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全套教案!打印出来!.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60668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4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全套教案!打印出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八年级上册全套教案!打印出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八年级上册全套教案!打印出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八年级上册全套教案!打印出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八年级上册全套教案!打印出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全套教案!打印出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全套教案!打印出来!.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5章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教学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4、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教学重点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2、如何理解运动的意义。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思考、练习板书设计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动物的运动方式1、水中运动的方式:游泳为主 (漂浮)2、陆地运动的方式:行走 爬行 奔跑 跳跃3、空中运动的方式:飞行为主 (滑翔)二、动物运动的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三、动物运动的意义1、有利于个体生存2、有利于种族繁

2、衍学生学校情况学生来自农村,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不少直接经验,本节只要稍加说明就可以了。教学过程“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的教学 事先布置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教学时,先以学生获得的资料为基础,依据教材上的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必评价正确与否。当学生对动物的运动方式作出的体的分类后,要及时地导入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的教学。一方面,通过列举典型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另一方面,通过相应的类比使学生认识到每种运动都需要一定的动力。最后,引导学生认识游泳是水中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并启发他们思考水对水中动物运动的影响。标题收集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

3、4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讨论1、举例说出哪些动物的活动范围比较广泛?多数学生认为鸟类和哺乳类动物。2、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如水、陆地、空中)有什么关系?相适应。水中生活的动物一般以游泳为主,陆地上动物以行走、爬行、奔跑、跳跃为主,动物在空中以飞行运动为主。3、说出动物与人造的运动机器(如飞机、汽车、轮船)的运动有什么异同?现代的各种交通工具,均需要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才能工作,若在崇山峻岭或沼泽中则无法工作。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其运动器官和体形都进化得适应某种恶劣环境,并有着惊人的运动速度。动物运动需要氧化分解有机物,利用有机物中贮存的能量;人造机器的运动也需要能

4、量,这些能量来源于燃料。4、举例说明动物的运动有什么意义?可以主动改变自己身体的位置,有利于寻找和摄取食物,有利于迁移到适宜自身生活的环境中,有利于有效躲避天敌的危害。“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的教学 先鼓励学生描述常见动物的运动方式,然后就活动问题展开讨论。有条件时可利用多媒体提供资料学习。无论是陆生动物的哪种运动方式,都要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完成运动的器官、运动特点及其与生活环境相的适应。标题观察几种动物的运动 4目的要求材料器具方法步骤讨论1、蜗牛是怎样运动的?以足部肌肉伸长的部分固定在物体表面,足的其余部分伸展而前进。2、为什么龟、鳖等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速度较慢?四肢不发达,不能完全将身体

5、抬离地面。3、当猫、狗、鹿、马等哺乳动物漫步行走时,四肢是如何变化的?当缓慢跑动时,四肢是如何变化的?当快速奔跑时,四肢变化又有什么特点?一条腿举起而离开地面时,它就不再承担体重,身体重心落在其余三条腿组成的三角形内。漫步行走时,前后肢交替前伸和后推;缓慢跑动时,这种交替加快;快速奔跑时,交替更为加快,甚至跨步时脚不着地而身体腾起。4、想一想,青蛙、袋鼠等善于跳跃的动物,它们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点与这种运动方式相适应?青蛙的后腿较长,能跳到自身长度的12倍;袋鼠的后肢很发达,能够连续跳跃,最多能跳到自身长度的5倍远。“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的教学 以列举鸟类、昆虫和蝙蝠等实例为主,引导学生将有关

6、的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尤其是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适应。课堂作业 (讲评) P9思考与练习1、2、3题(1)(2)草履虫游泳 乌贼游泳 野鸭游泳、行走、飞行 游蛇游泳、爬行 青蛙游泳、跳跃 蝗虫爬行、跳跃、飞行(3)裁判员用眼观察,如果运动员的两腿出现腾空现象,就判其为犯规。布置作业 伴你学生物预习作业教学反思通过安排学生收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资料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并通过对现有资料的讨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勇于参与班级活动,积极合作。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教学目标1、观察长骨的结构,辨认骨的基本结构;2、探究骨的成分,解释骨的结构

7、与功能相适应;3、说出人体骨骼和骨骼肌的组成,描述人体躯体运动的发生;4、根据骨的成分知识,自觉养成坐、立、行的正确姿势。教学重点1、长骨结构与功能的适应;2、骨的成分和特性;3、躯体运动的形成。教学难点1、骨的结构和成分与其功能的关系;2、躯体运动的形成。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方法探索、讨论、阅读板书设计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一、骨1、活动“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2、活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二、骨连结关节活动“体验人体关节的运动方向”三、骨骼1、中轴骨2、四肢骨四、骨骼肌五、躯体运动的形成学生学校情况学校的实验器材有限,没办法每个人拥有一套,只能几人共用,这正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学过

