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地理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35916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DOC 页数:382 大小:16.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考地理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2页
2014年高考地理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2页
2014年高考地理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2页
2014年高考地理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2页
2014年高考地理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地理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考地理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doc(3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4年高考地理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下图为地球星瓣图,图中a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的极点(38N,0),据此回答12题。1与陆半球对应的“水半球”的极点应是图中()。Ab Bc Cd De2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A经度0向西至20W B20W向西至90WC90W向东至90E D20W向东至90E4当P点地方时为6月22日9点时,右图中影子朝向正确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下图为甲地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高度日变化图。读图完成56题。5下列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有极昼极夜现象B甲地的地理坐标是(2326N,15E)C甲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D甲地的气

2、候干湿季分明6h的值是()。A23.5 B47 C66.5 D43089下列对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向北递减B日出时间从南方到北方逐渐推迟C地和地在同一日,地和地日期不同D图中五地中地方时最早的是地在下图所示的假设全球光照图中,北京时间为6时。据此回答1011题。10此时,全球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A从2326N向南北两侧降低B从(2326N,150W)向四周降低C从2326S向南北两侧降低D从(30N,150W)向四周降低11若出现图示情况,下列叙述可能的是()。A寒带范围将扩大B北京冬季均温将升高C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提高D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更加明显 (3)

3、一年中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乙地的时间约有_个月;甲、乙两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分别为_、_。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4)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M地昼长为_。(5)在下图中画出此日Q地对跖点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用折线) 易错起源1、不能正确理解地球对称点含义 例1下图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四地随太阳直射点变化的日出时间,读图回答(1)(2)题。(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X度和南纬X度这两天,地昼长相差 ()。A3小时B6小时C9小时D12小时(2)据图判断地关于赤道的对称点的坐标所在纬度为()。A15NB15SC75ND75S 地球的球体形状决

4、定了其有多方面的对称性表现及地理意义,主要表现见下表:对称中心 对称要素 特征 地理意义 地心 对跖点 两点分属南北半球,纬度数相等;经度数互补且分属东、西经度 两点线速度和角速度相等;一点的昼长与另一点的夜长相等;两点的季节往往相反 赤道 纬线(度) 两点分属南、北半球,纬度数相等 两点线速度和角速度相等;一条纬线的昼长与另一条纬线的夜长相等;两点的季节往往相反;两点位于同一经线时,地方时相等 地轴 经线(度) 两条经线度数互补且分属东、西经度 两经线分属于东西半球;两条经线的昼夜变化趋向相同 春分日(或秋分日) 时间 距离春分日(或秋分日)的时间天数相同 以春分日(或秋分日)为对称分布的两

5、日,一日的昼长等于另一日的夜长,昼夜长短的变化相反 夏至日(或冬至日) 时间 距离夏至日(或冬至日)的时间天数相同 同一半球以夏至日(或冬至日)为对称分布的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相同;同一半球以夏至日(或冬至日)为对称分布的两日的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相反 (1)对称中心是以点为中心的对称,对称轴是以线为中心的对称。对称中心的示意顺时针旋转180和不旋转是完全重合的。(2)明确对称的要素、特征,是分析具体问题的关键。易错起源2、不能正确判断方向与纬度 例2右图是一游客在列车上拍摄的西藏太阳能发电的景观图片,图中的箭头表示列车行进方向。读图完成(1)(2)题。(1)该游客在拍摄图

6、片时,火车的行进方向是()。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2)以下四个城市设计安装太阳能集热板时,水平倾角最大的应该是 ()。A上海B济南C北京D长沙1方向的判断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适用于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 指向标定向法 指向标指向北 适用于有指向标的地图 经纬网定向法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适用于有经纬网的地图 北极星定向法 北极星所在方向始终为北方 适用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图 房屋朝向定向法 一般北半球房门朝南,南半球房门朝北 树木年轮定向法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年轮紧密的一侧表示北方,稀疏的一侧表示南方 适用于景观图 2.纬度高低的判定依据 判断技巧 自转线速度 线速度越大

