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拴的诊断和治疗进展.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61559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血拴的诊断和治疗进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静脉血拴的诊断和治疗进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静脉血拴的诊断和治疗进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静脉血拴的诊断和治疗进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静脉血拴的诊断和治疗进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脉血拴的诊断和治疗进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血拴的诊断和治疗进展.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静脉血拴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 邓承祺静脉血栓形成(Venous thrombosis)是指纤维蛋白、红细胞以及不等量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在静脉内形成凝块。1845年Virchow提出血拴形成三大因素:血管壁损伤,血流改变和血液成分异常。血拴形成为多因素性疾病。静脉血拴拴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主要包括深部静脉血拴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肺拴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与急性肺动脉高压症。DVT患者中合并PE者达50%,而PE中15%可发展为肺挭塞(pulmonarg infarct,PI)。8

2、0%的PE是静脉血拴形成后的血拴拴子脱落所致。一、VIE危险因素1VTE的危险因子1.1 遗传性:抗凝血酶缺乏,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Factor V Leiden(PVL),凝血酶原G20210A。1.2 获得性:年龄,恶性肿瘤,抗磷脂抗体,VTE病史。1.3 混合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因子VIII,高因子,高因子,APC抵抗,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高纤维蛋白原。1.4 暂时性:大型损伤,妊娠,哺乳,口服避孕剂,雌激素替代治疗,长期制动。据研究第一次发生DVT的患者中,33%存在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而23%可能为基因问题。这些基因缺陷在西欧各国常称为易拴症(thrombophilia)。

3、2基因缺陷:表: 第一次发生DVT患者中基因缺陷的发病率(%)危险因子健康组(N=474)病人(N=474)有家族史病人FV 1691A3.020.045.0凝血酶原20210A2.36.218.0蛋白C缺乏0.83.15.7蛋白S缺乏1.31.15.7AFIII缺乏0.21.14.33与VTE确定关系的遗传基因3.1 抗凝蛋白缺乏 主要有AT-、PC、PS三种。纯合子PC或PS缺乏可致极严重的血拴特征。此缺陷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DVT中占5%10%,一般AT-缺乏高于PC与PS缺乏。3.2 FV Leiden(FVL)Fv有一处的单个氨基酸被替代(即506位GlnArg)而不能被PC分解,

4、称FVL。其异常位于FV基因的核苷酸1691处。FVL杂合子携带者血拴形成的危险比对照组高7位,而FVL纯合子者则高80倍。但是FVL在中国人中罕见。3.3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与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纤维蛋白原5.0g/L时,即使无年龄,恶性肿瘤等其它因素相伴,VTE的危险度增加4倍。55%的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并无症状,25%者有轻度出血,有血拴形成倾向者仅20%。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VTE发病率中约0.8%。3.4 凝血酶原20210A异常1996年Poort在易拴症家族中找到凝血酶原的多态性,即3-UT区基因改变20210A/G(20210位点核苷酶GA突变)。导致VTE的危险度达24倍,

5、一般病例中捡出率为6.2%,患者的血浆中凝血酶原水平升高。3.5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轻、中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见于基因缺陷和获得性。后者包括叶酸、钴胺与吡多醇缺乏,慢性肾功不全。高同型半胱氯酸血症是否致拴因素尚需证实,纯合子缺陷在FVL携带者可增加VTE的危险度。3.6 FV、F、F与TAFI的高水平血浆FV水平增高已证实为VTE的危险因素,在VTE患者中,19%25%者FV增高,FV持续升高已成为VTE复发的危险因素。VTE病人中F升高为20%,F升高为19%;凝血酶活化纤溶抑制物(TAFI)发生率为14%,危险指数1.7。二、静脉血拴拴塞发病的获得性因素VTE发病除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有

