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技术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43390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5.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电技术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供电技术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供电技术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供电技术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供电技术习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电技术习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电技术习题及答案.doc(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供电系统 习题(各题后括号中的“*”,“”和“+”分别表示解答,提示和不给答案三种形式) 1-1 简述供电可靠性的含义,作用及衡量标准。(*) 1-2 什么叫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电力系统为什么要采用多种电压等级?电气设备在高于或低于其额定电压下工作会出现什么问题?(*) 1-3 试分析电力系统与供电系统,输电与配电之间的差别。() 1-4 简述双回路与环形供电系统,放射式与干线式供电系统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 1-5 什么叫桥式结线?试述各种桥式结线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 1-6 确定供电系统时,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为什么? () 1-7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哪几种类型? 各

2、有何特点?(*) 1-8 在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为什么三相线路对地分布电容不对称,或出现一相断线时,就可能出现消弧线圈与分布电容的串联谐振? 为什么一旦系统出现这种串联谐振,变压器的中性点就可能出现高电位?(*)思考题选答 1-1 所谓供电可靠性,就是供电系统及其设备、元件等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和预期工作寿命阶段,能满意地完成其设计功能的概率。一般用每年用户不停电时问的概率值(从零到1)或百分值(0100)来衡量一个供电系统或设备的可靠性。可靠性是供电系统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电力负荷分级的基本依据。在设计供电系统时就要根据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程度,合理地选择供电电源和确定供电方案。另外,通过对

3、一个实际供电系统可靠性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对系统的改进甚至对主要设备的设计制造提供充分的依据。1-2 所谓额定电压,就是使发电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获得最佳经济效果的电压。额定电压是电气设备在设计、制造和使用中的重要参数。在电气工程中,电力网的额定电压应与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相对应,并且已经标准化,系列化。电力系统采用多种电压等级是基于以下四种情况;1)目前,我国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为6.3 、10.5或15.75kV (少数大容量发电机为24kV) 等。2)电力输送多采用高压,这样可以提高输送功率,加大输送距离。换句活说,输送同样功率的电能在采用高压时,可相应减少输电线路中的电流,因而减少

4、线路上的电能损失和电压损失,提高输电效率和供电质量。同时,导线截面亦随电流的减小而减小,节省了有色金属。所以,从发电厂发出的电能,除供给附近用户直接用电外,一般都经过升压变电所变换为高压电能,经远距离输送后,再经降压变电所变为低压电能,供用户使用。3)高压输电的电压随国民经济的需要和电力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对于中短距离一般采用35kv输电;对于长距离、大容量则采用110、330、500kV输电。国内近年来已有数条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投入使用。用于1100kV、1500kV的超高压输电设备亦在试制中。4)矿山用电设备,由于功率、安全、制造工艺及经济性等原因,其额定电压多采用低压,如127、

5、220、380、660、1140V等,只有大型设备,才采用6 kV高压。随着矿井10kV下井的研究和实现,额定电压为10kV的电气设备也已问世。变、配电所的运行人员,应尽量保持供用电系统在额定电压或规定的电压范围内运行。当线路电压高于额定值所规定的范围时,有的设备(如移相电容器)将因过压而损坏;有的设备(如变压器、电动机等)将因磁饱和而引起激磁电流增加使总电流加大,造成设备过热损坏或缩短使用寿命;有的设备(如避雷器、熔断器等)在动作时产生的电弧由于电压高、电压恢复速度快而难以熄灭。电气设备在低于额定电压或规定的范围内运行时,照明负荷的照度及效率降低;感应电动机输出功率降低,电流增加、温度升高,

6、大大影响其使用寿命;线路及变压器由于要输送同样的功率,电流必然增大,结果二者的损耗都增加,输送效率大大降低。1-3 提示:从服务对象、电压等级、供电距离、供电容量等四方面考虑。1-4 1双回路供电系统双回路属于有备用系统的结线,分双回路放射式和双回路干线式两种,其中双回路干线式因继电保护复杂,故障停电机会多而应用较少。双回路放射式,就是从电源向各负荷分别引两条独立输电线的供电方式。其优点是供电可靠性高,运行灵活,电压损失小;缺点是线路总长度长,电源出线回路多,所用开关设备多,因而投资较大。这种系统主要适用于大容量或孤立的一、二级负荷。2环形供电系统环形也属于有备用系统的结线,它是一种从电源引出

