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复习题8.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29415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生理学复习题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病理生理学复习题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病理生理学复习题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病理生理学复习题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病理生理学复习题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学复习题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复习题8.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休克一、选择题A型题1. 微循环的营养通路是A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真毛细血管微静脉B微动脉后微动脉直通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微静脉C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D微动脉后微动脉真毛细血管微静脉E微动脉后微动动脉直通毛细血管微静脉答案D2. 休克初期哪种血管活性物质增多与微循环血管收缩无关?A儿茶酚胺B血管紧张素C前列环素(PGI2)D血栓素A2(TXA2)E垂体加压素答案C3. 休克初期微循环的变化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微动脉收缩B后微动脉收缩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D动静脉吻合支收缩E微静脉收缩答案D4. 低阻力型休克最常见于下列哪一类休克?A失血性休克B心源性休克C创伤性休克D烧伤性休克E感染性

2、休克答案E5. 休克的下列主要临床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A烦燥不安或表现淡漠甚至昏迷B呼吸急促、脉搏细速C尿少或无尿D血压均下降E面色苍白答案D6. 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A强烈兴奋B强烈抑制C先兴奋后抑制,最后衰竭D先抑制后兴奋E改变不明显答案A7. 休克初期(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组织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多灌少流,灌多于流B不灌不流,灌少于流C少灌少流,灌少于流D少灌少流,灌多于流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答案C8. 大量使用升压药治疗休克可导致休克加重的原因是A机体对升压药物耐受性增强B血管平滑肌对升压药物失去反应C机体交感神经系统已处于衰竭D升压药使微循环障碍加重E机体丧失对应激反应的能力

3、答案D9. 休克期(微循环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的灌流特点是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B少灌多流,灌少于流C多灌少流,灌多于流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答案C10. 休克时血压下降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心功能不全B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后衰竭C血液中儿茶酚胺过低D微循环淤滞,组织灌流严重不足E外周动脉紧张度不足答案D11. 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A血压正常不必补液B“需多少,补多少”C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D“失多少,补多少”E补液宁多勿少答案B12. 休克时产生心肌抑制因子(MDF)的主要部位是A肝脏B胰腺C肺脏D脾脏E胃肠道答案B13. 心肌抑制因子的实质是A蛋白质B氨基酸C内毒素D活性的小分子多

4、肽 E脂多糖答案D14. 下列哪一种物质不能引起血管扩张?A腺苷B心肌抑制因子C缓激肽D组胺E内啡肽(endorphin)答案B15. 休克淤血性缺氧期时应用扩血管药物改善微循环主要是指:A扩张小动脉B扩张微动脉C扩张后微动脉D扩张毛细血管前括约肌E扩张毛细血管后微血管答案E16. 休克时体内最强的扩血管物质为APGI2B腺苷C缓激肽D组胺EPGF2答案A17. 下列缩血管物质中作用最强的是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血栓素A2D血管紧张素 E加压素答案C18. 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休克的主要机制为A疏通微循环,扩张小血管B稳定细胞膜和细胞器C阻断儿茶酚胺的有害作用D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E提升血压答

5、案B19. 失血性休克时最易受损的器官是A心B脑C肝D肺E肾答案E20. 休克时心力衰竭发生的机制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动脉血压过低,冠脉流量减少B酸中毒,高血钾抑制心肌C前负荷增大,心室搏出量减少D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多,心肌耗氧量增多E心肌抑制因子抑制心肌收缩答案C21. 休克初期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属A肾前性肾功能衰竭B肾后性肾功能衰竭C肾性肾功能衰竭D肾前性和肾性肾功能衰竭E器质性肾功能衰竭答案A2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共同的发病环节是A肺内DIC形成B肺不张C肺泡内透明膜形成D肺淤血水肿E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答案E23. 下列哪一项不是休克肺主要的临床表现?A

6、进行性氧分压降低B进行性呼吸困难C进行性高碳酸血症D进行性发绀E肺部有湿性罗音答案C24. 在休克早期临床表现中哪项是错误的:A面色苍白B四肢湿冷C尿量减少 D脉压增大E脉搏细速答案D25. 休克患者补液监测的最佳指标是:A血压 B脉压C尿量 D中心静脉压 E表浅静脉充盈度答案D26. 正常真毛细血管网血流的调节主要与A毛细血管的自身舒缩有关B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有关C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收缩有关D局部体液因素有关E全身体液因素有关答案D27. 临床上休克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照:A始动环节 B发病学原因C血液动力学特点 D微循环特点 E外周阻力答案B28. 休克初期(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其微循环

