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文化论坛.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28931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申文化论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春申文化论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春申文化论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春申文化论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春申文化论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申文化论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申文化论坛.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汇报专刊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多云转晴 温度1020摄氏度 偏北风34级 春申说薛锡祥(南京空军政治学院教授,著名诗人) 礼贤下士的春申君 我的短衫何以挽住你的长袖 何以挽住你的风度翩翩 穿越梦幻之旅 浪漫追踪 我寻到了你的船 出港,解缆 神游海上 你昂首长吟春花秋月 我却仰望你的背影 随钟声渐行渐远 我在波涛中打捞记忆 我记忆中的你,穿越风云际会 在时间花园 绽放你最初的容颜 尽管浮云遮眼 我依然漫步老街 静静倾听你五月的黄昏 一个初吻的热恋 你以浦江相许写两行诗 和码头一起交给 酒楼、茶肆,歌舞升平交给都市的节奏无眠上海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附照片) 仲富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

2、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 据历史文献记载,上海被称为春申之地,其中简称“申”的得名,即源于战国时楚国的贵族春申君黄歇,他的封地就在目前莘闵、松江等上海市郊地区。传说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系春申君带领百姓所开凿,故黄浦江又名春申江。“春申文化”作为上海的“文化之根”也由此孕育而生。闵行区作为历史上春申君封地的主要部分,至今还留存着许多春申的历史遗存,如春申塘、春申路、春申桥等,以及流传于民间关于春申君的传说,是“春申文化”重要的发祥地和衍生地。 近日,由中共闵行区委宣传部、闵行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承办的首届“春申文化论坛”在上海举行。多位国内以及本市研究“春申文化”、“海派文化”、“

3、旅游文化”、“创意文化”的知名专家学者、教授分别围绕如何构建“春申文化”体系、丰富“春申文化”内涵、塑造“春申文化”符号、打造“春申文化”品牌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汇入主流:民俗作为鲜活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传统民俗备受人关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把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日,一些被人们淡忘的传统民俗重新活跃起来,那么该怎样看待民俗文化在当前的发展状况?近几年来,种种民俗景象的复苏,说明已消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旧风遗俗,说不定又卷土重来。这来自民间的、传媒的、市场的自发趋向,表明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风情,受到国内外民众的热情关注。 中国本是个文化大国,古老而悠久的文明积累,

4、拥有浩如烟海的文史典籍,遍布神州的文物遗存,还有那56个民族创造的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尤其是民俗,作为鲜活的、兼有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已经汇入中国文化的主流,这是前所未有的景象。 二、优化传统:从社会转型中考察民俗流变 民俗复归的这种势头反映了国人对民俗文化传统的认同。对传统文化的缅怀饱含着民族凝聚的情感,企盼传统的复归,实际上是对传统异化的一种抗争。一个民族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保持闪光点,占据领先位置,就必须优化自己的传统,在吸取外来文化的同时,充实提高自己的民俗文化,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这也是我们民俗研究工作者的一个新课题。早在上个世纪末,未来学家就断言,21世纪是高扬人文精神的世纪,就是

5、要突出以人为本的主题,一切与人类生命、生活、发展、休闲、娱乐的商品和文化产业,都将在新世纪获得高度的重视和长足地发展,民俗风物的兴起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 这种过往而复归的社会现象,说明民俗性的风物比某些物质产品具有更为坚韧的传承力量。经济学家们认为旧民俗的重新活跃,受之于市场经济的推动,这是无形的手。问题是,为什么这只手在新时期又托起旧民俗?而且乐此不疲,愈来愈加热衷。消逝的风俗民情对今人犹如童年的梦,遥远而不再现的种种事象,在想望中分外亲切,民俗就能唤起这份珍贵的回忆。正如人类天生有追根溯源的特性一样,对民俗也有自发的怀旧情结,尤其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当人们为转瞬即逝的现象而眼花缭乱的时候

6、,更期待从旧日风情中获得心理慰藉。这一景象不仅使民俗成为新世纪文化重要资源,也给社会史研究带来新的视野和挑战。从社会史和文化史的交叉中兴起的社会文化史,以生活方式、大众文化和风俗时尚为研究对象,力图从社会思潮中考察风俗流变,这就是从思想文化史的视角作出新的探索。 三、习以成性:民俗与时俱进的内在动力 俗话说“习以成性”,“习惯成自然”等等,莫不是表述了风俗是一定人群在一定地理环境中生存、发展所形成的生活习惯。生活而能成为习惯性的行力,又是在不知不觉中相互仿效,日积月累,因袭相承的结果,所以风俗具有自然生成的特性。凡是衣食住行、休闲玩乐、人际交往、宗教礼仪、节庆假日、文化心理,乃至生产样式等一切

