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收支解读我国涉外经济的发展(二).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60035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国际收支解读我国涉外经济的发展(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国际收支解读我国涉外经济的发展(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国际收支解读我国涉外经济的发展(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国际收支解读我国涉外经济的发展(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国际收支解读我国涉外经济的发展(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国际收支解读我国涉外经济的发展(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国际收支解读我国涉外经济的发展(二).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从国际收支解读我国涉外经济的发展(二) (作者:_单位: _邮码: _) 三、入世后我国涉外经济发展的展望 入世将加快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进程。非歧视、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等原则的逐步引入,对我国涉外经济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入世以后,由于国内商品服务市场和投资领域准入的逐步取消,国内对外部的商品、服务和投资的需求将进一步释放。短期内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效用尚未显现,产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足,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但随着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我国国际交易将进入相对平衡发展的时期。在今后的几年内,我国国际交易可能呈现以下发

2、展趋势:(一)经常项目保持顺差,但顺差规模缩小1货物贸易顺差规模减小由于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对外贸易进出口均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由于国内需求强劲,进口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导致贸易进口增速将高于出口,货物贸易顺差将有所下降。 2服务贸易逆差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由于国内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和我国服务行业更多参与国际竞争,我国服务贸易规模将继续扩大。但由于我国服务行业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而且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居民对高水平的服务消费需求上升,服务贸易逆差在短期内将难于改变,而且逆差可能小幅增长。3投资收益支出大于收入的趋势不变由于进入九十年代后,我国每年保持较大规模的外资净流入,外资存量

3、不断扩大,对外投资收益支出逐年递增。但由于国内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结构的调整效用短期内难于到位,对外投资收益不可能出现大幅增长。因此,投资收益项下逆差将可能进一步扩大,但幅度将会有所减小。4经常转移依旧保持一定顺差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居民移居海外的人数将呈现增长趋势,海外华侨的侨汇、捐赠等经常转移将进一步增加,我国经常转移项下的顺差将不会改变。(二)其它投资的差额将决定资本金融账户的方向 1直接投资保持较大净流入,但流入形式将有所改变由于我国政局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国内投资环境继续改善,投资领域进一步放开。因此,我国直接投资流入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但随着我国投资

4、建厂等传统投资方式的竞争日益激烈,投资收益开始下降。因此,购并、重组和股权转让等新的投资方式将会逐步引入,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2金融机构依旧是证券投资主体,证券投资工具日益丰富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逐步推进,过渡性的对外证券交易的工具将会逐步引入(如CDR等),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工具将进一步丰富,证券投资的流入和流出规模将有所增长。但由于我国资本账户开放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对境外证券投资的主体限制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存在,因此金融机构在海外的证券投资依旧是我国证券投资的主体。3其它投资波动较大,收支差额决定资本金融账户的方向近年来,我国直接投资发展平稳,证券投资规模不大,因此金融机构大规

5、模存拆境外等其它投资已成为左右我国资本金融账户顺差与逆差的决定性因素。但由于金融机构的境外存拆受金融市场变化影响较大,因此在短期内以直接投资为主要投资形式的情况下,我国资本金融账户将随着国际金融市场变化而变化。 四、我国涉外经济发展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两种体制并存,改革和发展并重。因此,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和认识上的误区。在我国涉外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客观评价我国货物贸易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货物贸易取得了巨大发展。按海关统计口径,截止2001年年底,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5000亿美元,达到5098亿美元,实现225亿美

6、元的顺差。但从我国贸易结构来看,加工贸易占我国贸易总量的47,而进料和来料加工贸易的出口创汇只占海关出口报关额的50和10左右,因此大大虚增了我国贸易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另外,我国贸易出口产品多为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受国际市场价格和经济形势影响较大,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极不稳定;最后,近年来我国贸易出口的高速增长与政府的政策扶持密不可分,而其中大部分政策为“黄箱”政策,如出口退税政策。2001年我国出口退税总额达到1072亿元。随着公平贸易原则的逐步贯彻,如何提高我国贸易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是今后实现贸易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2尽快调整我国的利用外资政策根据国际金融“双缺口”理论,我

7、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资金和外汇资金不足,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是必然的选择。但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利用外资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我们应将利用外资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利用外资中重规模轻效益、重外商轻国民、重流入轻流出的思想,尽快在管理上实行“国民化”待遇。利用外资政策的“国民化”首先有利于拓宽国内资金的投资领域、拉动国内民间投资和实现国内闲置资金的充分利用;其次通过引入公平竞争原则,有利于防止只享受优惠政策、不带管理技术的低效外商投资行为;最后,通过实施实行“国民化”待遇,有利于从源头杜绝国内“外逃”资本以“外资”形式回流国内,达到减少和控制国内资本非法外逃的目的。因此,利用外资政策

8、的“国民化”,是现阶段进一步发挥外资效用、引导国内资金流向、深化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3逐步释放我国的外汇真实需求对于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外汇资金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是涉外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在国内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资本项目实行管制的情况下,外汇资金按需供应和实行真实性审核是外汇资金管理非常必要的。随着我国对外经济创汇能力的加强,外汇基本来源稳定,居民外汇储蓄和企业外汇存款合计已达到3700亿美元,外汇资金相对充足。囤积的外汇资金,一方面挤占大量人民币资金,增加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降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同时造成金融机构外汇资金存贷脱节,大量外汇资金运用境外,而境内部分企业和个人的真实

9、外汇需求又无法得到满足,形成外汇资源的浪费。因此,在金融市场逐步完善的同时,由原有的强制结售汇,逐渐过渡为意愿结汇。建立灵活的外汇市场调节机制,运用市场价格(利率、汇率等)杠杆来引导和调节外汇的需求和供给,缓解外汇市场的压力,逐步疏导和释放民间的真实外汇需求,从根源上防范和减少逃汇、骗汇和套汇行为,为资本项目最终开放和人民币完全可兑换准备条件。4科学认识外汇储备的作用外汇储备作为涉外经济发展的“蓄水池”和“稳定器”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我国经济基础薄弱、新旧体制并存、市场调控缺位的情况下,保持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对保障经济平稳发展、提高国际资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入世以后,根据自由贸易和国民待遇等基本原则,贸易壁垒和资本管制不断减少,贸易和资本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国内金融市逐步开放,短期资金流动和本外币互换更加频繁,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将面临更大的外部风险。从危机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充足的外汇储备在抵御外部冲击、防范金融风险方面的作用是相对的、有限的。外汇储备稳定外汇市场的作用,也只是在投资者对市场没有失去信心的情况下才有效。因此,通过健全我国金融体系、完善金融市场来为外汇储备“卸压”,实现我国储备规模管理从“被迫”持有到“相机”调整的战略转变,才是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最终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