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培训(2009.05.11).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53332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9.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培训(2009.05.1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培训(2009.05.1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培训(2009.05.1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培训(2009.05.1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培训(2009.05.1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培训(2009.05.1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培训(2009.05.11).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个旧市甲型H1N1流感 疫情防控培训,个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普 毅 2009年5月11日,内容,一、疫情概况 二、甲型H1N1流感病毒 三、WHO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 四、病例诊断和报告 五、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 六、现场处置 七、风险沟通,一、疫情概况,病名: 疫情初起,“人感染猪流感” 自2009年4月30日起,WHO使用A(H1N1)流感(Influenza A(H1N1)) 我国自5月1日起使用甲型H1N1流感,流行史,1976年,美国新泽西州迪克斯堡的士兵中出现猪流感爆发,引起200多例病例,其中至少4名士兵进展成肺炎,1人死亡。 1988年,美国出现了猪流感人际间传播的迹象,接触过

2、一例猪流感病例的医护人员中出现了轻微的流感样疾病,并在血清中检测出猪流感抗体。 2005年12月至2009年2月期间,美国共报道了12例人感染猪流感病例,但均未出现死亡。 人传人(1988年),全球疫情(WHO),首例 3月30日(WHO) 美国加州,3月30日发现首例病例,一名10岁男孩,4月13日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 4月13日?墨西哥 4月23日,正式报道,全球疫情(WHO)截止5月10日18:00时,据WHO通报,全球共有2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4379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其中49例死亡。美国确诊2254例病例,其中2例死亡;墨西哥确诊1626例病例,其中45例死亡;加拿大确诊2

3、80例病例,其中1例死亡;哥斯达黎加确诊8例病例,其中1例死亡;西班牙确诊93例病例,英国确诊39例病例,法国确诊12例病例,德国确诊11例病例,意大利确诊9例病例,以色列和新西兰分别确诊7例病例,巴西确诊6例病例,日本确诊4例病例,韩国、荷兰和巴拿马分别确诊3例病例,萨尔瓦多确诊2例病例,瑞士、哥伦比亚、奥地利、丹麦、中国香港、爱尔兰、葡萄牙、危地马拉、瑞典、波兰、澳大利亚、阿根廷分别确诊1例病例。,中国,AM098航班 4月30日早上6点,搭载着176名乘客和13名机组人员的墨西哥航空公司AM098航班,由墨西哥城飞抵上海浦东机场; 机上乘客多数为中国人,其中包括6名云南乘客。 该航班空中

4、飞行时间约15小时。 在经过两小时的体温测量并确认正常后,机上所有乘客和机组人员顺利出关。 所有乘客去向均已查明,停留国内的乘客都已找到,并在各地实行就地隔离和医学观察。 目前,隔离观察的全部乘客情况良好,未发现发热等症状。 墨西哥患者23排A座,云南乘客21排F座,中国,5月10日下午,卫生部接到四川省卫生厅报告,四川省人民医院发现1例发热病例,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初步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5月11日上午由卫生部专家组确诊。 患者包某某,男,30岁,目前在美国某大学学习。患者于5月7日由美国圣路易斯经圣保罗到日本东京,5月8日从东京乘NW029航班于5月9日凌晨1时30分

5、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并于同日10时50分从北京起飞,乘3U8882航班于13时17分抵达成都。患者5月9日在北京至成都航程中自觉发热,伴有咽痛、咳嗽、鼻塞和极少量流涕等症状,在成都下机后自感不适,遂直接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5月10日上午,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两次复核检测,结果均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弱阳性。四川省卫生厅组织省内专家组进行会诊,按照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初步诊断患者为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目前,患者已转送成都市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其就诊过程中的密切接触者也已采取医学观察措施。,疫情态势,疫情继续迅速发展(The situation cont

6、inues to evolve,WHO) 毒株为重配病毒(as a new subtype of A/H1N1 not previously detected in swine or humans,WHO). 人群普遍对该病毒缺乏免疫力 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WHO流感大流行警戒第5级 墨西哥疫情趋于平缓 警惕第二波疫情的到来 高度注意:不可预测性和反复性,传入云南的可能随时存在,二、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是一种造成人类及动物患流行性感冒的RNA病毒,在分类学上,流感病毒属于正黏液病毒科。,病毒分型,人类流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的抗原性分类 甲型流感病毒(A型流

