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概论复习题哈尔滨医科大学.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29329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毒学概论复习题哈尔滨医科大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病毒学概论复习题哈尔滨医科大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病毒学概论复习题哈尔滨医科大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病毒学概论复习题哈尔滨医科大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病毒学概论复习题哈尔滨医科大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毒学概论复习题哈尔滨医科大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学概论复习题哈尔滨医科大学.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病毒学概论复习题(哈尔滨医科大学)一、选择题【A型题】1不属于与肠道病毒的是:A腺病毒 B脊髓灰质炎病毒C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D柯萨奇病毒EECHO病毒2均以粪-口途径传播的微生物是:A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破伤风杆菌C狂犬病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D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麻风杆菌E布氏杆菌-新型肠道病毒3诊断流感最常用的血清学方法是:A血凝抑制试验B中和试验CPCR试验D血凝试验EELISA试验4孕妇感染哪种病毒可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A流感病毒B鼻病毒C麻疹病毒D冠状病毒E风疹病毒5不是由人类出血热病毒引起的疾病是:A肾综合征出血热B回归热C新疆出血热D埃博拉热E马堡热6感

2、染宿主细胞易形成包涵体的病毒是:A流感病毒B麻疹病毒C狂犬病病毒D腺病毒E巨细胞病毒7HIV感染靶细胞表面的受体主要是:ACD4分子BCD8分子CCCR5DCXCR4ECCR38HBV感染后血清内不能测得的HBV标志是:AHBsAg BHBcAgCHBeAg DPre-S1 AgEPre-S2 Ag9血清中检查出HBsAg和HBeAg说明此病人是:A无传染性 B有传染性C有免疫力 D病情较稳定E恢复期10乙型肝炎五项检查中仅抗-HBs阳性则表示:A乙型肝炎恢复或疫苗接种后获得免疫力B乙型肝炎携带者CHBV正在肝细胞内复制D已转变为慢性肝炎E血清具有传染性11目前引起输血后肝炎的病毒主要是:AH

3、DV BHEVCHBV DHAVEHCV12下列病毒属于双链DNA病毒的是A脊髓灰质炎病毒BHSVC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DHAVEHIV13目前已在全世界灭绝的病毒是AHIVBHBVC天花病毒D脊髓灰质炎病毒EHSV14不含有核酸的病原体是:AvirusBprionCfungusDbacteriaEchlamydia【B型题】A风疹病毒B麻疹病毒C冠状病毒DECHO病毒15属于小RNA病毒科的是D16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的是 A17能引起SSPE的是 BA鸡胚培养B组织细胞培养C动物接种D光学显微镜查包涵体E血清学检查18分离流感病毒常采用的方法是A19分离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常采用的方法是20诊断

4、狂犬病通常采用的方法是D21分离脊髓灰质炎病毒采用的方法是A风疹病毒B麻疹病毒C狂犬病病毒D流感病毒E水痘-带状疱疹病毒22易发生潜伏感染的病毒是23引起恐水症的病毒是24易发生变异的病毒是25经垂直感染引起胎儿畸形的是26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有关的是下列病毒在人体内潜伏部位分别是 AHSV-1BHSV-2CCMVDVZV27.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 28.骶神经节29.唾液腺、乳腺、肾30.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X型题】31.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的病毒有:A柯萨奇病毒B脊髓灰质炎病毒CHAVDHEVE肠道病毒70型32属于呼吸道病毒的是:A风疹病毒B轮状病毒C弹状病毒D鼻病毒E冠状

5、病毒33属于病毒性疾病的组合是:A天花-麻疹-斑疹伤寒B流行性乙型脑炎-鹦鹉热-流感C狂犬病-登革热-森林脑炎D流行性出血热-小儿麻痹-带状疱疹E波浪热-回归热-登革热34属于逆转录病毒的是: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B黄病毒C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D人类嗜T细胞病毒E风疹病毒35HIV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法主要有:AELISA查抗体BELISA查抗原C蛋白印迹查抗体D分离鉴定病毒E检测核酸36可经性传播的病毒性疾病有:A尖锐湿疣 BAIDSC戊型肝炎 D乙型肝炎E成人T细胞白血病37可引起垂直传播的病毒有AHBVBHIVCHSVDCMVE风疹病毒38可经血传播的病毒有AHBVBHSVCEBVDCMVEVZ

