种的主要特点,举例说明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举例说出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过程与特点。3举例说

20、出转基因技术及应用。4通过阅读“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关注转基因生物与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领悟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发展要求1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2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说明课外读:“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只作为背景材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的内容。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共计6课时)第一节 生物变异的来源3课时第二节 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2课时复习与小结1课时2教法建议(1)第一节生物变异的来源的教学重点:基因突变的特点与机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教学难点:基因突变的机理,染色体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及其联

21、系。利用教材提供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组织教学。结合基因表达的知识,从基因水平的角度,理解基因结构改变中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及其所产生的相应变化结果;从性状水平的角度,理解不是所有的基因突变都会导致生物体性状改变的道理。结合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讨论分析得出基因突变的特点,理解基因突变的原因。染色体组的概念较为复杂,如果直接讲述,很难理解其实质。应从雌雄果蝇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分析入手,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境,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教学中的难点,可利用生物实例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区分单倍体与一倍体,单倍体、二

22、倍体和多倍体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尽量用图解、事例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并尝试列表总结两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操作方法及优缺点。(2)第二节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的教学重点是各种育种方法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教学难点:各种育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如何正确认识转基因技术。用学生熟悉的育种实例作为切入点,联系已学的自由组合定律,用遗传图解分析杂交育种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对教材的实例进行分析,得出诱变育种的原理和优缺点。利用教材的常规育种和单倍体育种比较图,分析得出单倍体育种能缩短年限的原因。利用三倍体无籽西瓜为例分析三倍体不育的原因以及多倍体新品种的优良性状。利用教材的

23、“课外读: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正确认识转基因技术。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一、课标内容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概述生物进化理论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3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二、教学要求第一节 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基本要求1举例说出生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2用达尔文进化理论解释生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树立唯物主义生命观和无神论思想,自觉抵制非科学的观点。3通过阅读“达尔文的生平及科学活动”,感受达尔文深入自然、思索问题、积累资料的唯实精神,以及用毕生精力打破思维禁锢、确立“进化论”的坚强意志,从中领悟科学精神的真谛与科学内含的人文精神,增强探索生命科学的热情、勇气与欲望。

24、发展要求尝试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考虑生物进化问题。说明课外读:“达尔文的生平及科学活动”,只作为背景材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的内容。第二节 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基本要求1概述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2运用计算说明种群基因频率的平衡。3简述影响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因素。4举例说明自然选择导致生物的适应。5举例说出异地的和同地的物种形成的过程,认同变异与选择导致了新物种的形成,树立质量互变的观点。发展要求利用生物进化理论解释有关实际问题。说明1小资料:“达尔文观察到的自然选择实例”和“自然选择的实验证据”,只作为背景材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的内容。2活动:“模拟自然选

25、择”不作要求。3活动:“通过计算讨论种群中基因型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只作课堂资料分析。第三节 探索生物进化的历史基本要求不作要求发展要求不作要求说明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共计4课时)第一节 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1课时第二节 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2课时复习与小结1课时2教学建议(1)第一节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的教学重点是如何认识并解释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教学难点是用进化学说解释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丰富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并用实例分析解释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2)第二节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的教学重点:种群基因频率的平衡和变化:自

26、然选择导致生物的适应。难点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平衡和变化。结合实例创设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对于核心概念要尽量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创设较好的问题情境,通过剖析具体的实例以及比较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时,要重视联系学生原有经验,完成对生物进化知识的建构,并学会运用生物进化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生命现象和实际生活问题。第六章 遗传与人类健康一、课标内容1列出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包括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染色体病)。2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3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二、教学要求第一节 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基本要求1辩别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染色体病),说出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认识

27、到近亲结婚的危害和婚姻法中禁止近亲结婚的规定对提高人口素质的深远意义,树立人口优生观。2简述各种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讨论一些遗传病的监测与预防措施。发展要求尝试常见遗传病的系谱分析。说明1活动:“遗传病的概念辨析”和建议活动:“分析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曲线的意义”不作要求。2小资料:“道尔顿症”和课外读:“人类遗传的研究方法”,只提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3“活动:制作假想的家族”,只作课堂资料分析。第二节 遗传咨询与优生基本要求1简述遗传咨询的程序。2列举优生的主要措施,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发展要求说明1活动:“遗

28、传咨询的讨论”不作要求。2小资料:“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和课外读:“直系血亲、旁系血亲与近亲结婚”,只提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第三节 基因治疗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基本要求1简述基因治疗的方法。2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加深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认识。3利用互联网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过程,并进行分析交流。能分辨科学证据与个人意见的不同,能根据信息的来源与产生此信息的方法评估信息的可靠程度。4讨论谁有权利知道基因检测的结果。发展要求说明第四节 遗传病与人类未来基本要求1举例说出基因是否有害与环境因素有关。2说出隐性遗传病选择放松对未来的影响。发展要求说明“课外读:

29、不必担心选择放松”,只提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共计4课时)第一节 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0.5课时第二节 遗传咨询与优生0.5课时第三节 基因治疗和人类基因组计划1.5课时(含活动)第四节 遗传病与人类未来0.5课时复习与小结1课时2教学建议(1)第一节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的教学重点是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教学难点是常见遗传病的辨别。引导学生回顾过去所学的几种遗传病的知识,并结合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出人类常见的遗传病类型。(2)第二节遗传咨询与优生的教学重点是遗传咨询与优生的意义,教学难点是如何利用所学遗传学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教学中可以结合

30、实例分析加以落实。建议把第二节与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在介绍人类遗传病类型的同时介绍遗传咨询与优生的知识。(3)第三节基因治疗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教学重点是基因治疗的方法,教学难点是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运用讨论、交流开展教学活动。(4)第四节遗传病与人类未来的教学重点是基因有害与否和环境有关,教学难点是隐性遗传病选择放松对未来的影响。利用实例分析组织教学活动。四、活动建议“利用互联网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过程,并进行分析交流”的活动,建议在学习本节内容前一周,组织学生在课外进行资料收集和处理,并制作交流所用的多媒体课件。要求学生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保证活动的有序开展。保证

31、1课时的时间让学生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交流,评判,使整个活动做到有始有终,富有成效。附1:教学目标要求及其表述的行为动词表各水平的要求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知识性目标动词了解水平: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描述,简述,识别,列出,列举,说出,举例说出,指出,辨别,写出,排列理解水平: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说明,举例说明,概述,评述,区别,解释,选出,收集,处理,阐明,示范,比较,描绘,查找应用水平: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分析,得出,设计,拟定,应用,评价,撰写,利用,总结,研究技能性目标动词模仿水平: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尝试,模仿独立操作水平: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运用,使用,制作,操作,进行,测定情感性目标动词经历(感受)水平: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体验,参加,参与,交流,讨论,探讨,参观,观察反应(认同)水平: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反应等。关注,认同,拒绝,选择,辩护领悟(内化)水平:具有稳定态度、一致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确立,形成,养成,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