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14db叠双菱天线的制作(光驱底板+固体胶+铜线)原创.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62838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精度14db叠双菱天线的制作(光驱底板+固体胶+铜线)原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精度14db叠双菱天线的制作(光驱底板+固体胶+铜线)原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精度14db叠双菱天线的制作(光驱底板+固体胶+铜线)原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精度14db叠双菱天线的制作(光驱底板+固体胶+铜线)原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精度14db叠双菱天线的制作(光驱底板+固体胶+铜线)原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精度14db叠双菱天线的制作(光驱底板+固体胶+铜线)原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精度14db叠双菱天线的制作(光驱底板+固体胶+铜线)原创.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精度14db叠双菱天线的制作(光驱底板+固体胶+铜线)原创1 准备工具和耗材1、 首先准备制作工具:电烙铁、扳手、尖嘴钳、尺子、锤子、螺丝刀、钢锯、钢钉1根、铅笔、细砂纸或钢丝球、报纸等。2、 准备制作材料:电力铜线50cm,光驱1个,得力固体胶一个,螺丝螺母,RG316镀银电缆线1.5m,SMA接头,天线支架1个,热熔胶,焊锡,自动喷漆光油。光驱、固体胶、三角板螺丝螺母、钢钉、卷尺光油、网卡、热熔胶、铜线等(照相时忘记放电络铁了)2 按图索骥 网上找到叠双菱的图纸有N多种尺寸,有些两边有斜的铜线焊接起来支撑,有些又没有。贴子又多又乱。看了好多帖子,甄别新旧。最终决定制作“激情修订版叠双菱”

2、或“终极版叠双菱”。示意图如下。2.1 激情修订版叠双菱双菱的尺寸图(来自激情修订版)反射板、双菱安装距离图(来自激情修订版)2.2 终极版叠双菱终极版叠双菱尺寸图(来自sanking)振子与导向器的距离34.149mm振子与反射板的距离25.926mm按我理解,终极版的两个双菱是不需要铜线焊接的吧?3 制作步骤1、 按照双菱的尺寸,折好两个双菱。2、 用电烙铁焊接好双菱:大菱算1个焊点;小菱上焊屏蔽线和芯线,算2个焊点。3、 用洗洁精、细砂纸或者钢丝球把制作过程粘在铜线上的油污清洗干净。4、 在地方铺上报纸,用自动喷漆光油把光油喷漆。透明光油的作用可以保护铜线的双菱,防止氧化。(我2个月前做

3、终极叠双菱用剩的10cm铜线,放在抽屉里,刚刚看到已经发黑长了铜锈)5、 在光驱底板用铅笔,直尺,对角线画出铁板的中心点。6、 用钢钉、锤子、铁钳,打出孔;孔的大小能通过螺丝即可。7、 固体胶原始尺寸是长9.5cm,直径2.5cm;用钢锯把固体胶的底部锯掉,保留7cm即可。8、 把固体胶的头部钻一个可以通过螺丝的孔(我没有电钻,直接用电络铁搓个洞!)9、 在固体胶的塑料上用铅笔刻好尺寸,底部画一圈是安装小菱的位置,头部画一圈是安装大菱的位置。10、 用电络铁分别在固体胶的两头各烧出4个缺口。在烙铁烧之前用双菱比对,刻好下手位置。把上面已经焊接好,并且喷漆晾干的双菱安装在缺口上。11、 烙铁烧塑

4、料开的8个缺口,必然有误差。此时用尺寸再次测量尺寸,用电烙铁烧热熔胶,把双菱固定在精确的位置。12、 在固体胶那个塑料帽的侧边,我用电烙铁开了洞,用来穿过RG316镀银线。13、 把固体胶的帽,用螺丝螺母固定在铁板上;双菱就扣在帽上就可以了。尺寸精度有保证。14、 安装天线支架。15、 安装SMA接头。16、 大功告成!4 天线成品4.1 激情修订版叠双菱激情修订版叠双菱正面激情修订版叠双菱侧面激情修订版叠双菱顶视图激情修订版叠双菱背面4.2 终极版叠双菱这是我2013年5月份按照sanking的终极版叠双菱做的天线。当时没搞懂,两个双菱间焊上了2根支撑的铜线,貌似也不影响我使用效果。好像两个

5、双菱间是不焊铜线的吧?到底要不要焊?用了2个月铜线已经发黑,今天顺便用砂纸把它打磨发亮,重新喷漆进行保护。月饼盒里面装的是什么呢?是我的路由器!5 效果测试5.1 测试工具网卡2个:TD小卡,3070芯,无功放。(2011年7月,70大元买的)某牌网卡(文-库不让-写型号)8187L芯,功放未知。 (2011年8月,125大元买的)天线2个:DIY做好的激情修订版叠双菱天线1个; 佛山产的某品牌18db八木天线(2012年12月,35大元买的)测试软件:Network Stumbler 测试时间:2013年7月28日晚上9点-10点5.2 叠双菱天线与八木天线合影 叠双菱天线与八木天线外景叠双

6、菱天线与八木天线内景5.3 八木+TD小卡收到的信号八木与叠双菱天线的指向相同,当时奇怪的是,号称18db的八木居然只收到31个信号。估计是因为八木天线的角度比较尖锐,查店家标的参数,水平角度18度,垂直角度18度。18db八木天线+TD小卡收到的31个信号5.4 叠双菱+TD小卡收到的信号叠双菱、八木天线的指向相同,但是经过5分钟后,叠双菱共收到38个信号。就不增加了。叠双菱+TD收到的38个信号5.5 网卡8187L收到的信号我先用8187L+八木天线,经过5分钟后收到的信号是46个。然后换上叠双菱,收到的信号都是46个。估计我这附近信号就这么多了吧。叠双菱+8187L收到的46个信号5.

7、6 距离50米的A路由信号直方图此路由距离约50米的对面楼,可以直视,但不知路由具体楼层和位置。我的天线向正南。与楼垂直。5.7 距离50米的B路由信号直方图此路由距离约50米的对面楼,可以直视。我已经确认路由的位置。并用天线对准。此图的亮点是,8187L接上三通后,感觉信号质量有所提升。5.8 距离100米的C路由信号直方图此路由距离100米,可直视,但是我的天线未调整与它垂直,而是45度夹角。即我的天线指向正南,路由在东南。8187L接叠双菱的信号,貌似比八木信号要好。估计是因为天线都没有对准的原因。8187L接八木、叠双菱、接三通,信号强度都差不多。但是,TD小卡接上三通后,信号反而低了

8、一点点。5.9 距离20米的D路由信号直方图距离20米内的信号,信号42db左右,我用笔记本或者手机,都能收到3格信号。奇怪的是,TD小卡的信号居然比8187L高出2-3db。看来大功率网卡,近距离无优势啊。6 小结1、 本周DIY的激情修订版叠双菱,考虑到制作误差,增益应该在12-14db吧。总的效果,我是很满意的!2、 耗材价格:电力铜线我买了1米,居然要了我7元,但是我只用了0.5米;镀银线每米5元,1.5米算7.5元;SMA接头2元;天线支架2.5元;硅胶条1元,没用完。其他焊锡、光油、螺丝等材料都是已有的,不计费了。总成本不到16元!但是我人工贵,周末耗费了大概2个小时,如果是上班2个小时,老板要支付我100元啦。3、 叠双菱天线的角度(30)比八木天线要宽一些。八木天线的指向性很强吧。4、 近距离用大功率网卡无优势,小卡也可以稳定上网。(下载速度截图,我就不贴了) By 峰源 原创2013-07-29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