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葵科、大麻科、柳叶菜科、列当科、酢浆草科、水鳖科.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61114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锦葵科、大麻科、柳叶菜科、列当科、酢浆草科、水鳖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锦葵科、大麻科、柳叶菜科、列当科、酢浆草科、水鳖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锦葵科、大麻科、柳叶菜科、列当科、酢浆草科、水鳖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锦葵科、大麻科、柳叶菜科、列当科、酢浆草科、水鳖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锦葵科、大麻科、柳叶菜科、列当科、酢浆草科、水鳖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锦葵科、大麻科、柳叶菜科、列当科、酢浆草科、水鳖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锦葵科、大麻科、柳叶菜科、列当科、酢浆草科、水鳖科.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文名:黑藻-水鳖科-黑藻属黑藻(独此一种)中文其他名称:轮叶黑藻、温丝草、灯笼薇、转转薇生物学特性:浸沉于水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细长,长50-80cm,叶带状披针形,4-8片轮生,通常以4-6片为多,长1.5cm左右,宽约1.5-2mm。叶缘具小锯齿,叶无柄。雌雄异体,花白色,较小,果实呈三角棒形。秋末开始无性生殖,在枝尖形成特化的营养繁殖器官鳞状芽苞,俗称“天果”,根部形成白色的“地果”。冬季天果沉入水底,被泥土污物覆盖,地果入底泥3-5cm,地果较少见。冬季为休眠期,水温10以上时,芽苞开始萌发生长,前端生长点顶出其上的沉积物,茎叶见光呈绿色,同时随着芽苞的伸长在基部叶腋处萌生出不

2、定根,形成新的植株。待植株长成又可以断枝再植。花果期6-9月。种子繁殖。生境、危害及分布:全株浸沉于静水或流动缓慢的流水中,有时枝梢可稍露出水面。为水稻田常见杂草,但发生量小,危害轻。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各省区。防治策略:无特别有效的化学药剂,在不影响农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五氯酚钠进行土壤消毒以杀灭土壤中的残枝与种子。充分腐熟有机基肥,合理管水,是主要的农事措施。单株形态 15293256群体形态 15351021群体形态 15351021中文名:苘麻-锦葵科-苘麻属苘麻中文其他名称:青麻、白麻、野苎麻、孔麻、野棉花、野火麻、野芝麻、野苘、野麻、金盘银盏生物学特性:一年生草本

3、。高1-2m,栽培的可达3-4m。茎直立,具软毛。叶互生,圆心形,直径7-18cm,先端尖,基部心形,边缘具圆齿,两面密生柔毛;叶柄长8-18cm。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0.8-2.5cm,粗壮;花萼绿色,下部呈管状,上部5裂,裂片圆卵形,先端尖锐;花瓣5;黄色,较萼稍长,瓣上具明显脉纹;雄蕊简甚短;心皮15-20,长1-1.5cm,顶端平截,轮状排列,密被软毛,各心皮有扩展、被毛的长芒2枚。蒴果成熟后裂开;种子肾形、褐色,具微毛。4-5月出苗,花期6-8月,果期8-9月。种子繁殖。生境、危害及分布:适生于较湿润而肥沃的土壤,原为栽培植物,后逸为野生。主要危害玉米、棉花、豆类、蔬菜等作物,荒地、

4、路旁亦有生长。全国广布。防治策略:可供使用的药剂很多,但土壤处理基本效果均不佳,以茎叶处理为主,如草甘膦、百草枯、苯达松、烟嘧磺隆、二苯醚类的乙羧氟草醚、氟磺胺草醚等。苗期形态 30722012花序形态 15362048单株形态 12001600 中文名:野西瓜苗-锦葵科-木槿属野西瓜苗中文其他名称:小秋葵、香铃草、山西瓜秧、野芝麻、打瓜花生物学特性:一年生直立草本。叶掌状裂,再羽状深裂,叶外形极像西瓜,因而称为野西瓜苗。花单生叶腋,小苞片12枚,线形;萼钟状,裂片三角形;花冠5瓣,淡黄色,具紫色心。蒴果长圆状球形,被粗硬毛。种子黑色。4-5月出苗,6-8月为花果期。种子繁殖。生境、危害及分布

