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生物基因定位的基本方法和遗传图的制作.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45688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核生物基因定位的基本方法和遗传图的制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真核生物基因定位的基本方法和遗传图的制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真核生物基因定位的基本方法和遗传图的制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真核生物基因定位的基本方法和遗传图的制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真核生物基因定位的基本方法和遗传图的制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真核生物基因定位的基本方法和遗传图的制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核生物基因定位的基本方法和遗传图的制作.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真核生物基因定位的基本方法和遗传图的制作图距(map distance)即指两个基因在染色体图上距离的数量单位,它是以重组值1%去掉%号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一个距离单位,即某基因间的距离为一个图距单位(map unit, mu)。后人为了纪念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摩尔根,将图距单位称为厘摩(centimorgan, cM)。假设两基因a-b间的重组率为17%,即这两个基因相距17个图距单位(17cM) 。基因定位(gene mapping)是指将基因定位于某一特定的染色体上,以及测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线性排列的顺序与距离。基因定位的目的是通过将基因定位到染色体的基因座上后,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开发生物性状

2、的遗传性质,特别是通过遗传连锁将一种性状的遗传与另一种性状或标记相联系,或者通过将表型差异与染色体结构的改变联系起来。这在商业上可用于改良动植物的性状、定位和克隆人类的疾病基因等。1两点测交(two-point testcross):两点测交是指每次只测定两个基因间的遗传距离,这是基因定位的最基本方法。(我仅重点介绍三点测交)2三点测交(three-point testcross):三点测交就是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同时确定三对等位基因(即三个基因位点)的排列顺序和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是基因定位的常用方法。用三点测交能测出双交换,因此更能准确地反映出连锁基因间的相对距离。同样,在做三点测交时

3、需要用这三个基因的杂合子(abc/+,或ab+/+c,或a+/+bc等)同这三个基因的隐性纯合子(abc/abc)测交。下面还是以玉米的上述三个基因为例来说明,假如用于三点测交的两个亲本为:+ + + / + + +和c sh wx / c sh wx,则F1代的基因型为:+ + + / c sh wx,然后F1与三隐性纯合体c sh wx / c sh wx测交,获得如下的结果。从上表可以看出,8种表型的实得籽粒数各不相等,且相差悬殊,说明它们是连锁的。下面我们先不考虑wx,只考虑C-Sh间的情况,这样就可以计算出C-Sh间的重组值:C-Sh = (98+107+39+19)/6033 =

4、4.36%。按照同样的方法可算出Sh-Wx和C-Wx间的交换值分别为:Sh-Wx = (672+662+39+19)/6033 = 23.07%和C-Wx = (98+107+672+662)/6033 = 25.51%。根据这三个数据我们可以将这三个基因作如下的排列:很明显,25.51 不等于14.36+23.07。刚才我们讲过,在两个基因之间如果发生双交换,从表型上是检测不出来的,也就是说双交换的结果等于不交换,现在我们再回到上表,其中(39+19)个个体分别在计算C-Sh和Sh-Wx之间各用了一次,说明有(39+19)的个体是发生了双交换,但是我们在计算C-Wx间的图距时,没有将这个双交

5、换值算进去,显然C-Wx间的图距被缩小了,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一结果进行校正。我们先算双交换值:(39+19)/ 6033 = 0.96%。由于一次双交换实际上包含了二次单交换,所以在计算C-Wx间图距时,应加上2倍双交换值,即C-Wx = 25.51+20.96 = 27.43。这样,27.43就等于4.36+23.07了。所以在这里特别要注意:在有双交换发生的时候,计算图距时一定要加上2倍双交换值。从任何一个三点测交的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所得的F2后代的8种可能的表型中,最多的2种是亲组合,最少的2种的双交换产物,中间数量的4种是单交换的产物。根据这些规律,对于一个三点实验结果,在不计算重组

6、值的情况下,一眼就能正确判断这三个基因的排列次序,即用双交换类型与亲本类型相比较,改变位置了的基因就是处于中间位置的基因。在上面的例子中:只有当Sh位于中间的时候,同时发生两个单交换后,才可能产生+ sh +或c + wx的个体,所以这三个基因的顺序是c-sh-wx,这自然跟我们在计算重组值后所得的结论一致。要注意的是,与两点实验一样,用三点实验必需要用三杂合体,因为如果不是杂合体,我们就无法判断是否发生了交换。根据概率知识,我们知道对于两个独立事件,它们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各自概率的乘积。对同一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来说,发生双交换的概率应该是两个单交换概率的乘积,在上面的例子中,理论上双交换率应