7、,纬度越低,反之纬度越高 正午太阳高度 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与其距太阳直射纬线的远近有关,与太阳直射纬线相距越远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就越小,因此通过比较同一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各地纬度的高低 昼夜长短和日出的早迟 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就越长、日出的地方时就越早;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就越短、日出的地方时就越迟。故据此可判断各地纬度的高低 海水表面的温度 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海洋表面的温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因此通常海洋表面水温越低的地方,其纬度就越高 相同高度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多少或山麓自然带 由于山地垂直方向水热条件的差异,不同海拔地区

8、常常会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就相同高度的山地而言,纬度越低的地区,其山顶和山麓的水热差异越大,因此对应的自然带也就越多。另外,比较不同山地的山麓自然带,也可看出纬度的高低,例如,山麓为常绿阔叶林带的,其纬度较低;山麓为针叶林带的,其纬度较高 代表性的农作物 不同温度带地区的热量条件不同,因此典型的代表性农作物也不同,如热带地区常种植水稻、甘蔗、橡胶等农作物,亚热带地区的柑橘、毛竹较为著名;暖温带则主要种植冬小麦、棉花、苹果等,中温带则以春小麦、甜菜、大豆等农作物著名。故根据一个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也可反推出它所处纬度的高低 (1)方向是指以某一地理事物为中心,其他地理事物相对中心事物的空间方位;纬度

9、高低指从赤道到两极的纬度的大小。(2)明确确定方向的方法,知道经纬线(度)的作用并通过生活经验加以落实尤为重要。(3)关键建立空间概念,把握经纬网的作用和意义。易错起源3、认识不清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例3北京时间2012年6月24日12时50分35秒,航天员刘旺按照指令操控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首次人工交会对接并成为一体。下图为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人工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在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实现人工对接时,图中表示地球表面晨线的是()。A甲线B乙线C丙线D丁线(2)自神舟九号发射到成功实现人工对接的过程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北京地

10、区白昼变化特点:昼渐长昼最长昼渐短B南极洲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到南极圈附近C地中海地区气候温和多雨,河流水位保持着上涨态势D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正午时影子逐渐变短1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 (1)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地区白昼越长,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情况相反。(2)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白昼变长,黑夜变短。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2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关系的易错分析(1)易错点:认为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都增大。(2)出

11、错原因:不能正确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3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1)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全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其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小于4652。如图中的A。(2)回归线上:全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其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等于4652。如图中的B。(3)回归线至极圈之间的地区:全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其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等于4652。如图中的C。4太阳日出、日落方位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1)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3)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

12、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4)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太阳从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太阳从正南升起,正南落下。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纬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差值),因而太阳直射点向该点(而不是该点所在的半球)移动,两者的纬差减小,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太阳直射点远离该点,两者的纬差增大,正午太阳高度减小。易错起源4、看不懂晨昏线和光照图 例4图1中弧线ABC为晨昏线的一段,阴影部分为黑夜。图2为地球极地俯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把图1中的晨昏线转绘到图2中,并用“”表示夜半球。(2)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3)此时,地球公转速

13、度较_(快、慢),该季节南京的气候特征是_。(4)此日,a点昼长为_小时,b点日出为_时,a点在b点的_方向。 1晨昏线的应用角度分析 (1)确定时间:利用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确定出交点的时间为6时或18时;利用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确定出切点的时间为0时或12时;然后利用确定出的时间,结合题目中的其他信息进行计算。(2)确定日期(或季节):利用晨昏线与经线是否重合来确定日期或季节。当两者重合时为春、秋分,当两者不重合时,再看与晨昏线相切纬线的度数,根据度数的情况来判读出日期或季节。(3)确定太阳直射点:在利用晨昏线确定出某地的时间后,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在判断出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后,可判