7、感病毒) 乙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 丙型流感病毒(C型流感病毒) 根据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分类 人类流感病毒 猪流感病毒 马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等,病毒分型,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H和N)结构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又可分成许多亚型 血凝素有16个亚型,H1-H16 神经氨酸酶有9个亚型,N1-N9 猪流感是一种因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 从猪身上分离到四种主要的亚型 H1N1 H1N2 H3N2 H3N1 H代表血凝素,N代表神经氨酸酶;数字代表不同类型。,病毒分型,感染猪的亚型包括H1、H3、N1、N2,流感病毒A(H1N1),HA,NP,病毒变异,甲型流感病毒有着极强的变异性 乙

8、型流感病毒的变异会产生新的主流毒株 新毒株与旧毒株之间存在交叉免疫,即针对旧毒株的免疫反应对新毒株依然有效 丙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非常稳定,流感病毒的传播,传染源: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其次是隐性感染者。动物亦可能为重要贮存宿主和中间宿主。 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的猪或其粪便、周围污染的环境或气溶胶等途径传播。某些毒株如H1N1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其传染途径与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等。 潜伏期:一般1至7天,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流感病毒的传播,流感病毒的传播,传染期 发病前1天至症状出现后7天 若发热未退,仍有传染性,三、WHO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第1级,

9、动物中流行,无人类感染。 第2级,动物中流行,并出现人类感染,存在潜在的大流行威胁。 第3级,人群中出现零星病例或小规模传染,但未造成暴发,有限传播并不表明病毒已经达到必然导致大流行的人际传播能力。 第4级,人际传播已在一个区域出现持续暴发,大流行风险显著加剧。 第5级,人际传播发生在一个世卫组织区域的至少两个国家中,表明大流行迫在眉捷。 第6级,在世卫组织不同区域至少其他一个国家发生了暴发,表明正在发生全球大流行。,四、病例诊断和报告,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 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 有些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 突然高热

10、、体温超过39 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病例定义( WHO、CDC ),确诊病例:病例具有急性呼吸道疾病表现,同时采取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方法确认为A(H1N1)感染。 Real-time RT-PCR 病毒培养 甲型流感病毒A(H1N1)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4倍升高 可能病例:病例出现急性呼吸道疾病表现,同时流感病毒A型检测结果阳性,但H1和H3检测阴性。 疑似病例: 病例出现急性呼吸道疾病表现,与甲型流感病毒A(H1N1)确诊病例发病期间有密切接触史或 病例出现急性呼吸道疾病表

11、现,近期与甲型流感病毒A(H1N1)确诊或疑似感染动物有密切接触史或 病例出现急性呼吸道疾病表现,发病前到过出现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A(H1N1)确诊病例的地区 急性呼吸道疾病(CDC):近期出现至少2种以下症状:流涕或鼻塞,咽痛,咳嗽,发热或有发热史。 流感样病例(WHO):突然高热(38),咳嗽或咽痛,无法诊断为其他疾病。并且,发热出现在病程前三天内,体温是在症状出现期间测量的。,病例定义(卫生部),1、医学观察病例 曾到过疫区 或与病猪及患者有密切接触史 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者 医学观察7天,病例定义(卫生部),2、疑似病例 曾到过疫区 或与病猪及患者有密切接触史(也可流行病学史不详)

12、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 呼吸道分泌物、咽试子、痰液、血清H亚型病毒抗体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定义(卫生部),3、临床诊断病例 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条天 且与其有共同暴露史,病例定义(卫生部),4、确诊病例 从呼吸道标本或血清中分离到特定病毒 RT-PCR对上述标本检测,有病毒RNA存在 经过测序证实,或两次血清抗体滴度4倍升高,病例定义(云南),以卫生部的标准为基础,增加了“医学随访病例” 医学随访病例 曾到过疫区 或与病猪及患者有密切接触史 未出现流感临床表现者 随访观察7天(可以居家或集中隔离),密切接触者的发现,输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由疫情发现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将其有关流行病学资料直接通

13、知病例来源地的相应机构,由来源地负责追踪和调查其密切接触者 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已离开原地 由疫情发现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直接通知其目的地的相应机构,由到达地负责追踪调查,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密切接触者 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确诊或疑似病例发病前1天至隔离或死亡期间,与确诊或疑似病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包括与其共同生活、居住或诊治过病例等 暴露于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暴露于其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环境 其他密切接触者 现场流行病调查人员根据调查情况确定的其他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管理,调查并填写登记表( 省 市 县确诊或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一览表 ) 医学观

14、察 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可居家医学观察或集中医学观察 观察期限为7天(自最后接触感染动物及患者计算起)。医学观察开始前,根据确定的观察期限判断实际观察时间。 由当地疾控机构对密切接触者每日测量1次体温和健康询问 填写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记录表,每日按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每日统计汇总表进行汇总 医学观察期间,被观察对象出现发热等异常临床表现的,在有防护的条件下,转至指定医疗机构隔离观察治疗,并采集标本进行相关检测 告知:医学观察开始前,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负责医学观察的医疗机构专业卫生人员必须通过口头或以告知书的方式,告知被观察对象以下内容: 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点、传播途径等相关防治知识。