7、为:23.07% *4.36% = 1.0%,可是它的实际双交换值只有0.96%,实际双交换值小于理论双交换值。在这里实际值与理论值相差不是很大,而在有些例子中,理论双交换值与实际双交换值相差很大,譬如说理论双交换值为0.90%,可实际只有0.15%。可见每发生一次单交换时,它的邻近基因间也发生一次交换的机会就会减少,这种现象称为干涉(interference)。干涉的程度通常用并发系数(coefficient of coincidence, c)来表示:并发系数(c) = (实际双交换值)/(理论双交换值)其中理论双交换值为两个单交换百分率的乘积。并发系数在0-1之间。如果并发系数=1,则说

8、明两个单交换之间没有干涉;如果并发系数=0,则说明发生了完全干涉,也就是说第一个交换的发生完全干涉了第二个交换的发生,即没有双交换。在上面的例子中,并发系数=0.96/1.0=0.96, 干扰=1-0.96=0.04。另外在微生物发生基因转变的时候,并发系数可以大于1,这表示存在负干涉(negative interference),即一次交换的发生使第二次发生交换的频率增加了。以上讲的干涉是就一个完整的染色体为单位来说的,也叫染色体干涉(chromosomal interference)。我们知道,在减数分裂的前期,二价体是由4条染色单体组成的,交换并不限于某二条非妹妹染色单体之间,因而存在1

9、-3、1-4、2-3、2-4各种不同形式的交换 (A,B,C,D),在2-3之间已发生了一次交换的基础上,再发生2-3二线双交换、1-3三线双交换、2-4三线双交换和1-4四线双交换的机会是均等的。如果在两条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一次单交换会干涉其它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这叫做染色单体干涉(chromatid interference),一般说来第一次交换仅对于2-3二线双交换有干涉,对其他类型的双交换没有干涉。遗传学图(genetic map)又称基因连锁图(linkage map)或染色体图(chromosome map),是一种依据基因之间的交换值(或重组值),表示连锁基因在染色体上相

10、对位置的简单线性示意图。通过一系列的三点测交或二点测交,我们可以把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各基因的次序及相对距离标定出来,从而构成一个基因的连锁群。所谓一个连锁群(linkage group)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群。通过大量的实验我们已经知道一个生物连锁群的数目是等于或少于染色体的对数。对于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因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至于少于染色体数,那是因为有些连锁群还未被发现。图10-4是果蝇的遗传学图,我们看到4个连锁群正好与4对染色体数相符。基因在遗传学图上的位置叫座位(locus),一般以最先端的基因位置为0,如果发现有新基因在更先端的位置时,就把0点让给新基因,其余基因的位置亦作

11、相应的移动。在前面我们已经讨论,交换值介于0到50%,但在遗传学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超过50图距单位的,这是因为在这两基因间发生了多次交换,但实际上这两基因间的重组值不会超过50%,所以由实验得到的重组值与图上的重组值不一定是一致的,因此要从图上知道基因间的重组值只限于邻近的基因座位间。我们在这里所讲的遗传学图的界标是一些表型性状,Botstein等于1980年了提出现代遗传连锁图的概念,主要是将这些单纯的表型多态性界标改变为DNA序列的多态性作为界标,如RFLP、VNTR、STR、SNP等。脉孢霉四分子及其遗传学分析 利用脉孢霉(Neurospora crassa)进行遗传学分析具有许多优点:个

12、体小,生长迅速,便于培养;具有象高等生物那样的染色体,研究结果可在遗传学上广泛应用;除无性繁殖外,还可进行有性繁殖,一次杂交可产生大量后代;其无性世代是单倍体,没有显隐性,基因型直接在表型上反映出来;一次只分析一个减数分裂的产物,而二倍体合子是两个不同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相互结合的结果,只有通过测交实验才能分析减数分裂的结果,手续麻烦得多。脉孢霉也叫红色面包霉(Neurospora crassa),其生活史见上图。脉孢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它在培养基上象网状一样伸展生长,其单倍体世代是由多细胞菌丝体(mycelium)和分生孢子(conidium)所构成,由分生孢子萌发形成新的菌丝,这是它的无性世代

