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测基础知识计量--红色标志相对重要.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29639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PPT 页数:401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检测基础知识计量--红色标志相对重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1页
质量检测基础知识计量--红色标志相对重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1页
质量检测基础知识计量--红色标志相对重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1页
质量检测基础知识计量--红色标志相对重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1页
质量检测基础知识计量--红色标志相对重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检测基础知识计量--红色标志相对重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检测基础知识计量--红色标志相对重要.ppt(4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质量检测工作基础知识质量检测工作基础知识 陶秀珍陶秀珍 2011.12 2011.12 南京南京 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 第一节第一节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 什么是水利水电工程质量 ?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是指在国家和水 利水电行业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 术标准和品质的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 中,对兴建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适 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 质量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 工程或产品的质量主要表现 在其功能性、可靠性与维修 性、安全性、适应性、经济 性、时间(耐久)性和美观 性上。 什么是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指:制定和实施质 量方针的全部管理职能。 什么是水利

2、水电工程质量管理 ?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要 求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各单位要积 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加强质量意识 和质量管理知识的教育、提高劳动者 的素质,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 管理手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 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 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努力创建优质工 程。 根据国家和行业近年来的法规的 规定,对工程质量管理有以下七点要 求: 、建立工程质量责任制; 、严格执行建设程序,确保建设 前期工作质量; 、建立健全工程建设管理制度; 、整顿和规范建设市场秩序; 、精心勘察设计,强化施工管 理; 、加强政府监督和社会舆论监 督; 、加强工程建设法制工作,严 肃建设政纪

3、法纪。 工程质量管理的建设与认证 是一个企业(单位)的自愿行为 。 国家和行业并没有强制性要求, 但在特定场合下可能成为市场进 入的一个门槛。 第二节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 检测是对实体一种或多种性 能进行检查、度量、测量、 和试验的活动。 检验是对实体的一种或多种性能 进行检查、度量、测量、和试 验,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 较,以确定每项特性合格情况所 进行的活动。也就是说检验的目 的是要求判定检测的对象是否合 格。 检验应包括以下内容: 、确定检测对象的质量标准; 、采用规定的方法对检测对象进 行检测; 、将检测结果与标准指标进行比 较; 、做出检测对象是否合格的判 断。 质量检测的作用

4、: 、检测是施工过程质量保证的重要手 段; 、检测是工程质量监督和监理的重要 手段; 、检测结果是工程质量评定、工程验 收和工程质量纠纷评判的依据; 、检测结果是质量改进的科学依据; 、检测结果是进行质量事故处理的重 要依据。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的依据: 、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国家标准、水利水电行业标 准; 、工程承包合同认定的其他标 准和文件; 、批准的设计文件,金属结构、 机电设备安装等技术说明书; 、其他特定要求。 质量检测时,检测方法标准的使用一 般遵循以下规则: 当检测对象有水利行业发布实行的行业标准 时,应采用水利行业发布的行业标准;当检测对象 只有国务院其他部委发布实行

5、的行业标准时,应 采用该部委发布的行业标准;当检测对象没有行 业标准只有国家标准时,应采用国家标准;当检 测对象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时,可以视情况 采用企业标准。水利工程一般不采用地方标准, 只有在地方标准的要求高于行业标准时,才采 用地方标准。 在任何情况下,检测应使用现行有效 的标准。除非委托人为某种特殊目的,明 确要求采用某过期标准对检测对象进行检 测,或对标准的某条款加以修改使用,这 时检测机构应负有提醒和明确责任的义 务,在合同中特别说明该情况,并应明确 告知委托人,所出具的检测报告若超出计 量认证批准的范围(参数与标准),应按 规定不能加盖计量认证 CMA 标志印章。 水利水电行

6、业对工程质量检测人员的 要求: 通过中国水利工程协会组织的资 格认证,取得水利工程质量检 测员资格证书; 按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员注册管 理办法进行注册; 检测技术人员的从事检测试验工作年 限要求是中专毕业5年、大专毕业3年 、本科毕业1年以上; 年龄不超过60周岁; 检测单位的技术负责人要有10年以上 检测工作经历以及高级工程师以上职 称; 检测人员不允许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 检测单位注册。 水利水电行业对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的要 求: 检测单位必须是具有能够独立承担法 律责任的事业单位或企业; 通过计量认证资质认定,并取得相应 的合格证书; 取得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的相应 资质后,方可承担资质等级许