7、与人类生活有关的行为举止和思想习惯,都可称之为风俗。 风俗起源于生活,那就不可避免地随着生产发展水平和生活境遇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经济发展、王朝兴替、观念更新和社会制度的变革都对风俗的变化发生重要影响,而习俗的运行主要是靠行为和口头传递,贴近生活、贴近民众,具体生动,富有鲜活的生命力,具有最大限度满足民众情感心理需要的能量。所以风俗也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动力。像这样汇集稳定与变异,守成与更新,自发与调节,个人与群体等相互矛盾于一体而又能自行运转的风俗习惯,是人类极丰富、极复杂的一种文化形态。 四、中西共存:国际化视野与多姿多彩风俗生活构成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像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日”、“洋

8、民俗”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首先是中国传统节日本身的文化内涵正在逐渐被淡忘或漠视,许多传统节日都有变成“吃”节的趋势。其次是民众的需求“与时俱进”,而传统习俗却难以推陈出新。用一句话来形容,上海民众对传统节日是“想爱又爱不起来”,或者说,是“想爱又不知如何去爱”。还有就是西方文化的冲击不可小觑。在调查中,35.6%的上海市民认为传统节日的气氛变差是因为受到西洋节日的冲击。西方洋节同作为一种“舶来品”,其新鲜格调受到越来越多青年的青睐,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人们在同一的时间以大致近似的方式作大体一致的选择,是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与民族的需要。民俗是在不断地更新

9、、变化的,我们在面对新民俗的时候,更多的是理解和宽容,虽然我们是提倡传统民俗,但是并不拒绝新民俗因素的加入。有的新民俗更能丰富我们的现代生活,使我们的节日更富有时代感,更贴近社会生活。风俗有时就是混沌的,不管是“洋民俗”、“新民俗”,还是传统民俗,良莠混杂,参差不齐,正是这五色斑斓的景象,才构成多姿多彩的风俗生活。 五、观念转换: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民俗文化理论 在当前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时期,民俗文化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们必须调整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观念转换,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关注民众:他们的心理,他们的愿望,他们的呼声。求神拜佛的人多了,是他们心理不平衡,不要简单地一味斥责群众落后、愚

10、昧,要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素养;一些地区黄赌泛滥,恶性案件成灾,不要怪那些地区民风刁蛮,要检讨我们的工作,不能忽视贪官污吏的影响,老百姓就有样学样,无样学戏台上。我们民俗工作者要敏锐地反映这些问题,供决策机关参考。不要老是纸上谈兵,在文本上兜圈子。民俗文化本来就是民间的东西,应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它的位置,使之更好地适应当前改革开放的潮流。春申文化的独特风情与上海世博会佟瑞敏(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影视制作专业委员会主任、 “风情上海滩”总编导) “风情上海滩”这部唯一献礼上海世博的大型电视纪实片,卷首就是“告慰春申君”。2002年,我们申博成功,在庆祝的晚会上,众人吟唱的第一首歌也是“告慰春申

11、君”。坦率地讲,“春申”的文化现象不是一个区域现象,是一个大上海地区的概念。我们创作的宗旨是:以今天的眼光去重新发现、重新解读、重新阐释千年上海史话、百年上海滩的风云路。今天的春申文化论坛,我们走到了千年甚至更早,诚如我在卷首用的一句话,“所有的书都可以读得懂,只有一本书,历史这本书,是永远读不懂的,是可以探讨的,可以探索的,可以各执己见的”,所以我们创作这部片子,通过上海滩的一百条马路勾勒上海历史。我们从城隍庙边上南宋末年一条很窄的马路,拍到世纪大道,不管是十里洋场,淮海路、南京路,甚至乡间的小道,“嘟嘟嘟,爹娘去开黄浦江,回来又开春申塘,领头的爷爷叫春申君,住在伲村黄泥塘”,用儿歌的东西把

12、今天的大上海带出来。自从2002年“告慰春申君”这首歌出来以后,大家都在讨论春申君,讨论沪文化的概念,我觉得吴越文化、楚文化,甚至走得更前的中原文化,对大上海地区的影响都特别重要,不拘泥于一方一地的战略定位是一种很大气的做法。无论如何,春申论坛已经落户在闵行,这是文化战略上的胜利。春申文化与历史钩沉张乃清(闵行区图书馆原馆长) 上海人历代都有春申情缘。当年,莘庄有春申道院、春申庵、春申塘。老闵行有春申阁,供奉春申君黄歇像。当代人应用“春申”,主要是取其区域性地名的特殊意义。近年,闵行区又建春申路、地铁春申站、春申府邸小区、春申文化广场等。 上海地域广阔。上海地域性历史文化,可分三类型:市城区;