7、输电线,沿途串接各负荷点后又回到电源的供电方式。由于是一个闭合的电网,故称为环形电网。环形系统所用开关设备和线路长度都比双回路放射式少,每一负荷点均由两条线路供电,故供电可靠性较高。环形电网若闭环运行,则过载能力强,电压损失小,但继电保护整定较复杂。因此,环形电网一般采用开环运行方式,此时导线截面应按单回路供电选择,亦要考虑在电源附近段故障时担负全部环内负荷,故大大增加了有色金属的消耗量。这种供电系统适用于若干彼此相距不远,容量相差不大,而都离电源较远的一、二级负荷。3单回路放射式供电系统单回路放射式属无备用系统的结线,实际上就是以电源或变电所母线为中心,向各负荷点分别引出独立输电线的供电方式

8、。单回路放射式的主要优点是供电线路独立,出故障时互不影响,停电机会少,继电保护简单,动作时间短,便于实现自动化等占其缺点是电源出线回数较多,所需开关设备也多,因而投资较大。另外,供电可靠性较低,使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这种供电系统适用于容量较大的分散性三级负荷和较次要的二级负荷。4单回路干线式供电系统这种供电系统也属无备用系统,有直联型和串联型两种形式。直联型干线式线路,就是从干线上直接接出分支线引入各负荷点的供电方式,如图1-1所示。它的优点是电源出线少,能节省高、低压开关设备,使投资减少;线路总长度短,造价较低,由于各负荷点的高峰用电期一般不同时,因而线路电压波动和电能损失都比较低。其缺点是

9、由于前段线路公用,增加了故障停电机会,因而供电可靠性低,为了有选择地切除线路故障,继电保护的动作时间也就逐级增加,从而延长了故障存在的时间。这种系统一般只适用于一定数量的若干个成直线分布的三级负荷。串联型干线式线路采用的联接方法是:干线经隔离开关联于负荷1的母线上,再由负荷1的母线经隔离开关引出,再经隔离开关联于负荷2的母线上,余类推,如图1-2所示。这种线路实际上是直联式的改进型式。这样改进后可以缩小故障停电的范围,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故障检修时可利用隔离开关的操作使故障点前的各负荷点不至于长时间停电。它的缺点是增加了开关设备,而且故障不易寻找,其应用范围基本上同直联型。图1-1 直联型干

10、线式线路 图1-2 串联型干线式线路1-5 对于具有两回电源进线,两台降压变压器的矿井终端总降压变电所可采用桥式结线。它实质上是用一座由一台断路器和两台隔离开关横联跨接的“桥”,来联接两个35110kV“线路一一变压器组”的高压侧,从而用较少的断路器组成一个可靠性较高的,操作灵活的双回路变、配电系统。桥式结线根据跨接桥横联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内桥、外桥和全桥三种。1内桥结线这种接线的跨接桥靠近变压器侧,桥断路器装在线路断路器之内,变压器回路仅装隔离开关,由三台断路器构成“”形,故称为内桥。内桥结线提高了变电所供电的可靠性,倒换线路操作方便,设备投资与占地面积较少,缺点是倒换变压器和扩建成全桥不如

11、外桥方便,故适用于进线距离长,线路故障多,变压器切换少,高压侧无穿越功率的终端变电所。2外桥结线这种接线的跨接桥靠近线路侧,桥断路器装在变压器断路器之外,进线回路仅装隔离开关,由三台断路器构成“”形,故称外桥。外桥结线倒换变压器操作方便,易于过渡到全桥结线,且投资少,其运行的灵活性与供电的可靠性和内桥结线类似;它的缺点是倒换线路不方便,故适用于进线距离短,主变压器需经常切换的矿井终端变电所。3全桥结线这种结线,跨接桥居中,进线回路与变匿器回路均装有断路器,由五台断路器构成“H”形,故称为全桥。全桥结线适应性强,供电可靠性高,操作方便,运行灵活,并易于发展成单母线分段的中间变电所;它的缺点是设备

