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31648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4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一、道统万物的自然观 二、无以人灭天的天人观 三、保身全性的人性论 四、以道观物的是非观 五、顺世从俗的处世方法 六、逍遥游的精神境界 七、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策略,一、道统万物的自然观,1、道生万物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 庄子并不直接把“道”规定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之物。庄子解释说,“物物者非物”,意思是说产生万物的物不能是具体之物,而只能是无形不见的无限之物。因为具体之物是个别的有限的,

2、而它所要产生的大千世界则是无限的,有限的具体之物当然无法产生无限的物质世界。,2、道在物中,庄子借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事物来说明“道”与万物的关系。因为“道”在庄子那里一方面是宇宙万物的产生者,另一方面更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和发展所遵循的根本原理和法则。所以,宇宙天地、日月星辰有其固有之道,一山一木、一水一石也有其固有之道。 庄子在知北游中对东郭子的问题作了“每下愈况”(今作“每况愈下”)的回答。由此可见,在庄子那里,“道”与“物”的关系,不仅仅是一个生成关系(“道”生万物),而且还是一个主宰关系。因此,“道”不但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而且,它还是天地万物的本质和灵魂。,3、道无始终,有始也者

3、,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齐物论) 庄子认为,道“自古以固存”,千百年来就这样一直存在着,它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它“自本自根”,自己产生了自己,自己是自己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据和原因。因此,从时间上看,道无始无终;从空间上看,道无边无际,无处不在。,二、无以人灭天的天人观,何谓天?何谓人?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秋水) 在本原意义上,天人一源,人与天皆本于自然,天人是合一的,现在它们发生了分别,偏离了本始的状态。庄子全书到处充满着对“失其性”、“易其性”、“

4、伤其性”、“离其性”、“反其性”、“灭其情”、“亡其神”等的揭示和批评。 “虚无恬淡,乃合天德。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刻意) 偏离了本始的状态,就必然要提出回归的问题。只有达到无知、无欲、虚无恬淡的状态,才能复归纯朴之自然状态。,较之儒家首先从礼以及仁义等文明形态出发理解人的存在意义,庄子更多地倾向于以“天”规定“人”。对庄子而言,人的本真之性即天性(自然之性),理想之人即“天人”(自然之人),而扬弃“以物易性”、从物走向人的过程,则具体表现为回归天性(所谓“返其性情而复其初”)。

5、庄子区分了两种意义的“人”,即“尽其所受于天”之人与“失性于俗”之人(世俗之人)。“失性于俗”不仅表现为名利等外在追逐对人本然之性的戕害,而且与礼乐、仁义等文明的体制和规范对人的约束相关。对庄子来说,三代以来,历史的衍化在总体上表现为一个“去性从心”、“以物易性”的过程。由此庄子常常将文明与文化本身归入与“天”相对的“人”之域,并对此加以质疑和责难。,三、保身全性的人性论,1、人性的本然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

6、填,其视颠颠。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马蹄) 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2、人性的异化,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彼正而蒙己德,德则不冒,冒则物必失其性也。(缮性) 夫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马蹄) 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

7、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困惾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天地) 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骈拇),3、人性的复归,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然其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 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

8、骈拇),四、以道观物的是非观,乱世中的庄子深知,人生痛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世人站在自我的立场对世间万物作无休止的区分与追逐,不但引起内心情欲的萌动与膨胀而劳神伤体,而且还引起世间无端的纷争乃至战争。因而,必须从人类自我中心的局限性中解脱出来,以开放的心灵观察事物,认识问题,做到和是非,齐万物。 庄子认为,一切“是非”之类的区分是没有意义的。首先,一切“是非”之类的争端皆由人的“成心”所致。如果每个人都“师其成心”,固执己见,必然导致观察事物,认识问题,要么前提不同,要么角度不同,要么标准不同,这样在结果方面必然不能达成共识。 其次,在庄子看来,一切事物都处在变易之中,就连人的生死、祸福、梦醒也

9、不例外,变易不止,结果难料。因而对事物所作的认识与价值判断不可靠,无定性。,庄子认为,人对世界的认识,有两个不同的立足点,即“以物观物”和“以道观物”。立足点不同,结论也就不一样:“以道观之(物),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物之间本无贵贱大小之分,之所以有贵贱者,是人类从某个具体的事物来看待他物时,受视界的遮蔽与自身需要的偏爱,主观认定此贵彼贱而已。那么,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以道观物。在现象上差异十分悬殊、互相矛盾的东西,换从道的高度来看,则根本无所谓差别,万物齐同为一。宇宙间的长短、大小、美丑、成毁、是非是没有区别的,“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德充符

