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2).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53249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4.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2).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杜晓霞 13811482407,duxx_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自我介绍,2,杜晓霞,在职博士,工程师 土木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技术部 国家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队员 联合国灾害评估与协调组(UNDAC)队员 新加坡、德国、瑞士、荷兰相关专业培训 地震应急救援及结构抗震方面的相关研究,课程内容,3,课程名称:应急预案与应急演练 1、突发事件及其应急管理 2、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 3、地震应急预案的内容与编制 4、应急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 5、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6、实习:演练的设计与实施,课程安排,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 1、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

2、施(12学时) 理论介绍(6学时) 案例介绍(4学时) 小练习(2学时) 2、应急演练的评估,4,认识与沟通,简要自我介绍 对应急演练的认识和看法 对课程的需求和建议,5,6,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 概述,主要内容,应急演练的现状 应急演练的目的、作用与要求 应急演练的类型 应急演练的基本过程 应急演练参与人员 问题与讨论,7,学习目标,了解应急演练的基本知识(概念、目的、作用、要求、类型等) 熟悉应急演练的基本过程,8,要 求,思考 提问 需求,9,你观摩或参与过应急演练嘛?,10,乐山市初级中学地震逃生演练 唐山英才学校应急逃生疏散演练 一汽集团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演练 中国国际救援队IEC评

3、估演练,11,应急演练的概念,是指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相关应急人员与群众,针对特定的突发事件假想情景,按照应急预案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在特定的时间和地域,执行应急响应任务的训练和演习活动。,12,应急预案与应急演练,13,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应急预案与应急演练,14,应急准备阶段的3项基本任务,应急预案与应急演练,应急演练可以检验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发现其薄弱环节,进而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应急演练是针对相应的应急预案开展的,其设计和组织要以应急预案的内容为基础和前提; 缺乏应急演练的应急预案往往是纸上谈兵; 应急预案必须与应急演练相结合,才能收到实效!“相辅相成”,1

4、5,1应急演练现状,1、国际方面 发达国家一直非常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对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等概念的提出也早于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就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应急演练体系; 911事件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16,1应急演练现状,美国 04年以来,美国国土安全部在HSEEP(Home Security Exercise & Evaluation program)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针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文档,为应急管理人员和专家在如何开展和组织应急演练方面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参考资料。 各相关机构也相应地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演

5、练指南,并开展了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08年11月南加州开展了模拟7.8级地震灾害的应急演练,约有500万人不同程度参与演练,涉及政府、民众、志愿者等对地震灾害的应急响应。,17,18,1应急演练现状,日本 地震多发国,非常重视应急演练,并从法律、制度等层面规定了有关演练开展的要求和频次; 71年,日本中央防灾会议决定每年在关东大地震纪念日(月日)举行全国性综合防灾演练; 目的是提高国民的地震意识,检验中央及地方政府机构间的协同机制、救灾救护及消防等部分间的运转协调能力,并对各类人员进行实战训练; 04年9月1日的综合防灾演练有近百万人参加,演练内容包括抢救人员、抢修道路、灭火、运送物

6、资、修复管道和线路,以及各地区互相支援等。,19,1应急演练现状,2、国内方面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近几年在应急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 04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结合预案开展不同层次的应急演练大幅增加,较大规模的演练有交通部海上搜救演练、扬子石化突发生产安全事故演练、北京奥运会安保演练等; 这些应急演练对检验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20,21,北京市奥运安保演练 时间:2008年6月28日,2小时 类型:全面实战演练,内容:模拟奥运期间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在重要场馆进行了突发事件处置演练,全方位检验了奥运警力部署

7、的合理性和有效性。,1应急演练现状,国务院应急办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了应急演练方面的研究,编制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指南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评估指南等初稿,并提交了相关研究报告; 北京市应急办于2008年颁布实施了“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管理暂行办法”,并组织各相关单位开展了培训工作; 各领域相关人员发表了应急演练方面的文章,研究探讨应急演练的有关问题(cnki,数百篇); 应急演练日趋常态化(在baidu,google搜索“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可查到三四十万条结果)。,22,23,我国历年地震应急演练次数变化图,以地震应急演练为例,按不完全统计,19752008年间我国地震应急演练共计498次,

