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综合知识手册.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41681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震救灾综合知识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抗震救灾综合知识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抗震救灾综合知识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抗震救灾综合知识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抗震救灾综合知识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震救灾综合知识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震救灾综合知识手册.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抗震救灾综合知识手册前 言灾难无情人有情 提高防范保安全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7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证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已赴四川地震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在党和国家心系灾区,倾心倾力救助受灾群众的同时,最为普通一兵,在坚决执行上级赋予的任务同时,我们还应当及时了解与抗震救灾的相关知识和防护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此,特制作了此手册,以备不时之需,望大家批评指正,热心者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制作者 舟桥团九十一团宣传股干事 曾利一、地震分类按成因

2、分类: 天然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是自然界发生的地震; 诱发地震(矿山冒顶、水库蓄水等)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震; 人工地震(爆破、核爆炸、物体坠落等)是人类的工程活动而引起的地震。 按震源深度不同分类 浅源地震 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 中源地震 震源深度为60300公里 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 地球上75%以上的地震是浅源地震。其中震源深度多为520公里。 按震级大小不同分类 微震 1 级 震级 3 级的地震 小地震 3 级 震级 4.5 级的地震 中地震 4.5 级 震级 6 级的地震 强地震 6 级 震级 7 级的地震 大地震 震级 7 级的地震 特大地震 震级 8 级

3、的大地震 有感地震 震中附近的人能够感觉到的地震 破坏性地震 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 严重破坏性地震 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灾区丧失或部分丧失自我恢复能力的地震 按震中距大小不同分类 地方震 震中距小于100公里 近震 震中距100-1000公里 远震 震中距1000公里以上 二、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一样。 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

4、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快点作出防备。三、地震的求生与急救 地震酿成的灾害包括楼宇倒塌、火灾及地震过后的瘟疫,可致大批人员伤亡。 当大地震蓦然而至,若开始时震级不高,人们应当迅速离开建筑群,分散到空旷的场地上去。来不及离开建筑物的往往会被坍塌的房屋埋没或砸伤。 从我国唐山大地震的资料看,有些人之所以能在被埋没的瓦砾中生存下来是因为:1.没有受

5、到致命的内脏伤;2.试着寻找出路道德找到通气口,然后找到出口,并迅速脱离侄塌的房屋废墟;3.在没有听到挖掘声及寻呼声时,不大呼大叫或无谓地翻滚折腾,惊慌失措、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耗氧量,还会吸入大量烟尘而致窒息。 由此可见,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总结有以下几点: 1.保持镇静。在地震中,有人观察到,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溃,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扼杀了自己。这是因为,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

6、,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时呼救。对开放性骨折,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并参照不同伤势、伤情进行分类、分级,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3.妥善处理伤口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

7、休克发生。 4.防止火灾地震常引起许多次灾害,火灾是常见的一种。在大火中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脱下燃烧的衣帽,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上,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消毒纱布或清洁布料包扎后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5.同时要预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并且要尽早深埋尸体,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大灾后的大疫。地震避险自救常识 四、地震避险自救常识 公共场所如何个人防护 在群众集聚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最忌慌乱,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而应有组织地从多路口快速疏散。 1、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

8、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 3、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 4、正在进行比赛的体育场,应立即停止比赛,稳定观众情绪,防止混乱拥挤,有组织有步骤地向体育场外疏散。 五、地震时的自

9、救四大常识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

10、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在地震时的应急防震工作 室内应急防震行动 防地震伤害主要是防震坏建筑物及震落物品的砸伤。如果有临震预报,就可按政府通告行动,离开建筑物。但在多数情况下,地震是突然发生的。在12秒钟之内通过自己的应急行动, 要得到最好的防护效果。其办法是:一旦发生地震,如在家里, 应立即关闭煤气和电闸,将炉火扑灭。若住在平房,且离门很 近,则应冲出门外。如住在楼房,可以躲到