12、多,投资大,变电所占地面积大,故适用于负荷较大,对供电要求较高的大型矿井终端变电所。1-6 提示:应考虑电源条件、运行方式、负荷性质与分布、矿井产量、瓦斯含量及涌水量等因素。1-7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为中性点直接接地(又称大电流接地系统)和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又称小电流接地系统)两种接地方式,各接地方式的特点如下:1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这种系统的优点是:当发生单相接地时,非故障两相的电压不升高,由于接地电流非常大,不会发生间歇性电弧,同时内部过电压倍数较小,因而可以降低对线路绝缘水平的要求。由于单相接地就是单相短路,短路电流较大,保护装置迅速而可靠地动作,缩短了故障存在的时间。缺

13、点是:因短路电流大,开关及电气设备有时要选用较大的容量或规格。当发生短路时若未能及时切除,会严重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而且对通讯的干扰强烈,故常用于110kV及以上的电网。对于380V低压电网,由于用户需要380V和220V两种电压等原因,故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2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这种系统在正常工作时供电变压器的中性点,不接地。对于短距离低压输电线,它的对地电容较小,发生接地故障时入地电流较小,对通讯线的干扰也较小,瞬时性接地故障往往能自动消除;对于长距离高压输电线,由于线路对地电容较大,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较大时(6kV系统达30A,35kV系统大于10A),接地处容易发生间歇性电弧,在电

14、网中引起高频振荡产生过电压,使电网对地绝缘较低处发生接地短路故障,因而对接地电流值有一定的限制规定。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缺点是:当发生单相接地时,无故障两相的对地电压升为相电压的倍(即升为线电压),危及相间绝缘,易造成两相接地短路,当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较大时,易产生间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而且内部过电压的倍数也较高。这冲系统的优点是:一相接地时,接地电流小,保护装置不动作,电网还可以继续运行一段时间,待作好准备后故障线路再停电。由于360kV电网在供电系统中占的比重很大,如果采用接地系统,则一相接地就会导致停电,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故我国360kV电网均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3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15、这种系统主要是利用消弧线圈(电抗器)的感性电流补偿电网对地的电容电流,可减小单相接地时接地点的电流,不产生电弧,避免发生电弧接地过电压。完全补偿的条件是,为了避免电网参数改变时产生串联谐振,一般采取过补偿运行。这种系统的缺点是:因要根据运行网路的长短决定消弧线圈投入的数量与地点,故系统运行较复杂,设备投资较大,实现选择性接地保护困难。 1-8 如图1-3所示,为变压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L接地的供电系统。当三相线路对地分布电容不对称或出现一相断线时,线路参数不再是对称的,因此负载中性点将发生位移,导致0点与点之间出现电位差。由于线路参数的变化使C与L的关系恰好符合公式时,在电压UOO的作用下,线路

16、对地回路将发生消弧线圈与对地分布电容的串联谐振。回路一旦出现串联谐振,由于总阻抗几乎为零,故即使UOO的数值不大,回路中也会流过很大的电流,流过消弧线圈L,产生较大的压降,使变压器中性点0对地呈现高电位,极易损坏变压器的对地绝缘。图1-3对地回路的串联谐振示意图第二章 负荷计算与功率因数计算 习题(各题后括号中的“*”,“”和“+”分别表示解答,提示和不给答案三种形式) 2-1 目前电力负荷计算有哪几种主要的计算方法?简述其特点及应用范围。(*) 2-2 企业的年耗电量与年电能损耗在计算上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2-3 在变电所运行过程中,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线路与变压器的功率损耗?(*

17、) 2-4 一个变电所的运行方案,应根据哪些条件确定?试举例分析?() 2-5 功率因数过高或过低对用户各有何危害?最佳补偿方案应考虑什么条件? 2-6 提高功率因数有哪些方法?其中人工补偿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优缺点?(*) 2-7 试分析采用电容器进行并联补偿和串联补偿的特点及用处,为什么在并联补偿中10kV及以下线路的补偿电容器组常按三角形接线?(*) 2-8 什么叫电力设备的经济运行?什么叫无功功率经济当量?怎样确定两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方案?(*) 2-9 某年产90万吨原煤的煤矿,其供电设计所需的基本原始数据如下:矿年产量: 90万吨; 服务年限: 75年; 矿井沼气等级:煤与沼气突出

