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教案合一.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59707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100 大小:90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剖教案合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解剖教案合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解剖教案合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解剖教案合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解剖教案合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剖教案合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剖教案合一.doc(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2 课时章节题目绪论 第一章 运动系统/骨学课 型理 论教学要求及教学内容提纲1、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地位、分科、发展史及学习方法。2、了解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3、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4、熟悉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5、了解骨的数量、分部、分类,掌握骨的构造。6、了解骨的化学成份和物理性质。不同年龄骨的特点及骨折的类型。重点与难点:重点:人体解剖学标准姿势和解剖切面;骨的构造。 难点:内侧与外侧,内与外的区别。教学实施手段及教具运用:1、对照挂图讲授,结合标本、模型示教。2、采用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进行教学。3、课后观看解剖学教学CD及陈列标本。课后思考题1、

2、试问人体解剖学的标准姿势与立正姿势有何不同?2、比较常用的方位术语中内与内侧,外与外侧的不同?3、运动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有哪些主要功能?4、试述骨的形态分类及构造。5、试述骨髓的分类及不同年龄、不同种类骨髓的位置。6、骨膜位于何处?它有何功能?绪 论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地位、分科、发展史及学习方法。 正常人体、宏观形态结构及位置关系 最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分科与发展史:自学 学习方法:现论联系实际,多观察挂图、模型、标本,阶段性巩固知识二、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 人体分部:头、颈、躯干、四肢等 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整体三、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

3、:与立正姿势作比较方位术语:按标准姿势确定,注意与平时的习惯描述作比较轴:冠状轴、矢状轴、垂直轴面:冠状面、矢状面、横切面(水平面) 注意观察各切面上所显示结构的方位关系第一章 运 动 系 统骨学总论一、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骨:连结形成骨骼,构成人体支架,支持体重、保护内脏,并参与运动,充当杠杆关节:在运动中作为支点,起枢纽作用肌肉:运动中赋予动力 功能:支持、保护、运动二、骨的数量、分部、分类 数量与分部:全身共206块骨,分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分类:长骨(一体两端、髓腔)、短骨、扁骨、不规则骨三、骨的构造骨质:坚硬的骨组织构成,分为骨

4、密质(表层)、骨松质(内部)骨膜: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对骨的生长及损伤后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骨髓:红骨髓(造血)、黄骨髓(脂肪组织) 不同年龄的骨髓改变 骨髓穿刺的常用部位四、骨的化学成份和物理性质。不同年龄骨的特点及骨折的类型。 有机质:约占2/3,使骨具有一定的韧性 无机质:约占1/3,使骨具有很强的硬度 随年龄的增长,有机质渐少而无机质相应增多:幼年易出现青枝骨折而老年时易出现粉碎性骨折五、骨的发生和发育: 膜化骨 软骨化骨:骺软骨、骺线六、骨的可塑性:自学第3、4课时章节题目第一章 运动系统/骨学课 型理论教学要求及教学内容提纲 1、掌握躯干骨的组成。2、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 3、熟悉各部

5、椎骨的主要特征。4、掌握胸骨的形态结构。5、了解肋骨的基本形态。 6、掌握躯干骨的重要骨性标志。7、了解脑颅诸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和形态。 8、了解面颅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和形态。 9、熟悉下颌骨的形态结构。10、熟悉颅的整体观的形态结构。 11、了解新生儿颅的特征及生后的变化。重点与难点:重点:椎骨的基本形态;胸骨角的概念和临床意义。翼点的位置、构成和意义。难点: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颅底的内、外面观。教学实施手段及教具运用:1、对照挂图讲授,结合标本、模型示教。2、采用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进行教学。3、课后观看解剖学教学CD及陈列标本。课后复习题1、椎间孔和椎管是如何构成的

6、?2、颈椎、胸椎、腰椎在形态上各有何特征?3、椎管与椎间孔、骶管、骶前孔、骶后孔、骶管裂孔的连能关系如何?4、颅的分部,脑颅和面颅的组成。5、颅底内面的三个窝及其重要结构。6、骨性鼻腔的主要结构及鼻旁窦的开口。7、翼点的临床意义。8、颅的骨性标志有哪些。躯干骨与颅骨一、躯干骨1、躯干骨的组成。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12对肋。共同构成两大结构:脊柱和胸廓并参与骨盆后壁的构成2、椎骨的一般形态 重点结构:椎体、椎孔、棘突、横突、椎间孔、椎管等。3、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颈椎:有横突孔。第一颈椎(寰椎):呈环状无椎体和棘突;第二颈椎(枢椎):有齿突