8、程学生来自农村,对生物的感性认识多,特别是对家禽家畜,更是不陌生。第一课时以活动“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为主,则由学生自带动物的长骨,通过课堂实验,一起动手来认识骨的结构;再以活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 为主,认识骨的成分。因此,组织好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实验,是骨教学的基本保证。此外,应教会学生运动骨折后的急救,特别是要保护骨膜。要重视联系青少年和老年人的运动保健知识。标题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 10目的要求材料器具方法步骤讨论1、 长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重要功能是什么?三部分。骨膜骨的形成和骨折后的愈合;骨质,骨密质抗压和抗扭曲力强,骨松质坚固性;骨髓,红骨髓造血功能,黄骨髓失去造

9、血功能,当身体大量失血或贫血时,可转变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2、 为什么说长骨既坚固又轻便?长骨的骨干主要由骨密质构成,形成管状结构,轻而结实,弹性强。标题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 1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讨论1、骨燃烧后的剩余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无机物,主要是钙盐等,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2、在稀盐酸中不能溶解的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有机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使骨具有一定的柔韧性。3、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进行科学探究的结果,展示实验处理材料。4、怎样检验实验结论是否正确?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能够溶解于盐酸。第二课时 关节结合关节的剖面模

10、式图和演示材料的观察,学生容易辨认关节的结构,活动“体验关节转动方向”有助于学生领会关节结构的牢固性和灵活性。骨骼借助于有关的图解和模型,帮助学生识别部分骨的名称。骨骼肌借助于有关的图解和模型,力争让学生观察到各部分的形态和部位,理解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然后,利用有关挂图引导学生识别人体骨骼肌的三大肌群。标题体验人体关节的运动方向 14方法步骤讨论1、上述各个关节活动的方向是否相同,你认为这种特征与人的运动功能有什么关系?不同。大腿运动依靠髋关节,小腿运动关节依靠膝关节。这是与人直立行走和下肢要承受体重相适应。2、思考关节有哪些结构与其灵活性及牢固性相适应。第三课时 课前组织学生制作伸肘和屈肘

11、模型,教学时动员学生表演:右臂裸露而自然下垂;手中抓握石块;开始缓慢屈肘时,手掌将石块托起,直至屈肘90度。同学注意观察和记录完成每一步动作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收缩变化,进而引导屈肘运动的原理,再将物理杠杆的工作原理与屈肘运动的原理加以比较。标题制作伸肘和屈肘模型 18目的要求材料器具方法步骤讨论1、你们制作的模型能否很好地演示伸肘和屈肘运动的形成?如果不能,提出改进的建议。3、 在伸肘和屈肘的运动形成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而肱三头肌收缩;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而肱三头肌舒张。课堂作业 (讲评)P20思考与练习1、2、3题(1) (2)骨干由骨密质构成,管状结构

12、轻而结实,弹性强 (3)骨组织中的有机物较多,弹性大而硬度小,更容易变形。布置作业 伴你学生物预习作业教学反思本节活动较多,学生的自我体验得到满足,对自己身体有一定的认识。第十六章 动物的行为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学目标 1、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2、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3、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查找有关动物行为的资料。教学重点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学难点 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概括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方法讨论、实验板书设计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一、动物的行为的概念 二、动物的行为

13、的分类 1、先天性行为 2、后天学习行为教学过程依照教材的思路,引导学生畅谈其直接经验,导入教学过程。首先,要理清动物的行为的概念,再按其发生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只有先明白这些概念,教学才能进行下去。学生自学P22“动物行为研究示例:涡虫的行为研究”填表;标题涡虫的行为研究 22发现并提出问题发现:涡虫生活在石快或其他物体的下方。提出问题:涡虫为什么生活在石快下方?作出假设涡虫喜欢黑暗环境是先天性行为设计实验方案实验1:(1)用滴管从培养皿中轻轻地吸入一只涡虫,迅速地送入试管中。(2)向试管中注满晒过的自来水或河水,加水时防止产生气泡。用胶皮塞塞好管口,然后用记号笔在试管中部做一标记。