7、改变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A有效循环血量减少B外周阻力增高C血管床容积扩大D毛细血管前阻力增高E血流速度减慢答案D29. 休克时最常出现的酸碱失衡是A代谢性碱中毒BAG升高性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答案B30. 休克肺时最早出现的酸碱失衡类型A呼吸性酸中毒B混合性酸中毒C呼吸性碱中毒D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EAG升高性代谢性酸中毒答案C31. 前列腺素、白三烯物质的前体是A细胞膜磷脂 B饱和脂肪酸 C二十碳五烯酸D花生四烯酸 E不饱和脂肪酸答案D32. 失血性休克血压下降早期主要与A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抑制有关B低血容量引起回心血量不足,心输出量降低有关C

8、血管紧张度下降,外周阻力降低有关D血液灌流不足,微循环血管大量扩张有关E细胞严重缺氧能量代谢障碍有关答案B33. 下列哪种缩血管物质能引起冠脉扩张?A血管紧张素IIB抗利尿激素C去甲肾上腺素 D肾上腺素 E血栓素A2答案D34. 休克II期组织微循环淤血缺氧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A ra/rv B ra/rvCA-V短路开放 D直捷通路关闭 E直捷通路开放答案B35. 指出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变化特点中哪项是错误的?A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B毛细血管后阻力降低C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血浆渗出、血流淤滞D微血流淤滞、泥化形成E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答案B36. 患者胃痛病史十余

9、年,近二周来上腹部时有疼痛,今晨感头昏、出汗、心悸入院。体检发现:患者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140次/分,血压100/80mmHg,入院后未见排尿。你考虑是:A未发生休克的溃疡病出血B失血性休克、淤血性缺氧期C失血性休克、缺血性缺氧期D失血性休克DIC期E以上都不是答案C37. 休克肺病人血气改变形式一般为:APaO2,PaCO2,二者成一定比例BPaO2,PaCO2,二者不成比例CPaO2, PaCO2基本不变 DPaO2 PaCO2 EPaO2和PaCO2基本正常答案D38. 成年人急性失血,至少一次失血量超过总血量多少才能引起休克?A50%B40%C30%D20%E15%答案D39.

10、在感染性休克中起最关键作用的细胞因子是:AIL-1BIL-2CTNFDPAFELTB4答案C40. 在休克的发生发展中引起血小板解聚和血管舒张作用最强的是:APGE2BPGH2CPGI2DPAFETXA2答案C41. 休克的发生主要由于A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B血压下降 C重要生命器官低灌流和细胞功能代谢严重障碍D交感-肾上腺系统衰竭E中心静脉压降低答案C42. 机体急性失血量为全身血量多少时可通过代偿而不出现症状?A10%B12%C15%D17%E. 20%答案A43.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病因?A烧伤B肠梗阻C感染D腹泻E脱水答案C44. 最常见的一类高动力型休克是:A失血失液性休

11、克 B创伤性休克 C烧伤性休克 D感染性休克 E心源性休克答案D45. 休克初期造成微循环缺血的主要机制是:A抗利尿激素的作用B血栓素A2的作用C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D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兴奋E内皮素的作用答案C46. 休克时引起血压降低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交感神经系统衰竭B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过低C外周小动脉紧张度下降D微循环障碍致回心血量不足E心功能不全答案D47. 休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时,下列哪一项临床表现是错误的?A尿量减少B血尿素氮升高C血肌酐减少D高血钾E代谢性酸中毒答案C48. 心源性休克发病的中心环节是:A回心血量减少 B心率过快 C心输出量降低 D心肌收缩力减弱 E心律失

12、常答案C49. 过敏性休克时机体不可能出现哪种变化?A血管收缩B支气管收缩C血管床容积增大D微循环淤血E小血管通透性升高答案A50. “不可逆性”休克与下列哪项无关?A微循环缺血性缺氧BDICC微循环衰竭D各重要器官功能代谢障碍E严重酸中毒致细胞损伤答案AB型题:A感染性休克B过敏性休克C低血容量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51. 高位脊髓麻醉属52. 严重烧伤早期属53. 严重烧伤晚期可发生54. 大面积心肌梗死可发生55. 严重呕吐,腹泻可发生56. 变态反应可发生答案51E52C53A54D55C56BA缩血管药B扩血管药C补充血容量D盐皮质激素E心得安57. 过敏性休克治疗药物是5

