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会计、建筑工程管理、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法律事务、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电脑艺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室内设计技术、软件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应用电子等专业。课程类型:理论+实践学时数:60课时(其中实践教学52 课时,占总课时86 %)教研室:体育教研室一、课程的性质体育与健康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我院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完成我院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
2、二、课程目标总体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其根本目标为“培养具有健康第一的现代理念,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选择个人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
3、动,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学生可以提高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技能。2、技能目标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生理)掌握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及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的方法,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监测方法)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12项健身运动的方法,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锻炼方法)发展学生个性,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心理)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树立群体意
4、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其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的优良品质。(品德)3、素质养成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5、三、设计思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是通过科学规范的体育教学过程和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个性,培养从事体育活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即三基),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在课程的设计上,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阳光体育”为出发点、力求做到健身理论和健身实践、学习运动技能和培养运动习惯、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养、体育健身和体育文化、高校体育和终身体育相结合,建立以增强体质,提高健身意识和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终身锻炼的自觉性为主的教材体系,使学生终生受益,使学生成为一个体质强健、身心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四、先修和后续课
6、程先修课程是:武术、足球、田径后续课程是:篮球、排球、健美操五、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设计六、教学领域的实施建议1教学建议1)教学条件(1)学生具有基础:具备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教师具有执教能力的要求:a.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体育专业所具备的体育相关知识和能力;b.具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c.具有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并具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学生的学法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1)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进行基础模仿练习,并鼓励他们提高自学、自练能力。(2)教师给学生
7、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学生自学、自练的基础上,可以组成学习小组,让学生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发展社会交往能力。(3)教师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迎接挑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只提要求,不教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学习。(4)通过布置适当形式的作业,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以及对社会健康问题的责任感。(5)有条件时,教师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指导学生收集和综合信息,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6)发扬教学民主,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让
8、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这样既可以把学生的智慧和力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又可以使师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不断改进教学工作。3)教学组织:(1)班级教学与分组教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可根据需要采用全班练习、分组练习等形式。在分组的形式上,可以按相同的水平分组,也可以按不同水平分组。分组可以相对稳定,也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整。采用什么分组形式进行教学,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条件而定。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其他如选项式分组、友伴型分组、帮教式分组、按兴趣爱好分组以及上课的随机分组、同质分组(以技能水平或体能水平较为接近为分组依据)、异质分组(以技能水平或体能水平差
9、异、学习能力差异为分组依据),也可打破界限,按学生实际达到的水平层次进行分组等形式,都可以酌情选用。体育教师也可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创造独特的组织教学形式。(2)组织教学的灵活性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区别对待,避免那种不管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学习内容,只按计划安排上课的机械做法。在学习一项内容时,如有的学生已较好地掌握了该项内容的动作,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其他动作,或让其协助教师指导别的同学练习,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教学手段(1)指导法语言法直观法分组教学法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情感激励法(2)练习法游戏练习比赛练习法综合练习法循环练习法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
10、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理解分析并反应到提高身体活动能力和身体技能上。2.教学评价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院必修课程之一,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要严格执行我院体育课程考核办法,要对学生体育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做出公正、准确、全面的考核与评定。(1)考核内容体育理论的基本知识和专项理论知识考查。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测定。学习过程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等)。(2)考核评分方法各学期考试项目分配与占体育总成绩百分比:(见:附表1)体育课学期考试项目及成绩分配比例表:七、说明1.本课程主要适用于三年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课。2.学习情景的内容和工作任务的设计,根据行业发展和教学需要定期修订。3.教学时数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