6、许多获得性因素介入,它们非直接因素,但可增加VTE的发病率。当与遗传因素并存时,其发病率更高。1年龄年龄是一个独立而重要的因素,75岁者VTE发病率每年上升1%,与活动少,肌张力减低,血管磨损等有关。2口服避孕剂(OC)中青年妇女的VTE患者,其中OC者占1/22/3。VTE与避孕剂中的雌激素、黄体酮等有关。患者血浆中促凝物质(FV、)增加,抗凝物质(AT、PS)减低,而致凝血酶形成。3激素替代疗法(HRT)用HRT的更年期妇女血拴形成的危险增加24倍,且雌激素的剂量与致拴危险无线性关系。如FVL或凝血酶原20210A与HRT并存时致拴危险度为11倍。4妇女妊娠期与哺乳期妊娠高凝状态显著:血浆

7、中纤维蛋白原、FV水平升高,PS低,血小板活化,PAI-I增加,血拴形成的危险度比正常人高10倍。AT缺乏的孕妇,如不抗凝则DVT危险率高达50%,PC与PS缺乏的危险率为3%10%与6%。妊娠为VTE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若有基因缺陷则危险度更高,产后比妊娠期VTE的危险高35倍。5外科手术创伤手术对组织损伤致凝血系统激活、麻醉、输血、体外循环,患者体位等均成为血拴形的诱因。膝、髋关节成型手术VTE发病为30%50%,腹部手术为30%,头颅损伤,脊柱、骨盆、骨折其致拴高达5060%,手术所致血拴以DVT与PE多见。6制动卧床可致DVT已成共识。麻痹、疾病、手术分娩后,长途旅行等,均干扰了肌肉收

8、缩泵的作用,致静脉回流减少而淤塞。一般认为卧床72小时,坐立位8小时可致VTE。全部血拴形成者,归咎于制动因素者占15%。7恶性肿瘤VTE可为癌症的并发症,癌症中并发VTE的发生率为10%20%。癌细胞分泌出类组织因子与癌性促凝物质使血液呈高凝状态,是致血拴的重要原因。约有5%的患者,在血拴形成后一年才确诊有癌症。40岁的特发性VTE应作排癌检查。8抗磷脂抗体(APA)APA包括狼疮样抗凝物和抗心磷脂抗体,致拴率为25%50%,形成抗磷脂血拴形成综合征(APL-T)。APA的致拴危险可增至9倍。它改变内皮细胞的PGI2/TXA2之间的平衡,增强内皮细胞的组织因子表达,抑制蛋白C系统,激活血小板

9、使TXB2生成增多,和增强PAI-l的活性作用而有利于血拴形成,三、静脉血拴拴塞的诊断1临床表现1.1 DVT的先兆常为腿部逐渐加重的疼痛,持续性、活动和行走加剧,患肢比对侧明显肿大。重症近端DVT可致下肢静脉回流严重受阻,伴动脉痉挛,而出现患肢剧痛,严重肿胀、苍白或紫绀。下肢DVT的近期并发症为肺血拴拴塞(PE),拴子较大者可致死。DVT远期并发症主要为拴塞后综合征,深静脉功能不全引起浅静脉高压,患肢持续水肿、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溃疡等。临床预示诊断DVT的Wells计分法因子计分癌症活动期(发病6月,治疗中+1全腿肿胀+1下肢麻痹(包括关节管成形术、制动)+1小腿肿胀超过无症状肢体3

10、cm+1卧床3天,近期行手术(4周内)+1症状侧小腿有凹陷性水肿+1沿深静脉区局部压痛+1表浅静脉扩张(非曲张)+1临床诊断为其它疾病的可能性DVT2临床概率:低=0分,中=12分,高3分。1.2 PE 疑为PE者,常由下列症状而无明显可解释的原因而构成:胸痛(70%)、呼吸困难(25%)、晕厥或休克(5%)、咳嗽(40%),同时有DVT的症状(30%)。体征:呼吸急促(70%)、心动过速(33%)DVT征象(10%),胸片:胸膜腔渗液,肺野可见带形膨胀不全,半侧膈肌升高。低碳酸血症与低氧血症常见。临床疑为PE的临床诊断模式A 典型症状和体征有下列两项以上者新产生的呼吸困难胸痛氧饱和度92%咯

