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刘力.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50332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74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大学刘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浙江大学刘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浙江大学刘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浙江大学刘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浙江大学刘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刘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大学刘力.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浙江大学 刘 力,对学校课程建设的 十点研究建议,(1)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既是理念性的建设,也是专业化的建设。理念的课程建设在打造着参与和推进新课改的教育工作者的价值导向和舆论环境。同时,专业化的课程建设也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2)浙江省正在深化高中新课改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基于选修课建设的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3月30日浙江省教育厅公布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针对现行中小学课程统一学习内容过多等弊端,提出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和适性的教育。,三点说明,(3)指导意见首次把义务教育课程分成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两大类。明确规定小学阶段拓展性

2、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为百分之15左右,初中为百分之20左右,从而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同时强调这次改革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要注重课程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希望培养培训出一专多能、多才多艺的全科教师,并要提高教师和校长的课程能力,研究和制定有自己特色的学校课程方案,走特色办学之路。,一、课程建设的文本框架和工作要点,1.学校使命、理念与愿景 2.课程哲学与课程目标(核心素养) 3.课程设计思路与课程架构 4.课程领域的开发与课程管理 5.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6.课程环境与课程资源库建设 7.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研训工作 8.与能发挥教育职能的校外伙伴机构的课程建设 9.课程创新与特色

3、10、附件,课程设计的工作要点,1、课程改革的取向与课程设计的理念(学生中心、学科中心还是社会中心) 2、课程设计的原则与模式(依据课标还是能力,内容模式还是过程模式) 3、课程目标(目标分类、任务分析与编写) 4、课程选择(教学内容选择、学习活动选择、课程资源利用) 5、课程组织(从学科课程到活动课程六种组织形态) 6、课程评价(需求评估、缺点诊断、目标达成度的了解、课程教材的筛选、课程成效判断、课程比较、课程修订等),课程设计还要认真研究的具体问题,1、标准的划一与弹性问题; 2、新兴课程采用怎样的方式进入学校课程问题; 3、课程结构的比例分配问题; 4、课程与课时分配问题; 5、课程的顺

4、序与相互协同问题; 6、课程门数与内容份量问题; 7、学生是否参与课程设计问题; 8、课程表问题 9、教材问题等,二、课程建设要有自己的课程哲学,在课程改革中,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哲学如何影响课程?课程哲学可以使课程改革者把握改革的方向感和基本原则。就课程建设者而言,我们要问的是,你的课程哲学观是什么?如果没有课程哲学观,我们在课程建设时就会无所适从,既不知道“教什么”是应该的,也不知道“怎么教”是适当的,更形成不了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方案。,因此,课程哲学观可以看做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它有助于我们弄清课程目的、功能和课程与社会的关系。 1、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面向未来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5、用怎样的理念来定位课程目标? 2、什么知识最有价值?需要提供怎么样的课程内容和支持?如何选择相应的知识经验促进学生的成长? 3、学生应当如何学习? 4、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是怎样的? 总之,哲学是教育的一般理论,它决定着什么是重要的和值得学的。,课程哲学观还要求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处理好: 1、知识大爆炸使得从不断增加的人类知识中选择有价值的内容变得十分困难,如何把传统的基础知识与激增的现代知识结合起来(空无课程); 2、如何把国家意志、社会需求和学生自己的愿望结合起来(基础性的必修课程与选择性的选修课程); 3、如何处理好机会均等和因材施教的两难,把为人人提供的教育与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6、(大众课程与精英课程)。,这里想强调说明的是课程改革不要把基础性和选择性对立起来,把教育公平和因材施教对立起来,应当在满足基础性的普通教育前提下再考虑选择性。从而让学生获得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如果让学生过早地在还不成熟的情况下任意选择和确定具体的发展方向那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同时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对他们所进行的选择加以引导,但不是放任学生自由选择。我们始终要明确的是义务教育首先应体现国家所培养公民的公共素养,做一个合格公民,而这是不能选择的,所以课程建设应该为学生个性和多样化发展提供可能性,但是决不能妨碍基础性的普通教育!,接下来需要说明的是,课程改革绝不只是学校的事,

7、今天人们把教育缩小为学校教育,又只认可学校才有课程职能和改革的问题,这显然是偏颇的看法。 学校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概念重建,学校不可能完成所有的教育任务,也没有理由让学校去做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加上学校已经是一个超负荷的教育机构,所以不应把课程改革的使命都扔给学校。要责任分工,要教的东西太多了,所有能发挥教育职能的社会机构都应参与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发展负责。学校应当同其他社会机构建立起伙伴关系,如社区、博物馆、科技馆、少年宫、医疗保健机构、文化艺术机构乃至企业,进行整体性的课程改革。,因此要用整体思维进行课程建设,优化课程改革的整体功能 国家基础课程的主体作用。 地方和校本课程的联动作用。 个性化定