18、矿井;立井深度:0.36 km ; 冻土厚度: 0.35 m ; 矿井地面土质:一般黑土;两回35kV架空电源线路长度:L1L26.5km ;两回35kV电源上级出线断路器过流保护动作时间:t1t22.5s ;本所35kV电源母线上最大运行方式下的系统电抗:Xs.min 0.12 (Sd100MVA);本所35kV电源母线上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系统电抗:Xs.max 0.22 (Sd100MVA);井下6kV母线上允许短路容量:Sal100MVA;电费收取办法:两部电价制,固定部分按最高负荷收费;本所35kV母线上补偿后平均功率因数要求值:cos35.a0.9;地区日最高气温: m44 ;最热月室

19、外最高气温月平均值:m. o42 ; 最热月室内最高气温月平均值:m. i32 ;最热月土壤最高气温月平均值:m. s27 。全矿负荷统计分组及有关需用系数、功率因数等如表21所示。表21 全矿负荷统计分组表设 备名 称负荷等级电压V线路类型电机类型单机容量kW安装台数工作台数工 作设 备总容量kW需用系数Kd功率因数cos离35kV变电所的距离km12345678910111 主机提升26000CY10001/110000.950.850.282 副井提升16000CY6301/16300.940.840.203 扇风机116000kT8002/18000.88-0.911.54 扇风机21

20、6000kT8002/18000.88-0.911.55 压风机16000CT2504/25000.9-0.890.366 地面低压1380C8700.720.780.057 机修厂3380C7500.60.70.208 洗煤厂2380K9200.750.780.469工人村3380K4800.760.852.010支农3380K3600.750.852.711主排水泵16000CX5005/315000.880.860.6512井下低压2660CX23780.70.76注1:线路类型:C-电缆线路;k-架空线路。注2:电机型式:Y-绕线异步;X-鼠笼异步;D-直流;T-同步。试对该矿地面35

21、6kV变电所初步设计中的负荷计算、主变压器选择、功率因数补偿及供电系统拟定等各内容进行设计计算。思考题选答: 2-1目前电力负荷计算的主要方法有需用系数法、单位产品电耗法、二项式法和利用系数法等。电气计算负荷一般采用的是在最大负荷班里出现的30分钟时间间隔的电气负荷最大平均值,各种计算方法力图使接近。因为30分钟是从较小截面导体的允许发热为前提所规定的,所以,即使是等于。时也可能比实际的负荷大。这说明30分钟时间间隔的规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1需用系数法变电所各设备的实际负荷总容量总是小于其联接设备(不包括备用)的额定总容量,二者的比值称为需用系数,根据联接于变电所的设备总容量及需用系数来计算

22、变电所电气负荷的方法称需用系数法。其基本公式如下: kW (1)需用系数法是当前通用的求计算负荷的方法,由于简单易行,为设计人员普遍接受,矿山变电所的负荷计算均用此法。各类设备及设备组的需用系数来源于大量的实际测定组统计计算。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把需用系数,看作是一个与一组设备中设备的多少及设备容量悬殊情况都无关的固定值,这是不严格的。实际上,只有当设备台数足够多,总容量足够大,又没有特大型用电设备时,的值才能趋向一个稳定的数值。所以该法较适用于矿井变电所及大型车间变电所的负荷计算。2单位产品电耗法这是一种近似的估算法,在有已投产的性质相似、规模相等的矿井或企业作为参考时,它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方

23、法。在作初步设计,特别是方案估算时,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单位产品电耗法的基本作法是已知矿井的年产量及单位产品电能消耗量,先用下式求出矿井年电能需要量 kWh (2)再据最大负荷年利用小时丁(中型矿井=30005000h)用下式求出计算负荷的估计值kW (3) 所谓最大负荷年利用小时,就是按最大负荷来输送用户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所需要的时间。 3二项式法需用系数法没有考虑少数容量特别大的设备对计算负荷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在确定联接设备台数不太多的车间干线或支干线的计算负荷时,结果往往偏小。二项式法是用两个系数来表征负荷变化的规律,把计算负荷看作由两个分量组成,一个分量是平均负荷,另一个分量是若干台大型