13、。在一般情况下,它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无性繁殖,这时都是进行有丝分裂,因而都是单倍体。脉孢霉的有性过程是由两个不同的交配型(mating type)菌丝通过原生质的融合和异型核的结合而形成二倍体的合子。二倍体合子存在的时间很短,它们能迅速长成长形的子囊(ascus)。每个子囊中的核都进行两次减数分裂,产生出4个单倍体的细胞核,再经一次有丝分裂形成8个核,每个核被厚膜所包围形成子囊孢子(ascospores)。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子囊中的8个子囊孢子是单一减数分裂的产物。子囊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通过连续的有丝分裂产生新的菌丝体。脉孢霉的合子在子囊内进行二次减数分裂所形成的4个子囊孢子叫四分

14、子(tetrad),对四分子进行的遗传分析就叫四分子分析(tetrad analysis)。由于脉孢霉的子囊很狭窄,以至分裂的纺锤体不能重叠,只能纵立于它的长轴之中,所以在子囊里面进行分裂的细胞核是严格按直线顺序排列的,因此,在交配中,等位基因通过减数分裂所产生的细胞就呈现有规律的排列-顺序四分子(ordered tetrad)。通过四分子分析,我们可以获得许多重要的对于遗传分析的直接资料,譬如我们可以取得分离规律的直接证据,可以检验到有无连锁和交换等。 如用产生红色菌丝的正常脉孢霉菌种与产生白色菌丝的变种交配,两个分生孢子的单核结合成为二倍体的合子,在子囊中进行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生成8个单

15、倍的子囊孢子,在子囊未破裂之前将各子囊中的子囊孢子按顺序一个个地在显微镜下用很细的针剥离出来,进行分别培养而获得每个孢子的菌丝,结果将会见到每个子囊中有四个孢子长出红色菌丝,另外四个孢子长出白色菌丝,成1:1的比例,这是由于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分离的结果,这样就更为直接地证明了分离规律。假设在同源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如果在着丝点和这对等位基因之间没有发生过交换,那么在第一次减数分裂时A和a就完全分开进入不同的两极,第二次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分开,进入四个孢子,进一步的有丝分裂形成8个子囊孢子,8个子囊孢子呈AAAAaaaa(或aaaaAAAA)的排列方式,在这种方式中,A和a基因

16、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我们将这种分离方式叫第一次分裂分离(first division segregation,MI)。当非姊妹染色单体在着丝粒和基因座(A, a)间发生交换时,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后,由于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因而等位基因A和a仍同时存在于同一核中,只有到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时,A和a才进入不同的核中,所以称这种情况为第二次分裂分离(second-division segregation,MII),由此得到的等位基因的排列模式AAaaAAaa(或它的镜像排列aaAAaaAA)称为MII模式(图10-9)。这种模式的特征是在一半的四分子产物中发生了重组,这种交

17、换型排列模式还有可能出现AAaaaaAA(或aaAAAAaa),这是由于纺锤体的随机趋向所致,A上a下和A下a上或A下a上和A上a下都是随机的,而且它们的频率也大致相当。我们知道染色体上两个基因座之间的距离愈远,则它们之间发生交换的频率愈高,因此当第二次分裂分离的子囊愈多,则说明有关基因和着丝粒的距离愈远。所以根据第二次分裂分离子囊的频数,就可以计算出某一基因和着丝粒间的距离,这距离称为着丝粒距离(locus-to-centromere distance)。这种以着丝粒作为一个座位,计算某一基因与着丝粒的距离(重组值),叫着丝粒作图(centromere mapping)。下面来看看如何进行着

18、丝粒作图。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假设有两种不同接合型的脉孢霉菌株,一种是能合成赖氨酸的野生型菌株(记作+),该菌株成熟的子囊孢子呈黑色,另一种是赖氨酸缺陷型(记作-),这种菌株的子囊孢子成熟后呈灰色。将这两种菌株进行杂交(+-),根据黑色孢子和灰色孢子的排列次序,杂种子囊中减数分裂的产物共有6种子囊型,其计数的结果见表(表丢了,精神领会就行了。)表中1和2、3和4、5和6子囊中的子囊孢子的排列方式是互为镜影的,这说明减数分裂是一个交互过程。凡属第一次分裂分离的子囊,均是着丝粒和所研究的基因间末发生过交换的,所以称作非交换型,如子囊型1和2,其基因座的分离方式为2:2。子囊型3、4、5和6均属于第