11、血胸膜摩擦音有下列1项以上者心率90次/分体温37.8和38.5腿痛或肿胀胸部X光影响与PE相符合B严重的症状和体征有下列一项以上的症状和体征晕厥收缩压90mmug, 心率100次/分呼吸衰竭右心衰(新发生的颈静脉压升高,右束的支阻滞)C危险因素 12周内作手术,用全麻 卧床休息3天不活动 过去有DVT或PE病史 12周内有下肢骨折或作石膏固定 下肢瘫痪 有DVT或PE家族史 活动性癌 生产后6周以内2实验检查2.1 D二聚体交联纤维蛋白被纤溶酶溶解后形成D二聚体,但测定方法不同其精确度变异很大。感染、炎症,癌症与坏死均可使纤维蛋白增多,故纤维蛋白对VTE的特异不强。ELSIA测D二聚体敏感度

12、高达99%,特异性为45%,阴性预检值为98%,D二聚体500ug/L时,临床上有VTE者,概率极低仅为0.2%,目前已将D二聚体测定作为诊断VTE的首选筛选项目。2.2 静脉造影(venography,VG)VG是目前公认的诊断VTE最可靠的方法(金指标)。主要表现为静脉内充盈缺损,应除外血管外压迫因素造成假象,或造影剂注射方法不当造成静脉未充盈而误诊。VG优点:能证实有无血拴,血拴大小和确切部位。VG缺点:为有创性检查,不宜作无症状DVT筛选试验。2.3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下肢静脉加压超声显像是非创伤性检查,对DVT而言,其敏感性97%,特异性98%,阴性预检值为98%,即静脉超声正常而无

13、症的病人中,98%的受检者无真正血拴。但对远端VDT(非静脉血拴)敏感性较低(73%)。静脉超声探查可显示出静脉结构清晰、静脉内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及将血流反射波频率转换为声响。超声诊断DVT的标准:按压探头静脉腔不能完全塌陷,是近端DVT的最重要的诊断标准。静脉腔内有细小光点或光团,无彩色显示。拴塞部位远端血流减慢,不随呼吸改变。2.4 肺扫描灌注肺扫描为一非创伤性检查。用99mTC标记巨聚清蛋白静脉注入进行血流扫描,PE患者因肺动脉分支阻塞,致放射性颗粒不能达到毛细血管而呈扫描缺损。炎症、肿瘤、结核等均可致气道狭窄,或肺部充满液体时,因低氧而诱发肺血管收缩而呈现缺损。疑为PE患者,其肺扫描结

14、果中“无诊断意义”可高达70%,但是其中至少25%为PE。因此应各种检查配合更为重要。2.5 螺旋CT(HCT)HCT扫描可快速获得高对比度影响,观察到肺动脉分支到最小的节段水平。作HCT检查,其变异系数较宽,敏感性53%100%,特异性73%100%,与技术因素有关。CT及MRI对颇内血拴形成更重要。HCT检查结果正常时并不能排除PE,需结合临床概率和其它检查而定。HCT证明血管腔内充盈缺损才可诊断PE,HCT可用于肺扫描不能诊断的PE者的辅助检查,MRI诊断PE的精确度与HCT相类似。2.6 肺动脉造影为PE诊断中的标准程序,但失败率高(17%),因此检查死亡者0.2%0.5%,而能证实P

15、E者仅8%,疑为大块性PE者,应填加斟酌。3VTE诊断程序3.1 目前,以临床评估,ELISA法测D二聚体测定,静脉加压超声显像(CUG)检查组成无创伤性诊断DVT模式。疑为DVTD-dimer阳性CUG阴性排除DVT阳性按DVT治疗阴性临床概率低/中排除DVT高静脉造影或重复超声显像阴性排除DVT阳性按DVT治疗474 例研究表明:先用D二聚体水平500ug/L排除128例(27%),D二聚体水平500ug/L有238例,进行CUG检查,显示为DVT者109例( 占患数23%),临床概率高,而CUG正常者,仅2例经静脉造影证实有DVT,占0.4%。图 DVT的诊断程序3.2 复发性DVT诊断