7、可范围 内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业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涂改、倒 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 非法转让资质等级证书; 检测单位不得转包质量检测业 务; 未经委托方同意,不得分包质量 检测业务; 检测单位应当建立档案管理制度, 检测合同、委托单、原始记录、质量 检测报告应当按年度统一编号,编号 应当连续,不得随意抽撤、涂改; 检测单位应当单独建立检测结果不 合格项目的台账; 质量检测试样的取样应当严格执行 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有关规定; 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 人的因素; 检测方法的因素; 检测仪器设备的因素; 检测环境的因素; 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风险性 由于工程质量检测一般均采用样 品或现场

8、抽检的方式,抽检的数量与 代表性差别很大,因此检测单位应当 明确地告知委托方阐明所承担的检测 具有多大的代表性和可能存在的风 险。 第二章第二章 计量与数据处理计量与数据处理 第一节第一节 术语术语 一、计量 1、量和量值 量是现象、物体或物质有定性区别和 定量确定的属性。 一般意义量:如长度、 时间、质量、温度、电阻、浓度等;特定 量:如某根棒的长度,某根导线的电阻, 某份酒样中乙醇的浓度。 量值一般由一个数和测量单位所表示 的特定量的大小,称为量值。例:5.34m或 534cm,15kg,10s,-40等。 2、测量与计量 测量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利用一个已知的单位量与被测的同类

9、 量进行比较的过程。结果均由具有确定单位 的量值所表达。 测量准确度-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 的一致程度。 注: 不要用术语精密度代替准确度。 准确度是一个定性概念。 计量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 计量是用公认的标准来校准测量器具 ,并用法律形式将其固定下来形成的区别 于测量的新概念。计量的目的就是保证“测 量统一”,保证量值的准确可靠和一致。 测量和计量的关系 测量是计量的依托,计量是使测量 结果具有真正价值的基础;也可以说计量 是测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保证测量统一 和量值准确的测量。 3、 计量器具 定义: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 行测量的器具称为计量器具。实质上是指

10、所需要实现测量统一的测量器具和装置, 包括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需要量值溯源 的工作用计量器具。 测量方法:直接测量,也可以是间接测量 (即通过测量两个以上的量再用公式计算 后得到另一个所需的量)。 4、计量基准:分为国家基准、副基准和工作基准 国家基准经国家决定承认的测量标准,在一个 国家作为对有关量的其它测量标准定值的依据,称 为国家计量基准或国家测量标准。 副基准通过与国家基准比对或校准来确定其 量值,并经国家检定、批准的计量器具,称为副基 准。 工作基准经与国家基准或副基准校准或比对 ,并经国家鉴定,实际用以检定计量标准的计量器 具称为工作基准。 参考标准 在给定地区或在给定组织内, 通

11、常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的测量标准,在该 处所做的测量从它导出。 国家基准是全国量值溯源的最终端,它是统 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 5、 标准物质 定义: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 定了的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 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叫做 标准物质或参考物质。是实现准确一致的测 量、保证量值有效传递的计量标准。 状态:纯的或混合的气体、液体或固体。 三大类:化学成分标准物质,如金属材料、矿 物岩石、建筑材料、环境保护及医药制品等;物理特性 或物理化学特性标准物质,如标准溶液、粘度标 准油、热量用苯甲酸等;工程技术特性标准物质, 如纺织品色牢度、标准橡胶、粉末材料粒度、水的

12、浊度等 。 6、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 定义: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 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 出具检定证书。 计量检定是为评定或证实计量器具的 计量性能(准确度、稳定度、灵敏度等)是 否完全满足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确定其是 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强制检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 门制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 机构,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事业单 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用于贸易结算、安全 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四个方面列入国家 强检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的一种检定。 强制性表现为:(1)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 计量检定机构实施强制检定;(2)检