19、二次分裂分离的子囊,它们在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子囊孢子的排列顺序是+_+_(或_+_+)(基因座的分离方式为1:1:1:1)以及+_ _+(或_+_)(基因座的分离方式为1:2:1)。由此可见,凡是第二次分裂分离的子囊,一定是在着丝粒与所研究的基因之间发个过交换的,故MII型也称作交换型。根据以上分析,合成赖氨酸的基因与着丝粒间的重组值为:即合成赖氨酸的基因与着丝粒间的图距为7.3cM。以上讲的是一对基因的四分子分析,下面我们来看看二对基因的四分子分析。在二对基因杂交时,如果只考虑性状的组合,而不考虑孢子排列的顺序,可以将子囊分为下列三种类型:1、亲二型(parental-ditype,PD):

20、2种基因型都跟亲代一样; 2、非亲二型(nonparental-type,NPD):2种基因型都跟亲代不一样,是重组型;3、四型(tetratype,T):4种基因型,2种跟亲代一样,2种跟亲代不一样。 通过四分子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二对基因之间是否连锁。当二对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时,由图10-12可以看到,在没有交换时,亲二型(PD)和非亲二型(NPD)各占50%;在发生交换时产生四型(T),其中亲本类型和重组类型也都是各占50%。因此总的来说,当二对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时,重组类型占50%,亲本类型占50%,这符合自由组合规律。也就是说当亲二型的频率与非亲二型的频率相等时(PD=NP

21、D),我们可以说两个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当二对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即这两对基因连锁时,产生亲二型和非亲二型四分子的频率是不一样的。如果在二个基因之间没有交换,将产生PD型子囊(图a);如果在二个基因之间发生一个单交换,将产生T型子囊(图b);如果在二基因之间发生二线双交换,由于没有重组子代的产生,仍为PD型子囊(图c);如果在二基因之间发生三线双交换,因涉及到四条染色体中的三条,则会有两种不同的方式,2-3,4(或1-3,4)三链双交换和3-1,2(或4-1,2)三链双交换,但都产生T型子囊(图d);如果在二基因之间发生四线双交换,将产生NPD型子囊(图e)。综上所述,亲二型(PD)是通过非交换

22、和二线双交换而产生的,非亲二型(NPD)仅仅通过四线双交换产生,而四线双交换只是四种可能的双交换之一(见图10-13c,d,e),非常之少。因此如果亲二型的频率远大于非亲二型的频率(即PDNPD),我们可以说两个基因是连锁的。一旦我们知道两个基因是连锁的,以及我们知道了每一种减数分裂四分子类型的相对数目,通过下述公式我们就可以算出两个基因间的距离: 其中:重组子数目 = /T + NPD,非重组子数目(即亲本型数目)= /T + PD。 细菌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由于细菌结构简单,世代周期短,通常20分钟一代,而且容易获得各种类型的突变型如合成代谢功能突变型、分解代谢功能突变型、抗性突变型等,所

23、以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细菌已成为遗传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实验材料。细菌不但可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也能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我们可以观察到由单个细胞长成的菌落,细菌的遗传分析通常是在这样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的。细菌属于原核生物(prokaryotes),没有明显的细胞核,不进行减数分裂,其基因的传递方式是非减数分裂式的。细菌的染色体是裸露的,它比较容易接受带有相同或不相同物种的基因或DNA片段的插入。细菌之间遗传物质的转移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转化、接合和转导。转化(transformation)是指通过外源DNA进行的遗传物质的转移。转化可以分为自然转化(natural trans

24、formation)-细菌能自然地吸收DNA及遗传转化,和工程转化(engineered transformation)-通过遗传改变使细菌能吸收DNA及进行遗传转化。接合(conjugation)是指由供体菌(donor)和受体菌(recipient)之间的直接接触而导致的遗传物质的单向转移。转导(transduction)是指以噬菌体为媒介所介导的DNA从供体菌到受体菌的转移。自从Avery等于1944年发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作用后,发现转化作用在细菌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对于某些细菌如枯草杆菌来说容易被转化,而另一些细菌如野生型大肠杆菌就不容易转化,因为这些菌所产生的一些酶很容易将外来的