16、复发性DVT的诊断很困难,第一次发性血拴形成后,深静脉持续异常。近端DVT发生后一年之内,约50%的患者,近端静脉超声检查仍然异常。超声证明一个新的股静脉或腘静脉无张力存在,或血管直径增加大4mm。股静脉或腘静脉张力正常可排除复发性DVT与以前超声相比,股静脉、腘静脉的直径增加不足1mm,则可排除DVT复发,若在14mm之间,应作静脉造影证实,是否复发。3.3 PE的诊断或排除诊 断: 肺血管造影,血管腔充盈缺损。HCT检查,肺段或中心肺动脉的血管腔充盈缺损。通气灌注肺扫描:高概率,中度/高度临床怀疑。排除PE: 肺血管造影正常通气灌注肺扫描正常D二聚体正常HCT正常伴:a、临床低度怀疑PEb

17、、D二聚体正常c、近端静脉超声检查正常四、VTE的治疗1抗凝疗法1.1 VTE 的治疗目的:消除症状,减轻患者痛苦。防止VTE扩大、复发、减低死亡率。使拴塞血管重新开放。DVT的经典治疗方案是先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或普通肝素(UFH)5天,然后改用维生素K拮抗剂维持治疗3月。目前主张同时给予LMWH与口服抗凝剂(OAS)。避免更换药物时出现高凝状态。静脉血拴的早期治疗:一旦静脉血拴诊断成立,对无抗凝禁忌者,立即开始用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抗凝。研究结果显示:安慰剂组PE有5/19例死亡,而抗凝16例无死亡。抗凝剂量要足够才能预防PE和DVT复发。随机对照研究显示:皮下注射抗凝者VTE复发危险

18、率为25%。而静脉注射者为2%,p0.01。测定肝素的水平在0.20.4u/ml认为适当,它与APTT在1.52.5倍相一致。1.2 静注肝素方案:静脉肝素5000U后按1280U/h,滴注,6小时后测APTT。静注肝素8040U/kg,然后18U/kg持续静滴,6h后测APTT。肝素抗凝效应变化大,肝素可非特异性与血浆蛋白结合,与网状内皮系统的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结合,因此减少了与AT相互作用的数量而减轻抗凝作用,此外凝血期血小板活化释放PF4 和VWF高分子量多聚体,均可影响肝素的抗凝效应。1.3 LMWH:分子量是UFH的1/3,与血浆蛋白和内皮细胞结合较少,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半衰期较长,

19、不需监测,极少或不引起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等优点。大量研究认为:LMWH可治疗亚大块PE。LMWH与UFH各自剂量相同的情况下,qd与bib疗效无区别。LMWH与UFH在所有研究终点中(复发率、大出血率、死亡率)无显著差异。治疗方案:可LMWH单用,或先用UFH后用LWMH均可。疗程:所有病例3个月,青年人第二次VTE,老年人原因不明者6个月,青年人原因不明者,两年。肝素致HIT后禁用OAS,建议用水蛭素。出血率与剂量相关和与年龄相关。3种LMWH用量、效果、副作用比较剂量抗Fau/mg抗Fu/mgVTE大出血Dalteparin500U140-150601.020.86Enoxaparin

20、40mg400U100-11025-300.691.60Tinzaparin50u/kg80-90450.540.251.4 新型药物1.4.1 Arixtra Arixtra为戊聚糖钠的制剂,由5个糖链单位构成。选择性抑制Fa的活性与AT结合后效应增加300倍,FDA批准上市。皮下注射生物制利用度为100%,注射后25分达最高浓度的50%,半生存期17h,不论年龄、性别、体重、手术类型与持续时间,每日一次2.5mg皮下注射即可。有报告在预防髋、膝关节成型术后VTE发生,可在术后6h用2.5mg,之后每日一次,7-10d即可。目前未见诱发HIT,无抗原性,老年人或中度肾衰者使用亦安全。1.4.