13、定周期由计量 检定机构根据计量检定规程并结合实际使用情况确定 ;(3)使用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未按照规定实施 强制检定的,必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计量器具的校准 在规定的条件下, 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 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 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 系的一组操作。 计量比对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相同准确 度等级的同种计量基准、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之 间的量值进行的比较。在某些情况下,比对可以 作为一种成本较低,且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用 来确认测量设备的计量性能是否正常的一种手段 。 周期检定 按时间间隔和规定程序,对计 量器具定期进行的一种后续检定。 首次检定 对未

14、曾检定过的新计量器 具进行的一种检定。 后续检定 计量器具首次检定后的任 何一次检定:1)强制性周期检定;2)修 理后检定;3)周期检定有效期内的检定, 不论它是用户提出请求,或由于某种原因 使有效期内的封印失效而进行的检定。 要注意:由于“检定”必须由政府计量行政 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实施,而这类 机构也有一定的受权范围,当超出其受权 范围时,尽管国家、部门、地方有相应的 检定规程,在量值溯源时也按相应的检定 规程进行操作,但这些单位按规定不能出 具检定证书,这时往往提供给客户的 是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检测用的计量仪器(设备)在取得检定证 书或校准证书后,都应立即启动确认程序,以 认定该

15、计量仪器的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或其 不确定度是否可以满足相应检测方法标准所规 定的要求。 当该计量仪器的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或 其不确定度虽然达到检定合格的标准,并取得 了相应的检定证书,但若其测量范围、准确度 等级不能达到相应检测方法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时,仍然不能在检测工作中使用。 期间核查 是对在用仪器设备,在两次正式检 定/校准的间隔期间防止使用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的设备而进行的核查。 对象:针对仪器设备的性能不够稳定漂移率大的 、使用非常频繁的和经常携带运输到现场检测以 及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仪器设备。 方法:等精度方式进行。如仪器间的比对 、方法比对、标准物质验证、加标回收、单点自 校

16、等;更多的是通过核查标准实现。 所谓核查标准是指用不代表被测对象的一 种相对稳定的仪器、产品或其他物体。它的量限 、准确度等级都应接近于被测对象,而稳定性要 比实际的被测对象好。核查标准本身也应进行校 准和确认。 量值溯源 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 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标准的值能 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的或国际 标准联系起来的一种特性。 溯源的目的就是强调所有测量结果或 标准的量值都能最终溯源到国家基准或国 际计量基准,即SI单位的复现值。量值溯 源是贸易一体化和实验室结果互认的基础 。 检定证书 证明计量器具已经过检定,并 获满意结果的文件。 不合格通知书(检定结果通知书)

17、 声明 计量器具不符合有关法定要求的文件。 校准证书 测试报告 7、测量不确定度 定义: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 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注: 此参数可以是标准偏差或其倍数,或说 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度。 测量不确定 度由多个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用测量列结 果的统计分布估算,并用实验标准偏差表征。 另一些分量则可用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的假定概 率分布估算,也可用标准偏差表征。 测量 结果应理解为被测量之值的最佳估计,而所有的 不确定度分量均贡献给了分散性,包括那些由系 统效应引起的(如与修正值和参考测量标准有关 的)分量。 标准不确定度:用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 定度。不确定度

18、恒为正值。 合成不确定度: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 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或( 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合成不 确定度通常用扩展不确定度表示,将合成 不确定度乘以包含因子。 8、 示值范围、测量范围和量程 示值范围:由计量器具所显示或指示的最 低值到最高值的范围。 测量范围:在允许误差限内,计量器具的 被测量值的范围。 量程:测量范围上限值和下限值之差。 如光学高温计的示值范围为01400,而其测量范围 为7001400,量程则为1400700700。 9、 计量单位、法定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 计量单位是指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的 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计量单位应具有明确的名

19、 称、定义和符号。 法定计量单位是由国家以法令的形式规定允许使 用的计量单位。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在国际单 位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一些非国 际单位制单位构成的。 国际单位制(SI)是由国际计量大会(CGPM)采 纳和推荐的一种一贯单位制。SI是国际单位制的 国际通用符号。7个基本单位 10、 溯源等级图与国家溯源等级图 溯源等级图:是指种代表等级顺序的框 图,用以表明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与给定 量的基准之间的关系。 国家溯源等级图:是指在一个国家内,对 给定量的计量器具有效的一种溯源等级图 ,包括推荐(或允许)的比较方法和手段。 我国也将溯源等级图称为国家计量检定系 统表,。 第二节