11、结实的床、桌下,或 躲进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卫生间或厨房,或设支撑三角形空间 (可参考第三课中的室内防护动作)。要注意保护头部,以防异物 砸伤;要用口罩捂住嘴和鼻子,身体取低位。注意千万不要跳 楼、跳宙,以免摔伤或被玻璃扎伤;不要上阳台,不要去乘电 梯,不要下楼梯,不要到处跑,不要随人流拥挤,这些地方容易 崩塌垮掉、发生挤压踩伤。特别是对于有感地震,尤其要防止盲目行动,听从指挥,否则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图13。2)。所有室内人员在初震过后,都要尽快撤出,在广场、公园等地,以避余震。在地下商场时一定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应避开人流,防止摔倒;并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保护自己,用

12、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随人流行动时,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要解开衣领,保持呼吸畅通。也可躲在柜台、框 架物中,蹲在内墙角及柱子边,护住头部。 若在电影院、体育馆 等地方,可就地蹲在排椅下,用书包等物保护头部3注意避开吊 灯、电扇等悬挂物。人防工程防地震的效果极好,已为唐山、包 头地震实践所证明。所以只要来得及,就可以进入人防工程或地 下室。因为地震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核爆炸冲击作用有许多相 同之处,防护原理和防护方法也很相似。在行驶的公共电、汽车上时,要抓牢扶手,低头,以免摔倒 或碰伤;可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发生意外事故。要等 车停稳、地震过去之后再下车。司机要关好车窗,不锁车门,车

13、钥匙应留在车上,并和同车人一起行动。 如果人员被埋在废墟里,则要设法移动身边可动之物,扩大 空间,进行加固,以防余震。这时不要用明火,防止易燃气泄漏 爆炸。要捂住口鼻,防止附近有毒气泄漏。然后找机会呼救,等待救援。 室外人员的应急防震行动 地震发生时正在室外的人员,应双手交叉放在头上,最好用合适的物件罩在头上、跑到空旷的地方去。注意避开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墙的高建筑物、烟囱、水塔、广告牌、路灯、大吊车、砖瓦堆、水泥预制板墙、油库、危险品仓库、立交桥、过街天桥等。还要注意避开危旧房屋、狭窄的街道等危险之地。此时人员可以进入路旁大楼里,以免砸伤。 地震时正在郊外的人员,应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

14、危险地,以防滑坡、地裂、涨水等突发事件。骑车的下车,开车的停下,人员靠边行走。收听关于震情和行动指南的广播。 平时的防震应急准备工作 当政府有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后,人们应立即行动起来开始应急防震准备。主要工作有: 在家里或学校教室内采取安全加固措施。例如加固立柜防止倾倒,固定柜门,防止物品掉下伤人,用透明膜或胶带贴玻璃,防止碎片伤人,将重物低位存放。加固梁柱、屋顶和水泥板墙。保管好危险物品。准备消防灭火器具。这些工作的目的是增加室内安全程度。 和人民防空应急一样,要备好个人应急包和帐篷材料。 按照家庭、学校或单位的应急分工预案,确认工作职责、搞清学校或家庭的安全部位,以 便应急躲藏、避难。 学

15、习自救、互救、灭火、抢修、找、抬伤员的技能相知识。确定邻里、单位人员震后集中的位置、制定应 急抢救的计划。 学习地震之前的预兆知识:如井中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大气中出现异味,飞鸟、家畜惊慌、电线之间有火花、室内有蓝光、荧光灯被点燃等。人人都要知道立即报告的途径。但绝不能预报“地震了!”,也不要相信“有地震”的传言。六、如果被压怎么办? 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设法用砖石、

16、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后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在灾后特殊环境下怎样生活? 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 搭建和居住防震棚要注意防火 积极投入恢复重建工作。 按规定服用预防药物,增强身体抵抗力,防疫灭病。医疗救护知识:人工呼吸法对呼吸突然停止、心跳仍存在的患者,可施行人工呼吸。将患者迅速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注意保暖,解开患者衣服领扣、裤带、乳罩,并将背部或腰部垫高,头略后仰,清除口腔内的假牙、泥沙等妨碍呼吸的东西,同时在上下牙间垫上毛巾,使嘴微张。施术者一手托起患者下

