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代谢内分泌骨病.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36350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4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养代谢内分泌骨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营养代谢内分泌骨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营养代谢内分泌骨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营养代谢内分泌骨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营养代谢内分泌骨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养代谢内分泌骨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代谢内分泌骨病.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营养代谢内分泌骨病,营养失衡、代谢紊乱和内分泌紊乱所致的骨骼异常,佝偻病,一、概念 因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阳光照射不足所致的体内VitD缺乏,近而引起Ga P代谢紊乱和骨骼异常 二、病理和病生理 1. VitD作用 (1)促进肠道内钙的吸收 (2)促进钙向骨内沉积,佝偻病,二、病理和病生理 2. VitD缺乏肠道内钙磷吸收减少血 钙磷水平下降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 骨钙游离入血;全身骨样组织钙化不足;骨样组织增多 引起以下病理改变: (1)骺板软骨成熟肥大层软骨基质概 盐沉积不足 先期钙化带:模糊、消失,干骺 端毛刷状,佝偻病,二、病理和病生理 2. VitD缺乏肠道内钙磷吸收减少血 钙磷水平下降

2、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 骨钙游离入血;全身骨样组织钙化不足;骨样组织增多 引起以下病理改变: (1)骺板软骨成熟肥大层软骨基质概 盐沉积不足 骺板增厚,佝偻病,二、病理和病生理 2. VitD缺乏肠道内钙磷吸收减少血 钙磷水平下降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 骨钙游离入血;全身骨样组织钙化不足;骨样组织增多 引起以下病理改变 (2)A类骨组织增多及骨化障碍;B重 力作用;C干骺附着处肌牵拉: 干骺端中心凹陷 干骺增宽,佝偻病,二、病理和病生理 2. VitD缺乏肠道内钙磷吸收减少血 钙磷水平下降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 骨钙游离入血;全身骨样组织钙化不足;骨样组织增多 引起以下病理改变 (3)骨骺边缘及其内骨小梁

3、模糊 (4)正常骨质脱钙: 骨小梁稀疏模糊 骨质软化变形、假性骨折,佝偻病,三、临床表现 (一)好发年龄:多见于1-6个月的婴 儿,3岁前发病 (二)症状和体征 1.智力差、多汗、易哭闹 2.肌肉松弛 3.乒乓球颅、方颅、环枕 4.鸡胸、串珠肋、赫氏沟、脊柱后突,佝偻病,三、临床表现 (二)症状和体征: 5.手镯改变、XO形腿 6.出芽及坐立爬行延迟 (三)化验 1.早期:血钙下降,血磷下降不明显 2.活动期:血钙磷均下降,血钙磷乘 积40,AKP增高,佝偻病,四、 X线表现 (一)早期多首先出现于尺骨远端和 腓骨两侧 (二)初期: 1.骺板增厚并轻度增宽 2.先期钙化带:模糊、变薄、不规则

4、3.干骺端可出现杯口状凹陷,佝偻病,四、 X线表现 (三)活动期: 1.骨骺:出现延迟、边缘模糊、密 度下降 2.骺板:增宽、增厚 3.先期钙化带:模糊以致消失 4.干骺端: 杯口状凹陷增宽;,佝偻病,四、 X线表现 (三)活动期: 4.干骺端: 边缘模糊不规则,呈毛刷状; 骨小梁稀疏、模糊、粗糙、呈 网眼状 5.骨干:短而密度低;,佝偻病,四、 X线表现 (三)活动期: 5.骨干:皮质变薄或分层,边缘轮 廓模糊,偶见骨膜增生; 6.其他: 头颅:疏松,囟门闭合延迟、方 颅、缝间骨增多;,佝偻病,四、 X线表现 6.其他 脊柱:骨质疏松,后突侧弯及椎 体双凹变形 骨盆:软化、三叶状变形,左耻