7、;第七颈椎(隆椎):棘突特别长,末端不分叉。胸椎:有横突肋凹,有椎体肋凹。腰椎:椎体大,棘突呈板状水平后伸。骶骨:前面,后面,岬,骶前、后孔,骶管及骶管裂孔,骶角。4、胸骨的形态结构。分部:柄、体、剑突。 胸骨角:平第2肋软骨5、肋骨的基本形态。6、躯干骨的重要骨性标志。棘突、胸骨角、剑突、肋弓等。二、颅骨1、脑颅诸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和形态。 成对:顶骨、颞骨 不成对:额骨、枕骨、筛骨、蝶骨2、面颅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和形态。 成对:鼻骨、泪骨、颧骨、上颌骨、下鼻甲骨、腭骨 不成对:犁骨、下颌骨、舌骨3、下颌骨的形态结构。下颌体、下颌支、冠突、髁突、下颌头、下颌颈、下颌角、下颌孔。4、颅的整

8、体观的形态结构。顶面观:冠状缝、人字缝、矢状缝侧面观:翼点(额、顶、颞、蝶四骨交汇处形成的H形骨缝,亦称太阳穴)、颧弓、外耳门、乳突颅底内面观: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垂体窝、枕骨大孔前面观:眶、骨性鼻腔、鼻旁窦(概念、分别位于哪些骨内、开口部位及上颌窦的特点)。5、新生儿颅的特征及生后的变化。 囟门(颅囟)的概念;前囟的正常闭合时间 脑颅与面颅的比例第5、6课时章节题目实验一 骨学总论、躯干骨、颅骨课 型实验【实验目的和要求】1、骨的分类和各类骨的形态构造。2、椎骨的一般形态。3、骶骨及各部椎骨的形态特点。4、胸骨和肋的形态。5、颅的分部,各部颅骨的名称和位置。6、下颌骨,舌骨和颞骨的形态。

9、7、颅的整体观形态结构。8、新生儿颅的形态特点。9、主要骨性标志。【实验材料】1、人体骨架标本。2、股骨、跟骨和顶骨的剖面标本。3、颅的水平切标本。4、颅的正中矢状切标本。5、分离颅骨标本。6、鼻旁窦标本。7、下颌骨、颞骨、舌骨标本。7、颅骨色分离模型。【实验内容与方法】一、骨的概述1、骨的分类 在人体骨架标本上辨认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观察它们的形态特点和分布。2、骨的外形和构造 取股骨及其纵切解剖标本,区分长骨的骨干和两端,辨认髓腔和两端的关节面;对比股骨、跟骨和顶骨的剖面标本,观察骨密质和骨松质的配布和形态。二、躯干骨1、脊柱 在人体骨架标本上,观察脊柱的位置和组成。取胸椎进行观察

10、:辨认椎体、椎弓、及其椎弓板和椎弓根、椎孔、横突、棘突和上、下关节突;椎管和椎间孔的形成和位置。取环椎、枢椎、一般颈椎和腰椎,结合胸椎,进一步观察和比较它们各自的形态特点。取骶骨,辨认骶骨的前、后面、胝骨岬、骶前孔、骶后孔、骶管及骶管裂孔、骶角,观察骶管与骶前、后孔、骶管裂孔的交通关系。在自己身上触摸第七颈椎棘突及胸腰椎棘突、骶角的位置。2、胸骨和肋 取胸骨标本,辨认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颈静脉切迹和胸骨角。取一较长的肋骨,先区分它的前端和后端,然后在它的中部的内面近下缘处寻认肋沟。在活体上触摸以下结构:颈静脉切迹、胸骨角、第2-12肋、第1-11肋间隙、肋弓、剑突。三、颅骨取颅骨色分离模型对

11、照图谱观察颅的分部及各颅骨在整颅中的位置。取下颌骨、颞骨和舌骨,识别其重要结构及其在整颅上的位置。颅的整体观:取颅的水平切面和正中矢状切面标本,对照图谱进行观察。1、颅的顶面:辨认颅顶部各骨的位置。观察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的形态与位置。取新生儿颅标本与成人的颅比较,注意新生儿颅的特点。2、颅底内面:在颅底的标本上区分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各窝内有许多孔、管、裂,其中多安息与颅外相通,故观察时应同时注意其在颅外的位置。3、颅底外面:骨面凹凸不平,骨质厚薄不一,有许多孔、管、裂,可分前后区进行观察。4、颅的侧面:在颅的标本上再次观察乳突,由此向前,依次识别外耳门和颧弓。颧弓内上方较大的凹窝是