17、颏,别一手捏住患者鼻翼,深吸气后对住患者口部用力吹入,然后放松患者的鼻翼,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次,直到呼吸恢复为止。关节脱位【自觉症状】脱位后关节不能活动,关节局部剧烈疼痛,关节外部变形。【急救方法】不要让受伤的关节活动,以免加重病情。急救时不可随意拉动已经脱位的关节。用一条于净毛巾沾上凉水,敷在受伤的关节上。将脱位的关节从上到下扎上绷带,使关节固定。立即送医院治疗,以免时间过长而影响关节的复位。关节扭伤【自觉症状】受伤关节局部疼痛、肿胀、出现青紫色、关节不能活动,局部有明显压痛。【紧急处理方法】及时就医检查治疗。减少活动,使扭伤的关节尽可能多休息,休息时把扭伤关节抬高。关节扭伤早期可冷敷或用

18、自来水冲,不能用热水敷,以减轻扭伤关节局部肿胀和内部出血,三日后可改为热敷。鼻腔出血【急救方法】当鼻腔发生出血时,首先应该镇静,不要惊慌失措,因为精神过分紧张不利于止血,同时须立即采取止血措施,以防出血过多而发生休克。用毛巾蘸冷水湿敷额部或鼻部能促使血管收缩,有利于止血;用软纸在冷水中浸湿后贴在鼻梁上也有类似作用。用手摄住鼻翼两侧或用消毒棉花卷成稍大于鼻孔的棉卷塞入鼻腔压迫出血的部位,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如果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就应及时去医院请医生处理。长期反复鼻出血而原因不明时,则应进一步检查,查明有无其它全身性疾病,以便对症治疗。眼睛内异物【紧急处理方法】异物进入眼内后,不要用手去揉擦眼晴,

19、以免异物向结膜或角膜深处嵌入引起更为严重的损伤。一般可先轻轻地闭合眼睛,让眼内产生的泪液缓慢地流出,也可以用生理盐水或自来水冲洗,就有可能将异物自然冲出。异物难以取出时,应及时就医诊治。脊柱骨损伤急救法脊柱骨损伤的病人如果头脑清醒,可让其动一下四肢,单纯双下肢活动障碍,提示胸或腰椎已严重损伤;上肢也活动障碍,则颈椎也受损伤。先使患者平卧地上,两上肢伸直并拢。将门板放在患者身旁,名搬动者蹲在患者一侧,一人托其背、腰部,一人托肩胛部,一人托臀部及下肢,一人托住其头颅,并随时保持与躯干在同一轴线上,人同时用力,把患者慢慢滚上门板,使其仰卧,腰部和颈后各放一小枕,头部两侧放软枕,用布条将头固定,然后急

20、送就近医院。救护基本技术之止血 大量出血是引起伤员休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一次出血量达到全身的1/3以上时,就有生命危险。因此,在救护过程中必须迅速准确地进行止血,才能有效地抢救伤员。通过全身动静脉示意图(图9-38),显示各部位动、静脉名称,以便掌握正确的止血部位。(一)出血判断1出血种类 (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呈喷射状。(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呈缓慢涌流状。(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呈片状渗血。2确定出血部位 白天较容易,夜间则相对困难,应采用一问、二摸、三看的方法。一问:若伤员清醒时,可询问受伤部位。二摸:手摸被浸湿的衣服,注意血迹温度和粘度。三看:可借用月光,信号弹、照

21、明弹等各种光线,仔细观察伤员身体各部位。3判断出血量 凡脉搏快而弱,呼吸浅促,意识不清,皮肤凉湿,衣服浸湿范围大,多表示伤员伤势严重或有较大出血。不具备上述症状、体征者一般伤势较轻或出血较少。(二)止血方法1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指抢救者根据动脉走行位置,在伤口的近心端,用手指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上,使血管闭塞,阻断血液的流通而达到止血。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首选止血方法。止住血后,应根据具体情况换用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如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等。这种方法仅是一种临时的,用于动脉出血的止血方法,不宜持久采用。常用于头、颈及四肢的动脉出血。(1)颈总动脉压迫法:适用于同侧头、颈、面部大出血,且

