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1.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44047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DOC 页数:420 大小:10.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0页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0页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0页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0页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1.doc(4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JTG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Bridge and Culvert2011-06-07 发布2011-08-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Bridge and CulvertJTG /T F502011主编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实施日

2、期:2011年08月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公 告2011年第32号关于公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的公告现公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作为公路工程 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 2000)同时废止。该规范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运输部,日常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主编 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负责。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总结 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周家井,邮政编码:100024),以便修订时研用。特此公告。中华人

3、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二一一年六月七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主题词:公路规范公告2011年6月9日印发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本规范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交公路发2006439号文关于下达2006年度 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作为主 编单位,对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 2000)进行修订而成。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专题论证,并在总结近年来公路桥涵 施工的成功经验以及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吸纳了其中成熟的技术和工艺,同时也借鉴 了国外先进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现了安全、耐久、节能的公路桥涵工程建设理念

4、。本次修订重点突出了技术的成熟性和先进性,规定了公路桥涵工程施工中应遵守的 准则、技术要求以及对施工关键工序的控制原则,并与相关的标准、规范协调配套。修订 的主要内容为:(1) 原规范的条文部分共22章,本次修订新增加了4章:第13章“扩大基础、承台与 墩台”,第20章“海洋环境桥梁”,第25章“安全施工与环境保护”,第26章“工程交X”, 修订后条文部分共26章。原规范有28个附录,本次修订进行了适当调整,调整后为17个附录。原规范有84条术语,本次修订保留19条,取消65条,新增7条,修订后为26条。(2) 对有关章节的编排和内容作了适当调整。将原规范中钢围堰的内容调整到第13 章“扩大基

5、础、承台与墩台”;将原规范分散在各章与拱桥有关的规定(拱架、拱圈砌筑等) 统一调整到第15章“拱桥”;钢桥面铺装一节原规范列于悬索桥一章中,现调整到第21 章“桥面及附属工程”;将原规范中的第11章第11. 10节“热期、雨期施工”与第14章“冬 期施工”的内容合并,成为单独一章。(3) 在原规范的基础上,本次修订新增加了环氧涂层钢筋、高性能混凝土、真空辅助 压浆、无黏结预应力和体外预应力、桩底后压浆、膜袋围堰、钢拱桥、斜腿刚构桥、拓宽改建 梁桥拼接施工、大型箱梁整孔预制安装、钢索塔、矮塔斜拉桥、无背索斜拉桥、自锚式悬索 桥、波形钢涵洞、涵洞接长、加筋土桥台等内容。(4) 钢筋的机械连接取消了

6、锥螺纹连接接头,对镦粗直螺纹、滚轧直螺纹和套筒挤压 连接三种接头予以规定。增加了束筋施工的技术要求。(5) 对混凝土工程,依据近年来新颁布实施的相关标准,对原规范的有关规定作了修 改和调整:对水泥的含碱量提出了明确要求;集料的有关指标按方孔筛标准列出(原规范 为圆孔筛);列出了粗集料的表观密度、松散堆积密度、空隙率和吸水率等指标要求;对掺 合料和外加剂等混合材料作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增加了耐久性指 标的要求;对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作了修改。(6) 在后张预应力管道材料中,增加了对塑料波纹管的有关规定;对后张预应力孔道1 压浆,提高了压浆材料、浆液性能、制浆设备和压浆工艺的技

7、术要求及质量标准。(7) 对挖孔灌注桩,增加了挖孔施工的安全要求;并对岩溶、采空区、软土、冻土等特 殊地区的灌注桩施工作了相应规定。(8) 明确规定片石混凝土仅适用于基础、墩台身等圬工受压结构中。(9) 沉井增加了泥浆润滑套下沉沉井的有关技术要求。地下连续墙增加了钻抓法、 铣削法、钻劈法、抓取法等成槽方法的施工技术要求。(10) 斜拉桥增加了对拉索锚固区、环形预应力束、钢锚箱等的施工要求,以及对钢绞 线拉索制作和安装的技术规定。(11) 悬索桥增加了索鞍、预制索股和索夹等制造方面的技术要求,以及主缆架设空中纺 线法的施工规定;取消了原规范中钢加劲梁制造加工的内容,统一执行第19章“钢桥”的规定