14、断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2光照图的判读技巧在局部光照图或变形的光照图中,判断南、北半球,晨昏线,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日落的时间和方向及相关计算等,常以“三类点”“三条线”为突破口快速、高效地解题。(1)“三类点”即南、北极点,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与赤道的交点。如果图中给出了南、北极点,那么也就知道了地球的自转方向(北逆南顺)和经度的递变规律(东经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递增,西经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递减)。知道了太阳直射点,即知道了某条经线的地方时,从而可以根据经度差计算出全球任何一点的地方时和区时,考题中通常要求计算的是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0E经线的地方时)和世界标准时(零时区区时

15、、0经线的地方时);知道了太阳直射点,即知道了太阳直射的纬线,就可以判断出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该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以及全球任何一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分布情况。反之,根据上述信息也可以推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根据某条经线的地方时,可以判断出何地的地方时为12时,该地所在经线即太阳直射经线;根据晨昏线与某条纬线相切,可以判断太阳直射哪条纬线。晨昏线与赤道有两个交点,其中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据此可算出全球各地的时间。除了二分日晨昏线过极点外,其余任何一天,晨昏线与纬线圈有两个切点,过这两个切点的经线分别为夜半球、昼半球的中线,其地方时

16、分别为0时、12时,即分别为日期的界线和太阳直射经线。如图:(2)“三条线”即晨线、昏线和赤道。晨(昏)线是地球上太阳高度为0的点的集合,在该线上可见日出(日落)现象,除了春分、秋分日该线与经线重合外,其余各日它与经线斜交(北半球冬半年,晨线在地球上呈东北西南向分布,昏线呈西北东南向分布;北半球夏半年相反),且离春、秋分日越远,夹角越大,到冬至、夏至日时,该线与经线圈的夹角达最大值2326,故该夹角的大小是判断季节和太阳直射点位置的重要依据。赤道是地球最长的纬线,回答有关该线上各点的地理问题时,几乎都要用到如下结论:该线上任意一点日出于6时,日落于18时,昼长为12小时;该线上经度相差1的两点

17、的实地距离为111千米;该线上无地转偏向力等。光照图的分析思路下图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12题。1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AB C D2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A5月1日 B6月1日C7月1日 D8月1日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读图回答34题。3由图文信息可知()AM位于N的西北方向B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C此季节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18、D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4图示时刻()A东经10各地处于夜B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C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56题。5该地可能位于()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B地中海沿岸C北冰洋沿岸 D澳大利亚6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A正东、正西 B东南、西南C东北、西北 D东南、西北根据国家天文台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2011年秋分准确时间是9月23日17时05分。下表为我国某城市2011年9月24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表。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昼长9月24日06:1218:1812小时6分钟

19、7.下列关于9月24日该城市昼长超过12小时的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该日太阳直射点依然位于北半球地球大气的光学效应黄赤交角变大了太阳的直径太大A BC D8三个月后,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A开普敦昼长大于夜长B印度低压势力强盛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D长江进入丰水期下图为我国某地旗杆某日影子长度模式图。a、b、c、d表示旗杆四个不同时刻的日照影长。b、d影子达一天中最长;a与b及a与d两线夹角相等;a与c两线夹角为45度。若该地此日夜长为10小时。回答910题。9c处影子的方向为()A东北 B西南C东南 D西北10若此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4小时,则该地经度为()A120E B135EC115E

20、D112.5E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仪器测量某日全天太阳高度变化,对太阳所在方位、太阳高度等信息做了记录,根据部分记录结果绘制出下图。图中P为日出后1小时记录点,Q为该日太阳高度最大时的记录点。读图回答1112题。11若Q记录点的太阳高度为52.8,则()A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B该学校所在地此日日出东南C该学校所在地此日昼短夜长D该学校所在地此日北京时间18:08日落12若达到Q记录点时北京时间为12:30,则()A该学校所在地的经度为112.5EB该学校所在地可能在四川盆地C该学校所在地此日过后白昼渐长D该学校所在地春灌正忙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120E)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

21、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完成1315题。13该同学的观测与记录持续了()A3个月 B6个月C9个月 D12个月14上图中a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A端午节 B劳动节C国庆节 D元宵节15在上图中b点对应的日期,世界各地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A日本春光明媚 B北极出现极夜C南非华人欢度春节 D澳大利亚冬雪纷飞16下图是8月的某一天示意图,其中M点为晨昏线与80度纬线的切点。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用在图中画出夜半球。(2)该日,地球上的极夜范围为_。晨昏圈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在一年中最低为_。(3)南京今后3个月内的昼夜状况及变化趋势是_。(4)关于图中各地此时出现