20、第二节 计量基础计量基础 一 计量学及其分类 1 、 计量学的定义及研究的内容 定义:关于测量的科学 注:计量学涵盖关于测量的理论与实践的各个方面,而不论测量的不确 定度如何,也不论测量是在科学技术的哪个领域中进行的;计量学有 时简称计量; 计量学曾称度量衡学和权度学。 研究内容:计量学研究的内容包括: (l)计量单位及其基准、标准的建立、复制、保存和使用; (2)量值传递、计量原理、计量方法、计量不确定度以及计 量器具的计量特性;(3)计量人员进行计量的能力;(4 )计量法制和管理;(5)有关计量的一切理论和实际问题 。 此外,计量学也研究物理常量、常数和标准物质、材料特性的准 确测定。可以

21、预料,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计量学的内容还会更 加丰富。 二 计量的发展及特点 1 、 定义 :是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 的测量。它属于测量,源于测量,而又严于 一般测量,是测量的一种特定形式。 2 、 计量的发展 1)古典阶段 2)经典阶段(近代阶段) 3)现代阶段 3、计量的特点: (1)准确性 准确性是计量的基本特点; (2)一致性 一致性是计量学最本质的特性, 包含两个方面:计量单位统一和量值统一; (3)溯源性 任何量值都必须通过连续的比较 链与计量基准(国家基准或国际基准)联系起来 ,这就是溯源性。 (4)法制性。即法制保障。单位制的统一,标准的 建立,量值传递网的形成,检

22、定的实施等各个环 节,均有严格的法制监督管理。 三 计量科技的主要领域 目前计量科技包括以下十二大领域: (1)几何量:长度、角度、工程参量等。 (2)力学:质量、密度、力、功、能、流量。 (3)热工:热力学温度、热量、热容、热导率。 (4)电磁:电流、电势、电压、电容、磁通、磁导。 (5)电子:噪声、功率、调制、脉冲、失真、衰减、阻抗、场强等。 (6)时间频率:时间、频率、波长、振幅、阻尼系数。 (7)声学:声压、声速、声功率、声强。 (8)光学:发光强度、光通量、照度、辐射强度、辐射通量、辐射照度 等。 (9)化学(标准物质):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渗透 压等。 (10)电离

23、辐射:粒子能量密度、能通量密度、活度、吸收剂量等。 (11)振动:转速、振动幅度、振动频率、转速等。 (12)气象:气温、气压、风速、相对湿度等。 四 计量单位制 1 计量单位与单位制 1)量制与量纲 量制是指彼此间存在确定关系的一组量, 即在特定科学领域中的基本量和相应导出量的特定 组合,一个量制可以有不同的单位制。 量纲以给定量制中基本量的幂的乘积表示 该量制中某量的表达式,其数字系数为1。 2)计量单位与单位制 计量单位是指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 定的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同类的量纲必然相同, 但相同量纲的量未必同类。 单位制为给定量制按给定规则确定的一组基 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2、国

24、际单位制 1) 国际单位制的构成包括SI SI基本单位 SI单位 包括辅助单位在内的具 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SI导出单位 国际单位制SI 组合形式的导出单位 SI单位的倍数单位 3、法定计量单位 1、构成: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 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 定计量单位。 国际单位制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主体 ,国际单位制如有变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也 将随之变化。 表表1 1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量 的 名 称单单位名称单单位符号 长长度米m 质质量千克(公斤)kg 时间时间秒s 电电流安(培)A 热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 物质质的量摩(尔)mol

25、 发发光强度坎(德拉)cd 表表2 2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量 的 名 称单单 位 名 称单单 位 符 号 平面角弧度rad 立体角球面度sr 表3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略) 表表4 4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量的名 称 单单 位 名 称 单单位 符号 换换 算 关 系 和 说说 明 时时 间间分 小时时 天(日 ) Min h d 1min = 60 s 1h = 60min = 3600 s 1d = 24 h = 86 400 s 平面角角 秒 角分 度 (“) () ( ) 1“=( / 648000 )rad