5、:适生于较湿润而肥沃的农田,亦较耐旱,为旱作物地常见杂草,生长在棉花、玉米、豆类、蔬菜、果树等作物地,路旁、荒坡、旷野亦有生长。我国和世界各地广泛分布。防治策略:可供使用的药剂很多,但土壤处理基本效果均不佳,以茎叶处理为主,如草甘膦、百草枯、苯达松、烟嘧磺隆、二苯醚类的乙羧氟草醚、氟磺胺草醚等。新出土幼苗形态 30712003苗期形态 30711997花序形态 10401552花序及果实形态 1200798中文名:冬葵-锦葵科-锦葵属冬葵中文其他名称:野葵、冬苋菜、冬寒菜、皱叶锦葵、滑菜、滑滑菜、土黄芪、荠菜杷杷叶生物学特性:二年生草本。不分枝,高1m;茎被柔毛。叶圆形,5-7裂或角裂,直径5

6、-8cm,基部心形,裂片三角状圆形,边缘具细锯齿,同时极皱缩扭曲,两面平滑无毛或疏被糙伏毛或疏被星状毛,在脉上尤明显;叶柄细瘦,长4-7cm,被疏柔毛。花小,白色,不显著,直径约6mm,常单生或数个簇生于叶腋间,近于无花梗或具极短花梗;小苞片3枚,披针形,长4-5mm,宽1mm,疏被糙伏毛;萼浅杯状,连同萼裂长8-10mm,萼5裂,三角形,疏被星状柔毛;花瓣5,较长于萼片。果扁球形,直径8mm,分果爿11,网状,具细柔毛;种子小,肾形,直径1mm,暗黑色。花果期4-10月。种子繁殖。生境、危害及分布:常生于田野、路埂、村旁,为麦类、油菜、马铃薯、甜菜等夏收作物田常见杂草,发生量较大,危害较重。

7、全国分布。防治策略:可供使用的药剂很多,但土壤处理基本效果均不佳,以茎叶处理为主,如草甘膦、百草枯、苯达松、烟嘧磺隆、二苯醚类的乙羧氟草醚、氟磺胺草醚等。成株形态 12001600花序形态 10671600中文名:葎草-大麻科-葎草属葎草(独此一种)中文其他名称:拉拉藤、五爪龙、割人藤、勒草、葛勒蔓、来莓草、山苦瓜、铁五爪龙、割人草生物学特性: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草本,匍匐或缠绕。幼苗下胚轴发达,微带红色,上胚轴不发达。子叶条形,长2-3cm,无柄。成株茎长可达5m,茎枝和叶柄上密生倒刺;有分枝,具纵棱。叶对生,具有长柄约5-20cm,掌状3-7裂,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心形,两面生粗糙刚毛

8、,下面有黄色小油点,叶缘有锯齿。花腋生,雌雄异株,雄花成圆锥状柔荑花序,花黄绿色单一朵十分细小,萼5裂,雄蕊5枚;雌花为球状的穗状花序,由紫褐色且带点绿色的苞片所包被,苞片的背面有刺,子房单一,花柱2枚。聚花果绿色,近松球状;单个果为扁球状的瘦果。花期7-8月,果期9-10月。种子繁殖,适宜发芽温度为10-20,最适为15;发芽深度2-4cm。生境、危害及分布:常生于沟边、路边、荒地及田间,主要危害果树及作物,其茎缠绕在果树上,影响果树生长,局部地区对小麦危害较严重,常成片生长。除青海和新疆外,各地均有分布。防治策略:氯氟吡氧乙酸为优选防除药剂,可以与草甘膦混配施用,防效更好。除此外,触杀型的