22、的现象,可信的是_。Aa地旭日东升Bb地自转线速度达一年中最大值Cc海域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Dd地盛行西北风Ee地草木茂盛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四个选项中,7月1日时,安徽昼最长,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答案】A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纬度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2题。1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A曲线B曲线C曲线 D曲线2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蒸发旺盛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3读下图,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说法正确的是()甲为暖

23、气团乙的气流性质为温暖湿润该天气系统为冷锋过境带来连续性降水可能形成北方夏季的暴雨A BC D下图为19612010年浙江省年降水量距平逐年变化图(单位:mm),读图回答45题。4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61年以来,浙江省降水量呈周期性的波动变化B1961年以来,浙江省降水量最少的10年是19912000年C2010年,浙江省平均气温可能达到21世纪以来的最大值D2002年,浙江省日照时数可能低于常年平均值52010年,浙江省年降水量比常年大,关于其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浙江省受全球变暖趋势的影响,暴雨天气增多B春季,受南北气流交汇的影响,锋面活动加剧,降水较往年多C夏季,

24、副高脊线在28N30N停留时间长,梅雨期较长D冬季,受强冷空气频繁南下的影响,暴雨天气较往年多读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67题。6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A. B. C. D. 7有关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 风带a和c之间的区域终年温和湿润B. 气压带M和风带b交替控制下形成热带草原气候C.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与气压带M无关D. 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风带c的北移有关下图为我国沿26N 1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89题。8地比地气温高的原因是()A地海拔低,气温高B地受暖气团控制的时间长C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晴天多D地降水多,大气的保温效应好9有关图

25、中各地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气温日较差大于地B7月,地等温线向南凸出C地气温年较差小于地D1月,地等温线向北凸出分析世界上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回答1011题。10.下列城市,其气候特征分别与表中四城市相对应的是()A罗马、伦敦、上海、石家庄B开普敦、巴黎、南京、北京C雅典、芝加哥、广州、乌鲁木齐D旧金山、匹兹堡、成都、哈尔滨11关于四城市所处自然带的判断,正确的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雨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下图示意一天内不同时刻沿水泥混凝土面层(指路面最上层)深度变化的温度变化状况。读图回答1213

26、题。12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泥混凝土面层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B14:00水泥混凝土面层10 cm深度处的温度最高C表层温度逐渐向下传递,其最大深度为20 cmD水泥混凝土面层温度日变化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3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水泥混凝土比热容小,不适宜做路面建筑材料B表层剧烈的温度变化会导致路面开裂,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做防裂处理C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方法D一天中10:0014:00水泥混凝土表面增温最快,应进行洒水降温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回答1415题。14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可能分属于(

27、)A两种气候类型 B三种气候类型C四种气候类型 D五种气候类型15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AB CD16.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1)(3)题。(1)该地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出现的月份和日较差最大值分别是( )A2月11 B3月9C4月6 D12月5(2)有关该图所在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最高值没有出现在7月,可能是因为7月降水多B从气温变化特点看,图示地区一定在南半球C图示地区的气候类型在欧洲分布最典型D6月该地区上午升温慢,下午降温快(3)图中能够说明该地气候干燥时陆地吸热

28、增温迅速的时段是( ) A1月06时 B3月712时 C7月915时 D10月1218时17.下图为四个地区(都位于大陆西岸)受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时间的坐标图。读图回答(4)(5)题。(4)下列四地对应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B地为地中海气候C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为热带草原气候(5)下列有关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纬度最高 B地气候最干旱 C地适合种水稻 D地为森林带18. 读昼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6)(8)。(6)此图表示 (1或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判断理由是 。(7)该季节处的气候特征是 ,若地风速在两天内迅速增大,则长江中下游地区会出现 天气。

