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概括.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32526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体概括.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总体概括.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总体概括.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总体概括.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总体概括.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体概括.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体概括.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简史,总体概括,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独尊儒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形成,汉代成为正统,宋明发展为理学,明清新发展,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思想流派的形成,孔子、孟子、荀子,“罢黜百家”,两宋程颢、程颐、朱熹 明朝陆九渊、王阳明,李贽的反正统思想,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关于经世致用的主张和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概念呈现,“百家”泛指数量多 “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儒、道、法、墨、名、阴阳、纵横、农、杂,“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春

2、秋战国时代,处于一个政治经济大变革的时期。王权衰落,奴隶制度解体,奴隶主贵族独占文化的局面被打破。诸侯争霸,各国开放政权以延揽人才。这一时期有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等,纷纷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思想。个人利害与国家之间的利害交互运用,相互影响,标新立异。各种学说、思想纷纷出现。,一、背景,“大动荡”: 统一走向分裂,又从分裂、兼并归于统一,“大变革”: 奴隶社会逐步瓦解,封建社会逐步建立,“大发展”: 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大发展,私学兴起,“士”受到各诸侯国的重用,儒学的兴起,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自西

3、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 子 (前551-前479年),子曰:“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以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子曰:“有教无类。”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识点拔,“仁”和“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创办私学、整理文化典籍(六经)、论语,后来成为我们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儒家文化也成为传统文化最主要部分,“杏坛”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庄子 的一则寓言。庄子在那则寓言 里,说孔子到处聚徒授业,每 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 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 来人们就根据庄子的这

4、则寓 言,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 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 后来,人们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为之筑坛、建亭、书碑、植杏。北宋时,孔子后代又曲阜祖庙筑坛,球植杏树,遂以“杏坛”名之。后世将杏坛作为孔子兴教的象征,列入孔庙的建筑体系之中,这种格局甚至影响到了儒学所及的东南亚诸国。,【杏坛】,近年来有部分学者呼吁将教师节改期。魏明伦、李汉秋等政协委员更是提出了教师节改期的提案。他们提出,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师节、美国加州的教师节、马来西亚的教师节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师节,都是定在孔子诞辰日9月28日。“孔子”是中国最大的文化符号,把中国的教师节改在孔子诞辰日既有纪念意义,也

5、可赋予节日更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始创于1989年9月,其前身是孔子诞辰故里游。孔子文化节是一项融纪念先哲、交流文化、旅游观光、学术研讨、经科贸旅合作于一体的丰富多彩、情趣盎然的大型综合性国际旅游节庆活动。每届活动期间,于9月26日举行隆重热烈、异彩纷呈的开幕式;9月28日在孔庙大成殿前举行孔子诞辰纪念集会,进行别开生面的祭孔活动,以发思古之幽情,实现敬仰、怀念先师孔子之夙愿。,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百余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孔子学院是在借鉴国外有关机构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在海

6、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海外孔子学院分布图,世界看孔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孔子的思想在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人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孟子的思想,孟 子 (约前372-前289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

7、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仁政:反对苛政 民本:“民贵君轻” 伦理观:“性本善”,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荀子,荀子的思想,荀 子 (约前313-前238年),政治:“仁义”和“王道”, “君舟民水” 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唯物思想 伦理观:“性本恶”,老庄之学,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8、。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在东周首都洛阳担任“守藏室之史”(等同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老 子 (约前600-前500年),道德经石刻书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是万物的本源 朴素辨证法思想(矛盾对立、无条件 转化),“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变;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政治主张:消极悲观的态度,知识点拔,庄子的思想,庄 子 (约前369-前286年),“道”为世界最高原则,宣传天道

9、、自然无为和“齐物” 庄子,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守株待兔,韩 非 子 (约前280前233年),法家的思想,“法”、“术”、“势” 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 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 战 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 可”、“世异则事 异,事异则备变” 认识论:遵循客观规律 “参验法”,结合韩非思想分析为什么说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最“有用”的思想?,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的需要,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需要,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

10、利 (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而死者,不可胜数 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 子 (约前468-前376年),墨家的主张,伦理观:“兼相爱、交相利” 非攻,尚贤,节俭 认识论:以客观实践为来源 “三表”法 逻辑学:类比推理 归纳(个别到一般),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知识梳理,仁礼,清静无为,法治,兼爱非攻,“百家争鸣”的意义,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深化拓展,古为今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 等学生自我觉悟,请问: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如何遏制学生晚自修说话的现象?,典例展示,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