10、)以道观物的结论必然是“齐物”。 庄子“齐万物”、“齐是非”的思想,旨在促使人的认识超越现象界的界限,高扬一种豁达、舒放、淡泊、旷然的精神。,五、顺世从俗的处世方法,1、以死生为一条 养生主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帝之悬解。” 不可捉摸的时间既吞噬着万物的生命,又赋予万物以新生,如果人能顺应生命的自然过程,生不喜,死不悲,生死的束缚就迎刃而解了。庄子的妻子死了,他还鼓盆而歌,对别人的责备,他解释道: “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

11、然寝于巨室,而我囗囗(“激”字以“口”代“氵”音)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至乐),2、无用以为大用,所谓“有用”,就是指对宇宙万物的自然本性加以人为干涉,使它们按照人的愿望运动、变化和发展;所谓“无用”,就是指人不要用心于客观事物,对客观事物不加任何的干涉,让它们按照自己固有的自然本性运动、变化和发展。 庄子生性中最反感忤逆自然本性的饰伪之情。他不断地借寓言揭露充斥世间的矫饰造作。大凡事物都要适应各自的本然之性,否则只会是弄巧成拙。 然而,在竞智争勇的时代,几乎每个人都寻求实现一己之用,他们把有用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唯一手段。为了呈一时之用,他们往往会轻掷性命,应了人们常说的那句

12、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3、处于材与不材之间,“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音“资”,缺点)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处于

13、“材”与“不材”之间,意味着要以审时度势的态度回应事物的变化。即要以“材”的一面实现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以“不材”的一面应付邦国之乱与暴君之虐,以求全生保性,从而表现出一种游刃有余的处世之道。,六、逍遥游的精神境界,1、逍遥游的含义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 “逍遥游”指个体摆脱人世之累后精神的无牵无挂、怡然自得、来往无羁、无限自由状态。庄子所追求的那种“死生无变于己”、“哀乐不入胸次”、“上与造物者游、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的

14、超然脱洒、逍遥自适的人生态度及浪漫情怀,实际上是要人不计功利,忘乎物我,“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系,无鬼责”,对人生采取超然达观的态度,使个体的生命在与宇宙精神合流的过程中,获得无限的提升和欢悦。 在庄子看来,与其刻意地一层层摆脱外物之累,不如从根本上破除自我的封闭,消除自我之心,让自我融于宇宙万物的变化当中,即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不无夸张地形容这种忘我之人是“登天游雾”、“旁日月,挟宇宙”的精神巨人。庄子推崇这种“无己”、“无名”、“无功”的圣人、神人、真人、至人。,2、逍遥游的实现途径,(1)心斋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而为之,其易邪?易

15、也者皥天不宜!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若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 “心斋”就是心灵进入一种虚静的状态。唯有心灵虚静,道才呈现出来。为此须关闭感官通道,专注于内心之宁静;须摒除一切思虑活动,专注于气。 “唯道集虚”是说“道”存在于虚静空灵的心中。只有保持心的虚静空灵,才能接应容纳外物。保守心的虚静空灵,就是所谓的“心斋”。,(2)坐忘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也,犹未也。他日

16、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大宗师) 颜回一步步忘掉仁义,忘记礼乐,孔子一直认为未达到最高的境界,最高境界是坐忘。“堕肢体”、“离形”指的是摆脱生理的欲望。“黜聪明”、“去知”指的是摆脱知识活动。欲和智都可以扰乱心灵,扬弃它们,才可以使心灵得到自由。“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就是要“不受形骸和巧智的束缚”。庄子认为,只有忘却自己的形体,排除世俗的知识,内心虚静,混同物我,才

17、能与大道为一。,庄子明确认为,通过“心斋”、“坐忘”,即通过摒除情欲,保持虚静,浑然忘掉物我,就可以达到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心游于物之初”、“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天下)的“虚静混沌”境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独”者,独立而特行也,自主也,自由也。此种境界,既是精神高度自主的境界,亦是精神高度自由的境界。这正是庄子的人生追求,这正是庄子的人生境界。,七、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策略,庄子在诠释他的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时,举伯乐驯马为例,指出违背“无为”所导致的严重危害,以印证他的“无为”原则。在庄子看来,“无为”才是真正顺乎人民天性的,英明的君王只有通过“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之道,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国家富庶。庄子理想中的帝王总是无为而治,从不忤逆人民的本真之性,不进行任何政治上的强制和干涉,而是引导人民返朴归真,皈依清静无为之境,表现出“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