14、靠近试管塞的一端记为试管A端 ,另一端记为试管B端 。(3)将试管水平放置,直至涡虫运动到试管中央,然后将试管放在白纸上,观察涡虫10min,记录它在试管A端和B端分别停留的时间。(4)再次使涡虫运动到试管中央,然后将试管放在白纸上,用铝箔套遮住试管B端的光,观察涡虫10min,记录它在试管A端和B端分别停留的时间。实验后,把涡虫放回培养皿。实施实验并记录按实验1进行,结果发现涡虫停留在黑暗环境的数量明显多,而且呆的时间久分析实验现象从实验的进行,可看出涡虫总喜欢暗环境。得出结论涡虫喜欢黑暗环境是先天性行为标题涡虫的行为研究 22发现并提出问题发现:涡虫对光的反应也有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提出问题

15、:涡虫对光的反应也有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是先天性行为作出假设涡虫喜欢黑暗环境()设计实验方案实验2:(1)将涡虫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用强光照射涡虫,观察涡虫对强光的反应。(2)用中等强度的电刺激涡虫,观察涡虫对电刺激的反应。(3)用强光照射涡虫,几秒钟后再用中等强度的电刺激涡虫。重复这一步骤100次。(4)第101次只用强光照射涡虫,观察涡虫对强光的反应。实施实验并记录实验2:(1)发现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是舒展身体;(2)发现涡虫对电刺激的反应是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4)经过101次的重复,结果发现涡虫对光的反应也变成了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分析实验现象由此看出,强光由无关刺激变成了条件刺激。

16、得出结论涡虫对光的反应也有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是后天学习行为。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设计者的探究思路、方法、结果等展开讨论,一方面使学生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另一方面是分析科学家获得的数据,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对动物的大多数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认识动物的行为有利于他们的生存和生殖。标题对研究涡虫行为的实验进行讨论 23内容1、你认为实验1中对“涡虫为什么生活在小溪中的石块下方”这一问题作出了什么样的假设? 涡虫喜欢生活在黑暗无光的环境。2、在实验1中,属于实验者控制的因素是什么?你能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进行预测吗? 光照,A端有光,B端黑暗。步骤(3)A端、B端都有光,涡虫的停留时间没有

17、明显的差异;步骤(4)A端有光而B端黑暗,如果涡虫喜欢黑暗环境,在B端停留的时间会长。3、实验2的步骤(1)与(4)中,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有什么不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实验2步骤(1)中,涡虫在强光刺激下舒展身体,是涡虫的一种本能行为;步骤(4)中,涡虫在强光刺激下收缩身体,是涡虫的后天学习行为。这是因为涡虫对“光照电击”的连续刺激作用形成了条件反射,强光由无关刺激变成了导致收缩身体的条件刺激。4、实验中观察到的涡虫行为对涡虫有什么意义? 实验1中涡虫趋向黑暗的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适应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实验2中涡虫强光刺激下收缩身体,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使其能够适应迅速改变的环境。

18、然后,学生举例说明,巩固教学内容。列表比较:类别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形成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新行为获得途径由体内遗传物质所控制通过条件反射、尝试、顿悟、印随学习而逐渐形成的适应特征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进化趋势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方式动物越高等,后天行为越发达,占全部行为的比例也越大课堂作业 (讲评)P25思考与练习1、2、3题 1、大马哈鱼为例。 2、乌鸦为例。 3略。布置作业 伴你学生物预习作业教学反思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设计者的探究思路、方法、结果等展开讨论,使他们能够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认识到动物行为的重要性。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知

19、识目标: 举例说明动物的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及意义。 能力目标: 学会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查找有关动物行为的资料,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确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各动物行为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分析动物行为与其生存和生殖的关系。 教法学法: 观察、讨论、交流、归纳等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看一看: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物行为的录象。 想一想:影片中动物进行了一些什么活动? 猜一猜:动物的这些活动分别是哪种动物行为? 引 言:同学们说了不少动物行为,下面我们来学习- 板 书: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一、取食行为: 观 察:录象(图片) 思 考:(自学:看书

20、p26-27) 1、 什么是动物的取食行为?举例说明。 2、 动物的取食行为有什么特点? 3、动物的取食行为对动物有什么意义? 交 流:上述问题及自己收集、查阅的相关资料。多让学生们交流达到拓展知识。 讨 论:从同学们看到的、交流的动物取食行为中可以分哪几类? 引 言: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看到一只边走边撒尿,这是动物的什么行为?(领域行为) 二、领域行为: 观 察:录象(图片) 思 考:(自学: 看书p27) 1、 什么是动物的领域行为? 举例说明。 2、 动物的领域行为各有什么特点? 3、 动物的领域行为有什么意义? 交 流:上述问题及自己收集、查阅的相关资料。 引 言:我们在动物世界中看到两只