25、DNA降解,后来经过科学家的探索,发现用一些化学试剂处理后可增加细胞膜对DNA的渗透性,目前在基因工程中就是利用这种方法来转化E. coli的。不管是自然转化还是工程转化,在一次实验中只可能是一小部分细胞(约1%)能够真正吸收外源DNA。转化时供体细菌DNA断裂成小片段,这些片段的平均长度约为20000个核苷酸对,当外源DNA一旦被不同遗传型组成的受体菌所吸收,外源DNA片段可以和染色体形成部分二倍体,也可能与受体菌染色体之间发生重组,从而使受体细胞发生稳定性的遗传转化。下面以枯草杆菌的自然转化为例说明转化的过程:供体DNA片段带有野生型a+基因(相对于受体菌而言),在DNA的吸收过程中,双链

26、DNA中的1个链被降解,因此最后在细胞内仅能发现1个完整的线状DNA链,这条单链与受体细胞内的环状染色体上的同源DNA配对,形成一个三链结构,在三链之间发生双交换从而发生重组,结果产生一重组受体染色体:在两个交换之间的区域,一个DNA链带有供体的a+ DNA片段,另一条链带有受体的a DNA片段(产生的另一条链被降解),在受体染色体复制一轮后,其中一个染色体的二条链都带有a+,即成为a+的转化子,另一子代为a非转化子,它们产生的频率是相同的。通过转化技术我们可以判断所转化的两个基因是连锁的还是独立遗传的,其中一个可靠的证据是观察当DNA浓度降低时转化频率的改变:如果当DNA浓度下降时,AB共转

27、化(cotransformation)的频率下降和A或B转化频率下降程度相同,则说明A和B是连锁的;如果AB转化频率的下降将远远超过A或B转化频率的下降程度,则说明A和B是不连锁的。这种方法的原理是这样的:在较低的浓度范围内,DNA浓度与转化频率成正比关系,假如两个基因在同一分子上,那么浓度降低10倍时,两个基因同时转化的频率也将减少10倍;但是如果两个基因在不同的DNA片段上,那么DNA浓度下降10倍时,两个基因共转化的概率将减少100倍(10*10),而不是10倍,由此可以确定A和B之间是否连锁。在确定了基因的连锁关系之后利用转化我们可以进一步作图。例如,如果基因p和q是经常共转化的,基因

28、q和o也是经常共转化的,但基因o和p从不能共转化,那么基因的顺序一定是p-q-o。如果已知几个基因之间是紧密连锁的,我们也可以通过转化来计算重组值。例如Nester等用枯草杆菌的一个菌株trp2+ his2+ tyr1+作为供体,提取其DNA向受体trp2 his2 tyr1菌株进行转化,结果如表4-7所示。从表可以看出,数目最多的转化子(11940)是3个座位同时被转化的类型,这说明所研究的3个座位在染色体上是紧密连锁的。由表中计算的结果表明,3个基因的次序是trp2his2tyr1。表10-6供体trp2+ his2+ tyr1+向受体菌trp2 his2 tyr1转化的结果及重组值的计算

29、细菌主要是无性繁殖,直到1946年J Lederberg和E Tatum发现不同品系的大肠杆菌间可以杂交并进行基因重组,人们才注意到大肠杆菌也存在“性别”差异。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1946年Lederberg和Tatum的一个实验:大肠杆菌K12中有两个菌株A和B,菌株A需要在培养基中补充甲硫氨酸met和生物素bio,同时为链霉素敏感,菌株B需要在培养基中补充苏氨酸thr、亮氨酸leu和硫胺素thi,同时为抗链霉素突变型,这种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某些物质才能生长的细菌叫营养缺陷型(auxotroph),相对于缺陷型的野生型菌株则不需要添加任何附加物,叫原养型(prototroph)。对这几个性状而

30、言,原养型菌株及A、B突变型菌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原养型菌株:met+ bio+ thr+ leu+ thi+。 A菌株:met- bio- thr+ leu+ thi+。 B菌株:met+ bio+ thr- leu- thi-。 若将菌株A、B分别涂在基本培养基上,则均不能产生任何菌落,若将A和B混合培养在含以上五种成分的培养基上,几小时后,离心沉淀物,把沉淀物洗涤后涂布在基本培养基上,发现长出了少数菌落(野生型),频率为10-7。但是E. coli许多生化突变型回复突变的频率也是10-7,那么这少数菌落是不是由于基因突变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菌株A要回复突变成野生型的话,有2个基因需同时