8、。(12) “钢桥”一章中对钢梁的厂内试拼装作出了更详细的规定。原规范的焊接工艺 评定引用其他标准,现将焊接工艺评定的规定列人本规范的附录中,便于直接遵照执行。(13) 对大跨径桥梁施工过程控制的要求作出了原则规定。(14) “海洋环境桥梁”一章中提出了对海上桥梁的特殊施工要求,以及海洋腐蚀环境 条件下保证结构耐久性的施工技术要求。(15) “安全施工与环境保护”一章中,在安全施工方面,主要对桥涵工程施工场地的 规划和临时设施的设置、机具设备和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高处作业、水上作业、施工现场 用电、起重吊装施工、防火、季节性施工、爆破施工,以及在特殊地区进行桥涵工程施工时 的安全作出了较明确的

9、规定;环境保护方面,主要对防止水土的污染和流失、空气污染和 噪声污染,以及对文物、古迹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等予以规定。请各有关单位将执行本规范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中交第一公路工程 局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周家井,邮政编码:100024),以便下次修订时研用。主编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弓天云田克平荣学军张志新曹瑞刘玉兰王中文李海

10、鹰郭光松牛亚洲汪德隆李加才曹玉新朱金坤光明雒玉军范文理田启军钟建锋钟宁檀兴华杜洪池张国志陈绍华目 录1 侧12 雜23 施工准备和施工测量53.1施工准备53.2 施工测量64 雛104.1 一般规定104.2 钢筋的加工114.3 钢筋的连接124.4 钢筋的绑扎与安装155模板、支架195.1 一般规定195.2 模板、支架设计205.3 模板的制作与安装225.4 支架的制作与安装245.5 模板、支架的拆除256 混凝土工程266.1 一般规定266.2 減266.3 细集料-276.4 粗集料.296.5 ;JC 316.6 外加剂316.7 掺合料326.8混凝土配合比326.9

11、混凝土拌制336.10 混凝土运输 346.11 混凝土浇筑356.12 混凝土养护366.13 大体积混凝土、抗冻混凝土和抗渗混凝土 376.14 高强度混凝土 396.15 高性能混凝土 406.16 质量检验457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497.1 一般规定497.2 预应力筋及其制作497.3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507.4 籠527.5混凝土浇筑537.6 施加预应力537.7先张法557.8 后张法567.9 后张孔道压浆及封锚597.10 无黏结预应力637.11 体外预应力637.12 质量控制与检验648钻(挖)孔灌注桩668.1 一般规定668.2钻孔灌注桩668.3 岩溶、采空区

12、和其他特殊地区的钻孔灌注桩708.4 大直径桩、超长粧718.5 桩底后压浆728.6挖孔灌注桩:738.7 质量检验与质量标准749 769.1 一般规定769.2 桩的制作769.3 桩的吊运、存放和运输799.4 试桩与粧-甚承载力809.5 赚8010 8410.1 麵定 8410.2 沉井制作8410.3 沉井浮运与就位8510.4沉井下沉与着床8610.5 基底检验与沉井封底8710.6 井孔填充和顶板浇筑8910.7 质量检验与质量标准89目录11 地下连续墙 9011.1 一般规定9011.2 施工平台与导墙9011.3 地下连续墙施工9112明挖地基9412.1 一般规定94

13、12.2 土石围堰9412.3 基坑9512.4 挖基和排水9712.5 地基处理9812.6 地基检验9913 扩大基础、承台与墩台10113.1 一般规定10113.2 扩大基础10113.3 承台 10213.4 桥墩与桥台10413.5 墩台帽和盖梁10613.6 片石混凝土 10614 mw 10714.1 一般规定10714.2 材料10714.3 圬工墩台10814.4 附属工程及回填 10914.5 砌体勾缝及养护11014.6 加筋土桥台11014.7 质量检验与质量标准15拱桥15.1 一般规定15.2 拱架15.3 现浇混凝土拱圈15.4 无支架和少支架施工15.5 转体