21、公羚羊的战斗,两只雄海象的战斗等,这是动物的什么行为? (攻击行为) 一、 攻击行为: 观 察:录象(图片) 思 考:(自学: 看书p28) 1、什么是动物的攻击行为?举例说明。 2、动物的攻击行为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什么? 3、动物的攻击行为有什么意义? 交 流:上述问题及自己收集、查阅的相关资料。 讨 论:从动物攻击行为的最重要的特点:同种动物之间战斗时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伤害。其中你感悟到什么了吗? 教会学生: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沟通、学会体谅等。 课堂练习: 1、一只雄鸡和一群母鸡在野外觅食,当雄鸡找到食物时,它发出一种特殊的叫声,这种叫声表达的意思是 A、有敌害存在 B、 向母鸡表示

22、爱慕 C、告诉母鸡,它找到了食物 D、 警告母鸡,不要与它争夺食物 2、两只公羚羊为争夺一只母羚羊而发生的争斗,这是 A、防御行为 B、 攻击行为 C、繁殖行为 D、 取食行为 小 结:(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动物的行为都要达到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板书设计: 动物行为类 型 概念 特点 举例 意义 取食 行为 领域 行为 攻击 行为 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观察法研究一种常见小动物的行为; 2、知道可以用观察法和实验法来研究动物的行为。教学重点 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教学难点 实验法与观察法的区别与联系。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实验板书设计第3节

23、动物行为的研究 一、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 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观察法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实验法 延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实验法 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实验法 二、探究蚂蚁的行为教学过程 复习:1、请学生描述三刺鱼在繁殖季节的行为表现,推断科学家研究三刺鱼繁殖行为时采取的方法,并说明作出推断的依据。 2、请学生说明为什么蜜蜂的受精卵只有一个发育成新蜂王?科学家怎样得知蜂王分泌的外激素能控制工蜂的卵巢发育? 由此,学生意识到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从而导入新课。再引导学生逐一阅读教材中有关动物行为研究的案例,找出每位学者的研究课题、方法和尽量;然后,启发学生将这些学者的研究方法加以比较,从

24、而归纳出动物行为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并且,找出实验法与观察法的区别与联系,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观察法实验法区别主要目标描述动物的行为表现说明行为发生或变化方法程序借助器具直接观察实验处理后再观察材料处理对动物不施加影响对动物施加影响 联系实验法以观察为基础“探究蚂蚁的行为”的活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参与研究动物行为的过程,体验和感受科学研究的氛围,接受动物行为科学方法的训练。活动要提前布置,由学生完成:标题探究蚂蚁的行为 37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讨论1、你观察到了蚂蚁的哪些行为?这些行为对于蚂蚁的生活有何意义?2、你设计什么样的方案来探究蚂蚁的取食行为?通

25、过探究,你认为蚂蚁的食性有什么特点?蚂蚁的种类不同,食性也不同。3、你是怎样运用观察法和实验法的?4、蚂蚁和人类的生活有何关系?课堂作业 (讲评)P38思考与练习1、2题 1、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 2、一般认为,鸟类的唱歌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行为反应。(略。)布置作业 伴你学生物预习作业第十七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第1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目标 1、概括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通过“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活动,认识动物和植物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不可缺少的成员; 3、通过探究动

26、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培养实验探究能力。教学重点 1、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2、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3、动物对植物生活产生的积极作用。教学难点 1、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2、探究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方法 活动、讨论、讲授板书设计第1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二、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三、动物对环境的影响 1、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 2、动物对植物生活的不良影响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能简单地写和数食物链。联系学生已知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生产者,促使他们思考动物是生物圈中的作用如

27、何,导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然后,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对主题进行研究。 首先设问:动物怎样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从动物获得营养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进一步设问:动物都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吗?从动物的食性上,引导学生区分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 在学生进行“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活动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逐渐建立起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认识到物和植物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不可缺少的成员。设计的问题有:最长的食物链是哪一条?如果没有某一种动物,食物网回如何?人类的食物结构回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标题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 41目的要求材料器具方法步

28、骤讨论1、分析说明不同食物链之间的关系。 不同食物链之间通过特殊生物联结在一起,形成食物网。2、找出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这条食物链有几个环节?3、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动物,人类的食物结构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如果没有动物,人类的食物结构只剩下植物,使得人类的食物结构变得简单营养获得不全面。第二课时学习动物对环境的影响的内容,同样地,“探究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实验前,先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除捕食和被食关系外,动物与植物之间还有什么关系?”本实验受条件限制,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在课外完成,在课堂上交流实验结果和结论。标题 探究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 42提出问