29、(8)、两处都是 气候。19.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英国每日邮报2011年8月22日报道,俄罗斯将修建一条横穿白令海峡的隧道以供火车通行,从而用铁轨将欧洲、亚洲、北美洲三大洲串联成一体。材料二白令海峡隧道两端分别在俄罗斯的乌厄连(66.2N,169.8W;海拔3米)和美国的诺姆(64.5N,165.4W;海拔4米)两座城镇,整个海底隧道长约106千米。白令海峡海底隧道的修建将耗资120亿美元。材料三串联欧、亚、北美三洲的铁路规划示意图,白令海峡海底隧道示意图,诺姆、乌厄连气候统计图。(1)与诺姆相比,乌厄连的气温有何特点?并解释原因。(2)分析诺姆、乌厄连两地降水差异

30、。 (3)分析造成“海底隧道”造价昂贵的自然原因。20.下图为东海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问题。指出图中乙岛3月平均气温与9月平均气温的差异,并说明理由。比常年平均值低。答案D答案B小,所以水泥混凝土面层温度日变化随深度增加而递减。故选D选项。部,为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若地风速在两天内迅速增大,20.解析结合图分析可知,乙岛位于北半球亚热带海洋上,气温受海洋影响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易错起源1、气候要素分析 例1.下面的左图和右图分别为世界上两个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甲、乙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年降水量都很多,其共同的影响因素是()A纬度

31、B地形C大气环流 D洋流(2)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的季节变化都很大B多雨期与高温期都一致C多雨期的盛行风向都相同D少雨期的主要原因都是盛行陆风(3)关于甲、乙两地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水热充足,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均为水稻种植业B两地河流径流量大,航运条件都很优越C两地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D两地都容易受到旱涝灾害的威胁高考中常见的气候要素有气温、降水、气压、风等。在分析影响各种气候要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前提条件。1影响气温的因素位置纬度位置:一般而言,纬度与气温成反相关海陆位置:(同纬度地区比较)夏季,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较低;

32、冬季,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较高大气锋面活动:冷(暖)锋过镜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天气状况:(同一地区的相邻时段比较)白天多云气温较晴天低;夜晚多云气温较晴天高地形海拔: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高大地形:对冷空气起到屏障或堆积作用如果是开口直接朝向冷空气来源的山谷,其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否则反之。有高大地形阻挡冷空气的山间盆地、河谷气温比同纬度偏高坡向:(山地同一高度)阳坡比阴坡气温较高背风坡因焚风效应气温较高,尤其是冬季其他洋流:(同纬度不同地区比较)暖流增温;寒流降温植被:(一般用于小范围比较)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白天气温略低,晚上气温略高水文:(一般用于小范围内比较)湖

33、区、库区、沼泽、湿地等由于比热容大,白天气温略低,夜晚气温略高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大气的温室效应、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等 2降水三条件凝结核:高中阶段用得比较少,“城市热岛”中提及3.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1)海拔: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2)气温: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则气压低,气温低则气压高;(季节:因海陆存在热力性质差异,所以海陆间气温与气压随季节发生变化。北半球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冬季相反。)(3)大气垂直运动:上升气流处往往气压比同一水平面略低;下沉气流处相反。(大气水平运动:同一水平面,大气从高压流向低压,即形成了风) 4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1)气压梯度

34、力大小(决定性因素);(2)摩擦力大小(取决于下垫面性质:如地面平坦开阔、海面上的摩擦力小;植被多、地形起伏大则摩擦力大);(3)地形:山谷口的狭管效应;(4)距高压中心的距离。5影响湿度的因素由当地降水量和蒸发量共同决定。6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1)太阳高度角(纬度):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越强;如中午的太阳辐射强度比早晚的强;(2)海拔高度: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太阳辐射越强。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3)天气状况:晴天云少,太阳辐射强。如四川盆地多云雾、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削弱强,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低值区;(4)大气干洁程度:大气干燥、洁净,则太阳辐射强。 1解读试题,看试