5、骨假性骨折 胸部:肋骨前端膨大,鸡胸,赫 氏沟、肺炎 出牙延迟且不齐,佝偻病,四、 X线表现 (四)恢复期 1.干骺: 先期钙化带最先出现且逐渐向骨干 方向增厚,密度增高,最后与干骺 松质骨融合; 杯口消失,但仍增厚; 骨小梁增多、边界清楚,佝偻病,四、 X线表现 (四)恢复期 2.骺板厚度:恢复正常 3.骨骺:类似改变 4.骨干:密度增高,皮质增厚(骨膜 下骨样组织钙化所致),佝偻病,四、 X线表现 (五)后遗症期 A干骺增宽 B骨干弯曲、凹面皮质增厚 C脊柱后突 D骨盆三叶变形 E OX型腿,VitC缺乏症,一、病理和病生理 1. VitC缺乏 内皮细胞间的结合质减少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6、骨膜下出血 2. VitC缺乏成骨细胞活动抑制 重力作用,VitC缺乏症,一、病理和病生理 1. 2. 引起以下病理改变 (1)骨质特别是先期钙化带下干骺侧 骨质和骺板软骨疏松脆弱: 先期钙化带和骺板移位干骺骺板 侧皮松质骨分离 先期钙化带断裂,形成多个凹陷 切迹或杯口状凹陷,VitC缺乏症,一、病理和病生理 1. 2 引起以下病理改变 (2)先期钙化带增宽、增厚 (3)先期钙化带下骨干侧横行疏松带 (坏血病带) (4)骨骺边缘环行高密度影,其中骨 纹稀少,VitC缺乏症,二、临床表现 (一)好发年龄:多见于6-18个月的 人工喂养婴儿 (二)症状和体征:疲乏、精神抑郁、 皮肤黏膜出血、继发性

7、贫血 (三)化验: AKP减低,VitC缺乏症,三、 X线表现 (一)易显示于腕、踝、肱骨下、股 骨下及肋骨胸骨端 (二)早期:骨质疏松 (三)进展期: 1.骨质疏松加重 2.坏血病线:先期钙化带致密增宽 形成的不规则带状影,VitC缺乏症,三、 X线表现 (三)进展期 3.坏血病透亮线:坏血病线骨干侧 的并行透光线,为骨小梁稀疏所致 4.角征:骺板和先期钙化带侧移致 干骺近骺板处皮松质分离形成的 单侧或双侧裂隙状透光区,VitC缺乏症,三、 X线表现 (三)进展期 5.骨刺: 增宽的先期钙化带直接或左右 移位,突出于干骺外侧 坏血病带处骨折形成的突向干 骺外侧的骨片 近骺板干骺端骨膜下出血骨

8、化,VitC缺乏症,三、 X线表现 (三)进展期 6.先期钙化带:断裂、局限性切迹 或杯口状凹陷 7.环行骨骺:多见于腕跗骨,以跟 距骨明显,治愈后仍可存在 8.骨膜下出血 多见于四肢长骨,VitC缺乏症,三、 X线表现 (三)进展期 8.骨膜下出血 呈软组织肿块影,或周边部线样 致密影,或与骨干平行的梭形 广泛钙化 9.骺板:正常或增宽,VitC缺乏症,三、 X线表现 (四)恢复期 1.骨质疏松 2.坏血病线:消失 3.先期钙化带:规整的致密线,病 期先期钙化带埋入干骺形成生长 障碍线,VitC缺乏症,三、 X线表现 (四)恢复期 4.骨骺:骨中骨 5.骨膜下出血:皮质增厚,肾性骨病(Ren

9、al osteopathy),一、概念:肾脏各种慢性疾病引起的电介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和内分泌紊乱在骨骼的表现 二、分类 (一)肾小球性骨营养不良 滤过减少,磷酸盐排除下降,肾性骨病(Renal osteopathy),二、分类 (二)肾小管性骨营养不良 病变部位不同可分为 1.抗VitD佝偻病:磷酸盐吸收下降 2.Fanconis 综合征:磷酸盐、糖、多种 氨基酸、蛋白质吸收下降 3.肾小管酸中毒:H质子分泌下降致H、 Ga离子交换障碍,钙盐丢失,肾性骨病(Renal osteopathy),三、病理和病生理 肾小球滤过下降尿磷排除减少 肾功下降 VitD1,25(0H)转化不足 肾小管