29、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1、在探究动物对绿色开花植物的积极作用的过程中,你组是怎样追踪观察对象的?2、动物与绿色开花植物的互惠互利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蜂与蝶的取食与有花植物的传粉,动物活动与种子果实的传播等。3、绿色开花植物离开动物能否传宗接代? 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引来动物传粉,它们离开动物不能传宗接代,还有一部分绿色开花植物不依赖动物,它们离开动物依然能传宗接代。课堂作业 P44思考与练习题布置作业 伴你学生物预习作业教学反思 本节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研讨,在研讨的引入、持续过程中,辅以探究、讲授等方法,特别是展示学生的探究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30、第二节 我国的动物资源教学目标:解释动物多样性的含义,说出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措施.体验对动物尊重的认识,树立动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参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行动.教学重点: 解释动物多样性的含义,说出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措施.教学难点: 体验对动物尊重的认识.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方法:探索.讨论教学过程:一.活动: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讨论动物在人生活中的作用提供食物 提供药材 预报地震 供人观赏 动物与仿生 伴侣动物宠物 美化衣着的原料 实验动物为人类的健康而献身 动物在现代生物学中的贡献 引出:从进化的历史看,各类动物都比人类出现得早人类是动物进化的最高级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动物就不可能有人

31、类。同时,由古代类人猿进化成人类以后,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动物有关,离开了动物,人类就无法很好地生存。二.阅读课本,回答问题1.我国的动物资源状况如何?2.我国有哪些特产的珍稀动物?三.简介我国几种典型的珍稀动物(图片出示)1. 中国国宝大熊猫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哺乳动物,主要生活在四川、陕西的少数地区,目前仅有 1000 只左右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大熊猫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迎和喜爱。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称为“国宝”。2. 食盐兽扭角羚扭角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不足 1 万头。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西藏、陕西等地。雌雄均具角,成年期角形呈扭曲状,因此得名。雌牛在孕期有个

32、特点,爱到有盐碱的岩洞舔食天然盐碱,所以也叫它“食盐兽”。3. 鸟中斗士褐马鸡褐马鸡为我国特产珍稀鸟类,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山西省省鸟。目前约有 2000 只。褐马鸡性情粗暴、健勇善斗,有“鸟中斗士”之美誉。主要分布在山西吕梁山脉和河北部山地。4. 长江特产扬子鳄扬子鳄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爬行动物,有 7 千万年的历史,生活在我国长江下游一些地区,目前已不到 500 条。扬子鳄对于人们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研究古地质学和生物进化,都有重要意义。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四其他图片(金丝猴 白鳍豚 朱鹮 中华鲟 丹顶鹤 黑颈鹤 白唇鹿 大鲵思考:1. 为什么称它们为珍稀动物? 2. 是什

33、么原因造成它们数量越来越稀少呢? (随着人类无节制地对大自然的开发,已经使世界上300多种鸟类、100多种两栖、爬行类和近200种兽类灭绝。濒临灭绝的鸟类有6000多种,兽类有4000多种,两栖、爬行类有3000多种,比自然淘汰的速度快2000倍。)五小结:动物资源种类繁多,但有许多濒临灭绝请同学们写出一句宣传保护动物多样性的语句。反思:第18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第一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第一课)一、教学设计思路: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生物现象,如食物的腐败、非典型肺炎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完成有关微生物知识的讨论,将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溶入探究活动中。二、教学目标1、简述什么

34、是微生物,列举常见的微生物类型2、知道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情况3、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图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4、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5、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与表达,学会与人合作,树立辨证看待问题的意识三、教学重点:1、生物的种类2、微生物的分布四、教学难点:探究身边是否有微生物五、教学方法: 以启发、探究为主,讲授为辅六、教学设备:收集资料和图片七、课型: 新授课八、教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蘑菇是不是植物?食物的腐败与哪种生物有关?2003年在我国广东、北京及世界许多地区行的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生物吗?指导学生看书53页图182中的第三图就是冠状病毒,并讲解