12、颞窝。查看颞窝内侧壁上翼点的位置及其骨质的厚度。5、颅的前面:观察眶的位置和毗邻关系。寻认眶上切迹和眶下孔,眶尖处的视神经管。在眶内侧壁的前部查看泪囊窝,以及与它相通的鼻泪管。在眶外侧壁的后部的上、下方,分别寻查眶眶上裂和眶下裂。用细铜丝检查上述各孔、裂的沟通关系。观察梨状孔、鼻后孔和骨鼻中隔的组成和位置;辨认骨性鼻腔外侧壁上的上、中、下鼻甲,以及相应鼻甲下方的上、中、下鼻道。在上鼻甲的后方查看蝶筛隐窝。取颅的正中矢状切面和显示鼻旁窦的颅标本,查看额窦、蝶窦、上颌窦和筛窦的位置和形态。第7、8课时章节题目第一章 运动系统/骨学课 型理 论教学要求及教学内容提纲1、熟悉上肢骨的组成及排列 2、掌

13、握上肢带骨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3、掌握肱、尺、桡骨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4、熟悉下肢骨的组成及排列 5、掌握髋骨的位置、形态及结构 6、掌握股骨、胫骨和腓骨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7、了解髌骨的位置、形态重点与难点:重点:上、下肢骨名称、位置及主要结构。难点:髋骨的基本形态结构。教学实施手段及教具运用: 1、对照挂图讲授,结合标本、模型示教。2、采用直观教法、启发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进行教学。3、课后观看解剖学教学CD及陈列标本。课后复习题1、简述上肢骨的分部组成和排列2、简述下肢骨的分部组成和排列3、简述髋骨的形态4、在活体上能摸到上、下肢骨哪些重要结构(骨性标志)?上肢骨、下肢骨一、上肢骨1、

14、上肢骨的组成及排列。 每侧上肢有32块骨: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腕骨(8)、掌骨(5)、指骨(14),其中锁骨和肩胛骨称上肢带骨,其他称自由上肢骨。2、上肢带骨的位置、形态和结构。锁骨:架于胸廓前上方,内端称胸骨端,外端称肩峰端,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肩胛骨:肩胛冈,肩峰,关节盂;上角平对第二肋,下角平对第七肋。3、肱、尺、桡骨的位置、形态和结构。肱骨:肱骨头,外科颈,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肱骨小头,肱骨滑车,内上髁。桡骨:前臂外侧部,桡骨头,桡骨颈,桡骨茎突。尺骨:前臂内侧,滑车切迹,鹰嘴,尺骨头,尺骨茎突。二、下肢骨1、下肢骨的组成及排列。每侧下肢有31块骨:髋骨、

15、股骨、髌骨、腓骨、胫骨、跗骨(7)、跖骨(5)、趾骨(14),其中髋骨为下肢带骨,另30块为自由下肢骨。2、髋骨的位置、形态及结构:髋骨:由髂骨,坐骨,耻骨构成,髋臼、闭孔。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结节,坐骨大切迹,髂窝,弓状线等。坐骨:分为坐骨体和坐骨支;坐骨棘,坐骨大、小切迹,坐骨结节。耻骨:分为一体和上下两支,耻骨结节,耻骨联合面。3、股骨、胫骨和腓骨的位置、形态和结构:股骨:股骨头、颈,大转子,髁间窝。胫骨:位于小腿内侧,胫骨粗隆,内踝。腓骨: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腓骨颈,外踝等。4、髌骨的位置、形态。第9、10课时章节题目实验二 四肢骨课 型实 验【实验目的和要求】1、上肢各骨的名称

16、和位置。2、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的形态结构。3、下肢各骨的名称和位置。4、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形态结构。5、主要骨性标志。【实验材料】1、人体骨架标本。 2、分离的四肢骨标本。【实验内容与方法】先在人体骨架标本上,辨认四肢各骨,并逐一观察其邻接关系。寻认四肢骨与躯干骨的连结部位,然后在活体上确认和摸辨各骨所在的部位。观察四肢各骨的形态时,首先结合人体骨架标本和挂图,以协助辨认骨的侧别和方位。尔后再进行观察。1、上肢骨肩胛骨和锁骨:首先辨认肩胛骨的二面、三缘和三角。然后分别辨认肩胛骨前面的肩胛下窝,后面的肩胛冈及肩峰、冈上窝和冈下窝;外侧角上的关节盂。在人体骨架上查看肩胛骨上角、下