21、2 Ximelagafran 系口服直接抗凝血酶药物 它在体外对凝血酶无抑制作用,口服后小肠吸收,体内代谢成中间产物后转变成可直接结合凝血酶的melagatran。优点:发挥作用块,对已发生血拴者不需先注射肝素。吸收不受食物或其它药物的影响,抗凝效果稳定。不需要实验室检测(治疗“窗”较宽)。血浆半存期34h,一天给药二次,抗凝效果佳。副作用:出现无症状的转氨酶升高(6%),系可逆性。有报告:Ximelagafran 24mg bid, po.12d,与对照组Enoxaparin 30mg bid ,12d相比,前者VTE发率为7.9%,后者4.6%,大出血率为0.8%和0.9%,效果相当。2溶

22、拴治疗溶拴治疗有利弊之争。利:溶拴药物可迅速溶解血拴,促进血管再通。快速康复,减少经济负担,防止PE发生,控制右心衰,降低死亡率。弊:可并发大出血、增加死亡率,溶拴可导致PE发生,溶拴剂昂贵、增加经济负担。有报告,单用SK治疗73例DVT,与单用UFH治疗69例,其PTS发生率依次为42.5%、69.6%,另有报告,SK治疗DVT血拴溶解率达61.5%,而肝素组仅16.4%,但出血危险分别为16%和4.8%。总的说来,早期溶拴,其血拴溶解率比抗凝治疗高,但出血率及复发危险增加。2.1 溶拴治疗适应征大块性PE者。因有低血压、严重缺氧、右心衰,应立即溶拴治疗挽救生命。下肢髂股DVT。特别是症状严

23、重,有早期坏疽征象者。2.2 溶拴治疗的禁忌证,主要为颅内出血,新近手术或创伤。2.3 溶拴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药物都属于纤溶酶原活化剂。如链激酶(sk),尿激酶(uk),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它与纤容酶原结合形成复合物,而激活纤溶酶原引起溶血拴反应。 主要缺点是与纤维蛋白的结合能力很低,可引起全身性纤溶激活,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和出血倾向。SK和UK是目前国内主要的溶拴药物,它是第一代溶拴药。rt-PA为第二代溶拴药物,纤维蛋白、rt-PA和纤溶酶原结合成三体复合物而激活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它不被2抗纤溶酶破坏,故增加了纤溶酶的作用。第三代溶拴药,有:茴香酰纤溶酶原链激酶

24、复合物(APSAC),重组单链尿激酶(rscu-PA),葡萄球菌激酶(sak),南美吸血蝠中提的纤溶酶原激活剂等。2.4 溶血拴方案2.4.1 SK负荷量250000U,30分钟静脉注射,继后用10万15万U/h,持续静脉滴注:2472h。2.4.2 UK负荷量4400U/kg,1030分内快速静脉滴入。继之4400U/kg/h,或11005000U/kg/h持续静滴,2448h。2.4.3 rtPA,疗程总量为100mg。首次静脉注射15mg,之后30分钟内静脉滴注50mg,然后再1h静滴35mg,或第1h给2/3剂量,余下1/3在3小时滴完。新近对PE溶拴治疗采用大剂量方案:SK 150万

25、U,静滴2h,或UK100万U首剂10分钟输入。之后300万U,持续2小时静滴。17个国家观察溶拴病人304例PE,出血率22%,大出血率12%,需输血。溶拴后作APTT测定,若 80秒,可连续滴用抗凝剂。若APTT80秒,则4小时后复测APTT,可避免出血发生。3腔静脉滤网对发生PE危险性较高者,有慢性大血管性血拴拴塞者,安置滤器可能有益。安置滤器的目的是预防下肢DVT脱落后发生PE,但试验证明PE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并未下降,而静脉血拴的复发率上升,故不推荐安置腔静脉滤器。若已安置腔静脉滤器,若无抗凝禁忌症者,应尽快开始抗凝治疗。4导管直接溶拴从对侧股静脉或同侧腘静脉穿刺插入导管,开始注入UK