13、8. 休克缺血期的发病学治疗主要是使用59. 休克淤血期在补足血容量后应使用60. 高排低阻型休克可使用答案57A58C59B60AC型题:A高阻力型休克B低阻力型休克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61. 感染性休克为62. 烧伤性休克为63. 失血性休克为64. 心源性休克为答案61C62A63A64A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65. 微动脉舒缩受66.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缩受67. 微静脉舒缩受答案65C66B67CA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大B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大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68. 休克初期发生69. 休克期发生70. 休克晚期发生答案68C69B70DX型题:71. 休克期患者的临床

14、表现是:A动脉血压进行性降低B皮肤发绀并出现花纹C四肢湿冷D神志淡漠,甚至昏迷E少尿或无尿答案A、B、C、D、E72. 休克期回心血量进行性减少的机制是A毛细血管流体静水压增高,液体外渗B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C微循环淤滞,毛细血管床容量大大增加D凝血因子耗竭出血E组织间液亲水性增加答案A、B、C73. 休克初期抗损伤的代偿反应主要表现在:A血液重新分配,保证心脑血液的供应B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真毛细血管数量减少C动-静脉吻合支开放,经过真毛细血管的血流减少 D回心血量增加和动脉血压的维持E组织处于少灌少流答案A、D74. 休克初期组织缺血和缺氧是由于微循环中A动-静脉吻合

15、支开放B动静脉吻合支关闭C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痉挛,毛细血管网血流减少D微静脉收缩,微循环淤滞E动静脉吻合支关闭答案A、C75. 休克初期机体通过哪些代偿使回心血量增加起“自我输血”作用?A微静脉痉挛解除,淤滞在微循环的血液回流入心B动-静脉吻合支开放C组织液进入毛细血管D容量血管收缩E肝储血库收缩答案B、C、D76. 扩血管药物适用于A低动力型休克B神经源性休克C过敏性休克D低血容量性休克E高阻力型感染性休克答案A、D、E77. 较容易引起血管内凝血的休克类型是A心源性休克B创伤性休克C失血性休克D感染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答案B、D78. 目前在抗休克治疗中缩血管药物使用原则是:A用于休

16、克期血压降低不明显的患者B用于心源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低阻力型C用于过敏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D当血压过低通过补液又不能立刻纠正,可暂时使用E普遍适用于各型休克答案B、C、D79. 休克进入晚期发生DIC的机制是A儿茶酚胺大量产生B严重缺氧、酸中毒,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C血液浓缩,粘滞性增高D严重创伤致组织因子入血EPGI2的作用答案B、C、D80. 休克肺患者尸解时肺镜检的特点有A间质性和肺泡性肺水肿B局限性肺不张C肺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堵塞D肺泡透明膜形成E肺湿重增加答案A、B、C、D、E81. “不可逆性”休克的原因是A血流动力学障碍B酸中毒缺氧导致溶酶体酶的释放引起细胞损伤CDICD重要器官的

17、功能衰竭E动-静脉吻合支开放答案B、C、D82. 心肌抑制因子的作用为A抑制心肌收缩性B使腹腔内脏小血管收缩 C抑制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D促ARDS的发生E降低肾泌尿功能答案A、B、C83. ARDS的特征是:A严重CO2潴留B大量功能分流及解剖样分流 C肺水肿、肺不张使肺顺应性降低D严重低氧血症E肺透明膜形成答案B、C、D、E84. 休克时细胞受损的机制目前认为A继发于微循环障碍B继发于DICC休克动因如内毒素直接作用于细胞的原发变化D由于心、脑器官功能衰竭而引起的E继发于ARDS答案A、C85. 休克时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A致呼吸功能障碍B使心肌收缩性减弱C使血钾升高D促使DIC发生E少尿