17、角与肋的对应关系。观察锁骨的形态。分辨锁骨的内侧端和外侧端,结合骨架观察其邻接关系。肱骨:上端膨大,下端扁平,注意肱骨头的外形及其与关节盂的关系;辨认上端和体移行部的外科颈;在其中部的外侧面寻认三角肌粗隆以及三角肌粗隆后下方的桡神经沟,并注意其行经方向;在下端自内侧向外侧依次寻认内上髁、肱骨滑车、肱骨小头和外上髁。桡骨:上端细小,下端粗大。寻认上端的桡骨小头,观察它与肱骨小有关当局的关系。辨认桡骨下端与腕骨相接近的关节面,与尺骨小头相对的尺切迹和由外侧面下伸的茎突。尺骨:上端粗大,下端细小。在其上端辨认鹰嘴、滑车切迹和冠突。观察滑车切迹与肱骨滑车的关系。在冠突的外侧面上,寻认桡切迹,并观察其与

18、桡骨头的关系。在下端,观察尺骨头和茎突。手骨:取手骨串连标本,查看8块腕骨的形态和排列顺序;掌骨共5块,注意各骨的邻接关系与命名;指骨共14块,注意它们在每个指中的分布与命名。骨性标志:在各骨观察结束后对照人体骨架标本,在活体上触摸下列结构:锁骨、肩胛冈、肱骨内上髁、肱骨外上髁、尺骨鹰嘴、桡骨和尺骨的茎突、肩胛骨下角。2、下肢骨髋骨:根据髋臼和闭孔的位置,判定髋骨的侧别和方位,区分髂骨、坐骨和耻骨在髋骨中的位置,然后观察:在髋骨上缘查看髂嵴、髂前上棘和髂结节;在髋骨上部的内面辨认髂窝和弓状线;在髋骨的前下部查看耻骨上支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下支、耻骨联合面,注意耻骨梳与弓状线的关系;在髋骨后下

19、部,辨认坐骨结节、坐骨棘、坐骨大小切迹和坐骨支。股骨:股骨是典型的长骨,分一体两端。查看股骨上端的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和小转子,注意股骨头与髋臼的关系,股骨颈的连结方向。在股骨下端,查看内、外侧髁及其与内、外上髁的位置关系。髌骨:结合人体骨架标本观察其位置。胫骨:在胫骨上端查看内、外侧髁,胫骨粗隆,注意胫骨的内、外侧髁与股骨内、外侧髁的关系。辨认胫骨体的前缘和内侧面,注意其形态特点。寻认胫骨下端的内踝及关节面。腓骨:辨认上端的腓骨头,下端略呈三角形的外踝,注意观察外踝内侧面的关节面。足骨:在人体骨架标本和足骨串连标本上观察跗骨的排列与名称、跖骨的名称与邻接关系、趾骨的分布和位置。第11、12

20、课时章节题目 第一章 运动系统/关节学课 型理 论教学要求及教学内容提纲1、了解骨连结的概念、分类。2、掌握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3、熟悉滑膜关节的辅助结构和运动的基本形式。4、了解躯干骨的连结概况。5、掌握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功能及意义。了解椎间盘突出症。6、了解前、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的位置、形态。7、掌握脊柱整体观的形态特点。了解脊柱的运动。8、了解肋与胸骨、胸椎的连接及胸廓的构成、功能。9、了解颅骨的连结形式。熟悉颞下颌关节的组成。10、了解上肢骨连结的概况。11、掌握肩、肘、桡腕关节的组成,熟悉其结构特点及运动:12、了解下肢骨连结概况。13、掌握骨盆的构成与分部及女性

21、骨盆的特点。14、掌握髋、膝、踝关节的组成,熟悉其构成特点及运动:15、了解足弓的生理意义。重点与难点:难点:滑膜关节的辅助结构;椎骨的韧带连结。前臂旋前、旋后运动。 重点:滑膜关节的基本构造;椎间盘的构造。肩、肘、腕、髋、膝、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骨盆的组成与分部教学实施手段及教具运用:1、对照挂图讲授,结合模型、标本示教。2、采用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进行教学。3、课后观看解剖学教学静脉CD及陈列标本。课后复习题1、滑膜关节的结构。2、椎间盘的构造及椎间盘突出后对机体有何影响。3、脊柱的组成、生理弯曲。4、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及运动。 5、肩、肘、桡腕关节的组成及

22、结构特点。6、拇指腕掌关节。7、试述髋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 8、试述膝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 9、试述踝关节的构成和运动方式? 10、骨盆的组成与分部。关节学1、骨连结的概念、分类。 直接连结、间接连结(滑膜关节)2、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滑膜、纤维膜)、关节腔3、滑膜关节的辅助结构和运动的基本形式。 韧带、关节盘、半月板、关节唇4、躯干骨的连结概况。5、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功能及意义。了解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位于相邻两个椎体之间,共23个,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构成,可缓冲外力对脊柱的震动,也可增加脊柱的运动幅度。腰部椎间盘易突出,突出方向多为后外侧。