15、 负责医学观察的医疗机构联系人、联系方式,以便出现相关症状后进行报告。 在医学观察期间建议医学观察对象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距离2米(美国疾控中心),病例报告,4月30日起,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网络直报,病例报告,机构:各级医疗机构 时限:2小时内 方法 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它传染病”下的“甲型H1N1流感”。 为加强相关疫情处理信息的报告,暂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事件调查处理和病例个案信息报告,报告事件类别选择“其它类传染病”下的“甲型H1N1流感”。,五、现场调查,对报告的所有病例立即进行流行病

16、学现场调查 调查内容 病例基本情况、居住地及家庭背景、发病和就诊经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转归情况、暴露史、旅行史、密切接触者情况等,参见附件1(流行病学调查问卷 )。 其它相关调查可通过专项研究进行。 调查报告 调查表的基础上分析、整理、结论、建议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由省级疾控机构上报中国疾控中心,标本采集,所有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应该采集上呼吸道标本来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 尽快采集的呼吸道标本 鼻咽拭子/吸取物或者鼻腔冲洗液/吸取物。如果不能收集这些标本,可合并鼻拭子与口咽拭子。 气管插管的病人也应收集气管吸取物。 标本应置于无菌病毒运输液( VTM ) ,并立即用冰块或

17、冰排保存或置于4 (冰箱),并马上运送至实验室。技术指南附件3,六、实验室检测,目前: A(H1N1),全部送省疾控中心 红河州、曲靖市、昆明市疾控中心负责季节性流感的监测 今后: 逐步扩大到各地疾控中心,标本检测,呼吸道标本应首先应用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A型流感病毒的M基因、Swine( H1N1)的HA基因和NP基因,以及质控对照RNP基因。 同时,接种MDCK细胞或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并测定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 推荐的检测方法 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猪流行性感冒( H1N1病毒)病毒。 其他检测方法 快速流感抗原检测 一些商用快速检测可以区分A

18、和B型流感病毒 。快速检测实验A型流感阳性的病例符合可能病例的标准(见上文) 。这些实验对检测人感染猪流行性感冒( H1N1病毒)病毒临床标本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未知,而且检测季节性流感病毒的灵敏度不佳。因此,快速检测阴性结果可能是假阴性,不能作为猪流感感染的最后诊断。 免疫荧光法(或装配的IFA ) 免疫荧光试验可以区分A和B型流感病毒 。检测A型流感阳性的病例符合可能病例的标准(见上文)。免疫荧光试验的结果取决于临床标本的质量,操作技能,对检测人感染猪流行性感冒( H1N1病毒)病毒临床标本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未知。因此,免疫荧光试验阴性结果可能是假阴性,不能作为猪流感感染的最后诊断。,省疾控中心

19、流感实验室,省疾控中心流感实验室 1977年,成立流感实验室(原省卫生防疫站); 2000年,成为国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 2002年,成为WHO流感网络实验室。 每年检测流感样本超过1000份,每年为WHO提供流感病毒毒株超过100株 2008年检测了2150份,分离出171株毒株,其中H1型61株,H3型34株,BV型31株,BY型45株 省疾控中心P3实验室 为获国家认可的全国第5家省级疾控机构P3实验室 在奥运期间被卫生部指定为4个检测实验室之一,承担周边8个省(区)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 检测时限:在收到标本后的46小时,可做出病原学诊断。,生物安全要求,病毒分离、培养应在具有

20、资质的BSL-3实验室中进行 标本储存、包装和运送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424号令)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45号令),六、现场处置 (一)应急监测,监测目的 早发现、早报告人感染病例 及时、有效地采取防控措施,预防可能出现的疫情传播和蔓延,应急监测,监测启动条件 接壤国家或地区发生动物猪流感或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疫情 出现人感染确诊病例,应急监测,监测范围的确定 发生动物猪流感疫情 在当地农业部门划定的动物疫区范围所涉及的县(市、区)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若某县(市、区)的动物疫情发生在边界乡镇,则在与其边境相接