18、或无尿答案B、C、D86. 对多数休克病人的治疗,临床使用血管扩张剂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A增加心脏前负荷B减轻毛细血管后阻力C减轻心脏后负荷D增加器官血流量E增加心脏后负荷答案B、C、D87. 高动力型感染性休克的特点是:A循环血量正常B外周阻力增高C血压下降D以肾上腺素-受体兴奋为主E心输出量、中心静脉压正常或偏高答案A、C、E88. 休克时可引起:AATP生成减少B细胞水肿 C代谢性酸中毒 D低钾血症E高钠血症答案A、B、C89. 休克肺病人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吸纯O2无效的主要原因是:A透明膜形成,造成弥散障碍B表面活性物质减少C肺分流增加D死腔通气增加E肺水肿形成答案A、C90. 休克

19、补液原则是需多少,补多少(量需而入),这是因为:A休克II期毛细血管床大量开放B血液淤滞致毛细血管静水压C微血管通透性增加D内源性补液作用加强E动-静脉短路开放答案A、B、C二、填空题:1. 休克的始动环节有 、 和 。答案:急性循环血量减少、血管容量增加、心功能障碍 2. 休克代偿期代偿意义表现为 和 。答案:回心血量增加和动脉血压维持、血液重分布、保证心脑血供 3. 按微循环的改变,休克可分为三个时期 、 和 。答案:缺血性缺氧期、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衰竭期(休克的难治期)4. 休克时心肌抑制因子(MDF)具有下列主要作用,即 、 和 。答案:抑制心肌收缩性、收缩腹腔脏器血管、抑制网状内皮

20、系统功能5. 低动力(低排、高阻)型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是: 、 、 、 。答案:CO、TPR、CVP、BP6. 休克的细胞代谢障碍表现为 ; 和 。答案:供氧不足、糖酵解加强;能量不足、钠泵失灵、钠水内流;局部酸中毒 7. 参与休克发生的缩血管物质有 、 、 等。答案: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II、血栓素A28. 参与休克发生的扩血管物质有 、 、 等。答案:组胺、激肽、PGI29. 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其化学本质就是 。答案:一氧化氮10. 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一词是指 与 之间微血管的血液循环。答案:微动脉、微静脉三、名词解释:1. 微循环(microcircu

21、lation)答案:微循环一词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血管的血液循环,是循环系统最基本的结构,是血液和组织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最小功能单位。2. 心源性休克答案:由于急性心泵功能衰竭或严重的心律紊乱而导致的休克称之为心源性休克。3. 自身输血(self blood transfusion)答案:当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得小静脉和肝、脾储血库收缩,减少血管床内容纳的血量以增加回心血量和维持动脉血压。4. 自我输液(self transfusion)答案:在休克初期,由于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毛细血管后阻力,致毛细血管静水压降低,使得组织液进入毛细血管增加以增加回心血量称之为自我输液。

22、5. 心肌抑制因子(myocordial depressant factor MDF)答案:胰腺在缺血缺氧时,其外分泌腺细胞中所含的组织蛋白酶逸出细胞外分解组织蛋白所产生的一种小分子多肽。6. 休克肺(shock lungs)答案:严重休克病人晚期,在脉搏、血压和尿量平稳以后,出现以进行性低氧血症及呼吸困难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称之为休克肺。 (或严重休克病人晚期,由于肺泡毛细血管膜广泛受损,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称之为休克肺。) (或由休克引起的ARDS。)7. 休克肾(shock kidneys)答案:由休克所产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称为休克肾,在早期为功能性肾功能衰竭,晚期为器质性肾功能衰竭。8.

23、 休克(shock)答案:休克是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循环衰竭,其特点是微循环障碍、重要器官的灌流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由此引起的全身性危重的病理过程。四、问答题:1. 失血性休克早期机体有哪些代偿适应性改变?并简述其产生机理。答案要点(1)微静脉、肝储血库收缩、增加回心血量、维持动脉血压:自我输血(2)组织液返流入血:由于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儿茶酚胺更敏感,导致avcapH.P自我输液。(3)醛固酮、ADH,钠水重吸收,增加循环血量(4)AV短路开放,保证血液及时回心(5)全身血液重分布:皮肤、腹腔脏器和肾血管收缩、脑动脉、冠状动脉无明显改变保证心脑血供。2.