23、6、前、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的位置、形态。 椎管穿刺有关的应用解剖:穿过韧带的层次 椎管壁的构成7、脊柱整体观的形态特点。了解脊柱的运动。前面观:椎体的变化后面观:棘突的形态特点侧面观:四个生理性弯曲8、肋与胸骨、胸椎的连接及胸廓的构成、功能。 真肋、假肋、浮肋、肋弓 胸廓的构成与呼吸运动9、颅骨的连结形式。熟悉颞下颌关节的组成。颞下颌关节的组成:下颌窝、下颌头、关节结节(脱位的表现)10、上肢骨连结的概况。11、肩、肘、桡腕关节的组成,熟悉其结构特点及运动:肩关节:组 成-肱骨头和关节盂 结构特点-头大,窝小;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前上后有加固,下壁薄弱运

24、 动-能做3个轴的运动及环转运动肘关节:组 成-复关节,包括肱尺、肱桡及桡尺近侧三个关节结构特点-囊前后壁薄而松弛,两侧壁厚而紧张,有桡、尺侧副韧带加强,后壁最薄;桡骨头周围有桡骨头环状韧带运 动-屈伸运动桡腕关节:组 成-由手舟骨、月骨、三角骨的近侧关节面构成关节头,桡骨下端的腕关节面、尺骨下方的关节盘构成关节窝结构特点-囊薄而松弛,有关节盘12、下肢骨连结概况。13、骨盆的构成与分部及女性骨盆的特点。 构成:髋骨、骶骨、尾骨 分部:以界线(岬、弓状线、耻骨联合上缘)为界分大、小骨盆,大骨盆内腔属腹腔。小骨盆的内腔为盆腔,其上口为界线,下口不规则,由耻骨联合下缘、两侧的耻骨弓、坐骨结节及骶结

25、节韧带围成。 女性骨盆的特点:上口圆形,下口较大,耻骨下角9014、髋、膝、踝关节的组成,熟悉其构成特点及运动:髋关节:组 成-髋臼与股骨头结构特点-面差小,囊厚而紧张,囊前上后有加固而下方薄弱,囊内有股骨头韧带,有营养股骨头的作用运 动-能做3个轴的运动及环转运动膝关节:组 成-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结构特点-关节囊薄而松弛,前壁自上而下为股四头肌腱、髌骨、髌韧带;两侧壁为胫、腓侧副韧带;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在伸膝时紧张,防止胫骨前移,后交叉韧带在屈膝时最紧张,防止胫骨后移。囊内有内、外侧半月板。踝关节-组成;结构特点;运动(背屈,即伸,提起脚尖;跖屈,即屈,提起足跟)。15、

26、足弓的生理意义。第13、14课时章节题目实验三 关节学课 型实 验【实验目的和要求】1、关节的基本结构。2、脊柱的组成、连结和形态。3、胸廓的组成和形态。4、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和构造。5、肩关节、肘关节的组成和构造特点、桡腕关节的组成。6、骨盆的组成、分部和性别差导异。7、髋关节、膝关节的组成和构造特点、距小腿关节的组成。【实验材料】1、四肢的骨连结标本、颞下颌关节标本。2、脊柱标本。3、显示椎骨连结的解剖标本。脊柱腰段的矢状切面。4、胸廓前壁的解剖标本。5、显示骨盆连结的标本。6、新生儿颅标本。【实验内容与方法】1、骨连结概述1)直接连结:在脊柱腰段的矢状切面和颅的标本上,分别观察椎骨之间的椎

27、间盘和颅骨之间的缝,说明直接连结的形态特点与功能。2)间接连结(关节)关节的基本构造:取关节囊已切开的肩关节标本观察:关节囊的构造(纤维膜与滑膜)、特性和附着部位:关节面的形状和关节软骨的性状;关节腔的构成。关节的辅助结构:观察膝关节标本:注意韧带的外形,纤维的排列形式及其与关节囊的关系;使关节略屈,观察两块半月板的位置和形态。取颞下颌关节,观察位于关节两骨之间的关节盘,注意它们的形态及其与关节囊的关系。2、躯干骨的连结1)椎骨的连结:取椎骨连结标本观察:椎间盘的位置、外形、构造,注意纤维环和髓核的部位,以及纤维环和髓核的性状。查看前、后纵韧带的的位置;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黄韧带的附着部位及其