26、1= 60“= ( / 10800 ) rad 1= 60 = ( / 180 ) rad 长长 度 海 里 n mile 1n mile =1852 m 量的 名称 单单 位 名 称 单单位 符号 换换 算 关 系 和 说说 明 旋转转速度转转每分 r/min1r/min = ( 1/60 ) s 1 速 度节节n mile 1n mile = 1852 m 质质 量吨t1t = 10 3 kg 体 积积升L,( l )1L = 1dm 3 =10 -3 m 3 能电电子伏 eV 级级 差分 贝贝 dB1eV 1.602189210 -19 J 线线 密 度特克 斯 tex1tex = 1g

27、 / km 倍倍 数数 和和 分分 数数 单单 位位 这是相对于主单位而言的。在国际单位制 中是相对于 SI 单位而言的。例如:长度的 SI 单位是米,但只有米还满足不了需要,还要有 千米(公里)、毫米、微米等。千米、毫米、微 米就是米的倍数和分数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 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只能由词头加在 SI 单位 之前构成。只有质量单位例外,由词头加在克 前构成。(表略) 2、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规则 法定计量单位名称, 计量单位名称,一般指中文名称,用于叙述 性文字和口述中,不得用于公式、数据表、 图、刻度盘等处。 组合单位名称与其符号表示的顺序一致。遇 到除号时读每 乘方形式的单位名称,如

28、m4的名称应为“四 次方米”而不是“米四次方”。长度单位米 的二次方或三次方表示的面积或体积时,其单 位名称为“平方米”或“立方米”,否则仍 应为“二次方米”或“三次方米”。-1名 称为“每摄氏度”,而不是“负一次方摄氏度”。 法定计量单位符号 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分为单位符号(即国际 通用符号)和单位的中文符号(即单位名 称的简称)。一般推荐使用单位符号。 单位符号一般用正体小写字母书写,但是 以人名命名的单位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 正体大写。 分子为1的组合单位符号,一般不用分子式 ,而用负数幂的形式。 词头词头 使用方法 词头词头 的名称紧紧接单单位的名称,作为为一个整 体,其间间不得插入其他

29、词词。如km2的名称的 含义义是“平方千米”,而不是“千平方米 ”。 仅仅通过过相乘构成的组组合单单位在加词头时词头时 ,词头应词头应 加在第一个单单位之前。如:力矩 单单位kNm,而不是Nkm。 摄摄氏度和非十进进制法定计计量单单位,不得用 SI词头词头 构成倍数和分数单单位,它们们参与构 成组组合单单位时时,不应应放在最前面。如光量 单单位不应应写成hlm,而应应是lmh。 组组合单单位的符号中,某单单位符号同时时又是 词头词头 符号,则应则应 将它置于单单位符号的右侧侧 。如:力矩单单位Nm。 第三节 数据处理 一 、 算术平均值与最小二乘法原理 1、算术平均值 当计量次数足够多时,系列

30、计量值的算术 平均值趋近于真值,并且次数越多算术平均 值越趋近于真值。 2 、 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 在一系列等精度计量的计量值中最佳 值,是使所有计量值的误差的平方和最小的 值。 对于等精度计量的一系列计量值来说 ,它们的算术平均值即为最佳值。 二、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1、含义 所谓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和测量 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 2、有效数字的记录 有效数字是由全部准 确数字和一位不确定的可疑数字构成,只有 末位数字是可疑的。 有效数字中“0”的意义 “ 0 ”在有效数字中有两种意义: 是作为数字定值; 是有效数字。 “0”是否为有效数字的规定: 如果 “0”在数字前仅起定位作用