13、近郊地区;郊城区及远郊地区。我这里叙说的以近郊地区为主。 有人将1843年上海开埠以前称作为海派文化的“萌芽时期”,且未细说这“芽”有多大。甚至有人错以为上海开埠之前“只是个小渔村”。他们未了解当年的松江府在江南地区是何等地位,未了解当年上海县的历史文化有何等影响,未了解上海城区之外还有着广阔的天地。 春申历史文化是个富矿。1843年上海开埠以前的上海历史文化,不全在上海城区,其重点却在城区外。而长期以来,学界关注的只是城区,因此结论往往是不全面的。 一、春申历史文化为海派文化的崛起奠定社会基础 海派文化的种种特征,与春申历史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春申本土历史文化是海派文化的前身。它的形成,有其特

14、珠的人文地理、社会结构、文脉传承等原因。 (一)地域优势 打开上海地图,可见两大地理物象即南北纵贯的6000年历史古冈身与东西横穿的母亲河黄浦江,在这里成十字交叉状,无疑形成腹地之中心区(全国小区今上海县)。地势高亢,旱涝无患,交通四达,水陆码头,形成特殊的人文环境。 元明清时代这是西有松江府城,东有上海县城,闹中取静,两头受益。上海开埠后,对“西风东渐”的辐射不拒绝也不急躁。 因此,这里成为多元文化交汇地、缓冲带、融合区。其历史文化遗存具有典型意义。 (二)多元交汇 历史上的上海县是上海城市的母体。本土历史文化,显露出乡村走向城市之旅的特殊韵味。长期人口五方杂处,几番历经多元文化交汇,从而独

15、具创新能力。 1、自古是吴、越文化交汇地。例:至今流行上海西南方言。 2、宋室南渡,形成了南、北文化的大交汇。例:七宝皮影戏的海派特色。 3、上海开埠,形成了中、西文化的大交汇。例:钩针编结技艺的形成和产业化发展。 (三)领先开放 1、元末,黄道婆引进并革新棉纺织技术,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致“衣被天下”,成为“南吴壮县”,民众受惠达600年。 2、明代,徐光启广泛传播西方文明,使本地区民众视野开阔,享受科技。 3、清末民初,领风气之先的兴学热潮,推进变革。 二、上海城市近郊的春申文化是海派文化的市郊版 上海城市近郊,既受城市辐射,又为城市服务。上海县曾是上海城市的“菜篮子”。市郊不仅有农田

16、,而且是海派文化大舞台。上海乡村城市化进程,对现实颇有启示意义。 上海城市近郊文化形态的特色,丰富了海派文化的内涵。 1、将江南水乡集镇作为主要的展示舞台,在乡村则是日常原生态。 七宝、诸翟、老闵行等地方重镇(地处三县交界),经贸发达,人文灿烂。吴会、陈行、召稼楼、闸港及湾周等乡间小镇,文才辈出,声名远扬。 例1:绞圈房子建筑。 例2:庙会中的民俗文化行街表演。 2、由望族世家、乡坤贤达作为引领人,乡村大众乐意广泛传承。明、清两代,本土涌现出了近50名进士。有马桥吴会董氏家族、诸翟侯氏家族、陈行秦氏家族、老闵行李氏家族、马桥钮氏家族等。 马桥吴会董氏家族,即董其昌故里,据上海通史称:自明天顺七

17、年董纶中进士起,至清顺治十八年董含中进士的198年间,当地出了14个进士,有50多人中科第走上仕途,这在整个上海地区罕见。也有不少人才立足家乡,对家乡文化建设很有作为。 例:胡祖德与沪谚传播。 3、江南小康人家的精神家园,有相当的品位。 春申历史文化不是宫廷皇家文化,不是豪门巨商文化,不是山野荒漠文化,不是大儒伟人文化。江南小康人家,不过于张扬,贴近生活,因此受众几乎是全民。不是苦中作乐,而是精神追求。对社会进步起到特殊作用,影响至今。 例:江南丝竹的形成和传播。1911年鲁汇国乐会。当年丝竹班、皮影戏班数量不小。马桥文化的多元化分析(附照片) 黄宣佩(上海博物馆原副馆长、研究员,马桥文化遗址

18、挖掘主持) 上海是一个包含大量移民的城市,居民来自全国各地,有的来自国外。不同民族,不同阶层,在上海聚集在一起共同生产、生活。民俗、民风、语言都得到了交流,融洽产生了独特的海派文化。这种各民族的汇合,在考古学的古文化变化上,上海地区就出现了两次。其一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马桥文化的发现,其二是楚文化的东移,上海成为春申黄歇的领地。 原上海县的马桥文化遗址,发现于1958年,在1959年和1966年进行了二次考古发掘,面积在五千平方米以上,是我国大型考古之一。在考古报告发表之后,根据其中层的独特文化面貌,考古界命名为马桥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3200-3800年。 马桥遗址在文化堆积上,有三层。最底下