6、V39与人类肿瘤发生有关的病毒有AHIVBHBVCHTLVDHPVEEBV二、名词解释1抗原性漂移2抗原性转变3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SSPE)4内基小体(Negri body)5固定毒株(Fixed strain)6AIDS7Dane颗粒8Prion三、简答题1如何预防脊髓灰质炎的发生?2流感病毒包括哪些型别?分型和分亚型的依据是什么?3甲型流感病毒为什么容易引起世界性大流行?4列举5种呼吸道病毒及其所致疾病。5简述AIDS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HIV主要致病机制。6简述HIV实验室诊断的主要方法。7简述肝炎病毒的种类及核酸类型、传播途径及转归

7、有何异同。8人疱疹病毒包括哪些?各引起什么疾病?9试举出可引起普通感冒的五种病毒。10常见的人和动物的Prion病包括哪些?四、论述题1按下列要求分别论述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体的感染途径及所致疾病的特点。(1)细菌(3例以上);(2)其他微生物(2例以上);(3)病毒(2例以上)。2叙述狂犬病的预防对策。3简述HIV复制过程。4试述检测HBV抗原抗体系统的临床意义。5简述HBV形态、结构及基因组功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 2 A 3 A 4 E 5 B 6 C 7 A 8 B 9 B 10 A11 E 12 B 13 C 14 B 15 D 16 A 17 B 18 A 19 C 20 D2

8、1 B22 E23 C 24 D 25 A 26 B 27 A 28 B 29 C 30 D31 ABCD 32 ADE33 CD 34 AD 35 ABCDE 36 ABDE 37 ABCDE38 ACD 39 BCDE二、名词解释1抗原性漂移:通常认为流感病毒基因发生了点突变,变异幅度小或连续变异,部分人群对新毒株没有免疫力,引起小规模流行。一般认为是属于量变,即亚型内变异。2抗原性转变:流感病毒株表面抗原结构一种或两钟发生变异,形成新亚型,由于与前一次流行株抗原结构相异,人们缺少对变异病毒株的免疫力,从而引起大流行。一般认为是变异幅度大,属于质变。3SSPE:是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属于麻

9、疹病毒急性感染的迟发并发症,表现为大脑机能衰退,12年内死亡。现在认为脑组织中的病毒为麻疹缺陷病毒,由于在脑细胞内病毒M基因变异而缺乏合成麻疹病毒M蛋白的能力,从而影响病毒的装配、出芽及释放。4内基小体:狂犬病病毒在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中增殖时,在胞浆内形成的嗜酸性包涵体,叫内基小体,可作为诊断狂犬病的指标。5固定毒株:将野毒株在家兔脑内连续传代后,病毒对家兔致病的潜伏期逐渐缩短,50代左右时,潜伏期可由原来的4周左右缩短为4天6天;但继续进行传代,潜伏期不再缩短。这种毒力变异的狂犬病病毒被称为固定毒株,其重要特点是对家兔的致病性增强,对人或犬的致病性明显减弱;并且从脑外途径对犬进行接种时,

10、不能侵入脑神经组织引起狂犬病。6AIDS: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原体为HIV。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临床表现经过原发感染急性期、无症状潜伏期、AIDS相关综合征及典型AIDS四阶段,最后常死于感染和相关肿瘤。7Dane颗粒:是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电镜下呈大球形颗粒。其结构由双层壳和核心组成。外壳为包膜,表面有HBsAg、Pre-S1Ag和Pre-S2Ag。内壳为衣壳含有HBeAg和HbcAg。核心为双链DNA和DNA多聚酶。8Prion:即蛋白性感染颗粒(prot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的英文缩写。主要成分是一种蛋白酶抗性蛋白,至

11、今未能查到核酸,对理化作用的抵抗力强,具有传染性,潜伏期长,引起人和动物形成以海绵状脑病(TSE)为特征的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痴呆、共济失调、震颤等症状,随即昏迷死亡。三、简答题1预防脊髓灰质炎的最佳措施是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进行人工自动免疫。以口服形式接种糖丸型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后,病毒可以在肠道细胞增殖,不致病,不引起病毒血症,但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血清中和抗体,并可以在肠道黏膜产生分泌型的IgA(sIgA)。这些抗体可以通过阻断病毒对肠道细胞的感染,来发挥预防脊髓灰质炎的作用。在使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时,需要合理调整三个型别疫苗的比例、选择服用季节、注意