14、施工12015.6 劲性骨架拱12215.7 悬臂浇筑拱12415.8 钢管混凝土拱12515.9 装配式混凝土衍架拱和刚架拱12815.10 钢拱桥129# 一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15.11 石拱桥 13015.12 拱上结构13215.13 施工控制13316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 13416.1 一般规定13416.2 支架上现浇梁式桥13416.3 移动模架逐孔现浇施工13516.4 装配式桥施工13616.5 悬臂浇筑14016.6 悬臂拼装14316.7 顶推施工14716.8整孔预制安装箱梁14916.9 斜腿刚构 15316.10 拓宽改

15、建梁桥拼接施工15417斜拉桥15617.1 一般规定15617.2 索塔15617.3 主梁15817.4 拉索16317.5 上部结构施工控制16517.6 矮塔斜拉桥16517.7 无背索斜拉桥 16618 悬索桥16718.1 一般规定16718.2 锚碇16718.3 索塔16918.4 索鞍17018.5 猫道17218.6 主缆工程17318.7 索夹与吊索17618.8 加劲梁17618.9 自锚式悬索桥178i9mmi8i19.1 一般规定18119.2 材料18119.3 零件制造18219.4 组装18819.5 焊接19319.6 焊接检验19419.7 杆件矫正197

16、19.8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与摩擦面处理20019.9 试拼装20119.10 表面清理和厂内涂装20319.11 验收20319.12 包装、存放与运输20719.13 工地安装20820 海洋环境桥梁21220.1 一般规定21220.2 环氧涂层钢筋21220.3 混凝土工程21420.4 基础和墩台21520.5 钢管桩防腐蚀 21620.6 混凝土附加防腐蚀21720.7 海上施工安全21921桥面及附属工程22121.1 一般规定22121. 2 支座22121.3 伸缩装置22321.4 桥面防水与排水22521.5 混凝土桥面铺装22521.6 钢桥面铺装22621.7 桥面防护

17、设施22721.8 桥头搭板22922 翻23022.1 一般规定23022.2 混凝土管涵23022.3 波形钢涵洞23122.4 倒虹吸管 23322.5 拱涵、盖板涵23422.6 箱涵23622.7 涵洞接长23723通道桥涵23823.1 桥涵顶进施工23823.2 防水与排水240 24冬期、雨期及热期施工24224.1 一般规定24224.2冬期施工24224.3雨期施工24624.4热期施工24725安全施工与环境保护25025.1 一般规定25025.2 安全施工25025.3 环境保护25426 工程交工256附录A1焊接钢筋的质量验收内容和标准257附录A2钢筋机械连接接

18、头的设计原则与性能等级265附录B1掺合料技术要求267附录B2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269附录B3混凝土电通量快速测定方法270附录C1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的计算272附录C2预应力损失的测试273附录C3后张预应力孔道压浆浆液流动度试验274附录C4压浆浆液自由泌水率和自由膨胀率试验275附录C5钢丝间泌水率试验276附录C6压力泌水率试验277附录C7充盈度试验 278附录D 泥浆各种性能指标的测定方法279附录E 试桩试验办法281附录F1焊接工艺评定289附录F2超声波探伤293附录F3高强度螺栓连接抗滑移系数试验方法294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296附件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

19、02011)条文说明2971 細2992 7|ti 3013施工准备和施工测量 3024 mm 3035模板、支架3056混凝土工程3087预应力混凝土工程3158钻(挖)孔灌注桩323 目录9沉人桩32910 獅33111 地下连续墙33512 明挖地基33713扩大基础、承台与墩台34014 MW34215 撕34416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35017斜拉桥35518悬索桥36019 戀36320 海洋环境桥梁36921 桥面及附属工程37122 翻37323 通道桥涵37624冬期、雨期及热期施工37725安全施工与环境保护37926工程交工3817 总则1总则1.0. 1为适应