8、制课程的潜能开发作用。 校外社会生活课程的源泉作用。 课外社团活动课程的拓展作用。 微课程的强化作用。 潜在课程的默会作用。 ,三、课程建设要基于核心素养,2014年3月,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出现了“核心素养”的概念。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一概念写进国家文件中,成为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 “核心素养”的提出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1.彰显育人价值; 2.引领课程教学; 3.转变教师观念; 4.促进学科整合; 5.完善质量标准,需要说明的是,我国长期以来是以课标(大

9、纲)的方式规范课程的内容。这种目标模式的课程设计只注重结果,在课程建设中,还有一种是以能力为课程设计的依据,不再规范课程内容。但这种过程模式的课程设计又只强调学习能力和方法的教学过程,两者都有偏颇,所以可以先以能力指标为导向,再结合课程内容并用双向细目表的方式加以架构,兼顾内容和过程来设计课程,应该比较合理。,课程设计基于什么样的核心素养,取决于学校对课程目标的认识与思考,因此如何提炼核心素养是课程建设的一个出发点,这里参照国际经验,举例如下:,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人的发展的核心素养的探讨,聚焦在21世纪胜任力的培养,2012年7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一份题为为21世纪培养教师、提高学校领导力

10、:来自世界的经验中提出,21世纪学生必须掌握以下四种核心技能: 1、思维方式:创造性、批判性、问题解决、决策和学习能力 2、工作方式:沟通和合作能力 3、工作工具: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 4、生活技能:履行公民职责的能力,生活和职业能力以及个人和社会责任,四、课程建设要采取双向建构的模式,新课改的一个重点是赋予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自主性,因此学校的课程建设应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建构模式,一方面学校制定的课程要按国家出台的课程标准确保质量,另一方面又要鼓励教师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来“建构你的课程”(build your curriculum) 关注学生的发展潜质(相对成绩)使每个学生有更

11、多元的发展机会,给个性化发展以更多的选择性。这就要求学校建设的课程要由国家基础课程领域与学校教师开发的校本和定制化的课程领域有机构成一个特色化的课程体系,重在加强基于学生的兴趣需要、知识基础、学习难度和专长能力的选修课开发,以优化课程改革的整体功能。 因此,要求教师要从教材传递者变成课程设计者,教师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人物,也是拓展课程建设的关键人物,要从依赖型教师走向专业型教师。不要只管有效的如何教(教学法),更要关心有效的教什么(课程)。,选修课程建设的基本路径,1.推进个性化:该课程改革旨在重点考虑与学生个性一致的目标和个人独特的潜能发展。 2.拓展探索领域:该课程改革旨在为学生提供发现和发

12、展兴趣及能力倾向的机会,探索有无从事某些活动的才能和热情。 3.加强专门训练:该课程改革旨在提供学生像学者那样专业化的学术技能训练,或期望学生像熟练工人那样的职业技能训练。,因此,要把课程建设常用的两种开发模式结合起来:R-D模式,即至上而下的研发模式。也可以把这种一般的课程开发程序倒过来,在教学层次上以设计具体的课程与教学单元入手,自下而上的进行课程建设,或采取整合研制课程的模式。与以往“防教师”的课程模式不同,这种课程开发需要教师要有课程建设能力。 自下而上的课程开发应从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的不同路径入手,加强基于主题的课程内容整合:,五、课程建设要注重整合的设计与实施,课程学家泰勒提出

13、课程建设必须关注三个方面:学生、社会和学科。长期以来,大多数课程学者也一直主张对学校课程采用不同的课程观和课程设计:学生中心、学科中心和社会中心。 国家课程主要是从学科知识出发进行设计,当前的课程改革强调从学科中心走向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我们从学生和社会出发设计课程,并用相互联系的思想加强课程整合的研究,采用灵活多样的课程组织形态,综合地加以实施。,三种取向的六种课程形态,1.学科课程 2.相关课程 3.融合课程 4.广域课程 社会取向的课程组织: 5.核心课程 学生取向的课程组织: 6.活动课程(也叫经验课程),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1)内容整合 A.平行