12、服用方法和保存形式等,以避免疫苗株之间的干扰和保证疫苗株的活性。2流感病毒根据核蛋白(NP)和膜蛋白(MP)抗原性不同分为甲、乙、丙三型。根据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抗原性不同,甲型流感病毒可分为原甲型、亚甲型、亚洲甲型、香港甲型和新甲型等若干甲型。3甲型流感病毒最易发生变异,主要是HA和NA的变异。有时变异幅度小,称为抗原性漂移引起小流行;有时变异幅度大,形成新亚型,人们对新亚型病毒缺乏免疫力,易造成大的流行或世界性大流行。4流感病毒流感,麻疹病毒-麻疹及SSPE,呼吸道合胞病毒-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风疹病毒风疹及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腮腺炎病毒流行性腮腺炎。5AIDS传播途径主要

13、经性接触、血液及垂直传播。临床表现包括四个阶段,即原发感染急性期、无症状潜伏期、AIDS相关综合征及典型AIDS期。HIV主要致病机制是:破坏带有CD4分子的免疫细胞,因此造成大量免疫细胞特别是Th细胞损伤而引起免疫功能低下。由此发生致死性感染或并发肿瘤而死亡。6(1)检测抗体:常采用ELISA法进行筛查试验,阳性者用Western印迹试验进行确认试验。(2)病毒分离鉴定:常用PHA刺激的正常人淋巴细胞接种标本分离HIV,用检测抗原、检测逆转录酶活性或电镜检测病毒方法鉴定;(3)检测HIV蛋白抗原(P24);(4)检测核酸,常用RT-PCR和核酸杂交法。7包括HAV、HBV、HCV、HDV和H

14、EV。肝炎相关病毒有GBVHGV和TTV。除HBV、TTV为DNA病毒外,其余均为RNA病毒。除HAV和HEV经口传播,其余型主要经输血注射,也可经性传播、垂直传播途径。HAV和HEV引起肝炎转归较好,一般不转慢性,也无携带者。HBV、HCV和HDV可转为慢性肝炎、部分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癌,也有携带者。8人类疱疹病毒的种类及其所致的主要疾病病毒 所致疾病人疱疹病毒1型(单纯疱疹病毒型) 龈口炎、唇疱疹、角结膜炎 、脑炎人疱疹病毒2型(单纯疱疹病毒型) 生殖器疱疹、 新生儿疱疹人疱疹病毒3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肺炎、脑炎人疱疹病毒4型(EB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urkit

15、t淋巴瘤、鼻咽癌人疱疹病毒5型(人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包涵体病、输血后引起的传染性单核增多样综合征、先天畸形、 肺炎、 肝炎人疱疹病6型 婴儿急疹、 幼儿急性发热病、间质肺炎人疱疹病毒7型 幼儿急疹、脑炎、肝炎(?)人疱疹病毒8型 Kaposis肉瘤疱疹B病毒 脊髓炎和出血性脑炎9副流感病毒、 鼻病毒、冠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可引起普通感冒。10Prion感染人和动物引起TSE,常见的动物TSE是羊瘙痒病和疯牛病,而人类TSE是库鲁病(Kuru disease)和克雅病(Creutzfeld-Jakob disease,CJD)等。四、论述题1(1)细菌:布鲁杆菌,牛、羊、猪为本菌自然

16、宿主,感染后能引起母畜流产。流产胎畜、子宫分泌物、尿、便及乳制品、肉制品中均可有细菌存在,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眼结膜等途径传染给人,引起布氏菌病,亦称波状热。炭疽杆菌,人因接触患病动物或其尸体、皮毛而被感染,可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引起人的皮肤炭疽、肺炭疽及肠炭疽等。鼠疫,本菌储存宿主是鼠啮齿类动物,传播媒介主要是鼠蚤。传播方式“鼠蚤 人”。该病流行前,先在鼠类中流行,通过带菌鼠蚤叮咬或呼吸道传播给人群。可引起人腺鼠疫、肺鼠疫及败血症型鼠疫。(2)其他微生物:钩端螺旋体,自然界中钩体感染野生动物、家畜和鼠类,钩体从动物尿中排出污染环境,人类可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或经口侵入人体,引起钩端螺旋