19、是距今4-5千年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层是马桥文化,上层为吴越文化。良渚文化人居住在罔身海岸遗迹上,也就是这片土地成陆之后,很快在这里有了最早的上海人。 良渚文化是本地区的一支土著文化,来自上一时期的崧泽文化,陶器特色鲜明,全为灰黑陶。这一支文化在国内影响很大。良渚文化的器物,通俗的说良渚产品,像玉琮玉璧都曾在江西、广东、安徽、湖北、四川、山东、河北以至陕西和甘肃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有所发现。琮与璧正是一种原始信仰用品,用于祭祀太阳神或祖神,说明良渚的一种意识形态内容,已经远播国内广大地区。马桥的良渚文化黑陶阔把杯底部还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文字。 但是良渚文化在距今约四千年以后,突然消失,即到

20、了马桥遗址的中层,被马桥文化所代替。这种变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考古界曾经猜测消失的原因,是遭受了大水灾,如历史上有大禹治水之说,是水灾把良渚人逼走了,或者是古代战争,蚩尤与炎帝黄帝大战时,良渚文化部族是蚩尤大军中的一支,后来战争失败,使部落散失。现在考古学上又发现了广富林文化,理清了良渚文化逐渐变为马桥文化的过程,是来自北方和南方的多支文化,也就是有大量移民的进入,改变了良渚原有的文化面貌。它的变化是:以马桥文化玉良渚文化相比,石器中的武器数量和器种大为增加,出现了弧刃外翘的石钺,有石矛,有多种形式的石箭头,甚至发现了铜箭头。大量武器或狩猎工具的发现,说明这一时期的狩猎和武力活动的频繁。生

21、活用具的陶器与良渚相比,良渚用轮制以还原焰烧制,即在窑内闷烧制成的,烧制的火候较低,器形规整,陶色灰黑,而马桥除一部分保持本土制法外,更多的使用氧化焰方法烧制而成。陶色一片红褐色,烧成火候高,硬度接近瓷器,因此器物几乎不渗水。在器面装饰上,良渚以素面为主,偶用刻划纹,或镂孔,马桥则普遍拍印编织形的纹饰,如绳纹、席纹、篮纹、大小方格纹,云雷纹等。可以统称为几何形印纹陶。器形上,良渚多平底或圈足器,而印纹陶多为圜底或凹底器。至于马桥中的另一类传统的灰黑色陶器,则器表往往有戳印的云雷纹、鸟纹。器形有大量酒器。从马桥文化陶器的种类,可以看出各式印纹陶是来自分布于浙南闽北的一种古越文化,考古学上称为肩头

22、弄文化,而戳印云雷纹鸟纹的灰黑陶酒器与分布于中原河南一带的二黑头文化,即夏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所以马桥文化是一种本地原居民和来自北方和南方文化的大结合,外来文化的特点非常显眼。除此之外,马桥文化中还出现了小件青铜器,刀、凿、镞等,说明上海进入了青铜时代。使用高温烧造陶器,则为江南成为瓷器的发源地创造了条件。 这些进步与发展表明这一支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往后从马桥文化发展到吴越文化,出现了春秋时代吴越称霸的局面,直到公元前355年楚灭越,楚把越赶到浙南闽北,这里的越文化特点就消失。古越文化在这里前后延续了四千余年。春申文化与上海城市精神建构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23、上海的城市精神建构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现实问题。上海不能没有自己的城市形象,这个形象不是姚明和刘翔那样的体育明星。一般来说,创始人作为城市的代表具有优先考虑的地位。春申君是上海的开城之主,也是最具知名度和文化感召力的文化形象。因此,我们不能舍去春申君来谈上海的文化建构问题。 一、文化是一种认同,城市文化是一种价值选择,是一种精神建构,更是一种责任担当。现在的文化的建构和选择中存在着一种非历史化的误区。比如,有一些人说,中国不是炎黄子孙,司马迁写的史记的“五帝本纪”是神话,不是真实的历史。这种观念是远远不如司马迁的历史观的识见高的。出于大一统帝国的需要,也出于广大的民众的精神认同的需要,司马迁将黄帝

24、定位为整个中华民族各族群体的祖先。后来的很多民族的在表达自己的历史的时候,往往自觉不自觉得将自己的历史与五帝的历史挂钩,这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这竟然造成了一些人的痛心疾首,以为人们都是糊涂的,说我们很多民族不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历史上的很多民族都是自己搞错了,仿佛他才知道哪些历史上的民族的真正祖先。这样的说法是忽略了一个基本的文化问题:文化是一种建构,文化是一种认同。谁都知道,我们不可能都是炎帝和黄帝的血缘亲族,我们所认同的只是共同的文化。对此,春秋事情的人们都比我们清楚,如国语上面讲得很明白:祖先是选择来的,只有那些为民谋利,建立功业的人们才会列入祀典祭祀,否则都不在祖先祭祀之列