21、壤的其他县(市、区)也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接壤国家在边境地区发生动物猪流感疫情或人感染疫情,在与其边境接壤的县(市、区)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出现人感染确诊病例 发生人感染确诊病例的县(市、区)启动应急监测 若发现的人感染确诊病例为输入病例,则病例的原发县(市、区)应同时启动应急监测。,应急监测,监测对象 监测范围内的流感样症状至肺炎不同程度疾病表现的病例(体温38),应急监测,监测时限 发生动物疫情的地区,应急监测开始于农业部门发现疫情之日;止于农业部门解除封锁后7天。 没有动物疫情,但出现人间确诊病例时,应急监测始于卫生部门确诊疫情之日,止于该病例的最后一例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的结束之日。

22、 同时出现动物疫情和人间病例,以较后的结束日期为终止监测日期。,应急监测,监测方法 应急监测期间,监测县(市、区)内的各级医疗机构对前来就诊的监测对象进行登记(应急监测报告表 ) 上报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逐级上报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上报的病例进行追踪和排查 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采集所有病例的呼吸道标本进行病毒的相关检测 原则上,先由省级及以下疾控机构进行初步检测,阳性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省级疾控机构不具备检测条件的,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邻近具备相应条件和资格认证的省级疾控机构进行检测。,(二)消毒,出现人感染病例 及时对可能污染

23、场所的环境和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仅出现动物猪流感疫情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合当地农业部门开展现场消毒 技术指南,(三)院内感染控制,合理布局,设置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 规范处理医疗废物 对病人污染或可能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 有条件的医院应启用负压病房 将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分病房管理 医务人员和参与疫情现场处置的人员应采取个人防护,(四)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一级防护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分钟,医务人员个人防

24、护,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感潮湿时更换;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分钟 对病人实施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 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 除二级防护外,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五)防

25、护用品要求,防护服 符合GB19082-2003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联体或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 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 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性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防护用品要求,防护口罩 符合GB19083-200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可分长方型和密合型 配有鼻夹 良好的表面抗湿性,对皮肤无刺激 气流阻力在空气流量为85L/min情况下,吸气阻力不得超过35mmH2O,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当不小于95% 可选用符合N95或FFP2标准的防护口罩 其他:应当满足实际使用需要 技术指南附件4,(六)预防性服药,对象 医学随访、医学观察对象 实验室检测、流调人员 相关

26、工作人员 药品 奥司他韦(达菲),扎那米韦 每天1粒,7天,(七)其它控制措施,发生疫情时:减少或取消公众集会,必要时可依法采取学校停课、工厂停业等措施。 交通检疫 来自疫区的飞行器等其它交通工具的乘客或乘务人员一旦发现有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等呼吸道症状者,应立即在有防护的情况下,送至指定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同时建议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 对乘坐同一交通工具的其他人员转移至邻近的指定场所,进行健康体检,测量体温并询问有无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对其中的异常者转至指定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对无异常者,做好详细登记后,进行居家医学观察。由检验检疫部门把登记信息转给旅客居住地疾控机构,由当地疾控

27、机构进行为期7天的健康随访,每日测量体温和健康询问,做好登记。一旦上述异常者明确排除猪流感病毒感染,应尽快通知相关地区疾控机构,解除对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的健康随访。,七、风险沟通,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针对大众和媒体进行风险沟通,避免造成社会恐慌。 基本原则 未雨绸缪,危机意识,加强和完善各种疫情报告制度,制定适宜本级使用的应急风险沟通计划。 迅速反应,加强监测,迅速上报疫情信息,及时对疫情作出反应,统一口径准确及时发布信息,掌握舆论主动权。 信息真实准确,各级疾控中心上报和发布的疫情信息需确保准确无误,在未弄清全部情况或疫情形势复杂严峻时,应及时上报上级机构或发布简短信息,应避免发布不实消

28、息,造成社会恐慌。,风险沟通,主要方法 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出现疫情,但输入性或本地感染病例尚未发生时,当地卫生和疾控机构应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及时、定期向有关部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等)和公众报告疫情信息 提醒相关部门做好应对准备 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卫生和个人防护意识,正确认识流感的危害和预防方法,避免出现社会恐慌。,内部和部门沟通,召开各种会议,包括电视电话会议。 内部网站(大疫情、突发网等)。 编写、印制简报。 电话、邮件。,媒体和公众沟通,媒体沟通 现场新闻发布会 新闻通气会(非正式沟通) 向媒体发放新闻稿 挑选媒体进行联合采访 通过政府网站发布 公众沟通 媒体沟通是卫生部门与公众沟通的最重要工具,除此之外 发放各种宣传材料 开通电话咨询热线 手机短信,接受媒体采访的重要技巧,思考记者关注的问题 表现出本级机构的人文关怀 尽量满足记者的信息要求,但需适可而止 避免说非建设性的话 冷静回答所有问题 避免不该说的话,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