9、二苯醚类也有不错的防效。备注:一些资料上将此种杂草归于桑科。叶部形态 981969雄花序形态 16001071雌花序形态 1024768中文名:水龙-柳叶菜科-水龙属水龙中文其他名称:过塘蛇、过江龙、过沟龙、过江藤生物学特性: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横走泥中或浮水面,生活力强,生长迅速。上升茎高约30cm。叶互生,倒卵形至长圆状倒卵形,长1.5-5cm,顶端钝或圆,基部渐狭成柄。花腋生,有长柄;萼片被针形;花瓣5,倒卵形,长约12mm,白色或淡黄色。蒴果圆柱形,长2-3cm,直径约3mm,光滑或有长柔毛;种子多数。花期夏秋季。以种子及根状茎繁殖。生境、危害及分布:常生于水田、浅水池塘或沟溪中,沟

10、渠边湿地也有生长;主要危害水稻生长,局部地区危害较重。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防治策略:吡嘧磺隆与卞嘧磺隆还是主要的防治药剂,但目前开始有耐药性方面的报道。五氟磺草胺、二甲四氯、苯达松对此种杂草敏感,氯氟吡氧乙酸也有很好的防效。成株形态 20481536花序形态 1024768潜水茎芽形态 1024768中文名:草龙-柳叶菜科-水龙属草龙(本地无)中文其他名称:化骨溶、假木瓜、水仙桃、田浮草、香须公生物学特性:一年生草本,湿生,稍耐旱。高20-60cm,全株无毛。茎直立,具3-4棱,分枝纤细。单叶互生;有柄或无柄;叶片披针形,长1-3(-9)cm,宽0.2-1.5(-3)cm,先端渐尖,基部狭楔

11、形,侧脉11-17对,全缘。药腋生;萼片4,披针形,3脉;花瓣4,黄色,长椭圆形,长约2.5mm,短于萼片;雄蕊8;子房下位,花柱短,柱头扁球形。蒴果绿以或淡紫色,长1.2-2cm,直径1-2mm;种子多数。花、果期夏秋季,开花期长,花后果渐次成熟。种子繁殖。生境、危害及分布:常生于水稻田中或水稻田边,为稻田常见的一种杂草,常与丁香蓼或细花丁香蓼生长在一起,对水稻造成一定的危害。水池边、沼泽地、路旁或有些旱作物地亦有生长。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防治策略:吡嘧磺隆与卞嘧磺隆还是主要的防治药剂,但目前开始有耐药性方面的报道。五氟磺草胺、二甲四氯、苯达松对此种杂草敏感,氯氟吡氧乙酸也有很好的防效

12、。成株形态 16001200花序细部形态 25921944中文名:丁香蓼-柳叶菜科-丁香蓼属丁香蓼中文其他名称:红豇豆、草龙、田石榴、水柘榴、水洋桃、水映草、木败、石田梅、野荷树、鸡仔草、水映草、白辣椒、水加半、水辣椒、水丁香、团蓼草、喇叭草、水冬瓜、水黄麻、水杨柳生物学特性:一年生草本。高20-50cm;茎近直立或下部斜升,有棱角,多分枝,枝带四方形,暗带红紫色,无毛或有短毛。单叶互生,披针形,长2-5cm,宽0.6-1.5cm,近无毛,顶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叶柄短。花1-2,生于叶腋,无柄,基部有2小苞片,萼筒与子房合生,裂片4-5,长约2mm;花瓣与萼裂同数,黄色,稍短于花萼裂片,早

13、落。蒴果圆柱状四方形,长1.5-2cm,直立或微弯,稍带紫色,成熟后室背成不规则破裂,有多数细小的棕黄色的种子。在嘉陵江上游的稻田中生长的5-6月出苗,花果期7-10月。种子随流水或风传播、繁殖。生境、危害及分布:为水稻田及湿润秋熟旱作物地主要杂草,特别是水稻种植区。水改旱,常会大量发生,局部地区危害重。分布几遍全国,但主要在长江以南各省区防治策略:苏南各地已经被研究证明对于吡嘧磺隆与吡嘧磺隆产生了抗药性,尤其对苄嘧磺隆的抗药性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他地方的抗药性发展如何,还有待观察研究。在这种情况下,苏南的丁香蓼种群优势上升得比较快,已经成为部分地方的恶性稻田杂草。苯达松+二甲四氯目前是优选的防