8、其中: 19751979年3次,年均0.6次; 19801989年2次,年均0.2次; 19901999年16次,年均1.6次; 2006年68次,2008年434次; 汶川地震后,各类针对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演练井喷式增长,在这些演练中,以学校开展的避震应急疏散演练为多,超过67%。,24,大家还记得汶川地震中的“96秒逃生奇迹”嘛?,25,安县桑枣中学,26,安县桑枣中学,全校2300多名师生在汶川地震中用了96秒钟的时间全部安全撤离到安全地带,无一伤亡; 04年起开始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每学期一次,但在时间上不作要求; 平时的疏散演练按照制定好的演练方案实施,并根据演练结果每年进行修订、完善

9、; 震前没有专门的地震应急预案,但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比较全面,适用于突发安全事件; 桑枣中学的案例对应急演练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最“完美”的诠释。,27,2应急演练目的,应急管理能力的提高主要基于实际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过程以及应急演练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 应急演练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其目的是通过应急演练培训应急响应人员、评估应急准备状态、改进应急预案的不足,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28,2应急演练作用,检验预案:检验应急预案涉及的部门、单位、组织和个人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修改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

10、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锻炼队伍:通过演练活动,提高相关应急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磨合机制:通过演练澄清不同机构、人员的职责,改善不同其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教育群众:通过演练加强公众、媒体对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工作的理解,提高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29,2应急演练原则,依照预案 精心组织 科学安排 循序渐进 结合实际 讲求实效 密切协同 确保安全,30,2应急演练要求,准备充分:事先发出通知,编写宣传材料,安排后勤工作,编写演练计划和演练方案,准备演练所需的辅助手段。 情景真实:根据演练类别的不同,提供不同的演练场地,采用多种方式营造真实可信的演练情景。,31,2应急演练要求,过程控制:演练控制

11、人员要引导演练进程,管理演练时间,同时尽可能鼓励演练人员自己解决难题。 评估总结:使用签到单、参演人员活动单、记录表、评估表、图上标注、录音、摄影、摄像等多种手段收集记录演练过程的各种资料,及时进行评估总结。,32,3应急演练类型,应急演练划分的类型有多种,根据应急演练的组织方式、演练规模和演练动机等进行划分。 按照组织方式及目标重点的不同 (1)桌面演练(Table-top Exercise) (2)功能演练(Functional Exercise) (3)综合演练(Full-scale Exercise),33,桌面演练,一种圆桌讨论式演习活动,一般在室内进行; 目的是使各级应急部门、组织

12、和个人在较轻松的环境下,明确和熟悉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提高协同配合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桌面演练的情景和问题通常以口头或书面叙述的方式呈现,也可以使用地图、沙盘、计算机模拟、视频会议等辅助手段,有时被分别称为图上演练、沙盘演练、计算机模拟演练、视频会议演练等。,34,桌面演练,桌面演练只需展示有限的应急响应和内部协调活动,应急响应人员主要来自当地应急组织,以考核应急反应为主,由参演人员根据假设的突发事件背景,按照应急反应流程,表述自己如何进行应急响应,例如: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报告该做何反应,向谁汇报,发出何种指令等 优点:容易实施、成本低、风险低; 缺点:缺少真实效果。 经常用于为功能演

13、练和综合演练做准备。,35,功能演练,一种行动模拟式演练活动,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活动举行的演练; 一般在应急指挥中心举行,并可同时开展现场演练,调用有限的应急设备; 目的是在一定时间压力条件下,检验各级部门、组织和个人完成应急响应任务的能力,锻炼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决策、指挥与协调等能力; 比桌面演练规模要大,需动员更多的应急响应人员和组织,因而协调工作的难度也增大; 特点:以考核某项应急功能为主,有针对性。,36,功能演练,举例:指挥和控制功能的演练 其目的是检测、评价多个政府部门在一定压力情况下集权式的应急运行和及时响应能力; 演练地点主要集中在若干个应急指挥中心或现场指挥

14、所举行,并开展有限的现场活动,调用有限的外部资源; 外部资源的调用范围和规模应能满足响应模拟紧急情况时的指挥和控制要求。,37,综合演练,一种实战性演习活动,是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的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相关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 目的是在贴近实际状况和高度紧张的环境下,全面检验各级应急部门、组织和个人完成应急响应任务的能力,锻炼和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应急能力。 一般持续时间较长,采取交互式方式进行,涉及调用更多的应急响应人员和资源,同时开展人员、设备及其他资源的实战性演练,以展示相互协调的应急响应能力。,38,39,3应急演练类型,最大差别在于演练的复杂程度和规模不同,日常的应急