22、压迫其他部位无效时。非紧急情况,勿用此法。方法:用拇指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的沟内搏动处,向颈椎方向压迫,其余四指固定在伤员的颈后部(图9-25)。注意事项:此法仅用于紧急情况下;要避开气管:严禁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不可高于环状软骨。(2)面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眼以下的面部出血。方法:在下颌角前约2cm处,用拇指将面动脉压在下颌骨上,有时需两侧同时压迫(图9-26)。(3)颞浅动脉压迫止血法:适用于头部发际范围内及前额、颞部的出血。方法:一手固定伤员头部,用另一手拇指垂直压迫耳屏上方凹陷处,可感觉到动脉搏动,其余四指同时托住下颌(图9-27)。(4)锁骨下动脉压迫止血法

23、:适用于同侧肩部和上肢出血。方法:用拇指在锁骨上窝、胸锁乳突肌下端后缘,将锁骨下动脉向内下方压于第一肋骨上(图9-28)。(5)肱动脉及其末端压迫止血法:适用于同侧上臂下1/3、前臂和手部出血。方法:用拇指或其它四指、放于上臂内侧中点、肱二头肌内侧沟处的搏动点上。用力将肱动脉向外压在肱骨上(图9-29)。(6)尺桡动脉压迫止血法:适用于手部出血。方法:用两手拇指同时压在腕部尺、桡动脉上。或自救时用健手的拇、示指压在腕部尺、桡动脉上(图9-30)。(7)指动脉压迫止血法:适用于手指出血。方法:用健侧拇、示指捏住出血指(趾)根的两侧(图9-31)。(8)股动脉压迫止血法:适用于同侧下肢出血。方法:

24、用双手拇指重迭用力压迫在大腿上端腹股沟中点稍内下方;将股动脉用力压在股骨上(图9-32)。(9)足部出血压迫止血法:适用足部出血。方法:用两手拇指分别压于足背中部近脚腕处(胫前动脉)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胫后动脉)或用一手的拇示指压在胫前、胫后动脉上用力加压(图9-33)。指压止血法注意事项:一般小动脉和静脉出血可用加压包扎止血法。较大的动脉出血,应用止血带止血。在紧急情况下,须先用压迫法止血,然后再根据出血情况改用其它止血法。2加压包扎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于静脉,毛细血管或小动脉出血。用急救包压迫创口包扎,选任一部位进行加压止血,效果不满意可加敷料,再用绷带或叠压包扎成的带状三角巾加压包

25、扎。注意:包扎力量要均匀;包扎范围应较大;同时抬高患肢。3填塞止血法 用无菌的棉垫、纱布等,紧紧填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或三角巾等进行加压包扎,松紧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宜。本法用于中等动脉。大、中静脉损伤出血,或伤口较深、出血严重时,还可直接用于不能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的出血部位。4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多用于四肢较大的动脉出血。一般分橡皮止血带、三角巾、绷带止血等。(1)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先在出血处的近心端用纱布垫、衣服、毛巾等物垫好,然后再扎橡皮止血带。用左(或右手)拇、示、中指夹持止血带头端;将尾端绕肢体一圈后压住止血带头端和手指;再绕肢体一圈,然后用左手示、中指夹住尾端后将尾端从

26、止血带下拉过,由另一端牵出。橡皮扣式止血带:左手拿住止血带带扣头端,右手拉紧止血带绕肢体一圈压入扣糟内,右手将止血带再绕肢体一圈压入另一扣糟内(图9-34)。(2)99型卡式止血带止血法:该止血带由塑料卡锁和涤纶织带组成。体积小,重量轻(50g)、便于携带;松紧度可调,能适度掌握止血所需压力,与皮肤剪切力小;操作简便,性能可靠;用于伤员四肢血管大出血的止血器材,能快速有效的止血,便于伤员自救互救,同时也可用于采血束臂,是野战条件下各级医疗单位及单兵携带的理想止血器材。使用方法:先在出血处的近心端用纱布垫、衣服、毛巾等物垫好后,将涤纶松紧带绕肢体一圈,然后把插入式自动锁卡插进活动锁紧开关内,一只