28、韧带之间的邻接关系。查看关节突关节的位置和组成。2)脊柱的整体观:从前方观察自上而下椎体大小的变化,并说出其椎体大小变化的原因;从后方观察各部椎骨棘突排列方向,以及棘突间距离大小的差别,讨论其临床的应用;从侧面查看脊柱四个生理性弯曲的部位和方向以及椎间孔的位置。3)胸廓:在人体骨架标本和胸廓前壁的解剖标本上,观察胸廓的组成,肋前端、后端的连接关系;肋弓的形成、位置;胸骨角与第二肋的关系。胸廓上口及下口的围成。3、颅的连接:取颞下颌关节观察其组成及特点。查看其内关节盘的形态。4、上肢骨的连结1)肩关节:观察肩关节的组成,两关节面的大小和形状,关节囊的结构特点,关节囊的薄弱部位,囊内的肱二头肌长头

29、腱。2)肘关节:取肘关节标本,观察其组成情况,辨认桡骨环状韧带的形态和位置及其与桡骨头的关系;注意观察关节囊的结构特点。3)前臂骨的连结:在前臂骨连结标本上观察:桡尺近侧关节、桡尺远侧关节和前臂骨间膜的附着和形态。观察作旋前、旋后运动时,桡、尺骨的位置关系,骨间隙的大小变化和骨间膜紧张度的变化。4)桡腕关节:打开关节标本,观察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结合活体,验证上肢各关节的运动情况。5、下肢骨的连结1)骨盆:观察骨盆的组成;区分大小骨盆的分界;查看小骨盆上、下口的围成;观察耻骨弓的构成。查看骶髂关节的组成;辨认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检查坐骨大孔和坐骨小孔的围成;查看耻骨联合的位置。取男、女性骨盆

30、标本或模型,观察和比较两者间的差别。2)髋关节:对照标本观察其组成;比较两骨关节面的形态与大小;关节囊在股骨颈前、后面上的附着部位和包被范围的差别;关节囊的厚度;髂股韧带的位置。3)膝关节:对照标本观察其组成;髌韧带的位置和其他关节囊韧带的分布;髌上囊的位置及其与关节腔的关系;前、后交叉韧带的位置;内、外侧半月板的形态和位置。4)小腿骨的连结:观察小腿骨连结的组成。5)足关节:观察距小腿关节的组成,比较关节囊周围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别。观察足弓的形态和有关韧带。结合活体,验证下肢各关节的运动。第15、16课时章节题目 第一章 运动系统/肌学课 型理 论教学要求及教学内容提纲1、掌握骨骼肌的形态、构

31、造。2、了解肌的起点,止点,配布,作用,命名法,辅助装置。3、掌握胸背部主要肌肉的名称与位置。4、掌握膈的位置、形态和作用。5、掌握腹前外侧肌的排列、层次。6、掌握腹前外侧壁主要局部结构。重点与难点:难点:肌的辅助装置滑膜囊与关节的滑膜囊的区别;腱鞘的位置及层次结构。腹股沟管及海氏三角构成。重点:肌的形态和构造;背部三块肌及胸大肌的作用;膈肌的位置、作用及裂孔。腹前外侧肌群及其形成结构。教学实施手段及教具运用:1、对照挂图讲授,结合模型和标本示教。2、采用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进行教学。3、课后观看解剖学教学CD及陈列标本。课后复习题1、试述膈的位置、作用?膈有哪些主要裂孔?各

32、通过何结构? 2、腹肌层次、名称,腹直肌鞘、白线、海氏三角及腹股沟韧带。3、在自身确认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腹直肌、腹外斜肌。4、腹前外侧群肌包括哪几块?其作用是什么? 肌学总论、躯干肌1、骨骼肌的形态、构造。每块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肌的形态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4种。2、肌的起点,止点,配布,作用,命名法,辅助装置。 拮抗肌与协同肌的概念肌的辅助装置:筋膜、滑膜囊和腱鞘3、胸背部主要肌肉的名称与位置。背肌-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肌-胸大肌、胸小肌、肋间内、外肌4、膈的位置、形态和作用。膈位于胸腹腔之间,呈向上膨隆的薄阔肌。膈上有三个孔: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腔静脉孔。作用:

33、膈为主要的呼吸肌。5、腹前外侧肌的排列、层次。 正中线两侧上下纵行的扁带状肌为腹直肌,其两侧由浅到深为三层扁肌,分别是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6、腹前外侧壁主要局部结构。 白线的位置与构成 腹直肌鞘的位置、其前层与后层的构成腹股沟韧带的构成 腹股沟管的位置、其内外两口的位置、其内经过的结构 腹股沟三角(海氏三角)的位置与边界第17、18课时章节题目第一章 运动系统/肌学课 型理 论教学要求及教学内容提纲1、了解头肌的分部;掌握咬肌、颞肌的位置、形态、及作用。2、熟悉帽状腱膜的位置及临床头皮的构成特点。3、掌握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和作用:4、了解上肢肌的分布,分群概况。5、掌握三角肌、肱二头肌、肱

34、三头肌的位置、形态和主要作用:6、了解上肢的局部记载。7、了解下肢肌的分布,分群概况。8、了解髋肌的分群,名称及配布。9、熟悉髂腰肌的组成及位置。10、掌握臀肌的位置及结构层次11、掌握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和作用12、掌握股三角的构成,熟悉腘窝的位置与边界重点与难点:难点:肌的作用重点:各大块肌的名称与位置;臀肌的层次;股三角的构成教学实施手段及教具运用:1、对照挂图讲授,结合模型和标本示教。2、采用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进行教学。3、课后观看解剖学教学静脉CD及陈列标本。课后复习题1、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和作用。2、大腿前群肌包括哪几块,其作用是什么? 头颈肌 上、下肢肌1

35、、头肌的分部;掌握咬肌、颞肌的位置、形态、及作用。 面肌(表情肌):形成表情-枕额肌 咀嚼肌:运动颞下颌关节-咬肌、颞肌2、帽状腱膜的位置及临床头皮的构成特点。 帽状腱膜:枕额肌的枕腹与额腹间的腱膜。 临床头皮:皮肤、浅筋膜及帽状腱膜共同构成的。3、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和作用: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两侧,一侧肌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脸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5、上肢肌的分布,分群概况。6、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位置、形态和主要作用:三角肌:位于肩部,呈三角形,外展肩关节。肱二头肌:位于臂前方,作用:屈肘关节,当前臂在旋前位时,能使其旋后。肱三头肌:位于臂后面,作用:伸肘关节。7、上肢的

36、局部记载。 腋窝、肘窝8、下肢肌的分布,分群概况。9、髋肌的分群,名称及配布。10、髂腰肌的组成及位置。髂腰肌: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腰大肌起自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起自髂窝,两肌向下会合经过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11、臀肌的位置及结构层次浅层为臀大肌,中层上有臀中肌、下有梨状肌,深层有臀小肌12、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和作用股四头肌:是全身体积最大的肌,股直肌、股内侧肌、外侧肌、股中间肌,四个肌腹合并为股四头肌肌腱,止于胫骨粗隆。作用:是膝关节强有力的伸肌,股直肌还可屈髋关节。小腿三头肌:位于小腿后群肌的浅层,浅表的腓肠肌,深面是比目鱼肌,三个头向下合并为粗大的跟腱,止于跟骨。作

37、用:屈踝关节和屈膝关节。13、股三角的构成,熟悉腘窝的位置与边界 股三角的三条边:腹股沟韧带、缝匠肌内侧缘、长收肌内侧缘 腘窝:膝关节后方,呈菱形第19、20课时章节题目实验四 肌学课 型实验【实验目的和要求】1、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位置。2、胸锁乳突肌的位置。3、胸大肌的位置。肋间肌的位置与分层。4、膈的位置和形态。5、腹前外侧壁各肌的位置和层次关系。6、腹直肌鞘和白线的位置与形态。腹股沟管的位置、形态和内容。腹股沟三角的位置和境界。7、枕额肌及帽状腱膜的位置。口、眼轮匝肌以及颊肌、咬肌、颞肌的位置。8、三角肌的位置。9、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位置。10、前臂肌的分群。11、腋窝、肘窝的位

38、置。12、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以及梨状肌的位置。13、缝匠肌、股四头肌和长收肌的位置。髌韧带的位置。14、小腿三头肌及跟腱的位置。15、股三角的位置、境界和内容。腘窝的位置。【实验材料】1、全尸解剖标本。2、面肌和头肌模型。3、股部的横切面标本。4、膈的标本或模型。5、腹壁横切面标本。6、咀嚼肌标本和模型。7、颅顶层次解剖标本。8、四肢肌标本、模型。9、躯干肌标本、模型。【实验内容与方法】(一)躯干肌1、背肌位于躯干背面,浅层上部为斜方肌,下部为背阔肌;深层主要是竖脊肌。1)斜方肌和背阔肌:查看它们的位置和起止;辨认肌束的方向;结合活体触摸背阔肌下缘的轮廓。2)竖脊肌:翻开斜方肌和背