25、。想当年“古史辨”派企图通过否定大禹的历史真实性来否定夏王朝的存在,进而否定儒家文化传统,几十年过去了,夏王朝的观念在人民的头脑里没有丝毫改变,而作为勤政廉明的大禹形象却认同度越来越高。 民间社会也是很清醒的:亲族关系是认祖归宗得来的,亲戚是认的,不是有血缘关系就是亲属关系的。中国的五帝文化是一种德治文化,它是在战国秦汉时期形成的,包裹上一层亲族关系的外衣,以解说远古的历史。但是,孔子没有提到过炎帝黄帝,西周的文献甲骨文也没有见到关于炎帝黄帝这样的记载,是不是我们就该否定炎黄,进而否定这套文化系统的意义呢?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已经建立了强大的认同体系,其文化符号也深入人心,这一切都是不

26、可改变。 文化建构更是一种责任担当。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需要承载,那些勇敢地将优势文化传统作为自己资源的人们和地区是值得尊敬的。反之,文化资源很丰富,却视为弊履,那就很不明智。因此,历史上的上海人民世世代代将春申君作为自己的开城之主,将其英雄业绩化为民间口头传说,以孕育上海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文化建构的典型案例,也是文化担当的一种高尚行为,我们为什么以解构为乐呢? 二、城市精神建构的文化认同问题,要遵守民俗传统原则。世世代代的传说,本身具有很大的文化含量,应该优先纳入地域文化认同的范畴。不能以所谓历史真实以否否定其意义。比如在杭州,白蛇传的故事,谁都知道那不是真的,但是谁都会认为白蛇传是杭州最具人

27、文价值的文化遗产。无论是雷峰塔还是断桥,这些景观与传说的关联都是附会的,这本来就是传说,你要去讨论传说是假的,叫人们不要相信,那是多么荒唐的事情啊!因此,民俗传统是地域文化认同的最为坚实的基础,是不可置疑的精神遗产。 在各项民俗传统中,早期开拓者的传说居于核心地位,他是这个区域的拓荒者,是领袖。这是因为没有他的开创之功,后来的发展就会失去基础,就像我们尊敬祖先一样,没有祖先,哪有后人呢?早期开拓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或许他不是最早来的,也不是最早的领袖,但是一定是贡献最大的,或者说是认同度最高的,形成了历史传统的。有时甚至不是该地域的直接开拓者,而是开拓者本身的功业和道德的感召力,人们将其作为地

28、域的代表,这样也就成为这个群体的精神的化身。杰出的开拓者往往是多个地区形成认同的对象,如果感召力强,这样的对象会上升为民族的英雄和精神楷模,成为民族的代表和文化符号。比如炎黄二帝,他们所在的部落不可能将足迹踏遍神州,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影响力渐渐被民族群体所认同,民族精神的符号就被建构出来。春申君是那种广大地域所认同的文化形象。在江南地区的江浙沪地区,以及安徽,河南,湖北,湖南都有他的持久的影响。 因此,上海选择春申君作为城市精神的符号,有着充足的理由。 三、春申君作为上海的文化代表是历代上海人民文化传统建构的一项成就。据史记记载,春申君在战国后期被封到原吴国故地作为封君,这片区域含今天

29、的上海地区。汉代的典籍越绝书记载了春申君在今苏州一带治理水患及其修建一系列民生工程的事迹,并有专篇传记。战国策史记和越绝书这样的战国秦汉时期的典籍大幅度记载的文化伟人,上海地区只有春申君这样一位。就是因为这样的巨大的影响,历代上海人开始将春申君作为自己的地域文化代表来信奉,并不断塑造其形象,来确认文化伟人与地域的关系。在唐代,上海地区作为苏州的属地,苏州地区的强大的春申君信仰和崇拜对于上海必将产生影响。在宋代,据中吴纪闻载,苏州人认为春申君是他们的城隍神,而在上海地区,以春申命名的乡占有广大的地域空间。明代上海地区进行河流整治,开掘今黄浦江以替代吴淞江引流入长江口出海,人们把这条母亲河命名为黄

30、浦江,或者春申江,或者黄歇浦,都是对于这位文化伟人的怀念。当时的文化名人很多,都没有对于是否春申君修建这条河流提出疑义,可见是当时的广泛认同,河流命名不是说这一段河流就是春申君所修,而可能是承接上游春申江而命名,或者原来该河流本来不是很宽,本来就有黄浦之名而未见记载,因江流扩建变大而黄浦名声也扩大,或者纯粹是为了表达一种对于春申君的纪念,可以确认的是,明代人们把春申君作为广泛认同的地方文化符号已经是一个事实了,春申君在这个地域的影响已经达到了需要以其名来命名母亲河的程度。 到了清代,上海的地方志,包括县志和乡镇志,普遍宣称其属地曾经是春申君封地,而记载黄浦江为春申君所开掘已见诸文献。从云间志陈