24、设备参与计算时对平均负荷造成的参差值,利用等效台数来固定地反应大型设备的影响,但由于过份突出大型设备对电气负荷的影响,故计算结果往往偏大。用二项式法确定计算负荷的基本公式如下:, kW式中 - 用电设备组的平均负荷,kW;一表示该组中几台最大容量设备运行时的附加负荷,为几台最大容量设备的总容量,kW,b,c- 二项式系数,可查表求得。目前二项式法还缺乏充分的理论根据,在对某些台数和容量范围的设备进行计算时,有可能得出一些矛盾的结论。二项式系数是机械部门根据实际测定,统计而总结出来的,因而仅限予机械行业。 需要指出,采用二项式法计算时,应注意将计算范围内的所有用电设备统一分组,不应逐级计算后再代

25、数相加,并且计算的最后结果不再乘以最大负荷同时系数。因为由二项式法求得的计算负荷是总平均负荷与最大一组附加负荷之和,它与需用系数法的各用电设备组半小时最大平均负荷的代数和占的概念不同。4.利用系数法利用系数法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分析所有用电设备在工作时的功率迭加曲线得到的参数为依据,找出。与平均负荷的关系,通过利用系数最大利用系数。来确定计算负荷。其基本公式如下: kW (5)利用系数法的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实际负荷,但计算方法较复杂,而且、的数据目前如较为缺乏,因而应用不广。综上所述,在电气负荷计算这一领域内,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在如何使计算负荷比较接近实际负荷和平均最大负荷的时间间隔规定合理化

26、等问题上,还有待于提出一些新的方法和见解。2-2 企业的年耗电量与年电能损耗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年电能损耗是指一年内没有用予生产而损耗在设备(主要是线路和变压器)中的电能,年耗电量是企业在一年内所消耗的电能,它包括用于生产的电能和年电能损耗两项。二者的计算公式如下: -企业年电能消耗量,kWh;-线路年电能损耗,kWh;-对应予时的变压器年损耗,kWh;-对应于对的线路损耗,kW; -最大负荷损耗小时,其含义是t若供电线路的负荷总是维持及不变,则它在小对内的电能损耗正好等予实际负荷在8760小时内的电能损耗,h;-变压器等效空载损耗(考虑无功经济当量), kW;-变压器等效短路损耗,kW。(4

27、)(5)由上可见年耗电量是由计算负荷乘以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求得,而年电能损耗是线路与变压器的年电能损耗之和,其实质是用对应于的损耗乘以而求得。显然与和有关,因为它们都是从一个负荷曲线推导出来的。在实际应用中给出与的关系曲线,从该曲线中根据和的值就可以查出相应的值。 2-3 1三相供电线路的有功功率损耗和无功功率损耗分别为 ,kW (1) ,kvar (2)由以上两式可知,欲降低线路与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就必须减少线路的电阻,电抗和变电所的无功计算负荷。在系统已经运行的条件下,可采取以下措施。1)在开关断流容量允许的情况下,对于一路使用一路备用的双回供电线路,可改为两路同时使用。这样可使线路的电阻

28、,电抗降为原来的一半,因而大大减少了线路的功率损耗。2)当负荷功率因数较低时及时增投补偿电容器组,这样可大大减小变电所的无功计算负荷,同样使线路损耗减少。2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包括空载损耗(铁损)和短路损耗(铜损)两部分铁损是由于主磁通在变压器铁芯中产生的有功损耗和无功损耗。由于变压器的主磁通只与外加电压有关,而与负荷电流无关,因此当变压器在系统中运行时,外加电压基本不变,故铁损为一常数,在运行中没有办法降低其数值。 铜损是负荷电流在变压器绕组中产生的有功损耗和无功损耗,因而其大小与变压器的负荷率有关。求变压器功率损耗的公式如下:(3)(4)式中 一一变压器空载无功损耗;一一变压器额定无功损耗由公

29、式(3)、(4)可以看出,在变压器已经运行的条件下,只有降低变压器的负荷率才能显著地减少其功率损耗。因此关键是设法降低变电所的运行负荷,其方法有三: 1)合理安排各组负荷的供电时间,压低负荷曲线上的高峰负荷; 2)人工补偿功率因数,减少无功负荷,从而使总的变小; 3)按经济运行方案来投、切变压器。 2-4 提示:考虑电源条件、负荷性质,设备容量、继电保护装置、短路容量对设备选择的影响、电网电容电流、工人技术水平及运行经济指标等条件。 2-5 功率因数是交流电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用,表示功率因数过低对用户有如下危害:1)使电气设备(如变压器、发电机等)的容量不能充分利用。电气设备都有一定

