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32518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5.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为什么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我们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些 什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活字印刷术表演 “和”字,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从字面上来讲:“禾”+“口” ;人“皆”能“言” 保民生和开言路的统一。 2、从哲学的角度看: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 (“君子和而不同”,强调差异中的统一,多元性中的一元性),儒家:和为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墨家:兼爱、非攻、爱无差,3、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看: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4、从世界历史看:和

2、谐社会思想 傅立叶全世界和谐1803; 欧文1824年共产主义试验“新和谐”; 魏特林和谐与自由的保证1842,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共产党宣言,和谐社会是指一个社会处于这种和谐状态。在社会这一复杂的系统中,要求整个社会甚至于整个世界的组成方面能够在统一体内互相包容,协调运作,良性转化和融合,始终使社会处在健康的、富有生机和活

3、力的状态之中。,社会和谐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发展和谐等。,“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是社会运筹得当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是按照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共富、公正、民主、自由、平等、和谐、互助等为价值目标,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的和谐社会; 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最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 总之,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现代的、新型

4、的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价值目标和发展过程的统一,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人与人的和谐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 四、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 五、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 六、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 七、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2002年11月,“社会更加和谐”,是在党的十六大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目标首次提出来的。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向全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

5、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阐发。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任务,并提出了工作要求和政策措施。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专门研究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制定了党史上第一份纲领性文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经过,二、为什么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地位和必要性,1、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2、把握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

6、国内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3、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两个“前所没有”: 发展机遇前所没有,面对的挑战前所没有 四个“深刻变化”: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存在“六大矛盾”: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突出,体制机制不完善,社会诚信缺失,道德失范,腐败现象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破坏。,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进入美元到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 “凸显”,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量的扩大,二是复杂程度加大。基于这一阶段的上述特点,该阶段呈现出两种前景

7、,一是进入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保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二是经济停滞不前,激化社会矛盾,产生社会动荡,危及政权稳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蕴含着争取第一种光明前景,规避第二种黯淡前景的战略意图。,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收入分配失衡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 从基尼系数看 低于0.2收入绝对平均; 0.20.3比较平均; 0.30.4相对合理; 0.40.5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收入差距悬殊。 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中美两国社会分层结构对比,在行业分配方面,行业差距10倍说全国机关人均年工资约1.6万元;事业单位约1.5万元;企业约1.4万1.5万元;大行业约6万

8、元以上(大行业主要是电力、烟草、银行、电信和移动等全国性的垄断部门。 任继愈说:“我们只会生产,不会分配”。结果不公平实质上是条件与机会的不公平。 ) 在财富分布方面,财富多的人(占城市居民10)占有全部城市财富45;财富少的人(占城市居民10)占有全部城市财富1.4。,第二,劳资纠纷增多;群体性事件频发。,中国多年来社会分配不公是最大的原因。低工资,更低工资,中国30年来就是依靠这种血汗制度创造了GDP的高速成长和经济神话。如今,当农民工二代成为就业的主体,他们不再象其父辈一样忍辱负重,那样低工资低消费高储蓄时,这种靠低工资驱动的所谓奇迹也就只能终止了。,群体性事件多发态势: 1993年1万

9、起(73万人)-2003年6万多起(307万人),第三,城乡发展失衡导致的城乡差距扩大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城乡之间的冲突。,我国城乡在就业、福利保障、教育、公共事业投入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城乡收入之比,1978为2.47:1,1984为1.7:1,到1994为2.6:1,到了1997扩大为2.74:1,2009年扩大到 3.33比1 。,陈锡文:“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低价征用农民的土地,最少使农民蒙受了2万亿元的损失。”,这样大的倍数是相当惊人的,也是十分可怕的。据国际劳工组织36个国家的统计资料,绝大多数国家城乡收入差距均小于1.6倍。中国如此之大的城乡差距是社会的振盪器。小布什看不懂中国;中

10、国城市=欧洲,农村=非洲说;,第四,地区发展失衡导致的地区差距扩大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区之间的冲突。 (1)经济总量的差距越拉越大。 (2)人均GDP的差距越拉越大。 (3)人均GDP的相对差距也是越拉越大。,区域差距12倍说(陆学艺) 1985年上海:河南=6.65:1 2009年为6.2:1 1985年上海:贵州=9.18:1 2009年为12.97:1,五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和谐 (1)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不和谐,美国的文化产业的产值达9000亿美元。我国文化产业的产值仅有120多亿美元 我国的卫生医疗体系,在世界卫生组织的191个成员国中,排在144名,比印尼和孟加拉国还落后。

11、农民最怕的是生病,一病就穷,十个人生病十家穷。,温总理说:中国人看不起病,读不起书,买不起房,我心痛啊!,(2)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不和谐及伦理道德退化,我们在很多地方是“认钱不认人” 我们的精神病发率还很高。卫生部2008年发表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有5的人患上不同程度的精神病和精神障碍,在每1,000人当中便有13个精神病人。 每年自杀的人数在28万以上,高于世界的平均数。每年在安全事故中喪生的达十几万人。我们的犯罪率居高不小。,(2)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恩格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是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从我们的外围环境来说,中国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可以说一时一刻也没停止过分裂我们,比如:支持西藏分裂势力,宣传中国威胁论等等,甚至在意识形态领域,国外媒体“西化、分化”的渗透功能从未停止,目前,共有50个境外电台使用358个频率对我进行广播。419个卫星电视频道密集在我上空,其中仅美国就有104个。可以说,国际上,影响和平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国内我们又面临经济发展带来的系列矛盾,在这个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我们执政党和政府政策失误,处理不好各种矛盾,不但会使

13、经济停滞不前,而且会激化社会矛盾,产生社会动荡,甚至会危及我们政权的稳定。 五大能力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遵循的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工作方针)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工作动力)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工作保证)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工作条件)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工作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三、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工作部署,激发社

14、会活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力量,完善社会管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环境,加强制度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坚持协调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主权利

15、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地位 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 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 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建设和谐文化,巩固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 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 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

16、盾 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保障国家稳定安全,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苏联共产党是一个老党、大党,在年的历史中,执政年,

17、当它拥有万名党员时,带领人民夺取了政权;当它拥有万名党员时,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当它拥有万名党员时,却因为不能保持先进性,最终丧失了政权。,四、我们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些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党同志都要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自觉承担起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任务。”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与他人相处:诚信 关爱 友善 合作,人和:“和以处众

1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气生财”,“和衷共济”,“心平气和”都讲得是人和 尊重人、理解人、欣赏人;宽容人、接纳人 多一点爱,少一点恨;多一点笑,少一点愁 多一点付出,少一点索取-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地人和“天人合一” “天”、“地”、“人”并称“三才”,之后加一个“和”就是“天地人和” 天地人和是世界上最宝贵也是最美好的状态,也就是“天地合一” 爱好地球,爱好环境,爱护自然,爱每一个真诚的人,国和“协和万邦”,“家国一理” “国和”孔子有四点教诲: 全社会倡行忠恕之道; 倡行中庸之道 任人唯贤,选贤与能 加强教育,有教无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社会相处:讲规则秩序,-与自然相处:讲尊重 热爱 善待 保护,推崇感恩文化,感激、感谢、感恩他人、社会和自然.,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英国赞誉“中国的决策者正在寻求和谐”。生活在“和谐社会”的人最能体会“和谐社会”的幸福;经历过社会冲突的人更懂得“和谐社会”的可贵。,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