31、行乡土志到上个世纪的上海县水利志,人们已经把春申君作为黄浦江的开掘者了,这表现出人们认同春申君为上海文化符号的强烈程度,绝非一些人所说的是一种浅俗之见。 近代上海遭到外来势力的入侵,人们努力寻求自我认同。创刊于1872年的申江新报,后来简称申报,把上海作为“申”的地域标志亮了出来,这份发行78年的影响巨大的近代报纸对于上海形象的建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上海舍“申”难以自述。后来老版的辞海将春申君掘黄浦江的传说收入其中,深刻反映出人们的自我认同的渴望。而上海城内外的春申君庙和春申君祠,更以一种信仰风俗来塑造这种文化精神与符号。建构主义真实性下的古镇旅游七宝古镇旅游发展的休闲之路 严国泰(同济大学

32、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学院景观学系教授) 一、七宝古镇旅游现状 七宝古镇最大特点是区位优势,它位于上海市近郊,地铁9号线直接通达,因此每到周末或旅游旺季,古镇人满为患。从观光旅游看,古镇的旅游发展无疑是成功的。从体验美食看,古镇的美食销售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饭店、饮食店大多挤满了等待用餐的游客。 但七宝古镇从发展旅漩的原真性认识,似有缺憾,古镇的修复虽保留了窄街窄巷和粉墙黛瓦,但都成了商业街和餐饮街,街面虽有一些景点如七宝周氏微雕馆和七宝当铺等,却无人问津,包括一些花样馆同样没有人气。在商业街与餐饮街人满为患的同时,景点和茶馆却没有人进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滨水边的凉亭和长廊内虽能见到不少老人

33、坐在亭廊内聊天,但水乡居民的生活场景却荡然无存。七宝古镇实际上成了用传统的建筑元素修建而成的一个餐饮商业区。从旅游研究的建构主义真实性看,七宝古镇之所以能吸引部分游客来此观光旅游,关键是让游客体验到了古镇的传统元素,尽管这种传统元素与真正意义上的水乡古镇有距离,而它却被当成了真实性的符号,建构成了向征意义的真实。何况芡实糕、汤团、七宝羊肉、鱼头汤等生态美食是货真价实的能让游客体验到满足的一种旅游享受。游人在吃饱喝足后满意而归,这种满足正是他所需要的“真实”。 现代社会以高效率为基本,但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人们却渴望追求宁静。历史上几乎所有颇具影响的理论都认为“休闲”意味着:无所事事的状态;满足自

34、身利益的行动;没有时间压力的生活;人们可以悠然的思考,清净的生活,为享有远离理性的人生而庆幸。 随着社会进入21世纪,高科技与信息时代的到来,将人们从简单的重负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人们的一项对英国公众所作的调查显示:尽管一般人的职业生涯仍然要持续40年左右,但一生有效工作时间已从1856年的124000小时缩短至1983年的69000小时。人的一生真正有效的工作时间实际上10年都不到,如果我们扣去必要的睡眠时间、吃饭时间和学习时间,人的一生闲暇时间是很多的。闲暇时间增多的特点:就业年龄越来越大,退休年龄却越来越小,人的寿命越来越长。退休后的老年人成为休闲一族;随着学习减负的呼声不断加大,学生

35、做家庭作业的时间也会不断减少,青少年群体将成为休闲时间较多的一族;随着高科技劳动工具不断取代人力,社会正在出现花费在工作和家务劳动上的时间减少现象,这种变化预示着国家经济生活标准的提高。因此随着闲暇时日的增多,慢节奏的休闲旅游将成为旅游发展的时尚与趋势。 二、七宝古镇休闲旅游发展思路 根据七宝古镇观光拥挤、休闲不足的现状,笔者认为,古镇接下来的发展应该在营造都市水乡氛围上下功夫。在现有古镇观光旅游的基础上编制休闲旅游发展规划,通过总体布局的控制开发休闲旅游产品。 盘活现有景点变文化观赏为文化休闲 七宝现有的景点主要有七宝酱园、老酒坊、蟋蟀草堂、蒲溪广场、周氏微雕馆、当铺、张充仁纪念馆、棉织坊等

36、若干。其中七宝酱园、老酒坊和棉织坊为作坊类;蟋蟀草堂、蒲溪广场属游憩类;周氏微雕馆、张充仁纪念馆是文化创意类;当铺等为其他类。这些景点之所以观赏价值不高主要在于其布展的方法一般,除了空间与图片展示外,没有供游人参与活动的内容,或者说布展方法不活跃,游客没有参与进来。比如作坊类的景点,除了作坊空间、制作工具和工艺技术展示外,应将工艺制作过程向游人开放并让游人参与制酱、制酒和纺纱织布,游人可将本人制作的最终成果带走;游憩类的景点应增加娱乐性,如蟋蟀草堂可开展斗蟋蟀的活动,每年在蟋蟀上市时都开展并将斗蟋蟀的全过程通过多媒体影像向大屏幕传输转播以吸引观众观赏。此外这些斗蟋蟀过程的影像也可以平时播放,使

