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心肌缺血与麻醉.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30090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5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手术期心肌缺血与麻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围手术期心肌缺血与麻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围手术期心肌缺血与麻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围手术期心肌缺血与麻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围手术期心肌缺血与麻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围手术期心肌缺血与麻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手术期心肌缺血与麻醉.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围手术期心肌缺血 与麻醉管理,概述,心肌缺血除引起心功能和血液流动力学的显著改变外,还是诱发心律失常,心梗,急性左心衰,肺水肿,甚至是猝死的常见原因。 而围术期心肌缺血发生率比非手术时更高。近期一项回顾性研究资料报道(58458例),非心脏手术中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7.7%. 术中发生心肌缺血不仅危及术中病人安全,而且直接影响到手术的预后。术中若发生心肌缺血术后心脏事件比无缺血者增加23倍。因此,麻醉管理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预防和积极治疗心肌缺血及其引起的不良事件。,一、围术期心脏并发症的相关因素,1. 病人因素 年龄:70岁心肺并发症为1920 55% 术后心梗率为01 5040%术后心梗率

2、为1020 36%术后心梗率为75%,术前心绞痛类型:不稳定型围术期心梗率为28 稳定型围术期心梗率为1% 有无冠心病史: 有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率为38 无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率为1 有无心梗史:有者:围术期再梗率为1.77.7%。 死亡率高达3670 无者:围术期心梗率为0.10.13%,与术前心梗时间的关系: 70%) 糖尿病人若并发心肾及植物神经病变者死亡 率比一般人高5倍 肥胖者比瘦型病人术后死亡率高12倍,2. 手术因素,高危手术:1)心脏或主动脉或其他大血管手术。 2)预计术中可能大出血或需大量液体 置换者。(肝移植,巨大肿瘤切除) 3) 颅脑手术 围术期心脏并发症的危险性5%. 4

3、)急症手术比择期手术并发症高6倍 中危手术:包括胸,腹,头颈,骨,整形,颈动脉 内膜剥脱等估计出血不太多的手术。 围术期心脏并发症的危险性35% 但上腹部比下腹部手术危险性高3倍 而开胸手术危险性又比上腹部手术高2 倍 低危手术:内腔镜手术,乳腺手术,白内障,体表 等手术,二、围术期心脏并发症及易发时间,心肌缺血:术后术前术中 有报道术中心肌缺血率1824 术后心肌缺血率为 2740 术后心肌缺血率比术前可高达9倍(此 与术后忧虑,疼痛,创伤因子释放有关) 注意:1)术后心梗多无症状且多无Q波。 特 别是合并糖尿病者。 2)若术中心肌缺血2h,则术后心脏 并发症可增高23倍 充血性心衰:术中发

4、生率4.8%(多与术中液体负 荷过多或输液过快有关,特别是老人 及原有心功不良者),术后发生率 3.6%,各种心律失常:术中发生率 0.93.6% 术后发生率 1440.5%(房颤, 心动过速,室早,室颤等), 术后心脏并发症易发时间: 多发生于术后48小时内,随后逐渐减少。 但心梗更易发于术后第7天或更晚,可能与 撤除监护及下地活动心率增快或肺动脉栓塞 有关。,三、麻醉方法与心肌缺血的关系,目前绝大多数研究报道,认为麻醉方法与心肌缺血无关 Baron 等报道:全麻与硬膜外阻滞全麻比较,二者术后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无差异。 Gramet等发现全麻,静脉麻醉,硬膜外阻滞,术后心肌缺血率三者无差异