20、我国公路桥涵工程建设的需要,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保证施工的质量和 安全,制定本规范。1.0. 2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公路桥涵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施工。1.0. 3公路桥涵工程施工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满足安全、耐久、节能的要求,并应 文明施工。1.0. 4公路桥涵工程施工应遵守国家建设工程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质量保 证体系,明确质量责任,加强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1.0. 5公路桥涵工程施工应遵守国家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 理体系,明确安全责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保障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保证施工安全。1.0. 6公路桥涵工程施工应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节

21、约用地,少占农田, 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各种临时工程、临时辅助设施、临时用地和弃 土等进行处理,做到工完场清。1.0. 7公路桥涵工程施工应积极推广使用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1.0. 8公路桥涵工程的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2术语2. 0.1 止水帷幕 ring curtain wall de-watering用以隔断水源,减少渗流水量,防止流沙、突涌、管涌、潜蚀等,在基坑边线外设置的一 圈隔水幕。2. 0.2 大直径柱 large diameter pile

22、 直径大于或等于2. 5m的钻孔灌注桩。2. 0. 3 超长粧 super long pile桩长大于或等于90m的钻孔灌注桩。2. 0.4 高强度混凝土 high strength concrete 强度等级C60及以上的混凝土。2.0. 5高性能混凝土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采用混凝土的常规材料、常规工艺,在常温下,以低水胶比、大掺量优质掺合料和严格 的质量控制措施制作的,具有良好的施工工作性能且硬化后具有高耐久性、高尺寸稳定性 及较高强度的混凝土。2.0. 6大体积混凝土 mass concrete现场浇筑的最小边尺寸大于或等于lm,且必须采取措施以避免因水化

23、热引起的内表 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的混凝土。2.0. 7结构物的表面系数 surface factor of structure 结构物冷却面积(m2 )与结构体积(m3 )的比值。2.0. 8 移动模架逐跨现饶法 span by span method with stepping formwork采用可在桥墩上纵向移动的支架及模板,在其上逐跨现浇梁体混凝土,并逐跨施加预 应力的施工方法。术语2.0. 9悬臂烧筑法 c*as(-in-|)Iace cantilever method在以桥墩为中心的顺桥句两侧,采用专用设备对称平衡地逐段向跨中浇筑混凝土梁 体,并逐段施加预应力的施r:方法。2.0.

24、 10挂篮 mm.a.We suspended scaffolding悬臂法浇筑混凝土梁体时,川于承受梁体r:i重及施荷载,能逐段向前移动、经特殊 设计的主要I:艺设备。主耍组成部分有承重系统、提升系统、锚固系统、行走系统、模板与 支架系统。2.0. 11施 ri逢 construction jointw设计要求或施工:要分次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形成的接缝。2.0. 12悬臂拼装法 balance canlilever erection method在以桥墩为屮心的顺桥向两侧,采用专州设备对称平衡地逐段向跨中拼装混凝十梁 体预制块件,并逐段施加预应力的施丁.方法。2.0. 13预制

25、节段逐跨拼装法 segmental construction span by span将预制好的梁体混凝土块件利州专用设备逐跨进行拼装,并逐跨施加预应力的施I:方法。2.0. 14支架 supf)ort用于支承模板或其他施I:荷载的临时结构。2.0. 15托架(牛腿)在桥梁粜悬臂部位施丁时,利用预埋件与钢构件拼制联结而成的支架。2.0. 16顶推施I.法 increnienlal launching method梁体在桥头逐段浇筑或拼装,在梁前端安装导梁,采用T斤顶等设备纵向顶推(拉) 或牵弓I,使梁体通过各墩顶的临时滑动支座就位的施T方法n2.0. 17预拱度 camher为抵消梁、拱、桁架

26、等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牛的位移(挠度),在施工或制造时所预留 的与位移方向相反的校.I丨。2.0. 18施.:荷载 cotistruction load施丁阶段施加在结构或构件上的临时荷载,包括施TJI具设备、模板和其他材料、人 群、风力、拱桥单向推力等。一 3 施工准备和施工测量2.0. 19风缆系统 cable-stayed stability system为保证永久结构或临时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而进行专门设计的包括风缆及其附 属设施的临时装置。2.0. 20缆索吊装法 erection with cableway method利用支承在索塔上的缆索,运输和安装桥梁构件的施工方法。2.0.