14、设计(相关课程,让两个或两个以上课程建立关系,各科仍独立) 以某一学科为中心,让另一中心配合 寻找共同主题 B.跨学科设计(融合课程):将有关科目合并成一个新学科,原来的科目将不存在,如地质、地理变成地球科学;音乐、体育变成唱游课 C.多学科设计(广域课程):不同学科整合成一个大领域,如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社会学科 D.整合日设计(活动课程),还有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核心课程) 比较传统的仍以学科为中心,但内容和活动组织尽量配合社会问题和社会生活;比较激进的则完全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各科知识有序渗透。 以学生需要为中心的,比较传统的是使学科内容和活动尽可能满足学生需求和经验;比较

15、激进的做法是不同学科知识只是用来满足学生需要,(2)方法整合是按照学生自然的方式组织实施 如设计教学法,采用活动设计而不是正规学校科目的形式,如造一条船、做一件衣服、写一封信等等。是美国学者克伯屈根据杜威的思想创立的,详见他的1918年出版的设计法,其主要实施程序是:决定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价验证。可通过建造设计、欣赏设计、问题研究和技能联系等形式进行。 方法的整合还如生活情景法,即基于连贯的生活情景再现的方法进行课程整合。如可列出人生发展各阶段都会发生的生活情景组织学生进行课程实施。,J.古德莱德等人提出了不同层次上起作用的五种不同课程。 1.理论家构想出来的“理想的课程” 2.政策

16、制定者出台的“正式的课程” 3.教师理解的“领悟的课程” 4.和“实行的课程” 5.学生掌握的“经验的课程”,六、课程建设要重视学生的课程观和选课制,我们不仅要注重课程与教师的关系,还要特别关注课程与学生的关系。课程要素中处弱势地位的学生的声音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其实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课程也有独到的看法,这些看法背后的观念影响着他们对课程的态度和学习方式。学生也会判断为什么要学这些课程?学的是什么?应该怎样去学习?反过来,学生的课程理解也影响着课程的实施和教师的教学,以及课程改革的最终成效。学生课程观的形成来自学生从对未来意义的思考产生的对课程本身的认识(主课和副课),决定了他是否看重应试导向的

17、课程学习,从而支配着他们的学习。,这次浙江新课改主张各校探索有一定选择性的课程架构,及创设适合本校学生多方面潜能发展的课程群(领域)。在新的课程架构中,既要研究学生的课程观,也要研究选修课的内容、程度和形式。建议每学年快结束时,学校可专门开会向学生介绍下一学年的课程设置,尤其是选修性的拓展课情况,并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和家长考虑。同时要求所在行政班的老师们也应根据学生的个性情况和学习要求,给出具体的选课指导意见。下一学年开学时,以课程学习指南等工具让学生们据此开展学习。,课程学习指南要点,1.课程概述 2.适用对象 3.课程门类与时间分配 4.课程内容与主题模块 5.课堂教学建议与课程材料 6

18、.学习测试与课程评价 7 .相关附件 学生通过这个课程选择的过程可以逐步形成正确的课程观,并认识到自己真正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擅长什么虽然这种选择未必能代表他们将来具体的发展方向,但这毕竟是第一次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如何面向未来,对其成长是极具教育价值的。,学校课程建设最终要落实到教师与课堂教学,所以要进行教学变革,关注课程水平、区别教学、教师期望、同伴影响、教学策略和教学风格等要素,最终是要形成新的课堂与教学文化,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 J.古德莱德提醒我们 “实践工作者对执行别人的课程改革有什么要求不很明确。这些改革充其量不过是部分的得到实施,实践工作者在力图把改革扭曲成他们熟悉的

19、工作方法时,常常使改革的新颖特征黯然失色(课堂门后的观察,1972)”,七、课程建设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变革,2012年3月举行的第二次国际教师大会的主要议题是“当代的教师和过去相比有什么不同?”。 1. 过去关注的中心在于教师如何传递现有的知识,而现在更加强调对学生个性化的指导以及通过不断的自我研修回应当下学生提出的新问题与新挑战。 2. 过去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将以前说过的内容一遍又一遍的教给学生,现在受到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挑战,需要教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同时要因材施教,包容学生的多样化。 3. 过去的教育目标过于标准化和唯一性,现在则强调学生自主性的培养以及为学生创造个