27、手按住活动锁紧开关,另一只手紧拉涤纶松紧带,直到不出血为止,放松时用手向后扳放松扳,解开时按按压开关即可。见图9-35止血带样式及止血方法。(3)绞棒止血法:无制式止血带的情况下,可用三角巾、绷带、手帕、纱布条等就便器材,折叠成带状,缠绕在伤口近心端(需加垫),并在动脉走行的背侧打结,然后用小木棒,笔杆、枪通条等插入绞紧,直至不出血为止。具体方法是:一提,二绞,三固定。1)勒紧止血法:在伤口上部用绷带或三角巾叠成带状或用就便器材勒紧止血,第一道绑扎做垫,第二道压在第一道上勒紧(图9-36)。2)绞棒止血法:将三角巾折成带状,绕肢体一圈;两端向前拉紧打一活结,将绞棒另一端插入活结环内,拉紧活结头

28、与另一头打结固定绞棒(图9-37)。(4)屈肢加垫止血法:适用于肘、膝关节以下的出血,无骨、关节损伤时使用。方法:在肘(腘)窝处垫以棉垫卷或绷带卷;将肘(膝)关节尽量屈曲;用绷带或三角巾叠成带状固定于屈肘(膝)姿式(图9-38)。(5)局部加压充气止血带与弹力止血带止血法:充气止血带止血法:将气囊置于已包扎的伤口上,或靠近伤口的近侧主要血管处,包扎后充气至伤口不流血为止(图9-39);弹力止血带止血法:弹力止血带长11cm,宽4.5cm,厚1.5cm。将止血带扎于伤口近侧肌肉丰满处:先用纱布或棉垫衬垫,再将止血带松紧适度地环绕包扎23周,形成1015cm宽度,至出血停止即可(图9-40)。注意

29、事项:先扎止血带后包扎;扎止血带松紧适度,达压迫动脉为目的;扎止血带部位应加衬垫,不能直接扎于皮肤上,以免损伤皮肤;止血带必须扎在靠近伤口的近心端并靠近伤口的最近位置;必须注明扎止血带的时间(按24小时计),通常23小时松一次,时间为510分钟。放松时,要用指压止血法止血。扎止血带的时间越短越好,最好不超过5小时;对上止血带的伤员,必须挂有明显的标志(红色伤标),并应优先后送。扎止血带的肢体应很好的固定,寒冷季节应注意保暖,以免发生冻伤。炎热季节应注意保持通风,以免发生中暑。颈总动脉压迫止血法 面动脉压迫止血法 颞浅动脉压迫止血法 锁骨下动脉压迫止血法 肱动脉及其末端压迫止血法 尺桡动脉压迫止

30、血法 指动脉压迫止血法 股动脉压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压迫止血法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勒紧止血法 绞棒止血法屈肢加垫止血法充气止血带止血法弹力止血带止血法意外急救地震灾害()地震灾害的特点 地震造成的灾害往往突然,严重。同时有大批伤员,多发伤多见。地震造成的伤害主要由房屋倒塌造成人体砸伤、压伤。头颅、胸腹、四肢、脊柱均可受伤。由于同时出现大批伤员,现场救护往往需在救护群众帮助下进行。因此,作好现场指挥、现场伤员分类工作十分重要。 (二)现场指挥 救护人员要掌握现场特点,包括房屋倒塌程度,可能受伤人数和地点、选择安全救护场地。 迅速组成现场救护指挥站,组织救援人员将伤员脱离受伤现场。在选定的安全场地对伤员

31、进行现场救护。 (三)伤员的现场分类 根据病人受伤程度、部位,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分类,有利于按伤员伤情的轻重缓急进行救护和向医院转送。 现场急救 1、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首先要清除掉口鼻腔中的泥土,保护呼吸道通畅。迅速转送医院。 2、休克伤员平卧,尽量减少搬动。地震造成的休克往往伴胸腹外伤,要迅速转送医院。 3、开放伤快迅清除伤口周围泥土,用敷料或其它洁净物品包扎、止血。地震造成开放伤口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发生率很高,应尽快送医院彻底清创,肌注破伤风抗毒素。 4、四肢骨折选择一切可利用的方法进行妥善固定(见骨折固定方法)后迅速转送医院。 5、脊柱骨折地震多见。脊柱骨折现场不易发现。因此,搬动