27、 21转体施工法 construction by swing method利用地形地貌预制两个半孔桥跨结构,在桥墩或桥台上旋转就位跨中合龙的施工方法。2.0. 22试拼装 test assembling在安装施工前为检验预制构件是否满足安装质量要求而进行的拼装。2.0. 23猫道 catwalk为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需要而架设的,一般由缆索支承的空中施工通道。2.0. 24空中纺线法 airspinning method一种将单根钢丝在锚体之间往返编织而形成悬索桥主缆的架设方法。2.0. 25预制平行钢丝索股法 shop-fabricated parallel wire strand metho

28、d以多根平行钢丝预制成索股,并将其从一端锚体向另一端锚体牵弓I就位锚固而形成 悬索桥主缆的架设方法。2.0. 26顶进施工法 jack-in construction method利用千斤顶等设备将预制的箱形或圆管形构造物逐渐顶入路基,以构成立体交叉通 道或涵洞的施工方法。3施工准备和施工测量3.1 施工准备3.1.1桥涵工程施工前应熟悉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且宜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交底。3.1.2应在对工程进行全面施工调查和现场核对后,根据设计要求、合同条件及现场 情况等,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1.3对技术条件复杂的工程,应进行多方案比选,编制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 理的专项施工

29、技术方案和专项安全技术方案。3.1.4施工前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 质量责任;同时应建立质量管理机构、质量检测体系及流程,制定质量管理制度,提出质量 保证措施,对工程的施工实施质量控制。3.1.5施工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责任,提出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应进行分析、评估,提出防范对策,制订必要的突发事 件应急预案,使施工的全过程能安全地进行。3.1.6施工前应建立健全环保管理体系,制订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和文明施工的实施 方案,减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3.1.7应根据工程的规模和有关规定,建立工地试验室。

30、工地试验室配备的试验人员 和试验仪器应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且试验仪器应通过国家法定计量机构的检验标定。3.1.8施工人员的配备应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并应在进场时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和技 术、安全交底。3.1.9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施工原材料的选择应在工程开工前通过试验确定。各种原材料进场时,应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测和试验工作;进场后,应根据 不同的品种、规格及用途分别妥善存放,对容易受潮、锈蚀的材料应有防雨、防潮或防锈的 措施。3.1.10 应结合工程的规模、工期、地形特点等情况合理布置施工场地,所设置的各种 临时设施应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及安全施工的要求,开工前应完成现场的“四通一

31、平” 工作。3.1.11应根据工程施工的需要,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和生产工具,且应在施T:前对施 T机具进行安装调试。3.1.12 对拟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工程项目,应提前做好试验研究和 论证等工作,保证工程施工能顺利进行。3.1.13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制定现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应在施工过程中 贯彻执行。3.2施工测量3.2.1 桥涵工程施工前应根据其结构形式、跨径及精度要求等编制施工测量方案,选 定控制测量等级,确定测量方法。3.2.2 施工前应由勘测设计单位对控制性桩点进行现场交桩,并应在复测原控制网的 基础上,根据施工需要适当加密、优化,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3.

32、2.3 对测量控制点,应编号绘于施工总平面图上,并应采取有效措施妥善保护。施 工过程中,应对控制网(点)进行不定期的检测和定期复测,定期复测周期不应超过6个 月,当发现控制点的稳定性有问题时,应立即进行局部或全面复测。3.2.4 桥涵工程施工的平面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等级平面控制测量,其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50mm,最弱相邻点间相对点位中 误差为30mm,最弱相邻点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得大于表3. 2.4-1的规定。表3.2.4-1平面控制测量精度要求测量等级最弱相邻点边长相对中误差测量等级最弱相邻点边长相对屮误差二等1/100 000四等1/35 000二V等1/70 000一级1/20