35、一些关于非典型肺炎的一些知识。2、引入新课:生物圈中存在着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生物,它们就是微生物,什么是微生物?它们的分布又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3、演示一些微生物的图片,让学生对微生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4、微生物中有种类有哪些?你能列举出各种类的代表微生物吗?艾滋病为什么不好医治?疯牛病是由什么微生物引起的?5、回忆前面讲过的“上至10000米的高空,深至11000米的海底,都有微生物存在。”应该说有些地方微生物多,有些地方微生物少,那么哪些地方是微生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哪些地方是微生物活动的重要场所?我们的身边是不是也存在着微生物?6、组织学生活动:如何来证明我们的身边是否有微生物。指导学生

36、看书,并要求设计实验。对学生设计的实验作一定的评价。7、课堂小结:总结微生物的概念、种类和分布。8、课堂作业练习9、布置任务:认真看54至56页阅读有关微生物的一些资料学生回答:不是。腐败细菌,是积极思考: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它们分布广泛,无处不在。 获取初步的感性认识思考、分析、讨论、交流、回答微生物的种类包括: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和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等是单细胞生物;各种霉菌和大型真菌是多细胞微生物;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疯牛病是由朊病毒引起的。认真听讲,在课本上划出重点句子。土壤里有微生物生活

37、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动植物的体表和体内的各种条件适宜微生物生活,也是微生物的主要活动场所。我们的身边存在微生物。认真阅读课本积极讨论提出问题:我们身边有没有微生物?作出假设:我们身边有微生物。实验方案:1、取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苹果,一个计为A,另一个计为B。2、将A和B都消毒,将A密封放在卧室,B不密封也放在卧室里。3、认真观察并记录现象4、结果发现A不长霉,而B长霉。 得出结论:我们身边存在着微生物。 巩固重点知识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讨论深化学生对微生物分布的认识。 引入探究的问题知识系统化学

38、以致用为下一节课打好基础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九、板书设计: 单细胞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蓝藻等1、微生物的种类 多细胞微生物:霉菌、食用菌等 无细胞结构微生物:病毒、类病毒、朊病毒等2、微生物的分布:在整个生物圈中都存在主要场所:重要场所:十、作业设计:1、 微生物广泛地存在于生物圈内,请具体地分析在什么条件下可能有微生物?2、 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第二课时)一、教学设计思路:以活动为主线,在讲解“微生物的生活”的过程中穿插微生物与社会具体实际中的生物现象完成相关内容的讨论,将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溶入教学中。二、教学目标1、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通

39、过具体的事例和图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4、在讨论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与表达,学会与人合作。5、在学习活动中,树立辨证看待问题的意识。三、教学重点: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四、教学难点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繁殖特点五、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为主,讲授为辅六、教学设备:收集的资料和图片七、课型:新授课八、教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复习提问:微生物的概念是什么?它们主要分布在哪里?2、 引入新课:微生物的数量多,分布也广,与它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3、 经研究,大象的细胞比老鼠的细胞多得多,但是大象和老鼠的细胞大小却差不多,为什么细胞不会无限增长

40、?例如:例如将一个魔方分成64个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的体积和这个魔方的体积相同,但是表面积却比这个魔方大得多,因此细胞越小表面积同体积的比值越大,更容易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4、 展示讨论:微生物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它们生活的主要方式是什么?(2)如果没有微生物,整个地球将会出现什么情况?(3)你能知道微生物为什么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举例说明。(4)你能说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吗?5、 播放有关蛔虫生活史的图片,讲授什么是寄生?寄生微生物在生态系中的成分是什么?6、 海底的火山喷发口没有阳光,也没有有机物,但是科学家却在这些地方发现

41、了有微生物的存在,这是为什么?这些微生物的生活方式是什么?7、 微生物除了属于腐生、生产者消费者以外还有哪些?8、 现在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将控制人合成胰岛素的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的染色体上,大肠杆菌就能生产出人的胰岛素,这种胰岛素价格低、产量大、周期短,这是为什么?9、 课堂小结:总结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特点、繁殖速度及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10、课堂练习思考与练习。11、完成第三56页作业“写科幻文章假如地球上没有微生物”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它们主要分布在土壤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认真思考,回忆初一学习过的知识。细胞小,它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大,这样就能迅速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它们的主要生活方式是腐生。如果没有微生物,整个地球将会被动物的尸体和植物的遗体堆满。它们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将无机物归还到非生物环境,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因此腐生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例如:蘑菇能够将复杂的纤维素分解,一些细菌能使动物尸体腐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在书上画出重点句子。寄生:一些细菌、真菌和所有的病毒生活在其它生物体的体裁内或体表,并从生物体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寄生微生物是消费者。积极思考这些微生物像植物一样,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储能有机物,满足自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