20、性化的教育体验。 4. 过去是课程内容优先,现在是学习活动优先。 所以与会者都认为,21世纪的老师必须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专业水准,成为具有高度专业性的知识工作者,勇于教学变革。,教学变革的核心是学习观的转变,在传统的学习观下,学生只能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而没有真正掌握“进入世界的知识”。目前盛行的是解答问题的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学习方式的变革大多停留在教与学关系上先后顺序的简单翻转和时间数量上的硬性分配。为此,在世界范围内都进行了教学的改革。如: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认可的PBL教学模型,将讲授、辅导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实地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研究报告等教学要素溶合在一起,从“解答

21、问题”的学习观转向“解决问题”的学习观。又如哈佛大学“为理解而教”的研究项目强调,理解不再是听懂了老师讲授的知识,而是在听懂知识的基础上,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再如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课堂教学的“翻转课堂”和混合式学习,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这里特别要说一下,与选修课建设相关的走班制教学的改革。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只有因材施教他们的潜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我们往往认为,具有不同个性和潜能 的人放在同一班级以同样的标准和进度教同样的课是公平的,其实不然,走班教学就是“各尽所能”、“因材施教”的理想教学机制,而且每个学期学生的选课走班对老师是不断地激励与促进,老师之间形成

22、了竞争机制就必须相互学习,不断更新观念和知识,尝试新的教学法,学生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老师和学生,有更多的交流与分享。,课程能否从理念转化为实践,取决于校长和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可以把课程建设的过程分成四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环节(英国利茨大学课程研究小组): 1.Written curriculum 文件的课程,包括形成课程愿景、阐述课程理念、制订课程规划、编制课程文本等。 2.Taught curriculum 教学的课程。 3.Supported curriculum 支持的课程,包括师资、教学时间、课程资源、教学技术等。 4.Assessed curriculum 评价的课程。 课程领导力水

23、平的高低就体现在这四个基本环节的一致性程度高低上,八、课程建设要有领导力和课程文化意识,课程建设还要有文化自觉,从以“控制”为特征的管理主义课程文化转型为以“自我负责”为特征的建构主义课程文化。 1、控制性的课程文化在课程管理上采用旨在应试、效率取向的层层监控,课程目标外在于学生缺少个性化,课程内容上是静态的知识观,教学方法上才用注入式的讲授,课程评价上注重终结性和筛选性,教学是真理的代言人,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2、自我负责的课程文化强调学生自我负责、自主学习、合作、对话、协商、互动、关爱的课程理念。在课程管理上,强调赋权增能,在课程内容上,强调知识的经验基础,选择性和建构性。注重灵活运用各种

24、教学方法生成式教学,课程评价上强调内在评价,减少排名和竞争,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与教学文化模型,阶段 步骤 主要工作(略),计划阶段 设计阶段 发展阶段 实施与评价阶段,a.拟定计划 b.成立组织 c.分析需求 a.确立课程目标 b.确定课程类型 c.设计课程框架 a.研讨课程标准 b.选择课程内容 c.编写教材 d.开发课程资源 a.试验试用 b.总结修订 c.推广实施,九、课程建设要有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和课程审核,课程设计是一项既极其复杂又很专业化的工作,我们积极鼓励学校教师设计课程,但不等于不要质量,任由个别教师未经审核程序自行决定学习内容,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因此,在课程建设中一

25、定要强化课程审定工作,学校要有课程委员会之类的负责机构,公布课程审定流程和办法,对教师设计的课程进行审核,并定期检查课程实施和修订工作,以保证学校课程建设的质量标准。,十、课程建设要有高水平的成果标准,1、理论意义理论上有建树,能提出自己的理论或发展完善自己的 理论 有科学的理论依据 2、实践价值针对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改革的思路、方法和措 施并在实践中有重大突破 在实践中有所突破 3、实际效果不少于4年,对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有突出贡献和重大 成效 不少于2年,有显著成效 4、专业影响能产生重大影响,有示范引领作用,国内领先 在省市产生较大影响,课程建设要特别注重原理性探讨: 1.课程建设的

26、实质:学生是如何获得知识经验的? 2.课程建设的结果:这种学习要在学生身上形成什么? 3.课程建设的过程:为达成学习结果教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发挥作用? 4.课程建设的条件和规律:为了顺利实施课程所需要的学习条件有哪些?需要遵循怎样的规律和原则?,结语: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迈克尔富兰)的八项启示,启示一:你不能强制决定什么是重要的。 启示二:变革是一项旅程,而不是一张蓝图。 启示三:问题是我们的朋友。 启示四:愿景和战略计划稍后形成。 启示五: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必然有同等的力量。 启示六:集权和分权都行不通。 启示七:与更广泛的环境保持联系对成功必不可少。 启示八:每个人都是变革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