10、分泌及再吸收功能下降尿钙再 吸收下降 共同导致血钙下降 骨质软化;继发性甲旁亢(骨硬化、纤维囊性骨炎、转移性钙化),肾性骨病(Renal osteopathy),四、临床表现 (一)好发年龄:青少年 (二)可有家族史 (三)症状和体征:肢体疼痛、压痛、 肌无力;身材矮小;肢体畸形 (XO型腿),肾性骨病(Renal osteopathy),四、临床表现 (四)化验: 1.肾小球性:血Ga正常或低,血磷升 高,AKP增高,BUN增高 2.肾小管性:血Ga正常或低,血磷降 低,AKP增高,BUN正常,肾性骨病(Renal osteopathy),四、 X线表现 1.骨质软化 (1)密度下降,皮质模

11、糊,骨小梁粗 大稀疏模糊 (2)畸形:骨盆、脊椎、髋膝内外翻、 长骨弯曲 (3)假性骨折:股骨颈、肋骨、坐耻骨,肾性骨病(Renal osteopathy),四、 X线表现 2.干骺端:先期钙化带消失或变薄,毛 刷状改变,杯口状增宽,骨骺干 骺距离增宽,见于小儿生长期 3.骨膜下骨吸收:常见于指骨,皮质 外缘虫蚀样缺损,肾性骨病(Renal osteopathy),四、 X线表现 4.骨内囊状透光区(纤维囊性骨炎): 多见于髂骨、长管骨,单房或多 房类圆形囊状透光区,边缘清楚, 可有硬化边 5.病理骨折:常见于儿童、青少年的 长骨骨端,一侧皮质横行透光线 或骨骺干骺分离,肾性骨病(Renal

12、osteopathy),四、 X线表现 6.骨质硬化:以脊柱、颅底和长骨骨 端多见 (1)松质骨:骨小梁增粗、融合,继 而弥漫性硬化 (2)脊椎:夹心椎,肾性骨病(Renal osteopathy),四、 X线表现 6.骨质硬化:以脊柱、颅底和长骨骨 端多见 (3)颅骨:颅底硬化并轻度增厚,颅 板各层分界模糊,板障棉团状硬化 (4)长管骨:两侧粗细不等,皮质花 边状骨质增生,干骺内不规则 致密条带伴邻近低密度脱钙区,肾性骨病(Renal osteopathy),四、 X线表现 7.软组织钙化:呈片状、条状或斑点 状,常见关节软骨、动 脉壁及肾实质 8.Fanconis 综合征:肌腱、韧带附着

13、处骨增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Hyperparathyroidism ),一、病因 1.原发性:甲状旁腺腺瘤(癌、增生) 2.继发性:肾性骨病、佝偻病 二、病理和病生理 (一)甲状旁腺素的作用 1.抑制肾小管磷的再吸收 2.增加远段肾小管钙的再吸收 3.骨破骨细胞功能活跃大量钙磷入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Hyperparathyroidism ),二、病理和病生理 (一)甲状旁腺素的作用 4.促进肠道钙的吸收 (二)病生理 1.肾尿磷排泄尿磷 2.骨破骨活动增加+肠道和肾小管 钙吸收增加血钙原尿钙(超 过肠道和肾小管钙吸收)尿钙,甲状旁腺功能亢进(Hyperparathyroidism ),二、病

14、理和病生理 (二)病生理 3.骨破骨活动 骨质吸收 (三)病理 1.骨吸收A广泛骨质疏松;B骨膜下 骨吸收;C软骨下骨吸收;D骨质软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Hyperparathyroidism ),二、病理和病生理 (三)病理 2.纤维囊性骨炎:钙磷吸收和肉芽组 织增生含大量破骨细胞及纤维组织 的局限性病灶,继发粘液变和出血 含棕色液体的囊肿(棕色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Hyperparathyroidism ),二、病理和病生理 (三)病理 3.钙化不足的类骨组织增多积累表现 为骨质硬化 4.血钙转移性钙化 5.尿钙泌尿系结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Hyperparathyroidism )