30、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允许超过的。根据功率表达式,如果功率因数低了,则有功输出也将随之降低。反过来此时要想维持一定的有功输出,则必然会导致电流的增大。2)增加矿内配电线路的功率损失。通过导线的电流由公式决定。当线路电压与机械负荷不变时,有功分量,一就是一个常数。所以当减小时,线路电流I必然增加,使功率损失()大大增加。3)增加矿内配电线路的电压损失。线路的电压损失由公式决定。功率因数变小时,通过线路的无功功率增加,于是线路电压损失也增加。结果用电设备的端电压下降,有时甚至低于允许值,严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特别是在用电高峰时期,功率因数偏低,会出现大面积地区的电压降低,给生产带来

31、不良后果。功率因数过高(即产生过补偿)对用户有以下危害:1)增加补偿装置安装处以前的输、配电线路的功率损失。当出现过补偿时,线路中产生超前电压90度的电容电流,该电流与电阻电流合成后使总电流I增加,故功率损失亦会增加。2)造成线路电压超过规定值,甚至会使补偿装置处的电压高于线路首端的电压。其相量图如图2-1所示。图中I超前的角度为,为线路电阻压降,为线路电抗压降,由图可以看出这说明,当出现过补偿时,线路末端电压有可能高于始端电压,从而使用电设备所承受的电压超过规定值。另外,由于补偿电容的无功功率输出与装设处电压的平方成正比,故母线电压的提高又会使过补偿的程度更加严重。 图2-1过补偿时的线路电

32、压相量图电容补偿的最佳方案可考虑下列条件确定:1)使线路电能损失为最小。 2)补偿节电的经济性比较,一般功率因数越接近1,电容补偿装置的投资越大,而节电的相对收益越小。3)负荷的稳定性。4)负荷的分布情况。 5)补偿装置的投运方式。 2-6 提高功率因数的关键在于如何减少电力系统中各个部分所需用的无功功率,特别是减少负载从电网中取用的无功功率,使电网在输送一定的有功功率时,尽量少输送或不输送无功功率。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1提高用电设备本身的功率因数。一般有以下五项措施; 1)尽量采用鼠笼式异步电机。以为它结构紧密、气隙小、漏磁少,因而本身的功率因数就比绕线式异步电动机高。2)避免

33、电动机与变压器的轻载运行。因此时有功功率小而激磁所用的无功功率不变,故较低。所以,应力求电动机在接近额定负荷的条件下运行,变压器的负荷率也不宜低于50。 3)对不需调速的大型设备,尽量采用同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可达到1,并且在过激磁的条件下,还可向电网输送无功功率,减轻电网输送无功功率的负担因而提高了功率因数。矿井可使用同步电动机的设备有扇风机,空气压缩机等。 4)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同步化运行。这一措施同样可将功率因数提到1,但由于经济和维护问题使其推广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5) 尽量采用高压电动机。这样可以省掉降压变压器,从而消除了该变压器产生的无功损耗,一般变压器的无功损耗约为有功

34、损耗的五倍以上。矿井可用高压电动机的设备有主排水泵、提升机、空气压缩机和扇风机等。 2人工补偿提高功率因数 人工补偿提高功率因数,这是一种使用供应无功功率的设备就地补偿用电设备所需要的无功功率,来提高其功率因数的方法。当用户在采用了各种“自身提高”的措施后仍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时,就要考虑增设人工补偿装置。人工补偿法一般有四种类型。 1)并联移相电容器组。其原理主要是利用电容器产生的无功功率与电感负载的无功功率相互变换,从而减少负载向电网吸取无功功率,使得补偿装置处以前的电网无功负荷减少,即提高了整个负荷相对电源的功率因数。并联电容补偿法具有投资省、有功功率损耗小(每kvar损耗约34 W)、运行