31、发生回复突变,其概率只有10-710-7=10-14;同理,若菌株B要回复突变成野生型的话,其概率只有10-710-710-7=10-21,这与重组子出现的频率相差太远。因此从这个结果表明在两个菌种间发生了遗传物质的交换。为了证明这种遗传物质的交换是否需要细胞与细胞间的接触,B Davis设计了一种U型管,中间用过滤器隔开,滤器的孔很小,使细菌不能通过,但培养液和营养物质可以通过,在U型管的一臂添加菌株A,另一臂添加菌株B,然后在一端加压力或吸力,使培养液在两臂间流通,经几小时培养后,分别在固体培养基上添平板,未见有菌落的出现,即没有产生重组子。由此说明这种遗传交换不可能是由于细胞破碎产生的转

32、化因子DNA或从细胞中分泌的某些物质后产生的,而需要两个菌株间的直接接触。换句话说,大肠杆菌也有某种类型的交配系统,这种交配系统能够实行菌与菌之间遗传物质的交换,我们叫这一系统为接合(conjugation)。以上实验为接合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那么在细菌中这种遗传物质的交换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呢?W Hayes在1953年做了这样一个杂交实验,他同样用大肠杆菌K12的菌株A和菌株B,首先他用高剂量的链霉素处理菌株A或菌株B(用链霉素处理菌株可以阻碍细菌的分裂,但并不杀死它们),把处理过的菌株A跟未处理过的菌株B混合,或把处理过的菌株B跟未处理过的菌株A混合,发现结果大不相同: 这个实验意味着这两个

33、菌株在杂交中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即不是一个交互的过程,也就是说大肠杆菌中遗传物质的交换不是交互的,而是单向的。事实上一个菌株(如A)是供体(相当于雄性),而另一菌株(如B)是受体(相当于雌性)。供体经链霉素处理后不能分裂,但仍能转移基因,而受体未经处理,当然仍能分裂,所以接受转移过来的基因后,有可能在基本培养基上形成菌落。至此,Hayes认为细菌的接合是异宗配合(heterothallic)过程,两个亲本在杂交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提供遗传物质的是供体,相当于雄性,接受遗传物质的是受体,相当于雌性。Hayes进一步假设在两个菌之间遗传物质的转移是通过一种叫F的可育因子所介导的,在大肠杆菌中并不是每个

34、细胞中都有这种游离的F因子,只有供体细胞才含有F因子,这种菌株叫F+,受体细胞则不含有F因子,记作F-,在细菌的分裂增殖中,F+细菌产生F+细菌,F-细菌产生F-细菌,但F+与F-混合培养时,可使F-变成F+。F因子(F factor)又称为性因子(sex factor)或致育因子(fertility factor),它实际上是一种微小的质粒,一种封闭的环状DNA分子,全长约94.5kb,仅为大肠杆菌染色体长度的2%左右,每个细胞内含1-3个F因子。F因子结构包含3个区域:、复制起点或原点(),这区含有转移的起点和2个复制起点,复制起点oriT是在染色体转移时进行滚环复制时的复制起点,oriV

35、是在营养时期,即游离在细胞质中独立复制时的复制起点;、致育基因区,这些基因使它具有感染性,其中一些基因是编码生成F纤毛(F pili)的蛋白质,即F+细胞表面的管状结构,称为接合管,F纤毛与F- 细胞表面的受体相结合,在两个细胞间形成细胞质桥;、配对区,这一区中有4个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 IS),通过和宿主染色体上的IS同源重组或转座(transposition),F因子可以整合到宿主的不同位点上,成为细菌染色体的一部分,由于宿主染色体上IS的方向不同,F因子整合的方向也随之不同。如果是两个F+或两个F-混合则不会产生接合。当将F+与F- 细胞混合时,它们即发生接合