15、演练应以桌面演练和功能演练为主; 确定演练类型时,应主要考虑如下因素: (1)应急预案制定和培训的进展情况; (2)面临风险的性质、大小及现有的应急能力; (3)应急演练成本及资金筹措状况; (4)相关部门对应急演练的工作态度; (5)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颁布的有关规定; 无论选择何种演练类型,应急演练方案必须适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需求和资源条件。,40,3应急演练类型,按照演练规模(演练所涉及的应急响应功能的数量)分类 (1)单项演练:一次演练只涉及应急预案中的某一项应急响应功能; (2)多项演练:一次演练同时涉及应急预案中的多项应急响应功能。 (3)全面演练:一次演练同时涉及应急预案的全

16、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41,3应急演练类型,按照演练动机(演练所涉及的应急响应功能的数量)分类 (1)检验性演练:为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及应急准备的充分性而组织的演练。 (2)示范性演练:向参观学习人员提供示范,普及宣传应急知识而组织的观摩性演练。 (3)研究性演练:为研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有效方法,试验应急技术、设施和设备,探索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等而组织的演练。,42,3应急演练类型,从演练组织管理的角度来说,按照组织方式进行分类比较有利; 首先,这三种演练方式在演练准备和组织实施方面,各具有一定的特点,便于分类总结和学习; 其次,这三种演练方式在复杂程度和演练的代价方面,有着由低到高的

17、特点,便于循序渐进地安排演练。,43,地震应急演练,地震应急演练可分为实战演练和桌面演练; 可设计为军地联合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地震部门现场应急救援演练、指挥部桌面应急指挥决策演练、应急救援程序演练等; 可采取多种演练形式和规模,例如大型的综合性演练,或者单一专业组别的操作演练; 现阶段地震应急演练的特点: (1)现代化手段的应用更真实 (2)社会化参与单一性转为基础性、广泛性 (3)逐步常态化融入日常工作,44,45,连云港市地震应急桌面演练 时间:2007年11月23日上午,3个多小时; 地点:会议室 人员:全市地震部门应急人员; 形式:桌面演练,分3个小组;,内容:根据地震现场工作的实际情

18、况,按照应急预案的处置流程,对分时段给定的信息进行分析、决策和指挥,完成整个地震应急工作。,46,海南省地震应急演练 时间:2007年12月8日 形式:桌面+实战演练 人员:约7000人,内容:模拟海口市境内发生6.8级地震后,相关部门的应急响应过程和救灾行动,涉及预案启动、应急指挥、救援行动、人员疏散等72个科目。,47,演练对应急能力提高程度的比较,4演练基本过程,48,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研究报告,4演练基本过程,49,演练实施,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暂行办法,50,各阶段基本任务,51,应急演练过程流程图,演练策划小组,开展应急演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建立应急演练策划小组(或领导小组

19、)是成功开展此项工作的关键。 演练策划小组的具体职责包括: (1)明确演练的方针原则、目的、类型、规模、时间和地点、参演组织以及公众卷入的程度等; (2)确定演练目标,选择演练场地,进行演练的总体设计; (3)制订演练计划,设计演练情景,开展演练准备工作;,52,演练策划小组,(4)组织控制人员、评价人员培训,指导演练人员按演练要求进行训练; (5)全面检查和指导演练人员的演练准备工作; (6)提出演练通讯、技术、物质器材、生活保障等所需的项目及经费清单; (7)全面掌握演练情况,监督演练顺利实施,控制演练节奏,协调应急组织与保障单位的关系; (8)演练结束后,组织各单位总结,提出演练效果评价

20、的结论性报告。,53,演练策划小组,演练策划小组应由多种专业人员组成,包括来自消防、公安、军队、医疗、应急管理、学校,以及新闻媒体、企业等部门的代表组成; 策划小组成员应熟悉所演练功能、演练目标和各项目标的演示范围等要求; 演练人员不得参与策划小组,更不能参与演练方案的设计; 策划小组建立后,应任命一名小组负责人; 较大规模的功能演练或综合演练时,策划小组内部应有适当分工,设立专业分队。,54,55,演练策划小组的专业分工,演练准备阶段,策划小组在演练准备阶段应完成任务1至任务9: 任务1:确定演练日期 任务2:确定演练目标和演示范围 任务3:编写演练方案 任务4:确定演练现场规则 任务5:指