35、维护方便,故障范围小、无振动与噪声、安装地点较灵活等优点,因而为矿山地面变电所广泛采用。目前多在6kV母线上并联电容器组进行所谓集中补偿。电容补偿的缺点是只能有级调节而不能随负荷无功功率需要量的变化进行连续平滑的自动调节。另外,当通风不良,运行温度过高或线路电压超限时,电容器容易损坏。 2)采用同步调相机。同步调相机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容量的空载运行的同步电动机,其功率大都在5000kW及以上,在过激磁时,它相当于一个无功发电机。其显著的优点是可以无级调节无功功率,但也有造价高、有功损耗大、需要专人维护等缺点。因而主要用于电力系统的大型枢纽变电所,来调整区域电网的功率因数和潮流分布。 3)采用可控

36、硅静止无功补偿器。这是一种性能较优越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由移相电容器、饱和电抗器、可控硅励磁调节器及滤波器等组成。其特点是将可控的饱和电抗器与移相电容器并联作用,电容器可补偿设备产生的冲击无功功率的全部或大部。当无冲击无功功率时,则利用由饱和电抗器所构成的可调感性负载将电容器供给的过剩的无功吸收,从而使功率因数保持在要求的水平上。滤波器可以吸收冲击负荷所产生的高次谐波,保证电压质量。这种补偿方式的优点是动态补偿反应迅速,损耗小,特别适合对功率因数变化剧烈的大型负荷进行单独补偿,如用于矿山提升机的大功率可控硅整流装置供电的直流电动机拖动机组等。其缺点是投资较大,设备体积大,因而占地面积也较大。

37、4)采用进相机改善功率因数。进相机叫转子自激相位补偿机,是一种新型的感性无功功率补偿设备,只适用于对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进行单独补偿,电动机容量一般为951000kW。进相机的外形与电动机相似,没有定子及绕组,仅有和直流电动机相似的电枢转子,由单独的、容量为1.14.5kW左右的辅助异步电动机拖动。其补偿原理如下:工作时进相机与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绕组串联运行,主机转子电线束流在进相机绕组上产生一个转速为的旋转磁场;进相机由辅助电动机拖动顺着该旋转磁场的方向旋转,当进相机转速时,其电枢上产生相位超前于主机转子电流的感应电势Ek迭加到主机转子电势上,改变了主电动机转子电流的相位,从而改变了主电动机

38、定子电流的相位;调整就可以使主电动机在的条件下运行。这种补偿方法的优点是投资少,补偿效果好而且彻底,还可以大大降低主电动机的负荷电流,因而节电效果也很显著,一般运行两、三个月后就可以收回设置进相机的投资;其缺点是进相机本身是一旋转机构,还要由一辅助电动机拖动,故增加了维护和检修的负担,另外它只适宜负荷变动不大的大容量绕线式电动机,故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2-7 并联补偿是将电容器并联在变电所的母线上。并联补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用户母线上的功率因数,对以电容器装设处母线引出的配电线直至用电设备均无补偿收益,因母线后配电网路中流通的无功功率并没有减少,只是无功功率的提供者不同罢了。并联补偿一般在矿

39、井各级变、配电所作集中补偿和单独补偿用。串联补偿主要用于电力输电线路。将电容器与线路串联,可以改变线路参数,从而减少线路的电压损失,提高末端的电压水平,减少电网的功率损失和电能损失,提高输送电能的能力。在并联补偿中,10kV及以下线路的补偿电容器组常按三角形接线,主要出于以下几点原因:1)三角形接线可以防止电容器容量不对称(如个别电容器的熔断器熔断)而出现的过电压,电熔器对过电压是最敏感的。若为星形接线,则由于中性点位移,使部分相欠电压而部分相过电压。更严重的是当发生单相接地时,其余两相将升为线电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容器将很容易损坏。2)三角形接线若发生一相断线,只是使各相的补偿容量有所

40、减少,不致于严重不平衡;而星形接线若发生一相断线,就使该相失去补偿,严重影响电能质量。3)采用三角形接线可以充分发挥电容器的补偿能力。电容器的补偿容量与加在其两端的电压有关,即,kvar(1)电容器采用三角形接法时,每相电容承受线电压,而采用星形接法时,每相电容承受相电压,所以有 ,kvar (2)上式表明,具有相同电容量的三个单相电容器组,采用三角形接法时的补偿容量是采用星形接法的3倍。因此,在电压相符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三角形接法。 2-8 1电力设备的经济运行使电力系统的有功损耗最小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运行方式称电力设备的经济运行。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使整个电力系统的有功损耗为最小