5、。 Dobbs等在腹主动脉切除术用全麻或全麻硬膜外阻滞,术中超声心动图发现心肌局部异常运动和ECG上缺血表现的发生率二者无差异。 但Bette和Delon的两篇报道,认为全麻硬膜外阻滞可减少心肌缺血率。,四、麻醉药与心肌缺血的关系,1。卤族吸入麻醉药对心肌的影响 既往争论:目前关于异氟醚引起窃血问题已基本解决。即用异氟醚时,只要舒张压 勿60mmHg,就能保持良好的冠状动脉灌注压,不会引起心肌窃血,反而有保护作用 卤族吸入麻药对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 1)保存心肌的ATP能量. 2) 抑制自由基的产生:主要是减少缺血时中性粒 细胞产生超氧化物对心肌的抑制和中性粒细胞 在冠 状动脉的黏附。 3)抑

6、制Na/ Ca2离子通道和使KATP通道开 放,减少心肌缺血时钙内流。 同时刺激肌质网 摄取Ca2,从而使细胞桨中的 Ca2减少,保护 心肌。,吸入麻醉药的临床和实验室观察也证实有心肌保护作用:,1)Isof, Sevof, Enf 能促进左室发展压(LVDP)和左室 dp/dtmax的恢复,提示改善了心功能。 2)动物实验发现Isof, Halothan能明显延长心肌缺血后孪缩的时间 3)1.5% Isof 能显著增加EF值 4) 减少心梗面积:阻断兔冠脉3小时,用吸入麻药预 处理:2Sevof减少梗塞面积49; Isof减少心梗 面积32 5) 抑制或延迟心肌细胞淍亡 6) 抑制交感神经活

7、性,降低冠脉收缩性及后负荷和心率, 预防心肌缺血,2。对心肌有保护作用的静脉麻醉药,1)异丙酚:目前认为只要维持良好的冠状动脉灌注压,对心肌就能 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为: a. 抑制电压门控Ca2+ 通道: 减少心肌缺血时Ca2+内流 。 b. 抗氧化作用:来源于异丙酚本身的苯酚基团及其强的 脂溶 性使其易聚集在细胞脂质膜上,以及它还增加内 源性谷胱苷肽,通过此三种途径,使其具有抗氧化, 减少心肌缺血时自由基的产生。 c. 降低心肌氧耗及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的血流量。 d.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NO合成增多,使外周血管扩张 ,改善微循环及降低肺动脉压和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 肌氧耗和增加氧供。,

8、2. 氯胺酮:也有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为: a. 抑制TNF的产生,保存心肌ATP能量。 b. 休克时,抑制儿茶酚胺的摄取,保存循环中的 儿茶酚胺含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c. 心肌缺血时,抑制NMDA的释放,减少钙内流。 d. 直接抑制内毒素诱导的IL-6,IL-8(促炎因子) 防止血压下降和细胞损伤。 e. 亚临床浓度(0.5mg/Kg)和临床浓度(2mg/Kg) 不抑制心肌收缩力。,3. 依托咪脂 高浓度下,抑制L型和T型Ca2+通道,减少心肌缺血时的Ca2+内流。 临床浓度不抑制心肌的收缩力,适用于心功能不全和休克病人。,3.对心肌有保护作用的镇静镇痛药,1)阿片类: 抑制L型钙离

9、子通道,减少Ca2+内流。 增加 K +通道开放,减少Ca2+内流。 吗啡能抑制冠脉痉挛和降低肺动脉压,增加心肌氧供,降低后负荷。是急性心肌梗死首选药。 芬太尼无心血管的直接抑制作用,其强效镇痛作 用,可减少心血管的应激反应,降低心肌氧耗。 芬太尼 还可抑制咽喉及气管粘膜对机械刺激所致的交感反应,减少儿茶酚胺释放,降低插管引起的 心血管不良反应。,2. 安定类:以咪唑安定为首选。 咪唑安定其良好的镇静和遗忘作用,可消除病人焦虑所致的交感反应,可防止冠脉痉挛,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增加,从而降低心肌氧耗,对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有益。 但剂量勿0.1mg/Kg, 以0.050.07mg/Kg为最佳. 剂量