35、题要求;2回顾影响气候要素的因素,逐一分析,将不符合试题要求的因素排除;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试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一般来说,试题中不会提供无用的信息,如果在解题过程中没有使用上材料中的信息,往往意味着该题解答不完整、甚至错误!3将符合试题要求的因素按影响的重要性,逐一罗列。如果是组织非选择题的答案,则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准确性。易错起源2、气候类型判读 例2 下图是40N亚欧大陆的1月和7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及各地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A地冬季降水较夏季偏多BB地内河航运发达CC地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D地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2)有关D地

36、叙述正确的是()A是我国首都所在地B位于黄河流域C春旱、土地次生盐渍化问题比较突出D水稻是该地主要的粮食作物(3)图中D地气温年较差大于E地的原因是()A山地地形的影响B沿岸寒流的影响C大气环流的影响D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按试题情境划分,气候类型判读可分为三大类:1统计图表型通过对各种气候资料统计图表的判读,考查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和成因。大体有以下12种:(1)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图1 (2)气温和降水点状图(图2 (3)气温和降水折线图(图3)(4)气温和降水变率范围图(图4: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5)

37、气温和降水单元格图(图5:a温带季风气候、b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6)气温和降水雷达图或玫瑰图(图6)(7)气温和降水立体图(图7)(8)气温和降水等值线图(图8)(9)气温和降水“工”形图(图9) (10)降水量和蒸发量组合图(图10)(11)气温和降水曲线图(图11)(12)气温和降水条形图(图12)通过以上图表的归纳、总结,应知道判断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要素分别可以拓展为年平均气温、1月月均温、7月月均温、气温年较差等因素;年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变化、降水突变情况等因素。2分布图型通过对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考查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范围(大小)和成因。 3图文组合型通

38、过文字资料、各种组合图像考查气候特点、分布和成因,以及与气候相关的各种人类活动(如气候资源及其利用、气象灾害及其防御)和各种自然景观的联系等。气候类型判断的思路 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及特点受特定的地理条件影响,因此,在判断气候类型时,要从其所处的特定环境着手分析。具体思路如下: 易错起源3、 与天气、气候相关的描述 例3 读南美洲部分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A.;B.。(2)图中受单一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填字母);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填字母)。(3)简述C、D两种气候的特征。(4)C、E两地气候类型相同。C气候区

39、面积广大,其主要原因是_。简述E地气候类型的成因。【解析】第(1)题,A位于安第斯山脉西部的副热带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加之沿海有势力1天气及天气变化的表达要素包括温度、湿度、风力和风向、阴晴、气压等。2气候的特征描述及比较 (1)说出该气候类型的名称(如题干中已经说明,则没必要再补充); (2)气温:整体的高低;气温年较差(终年高温、终年严寒、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极值(哪月气温高、哪月气温低); (3)降水:全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年变化大小(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雨型、冬雨型);(4)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注意事项:(1)在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比较时,尤其要抓住气温和降

40、水的年际变化的特征;(2)在具体气候特征描述时,针对特殊区域还要抓住光照(太阳辐射)、风、云等气候要素。如描述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时,强调“高寒”,具体描述为:终年气温低、降水少、太阳辐射强。如描述南极洲气候特征的三个核心词:严寒、干燥、烈风。3某地区某季节气温(降水量)分布特点(1)气温(降水量)高低(总体);(2)变化趋势;(3)极值的位置;(4)该区域各地的气温差距。4描述等温线(等降水量线)走向的规范用语与海岸线平行;与某山脉平行;与等高线平行;与纬线平行(东西走向);南北走向;如果等值线较长且有弯曲,一定要注意分段描述,如东南西北;西北东南走向等。 准确描述气候特征 1关于气温描述的规范用语2.关于降水描述的规范用语 月降水量 规范用语 接近或高于100毫米 降水丰沛或多雨 50毫米 湿润 20毫米 少雨或干燥 读下图,回答12题。1.如果Y轴表示数值的正向变化,X轴表示时间,曲线1、2分别表示某地气温与降水随季节的变化,则该图表示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2.如果曲线1表示某地空气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曲线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