24、 试述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改变的机制及临床特点。答案要点(1)在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全身小血管(心、脑除外)如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微静脉、小静脉都持续痉挛,其中主要是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显著,大量真毛细血管网关闭,组织灌流量减少,出现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的情况。(2)导致微循环持续痉挛的始动因素是休克动因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的释放增加;其他体液因子如血管紧张素II、加压素、血栓素A2、内皮素、心肌抑制因子等也促使血管收缩。(3)临床特点: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烦燥不安,血压不会下降但脉压差减小。3. 试述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及组织灌流变化的

25、特点。答案要点(1)休克期时,微动脉和后微动脉的痉挛较休克初期有所减轻,此时毛细血管后阻力大于毛细血管前阻力,微循环多灌少流,灌大于流,血液淤滞。(2)现认为休克期微静脉往往扩张而并非持续收缩,微循环的淤滞是由于微静脉端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白细胞滚动,粘附,贴壁嵌塞,血小板聚集等而致毛细血管后阻力大于前阻力,此时组织处于严重低灌流状态,缺氧更为加重。4. 试述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淤滞的机制。答案要点(1)酸中毒:缺血缺氧酸中毒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2)局部代谢产物:组胺、激肽,K+等增多,导致血管扩张。(3)内毒素:引起血管扩张、持续低血压。(4)血液流变学改变:休克期白细胞

26、滚动,贴壁,粘附于内皮细胞上,增加了毛细血管后阻力。此种粘附受细胞表面粘附分子所介导。此外还有血液浓缩,粘度增大,红细胞聚集,血小板粘附聚集等都造成微循环血流变慢。5. 为何称休克晚期为难治期,并简述其机制。答案要点休克进入晚期即微循环衰竭期,由于发生DIC及生命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故而难治。(1)DIC:原因由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即血细胞血小板聚集,血液粘度增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和休克动因直接启动凝血系统如感染、创伤等。后果:微栓塞致回心血量减少,出血加重循环障碍,器官栓塞加重功能障碍等。(2)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微栓塞以及持续低血压引起心、脑、肝、肺、肾功能障碍,尤其是许多体液因子如溶酶体酶加

27、重重要生命器官的不可逆损伤。6. 休克时细胞会发生哪些损害?答案要点(1)细胞膜的变化:出现离子泵功能障碍,水、Na+和Ca+内流,细胞内水肿。(2)线粒体变化:线粒体肿胀、氧化磷酸化障碍、能量物质进一步减少。(3)溶酶体变化:溶酶体酶释放,引起细胞自溶,激活激肽系统形成MDF。7. 休克一旦发生DIC,为什么会使病情恶化?答案要点(1)DIC时微血栓阻塞了微循环通道,使回心血量锐减。(2)凝血及纤溶过程中的产物例如激肽、FDP等,增加了血管通透性,加重了微血管舒缩功能紊乱。(3)DIC时出血,导致循环血量进一步减少,加重了循环障碍。(4)DIC时器官栓塞、梗死,加重了器官急性功能衰竭。8.

28、试述休克时,心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答案要点(1)冠状动脉血供减少:由于血压降低以及心率加快致心舒期缩短。(2)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心率加快心肌耗氧增加。(3)酸中毒、高血钾使心肌收缩性减弱。(4)MDF对心肌的抑制。(5)心肌内的DIC使心肌受损。(6)细菌毒素(如内毒素)对心肌的损伤。9. 休克的正确补液原则是什么?并简述其机理。答案要点(1)休克正确的补液原则是:需多少补多少。(2)机理:所谓需多少应包含:向体外丧失的部分体液,由于血管床容量扩大的部分,微循环淤滞的部分以及血浆外渗的部分。10. 动脉血压高低可否作为判断休克发生与否的指标?为什么?答案要点休克的本质是微循环灌流量的急剧减少而引起的微循环障碍、重要脏器的灌流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在休克早期,虽然微循环障碍已产生,但机体通过各种代偿使动脉血压不降低,但此时休克已发生。因此动脉血压高低不能作为判断休克发生与否的指标,但可作为判断休克严重程度的指标。11. 在休克治疗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原则是什么?答案要点(1)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目的是提高组织微循环的灌流量。(2)必须在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使用。(3)对低排高阻型休克或应用缩血管药物后血管高度痉挛的患者,可选用血管扩张剂,但一定要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使用。(4)对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或高动力型休克的病人可选用缩血管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