33、0002桥梁工程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不得低于表3. 2. 4-2的规定,同时桥梁轴线精度尚应符合表3. 2. 4-3的规定。对特大跨径及特殊结构桥梁,应根据其施丁允许误差,确定控 制测M的精度和等级。表3.2.4-2平面控制测量等级多跨桥梁总K/Xm)单跨桥梁跨径LK(m)其他构造物测喆等级000Lk500二等2 000/. 3 000300 /JK 5001 000 彡厂 2 000150彡/、300高架桥四等L 丨 000Lk 150-级表3.2.4-3桥梁轴线相对中误差测敁等级桥梁轴线相对中误差测fi等级桥梁轴线相对中误差S1/150 000四等彡 1/60 000VTi-彡 1/100

34、000一级在 1/40 0003大桥、特大桥以及特殊结构桥梁的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其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应 大于10mm/km,投影分带位置不得选在桥址处。4 1采用独、/:坐标系、抵偿坐标系时,应确认与国家坐标系的转换关系。5 /!-:布设面控制点时,四等及以上平面控制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不得/j、于 500m ; 一级平面控制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在平原、微丘区不得小于200m,重丘、山岭区 不得小于100m;最大距离不应大于平均边长的2倍。特大桥及特殊结构桥梁的每一端应 至少埋设2个平面控制点。3.2.5 桥涵工程施工的高程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同一工程项目应采用同一高程系统,并应与相邻工

35、程项目的高程系统相衔接。桥 位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应与路线控制高程联测。2 j|j于跨越水域或深谷的大桥、特大桥的高程控制网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为 10mm。3 高程控制网每千米观测高差中误差和附合(环线)水准路线长度应小于表3. 2. 5-1 的规定。表3. 2.5-1高程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测W等级每T米高差中数中误差(mm)附合或环线水准路线K度(km)偶然中误差全中误差M认二等土 12100:等3610四等5104注:控制网节点Ih的K度不应大于表中长度的0.7倍。4桥梁工程的高程控制测量等级不得低于表3.2. 5-2的规定。施工准备和施工测量表3.2.5-2高程控制测量等级多跨桥梁总长i(m)

36、单跨桥梁跨径k(m)其他构造物测量等级000Lk500二等1 0003 000150Lk 500三等L 000Lk 150高架桥四等5施工水准网中的各水准点,对于大桥和特大桥应构成连续水准环。大桥和特大桥 的每端应至少设置2个水准点,作为水准网的控制点。3.2. 6对与相邻工程项目接合处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应在施工前进行联测,发现问题 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3.2.7 宽阔水域和海上桥梁工程的施工测量宜采用GPS测量,且宜在水域和海上建 立专门的测量平台。3.2.8 宽阔水域和海上桥梁工程的GPS平面控制网宜分为首级网、首级加密网、一级 加密网和二级加密网4个等级,首级和首级加密网宜由勘测设计单

37、位布设,一级和二级加 密网宜由施工单位布设。一级和二级加密网的布设和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密网应采用与全桥统一的坐标系统,且宜由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组成,并应一 次完成网形设计、施测与平差。加密网应保证至少与最近的2个高级网点为起算点进行 联测,任一加密网点应至少与另外2个控制点通视。加密网应按一级GPS测量精度施 测,其精度应保证最弱相邻点点位中误差小于 10mm。2控制网点应安全、稳定,在使用过程中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测,当对控制点的稳 定性有怀疑时,应立即进行局部或全面复测。加密网两次复测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3 个月。3 宜每隔1. 5km左右选择一个桥墩先行施工其基础,并应在该基础上设立

38、稳固可 靠且带有强制对中观测装置的测量控制点,作为桥梁其他墩台施工放样的基准点。3.2.9 宽阔水域和海上桥梁工程的高程控制网应采用全桥统一的高程基准。对首级 网点、首级加密网点和全桥高程贯通测量,应采用不低于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进行联 测;对一级和二级加密网点,应采用不低于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进行联测。先行施工 桥墩的高程控制宜采用GPS测量,其间的其他桥墩、桥塔及上部结构可根据跨海贯通测 量的成果,采用常规的高程测量方法进行测量。采用GPS高程测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选用与桥位区大地水准面较密合的重力场模型,根据高程联测结果,采用曲面 拟合法,求取先行施工桥墩或海中暂时无法进行水准