17、体病。斑疹伤寒立克次体,鼠是自然贮存宿主,借鼠蚤或鼠虱在鼠间传播,鼠蚤可把立克次体传染给人,引起地方性斑疹伤寒。(3)病毒:狂犬病病毒,自然条件下,可引起犬、猫或野生动物等的感染。当人们被患狂犬病的犬咬或抓伤时,即可患狂犬病。森林脑炎病毒,该病毒可在野兽和野鸟等动物中自然循环,传播媒介是蜱,人被带毒蜱叮咬即可患森林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该病毒传播媒介是蚊子,传染源是受病毒感染的猪、牛、马、驴、羊等病畜,但主要传染源是感染的幼猪。当携带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蚊子叮咬人时,则可使人感染,引起流行性乙型脑炎。2狂犬病预防最主要是捕杀野犬,加强家犬管理,接种狂犬病疫苗。人被狂犬咬伤后,应采取下列措施

18、:伤口处理:立即用20%肥皂水、清水冲洗伤口后,涂以5%碘酒,必要时局部用狂犬病病毒高效价免疫血清进行浸润注射。疫苗接种:狂犬病潜伏期一般较长,人被咬伤后应尽早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以防发病。现用二倍体细胞培养制备的疫苗,可按说明书进行注射,但要注意过敏反应。注射免疫血清:咬伤严重的病人,在使用疫苗前先注抗狂犬病病毒血清。或先捕获犬观察1周发病后,将其杀死、取脑查包涵体或病毒抗原,阳性者按上述方法预防。3HIV的复制过程主要是:(1)首先HIV包膜刺突糖蛋白(gp120)与细胞上的特异受体(CD4分子等)结合,然后病毒包膜与细胞膜发生融合;(2)核衣壳进入细胞质内脱壳、释放出RNA进行复制;(3

19、)在病毒自身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病毒RNA为模板,经逆转录形成互补的负链DNA,构成RNA:DNA中间体。中间体中的RNA被RNaseH水解,再由负股DNA复制成双股DNA;(4)在病毒基因整合酶的作用下,病毒基因组整合于细胞染色体基因组,这种整合的病毒DNA称为前病毒(Provirus)。当各种因素刺激前病毒活化而进行自身转录。在宿主细胞RNA多聚酶II作用下,病毒DNA转录形成RNA。有些RNA经拼接成为mRNA,在细胞的核蛋白体上转译成子代病毒的结构蛋白及非结构蛋白;还有些RNA经加帽加尾作为子代基因组RNA,并与结构蛋白装配成核衣壳,并通过宿主细胞膜获得包膜,构成完整的子代病毒体,以出

20、芽方式释放到细胞外。4HBsAg(+):表明机体感染了HBV。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携带者均可阳性;抗HBs:表明机体对HBV有免疫力,表示感染恢复或疫苗接种获免疫力。HBeAg(+):是HBV体内复制和血液传染性强的标志;抗HBe表明恢复期,已获一定免疫力;抗HBcIgM表示HBV感染早期在体内复制,血液传染性强;抗HBcIgG,出现于慢性乙肝或趋向恢复。5HBV归属于肝DNA病毒科。HBV在电镜下有3种病毒颗粒,即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和大球形颗粒或称Dane颗粒。Dane颗粒有3层结构,外壳蛋白(相当于病毒包膜)有HBsAg、前S2和前S1抗原),内衣壳,有HBeAg和HBcAg,核心为DN

21、A及DNA聚合酶成分。HBV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其中负链为完整长链,正链为短链。在长链DNA链上含有S区、C区、P区和X区等4个基因。(1)S区:由S、前S2和前S1基因构成,编码出3种不同分子量HBsAg,即主要蛋白HBsAg(S区编码)、中等分子HBsAg(S+ PreS2编码)和大分子HBsAg(S+PreS2+PreS1编码)。它们共同构成HBV的外壳。(2)C区:由C和前C两个基因构成,分别编码183个氨基酸的HBcAg(核衣壳蛋白)和9个氨基酸的前C蛋白。E抗原(HBeAg)的编码区主要在前C区,并与C基因部分重叠。(3)P区:编码DNA聚合酶、逆转录酶及RNA酶H,为病毒复制所需。(4)X区:编码X蛋白(HBxAg),可反式激活一些细胞的癌基因及病毒基因,可能与HBV致癌性有关。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