39、阔肌,查看竖脊肌的位置和上下起止的部位。在活体上观察它所形成的纵行隆起。2、颈肌胸锁乳突肌:位于颈外侧浅部,查看它的起止点。结合活体触摸该肌的轮廓。3、胸肌1)胸大肌:位于胸前壁浅层,查看胸大肌的起止点,肌束的方向。结合活体触摸胸大肌的轮廓。2)胸小肌:位于胸大肌的深面。4)肌间肌:在胸前壁的肋间隙内,辨认肋间内外肌,查看它们的肌束方向。4、膈 在全尸解剖标本结合膈标本或模型观察膈的位置、形态和附着部位,辨认膈的主动脉裂孔、腔静脉孔和食管裂孔的位置及通过的结构。5、腹肌 在全尸解剖标本结合腹壁横切面标本观察1)腹外斜肌:构成腹前外侧壁的浅层。该肌后部为肌性,前部为腱性。注意观察肌束的方向;腱膜

40、与腹直肌鞘的关系;腱膜与腹股沟韧带的关系;腹股沟管浅环的位置、形态和通过的结构。2)腹内斜肌:翻开腹外斜肌,查看腹内斜的肌束方向;腹内斜肌腱膜与腹直肌鞘的关系。3)腹横肌:翻开腹内斜肌,查看腹横肌的肌束方向;腹横肌腱膜与腹直肌鞘的关系;腹股沟镰的构成、形态和位置;在腹壁内面观察腹横筋膜,以及由它形成的腹股沟深环。观察腹股沟管形态和通过的结构。结合活体指出腹股沟管的位置。4)腹直肌:在腹前正中线的两侧,腹直肌鞘内。翻开腹直肌鞘的前层查看腱划;再翻开腹直肌查看鞘后层。结合腹壁横切面标本,观察腹壁三层扁肌腱膜与腹直肌鞘的关系。在全尸解剖标本上查看白线的形态结构,腹股沟三角的位置和境界。(二)头肌:1

41、、面肌:枕额肌:在颅顶部辨认枕额肌的两个肌腹和帽状腱膜的位置和形态。查看枕额肌与皮肤、骨膜的连接关系。2、咀嚼肌:观察咬肌和颞肌的位置;在上、下颌咬紧时,摸辨咬肌和颞肌的轮廓。(三)上肢肌 取上肢骨标本结合全尸解剖标本或模型观察。1、肩肌:位于肩关节周围。三角肌:观察三角肌的位置和起止点;查看它与肩关节的位置关系;上肢外展时,在体表观察其轮廓。2、臂肌1)肱二头肌:查看它的位置、形态和起止点;将自己的前臂旋后并屈肘时,观察该肌的轮廓,并在肘关节的前方指认其肌腱。2)肱三头肌:观察它的位置。在全尸解剖标本上查看腋窝的位置。3、前臂肌:分前、后两群,大多数为长肌。取上肢肌标本观察。4、手肌:位于手

42、掌,分三群,重点观察鱼际肌。(四)下肢肌 取下肢肌标本结合全尸解剖标本观察。1、髋肌1)髂腰肌:观察髂肌和腰大肌的位置和形态,查看其与髋关节的位置关系。2)臀大肌:位于臀部浅层,略呈长方形。3)臀中肌和梨状肌:翻开臀大肌,观察臀中肌和梨状肌。2、股肌1)观察缝匠肌的起止点;股四头肌的起止点和髌韧带的位置,并在自身上触摸髌韧带。2)观察长收肌的位置。在股前面的上部,辨认股三角的周界。3、小腿肌观察小腿三头肌的构成、形态与位置;跟腱的形成及终止部位,以及与距小腿关节的位置关系;查看腓肠肌内、外侧头与腘窝的关系;对照标本在自己身上观察和触摸小腿三头肌的肌腹和跟腱的轮廓。在膝关节的后方观察腘窝的构成。

43、第21、22课时章节题目内脏总论、消化系统(口腔)课 型理论教学要求及教学内容提纲1、了解内脏的概念,了解内脏的一般形态和构造。2、掌握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3、熟悉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4、了解口腔的境界及分部:5、掌握咽峡的概念:6、掌握牙的形态结构,了解乳牙和恒牙的牙式:7、掌握舌的形态和粘膜特征、颏舌肌的起止和作用:8、熟悉唾液腺的位置、形态和腺管的开口部位:重点与难点:难点:牙的形态构造及牙式。重点:咽峡的构成、牙的形态构造、牙周组织及牙式舌乳头的功能;大唾液腺的名称位置。教学实施手段及教具运用:1、对照挂图讲授,结合模型和标本示教。2、采用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进行教学。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