32、和转送时要格外注意。颈椎骨折搬动时要保持头部与身体轴线一致;胸腰椎骨折搬动时身体保持平直,防止脊髓损伤。有截瘫时同样要按上述方法搬动,防止加重脊髓损伤。颈骨折要围领等方法固定。所有脊柱骨折都要用平板搬运。途中要将伤员与平板之间用宽带妥善固定,尽量减少颠簸对骨髓造成的损伤。 注意事项 1、保持冷静,忙而下乱,有效地指挥现场急救。 2、分清轻重缓急,分别对伤员进行救护和转送。 3、怀疑有骨折,尤其是脊柱骨折时,不应让伤员试行行走,以免加重损伤。 4、脊柱骨折伤员一定用木板搬运,不能用帆布等软担架搬运,防止脊髓损伤加重。 (四)徒手搬运方法 1、一位救护员搬运: 扶行法: 适宜清醒伤病者。没有骨折,

33、伤势不重,能自己行走的伤病者。 方法 救护者站在身旁,将其一侧上肢绕过救护者颈部,用手抓住伤病者的手,另一只手绕到伤病者背后,搀扶行走。 扶行法 背负法: 适用老幼、体轻、清醒的伤病者。 方法 救护者朝向伤病者蹲下,让伤员将双臂从救护员肩上伸到胸前,两手紧握。救护员抓住伤病者的大腿,慢慢站起来。 如有上、下肢,脊柱骨折不能用此法。 背负法 爬行法: 适用清醒或昏迷伤者。 在狭窄空间或浓烟的环境下。爬行法抱持法: 适于年幼伤病者,体轻者没有骨折,伤势不重,是短距离搬运的最佳方法。 方法 救护者蹲在伤病者的一侧,面向伤员,一只手放在伤病者的大腿下,另一只手绕到伤病者的背后,然后将;其轻轻抱起伤病者

34、。 如有脊柱或大腿骨折禁用此法。抱持法2、两位救护员 轿杠式: 适用清醒伤病者。 方法 两名救护者面对面各自用右手握住自已的左手腕。再用左手握住对方右手腕,然后,蹲下让伤病者将两上肢分别放到两名救护者的颈后,再坐到相互握紧的手上。两名救护者同时站起,行走时同时迈出外侧的腿,保持步调一致。轿杠式双人拉车式: 适于意识不清的伤病者。 方法 将伤病者移上椅子、担架或在狭窄地方搬运伤者。 两名救护者,一人站在伤病者的背后将两手从伤病者腋征插入,把伤病者两前臂交叉于胸前,再抓住伤病者的手腕,把伤病者抱在怀里,另一人反身站在伤病者两腿中间将伤病者两腿抬起,两名救护者一前一后地行走。 双人拉车式 3、三人或

35、四人搬运: 三人或四人平托式适用于脊柱骨折的伤者。 三人异侧运送: 方法 两名救护者站在伤病者的一侧,分别在肩、腰、臀部、膝部,第三名救护者可站在对面,伤病者的臀部,两臂伸向伤员臀下,握住对方救护员的手腕。三名救护员同时单膝跪地,分别抱住伤病者肩、后背、臀、膝部,然后同时站立抬起伤病者。三人平托式 四人异侧运送: 方法 三名救护者站在伤病者的一侧,分别在头、腰、膝部,第四名救护者位于伤病者的另一侧户部。四名救护员同时单膝跪地,分别抱住伤病者颈、肩、后背、臀、膝部,再同时站立抬起伤病者。 四人异侧运送本书的制作到此就完毕了,最后祝愿所有参加此次抗震救灾的战友们一路顺风,凯旋归来。党和人民会因为你们的英勇表现而欣慰和自豪!附录: 避灾自救口诀大震来时有预兆,地声地光地颤摇,虽然短短几十秒,做出判断最重要。高层楼撤下,电梯不可搭,万一断电力,欲速则不达。平房避震有讲究,是跑是留两可求,因地制宜做决断,错过时机诸事休。次生灾害危害大,需要尽量预防它,电源燃气是隐患,震时及时关上闸。强震颠簸站立难,就近躲避最明见,床下桌下小开间,伏而待定保安全。震时火灾易发生,伏在地上要镇静,沾湿毛巾口鼻捂,弯腰匍匐逆风行。震时开车太可怕,感觉有震快停下,赶紧就地来躲避,千万别在高桥下。震后别急往家跑,余震发生不可少,万一赶上强余震,加重伤害受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