41、而不是单纯考虑某一台设备的损耗;二是设备的运行方式,对于变压器来说,就是分裂运行、还是并联运行,单独运行还是同时运行,或者是在多大负荷率下运行的问题。2无功功率经济当量电力系统的有功损耗,不仅与各用电设备的有功损耗有关,而且与它们的无功损耗也有关。因为设备所消耗的无功功率也要由电力系统供给,这使得电网线路在输送一定的有功电流的同时,也要输送一定的无功电流,结果总的视在电流就增大了,而线路有功损耗是用视在电流来计算的,即。所以,由于各设备无功损耗的存在,使电力系统的有功损耗增加了一定的数值。为了计算设备无功损耗所引起电力系统有功损耗的增加量而定义的换算系数称无功功率经济当量,用表示。它表示电力系

42、统多输送1kvar的无功功率时,将使电力系统中增加有功功率损耗的kW数,其单位是kWkvar。 的值与电力系统的容量,结构及计算点的具体位置等多种因素有关,对于工矿企业变、配电所,对由发电机直配的负荷;对经两级变压的负荷,对经三级以上变压的负荷。3确定两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方案矿井主变压器是全矿的供电电源,因此搞好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对节约电能有很大的意义。我们先来考虑单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变压器即有有功损耗,又有无功损耗,这些损耗都要引起电力系统有功损耗的增加,但由于变压器的有功损耗远比无功损耗小,因此在考虑电力系统有功损耗增量时,可以忽略变压器有功损耗的影响。 要确定变压器经济运行的条件,可以采

43、用数学分析中求极值的方法。将变压器本身的有功损耗再加上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在电力系统中引起的有功损耗增量,二者之和称为变压器有功损耗换算值,然后对电力系统单位容量负荷的有功损耗换算值求导数,并令导数为零,就可以得到变压器的经济负荷。设某变压器的负荷为,则其有功损耗换算值为 (1)式中一一变压器的负荷率,。要使变压器运行在经济负荷下,就必须满足负荷单位容量的有功损耗换算值为最小的条件。 令,就可得到变压器的经济负荷为 (2) 变压器的经济负荷与其额定容量之比称为变压器的经济负荷系数,即 (3) 下面来确定两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方案。设某矿地面变电所有两台同型号,同容量的主变压器,变电所总负荷为。所谓两

44、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方案,实际上就是求出其临界负荷来确定在什么负荷条件下应该一台运行,在什么负荷条件下应该两台同时运行。当一台变压器运行时,它承担总负荷,故由公式(1)得其有功损耗换算值为 两台变压器同时运行时,每台承担负荷约为,而总的有功损耗换算值为此时一台换算值的两倍,即 我们以,为坐标可画出两条曲线,表示两种情况下有功损耗换算值对总负荷的关系。两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负荷就称为两变压器经济运行的临界负荷,用表示。当时,因,故宜于一台运行;当时,因,故宜于两台同时运行。当,即 由此可求得两台变压器经济运行的临界负荷为 (4)对于几台与(n一1)台同型同容变压器经济运行的临界负荷,同样可以推导出其

45、表达式为。 (5)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方案,除与变压器本身损耗有关外,还与两部电价制的收费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目前我国实行的两部电价制,实际上对用户有两种不同的收费办法,即固定电费有按最高负荷收费和按变压器接用容量收费两种。对于后一种收费办法,实际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方案就有较大困难。因这种情况下,供电设计上常选用两台变压器台运行,一台备用的运行方式,以减少固定电费支出。 2-9 解题思路工矿企业负荷计算,首先需收集必要的负荷资料,按表2-9的格式做成负荷统计计算表,计算或查表求出各负荷的需用系数和功率因数(例题已给出),然后由低压到高压逐级计算各组负荷,在进行负荷归总时,应计入各低压变压器的损耗,考虑组间同时系数后,就可求得矿井kV母线上的总计算负荷,作为初选主变压器台数容量的主要依据功率因数的补偿计算与主变压器的容量、负荷率及运行方式密不可分,题意是要求将35kV母线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9以上,故应将主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也计入总的负荷中,在计算过程中将会存在估算与最后验算的反复。拟定供电系统,主要是综合考虑矿井负荷性质,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及电源线的情况来决定矿井地面356kV变电所的主接线方式。并绘制供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