26、2550万U,之后2530万U/h。持续滴入,治疗达到最大溶解程度为止,(静脉造影了解溶解度),之后肝素改为口服抗凝剂,溶拴成功率可达88%,失败者12%。5静脉切开取血拴尽管有抗凝治疗,作血拴切除术常并发急性血拴,因为损伤静脉血管壁后有大量血拴形成,很少作血拴切除,但新近发生大血拴有肢体严重缺血者,可考虑血拴切除,术后复发率仍高。- 22 -静脉血拴的诊断和治疗多选题1下列哪项是血拴形成的三大因素:( )A血管壁损伤,血流速度改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B血管壁损伤,血流成分异常,纤维蛋白原增多C血管壁损伤,血流速度改变,静脉炎D血液成分异常,血管壁损伤,、红细胞增多E血液成分异常,血流速度改变,

27、血管壁损伤2静脉血拴拴塞主要包括下列哪项?( )A浅静脉,深静脉,腘静脉血拴B门静脉,骼静脉,腔静脉血拴C肺静脉,股静脉,肌间静脉血拴D深静脉,肺拴塞,急性肺动脉高压E肠系膜静脉,深静脉,肺拴塞3下列哪项不是VTE的遗传性危险因子?( )A抗凝血酶缺乏B蛋白C缺乏CF:C缺乏D蛋白S缺乏EFVL4下列有关VTE暂性危险因子中,哪项是错误的?( )A妊娠B口服避孕剂C大型损伤DAPC抵抗D大型损伤5与VTE不相关的遗传基因是哪项?( )A抗凝蛋白缺乏BFVLC凝血酶原20210A异常D血友病E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6第一次发生DVT的患者中,基因缺陷发病率最高的是:( )AFV1691AB凝血酶原2

28、0210AC蛋白C缺乏D蛋白S缺乏EATIII缺乏7描述FV Leiden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FVL异常位于FV基因的核苷酸1691处BFVL杂合子携带者血拴形成的危险性增高7倍CFVL纯合子者血拴形成增高80位DFV单个氨基酸被替代,能被DC分解EFVL在中国人群中少见8 下列哪项因素不产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A基因缺陷B维生素B1缺乏C叶酸缺乏D钴铵缺乏E吡多醇缺乏9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妊娠期高凝状态的原因?( )A纤维蛋白原增高BFVIII水平增高CPS水平增高DPAI-1水平增高E血小板活化10下列哪项不是引起VTE的获得性因素?( )A年龄B口服避孕剂C雌激素替代疗法D恶

29、性肿瘤E青年妇女非妊娠期11有关DVT的临床症状或体征中,哪项是错误的?( )A腿部疼痛,持续性痛B腿部活动时加重C双下肢明显肿大D痛肢比对侧明显肿大E全腿肿胀12PE的典型症状和体征中不包括下列哪项?( )A新产生的呼吸困难 B胸痛C咯血D有PE病史E胸膜摩擦音13下列哪项检查不能用于诊断DVT:( )AD二聚体B静脉造影C肺扫描D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E螺旋CT14下列哪项检查结果不支撑PE的诊断:( )AD二聚体增高BD二聚体正常C肺血管造影,血管腔充盈缺损DHCT结果,肺血管腔充盈缺损E通气灌注肺扫描结果阳性15VIE治疗的目的是:( )A消除症状B拴塞血管重新开放C防止VTE扩大和复发D

30、减低死亡率E以上都是16 DVT抗凝治疗,目前主张是:( )A先用LMWHB先用UFHC先用LMWH,后用口服抗凝剂D先用UFH,后用口服抗凝剂ELMWH与口服抗凝剂同时使用17LMWH与UHF相比,其优点是:( )A与血浆蛋白结合较少B有较强的生物活性C半衰期较长D不需实验监测E以上都是18治疗VTE时直接作用于凝血酶而起抗凝作用的药物是:( )AUFHBLMWHCArixtraDEnoxaparinEXimelagafran19下列哪种情况不能作溶拴治疗:( )A大块性PEBPE伴缺氧,右心衰C新近手术,疑颅内出血D骼静脉血拴E股静脉血拴20第一代溶拴药物是:( )Art-PABSK、UKCrscu-PADAPSACEsak正确答案:1、E, 2、D, 3、C, 4、D, 5、D, 6、A, 7、D, 8、B, 9、C, 10、E, 11、C, 12、D, 13、C, 14、B 15、E 16、E, 17、E, 18、E, 19、C, 20、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