21、定评价人员 任务6:安排后勤工作 任务7:准备和分发评价人员工作文件 任务8:培训评价人员 任务9:讲解演练方案与演练活动,56,任务 1,确定演练日期 应急演练策划小组应与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参加演练的应急组织和关键人员提前协商并确定应急演练日期; 应急演练日期最好是提前365天确定,但考虑到各部门、组织、人员的具体情况,该日期最迟也应提前6个月确定; 已确定的应急演练日期应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并不会与其他重大事件发生冲突; 当两个或多个地区参加同一演练中时,主办方在演练日期确定方面享有决策权。,57,任务 2,确定演练目标和演示范围 演练目标既是演练过程的焦点,同时也是检查演练效果的指

22、标,因此,每一项应急演练目标应当具体、现实和结果可测量; 演示范围指对演练事件承担某项职责的应急组织响应演练事件的行动与响应实际紧急事件的行动之间的一致程度; 策划小组通过与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参加演练的应急组织和关键人员协商,在演练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演练目标,确定演示范围; 策划小组可适当增添演练目标,调整演示范围。,58,任务 3,编写演练方案 演练方案是指根据演练目的和目标,对演练性质、规模、参演单位和人员、假想事故、情景事件及其顺序、气象条件、响应行动、评价标准与方法、时间尺度等制定的总体设计。 策划小组负责编写演练方案,应以演练情景设计为基础,完成后应提交有关部门进行评审; 演

23、练方案主要包括下述演练文件:情景说明书、演练计划、评价计划、情景事件总清单、演练控制指南、演练人员手册、通讯录等; 演练方案应能确保对演练目标进行充分的演示。,59,任务 4,确定演练现场规则 演练现场规则(演练安全计划)是指为确保演练安全而制定的对有关演练和演练控制、参与人员职责、实际紧急事件、法规符合性、演练结束程序等事项的规定或要求。 演练安全既包括演练参与人员的安全,也包括公众和环境的安全; 确保演练安全是演练策划过程中的一项极其重要工作,由策划小组制定演练现场规则; 除制定演练现场规则外,应指定一名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演练过程的安全。,60,任务 5 + 8,指定、培训评价人员 策划小

24、组应确定演练所需评价人员数量和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分配评价人员所负责的应急组织和演练目标,并对其提供相关培训; 评价人员数量根据演练规模和类型而定; 评价人员来自各相关部门,是各领域的专家,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评价人员还应具备团队意识、客观、坚韧、思维敏捷、诚实等个人品质; 评价人员必须十分熟悉演练目标、评价准则、演示范围,以及演练评价程序与评价方法。,61,任务 6 + 7,任务6:安排后勤工作 策划小组应在演练前30天完成应急演练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通信、技术、卫生、物资器材、场地交通、情况显示和生活保障等。 任务7:准备和分发评价人员工作文件 策划小组应准备说明评价人员工作任务、

25、演练、日程及后勤问题的工作文件,同时,还应为评价人员准备应急组织计划中与评价人员任务相关的部分等背景资料,并在演练前14天由策划小组负责人分发给评价人员。,62,任务 9,介绍演练方案 策划小组应在演练前夕分别召开控制人员、评价人员、演练人员的情况介绍会,确保所有演练参与人员了解演练现场规则、演练情景以及演练计划中与各自工作相关的内容; 演练模拟人员和观摩人员一般参加控制人员情况介绍会; 可向演练人员分发有关手册,简要说明演练适用范围、大致日期(不说明具体时间)、参与演练的应急组织、演练目标、演练现场规则、采取模拟方式进行演练的行动等信息。,63,演练实施阶段,指从宣布初始事件起到演练结束的整

26、个过程,演练活动始于报警信息; 参演应急组织和人员应尽可能按实际紧急事件发生时的响应要求进行演示,即“自由演示”,根据自己对最佳解决办法的理解做出响应行动; 参演应急组织和人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演练现场规则,若演练偏离正确方向,控制人员可以采取“刺激行动”以纠正错误,并尽可能以诱导方法纠偏; 演练实施过程中,策划小组应指挥评价人员收集演练目标的演示情况。,64,演练总结阶段,开展应急演练评价、总结与追踪,完成任务11至20,核心工作内容是通过演练评价过程得出演练发现,编写并提交演练评价报告和总结报告,以及追踪演练发现的整改情况。 演练评价是指观察和记录演练活动、比较演练人员表现与演练目标要求