36、(图10-29),在接合的过程中,供体细胞(F+)的F因子通过接合管向受体细胞(F-)移动,转移时F因子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在复制起点产生一个缺口,DNA从这里开始复制,在复制的同时,一个拷贝的F因子转移到F- 细胞,在F- 细胞中合成另一条互补链。因此这种F因子的转移有一个极性问题,即复制起点总是最先转移,接着以某一特定的方向(顺时钟或逆时钟)转移F因子的其它部分,当完整的F因子被转移后,F- 细胞即成为F+细胞。在F+与F-的交配中,只有F因子的传递而细菌染色体很难发生转移,因此尽管F因子转移频率很高,但两者染色体之间重组的频率却很低,大约为10-6。因此F+品系称为低频重组(low

37、frequency recombination, Lfr)。用一些菌株与F-菌株杂交获得了各种不同的染色体基因,出现重组子的频率很高,几乎比正常的F+F-杂交高出一千倍,这种菌株称为高频重组菌株(high frequency recombination strain),简称Hfr。 高频重组菌株是通过一种非常少见的单交换将F因子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产生的,当F因子整合后,它自己就不能再自行复制,而只能随宿主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它虽然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但它仍然起作用,即Hfr细胞能够与F-细胞交配,并且所发生的过程与F+是相似的(:已整合的F因子的两条链中的一条链产生一个缺刻,从这缺刻的地方开始

38、复制,在复制的同时,部分F因子首先转移到受体细胞,随着时间的进行,供体细菌的染色体开始也被转移到受体中,如果进入受体内的那段供体染色体上的基因与受体染色体基因存在差异,就能将重组子分离出来。这种重组是通过供体DNA与受体染色体DNA的一个双交换产生的,这过程类似于转化。受体细胞通过复制将重组子传给后代细胞,而线性DNA片段则被降解。 受体细胞要成为F+细胞,它必须接受一个完整的F因子拷贝,然而在HfrF-的杂交中,因为在接合开始的时候,仅仅一部分F因子被转移,而其余部分位于供体染色体的末端,也就是说,如果受体要获得完整的F因子,则必须将完整的供体染色体也完整的转移过去,但这种频率非常低,因为在

39、最后一部分F因子转移之前很久,染色体就已经断裂了,所以在Hfr F-的交配中,F-细胞几乎不可能获得F+的表型。 由于F+转变成为Hfr的频率很低,约10-4,因而我们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在F+ F-杂交中,染色体基因的重组频率如此之低了,另外在F+转变成为Hfr的同时,F因子也以很低的频率又从Hfr上分离出来成为F+细胞。在分离过程中,F因子形成一个环突出于Hfr染色体外,然后通过一个单交换(象整合一样),产生一个环状的寄主染色体和一个环状的F因子。有时F因子从Hfr染色体上分离出来时并不是很精确的,结果分离出来的这种F因子带有一小段宿主染色体,这种含有细菌基因组的F因子就叫做F因子(F-pri

40、me factor)。F因子的大小可以达到细菌染色体大小的四分之一。F因子从Hfr染色体上分离出来使这些品系回复成F+状态,从而失去高频供体的能力,即不能将供体的DNA片段转移到受体细胞中,但不精确分离的结果产生了含有细菌基因组的F因子。例如在大肠杆菌中F因子插在lac+区域的旁边(lac+为一套降解乳糖所必需的基因),如果分离出来的F因子环不是很精确,那么与它相邻的lac+基因也有可能被环化出去,结果,通过单交换,从宿主染色体上环化出去新产生的质粒除F因子外还含有lac+基因群,这种新产生的质粒就是F因子。F因子的命名主要是根据其中所含的细菌基因来命名的,如带有lac+区域的F因子叫F( l

41、ac+)等。由于F因子含有所有F因子的功能,故带有F因子的细胞能够与F-细胞接合。根据正常的接合,一个F因子的拷贝被转移到F-细胞,使之成为F+表型,同时受体菌也接收了在F因子上的细菌基因,这样就可能使得lac-细胞的F-菌株成为F+ lac+表型。当F因子转入到受体细胞后,由于引入了供体细胞的部分基因,从而构成了部分二倍体(partial diploid),即Flac+ / F-lac-。在这种部分二倍体细胞中,受体的完整基因组叫内基因子(endogenote),由供体所提供的部分基因组称为外基因子(exogenote)。这种利用F因子将供体细胞的基因导入受体形成部分二倍体的过程叫性导(se