14、除药剂。成株形态 533800幼苗单株形态 550706老熟单株形态 550669全株单株形态 550597中文名:列当-列当科-列当属列当(独此一种,本地无)中文其他名称:紫花列当、裂马嘴、独根草、草苁蓉、花苁蓉生物学特性:一年生寄生草本。高10-35cm,全株被白色绒毛。茎直立,通常单一,粗壮,肉质、黄褐色。叶互生,鳞片状,卵状披针形,长8-12mm,先端渐尖,基部贴生于茎上,无柄,全缘,黄褐色。穗状花序着生茎顶,长4-15cm,密生绒毛,苞片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花萼2深裂到基部。花果期7-8月。种子繁殖。生境、危害及分布:生于农田或庭院里,海拔140-1400m;主要寄生于瓜类的根部

15、,常见的寄主还有向日葵和番茄;为夏收作物、蔬菜田一般性寄生杂草,部分瓜田发生量较大,受害较重。分布于新疆和西藏。防治策略:无有效化学药剂可以防除,采用氟咯草酮进行土壤处理,可以压低危害,国内无此药剂。轮作、休耕结合空地上对出土的植株进行灭生性防除,是可行的综合治理手段。生境形态 1024768成株形态 1024768全株形态 1024768中文名:酢浆草-酢浆草科-酢浆草属酢浆草中文其他名称:酸浆、酸浆草、斑鸠酸、钩钩草、三叶酸、醋母、酸箕、鸠酸、雀林草、小酸茅生物学特性: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体有疏柔毛;茎匍匐或斜升,多分枝。叶互生,掌状复叶有3小叶,倒心形,小叶无柄。花黄色,1至数朵组成腋

16、生的伞形花序,萼片长圆形,顶端急尖,有柔毛;花瓣倒卵形,微向外反卷;花丝基部合生成筒状。蒴果近圆柱状,5棱,有短柔毛,成熟开裂时将种子弹出。种子小,扁卵形,红褐色,有横沟槽。华北地区3-4月出苗,花期5-9月,果期6-10月。种子繁殖。生境、危害及分布:适生于潮湿环境,亦能耐干旱,为旱作物地较常见之杂草,多生于蔬菜地、林下、苗圃、果园、温室等地,荒地、路边、墙脚亦常见。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防治策略:以两广甘蔗地为常见主要杂草,可以使用莠灭净茎叶处理。群体形态 1280960复叶形态 1024768花器形态 20481365中文名:铜锤草-酢浆草科-酢浆草属铜锤草中文其他名称:红花酢浆草、大酸味草

17、、三叶草、夜合梅、大叶酢浆草、三夹莲生物学特性:多年生无茎草本,地下部分有多数小鳞茎,鳞片褐色,有3纵棱,鳞茎极易分离,故繁殖迅速。株高10-20cm,地下具球形根状茎,白色透明。基生叶,叶柄较长,三小叶复叶,小叶倒心形,三角状排列。花从叶丛中抽生,伞形花序顶生,总花梗稍高出叶丛。花与叶对阳光均敏感,白天、晴天开放,夜间及阴雨天闭合。蒴果。花、果期6-9月。鳞茎及种子繁殖。生境、危害及分布:适生于潮湿、疏松的土壤;为水浇旱作物地较常见的杂草,蔬菜地、果园地亦常见。在广东、湖南等省较普遍;我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防治策略:参见楼上“酢浆草”贴同义项下内容。可以使用莠灭净茎叶处理。群体叶部形态 1024768群体形态 20481536花器形态 204815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