31、,则“0”本 身不是有效数字。如:0.02315 数值中间的“0”为有效数字。如2.04,5005 等。 “0”在数字后面为有效数字。如:6.230, 1420均为四位有效数字。 以“0”结尾的整数,有效位数不确定。此时 应根据测定值的准确度改写成指数形式。如 : 2.42104和2.4200104分别为三位和五位有 效数字。 有效位数 对没有小数位且以若干个零结 尾的数值,从非零数字最左一位向右 数得到的位数减去无效零(即仅为定 位用的零)的个数;对其他十进位 数,从非零数字最左一位向右数而得 到的位数,就是有效位数。 有效数字的书写: 例1:35000,若有两个无效零, 则为三位有效位数,

32、应写为350102; 若有三个无效零,则为两位有效位 数,应写为35103。 例2:3.2,0.32,0.032,0.0032 均为两位有效位数;应写为3210-1; 3210-2; 3210-3; 3210-4 。 0.0320为三位有效位数,应写为 32010-4。 例3:12.490为五位有效位数; 10.00为四位有效位数。 3 、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1) 加、减法计算规则 当几个数作加减运算时,在各数中以小数位数 最少的为准,其余各数均凑成比该数多一位。 几个数相加减的结果,经修约后保留 有效数字的位数,取决于绝对误差最大的 数值或者说以各近似值中小数点后位数最 少相同。在实际运

33、算过程中,保留的位数 比各数值中小数点后位数最少者多保留一 位小数,而计算结果按数值修约规则处 理。 例如:29.236.583.028 29.236.583.03 = 62.75 最后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为62.8。 (2) 乘、除计算规则 当几个数作乘法、除法运算时在各数中 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为准,其余各数均凑 成比该数多一个数字,而与小关。 几个数相乘除时,得数经修约后,数 点位置无其 有效数字的位数应与参加运算的各近似值 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者相同,即所得结果 的有效数字位数决定于相对误差最大的数 值。在实际运算中,先将各近似值修约至 比有效数字位数最少者多保留一位有效数 字,再将

34、计算结果按数值修约规则处理。 例如: 0.23528.661.689 0.23528.661.69 = 414.61849 三个参与运算的数值的有效数 字位数分别三、三、五,所以最后计 算结果用三位有效数字表示, 为415 或 4.15102。 (3)开方、乘方计算规则 将数平方或开方后结果可比有效位数多 保留一位或相同。 例如:3.58 2 = 12.8164,运算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为12.8。 = 2.5059928,运算结果保 留三位有效数字为2.51。 (4)复合运算规则 对于复合运算中间运算所得数字的位数 应先进行修约,但要多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 4 对数和反对数 在近似值的对数

35、计算中,所取对 数的小数点后的位数(不包括首数) 应与真数的有效数字位数相同。换言 之,对数有效数字的位数,只计小数 点以后的数字的位数,而不计对数的 整数部分。 5 平均值 计算4个或4个以上近似数值 的平均值时,先将计算结果修约 至比要求的位数多一位,再按数 值修约规则处理。 如:求下列数值的平均值:6.38、6.39 、6.40、6.34、6.42。 = =6.386 修约后平均值计算结果为6.39。 6、有效数字修约规则 在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时,因测量结 果中含有测量误差,结果的有效位数应保 留适宜。其修约应按数值修约规则( GB/T8170-2008)进行。即“四舍六入五余 进,奇进

36、偶舍”的规则修约。 当尾数不大于4时,舍去;尾数不小 于6时进位;当尾数为5时,则视保留的末 位数是奇数还是偶数:5前为偶数应将5舍 去,5前为奇数则将5进位。 数 值 修 约 规 则 (GB 81702008)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科学技术与生产 活动中测试和计算得出的各种数值 。当所得数值需要修约时,应按本 标准给出的规则进行。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标准或其他 技术规范的编写和对测试结果的判 定。 2、术语和定义 对某一拟修约数,根据保留数位的要 求,将其多余位数的数字进行取舍,按照 一定的规则,选取一个其值为修约间隔整 数倍的数(称为修约数)来代替拟修约 数,这一过程称为数值修约。(教材)