10、过大反致循环和呼吸抑制,五、术中心肌缺血的诊断,1。ECG: ST段下降=0.1mV(1mm)常预示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ST段抬高常预示透壁心肌缺血或有较大分支的冠状动脉痉挛。 2。食道超声心动图:心肌缺血后,数秒钟即可出现心肌收缩力的改变,比心电图反应快,表现为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或收缩期室壁增厚。 3。肺动脉导管:心肌缺血时LVEDP在20-30秒内明显升高。心排血量降低。PcwP25mmHg,PcwP上出现V波或AC波。PcwP波异常是55心肌缺血病人的唯一征象。 4。出现心源性低血压 5。MAP/ HR 1, 也是心肌缺血的一个标志,六、术中急性心肌缺血的防治,1。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 1

11、)保证血压稳定,术中血压的升降不超过术前值的20, 2)避免心率过快:正常心肌自动调节压38mmHg, 但心率 增快时,则需更高的压力才能将血趋出。若心率增加 一倍,心肌自动调节压需升至61mmHg才能将血趋出 ,故心率过快会加重心肌作功,增加氧耗。此外,心 率增块还使舒张期缩短,导致冠脉血流减少。 3)防止舒张压过低:冠脉血流主要靠舒张压灌注,它的 自动调节压为50150mmHg,,若舒张压50mmHg,则 冠脉血流降低,导致心肌缺血 4)积极治疗心原性低血压:多巴胺,肾上腺素,甚至用 主动脉内囊反搏。,5)保证足够的PaO2(100mmHg)。 6)防止CO 2 蓄积:因可致迷走神经兴奋和

12、儿茶酚胺释放 及血钾升高,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停搏。 7)维持酸碱平衡:酸中毒使心肌应激性增高,室颤阈降低。碱中毒使血钾降低,引起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 8)维持电介质平衡:Na+, Ca2+,OH-为心肌应激性增加因子。 K+, Mg2+,CL-为心肌弛缓因子。 9)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防止心肌应激性升高。,2. 适当的扩冠药 1)血压高者:术中静滴硝酸甘油。 术前贴硝酸甘油膜,1h达有效浓度,维持24h. 异舒吉3mg/h.iv ,或皮肤喷该药0.3ml(30mg), 吹干 20min, 据说优于贴硝酸甘油膜。 2)钙拮抗剂:常用于心率过快者 硝苯地平:1ug/Kg/min.扩冠,扩小动脉,抑

13、 制血小板聚集,无变力作用。 异搏定:扩冠,降心率,5-10mg稀释后慢推。 硫氮卓酮:负荷量 10mg iv .继之以50mg稀释 至200ml .按6-8ug/Kg/min静滴。 胺碘酮:负荷量75-150mg 稀释至20ml慢推 维持量:300mg+5%Gs250ml静滴 (特别适用于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3. 受体阻滞剂:扩冠,降低HR和CO,减少心肌 氧耗,抑制血小板聚集。术中常用于血压高伴心率过快者。常用药: 阿替洛尔:5-10mg iv 美托洛尔 2-5mg iv或10mg+5%GS100ml泵输 艾司洛尔:0.5-1mg iv 或200-500ug/Kg/min 4. 1受体激

14、动剂:减少正肾上腺素分泌,降低HR 和BP。 可乐定:3ug/Kg iv 5. ACEI:减少循环中的血管紧张素II,降低心肌后负 荷。 依那普利:10mg iv 6. 线粒体K ATP开放剂:预防细胞淍亡和细胞内Ca2+ 超载 。二氮嗪:,硫酸镁:Mg2+可防止Ca2+,并降低血压. 常用量1-2g iv 8. 治疗贫血,维持血球压积不低于30。 9. 防治低温。 10.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尽量不从下肢输液或术后尽早改为上肢输液。 术后早期进行下肢活动或按摩 下肢关节置换术后6小时,开始皮下注射低分 子肝素,如:速碧林0.4-0.6ml 1-2/日 皮下注射 法安明 500u 1/日皮下注射 克赛 500u 1/日皮下注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