15、,三、临床表现 (一)好发年龄:中年人,女多于男 (二)高血钙症状: 1.肌力下降,食欲不振,便秘, 严重者心动过缓 2.胃酸分泌增加,易并发胃十二指 溃疡,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Hyperparathyroidism ),三、临床表现 (三)钙化和结石症状: 1.泌尿系结石、肾性尿崩和肾衰(髓 质钙化) 2.胰管结石和慢性胰腺炎 3.关节软骨钙化所致的假痛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Hyperparathyroidism ),三、临床表现 (四)骨骼: 1.全身骨痛及多发性骨折 2.鸡胸、驼背、肢体弯曲 3.局部硬性肿块 (五)化验:血Ga升高,血磷下降, AKP增高,尿钙磷增高,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16、 (Hyperparathyroidism ),三、X线表现:1/3正常,1/3骨质疏松, 1/3典型改变 1.广泛性骨质疏松 (1)脊柱、扁骨、掌指骨及肋骨改变 明显,以指骨改变价值较大 (2)颅骨:内外板模糊,血管沟不清, 内有散在囊状或颗粒状骨疏松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Hyperparathyroidism ),三、X线表现:1/3正常,1/3骨质疏松,1/3典型改变 1.广泛性骨质疏松 (3)腰椎:双凹变形 (4)肋骨:常骨折 2.骨质软化和佝偻病征象,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Hyperparathyroidism ),三、X线表现 3.骨膜下骨吸收(特征性表现) (1)中节指骨桡侧基底

17、部与骨干交界 处:A出现最早 B单个或多个指骨同时受累 C皮质外侧边缘模糊,呈刺状或 花边状吸收 (2)锁骨外侧端或内侧段上下缘,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Hyperparathyroidism ),三、X线表现 3.骨膜下骨吸收(特征性表现) (3)其他:颌骨牙槽骨板、股骨胫骨 近段内侧、坐骨结节、肋骨上缘 4.软骨下骨吸收:多表现为锁骨肩峰 端和耻骨联合软骨下骨吸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Hyperparathyroidism ),三、X线表现 5.局限性囊状骨破坏 (1)发生于骨质疏松之后 (2)单个或多个、单房或多房大小 不一、边缘清楚锐利的圆形或卵 圆形透光区,相邻皮质变薄或轻 度膨胀,甲状

18、旁腺功能亢进 (Hyperparathyroidism ),三、X线表现 5.局限性囊状骨破坏 (3)多见于长管骨骨干,可位于骨内 或骨膜下,肋骨和骨盆者常为多发 (4)继发骨折后,常愈合不良 6.骨质硬化 (1)多见肾性骨病所致继发性假旁亢,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Hyperparathyroidism ),三、X线表现 6.骨质硬化 (2)颅骨:颅板各层分界模糊,板障 棉团状硬化 (3)长管骨:透光区内出现致密骨岛 或术后原棕色瘤内致密硬化 (4)脊椎:继发者椎体分层状高密度,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Hyperparathyroidism ),三、X线表现 7.关节 (1)关节肿胀和关节侵蚀:少见。关节侵 蚀多见于关节面及相邻骨端尺侧缘, 无硬化 (2)关节软骨、关节囊及周围组织钙化: 关节软骨钙化主要见于原发性假旁亢; 多发生于膝、肩及腕部三角软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Hyperparathyroidism ),三、X线表现 8.软组织钙化 (1)继发多见 (2)堆积的致密影 (3)好发于关节周围及韧带及周围 软组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Hyperparathyroidism ),三、X线表现 9.尿路结石及肾实质钙化 10甲状旁腺肿瘤和增生 MRI:甲状旁腺肿瘤 1等T1等T2结节样信号,边缘欠清 2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