37、 在(GB 81702008)标准中的定义为: 2.1 数值修约 通过省略原数值的最后若干位数字,调整 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使最后所得到的值最接 近原数值的过程。 注:经数值修约后的数值称为(原数值的) 修约值。 2.2 修约间隔 修约值的最小数值单位。 注:修约间隔的数值一经确定,修 约值即应为该数值的整数倍。 例1:如指定修约间隔为0.1,修约值 应在0.1的整数倍中选取,相当于将 数值修约到一位小数。 例2:如指定修约间隔为100,修约值 应在100的整数倍中选取,相当于将 数值修约到“百”数位。 2.3 极限数值 标准(或技术规范)中规定考核 的以数量形式给出且符合该标准( 技术规范)要

38、求的指标数值范围的 界限值。 3 数值修约规则 3.1 确定修约间隔 a. 指定修约间隔为10- n(n为正整数), 或指明将数值修约到 n 位小数; b.指定修约间隔为1,或指明将数值 修约到“个”数位; c.指定修约间隔为10n,(n为正整数), 或指明将数值修约到10n数位,或指明 将数值修约到“十”,“百”,“千” 数位。 3.2 进舍规则 3.2.1 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小 于5 ,则舍去,保留其余各位数字不 变。 例:将12.149 8 修约到个位数,得12;将 12.149 8 修约到一位小数,得 12.1。 3.2.2 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大 于5,则进一,即保留的末位

39、数字加 1 。 例:将1 268 修约到“百”数位,得 13102 (特定场合可写为 1300)。 注:本标准示例中,“特定场合”系指修约 间隔明确时。 3.2.3 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是5 ,且其后跟有非 0 数字时进一,即保 留数字的末位数字加1。 例:将 10.500 2 修约到个位数,得 11 。 3.2.4 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为5 , 而其后无数字或皆为0时,若所保留的末 位数字为奇数(1,3,5,7,9)则进一, 即保留数字的末位数字加1;若所保留的末 位数字为偶数(2,4,6,8,0)则舍去。 例1:修约间隔为0.1(或10-1) 拟修约数值 修约值 1.050 101

40、0-1(特定场合可写成1.0) 0.35 410-1(特定场合可写成0.4) 例2:修约间隔为1000(或103) 拟修约数值 修约值 2500 2103(特定场合可写为 2000) 3500 4103(特定场合可写为 4000) 3.2.5 负数修约时,先将它的绝对值按 3.2.13.2.4的规定进行修约,然 后在所得值前面加上负号。 例1:将下列数字修约到“十”数位 拟修约数值 修约值 -355 -3610 (特定场合可写为 -360) -325 -3210 (特定场合可写为 -320) 例 2 :将下列数字修约到三位小数 ,即修约间隔为10-3 : 拟修约数值 修约值 -0.036 5

41、-3610-3 (特定场合可写为-0.036 ) 3.3 不允许连续修约 3.3.1 拟修约数字应在确定修约间隔或 指定修约数位后一次修约获得结果,不 得多次按3.2规则连续修约。 例1: 修约97.46,修约间隔为1 。 正确的做法:97.46 97 ; 不正确的做法:97.46 97.5 98 。 例2:修约15.454 6 ,修约间隔为1 。 正确的做法: 15.454 615 ; 不正确的做法: 15.454 615.45515.4615.516 。 3.3.2 在具体实施中,有时测试与 计算部门先将获得数值按指定的修约 位数多一位或几位报出,而后由其他 部门判定。为避免产生连续修约的

42、错 误,应按下述步骤进行。 3.3.2.1 报出数值最右的非零数字 为5时,应在数值右上角加“”或 “”或不加符号,以分别表明已 进行过舍、进或未舍未进。 例:16.50表示实际值大于16.50, 经修约舍弃为16.50 ; 16.50表示实际值小于16.50, 经修约进一为16.50。 3.3.2.2 如对报出值需进行修约,当 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为5,且 其后无数字或皆为零时,数值右上角 有“+”者进一,有“-”号者舍去,其他 仍按3.2的规定进行。 例1:将下列数字修约到个数位(报出值 多留一位至一位小数)。 实测值 报出值 修约值 15.454 6 15.5- 15 -15.454