42、xduction)。 这种部分二倍体既可以发生重组也可以不发生重组,如果出现重组,即F因子所带的供体细菌染色体同受体细菌染色体之间发生同源重组,如果发生单交换,就会导致F因子整合到受体染色体上而形成Hfr品系,同时F因子上所携带的基因也一起发生重组;如果发生双交换,则只是F因子的细菌基因和受体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互换,形成F品系和重组的细菌染色体。如果这种部分二倍体不发生重组,那么F因子自主复制,在细菌细胞中可延续下去。 性导所形成的部分二倍体可用作不同突变型之间的互补测验,以确定这两个突变是属于同一个基因或者是两个不同的基因。例如在精氨酸合成中,包括有12个不同的基因(argA、arg

43、B、argC等),它们的突变都会产生相同的表型其生长依赖精氨酸,其中有4个基因在大肠杆菌的遗传学图谱中靠得很近,很难通过重组将它们分开。因此当发现2个精氨酸依赖突变型大肠杆菌时,我们就无法知道这两个突变型到底是由同一基因还是由两个不同的基因造成的。我们先假设这两个突变型是由两个不同的基因argB和argC的突变造成的,我们首先准备一个F因子,这个F因子中含有对这两个基因中的一个是互补的,如基因型为argB argC+的F因子,这里的基因argC+与突变型argC是互补的,将这个F因子分别与两个突变株接合,如果突变发生在argC基因,则由于argC+基因产物可补充位于染色体上argC的缺限,产生

44、一个野生型表型,然而如果突变发生在argB基因,将不会产生互补,因而菌株的生长仍需依赖精氨酸(图10-34)。因此当这种F因子分别导入这两个突变株时,在缺乏精氨酸的情况下,一个菌株生长,而另一个菌株不生长,这时我们可以说这两个突变株是由两个不同的基因突变引起的。这种互补可以通过下面的精氨酸代谢途径图解来解释。相反,如果这两个突变株是由同一基因突变引起的,则要么两个都能生长(如argC突变),要么两个都不能生长(如argB突变)。 如果我们将含有性因子的细菌叫雄性菌株,那么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雄性菌株,即含F因子的菌株、含F因子的菌株和Hfr菌株。现将三种致育因子及其关系概述如下:F

45、因子是一种细菌染色体外的环状DNA分子;F因子可通过简单的交换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形成Hfr染色体;反过来F因子又可以从Hfr染色体上环化出来,由于环化的不准确性,使得环化出来的F因子上带有部分细菌染色体DNA,这时称作F因子。F因子可由供体细胞进入F-受体细胞使其成为F+细胞,但供体染色体基本不转移;Hfr能以高频率把细菌染色体转移到F-细菌中,但在Hfr F-的交配中,F-细胞几乎不可能获得F+的表型;F因子能使受体菌形成部分二倍体,便于进行重组研究,在F F-的交配中,F-细胞成为F+表型。细菌的接合过程像转化一样,一个菌株起着供体的作用,而另一菌株起着受体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某一细菌

46、是否是供体决定于是否有F因子整合到染色体上使之成为Hfr菌株。因此要进行制作遗传学图的接合杂交实验,首先应该通过F+F-杂交,将F因子导入一个合适的供体菌,然后再从中筛选出一个Hfr菌株。 F Jacob和E Wollman在1961年研究了染色体基因从Hfr菌株转移到F-细胞的情况,杂交是这样的: HfrHthr+ leu+ azir tonr lac+ gal+ strs Fthr leu azis tons lac gal strr Hfr H菌株是原养型的,对链霉素敏感;F-菌株带有链霉素抗性基因和一系列的突变基因:苏氨酸和亮氨酸依赖型(thr、leu),对叠氮化钠敏感(azis),对噬菌体T1的感染敏感(tons),不能利用乳糖(lac)或半乳糖(gal)作为碳源。 在实验开始前,将两个菌株混合在营养培养基中于37C培养,几分钟后,将培养物稀释以阻止新的交配,这一过程是为了保证两细胞间染色体转移的同步。每隔一定时间从交配混合物中取样,把菌液放入搅拌器内搅拌以打断配对的接合管,使接合的细胞分开以中断杂交,将这种中断接合的细菌涂布于均含有链霉素的几种不同的培养基(基本筛选培养基)上,观察形成了什么样的重组子。例如在不含苏氨酸的基本筛选培养基上形成了菌落,它的基因型必定是thr+ strr。实验表明,thr+是最先进入F细胞的,接合8分钟时就出现了重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