27、并提出演练发现的过程;其目的是确定演练是否已达到演练目标,检验相关人员完成任务的能力。 演练发现指通过演练评价过程,发现存在的问题;可按对人员生命安全的影响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为不足项、整改项和改进项。,65,演练总结阶段,总结与讲评是全面评价演练是否达到演练目标、应急准备水平及是否需要改进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演练人员进行自我评价的机会; 演练总结与讲评可通过访谈、汇报、协商、自我评价、公开会议和通报等形式完成; 策划小组应在演练结束规定期限内,编写演练报告并提交给有关政府部门,演练报告是对演练情况的详细说明和对该次演练的评价。 追踪是指策划小组在演练总结与讲评过程结束之后,安排人

28、员督促相关应急组织继续解决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或事项的活动。,66,5演练参与人员,应急演练离不开各类人员的参与,按照演练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可将应急演练参与人员分为以下几类: (1)演练人员 (2)控制人员 (3)模拟人员 (4)评价人员 (5)观摩人员,67,演练人员 | 主角,指在应急组织中承担具体任务,并在演练过程中尽可能对演练情景或模拟事件作出其在真实情景下可能采取响应行动的人员; 演练人员应熟悉应急响应体系、功能和所承担任务的执行程序,演练时通过规定的渠道了解信息,并根据自身的判断来确定其应急行动; 一般来自各类应急机构和组织,是负责应急事务或实施行动的正式员工及决策人,只

29、在演练情景特别需求时才调用备用人员; 应按照应急预案和演练的要求选择演练人员。,68,控制人员 | 关键,指根据演练情景,控制应急演练进展的人员; 根据演练方案的要求,不断给出情况或消息,供参演人员作出判断、提出对策、进行响应; 诱导演练人员按照响应程序行动,可纠正行动偏差,避免直接纠正演练人员的错误。 具体任务包括: (1)确保演练目标得到充分演练; (2)确保演练既有工作量,又有挑战性; (3)保证演练的进度; (4)解答演练人员的疑问和演练中出现的问题; (5)保障演练过程的安全。,69,模拟人员 | 必要,指演练过程中扮演、代替某些应急机构和服务部门,或模拟紧急事件、事态发展的人员;

30、应急演练并不要求所有的应急机构、组织、部门或人员参与,但需要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可通过模拟人员的模拟行动完成; 模拟人员可扮演多种身份或替代多个机构和服务部门,可采用书面消息传递、模拟适时行动等方式完成任务。 主要任务有:扮演真实情况中应存在但演练中未参与的机构或服务部门,模拟事故的发生过程,如释放烟雾、模拟泄漏等。,70,评价人员 | 重要,指负责观察演练进展情况并予以记录的人员; 可由来自各相关部门的代表或行业方面的专家担任,演练前必须接受有关培训; 演练完成后,评价人员所收集到的客观信息和事实,将成为评估应急组织表现,总结应急演练各方面优缺点的基础。 主要任务包括: (1)观察演练人员的应

31、急行动,并记录结果; (2)在不干扰演练人员工作的情况下,协助控制人员确保演练顺利进行。,71,72,演练参与人员间的信息传递过程,实线箭头表示书面或口头消息的传递与反馈 虚线箭头表示通过观察获取信息,5演练参与人员,简要概括: 演练人员:对演练中的模拟情况做出应急响应; 控制人员:确保演练按照演练方案的要求进行; 模拟人员:模拟事故发生情况和应急响应行动; 评价人员:评估演练人员、应急组织的表现; 观摩人员:从旁观中吸取经验,提出建议; 策划人员:组织策划演练,设计方案,编写脚本 支持人员:在后勤、财务等方面对演练提供支持 演练过程中,参与的所有人员均应佩带能表明其身份的识别符。,73,74,Any Questions?,小 结,应急演练的一些基本理论 演练类型:?类; 演练阶段:?个; 演练参与人员:?类,75,小 结,应急演练的一些基本理论 演练类型:?类; 演练阶段:?个; 演练参与人员:?类 下次课程: 如何组织和实施应急演练,76,三江化工突发事件应急演练,77,应急演练方案介绍,78,对于课程的需求和建议,79,80,谢 谢 大 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