37、游客了解和认识蟋蟀虽小,却有好斗的习性,从而增加娱乐性;文化创意类的景点应将文化人引进馆内坐镇,传艺授徒、评论讲座,将其建设成文化交流场所和开拓创新的创意场所及艺术品拍卖场所。 古镇的茶馆应配上说书艺术如上海说唱或邀请一些评弹演员来弹唱或者邀请一些民间演艺人员来此表演小杂技和小魔术等等。 因此七宝的文化景点应在活力上做文章,将游客的参与活动注入文化场所,使游客在慢嚼细品中感受七宝古镇文化的魅力。 增加户外休闲游憩场所形成都市水乡环境 七宝古镇旅游区的户外休闲游憩场所相对于现有的游人量而言偏少,仅在古镇水系的两端有些滨水游步道,古镇的出入口各有一小型广场,基本没有绿地系统。因此七宝古镇旅游要上台

38、阶向更高品位发展,就要建立具有水乡环境的绿地系统,营造宁静氛围,使游人在七宝不仅能感受古镇的热闹,同时也能体验清静的水乡环境。 因此七宝古镇地区的建设,设计要结合自然,在现有南北向主河道的基础上,根据地形条件,再恢复几条水面不宽但曲曲折折的次河道,河道的两侧种植乔灌草,形成密林、疏林草地相间的绿地系统;游路的设计,或将游人引向林间,或将游人引向水边,或将人引向开宽的疏林草地,曲径通幽,胜景迭出,人们步入这样的滨水和林间小路上,心态轻松、平静而祥和。 在宁静、惬意的都市水乡环境中,可以点缀若干江南水乡风格的天井院建筑,粉墙黛瓦或滨水或掩映在绿树丛中。这些建筑的功能属公共性质,因为这么好的环境仅建

39、几幢别墅给私人享用,太浪费环境了。因此都市水乡环境适于建设商务茶馆,在喝好茶、品茗的过程中谈成了生意;酒吧咖啡馆,白领和国际雇员理想的交流场所;儿童创意宾馆,让儿童在涂鸦和不经意的说拉弹唱中提高文化艺术修养;会议中心,使与会者在宁静和轻松环境中完成学术研讨或公司高层决策;分时宾馆,为游览累了、喝酒醉了和三五亲朋好友聚会提供临时服务。条件成熟可以开发俱乐部会员制宾馆,建设分时度假村。当然这么好的环境也适宜建设休闲养生馆,养颜驻容、修身养性、延年益寿都是现代休闲重要的基础设施。 都市水乡环境内的建筑容积率是低密度的,所以要根据环境绿地的面积大小来安排建设,千万不能把一个都市村落建成了闹市区。民间传

40、说与历史文化以七宝传说为中心的考察 沈渭滨(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七宝民间传说中“七件宝贝”,是春申文化中灿烂夺目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七件宝贝”的传说。七件宝贝的传说,有不同说法,但大同小异,一般是指:飞来佛、氽来钟、玉斧、金鸡、莲花经、神树和玉筷。其中佛、钟、经、树有实物。 二、“七件宝贝”,曲折迷离地反映了七宝地域历史文化的历史和特色。 1、“飞来佛”,实有其物,是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镇人徐泮筹铸。1966年8月文革时期被砸碎送至废品站。 另一种“七件宝贝”说法中,没有飞来佛,而有“飞来寺”,是指七宝教寺系飞来之寺。其实“飞来”与“妃来”一音之转,所谓“飞来寺”实是“妃来寺”。

41、 两种不同版本,我更同意“飞来寺”之说。因为七宝教寺原名陆宝庵,是东吴大将陆逊后裔陆云、陆机的家祠。初在云间陆宝山,后因江水噬岸,三迁至七宝。至五代时,吴越王到陆宝庵进香,赠王妃手缮金字莲花经一部,曰:“此亦一宝也”,陆宝庵送改名“七宝寺”。所以“飞来寺”之传说,曲折反映了“妃来”之后,始有七宝寺的历史事实。 2、“氽来钟”,实有其物,是明永乐时,七宝寺住持僧人博洽募建,铸成于永乐七年(1409),有博洽所撰铭文。文化革命中破“四旧”时,将钟送废品站,被人制止,改送上海文管会保存。文革后,几经查证,终于在1987年找到,核对铭文是原物无误。现悬挂于七宝钟楼广场特为建造的钟楼顶层。 3、“莲花经