43、 6 - 15.5- -15 16.520 3 16.5 17 -16.520 3 - 16.5 -17 17.500 0 17.5 18 3.4 0.5单位修约与0.2单位修约 在对数值进行修约时,若有必要,也可 采用0.5单位修约和0.2单位修约。 3.4.1 0.5单位修约(半个单位修约) 0.5单位修约是指按指定修约间隔对拟修约 的数值0.5 单位进行的修约。 0.5单位修约方法如下: 将拟修约数值乘以2,按指定修约 间隔对2依3.2的规定修约,所得数值 (2修约值)再除以2。 例:将下列数字修约到“个”数位的 0.5单位修约。 拟修约数值 2 2修约值 修约值 60.25 120.5

44、0 120 60.0 60.38 120.76 121 60.5 60.28 120.56 121 60.5 -60.75 -121.50 -122 -61.0 3.4.2 0.2单位修约 0.2单位修约是指按指定修约间隔对拟修约 的数值0.2单位进行的修约。 0.2单位修约方法如下: 将拟修约数值乘以5,按指定修约间隔对 5依3.2的规定修约,所得数值(5修约值) 再除以5。 例:将下列数字修约到 “百”数位的 0.2单位修约 拟修约数值 5 5修约值 修约 值 830 4150 4200 840 842 4210 4200 840 832 4160 4200 840 -930 -4 650

45、 -4 600 -920 第四节 数据表达方式 分析测试的目的是求得被计量量的真 值。由于计量中存在误差,人们不可能得 到被计量量的真值,而只能得到真值的近 似值。在提出计量结果报告时,应该说明 计量值与真值相近似的程度。因此,表示 分析结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明确地表示在 一定灵敏度下真值的置信区间。 一 数值表示法 二 图形表示法 三 列表表示法 第五节 测量误差 一 误差的概念 1、定义 计量误差指计量结果与被计量的量的真值 之间的差异。以公式可表示为: 测量误差=测量结果-真值 通常真值不能确定,实际上用的是约 定真值。就约定真值取值方式考查,相对误 差有实际相对误差、额定相对误差(也称引

46、 用误差)和标称相对误差。 2、 误差的分类 1)从误差产生的原因考虑误差可分为: 设备误差(仪器误差):如所用的计量器 具示值不准(引起的误差)。 方法误差:计量的不完善引起的误差。 环境误差:由于环境因素与要求的标准状 态不一致而产生的误差,如恒温、电磁屏 蔽、隔振等不完善引起的误差。 人员误差(人为误差):计量人员生理差 异和技术不熟练引起的误差。 2)按误差性质分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指在重复条件下,对同一量进行无 限多次计量时,保持固定不变的误差,或在条件 改变时按某一确定规律变化的计量误差分量。系 统误差对测量成果影响较大,且一般具有累积性 ,应尽量消除或限制到最

47、小。 检/校仪器,把系统误差降到最小程度。 加改正数,测量结果中加入系统误差改正数。 选用适当的测量方法,使系统误差相互抵消或 减弱。 随机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条件下,对同 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 差。随机误差决定计量结果的精密程度。 随机误差的统计规律: 测得值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某一界限,也不会出现 绝对值很大的误差有界性。 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数目多,测得值 以其算术平均值为中心相对集中分布单峰性。 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误差,出现的次数大致相等 ,测得值以其算术平均值为中心对称分布对称 性。 随机误差的代数和趋近于零抵偿性。 3)粗大误差:超出规定条件

48、下预期的误差,即明显歪 曲了计量结果的误差。在数据处理时应将它从记录 数列中剔除。 3、误差产生的原因 观测者感觉器官鉴别能力的局限性; 技术水平、工作状态和态度的个性化。 测量仪器每种仪器有一定的准确度, 在制造、安装、使用和校正等方面的误差。 外界环境测量时外界环境如温度、湿 度、气流等产生的影响。 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1、测量不确定度 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 系的参数,称为测量不确定度。从词义上可理解为 是对测量结果可信性、有效性的怀疑程 度,是定量说明测量结果质量的一个参数(教 材) 合理:应考虑到各种因素对测量的影响所做的修正,特别 是测量应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下,即处于随机控制过程中 。 相联系:测量不确定度是一个与测量结果在一起的参数, 在测量结果完整表示中应包括测量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可以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