39、测量的GPS测量点的高程异常值和 正常高。当跨海水准贯通测量完成后,应根据贯通测量成果对正在施工桥墩的GPS高程 值进行修正。2 采用拟合法求得的GPS测量点的正常高,在其精度情况得到确认后可代替三等 以下精度的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3.2.10采用GPS实时动态测量系统(RTK)进行宽阔水域、海上桥梁工程的定测和施 工放样测量时,基准站的设置及测量方法宜符合所用产品的相应技术规定,测量精度应满 足本规范的要求。3.2.11桥涵工程施工放样测量日f,应对桥涵各墩台的控制性里程桩号、基础坐标、设 计高程等数据进行复核计算,确认无误后再施测。3.2.12施工放样测量需设置临时控制点时,其精度应符

40、合相应等级的精度要求,并应 与相邻控制点闭合。3.2.13特大桥以及特殊结构的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宜对主要墩、台(或索塔、锚碇)的 沉降变形、倾斜度等进行监测。3.2.14桥涵工程完工后,应配合交(竣)工验收进行交(竣)工测量。3.2.15桥涵工程的施工测量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 路勘测规范(JTG C10)的规定。4钢筋4.1 一般规定4.1.1 桥涵工程中采用的普通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 分:热乳光圆钢筋(GB 1499. 1 )、钢筋混凝土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 13014)、冷轧带肋钢筋(

41、GB 13788)的规 定;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环氧树脂涂层钢筋(K; 3042)的规定;其他 特殊钢筋应符合其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4.1.2 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进场时除应检查其外观和标志外, 尚应按不同的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抽取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检验试 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钢筋经进场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4.1.3 钢筋分批检验时,可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尺寸的钢筋进行组批,每批 的质it不宜大于60t,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应增加一个拉伸和 一个弯曲试验试样;钢筋的进场检验亦可由同一牌号、同

42、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的不 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进行,但各炉罐号的含碳量之差应不大于0. 02%,含锰量之差应不 大于0. 15%。4.1.4 钢筋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锈蚀、污染或被压弯;在工地存放时,应按不同品种、 规格,分批分別堆置整齐,不得混杂,并应设立识别标志,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存 放场地应有防、排水设施,且钢筋不得直接置于地面,应垫高或堆置在台座上,顶部应采用 合适的材料予以覆盖,防止水浸和雨淋。4.1.5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钢筋产生锈蚀。对设置在结构或 构件中的预留钢筋的外露部分,当外露时间较长且环境湿度较大时,宜采取包裹、涂刷防 锈材料或其他有效方式,

43、进行临时性防护。4.1. 6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规定采用,当需要代换时,应得到设计人员的书面 认可。 钢筋4.1.7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热轧光圆钢筋制作,且其使用时的计算 拉应力应不大于50MPa。4.2 钢筋的加工4.2.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使用前应将表面的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带 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当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巳伤蚀截 面时,应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4.2.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采用冷拉方法 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 ;HRB335级、HRB400级钢筋

44、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4.2.3钢筋的形状、尺寸应按照设计的规定进行加丁。加工后的钢筋,其表面不应有 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4.2.4钢筋的弯制和端部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应符合表4.2.4的规定。表4.2.4受力主钢筋制作和末端弯钩形状11 弯曲部位弯曲角度形状图T3末端弯钩llA钢筋种类公称径d (mm)弯曲直径D平立段长度HPB235HPB3006-22名 2.5(16-25HRB33528 40505d6 -25多5dHRB40028 405d506dRRB4008 25备3d28 406 -25HRB33528 40.505d625多4d()dHRB40028 40506dRRB4008253d28 -40英4d钢筋续上表20mm时,弯钩内直径D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