42、”,实有此物,系五代时吴越王妃用金粉手宝的佛经,以金粉莲花作句逗,故名“金字莲花经”,简称“莲花经”。自后,七宝寺僧世代相传,妥为保管。解放初,由上海市文管会收藏,至今仅存残经数页。 4、“神”,实有此物。有两说:一为今七宝二中所存已枯死千年梓树;一为今上海农学院中所存已枯死千年古柏。一般都认为是古梓树是“神树”,我根据民间流传神树缚过吕布赤兔马之说,以为是“古龙柏”。因为蒲溪小志记载,今农学院为东汉三国时代丁建阳故宅所在,印证吕布缚过赤兔马传说,较为可信。 5、玉斧、玉筷、金鸡,纯系传说。 “七件宝贝”的民间传说,起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它反映了: 1、七宝确实是一个千年古镇。从“莲花经”传

43、说可知,七宝得名于吴越王妃赠经,五代吴越,起自公元907年,终于978年,为宋所灭,赠经的吴越王钱镠,在位于907年931年,都距今千年以上,较之有关七宝最早的文献记载都早了近百年。 2、氽来钟、飞来佛、莲花经三个传说,既实有其物,则可证明,传说本身决非无稽之谈;同时,三个传说都与佛教有关,可曲折反映七宝早期历史,与佛教在江南地区盛行不无缘源。换言之,七宝最早时期,就是一个以佛教著称的小镇,不仅印证了蒲溪小志所记,“镇本无名,因寺得名”之不讹,而且证明了七宝吸引文人墨客之所在:七宝在元明时期即以著名佛教名刹七宝寺而闻名。元代名士赵孟頫的七宝寺一诗,即是明证:探奇来宝地,名刹冠丛林。院设云机代,

44、经描吴越经。霜钟清惊鹤,池竹绿浮琴。投绶堪元论,桃源莫浪寻。 此诗既记了寺、经、钟三宝,又描写了七宝优美的生态环境,把七宝之为堪称桃花源的佳处。俗文化的民间传说,与雅文化的名士诗句,相互奥援,融会一体。 3、玉斧、玉筷、金鸡的传说,虽无实物,但仍曲折反映了七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故物的热爱。相传,七宝镇北有金鸡墩一处土阜,内有雌雄金鸡各一,窝内藏有七缸金、八缸银等宝物。每天清晨,雄金鸡最早啼叫,引领全镇各处雄鸡报晓。这一传说反映了镇上各业早起营业、农耕的勤劳生活,说明了勤劳致富的朴素价值观。 玉斧传说,则说明七宝塘桥初建时的艰难和建成后的坚固耐久。这座建于明万厍期,现存三孔的石拱桥,距

45、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一直是玉南北大街的啣接点,在上海郊县中,属于年代久远的古桥之一。七宝人民把塘桥视为一镇宝物,为之骄傲自豪,编出这一传说,自在理之中。而“玉斧奠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五百多年前建桥之艰辛;“高人所为”,则反映了工匠中自有高手,排除万难之事实。 综上可知,七宝的民间传说确是“春申文化”中瑰丽夺目,富有历史文化意蕴的一章。以闵行各地的传说而言,像七宝传说那样内容丰富、流传悠久、组合一体的民间传说,似不多见。现在,七宝的民间“七件宝贝”传说,已被写进七宝镇志,与历史文献记载相互参证,作为“七宝得名由来”一目的参照。地方志与上海地方文化的传扬 巴兆祥(中国地方志协会学术委员、复旦大学

46、教授) 上海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即有古人类在此活动。到三千年前,先民们又在此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马桥文化”。到战国时,楚人黄歇受封于此,春申文化就此滥觞。其后,经千百年的发展创造,上海地方文化越来越丰富。特别是近代开埠后,五方杂处,中西交融,西方文明与中国各地域文化在此汇聚,造就了春申文化的新品质。上海的传统文化既应包括中国传统社会传承下来的本地文化,也应包括近代传入并为上海人所接受、融入社会生活中的西方文化。 上海拥有的文化遗产相当丰厚,仅市级以上审批的就有44处历史风貌保护区,19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3项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4座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一批综合性和专题

47、性博物馆。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价值观有了较大的变化,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上海的地方文化也面临一些窘境。这主要表现为:一是传统地方文化的淡化。二是传统地方文化的漠视。三是传统地方文化的认同度降低。 反思当前上海传统地方文化传承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当利用好地方志。地方志被称为“一方之全史”、“地域性百科全书”,它能为上海地方文化的传扬做出贡献: 第一,地方志是上海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如闵行区的文物古迹、文化遗址、房屋居住、庙会、节日、婚丧嫁娶,以及江南丝竹、吹打、道教音乐等民间音乐,手狮舞、摇荡橹、荡湖船等民间舞蹈,宣卷、鼓板书等民间文艺,灶头画、皮影等民间美术,在上海市志、上海县志、闵行区志等志书中就有较系统的记载。 第二,方志能为上海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